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7200000015

第15章 养生养心,生命健康(2)

【专访】

庄子认为,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容易扰乱人的意志;容、动、色、理、气、意六者,容易束缚人的心灵;恶、欲、喜、怒、哀、乐六者,容易影响人的品德;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容易阻塞人的大道。“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不为也。”只有去掉“四六”,才能达到“忘我”的境地。没有了食、色、名、利等索取的欲望,心神才能“清静”无浊,“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愉快的样子)。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

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这种清静无为以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提高。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人在几千年前就提醒人们,千万不要有贪心和贪欲,它会影响你的自由的生活。只有摒弃贪心贪欲的人才会生活得坦然,才能立身长久。

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国王亚历山大,当时他征服了许多王国,在胜利返回的途中,突然病倒了。此刻,占领的土地、强大的军队、锋利的宝剑和所有的财富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他明白死神很快会降临,但他已无法回到家园。

于是,他对将士们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我有3个遗愿,你们要完全按我说的去执行。”将士们含着泪答应了。

亚历山大慢慢地说:“第一个遗愿是,我的棺材必须由我的医师独自运回去。”他喘了口气,接着说道:“第二个遗愿是,当我的棺材运向坟墓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我宝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亚历山大裹了裹毛毡,休息了片刻,继续说:“最后一个遗愿是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聚集在他身边的人都很好奇,但没人敢问为什么。

这时,有一位亚历山大最宠信的将军吻了吻他的手说:“陛下,我们一定会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最后,亚历山大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想让世人明白我刚学到的三个教训。我让医师运载我的棺材,是要人们意识到医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疗人们的任何疾病。面对死亡,他们也无能为力。我希望人们能够懂得珍爱生命。第二个遗愿是告诉人们不要像我一样追求金钱。我花费了一生去追求财富,但很多时候却是在浪费时间。第三个遗愿是希望人们明白我是空着手来到这个世界,又是空着手离开这个世界的。”说完他闭上眼睛,停止了呼吸。

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我们都在不断地追求身外之物,追求着名,追求着利,有时我们想拥有的内容太多了,心思太复杂了,我们的负荷太沉重了,因而烦恼不断,把自己的身体就这样折腾坏了。

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精神因素方面。情志活动是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七情”就是指人类情志活动所产生的七种感情变化,七情太过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之一,即使是体格强壮的人,急剧的精神创伤或长期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生理的调节范围时,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不仅限于精神性、机能性的疾病,也会导致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当代医学的大量实验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某些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精神活动的调节,对疾病的防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畅性情以养生是重要的保健措施。

“恬虚无”养生是从物质第一性的朴素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认为疾病是物质性的,由于外界因素和机体运动失去平衡而致病。精神由物质产生,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反映,才会引起七情之产生和变化。物无神灭,从而主张养性颐神,重视道德修养,俭朴生活,劳逸适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寻求高尚境界的精神愉悦和心理平衡。“常人不可无欲,复不可无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键在于制念定性,不贪横财,不做亏心事,勤奋努力地用自己的良心与智慧去自谋财富。知足常乐,摒弃杂念,宁静淡泊,畅遂情志,愉悦平和,做到自慎和节制。唐代大医孙思邈曾提出:“约私心,靖躬自思。”

因为人之有为皆因欲念而起,欲念一起则心动,心动则意动,意动则神动,神动则气动,气动则形动,形气神动则必然神驰于外,气散于中,精耗于内,健康为之受伤。要防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唯有一法,就是虚其心,静其神。心虚则欲望不起,神静则念头不生,心清神静,根本坚固,形神相亲,则能长生久视。在这一点上,庄子说得更明确:“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还没亮就开始扫地,从寺院内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这个小城里的人,在很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已经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一天,这位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这个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

人们根据这位老和尚所遗留下来的记载进行推算,却发现他活到了137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出清静无为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静静地生活,静静地享受,用不着去承受大喜大忧,也用不着承受大富大贫,要知道,生活清贫而不受精神之苦,行为相对自由洒脱而不受倾轧逢迎之累是滋养身心健康的良法。

