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为探索瓷器起源的时间、烧造地点、窑炉结构等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县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不辞辛劳,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这为我们了解瓷器的起源和全面认识越窑制瓷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翔实的资料。经过大量考古调查后终于发现:瓷器诞生于浙江的越窑;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并且上虞瓷窑遗址多而集中,是早期越窑青瓷的烧造中心,是越窑体系的主体。
迄今已发现,上虞有汉代陶瓷窑址49处,它们主要分布在大顶尖山、龙松岭、凤山、四峰山、大湖岙、凌湖、花坎等地,形成了七个大的窑址群。这些窑群时间上有早有晚,但又相互衔接,在发展序列上存在着明显的连续性。这些窑址为研究东汉中晚期原始瓷发展为瓷器的具体演进过程,探讨我国瓷器的产生和制瓷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上虞早期的陶瓷窑址主要分布在大顶尖山周围,拗花山村的光相寺岙,华光村的陶岙。到了东汉中期,窑场地点转到梁湖镇皂湖柴岙窑山、沿山村的曹方岙、平地山以及上浦镇的大湖岙、凤山等地。在这个阶段,帐子山窑还出现了青瓷和黑瓷同窑合烧的窑场。在章镇镇的滨笕杨梅山、船山和上浦镇的乌贼山等地,出现了专一烧制施酱褐色陶瓷新颖品种的窑场。进入东汉中晚期以后,具有悠久历史经验的上虞陶瓷工匠,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尤其在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等制作工艺方面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同时也改进了窑炉结构,使窑温得以升高,克服了因窑温低胎骨不能烧结的缺陷,终于创烧出成熟青瓷。这时期的窑址主要分布在上浦镇石浦村的小仙坛、龙池庙后山、大园坪,夏家埠村的帐子山,凌湖村的窑山,汤浦镇白鹤村的大坟山,蒋村大树山等地。
现将汉代各窑场的地理环境、窑址分布、器物种类和文化内涵分述如下。
一、大顶尖山窑群
大顶尖山窑群位于上虞市中部,曹娥江中游东岸,距市治百官约7.5公里的梁湖镇拗花山村。该地东、南两面群山连绵,北面为东西狭长的冲积平地,西边是曹娥江,曹娥江水自南向北流经窑群,注入钱塘江。大顶尖山是一座海拔238米,由几座山峰相连接的大山。山上植被丰厚,树木繁茂。窑群北面有“四十里”河,该河向西经曹娥堰与从绍兴蜿蜒而来的萧曹古运河相接,向东从江坎头起,顺流而下,翻越丰惠通明坝,进入姚江,可直达宁波。在此开辟窑场,具有燃料资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的优越条件。
在大顶尖山的东西两麓,共有11处窑址,它们主要分布在拗花山村的光相寺岙南麓、东麓,清明山北麓,金山北麓,笠帽山南麓,面前山北麓,朝北山北麓,拗花山石泉岙以及古里巷村的乌龟山等地。烧造时间始自东汉续烧至西晋。
大顶尖山窑场早期的产品种类比较单纯,其器形主要有罍、罐、瓿、壶、盆、盘等,器形都较大,但制作工艺较粗糙,坯件未经仔细处理,质地疏松,气孔和气泡较多,而且多数器物未经施釉。即使是施釉的器物,釉面也不甚光洁、滋润,质地颇粗糙。尽管其器形、花纹装饰和釉质等方面都与该窑群中所出的原始瓷制品相同,但它难以归入原始瓷的范畴,而只能说是釉陶制品。导致这种产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与坯胎原料和制作工艺有关。但在个别的窑址中,也采集到少量的原始瓷标本,它器形规整,质地坚硬,表面施以青黄色或青灰色釉。这种现象表明,在东汉早期的窑场中,当时烧制的产品主要是陶器,同时也兼烧少量的原始瓷。
