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5000000013

第13章 把握情绪的脉动(5)

美国的一家玻璃器皿公司宁愿放弃零售商店,而采用家庭聚会的方式,使其每天的销售量超过了25万美元!他们的促销手段是:

聚会主人召集一些朋友,满面春风地和大家聊天,为大家端茶送水,然后不失时机地要求大家购买产品。尽管大家都知道从卖掉的每一件东西里,主人可以分得一定利润,但在聚会的环境下,大家因为与主人的友谊而滋生了温情、安全感和责任心,并产生对产品的好感,就会心甘情愿购买。或者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也会购买。

又如,政治家有时利用自己人效应,可以拉近和选民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选民更大的支持。

林肯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在参加总统竞选时,竞争对手对其贫寒的出身进行攻击。林肯巧妙地进行了回击,赢得了人心。

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形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最后一句“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会让选民体验到林肯热爱选民的深厚感情,从而对林肯有“自己人”的感觉,从而投上支持的一票。

政治家在公众场合表现出的对大众的关怀,以及各种亲民的举动,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心理智慧:

为了在人际交往中制造自己人效应,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其次,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备开朗、坦率、大度、正直、实在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影响力强;反之,有傲慢、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一、媚上欺下、嫉贤妒能、斤斤计较等品质的人,不受欢迎,也就缺少人际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加强良好的个性品质修养,以增强自己的人际影响力。

47.喜爱不完美定律

完美无缺的人不如有点儿缺点的人可爱。

定律解析: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却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有优点,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反而更加讨人喜欢。这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理论: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高。这就是“喜爱不完美定律”。

生活启示:

在“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太可信,所以无法长期得到读者真正的喜爱。

因为,太完美的人容易让人感到缺少人情味,反而不如有棱角、有个性、有小毛病的人更让人觉得亲切。

人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那些表现比较完美的人,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甚至可以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缺点。

在生活中,人们交往时之所以不喜欢比较完美的人,还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会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比如,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减轻了自己的自卑,会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对方交往。

此外,过于追求完美的人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他们周围的人活得累。因为他们对别人要求过高,而使别人感到心理压力太大。

心理智慧: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完美”的人并不招人喜爱。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有时更容易让人感到可亲,反而会帮你获得好人缘。

48.见面次数定律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容易增进感情。

定律解析:

人的记忆力有这样的规律:反复多次地记忆,要比一次长时间记忆的效果更好。

基于此,社会交往中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和人交往,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的印象更深,更容易密切彼此的感情。这叫做“见面次数定律”。

生活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我们和一个认识的人长时间不来往,而忽然有事有求于人家,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开口。因为长时间不来往,感情变得淡薄了,“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有事再求人家,就显得不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鄙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走动走动,对密切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商业交往中的感情投资也是如此。比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客户总是有着太多选择。只有常常出现在客户的工作生活范围内,才能加深客户对你的印象,使他在需要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首先能够想到你。,美国著名撰稿人鲍尔曼在他的《就做自由商业撰稿人》一书中提到,他常在一些公司转悠,看能不能揽点活。有时恰好客户临时有了需求,一下就想到昨天刚来拜访过的鲍尔曼,就把撰写任务给了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鲍尔曼获得了许多订单,培养了许多老客户。

这样做的确是非常有效率的交往策略。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人际交往中若能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缩短见面时间,还可以减少暴露自我不足的机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显示自己的长处,给人留下最佳印象。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比较密切的友谊和感情,就要经常和对方打交道,多走动。平日有了这样的感情积累,有事相求时,才好开口。

49.互惠原理

人们总是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定律解析:

在生活中,当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总觉得应该以相同的程度进行回报。这种心理叫做“互惠原理”。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选择了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给他们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结果还是出乎他的预料:几乎每个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寄了一张,而没有打听一下他是谁。这个例子证明了人们“互惠”的习惯。

生活启示: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找机会帮他一次;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会记住他的生日,到时给他送一个礼物;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会尽量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

这些都是互惠原理的表现。

互惠原理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遵守这个准则,就合乎社会的规范,违背了它则会遇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白眼狼”、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所以古人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欲取必予”。朋友间维护友谊,情人、夫妻之间的爱情关系都符合这个规律。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请自来的好处有时也会让我们产生负债感,不得不做出回报的行为。比如在超市里免费品尝了一种商品后,人们就往往不好意思不买。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遵守互惠原则,因为如果不及时地回报别人给我们的好处,会给人爱占便宜的印象,而影响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交往。

50.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分的好,反而不利于和对方的交往。

定律解析:

互惠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进行同等程度的回报。但是,互惠原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可能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的好,却可能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叫做“交往适度定律”。

生活启示: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对别人过分的好,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呢?