道家认为,体道的过程是心灵净化的过程。首先是“心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养生当以虚无、清静为本。保持虚无的状态,有利于人体气血的充盈(山谷虚空,所以有水流的汇聚)。清静可以胜炎热,可以减少人体的消耗。过度的劳作、躁动,则会消耗人的气血。身体差的人特别要注意!道的本质是虚无的,所以保持虚无的状态应当如同“道”一样。天的本质是清静的,所以保持清静的状态,应当如同天一样。而静心,则应当如同混浊之水逐渐澄清。

古人认为要达到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必须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平淡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不要与别人攀比,更不要有非分之想,要随遇而安,心安理得,才能知足常乐,情志舒畅,并达到较高的修养。

【专访总结】

纵观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身心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长期无法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亚健康和抑郁症成为都市人的多发病。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按照庄子教诲的那样“恬淡虚无”,稍微降低对物欲的追求,就能够给自己减压,从而达到精神内守,身心愉悦。人生苦短,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身心疲惫,还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在了解了庄子养生的精辟理论后,大家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并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专访三十二:大喜不喜,大怒不怒,可以养心

【引子】

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庄子·齐物论》小的惧怕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有时说话就像放出的利箭,窥伺到别人的是非来攻击;有时又片语不吐就好像有过盟约一样,那不过是在等待制胜的机会。他们衰败如秋冬的草木,这是说他们在日益销毁;他们沉湎于辩论的作为中,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自然本性;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已衰老颓败,没法再使他们恢复生气。

【专访】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段文字是庄子形容人如何消耗自己的神与气,最后到那个一点阳气都没有的可怜境界。”那么这个可怜境界是如何导致的呢?南先生解读说:“人一天到晚总是活在恐惧中,恐惧钱掉了,恐惧生病了,恐惧没事做,恐惧没饭吃。在某一个小问题上一动,肯定会引出大烦恼,然后成天在心里倒腾,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企望成功。一个人每天在惶恐、忧虑中度过,最终会将自己的精神耗尽,而变得毫无生气了。”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整日里为一些不着边际的小事担心,结果只能被无谓的惶恐和忧虑耗尽精神。中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我们常将“惊”、“恐”并提,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恐常由惊转变而来。“恐则气下”,“恐伤肾”,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

悲,是指悲伤。遇到难过的事情,因悲伤而哭泣是人们正常的情感反应。中医认为悲则气散,适当地哭泣可以使郁结之气抒发消散,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医学也证实当人悲伤时流泪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缓解不良情绪,因此“男儿有泪也要弹”。任何事物都有极限,悲伤太甚或时间过长,则可消耗肺、肾之气,出现气短、心悸、胸闷,在精神上表现为意志消沉、悲观厌世。现代科学证明过度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

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过度的情绪反应对身体伤害之大,懂得养生的人要会使七情调和,不要超越情感的极限。“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只有身心清静,才能精神内守。如果心情浮躁,就会使精气外泄,甚至神气消亡。

养生注重养德。

讲究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性,而养性首先即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与此相反,缺乏道德修养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名利枷锁捆住手脚的人,常常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他们往往会未老先衰,自然难登“仁寿之域”。

唐代著名禅师石头希迁又被称为“石头和尚”,91岁时无疾而终,谥号无际大师。希迁曾为世人开列十味奇药:“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米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密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希迁的养生奇方其精要在于养德。养德“不劳主顾,不费药金,不劳煎煮”,却可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德高者对人、对事胸襟开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故而无忧无愁,无患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之中,必然有利于健康长寿。

古人认为要达到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必须要“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安于平淡的生活,不要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不要与别人攀比,更不要有非分之想,要随遇而安,心安理得,才能知足常乐,情志舒畅,并达到较高的道修养。

