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32300000016

第16章 学习本是一种乐趣(2)

更有趣的是有的爸爸妈妈在家里做双语学习,让孩子一边学汉语,一边学外语,家里到处贴着汉字和外语单词。我不知道孩子到底认识了多少汉字和外语单词,但我知道这种做法与揠苗助长是同一个道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记得一个电视节目上播过一个小男孩十岁就能背诵《新华字典》,呱呱那时上四年级了,问我:“妈妈,你能背下来吗?”

我说:“不能。”

呱呱说:“我要不要背?”

我说:“这个男孩或许有超强记忆力,字典是工具书,我觉得不需要背字典,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试试。”

呱呱拿起厚厚的字典翻了翻说:“我觉得我没有这个天赋,不过我可以好好利用它认识更多的汉字。”

呱呱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幼小时,不认识的字会一个个问爸爸妈妈,而上学后,不认识的字会求助于字典。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发现呱呱有痛苦的表情,反而越来越开心,因为他已经从看童话图书过渡到看更多文学作品了。

呱呱的小书架

我和先生都喜欢书,每到节假日时都会抽出时间去书店寻找好书。

呱呱会走路时,我和先生就带着他去书店,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去少儿图书,看着五颜六色的童话书,似乎那一本本里就装着五彩斑斓的世界。

他好奇地打开每一本,然后欣喜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呱呱指着一本又一本,高兴地说:“妈妈,这个,这个。”

等到呱呱再大些,上了学,慢慢地对书有了自己的选择,他每次都会精心挑选几本书。呱呱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小柜子已经装满了书。我和先生决定给呱呱专门买一个小书架。

呱呱一听很高兴,说:“我有自己的书架喽。”

呱呱把自己的书全部拿出来,先摆在桌子上、地上,然后按照类别分开。

我在旁边看到了,我问:“需要妈妈帮忙吗?”

呱呱很自信地说他自己可以摆好。

呱呱把幼儿园时期看的童话书放在最下面一层,我问:“这些童话书都不看了吗?”

呱呱说:“现在不看了。”然后把童话书也进行了分类,他一边摆着,一边说:“这几本是小班看的,这几本是带有拼音的,这几本是外国的。”

呱呱抬头看着我问:“妈妈,这些童话书我一定要保存好,以后还留着用呢。”

我说:“做什么用呢?”

呱呱说:“我以后也要写一本童话书,这些都是我的参考书。”看来,呱呱又有一个梦想了。

一个多小时后,呱呱把自己的书摆放好了,他拉着我和爸爸一起参观。

呱呱把不同类的书放在一起,而且在每层写好字条,用胶条贴上。第一层是童话书,由于童话书的大小长宽都不一样,他把比较大的放在最右边,自左向右开始摆放。第二层是上小学后买的一些课外读物,有杂志,也有少儿图书,杂志横放在一起,书竖着放,第三层是上学用的书本和作业本。

虽然呱呱整理的书架并非完美,但这是他付出劳动的成果,也是他经过思考的收获。我和先生都说摆放的不错,但没有刻意或者夸大地表扬他。

因为在我们看来,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自从呱呱拥有了自己的小书架后,他去书店的次数更多了,而且把省出的零花钱用来买书。我想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当然,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买一些不适合他年龄阶段的书,但是我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在儿童成长中,他会选择他喜欢的书,而他喜欢的书大部分都是他能接受的书。比如呱呱二年级时喜欢漫画书,到三年级时他喜欢上了武侠小说,而且喜欢看《三国演义》,经常和爸爸讨论书中的人物。

有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总看一些对学习无用的书影响学习成绩,而在我们家里,我鼓励呱呱多看一些“闲书”,而这些所谓的闲书,并非无用之书。

孩子在阅读中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阔了眼界。除此之外,我还发现,阅读书多的孩子对写作并不发愁,似乎有妙笔生花的效果。

呱呱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让他们写练习写日记,呱呱除了写日记,还把看的童话故事中的也用上,遇到不会写的汉字,他都会写出拼音。渐渐地,我发现呱呱对写作很感兴趣,而且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没有像其他家长所说的“孩子提起写作文就发愁”。

有一次,呱呱看科幻小说看到晚上十二点,他担心第二天上学起不来,特意把闹铃上了两次响。第二天一起来,就飞快地穿衣、洗漱,为的是节约时间多看两页书。看着呱呱急匆匆的样子,我笑着对他说:“中国的哈利波特是不是这个样的呢?”

呱呱笑着说:“中国的哈利波特肯定不叫哈利波特,应该叫顶呱呱。”说完,往嘴里塞满吃的就拎着书包上学了。

也许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说,孩子吃饭要慢慢吃对身体好,吃饭不能看书等等,我说这些我都知道,呱呱也知道,但呱呱会管好自己的,这点我相信。

我没有在呱呱深夜正看小说的时候把书撕掉,也没有在他急匆匆吃饭时大讲科幻小说的危害,也没有责骂他吃饭的时候不应该拿着书看。因为我知道,当一个人迫切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想让别人打扰,何况孩子在看一本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书呢?