首先,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

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但是,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而在心理上产生愧疚感。这种心理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远离。

初人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而事实恰恰相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要留有余地,最好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或者要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可能会使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而一旦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古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智慧:

就像任何事情都要以适度为好,过犹不及,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好也需要适度。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能溺爱和娇惯,以免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懂感激;夫妻之间如果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也会让对方变得习以为常,不懂珍惜;朋友之间,一方对另一方长期的无私帮助,可能会让双方的关系失衡,最后反目成仇。

5 1.好心情乐助人定律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定律解析: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具有一个新的心理特征,就是变得更容易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然后让被试者进电话亭来打电话。被试者捡到硬币后往往很高兴。然后等被试者出来,测试者就故意抱着一堆书从他面前走过,并故意让书掉到地上。这时,被试者大多会帮他捡起地上的书。而另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在电话亭里没有捡到硬币,那么他在门口遇到掉书的人,就很少帮对方捡起地上的书。这个小实验似乎能够证明,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生活启示:

也许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如果发生了一件好事,就会忽然觉得生活很美好,觉得自己很幸运。这种情况下,帮助一下其他遇到麻烦或没有我们这么幸运的人,应该是小事一桩。

根据这个心理规律,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他请客或帮忙做事,往往比平时更容易。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大奖,兴高采烈,这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多半会答应;一位厅长换届时连任,非常高兴,这时你拿着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批的申请报告找他,他多半会爽快答应。

推销大师原一平就很了解人的这种心理,并把它巧妙运用在了自己的销售工作中。

在推销保险的时候,每当有客户问他:“投保的金额要多少呢?

我每个月要支付多少钱啊?”他就回避问题:“有关投保金额的问题以后再说。因为您是否能投保,要到体检后才能确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赶快去体检。”可是等体检通过,与客户谈妥投保金额之后,原一平总是立刻收保费,绝不耽搁。

据他解释,这是因为体检刚通过,证明自己身体健康,任何人心情都会比较愉快。这时收保费客户最容易答应。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再向客户收保费,就不一定那么痛快了。而且收完保费后要马上离开,因为人在付完钱后心里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时间长了可能会改主意。

心理智慧:

如果我们有求于别人,最好趁对方遇上好事、心情愉快的时候提,因为这时他最容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如果别人正在气头上或心情郁闷,这时去求他,多半会碰钉子。

52.身体语言定律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

定律解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身体的姿势、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后者叫做“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沟通更多的不是依靠语言,而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确切地说,有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通过身体语言完成的。

生活启示:

在莱温斯基绯闻案审理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向大陪审团提供证词时,有人注意到,他平均每分钟摸鼻子达26次之多。

伊利诺伊州某研究身体语言的精神病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克林顿在撒谎。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摸鼻子的次数往往会比较多。

这种推断,依据的就是人的身体语言能够表达内心意愿的原理。

人们用身体来表达自己,是一种下意识,一种本能。因而人们想要“口是心非”比较容易,想要“身是心非”就难了。据说公安机关使用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可以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比如:

“他今天看起来垂头丧气,连胡子都没刮,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她说话真嗲,还搔首弄姿,让人浑身不自在。”

“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

我们总是这样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测他没有说出来的心理活动。

那么,内心的活动和身体语言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开放与接纳: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

配合: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

自信:抬高下巴;坐着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紧张: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嘴;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缺乏安全感: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

啃指甲。

同类推荐
  •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女人漂亮与否在出生那一天就注定了,而优雅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达成。优雅不是30+女人的专利,也不是名门望族女子的专利,而是每个女人一生的功课。每个女人都有过优雅生活的能力。优雅的女人永远不会老。法式优雅的真谛就是——优雅唯一一种一种可以超越容貌、超越身份、超越年龄的东西。
  • 责任: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责任:优秀员工的第一行为准则

