登陆注册
14247100000024

第24章 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1)

前一章论及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的一个层面——“为什么要言论自由”,即言论自由的具体价值。本章则是关注另一层面——“如何才能言论自由”,这关乎言论自由的实现途径。对此问题,胡适主要强调以下三点:要“自己争取”;应该“负责任”;须相互“容忍”。

一、言论自由要“自己争取”

言论自由要“自己争取”。一方面,争取言论自由应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争取言论自由时须注意讲究技巧。这是胡适关于“言论如何才能自由”的一个核心观点。

终其一生,胡适从未放弃对言论自由的争取。1962年2月24日,时年71岁的胡适与世长辞,其生前的最后一番讲话仍在呼吁言论自由。胡适虽不倾向于共产党;但对并不符合其自由、民主观念的国民党也相当不满,并与之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韩国著名历史学者闵斗基曾有一个敏锐的观察:胡适对蒋介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言论自由与统治方式上”。

以下将由梳理胡适争取言论自由的经历展开论述。因为胡适是通过自身的言论实践来阐释所信仰、所秉持的理念。况且,在此过程之中,他所呈现的力求知行合一的“形象”(image),亦已成为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资源。

(一)胡适争取言论自由的经历

1918年,胡适写下一首题为《老鸦》的咏物诗: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的讨人欢喜!/天寒风紧,无枝可栖。/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小米!/胡适借“老鸦”将择善固执的勇者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坚持正视、批判种种不合理之处,哪怕因此而招人嫌厌、处境困绝。李敖在《播种者胡适》一文中曾引用这首诗的片段,认为:胡适自《每周评论》起,在其谈政治的历程中始终是只“好唱反调”但“确实有远见”的“乌鸦”。“好唱反调”必会不合时宜,言论难免不被横加干涉。纵览他的言论实践历程,胡适始终努力争取言论自由。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在街头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被捕,原本打定决心“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胡适,在危难之中接手继续编辑“谈政治”的《每周评论》。1920年8月1日,胡适与蒋梦麟、李大钊、高一涵等七位知识分子在北京的《晨报》增刊上联名发表《争自由的宣言》,开篇即言:“我们本来不愿意谈实际的政治,但实际的政治,却没有一时一刻不来妨害我们。……我们相信人类自由的历史,没有一国不是人民费去一滴一滴的血汗换来的。没有肯为自由而战的人民,绝不会有真正的自由出现。这几年军阀政党胆敢这样横行,便是国民缺乏自由思想自由评判的真精神的表现。”因此,他们郑重提出关乎“人民和社会生存命脉”的“几种基本的最小限度的自由”,希望全国同胞起来力争。这一宣言明确要求废止1914年12月4日颁布的《出版法》、1914年4月2日公布的《报纸条例》以及1919年公布的《管理印刷业条例》。

同时还指出:“下列四种自由,不得在宪法外更设立限制的法律:(1)言论自由;(2)出版自由;(3)集会结社自由;(4)书信秘密自由。”虽然这篇宣言并非胡适所撰,但既然由他领衔发表,以其一贯“爱惜羽毛”、慎重署名的习惯而言,他应该赞成该文的观点。

1922年在《努力周报》上,胡适曾谴责法国巡捕房的行为是“法兰西民族的奇耻大辱”,其一便是因为“《新青年》不被禁于北京,不被禁于广州,而两次被禁于上海法捕房!”1924年北洋政府暗地下令禁止售卖《胡适文存》,7月3日胡适直接致信时任北京政府教育总长的张国淦质询:“究竟北京的政令是什么机关做主?究竟我的书为什么不许售卖?禁卖书籍为什么不正式布告该禁的理由?为什么要没收小贩子出钱买来的书?”由于同时被禁的还有《独秀文存》、译著《爱美的戏剧》、周作人所著《自己的园地》等书,胡适亦表示抗议:“这些书固然于我无关,但这种昏谬的禁令实在太可笑了,我连带说及一句,也很盼望先生们能设法销除这种笑话,不要太丢中国的脸。”

在《新月》“人权运动”时期,胡适更是为争取言论自由作“狮子吼”。《独立评论》亦曾数次遭遇干涉,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由于1936年11月29日出版的第229号上刊登张熙若《冀察不应以特殊自居》一文,触怒当时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遭遇停刊处分。经由胡适的抗议以及他人的斡旋,四个多月后方能复刊。在复刊后第一期——1937年4月18日出版的第230号——“编辑后记”中,胡适表示:“《独立》还是原来的《独立》。”

1949年离开大陆以后,胡适虽然老境颓唐,但是并未放弃争取言论自由。以下将选择三件事情重点阐述晚年胡适在此方面的努力。

1.不惮“围剿”返台定居

1949年4月6日,胡适离沪赴美,开始了长达9年的纽约寓公生涯,直到1958年4月8日,方才回台定居。期间他曾数次造访台湾,就“言论自由”这一话题发表过不少意见。