二、龙松岭窑群
龙松岭窑群位于上虞市中部,梁湖镇东端的皂李湖龙松岭脚一带。此地东、北、西三面丘陵环绕,南面为平原,其地形属半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面多山丘,南面多湖泊。其湖泊,西南面有西大泊,南面有南大泊。东南面尚有上虞第一大湖——皂李湖(它的水域达1500亩)。皂李湖泄水处的闸口,与南面的“四十里”河相连通,附近的地表水流大都排到四十里河而东去。龙松岭窑群的烧造规模不大,烧造时间不长。其窑址主要分布在柴岙村窑山龙松岭大路北麓,窑山大路东麓,沿山村曹方岙冲担山主峰北麓,倪刘村平地山。其产品种类,柴岙村窑山窑址主要生产碗、罐,花纹装饰是弦纹和水波纹,器表施青绿色釉;曹方岙冲担山窑址的产品主要是罐、壶、坛、双唇罐,花纹装饰弦纹、几何纹、耳面的杉叶纹;平地山窑址的器物种类仅见罐、瓿。其胎质细腻坚硬,外壁印几何纹。龙松岭窑群的窑具是大垫饼、二足垫座、喇叭形垫座,所见窑具均大而厚重。龙松岭窑群所见遗物特征大都与大顶尖山窑群相同,产品虽然仍以生产陶器为主,但原始瓷所占比例已明显增大。并且器物的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尤其罐、壶、钟,胎质比较坚硬细腻,胎呈浅灰色,在器物的肩部、上腹、口沿内壁、圈足等部位,都刷上不甚均匀的青黄色釉,在器表可见明显的流釉、剥釉现象。在窑址中还发现少量施酱色釉的原始瓷器,地表可见器形有敛口、双系的杯形罐。该窑群烧造规模并不大,但它对研究东汉时期上虞越窑的发展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实物资料。
三、凤山窑群
凤山窑群位于上虞市西南部、曹娥江中游西岸,距上虞市治百官约25公里的上浦镇渔家渡村凤山一带。它西边与汤浦镇相邻,西北是小舜江水库。窑群周围山丘连绵,溪沟交织。溪水自上而下向西流入小舜江,并向东北汇入曹娥江,选择此地烧制陶瓷,具有燃料资源充足、制瓷用水方便、交通运输便捷的优越条件。凤山窑群的烧造时间约在东汉中期或稍晚,它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渔家渡村石菖岙,石菖岙西麓,乌贼山西麓和渔渡村横岙东坡、凤山岭西麓。
凤山窑群的产品相当丰富,器物种类以钟、罍、碗为大宗,其他还有壶、罐、钵、盆、盘,虎子、耳杯、斗、五管瓶和双唇罐等。窑址中的部分如印纹罍等制品,已开始采用瓷土作坯,但坯料处理尚不精,胎质较粗,呈色较深。产品中,酱色釉制品占较大的比例。原始瓷产品所占比例有显著的增加,此时的原始瓷制品,一般器形规整,胎壁较薄,釉层增厚,釉面光洁滋润,制作精细,质量较好。酱色釉产品,火候普遍较高,烧结程度较好,器形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器物一般通体施釉,釉色有酱黄、酱褐、紫褐等数种。装饰工艺以拍印和堆塑为主,纹样有水波、弦纹和堆塑。堆塑有各种飞禽走兽,爬虫之类的动物形状。窑具有喇叭形座、圆饼垫座等数种。凤山窑群是东汉时期烧造黑釉陶瓷的主要产地,它对研究黑瓷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四峰山窑群
四峰山窑群位于上虞市西南部,曹娥江中游西岸,距上虞市治百官约16公里的上浦镇石浦村一带。四峰山是会稽山脉南伸的余脉,海拔270米。它的西北面为丘陵地带,岗峦交错,群山连绵。山上茂林秀竹,溪水潺潺。溪水与东西山峰相交的细流汇成山岙涧水,东流而下注入不远处的岭下湖,再向南与曹娥江第一大支流小舜江相接,折而向东汇入曹娥江。东面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流交错。四峰山的山峰并不高,山坡较缓,十分适合开辟窑场。因此,先民们就选择在山岙中部以下的缓坡地带,作为烧制陶瓷的天然作坊。四峰山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并且在附近又有丰富而优质的瓷土资源。四峰山的瓷土经过化学测试,它的二氧化铝含量较高,用这里的瓷土做原料,器物质量很高。因此选择在这里烧制陶瓷,条件十分优越。