    责任,说到底就是一种勇于负责的精神,一种自律的品格,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天赋的使命,一种至高的信仰,一种昂扬的荣誉感,一种力量的源泉,一种不息的信念,一种道德的承载,一种赤子的忠诚,一种深沉的执着,一种纯粹的坚守,一种完美的追求……世界500强企业的员工都深深懂得,惟有责任才能保证一切:信誉、质量、服务、敬业、创造、效率、生命力、竞争力、成果、完美……负责任的员工,是企业永远的“根本”。
  • 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打造完美—现代企业员工素质培训

    本书着重从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及怎样处理好与老板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着手,细致地教会你轻松进入职场并随心所欲地游刃于职场中,如鱼得水。本书并从社会关系学和工作关系学两方面提供给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技巧,把各种心态进行剖析,教给你如何提高自信、热爱工作、忠诚老板、勤奋学习、自动自发地工作,达到公司赚钱你获利的双赢目的。
  •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人生是洒满珍宝的荒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路上有朋友,也有对手,更多时候,陪伴我们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当等不到黎明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充电;当冷雨来袭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取暖;对自己狠一点,我们才会变成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自我充电,自我发热。只有内心有了光和热,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获得温暖和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如同点燃一支 火把,点燃沸腾的热血;对自己狠一点,如同你在春天里播下一颗成功的种子,总能等到金灿灿的收获季节。你准备好“狠”字当头了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 卡耐基成功之道

    卡耐基成功之道

    本书讲述了卡耐基不平凡的成功历程。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目标是事业成功的精神支柱,抓住目标并为之而奋发努力,成功就在眼前;同时,善于巧妙地把握人生的机遇、设计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也是成功的一大关键。我们可以从卡耐基的成功经历中感悟到,成功与每个人都有缘分,千万不要让它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
热门推荐
  • 重案六组之一生有你

    重案六组之一生有你

    一部重案六组,建筑了一个刑侦神话。今天伊小木也想自己来码码自己的重案,写写延续于于第二部杨季的重案六组。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小木对重案的延续,也穿插了马伊俐、黄磊的《七日》。两部电视剧相互交错,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感受。
  • 奇异爱情故事

    奇异爱情故事

    秦始皇焚书坑儒,无数书生含恨而终。执念太深者,魂魄化为灵,附于玉器之中。千年之后,机缘巧合,发生了一系列奇异之事。辑一合集,暂且称作故事。
  •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好评,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希望我们对本书的修订能给您带来更好的学习与借鉴。
  • 花落无声似有声

    花落无声似有声

    个人原因,帐号已换,预计美男那本书和这本之后会进行重整。详情关注新笔名,北方安何
  • 天御策

    天御策

    我是谁?为什么我会没有昨天的记忆?我到底是谁,竟让天下人对我冷眼相待,嘲笑讥讽。从今日起,我要为自己起名,我要在身上刻下卜溪二字,告诉明天的自己:我叫文源
  • 闪婚溺爱

    闪婚溺爱

    他是军队的特种兵,她是普通小白领。偶然相撞,从此就被他缠上。唐笑:“……好痛!!”梁致诚:“报告夫人,技术要领没有到位,请求再次演练。”唐笑:“不批!”让我们坐看一个速战速决的特种兵是如何把媳妇追到手的,敬请期待!
  • 囧囧丫头也风流

    囧囧丫头也风流

    该死的阎爷爷,喝醉了酒把她弄到这个世界,还把她搞成了个只会吃只会被甩的大胖子!可是却又突然飞出来告诉她:天上查得严,我得把你送回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引航

    青春引航

    本书既有对“深度辅导”的理论建构和解析,也有广大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体会、思考与成功案例。收录的文章包括《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深度辅导工作》、《推进深度辅导工作的几个维度》、《深度辅导对辅导员工作精致化和科学化的启示》、《深度辅导的瓶颈与模式探析》等。
  • 圣界之丹神

    圣界之丹神

    我一定要站在炼丹巅峰,王玄上一世是丹神就差最后一步站在炼丹巅峰在炼制“仙魔神血丹”被昔日兄弟出卖了被逼自爆,带着成型的“仙魔神血丹”穿越到了真武大陆成了修炼废材。且看昔日一代丹神在异世如何站在炼丹巅峰返回地球本人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的地方可以多多提意见。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