1953年1月16日,蒋介石约请晚餐为其饯行,胡适直言不讳:“台湾今日实无言论自由。第一,无一人敢批评彭孟缉。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三,无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也。”他举例说明:“宪法止许总统有减刑与特赦之权,绝无加刑之权。而总统屡次加刑,是违宪甚明。然整个政府无一人敢向总统如此说!”由此,他还建议:“总统必须有诤臣一百人,最后有一千人。开放言论自由,即是自己树立诤臣千百人也。”

195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70岁生日,之前将一个“婉拒祝寿贡献建议”的通知下发至各机关团体单位,表示:“婉谢祝寿,以六事咨询于同仁,均盼海内外同胞,直率书陈所见,俾政府洞察舆情,集纳众议,虚心研讨,分别缓急,采择实施。”这一“婉辞”在报章发表以后,《自由中国》借机筹划出版了一期“祝寿专号”,以此来向蒋介石建言。第15卷第9期的“祝寿专号”共发表16篇文章,执笔撰文的有胡适、雷震、毛子水、徐复观、陶百川、夏道平等人。

其中,胡适所撰之文题为《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文中提出了“无智,无能,无为”的六字诀,建议蒋氏努力做一个无智而能“御众智”,无能无为而能“乘众势”的元首。10月23日,胡适在接受《新生报》记者采访时又畅谈言论自由的意义,指出:“如无言论自由,民主就不容易实现,亦无法实现。”在论及言论自由与政府领袖关系之时,胡适引用《孝经》中的“天子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一段,指出:“言论自由了,不仅有诤臣,而且有无数的诤臣诤友敢于说话,有痛苦的人可以诉痛苦,有冤枉的人可以宣冤。政府有不当的言行,有人敢出来批评而不致有犯罪坐牢的危险。言论自由了,政府首长才有无数的诤臣诤友,就不必再靠私人耳目,这才是真正民主的力量。”他还建议当时销路最大的公营报纸,“更应发挥言论自由,成为真正的舆论机构”;主张官方性的报纸“多开一点篇幅”以载“读者来函”,让“一般人有多说话的机会”。

正当胡适倡导言论自由之时,这期“祝寿专号”引燃围剿《自由中国》的导火索。1956年12月,蒋经国控制的国防总政治部以“周国光”的名义发布“极机密”的第99号“特种指示”——《向毒素思想总攻击》。该指示共九条,下发到全岛各级党部、各军种各部队。

1957年1月,一本长达61页、计2.4万字的宣传小册子《向毒素思想总攻击》印发下来。其中,七类人被列为“总攻击”的对象,第一类便是“长居国外的所谓知名学者”,虽未点名,但一看便知是胡适。“言论自由”、“军队国家化”、“自由教育”、“批评总裁个人”被列为重点批判内容,四项之中胡适一人便占了三项。除了对胡适在1953至1954年提出的“向政府争取言论自由”的言论以及《述艾森豪总统的两个故事给蒋总统祝寿》一文大肆批判外,甚至曲折隐晦地追诉胡适在“五四”时期批判封建主义倡导新文化的“罪行”。小册子还对胡适进行了政治性质的定位:“长居国外的所谓知名学者,他说这种话,目的在散播和推广个人自由主义思想,好叫人们尊崇他为自由主义者的大师,由他领导来批评现实,批评时政,批评当政者,促进所谓的政治进步,造成与自由民主的英美国家一样。这是他不了解中国当前革命环境,完全近乎一种天真的妄想。同时,他还受某些失意的官僚政客的包围利用。因此,就更故作高论,以为他们摇旗呐喊,助长声势。”可见,胡适无疑是这一政治批判运动的重大的、首要的攻击对象。

遭遇“围剿”之后,胡适也许本应继续留在美国以置身事外;但事实上他反而坚定了返台定居的决心。流寓美国的日子并不愉快,1956年11月18日,他就向赵元任夫妇表示:准备在“台中或台北郊外的南港(中央研究院所在地)寻一所房子为久居之计。

不管别人欢迎不欢迎,讨厌不讨厌,我在台湾是要住下去的(我也知一定有人不欢迎我长住下去)。”从其诚心的“自我坦白”中可见,他当时主要是为学术与生计考虑。不过,在1957年7月26日写给赵元任夫妇的信中,遭受“围剿”已是他返台的重要原因:“你大概不知道,或者不很知道,这大半年来所谓‘围剿《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事件,其中受‘围剿’的一个人,就是我。所以我当初决定要回去,实在是为此(至少这是我不能不回去的一个理由)。我的看法是,我有一个责任,可能留在国内比留在国外更重要——可能留在国内或者可以使人‘take me more seriously’。我understand th eword‘more’,因为那边有一些人实在怕我说的话,实在have taken me seriously,甚于我在一九五二—五三说的话,他们至今还记在帐上,没有忘记。”

1957年11月4日,蒋介石发表“特任胡适为中央研究院院长”令,同时发专电到纽约“促驾”。其实,早在1940年蔡元培逝世后,中研院内选举新院长时,胡适就呼声很高,只是其时正任驻美大使、国家又处于抗战的危急状态,院长便由朱家骅“代理”。