四峰山是一处东汉中晚时期烧制越瓷的主要地点,也是早期越窑瓷器的生产中心,其窑址主要分布在上浦镇石浦村的小仙坛、龙池庙后山、大园坪、小陆岙、大陆岙等地。其产品种类主要有罍、壶、钟、罐、碗、碟、洗、钵、虎子、大盘等数件。该地所出产品,大多器物规整、工艺精细,坯件经过仔细处理,胎质细腻坚硬,很少发现气泡,釉色滋润匀称,光洁晶莹,色呈青翠,堪称“千峰翠色”。尤以小仙坛窑、大园坪窑的产品为最,其胎质、釉色、花纹装饰、烧成温度名列诸窑之冠,是东汉时期青釉瓷器的杰出代表(见小仙坛窑址瓷片标本照片)。
五、大湖岙窑群
大湖岙窑群位于上虞市中南部,曹娥江中游西岸,距上虞市治百官南面约17公里的上浦镇大湖岙村。大湖岙村,因三面环山,面临大湖,故名大湖岙。该地东临杭温公路,公路东侧即曹娥江。大湖岙窑群的南、北、西三面为丘陵,东面为狭长的平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山上树木繁茂,山下溪水潺潺,泉水叮咚,地理环境十分优美,是开辟窑场,发展瓷业生产的理想地点。
大湖岙窑群共有6个窑场,主要分布在大湖岙村的朱家山、平果山、捣臼窩山、馒头山,以及王家汇村的前山、大树山等地。
朱家山窑址,在大湖岙村南麓,其窑场就设在朱家山南麓的缓坡上。窑址表面遗物散布稀疏,而地层内包含物较丰实。据分析,此窑保存尚好。从数次调查中所采集的标本来看,该窑为陶瓷合烧窑,瓷器所占比例较大。陶器,其产品主要是印纹罍,以黏土作坯,呈深灰色,制作较粗糙,断面可见气孔,纹饰有杉叶纹、细方格纹。瓷器,种类有钟、壶、罐、双唇坛、罍。纹饰有弦纹、水波纹、几何纹、杉叶纹,器表施青灰色釉,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较高。窑具有喇叭形垫座等。
平果山窑址,在大湖岙村西的平果山西麓,背靠大山,山坡下方有路,东通大湖岙村,西通汤浦镇下徐村,其正前方100米处是高大的谢匈山,北面是朱家山。窑址的西北面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山溪相汇,汇集后往东直通曹娥江,此地烧瓷,用水十分方便。该窑为陶瓷合烧窑,陶器所占比例较大,占总量的60%,瓷器较少,占40%。陶器产品以罍为主,其次为钵。罍器形较大,胎质较细腻,烧成温度较高。钵,胎质细腻,呈砖红色,显然是在低温氧化焰中烧成。纹饰有席纹、斜方格纹等。瓷器,产品以罍为主,其他还有罐、碗以及壶等种类。这里生产的罍,有平唇直口和宽唇平口两种。宽唇的唇很宽,达5.2厘米。由于器形大,因此口肩部壁很厚。壁的两面经过拍印和旋抹,所以表层比较细密坚实,腹壁部较松,多气孔。罐,直口圆唇,肩部附双耳,耳面饰杉叶纹,外口肩部饰弦纹三道。碗,圆唇,深腹。碟,形若碗,但较小,口的外沿划弦纹一道。壶,盘口。平果山窑生产的瓷器,器表施釉,釉色有青色、青黄、青灰和青绿色。釉面不甚均匀,甚至有凝聚成条状的现象。采集到的窑具有二足垫座、圆筒形座、钵形座,由于大件器物占极大部分,所以垫座也都较大,有的钵形座直径达到32—33厘米。窑地长约21米、宽约13米,堆积层厚度达1米以上。
捣臼窝山窑址,在大湖岙村西南面的捣臼窝东北麓。该地四面环山,地形似捣臼,故名。窑址东南为观音山,西北面是官山,前方有一小小平地,在观音山中间有一小山岙,岙内之水从窑前经过,汇入支溪,窑址上面现已开辟成耕地,上种农作物,大部分废品被埋入土中,堆积层约50厘米。窑地分布范围约150平方米左右。该窑产品分陶、瓷两类,以陶为主。器物种类较少。在地表仅采集到罍、罐的标本。罍,器形较大,其胎质细腻,色泽红褐,外施青灰釉。罐的耳面饰杉叶纹,器表印方格纹。可见窑具主要是圆筒形座。
馒头山窑址,在大湖岙村的馒头山,该岙是一处陶瓷合烧窑,以烧陶为主。产品以罍为主,其他还有碗、罐等。罍的器形较大,纹饰有席纹、斜方格纹。窑址分布范围约100平方米,保存较好。
