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挑动起来的亚洲紧张局势,现在愈演愈烈。首先,在美国撑腰之下,日本开始了对属于中国的******发难。2010年开始,日本从过去只是在口头上主张对******的主权,开始了实际行动。撞击在******海域上正常工作的中国渔船,扣押中国渔民,最后以日本的法律对中国渔民裁决。美国借口美韩军事演习,进入黄海,亮剑到中国家门口,下一步又要和越南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进入南海。美国已经不满足于制造岛链来封锁中国,而是近身舞剑。美国军队在海上向中国炫耀武力,而且还间接地通过印度来牵制中国。
印度与中国都是“金砖四国”的成员,本应联合起来共图大业,但印度总是耿耿于那场在20世纪60年代与中国交战中的惨败。同时,为了实现大印度的梦想,印度总是蛮横地与中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发生领土之争,并对中国的善意置之不理,一意孤行。中印边界在维持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安定后,印度又开始重复过去的图谋。所以说,“金砖四国”最大的“敌人”来自内部,因为这种敌对状态对“金砖四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论是用和平的方法,还是用武力的方法,或用其他强迫的方法,最终都能解决,而国内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对付了。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虽然已经迈入民主国家之行列,但其宗教对政治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由于宗教矛盾不可调和,巴基斯坦从印度中独立出去,但留下了领土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此双方发生了三次战争,至今仍处于军事对峙之中。虽然巴基斯坦独立出了印度,但印度内部的宗教矛盾依然存在,并成为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印度国内要求独立、分离的势力仍然存在,并成为国内暴力冲突频发的根源之一。印度贫富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而且造成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宗教问题、种族问题等等因素交织纠缠在一起,根本无法解决。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又与各种复杂的国际因素掺杂在一起,成为了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
俄罗斯的状况也不容乐观。2010年3月29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两个地铁站29号接连发生爆炸,造成3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爆炸案的两名肇事者为女性,都来自达吉斯坦共和国。车臣地区非法武装组织头目多库·乌马洛夫宣称对莫斯科地铁爆炸案负责,称这是对俄特种部队打死18名武装分子和4名平民的报复。俄罗斯总统****也认为,达吉斯坦地区袭击案与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可能是同一伙人所为,都与车臣有关。俄罗斯实行联邦制度,车臣和达吉斯坦都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实行自治。
1991年,车臣共和国总统杜达耶夫发表独立宣言,欲从俄罗斯独立出去,对此,俄罗斯自然是不同意的。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派出军队攻打车臣,车臣奋力反抗,到1999年为止共发生两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打击车臣分裂分子,所造成的动荡局势也波及到邻邦达吉斯坦共和国,导致暴力事件增加。
在“金砖四国”中,巴西的国内局势还算稳定,主要是政府上层的政治********,但都还在正常的范围内,但其造成的政治危机潜在可能性也不能忽视。2003年12月,海伦娜与另外几位国会议员因反对卢拉政府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被劳工党开除出党。此事件引起了劳工党和巴西政府的一次政治危机。在全国各地劳工党中,有许多人认为卢拉违反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原则,甚为不满,许多人相继宣布脱离劳工党,重新组织新****政党。2004@z新****成立社会主义与自由党,海伦娜成为这个政党的主席,并被提名为2006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此外,巴西曾一度被世界称为监狱暴动最多的国家,黑帮猖獗,曾经导致圣保罗地区社会陷入瘫痪。但总的来说,都是一些社会治安问题,无关政治稳定之大局。
总之,“金砖四国”的敌人既有外患也有内忧,而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
§§§第三节美国的选择