12月6日,胡适回电表示同意担任。1958年4月8日下午,胡适终于回到台湾。

2.反对《出版法》的修正

胡适抵台之初便被笼罩在一层政治阴影之中。因为4月4日,胡适尚在返回途中——由旧金山飞往东京之际,一本极尽诋毁攻击之能事、名为《胡适与国运》的匿名小册子已于当日被邮寄到台北各大机关。次日,“行政院”新闻局局长沈锜就此发表谈话进行解释,指出“行政院秘书处业已函请治安机关,从速予以查究,甚望各界人士,勿受其愚”。该函表示:这一小册子“并未载明出版时地及发行人,显属触犯出版法有关条文之规定,并企图引起揣测,藉遂其挑拨离间之阴谋……”不过,这一“敲山震虎”的举措未能使胡适转变其强调言论自由的立场。从他反对修正《出版法》一事中,我们能够有所体察。

1952年3月25日,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出版法》。同年11月29日,内政部又公布《出版法》的“施行细则”。正当“立法院”提案要检讨施行细则违法之处,“行政院”却于1958年3月28日提出“《出版法》修正案”,企图“变违法的行政命令为合法”。此举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几乎遭到舆论的一致批评。5月21日,国民党中常会罔顾激烈的反对声浪,仍然决议“限立法院于本届会期内照原案通过”。6月20日,这一修正案完成了所谓的“立法程序”。6月21日,《星岛日报》就此发表社论《悲自由中国》,指出:“一切严重的后果,应由他们负责。千秋万世,史家将不会放宽他们!”于7月1日出版的第19卷第1期《自由中国》,刊发社论《国民党当局应负的责任和我们应有的努力》,亦称这是“为中华民国的出版自由,敲下了最后的丧钟”。

在这一风波中,胡适始终反对《出版法》的修正。4月18日,他在接受台北《中央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行出版法施行以来,甚为良好,倘此时期谈论修正,似不甚适宜,欧美国家是没有‘出版法’的。美国宪法有关人权保障之记载中,即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论出版之自由,在战争期间,为了保防秘密,可以制定临时性的法律,在平时,国会立法,其与人民有直接关系者,均在事前收集民间意见,或邀请国会询问。”就当时台湾的情形,胡适直言:“此时谈修正出版法,乃危险之事”;强调:“现行出版法修正以来,一直很平静,并未发生过太大的事情,又何必重提此事,让别人来指责评论?”

同类推荐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热门推荐
  • 商娱

    商娱

    他是一线明星,身价亿万,却含冤入狱,前程尽毁,在监狱中不甘自杀。重生后他是一个穷小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房屋田地被恶毒的叔婶占去,独自一人北漂在外猝死在出租屋中。前世的惨剧,今生的苦楚,他能否改变这一切......墨啸还是新人,需要大家的支持与建议,商娱书友群;429494241,欢迎大家光临。
  • 我是丧尸我怕谁

    我是丧尸我怕谁

    末日来袭,一切都以改变,看我们主角丧尸如何吊丝逆袭成霸主
  • 两极镜

    两极镜

    万年之前,世界初开之时是一面镜子稳固了天地,这面镜子是万物之本生灵之根,但它从不出现在世人面前。这镜子有两极,一面黑暗一面光明,神无法,只能藏起它,但藏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万年之后,此镜现世,世界终起波澜。
  • 诸神三国传

    诸神三国传

    三国乱世,谁主沉浮?浴血重生,肝胆与共!
  • 雨打情思化作泪

    雨打情思化作泪

    往前一步不确定是幸福,但确信你已经有了走出了失恋的勇气,但确信离幸福会更近点,但确信幸福就更在不远处的某个地方等你。幸福的含义有多种说法,但重要的就是就是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爱,珍惜身边的爱人,不要等失去后去后悔。往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孤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凉阳光依旧的季节

    微凉阳光依旧的季节

    原名:岛是没有潮的心三年相爱,四年相守,却抵不过时间。。她为他付出所有,他狠心将它抛弃。她不顾父母反对,执意嫁给他,因为他承诺,“我没有车没有房,只有一颗爱你的心!”以前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互相扶持,家虽然小,但却很温馨,现在,他每天带不同的女人**,她默默忍受,他抱着心爱的女人居高临下“把这个离婚协议签了,你就可以走了,我不爱你了!”她含泪签下离婚协议。为何他的心会痛?五年后,她化身世界第一钢琴公主带着小帅哥高调回归,会发生什么?_?
  • 重生娱乐圈:盛宠天后

    重生娱乐圈:盛宠天后

    一个没人肯娶的女明星,一个奋斗10年依然混居二线的女艺人,一个几乎被风言风语淹没女演员,她就是童紫艺。童紫艺从来不信什么轮回、重生、穿越,当她从28层高楼的顶楼飞速坠落时,脑海中忽然出现了许多王青青邪恶的嘴脸,那是生她前从未见过的扭曲面孔。
  • 第九大元素

    第九大元素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以八卦为主的奇士,皮糙肉厚的蛮覡,等阶奇特的僧侣,拉风的剑士。交错复杂的世界让主角奔溃。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本书是作者老那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10余篇小说,内容为基层乡村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基层海关小公务员的琐碎人生和官场日常工作的微妙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现实人生的残酷和无奈,官场的载沉载浮……作者的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很会讲故事,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