正是这样的宽松、轻松阅读,让呱呱特别喜欢图书,而且当发现好的图书时,还会买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好学习的人,而喜好学习的人不如乐学的人。乐学可以说是学习的本质与境界,而孩子幼小时对周围的一切都是乐于认识的,因此,我认为,对孩子的学习最为关键的是让他从小产生对学习的乐趣,即使父母不是老师,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只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注意培养这种乐趣,我想这比让孩子上各种学习班要强百倍。

呱呱的朋友很多,用呱呱的话来说就是“天涯海角皆为友”,有的朋友住在老家的乡村里,有的朋友远在海南,有的朋友甚至远在加拿大,等等。

呱呱说他的这些异地朋友为他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比如在加拿大的朋友Joy。

Joy是中国男孩,他的父母和我是老乡。有一年春节回家,我听说在加拿大的Joy一家也回家过节,我对呱呱说,Joy可能和呱呱年纪差不多,可以交个朋友。

呱呱听了后,也很高兴。我和Joy的父母聊天,而呱呱和Joy一边用汉语,一边用英语在沟通。Joy的汉语都是父母教给他的,所以Joy的汉语还很不错,只不过在加拿大的时候很少和同龄人用汉语交流。呱呱和Joy那天聊了很多,两人从喜欢的明显聊到以后上大学喜欢的专业。看到两个孩子交流时流露的表情,我觉得他们的友谊会持续下去。

那天分别时,呱呱和Joy留下了电子邮箱,说以后可以在网上继续联系。回到家里,呱呱为他们的聊天特意写了很长的日记。呱呱对我说他发现不同国家对中学生的培养很不一样,Joy对社会实践很熟悉,而且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中,而自己这方面很缺乏。呱呱觉得他和同学们每天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和家里,对社区、城市知道的太少太少了。

Joy在回信中介绍了很多加拿大学校的活动,我给呱呱提了建议,可以试着用英文给Joy写信。呱呱说他也有这个打算。呱呱和Joy商量好,呱呱用英语写信,Joy用汉语写,这样一来,两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由于呱呱和Jov所住的地域不同,所以两个人看到信件的时间也就不同。通常是呱呱这边还在写信,Joy那边刚看到上一封信。呱呱说他们无所不谈,遇到青春的烦恼也会在邮件里互相倾诉;Joy参加了社会实践或者调查活动,都会将自己的体会讲给呱呱,而呱呱也会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说给Joy。

呱呱还把Jov介绍给他的其他朋友,尤其是把在老家乡村的小牛介绍给Joy。小牛在县城高中上学,平时很喜欢摄像,他利用暑假打工自己买了一个照相机,拍了很多家乡的照片发给Joy,他告诉呱呱和Joy以后他想做一个摄影师。呱呱和Joy都很支持小牛,并且Joy为小牛提高了外国摄影师的作品,呱呱搜集了一些摄影书籍。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们都会在不同时间思考朋友的问题。他们之间没有歧视、没有附加的条件,有的只是纯真友谊。

在Joy的帮助下,呱呱的英语提高很快,为此,呱呱主动承担班里英语简报的小主编,自称为呱呱小编。呱呱告诉同学们学英语一点也不难,因为他一直在“享受语言的乐趣”。

当孩子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时,又有什么是难事呢?我想呱呱以后对学习并不畏惧因为他知道为自己找寻学习的能力。

3.开心玩,快乐学

植物园的花花草草

有一天周末,我带呱呱去公园玩,旁边坐着一个妈妈带着女儿。我看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就问:“带孩子去哪里玩呢?”

那位女士没有直接回答我,对女儿说:“毛毛,给阿姨说咱们去哪里呢?”

名叫毛毛的女孩说:“我去学舞蹈。”

我问:“几岁了呢?”

毛毛说:“四岁了。”

那位妈妈问我:“你带孩子学什么呢?”

呱呱抢着说:“去植物园看大树。”

这时,毛毛问她妈妈:“妈妈,植物园是什么?”