美国国际战略选择的特点就是侵略,追求的是不平等的优势地位,并以此为事业,这就是美国的政治理念。美国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充分地体现了这一霸权思想:只要哪个国家要与美国平等,那么这个国家就是美国的敌人。美国对外的人权是虚伪的。
美国哈佛大学奥林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罗伯特·阿特曾写过一本名为《美国大战略》的书,他把美国的战略选择归结为八种。
(1)霸权战略:其的目标是统治世界,以帝国主义的方式通过使用武力改造别国。
(2)全球集体安全战略:旨在确保全世界各地处于美国所需要的和平状态。
(3)地区集体安全战略:旨在确保美国对世界各个地区的控制。
(4)合作安全战略:通过限制别国的军事实力来减少战争的发生。
(5)遏制战略:对某一美国认为是“侵略性”国家进行战略性地包围。
(6)孤立主义战略:主张把美国势力扩展到别国沿海,打击任何可能崛起的国家。
(7)离岸平衡战略:确保美国的行动不受约束并打败任何崛起中的大国。
(8)选择性干预战略:有选择地介入冲突,以有限的资源和现有的能力完成一些关键性任务。
阿特的观点,除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和平”字眼外,确实符合美国在世界上的行为特征。之所以说是冠冕堂皇的“和平”字眼,是因为美国根据这种战略选择所进行的行为,无不给世界各国和地区带来****和灾难。
依照美国的这一战略选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可能是美国的敌人。比如美国“亲如兄弟”的欧盟,同样可能成为它的敌人;只不过由于欧盟在军事上无法挑战美国,内部的政治凝聚力在下降,难有作为,所以美国才没有把欧盟作为现实的敌人来对待。如果欧盟的军事实力量达到了可以与美国抗衡的程度,不管欧盟有没有反美的想法,它都将会是美国的敌人。
对于俄罗斯,虽然他挑战美国的霸权,但却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所以美国并不在乎,所以俄罗斯只是被美国寄存着的敌人,等美国腾出手后,一定会向俄罗斯施加巨大的压力。而中国则不同,由于其经济实力在迅猛发展,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其快速崛起的态势已经让美国感到了威胁,于是中国成为了美国现实的敌人。美国从伊拉克回师日本海和黄海,就是为了遏制中国,将中国的意志打垮,让中国臣服于美国。
美国是一只会咬人的纸老虎,在“二战”中,美国和其他盟国一道竭尽全力战胜德国,除此之外,美国在以后所发动的战争中,都是靠气势把对手“吓死”而取得的胜利,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就是这样。只要对手宁死不屈的话,美国“纸老虎”的本质就显露出来了,最后落败的肯定是美国,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这样。
无中生有地制造外来“威胁”,是美国战略选择的特点。美国的血缘来自于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人性被认为是“本恶”的,因此才有原罪之说。基于对人性的这种认识,西方人对国际社会能否取得进步,更确切地说,国家社会能否实现和谐发展,持有怀疑的态度。出于这种心态,美国倾向于强调国际关系的冲突性和暴力性。因此,美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挖掘”威胁和敌人,这是美国政治家和决策者们的一项日常工作,同时也是美国战略的选择。
美国的对外政策永远是对人不对事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比如在核问题上,印度不会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而且与美国来往甚密,美国对印度拥有核武器不加指责。美国对印度这么宽容,是因为印度军事实力的适当扩大有助于牵制中国。以色列也是一样的。美国不会阻止以色列获得核原料,也不在意它拥有核武器,因为以色列的军事实力的适度强大,可以牵制海湾******国家。美国可以允许印度、以色列拥有核武器,但绝不允许伊朗获得核原料,更不允许他制造核武器,因为伊朗不听美国的话,而且和美国对着干。朝鲜更不用说了,始终与美国为敌,那是绝对不希望朝鲜拥有核武器的。
美国为了寻找威胁,为了建构威胁,发明了许多新词汇和新理论,用以树立威胁对象。如“麦卡锡事件”。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对抗苏联,铲除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理论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
此外,美国还有“战略矿产和资源依赖论”、“无赖国家”以及“邪恶轴心”等词汇的发明创造。
基于这些理论和词汇,美国成功地制造了西方世界与“苏联帝国”的对立。在拉丁美洲,美国声称该地区出现了革命运动,对美国和其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美国总统宣称,如果美国不摧毁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桑地诺解放阵线力量,这股势力就会经过墨西哥,“仅用两天旅途”就可以入侵美国。
美国政府的危言耸听,使美国国内真的感到了不安,有了“民众”基础,美国政府开始放心大胆地干预拉丁美洲的事务。冷战结束后,本应天下太平,可是美国的战略选择是不允许有太平之世存在的。没有了苏联的存在,美国又花样翻新地创造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国,使和平还没有降世就又回到娘胎中。