大树山窑址,位于上浦镇王家汇村北的白沙弯大树山东北坡。窑址往东约700米是百(官)嵊(州)公路,南边是北弄山,西边是大树山和鸟山交界处的岙底,下方是农田。该窑产品,以罐为主,其他还有壶等器类。器表饰几何纹和弦纹等纹样。
前山窑址,在上浦镇王家汇村西南面的前山北麓,该窑三面环山,左侧有一小岙与栗家山相接,东北100米处是宋家畈。该窑为一处陶瓷合烧窑,产品有陶、瓷两类,主要以生产陶罐为主,胎质和釉色都较差。
六、凌湖窑群
凌湖窑群位于上虞市西南部,曹娥江下游西岸,距上虞市治百官南面约16公里的上浦镇凌湖村周围。凌湖,以湖名村,据《上虞县志》记载,县西南45里,十二都许家山下有湖,形如菱,故名菱湖。后来“菱”演变为“凌”,称凌湖。它北靠鞍山,西北不远是曹娥江,属半山区。凌湖窑群的窑址,主要分布在凌湖村的大车山北麓的倒转岗、凌湖山畚箕窝、大平地山、唐家湾虎皮山等地。
1.倒转岗窑址
倒转岗窑址,在凌湖村大车山北麓的倒转岗缓坡上。窑址东靠窑山,西临台山,前濒凌湖,其左右两边为峡谷,并各有山溪一条,溪水相汇于凌湖。窑址周围土地肥沃,树木繁茂。
该窑产品,主要有罍、钟、壶、洗、碗、钵、罐、双唇坛、五管瓶、鬼灶等。
罍 宽唇,溜肩,鼓腹,平底,器形较大,器表拍印几何纹,胎质坚硬,内壁有明显的垫窝痕迹。器表施青釉或酱釉。
钟 盘口,喇叭颈,高圈足,肩部划水波纹,贴半环耳,耳面印杉叶纹,施青釉或酱色釉,施青釉的,釉面滋润光滑,色泽青翠。
壶 盘口,喇叭颈,腹上部划三条或四条弦纹,其下划水波纹,再划二条或三条弦纹,有的在器下腹密布细线凹弦纹。
洗 窄沿上翘,弧腹,腹部划三道弦纹,贴铺首,施青灰釉。
钵 尖唇,直口,深腹,斜直腹壁,平底内凹,划水波纹,外壁划三道凹弦纹,施青灰色釉。
碗 尖唇,敛口,深腹,平底微内凹,施青釉,外壁近底处无釉。
罐 直口,圆唇,溜肩,肩部贴双耳,耳面印杉叶纹。器表划弦纹。
双唇坛 双唇口,溜肩,弧腹,平底,器形大,肩部饰弦纹。该窑产品,胎呈灰白或灰色,质细腻坚硬,烧结度好,击之有铿锵的金属声。器表施釉,釉色有青釉和酱褐两种,青釉又有青色和青灰色两种。
窑具有筒状斜底垫座和束腰斜底喇叭形垫座,窑具器形较大,壁较薄,质量很高。
2.畚箕窝窑址
畚箕窝窑址,在凌湖村畚箕窝的东南坡,它面对窑基地,西南100米是下湖。是一处陶瓷合烧窑,以烧瓷为主,但也烧制少量的陶器。瓷器,产品种类有罍、洗、罐、壶以及碗、碟等。罍,器形大小不一,皆用泥条盘筑成型,外壁印方格纹、棱格纹。洗,宽沿,沿向外斜出,腹上部饰宽弦纹三道,有的还贴铺首。罐,直口,球腹,平底,口部饰弦纹,肩部附对称的双耳,耳有直耳和横耳之分,耳部饰杉叶纹,腹部划弦纹,也有个别的在弦纹间划水波纹。壶,盘口,斜肩,圆腹,平底。肩部附对称的双耳,耳面饰杉叶纹,器表划水波纹和弦纹。碗、碟无纹饰,瓷胎呈灰白色或浅灰色。釉色有青黄、青绿和淡土黄色数种。部分釉层不透明,给人以深厚的感觉,类似婺州窑瓷器坯胎上化妆土的效果,质量较好。窑具是喇叭形垫座,有大小之分。
3.大平地山窑址
大平地山窑址,在凌湖村大平地山的西南坡,三面环山,南为西王塘山,背面名癞子山,南北两端各有溪沟一条,沟北边有一条通向凌湖村(西)的大路。
该窑产品,以罐为主,其他还有罍等器物。胎呈灰白色,质较坚硬,釉色为青绿色,也有黄褐色的。纹饰为几何纹等。
4.虎皮山窑址
虎皮山窑址,在凌湖村唐家湾的虎皮山北麓。它背靠虎皮山,面对畚箕窝,南为象鼻山,东北面是蛇头山,往西北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大湖,隔湖与凌湖村相望。该窑废品堆积较为丰实,俯拾皆是,瓷片散布范围200平方米左右,堆积层厚度在2米以上。该窑产品,以罐为主,其他还有碗、壶、瓿等种类。器表施青绿釉,少数有不施釉的。胎呈灰色,质地较粗糙。纹饰有弦纹和杉叶纹等。窑具有大喇叭形垫座和短筒形垫座两种,年代在东汉早期。
5.窑山窑址
窑山窑址,在凌湖村南约700米的石井水库边,窑址三面有小山环绕,西与水库大坝相望,窑址旁边有一径,往东200米可到石井水库窑址,往西可至水库大坝。窑址所属地,现为冯家浦村管理,窑址上面现开垦成毛竹林和树木带。窑址地表瓷片散布较少,从面上采集到的零星瓷片来看,该窑产品有罐和罍,器物胎呈浅灰色,质较粗,器物有的施釉,釉色以青黄色釉为多见,但釉层剥落较为严重,也有的器物不施釉,纹饰有几何印纹等。
