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51900000011

第11章 小主持人的朗诵艺术(1)

王兰君,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播音专业教师,撰写论文多篇,参编教材多部,指导学生参加省市朗诵大赛、主播大赛多次获奖。

第一节 朗诵的概念

“朗诵是把文学作品内容清晰、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它以文艺性为其特征,可辅以适当的表情动作,为观众和听众进行引人入胜的表演。语言表达具有渲染、夸张的特点。”(《广播电视简明辞典》)比如诵读诗歌或散文,通过调整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从而把作品的感情准确甚至更鲜明可感地表达出来。

“朗读是把文字材料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经过创作,把文字内容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者。语言表达具有规范、质朴的特点。”(《广播电视简明辞典》)学好朗诵,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朗诵,它和朗读有什么不同。朗诵的显著特征是它的文艺性和表演性,朗读则要求质朴和规范。

朗诵是一项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艺术活动。它使书面的文学作品成为有声语言的表演艺术品,供受众欣赏。因此它具有表演性,具有明确的演出目的。而朗读只是一般的有声语言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自己或他人学习或了解一些文章,不存在表演成分。

朗诵者除了运用自己的语言之外,面对观众的朗诵还可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身姿,甚至可以增加一些辅助效果,如音乐、化装、灯光、布景来强化感情的表达和意境的渲染。而朗读无需这些手段。

朗诵注重语势、重音、停顿、节奏及气息技巧的处理运用,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及感情色彩。朗读虽也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但只要语意清楚、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就可以了,语调变化不必太大。

朗诵的对象仅限于可以朗朗上口的文学作品,如一些诗歌、散文、寓言、小说以及话剧和影视剧中的独白、对白片段等。朗读则涵盖各种文体。

第二节 朗诵的意义

一、帮助小主持人学好普通话

因为朗诵语言是接近生活的普通话,在朗诵的过程中,方言是极容易暴露的,而且表现特别明显。通过长期的朗诵实践,可以帮助小主持人克服生活用语中的方言,使普通话成为其语言习惯。

二、增强小主持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朗诵的文学作品主要指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等。朗诵的过程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可感的口头有声语言的过程,使得作品有了画面感,使得它能在自己和听者的头脑中活生生地再现。大家不妨试一下,一篇优美的文字,你只看不诵和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自己的感觉大不一样。通过朗诵,可以走近作者,深入作品,把握作品的主旨。作者提供了原始材料给朗诵者,朗诵者完美地表现了作品给受众,受众在欣赏朗诵作品时加深了对原作品的理解。小主持人在朗诵作品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和作品及受众对话,这种交流是多向的。成功的朗诵可以完美地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形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作品理解越深,就能让声音和感情结合得越紧密。

三、提高小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

文学作品是经过作者精心提炼的语言,通过朗诵,可以使小主持人提高语言表现力。平时咬字不清、语调平淡的情况,通过朗诵可以大大改善。朗诵的过程是发声锻炼的过程,也是使声音和感情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长期坚持朗诵,小主持人的声音会越发准确、清楚、有力的,嗓音的持久性也会不断增强,平常说话也会更优美、响亮、动听。

第三节 朗诵的准备

朗诵是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作品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转换,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认真阅读原作、理解感悟,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内蕴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听到作品,更要使其通过聆听朗诵从而立体可感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小主持人在朗诵前必须精心准备,深入理解作品“五要素”:内容、背景、对象、目的、方法。

一、内容

小主持人在朗诵前,要分析作品主要讲了什么?下面我们以杜甫的《绝句》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图景,就让我们从构图的角度层层看去。首先,这幅图画中“两个黄鹂”是两个“点”,近处两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一条斜线向天空高远处延伸;“窗”和“门”则是两个“面”,由于画面中人物所处视点位置能涵盖前面的点、线。点、线、面的组合,完成了这幅图画的框架的勾勒。接着,作者为·画着了色,“翠”点明是早春季节,“黄”鹂、“白”鹭、“青”天使得画面的颜色更清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这幅早春图景如果只停留在线条和颜色上未免死板了一点,诗中四个动词“鸣”、“上”、“含”、“泊”都为这幅图画增添了不少生机,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朗诵前,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原作,细腻地品读、理解作品,以求心中有图画(包括线条、色彩等),还务必是动态的画面,所谓静中有动才能生动地表现作品。

二、背景

小主持人在分析作品时,还应联系背景。可以是写作背景,也可以是朗诵背景。我们还是以杜甫《绝句》为例。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多感怀“朱门酒肉臭”的社会现实,叹民生之多艰,这首《绝句》倒是少有的轻快之作。通过细读作品,前面确实勾画出了清新的早春图景,然而笔锋一转,“千秋雪”表达了虽已早春却仍未解冻之意,且隐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里船”在门口“泊”着未发也喻示着被闲置如杜甫本人空有抱负而无法施展才华。从这一层来看,这首诗还是延续了杜甫一贯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对象

这是指小主持人要把握作品的受众群。把握对象可以增加交流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主持人朗诵前需要了解朗诵面对的受众是谁,不能一味地自我陶醉而忽略受众。