呱呱说:“植物园有好多的树,还有漂亮的花呢,还有蝴蝶和鸟呢。”

毛毛听了后,小声地说:“妈妈,我也想去。”

那位妈妈摸了摸女儿的头:“毛毛你忘了,咱们说好了,今天要去学跳舞,老师还说今天要教很多动作呢。”说完后,那位妈妈抱着女儿转过身,再也不问我任何问题。两个孩子也不再说一句话。

也许这位妈妈觉得不愿意和陌生人多说话,也许有些介意我和呱呱的插话吧。但我明白这位妈妈的意思,她想让孩子去上舞蹈课,担心我和呱呱把玩的信息传递给她的女儿,从而影响女儿的情绪。而我一直在想刚才女孩的话,她妈妈没有带她去植物园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或者没有条件去,而是她妈妈更希望她把时间用在学跳舞这件事情上。也许这位妈妈会认为,去植物园这样的事情只是在玩,只是在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吧。

事实上,每次我们带呱呱出去玩,呱呱都会“学”到很多。在植物园里,呱呱要捕捉蝴蝶,说要数数蝴蝶的翅膀上的花纹,即使摔倒了呱呱也没觉得疼。

在植物园里,呱呱仰望着高大的树木问:“妈妈,这个(棵)树几岁了呀?…‘妈妈,我也能长这么高吗?…‘妈妈,这个(棵)树为什么是梧桐树,这个(棵)为什么是柏树呢?”

看着形状不同的叶子,呱呱就会好奇地问:“妈妈,这些叶子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个是长的吗?…‘妈妈,这个花纹比这个粗一些。”

呱呱看着五颜六色的花朵,问:“妈妈,这些花从哪里长的呢?为什么颜色会不一样呢?”呱呱各种各样的问题连我也回答不上来,我只好说:“这个妈妈也不知道呢,等我们回去问问爸爸或者查查书吧。”有时候呱呱等不到我的回答,会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从哪里长的呢?”说着就要用手去碰。

我告诉他,这个不能摘,摘了花儿就会死了。呱呱看着各种各样的花,小声地说:“妈妈,我摸摸它吧,因为我刚才碰了它一下,它会疼的。”呱呱然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一直在问我:“为什么花儿摘掉了就死了呢?它会不会疼呢?会哭吗?它的爸爸妈妈呢?”

呱呱慢慢长大,每次来植物园时所关注的事情也在改变。从一开始扑捉蝴蝶与好奇到开始仔细观察植物的形状与类别。曾经一度,呱呱认真地说:

“要把天下的花花草草木木认识个遍。”为了能识别好植物的叶子,他特意让爸爸给他买了一个放大镜。这时候,我们就说做一个植物家需要认真和细心的精神,呱呱点点头,表示他会考虑做个优秀的植物家。

由此,呱呱一直喜欢在家里养植物,也喜欢上植物课,在上高中时,生物课成绩遥遥领先,一直被同学们选为生物科代表。呱呱说他喜欢这些植物就是小时候去植物园去的次数多,虽然呱呱最后并没有报考植物学,但他从内心里对植物、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他的精神世界更丰富。

我想告诉家长们的是,希望孩子学得更多,就不要把孩子的大脑束缚在一个框架里,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孩子自然学得更多。南京师范大学儿童教育研究学者刘晓东在其多部著作中提到“儿童是自然之子”的观点,并主张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因为大自然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在《局面的转折》中这样写道:

春天树林的律动,

胜过一切圣贤的教导,

他能指引你识别善恶。

点拔你做人之道。

自然挥洒出绝妙篇章,

理智却横加干扰,

它毁损万物的完美形象,

剖析无异于屠刀。

刘晓东教授认为,华兹华斯的这首诗是在倡导让孩子应当首先接触自然,而非书本和记忆知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让孩子喜欢学习最简单的事情就是不要让孩子厌倦学习。这就是家长所应该做的事情。

童话书上的数字

呱呱三岁时,很喜欢拿着笔在小本上随意地画。有时候我们大人都不知道他在画什么,你问他画的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这个是太阳,这个是苹果,可是怎么看也都不像太阳和苹果。但我想这些也许正是孩子的想象吧。我在这个时候开始让呱呱接触一些数字,但不是单纯地教他加减乘除。因为呱呱才两岁,对数字只能是从有兴趣地认识开始。

同类推荐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告诉孩子·你真好·你真棒

    穷着养,不仅是指对孩子物质享受的节制,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砺、锻炼、培养。现在的社会,男性依然是社会的栋梁和中坚,担负着家庭和社会更大的责任和期许,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一提到男性,人们总会把他们与“坚强”、“勇敢”、“有担当”等刚性词语联系在一起。确实,尽管现在男女平等,但是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和被赋予的角色色彩,决定了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要有所不同。我国传统多推崇淑女,人们普遍认为女人优雅娴静、从容恬淡,才算真正的美,并且推崇女孩要富养。女孩要富养,不仅是指物质上的丰富,还指精神上的完美呵护。在一个轻松温暖的家庭中养育出的女儿才能够具有雍容大度、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 新编胎教一本通

    新编胎教一本通

    从怀孕到宝宝出生,是胎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对胎儿实施定期定时的各种有益刺激,可以使胎儿各方面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出生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优生的目的。
  •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亲爱的,我们一起怀孕吧