6.帐子山窑址
帐子山窑址,位于上浦镇夏家埠村帐子山与皮刀山相连接的山岙里。向南,它背靠大山,前临天井畈,东去不远是长治山,盛产瓷土。西去2公里是曹娥江。该地瓷土蕴藏丰实,燃料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捷。帐子山是一处越瓷生产的主要基地,其烧造时间上自东汉,延续至唐宋。它见证了上虞越窑的发展历史,是研究越窑兴衰史的宝库。
帐子山东汉窑址是一处黑瓷和青瓷混烧的窑场,其产品以印纹罍、双耳罐、碗为主,其他还有双唇坛、壶和碟等种类。印纹罍以黑釉为主,也有青釉和不施釉的,罐的耳面饰杉叶纹,为东汉常见的造型。壶,颈部划两组水波纹和弦纹,双耳饰杉叶纹,腹部密布细弦纹,釉层不匀,厚釉处呈乌黑色,薄釉处呈黄褐色,釉色滋润,玻璃质感强。碗,直口,浅腹,平底内凹,无纹饰,釉色有青、黑两种,黑瓷的比例大于青瓷。其中青釉的釉色较纯正,厚薄均匀,质量较好,在窑址中采集到的窑具有盂形垫座、喇叭形垫座和支钉数种。
七、花坎窑群
花坎窑群位于上虞市西部边缘,曹娥江中游西岸,距上虞市治百官约23公里的章镇镇花坎村。花坎,原名花垦,因花垦岭得名。《上虞县志》记载,花垦岭在县西南四十里,径路崎岖,行者称险。后人于此垦种定居,形成村落。方言“坎”与“垦”音近,演变成花坎。窑址东傍曹娥江,西邻嵊州市山区边缘,其西北角有凤尖山(海拔334.5米)、覆船山(海拔120.4米)、石龙山(海拔340.3米)等山冈丘陵,西南边缘有部分海拔20—30米的黄土山冈,其余地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0米左右。其窑址分布花坎村的杨梅山和花坎村东北约400米的船山。花坎窑群是专一烧制黑釉陶瓷的窑场。详情参阅《上虞汉代黑釉陶瓷生产初探》。
上虞汉代的陶瓷窑址,除以上七大窑群外,其他在汤浦镇白鹤村的大坟头山,蒋村的大树山,钱塘湾山,驿亭镇横塘村的后轮山,也有汉代陶瓷窑址发现。
还值得一提的是上浦大园坪东汉青瓷窑址,其址位于上虞市上浦镇石浦村四峰山(窑址所在山岙俗称支项山)南麓。2003年11—12月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虞博物馆、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进行考古发掘。
该窑出土器物有:碗、钵、罐、洗、钟、罍、瓿、虎子、鬼灶、托盘、双唇坛等,以洗、罐为多见。器物胎色灰白,质地坚硬致密,釉色以青绿为主,少量为青灰、青黄色。釉面光洁莹润,釉层较厚,玻璃质感强,胎釉坚合紧密,碗、洗、钵等器物内外施釉,外壁施釉至近底足处。纹饰有弦纹、水波纹、菱格上下布直线纹、网格纹、麻布纹、叶脉纹、爬虫、铺首等,窑具有束腰喇叭形垫座。
第二节 瓷器的发源地——上浦小仙坛东汉青瓷窑址
瓷器举世公认是中国人的独创。但中国创造的瓷器究竟起源于何时、生产于何地?这一直是个谜。老一辈古陶瓷考古学家为解开谜团,曾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发现,瓷器的起源问题才真正得到正确的答案。
一、发现经过
1972年始,上虞县文化馆文物干部朱瑞钱会同省陶瓷专家朱伯谦等同志在上虞全县进行窑址普查,先后在原上浦公社石浦大队的龙池庙后山、小仙坛、大湖岙等地发现东汉窑址多处,并于1973年发现了小仙坛东汉青瓷窑址,认为该窑址是汉代诸窑之冠。
1977年,朱伯谦、傅传人、朱瑞钱等同志进一步对小仙坛青瓷窑址进行了详细调查、标本取证,于1978年将瓷片标本送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结果表明其瓷片质量达到甚至超过现代瓷一般标准,小仙坛窑址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青瓷窑址。