美国是追求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只能是美国处于优势,而其他国家处于劣势。比如关于核武器问题。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其军事术语中大量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扩散”: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把“核威胁”的来源指向伊朗和朝鲜等中小国家。
在世界政治上做如此选择,在经济上美国又当如何呢?美国经济正进一步一步地滑向衰退,是世人共知的。尽管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求助计划,从8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到美联储数万亿美元的信贷,都没有遏制住经济衰退的继续。面对此情此景,2010年8月27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怀俄明州发表演讲时说,美国经济比预期更加脆弱,在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确保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也说:“很多迹象表明,我们将陷入日本式的经济衰退……真的很难想象,我们未来将会面临多么大的灾难。”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十几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一直受到美国国内市场巨大的消费所推动,尤其美国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泡沫经济的繁荣,让世界经济出现了******。但互联网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的泡沫吹得太大了,既透支了美国经济的未来,又透支了美国经济的现在。不论怎样,只要是泡沫就总有破裂的那一天。伴随次贷金融危机的爆发,泡沫终于破碎了,房产停售,IT股价大跌,美国国内购买力下降,令市场投资者忐忑不安。由于美国投资者失去了对房地产和IT股票的信心,于是纷纷将投资转向政府公债。
面对美国的经济衰退,欧洲太平洋资本公司总裁彼得·希夫说:“衰退是治愈经济疾病的良方,但政治家不这样认为,他们将继续刺激经济,直到它因操纵过度而死。”美国经济学家布鲁斯·巴特利特说:“我们已陷入僵局,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说,美联储已准备好采取一切措施,在必要时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支持正在放缓的经济复苏,但每一种选择都有利有弊。
2009年伊始,美国众议院批准通过了819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在这项庞大的刺激经济计划中,5440亿美元用于投资改造和新建教育、医疗、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同时也包括投资新能源和环保绿色产业,另外2750亿美元用于退税。虽然这一计划增加了美国就业率,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复苏,但很难彻底扭转美国经济危机日益扩大的局面。美国现在面临诸多难题需要解决:庞大政府投资资金来自何处?是继续大规模发放国债,还是大规模发行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继续大规模发放美元债券和货币是否会引发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如何处理短期经济难题困局和长期经济困境关系?如何处理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创新产业的关系?如何处理资本集团利益与全体民众利益的关系?如何提升美国企业和美国民众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美国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霸权国家将从内部倒下。
面对困境,美国有许多选择。
第一,选择发展实业经济,美国不愿意。在美国的潜意识里会抗拒用实业振兴经济,即使选择了,但新的经济增长点难觅。
第二,选择继续发行债券,这似乎是目前必然的选择。在美国有太多的企业破产需要救济,有太大的资金黑洞需要填补,从布什到******,美国政府发布了近万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资金的来源只能是发放国债。但现在各个国家都忙着救自己家的火,面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暗淡,购买美国国债的欲望越来越小。
第三,启动印钞机,但印票子可能突破美国信用在经济上的最后底线,一旦失控那将是更大的世纪灾难。
第四,发动金融战争以弥补美国巨大的资金黑洞,但如果国际金融乱了,美国也没有好果子吃。
第五,发动武力战争,但这是美国万不得已才使用的底牌。
第六,耐心等待,寄托于经济的周期性,等待失落的经济会像皮球一样,掉到地上然后自然弹起。
美国在选择的“森林”中已经迷失了方向,任何选择它似乎都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