    两位新手妈妈,几乎同时怀孕,同时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彼此切磋、互相鼓励、携手迎接新生命。雅君在北京公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北京私立医院生产,在本书出版时正在孕育第二个宝宝;嘉音在北京私立医院产检,后来转到美国纽约私立医院生产。她们在怀孕期间做了大量功课,看了很多各类中英文书籍,但是没有找到一本特别实用的孕期读物,现有书籍理论偏多,内容繁杂、雷同,中西观点存在很多冲突。她们必须要经常上网看其他孕妈妈发的经验帖,到处盘问生过孩子的朋友,最后要从不同的答案中提炼出精华,一路走来很辛苦。当时就特别希望有一本书能告诉大家怀孕真实的感受和经验,如何应对怀孕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推荐一些值得信赖的母婴产品。
  •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普天下的父母最无私的时候就是爱孩子的时候。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但是当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是否思考过:这些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宠爱和溺爱仅有一线之隔,除了物质,我们还有其他方法爱孩子吗?“圈养”还是“放养”,究竟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加完善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本书向父母说说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错误的爱,该怎样去爱孩子,该怎样让孩子去爱别人。我们都知道,能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工作技巧和生存技能,只有好的性格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才是好的命运的基石。
热门推荐
  • 血月史歌

    血月史歌

    一个战争、狼人、权谋、爱情的故事,书中没有绝对的主角,也没有真正坏人,有的只是人在生活中的挣扎和选择,爱情和国家中你只选择一个时,你会怎么样,为了心爱的人你可能永远都不能再爱她。身边的朋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计谋算计是这个血时代的生存之道,明天会怎样?谁会给出答案....
  • 三月三

    三月三

    从乡村生活的侧面表现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淳朴情感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影响和损害,引人深思。
  • 绿色尸体

    绿色尸体

    一九六五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里,号称我国“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三镇,仍余热未消。站在雄伟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扑面而来的江风清爽凉快,十分惬意。将近子夜,喧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进入梦乡,天上的点点繁星与江上的点点灯火也慢慢被雾气笼罩。可有谁能想到,在这安详的夜晚,暗流正在涌动,危险正在逼近! 本部文革手抄本小说原汁原味复原了当年文革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人物的思维方式也深深打上了当年的烙印,其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透着朴实和简单,然而其情节却像无数民间文学一样,本能地抓住了人性中美好和邪恶的一面。
  • 最强混蛋大管家

    最强混蛋大管家

    本是银行小职员的他或许注定一辈子就这样平庸下去,然而一场莫名其妙的抢劫案却揭露了他不一样的身手。是什么让他假装成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废柴?又为什么要隐藏起自己的奇怪身世?这个人的人生有点不一样啊,什么都没有水落石出,性感霸气的女客户一声令下,又乖乖去当了个现代化的全能管家。无奈的叹息之后,他的混蛋人生才算彻彻底底的开始了。
  • 哑帝

    哑帝

    大陆百年火宗灭宗之时,一个苟且于乱世的少年“小哑巴”从柴房走出,走到敌人面前,走过一次次的死亡,走出了自己的封帝之路!
  • 现实社会的城市

    现实社会的城市

    从一个不知名的农民工,无意中获得一种特异功能,带给他无数次的好运,让他和他的家人都过上了最幸福的日子。让这个现实的社会也充满了爱意。
  • 恶魔爱上穷丫头

    恶魔爱上穷丫头

    【这是果果的第一个作品诺,如果写的不好请给果果一些建议,爱你们,果果qq号是2035452308】他是圣雅学院里人人都害怕的恶魔一一东肆秦她来学校的第一天就惹上了她但她没有认输而是继续和他斗在不知不觉间她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东肆秦但他却狠狠的伤害她蹂躏她他讨厌她可是在她跳入海里的那一刻·他终于理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可是她却永远的离开了。。。。。。
  • 糖尿病饮食密码

    糖尿病饮食密码

    本书共选取了200多种有益于防治糖尿病的食材,并进行了重点解析,包括五谷杂粮、蔬菜菇蕈、干鲜水果、肉禽、水产、豆蛋奶品、辛香调味品、饮品粥膳等。
  • TFBOYS之那年盛夏遇见你

    TFBOYS之那年盛夏遇见你

    本小说写了三位女孩来到重庆看演唱会,在机场发生了意外,与TFBOYS的邂逅...
  • 阴阳先生之三世

    阴阳先生之三世

    打小能看到一些千奇百怪的人,可是别人却认为我在胡说,而长大后从老家得到一本奇怪的手札,便明白过来,那些并不是人,而是鬼,城市中存在着无数的鬼,妖怪,而我却和鬼斗地主,和妖上过床,灭过鬼,杀过妖,闯过地府,虐过白无常,神秘的紫色眼睛,诡异的白袍男子,无尽的梦,无从得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