20世纪80年代初,上虞开展文物大普查期间,文化馆文物组及许多中外陶瓷专家、科学工作者纷至沓来,多次亲临现场调查研究,进一步确立了小仙坛青瓷窑址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二、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小仙坛青瓷窑址,位于上虞城西南16公里的上浦镇石浦村四峰山南麓,名为小仙坛的山岙里,小仙坛原为道教的一处坛址,窑址以地命名,故名小仙坛窑址。它东距104国道1000米,南逾上汤公路(上虞至汤浦)350米,其南200米处即上浦镇里石浦村。
山岙朝向正南,面对村居,东、西、北三面环山,形成“n”形,岙西侧有一小溪,溪对岸为山谷盆地,即窑场所在。窑场面广,瓷片、窑壁烧土分布广泛,其中以溪西侧山坡为主。因未经考古发掘,窑址准确位置尚不清楚,但距溪西约10米的山坡上,有三处废品堆积层,数量集中。据前几次实地考古调查分析,这三处地方很可能是窑场所在地。
四峰山海拔270米,其西的古岙山海拔260米,均为会稽山南伸余脉,这里崇山峻岭、茂林秀竹、溪水潺潺,与东西山峰相交的溪流汇成山岙涧水,东流而下注入不远处的岭下湖与曹娥江第一大支流小舜江相接。曹娥江贯穿上虞全境,北通杭州湾,是上虞水上运输动脉,所以小仙坛窑址水陆交通便利,可谓是理想所在。这一带山上树木繁茂,植物丰厚,岙东侧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岙西侧为缓坡地带,是先民们制作陶瓷的天然作坊。目前在小仙坛附近已发现汉代窑址多处。
三、器物种类
窑址至今未采集到完整器物,从已采集到的瓷片标本看,产品有罍、壶、洗、碗、碟、罐、钟、钵、瓿、大盘等。其中以罐、壶、洗、罍、钟等数量较多,碗、碟之类相对较少,纹饰以拍印的几何纹,刻划的水波纹为主。
罐 尖唇,直口,高领,溜肩,弧腹,平底微内凹,有的肩部置对称的四只圆条形横耳,划二条凹弦纹,胎灰白,质地细腻坚硬。施青釉,近底处无釉,釉光滑、晶莹、玻璃质感很强。
壶 盘口,平唇,粗颈,广肩,扁圆腹,低圈足,肩部划弦纹置环形直耳,耳面印杉叶纹,施青釉。
钟 盘口,粗颈,广肩,扁圆腹,底部置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外壁有二道凸棱,胎灰白色,质地细腻坚硬,烧结度好,施青翠或青灰色釉。
碟 直口、弧腹平底,底比腹壁薄,故内底与腹壁有明显界限。
钵 形似碗,有的直口,有的微敛,处壁腹上部饰弦纹。
盘 器形很大,圆唇,口微外撇,平底,外壁露胎,内壁划多道弦纹和波浪纹,施青釉,可能是耳杯的承盘。
罍 溜肩,平底,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内斜收,敛口宽平唇或直口短颈,器形高大,因拉坯成型较难,都用泥条盘筑法做成,外壁拍印布纹、窗棂纹、三角形纹或蝶形纹等。口部和外壁施青釉。
碗 有两种式样: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圆弧呈半球形;另一种口微内敛,浅腹平底,器形细小,施青釉。
洗 口向外折出成宽唇,弧腹平底,有的唇面划小波纹,腹外壁饰宽弦纹和贴铺道衔环。
四、与窑床有关部分
小仙坛窑址至今未发现暴露的窑床,但经多次考古调查分析后认为,其窑床位置应在已发现的三处窑址废品堆积周围,且为龙窑结构,而东汉时期的龙窑特征是依山坡而建成窑床,不必另筑烟囱,省事省工,利用首尾的高低差产生抽力,使其快速升温和降温。所谓龙窑均呈长方形,商代的龙窑窑身长为5米左右,至汉代加长到10米。窑身加长,既可增加产品的装烧量,又可延长火焰在窑内的停留时间,使热能利用率大为提高,为东汉成熟瓷器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小仙坛瓷片标本的测定,其烧制温度为1310℃±20℃,达到或超过了现代瓷器的烧制水平。