四、目的

目的指作品所要表现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比如儿童故事《鸭妈妈找蛋》,通过一个没头脑的典型——鸭妈妈,告诉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并不是要批判鸭妈妈,所以我们朗诵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小主持人朗诵杜甫的《绝句》也一样,不能一味用喜悦欢快的基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人心忧天下的胸怀上。

五、方法

小主持人在分析作品时,还要理清作品的表现形式,包括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如杜甫的《绝句》就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布局的。在深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小主持人要加强感受、体会作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感觉越细腻越好,情感越接近越好。

总而言之,朗诵是小主持人的一种语言再创作活动。它不是脱离朗诵的文字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按字读音、照本宣科的一种简单、机械的语言活动,而是要求小主持人通过原作,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观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大家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同类推荐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物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近几年来,说课活动已成为被教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功训练展示、考核的重要形式,也成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新的练兵形式。那么,什么是说课呢?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自己是怎么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可以说,说课是教师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的展示。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启真2

    启真2

    《启真》的基本宗旨是“以书求真,以文会友”。每年不定期出版二到三册,引海内外作者,会聚一堂,高谈阔论,阐细释微,或有益于消解戾气,用开放的心灵迎接知识爆炸与互联时代的挑战,以批判性的眼光分析与解读知识,从制度与历史的角度辨识现实之源流。《启真(2):专题/个人主义》为其中一本,书中毛亮先生的“爱默森的个人主义”一文最为厚重。
  •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民间的书写

    关于文字与影像、文字文化与视觉文化、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同与异、电子文化的霸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忝列旧说,只是认为在中国的影像工业包括影像传媒中,有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注意,有一些新问题值得探讨,有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值得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认真审视。
热门推荐
  • 做茧恋蝶

    做茧恋蝶

    一个天天做茧不愿出现在人前的女孩,却眷恋着如蝶一般美丽,耀眼着的男孩。当他出门时,她悄悄地跟着;他谈话时,她默默的听着;他领奖时,她躲在人群中看着。人人都知道他书彦风宠着一个宝贝,但她却不知道那个人居然会是自己。明明只想一直一直躲在小小的茧里,他却连这一小小的愿望都不满足,把她强行拉入他的世界……
  • 九尾狐的秘密

    九尾狐的秘密

    维格斯默默的画了个圈圈诅咒狐魅,说“无视我,难道我是小透明吗?”狐魅“魅影,有人在说话吗?”魅影“没有。公主殿下。”维格斯说“你们这两个坏狐狸,好狼不和坏狐斗。哼。。”狐魅说“魅影,你知道多少关于灭族之灾的内部情况。”魅影“报告公主殿下。只要您找到冰书馨就可以找到所有大概的情况,她现在应该在光之圣域内吧。”维格斯(弱弱的说一句)“我们可以去找冰焰鸟了吗?”狐魅“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好,我们走吧。”魅影“公主殿下,冰焰鸟就在这个洞穴里啊。”狐魅“也对哦。”维格斯“别乱走。”狐魅“魅影,还是你来带路吧。”魅影“是。”维格斯一边走,一边注意着洞穴了的一种特殊的水晶,——冰焰水晶。
  • 来复线

    来复线

    闽西中央苏区特派员雷明前往闽东青竹山,联络当地游击大队队长龙海山,准备在青竹山举行赤色暴动。来到青竹山的雷明却误入“北区”营地,落到了青竹山县委书记楚天雷的手中。长期以来,龙海山与楚天雷不和,龙海山另行拉起人马成立了一个南区“县委”,与北区的楚天雷分庭抗礼,人称“南龙北楚”……
  • 云生梦年

    云生梦年

    一生何其短暂,在那些曾经不被珍惜的回忆追忆而来,生亦是死,现在看来原来只是被风吹过一般罢了。哭过、笑过、都过了故事,由此写起,故事或许不是那样跌宕起伏,或许,这并不真实,可这就是故事,“真与假”何必追究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崛起香港1949

    崛起香港1949

    网络写手李华龙乘坐飞机失事,穿越到1949年,附身在一位同名同姓的年轻男子身上,两个人的记忆融合在一起,李华龙传奇的一生就此开始了,他和他的家族拥有的资产数额无比庞大,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也都没有他有钱。因为有了他,香港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因为有他,香港成为了不逊色于好莱坞的娱乐之都;因为有他,香港人成为人均资产和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因为有他,华夏提早四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花都巫医

    花都巫医

    亡灵法师穿越都市,误将青梅竹马的女刑警认作母亲,救下市长夫人,又混进医院当起了太平间守夜人。不久的将来,主宰世界的精英们发现有个喜欢跟尸体作伴的神医可以主宰他们的生死……
  • Howards End

    Howar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影后特工:王爷我们来演戏

    影后特工:王爷我们来演戏

    她前世人前是一个影后,人后是一个杀手界NO.1的特工。穿越异界,获空间,或神宠,斗小三儿。他是唯一一个异姓王爷,天赋超群,不禁女色,却唯独对她倾心。抱住某女”她就是我的妻子。“说着便向某女重重的亲下。众人的嘴张得如铜陵般大小,不禁女色的王爷竟然在。某女的眼睛也睁得老大老大说好的演戏呢?他把她吃没干净,连渣都不剩了。某女捂着自己的腰咬牙说道”你丫的就一禽兽,说好的演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