【专访总结】

纵观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身心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长期无法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无处宣泄,亚健康和抑郁症成为都市人的多发病。其实,我们如果能够按照《黄帝内经》教诲的那样“恬淡虚无”,稍微降低对物欲的追求,就能够给自己减压,从而达到精神内守,身心愉悦。人生苦短,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是迷失在物欲横流中,身心疲惫,还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在了解了中医情志养生的精辟理论后,大家一定会有新的认识,并将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

同类推荐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原书共分十卷,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 韩非子智慧讲堂

    韩非子智慧讲堂

    本书分为:权利之势——高举权柄的艺术变通之法——变法革新才能赢制臣之策——驾驭下属的方法等。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热门推荐
  • 魅颜

    魅颜

    她一分为二一个冰冷如魅一个温暖如妖当前世被唤醒魅的力量复苏一切邪恶将随着浮出。要回到一个人两个人必要消散其一只有你,愿意成全别人只有你,笨的什么都不要。佛祖,你意欲何为?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武逆星空

    武逆星空

    废柴,还是六百万亿分之一的概率。勉强成为一名机修师。而他有着超人的耐力和毅力,不抛弃,不放弃。三万六千零一次的基础训练,传奇一号的融合成功,让他可以将游戏中的技能带到现实。他不断成长,化腐朽为神奇,颠覆真理,横扫星空中的所有敌人。这是一曲爱江“江山”更爱“美人”的《星空传奇》。
  • 离骚

    离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路听来

    一路听来

    在当下这种社会环境中,在一家公司做的久,会产生一种类似更让人舒服的福利。这种福利,有可能是站在新进人员面前的傲慢或自信,也有可能是上班更趋向于自由化的一种——可以迟到也可以早退,这种自由化在高层很受用。但不管怎么认为,我都觉得工作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可悲的是世人也这么说,但思想与口并不在一个频道上。我尊重任何人和任何人的成果,可往往别人把我的个性和自由化,还有那种对工作及生活的热度当作是新进与老职员的差别。你才来了多久?有没有资格?他们会集体把一个新进人员放任一边观测是否发霉了,是不是可以拿出来晒晒了?仿佛他们所缺少的永远不是新鲜血液,而是浓重的发霉与潮湿味儿。
  • 青梅太呆萌,竹马很头疼

    青梅太呆萌,竹马很头疼

    新书《恶魔校草太腹黑:丫头老实点》已发QAQ【简介不咋滴,入坑谈谈。】小时候,她把他的嘴当成了果冻。他腹黑高冷,独独对她温柔。她呆萌可爱,老干蠢事。终于某男忍无可忍“孟羽菲,你到底有没有智商。”某女委屈“没智商怎么和你在一起。”某男无言以对,净瞎说大实话。
  • 雨飘零

    雨飘零

    江南的小镇,风景优美,休闲而舒适。一对青年男女的缘分骤然降临……
  • 神战江湖

    神战江湖

    眼见对方的剑就要刺到自己身上,叶秋急忙向旁边一闪,当真疾若闪电。小孩看见心中暗叹了一声:“好厉害的轻功!”其实并非叶秋轻功好,叶秋也根本不会什么轻功,因为家里穷,并没有多余的钱财给叶秋去习武,所以叶秋只会一些简单的基本招式,而轻功根本就没接触过,之所以能躲过这样快的一剑,完全得益于千万次的挥剑,劈刀。因为每次出剑或出刀都会不知觉的向前一步或退后一步,久而久之,叶秋的这一步之快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将这种步法称之为一步之差。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 我的外星别墅

    我的外星别墅

    据说在远古的地球,先有物后又人,物没有天敌以极快的方式进化,最后拥有了毁天灭地的力量,但是物就是物没有灵智,后来人出现了,为了对抗天灾人祸,也为了对抗没有灵智只知道四处破坏的物,人将物抓了起来融入自身得到了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这就是远古先人,远古先人的后代继承了远古先人的血脉,也能发出超越常人的力量,这就是血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