五、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小仙坛窑址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重要青瓷古窑址,其产品的瓷片标本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其质量已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小仙坛窑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窑址产品器形规整,烧成温度高达1310℃±20℃,超过现代瓷器烧成温度的1200℃,说明当时的高温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于烧结温度高,因而瓷胎叩之有金属声,不吸水,吸水率最低仅为0.16%,是同一时期瓷器的最低数据。显气孔率为0.62%,透光性好,0.8毫米的薄片可微透光,抗弯强度达710公斤/厘米2,超过同时测试的康熙厚胎青花觚(650公斤/厘米2)和康熙厚胎五彩花觚(700公斤/厘米2)的抗弯强度。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小仙坛的青瓷产品已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的标准。
2.该窑制品,胎质细腻,呈灰白色、釉以青色、青黄为主,其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由于烧成温度高,且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层明亮,有较强的光泽度,釉色淡雅清澈,犹如一池清水。陶瓷专家看到小仙坛窑瓷片的釉色和胎质,无不为之赞叹不已。
3.小仙坛成熟瓷的出现,是以窑床结构的进度、烧成技术提高等因素为条件的。这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和聪明才智的结晶。小仙坛窑址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我国陶瓷史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三节 上浦帐子山东汉窑址的发掘清理
为搞清汉代龙窑的窑炉结构等有关问题,1977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上虞县文化馆对上虞上浦镇夏家埠村帐子山的两座东汉窑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发掘时窑的前段已遭破坏,但其余部分保存尚可,下面将发掘资料作如下叙述:
一号窑残长3.90米,估计全长为10米左右。窑床的残长部分为2.98米,底宽1.97—2.08米,窑底的倾斜度,前段28度,后段21度,两段交界处有明显的突起折棱一道。窑底用黏土抹成,底面铺砂两层,窑具插置砂层之上,部位相对稳固。窑墙残高32—42厘米,也用黏土做成,烧结面上所凝结的窑汗丰厚,尤以前段为甚,越往后则窑汗越薄。在近后墙的烟火道附近出土的几件碗、盏标本,胎色淡红,质地疏松,极易破碎,说明窑尾部位温度较低,不足以使坯件烧成瓷器。窑顶原为黏土块砌筑的弧形拱顶,惜已全部塌入窑底,估计拱顶至窑底的垂直高度在1.10米左右。窑室后部有墙一堵,墙的下部筑有烟火道;墙后的排烟坑,与窑室等宽,长约60—70厘米,平面作横向长方形。
二号窑紧依一号窑之西侧,相距仅0.70米。窑床结构与一号窑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它的前段坡度为31度,后段为14度,两段交界处的折腰现象更为明显;烟火道的构筑不如一号窑的规则整齐,发现中间的两个烟火道用砖坯和黏土堵小,以此调节窑内的火焰流速。
两座窑床的底部均遗留着部分窑具和瓷器残件。一号窑的垫座为斜底直筒状,此外还有作为叠烧器物间隔用的三足支钉。二号窑的垫座作束腰斜底喇叭状,体型较大,其中有的高达33.5厘米、托面直径20.5厘米、底径22厘米,且都采用瓷土制作。两窑出土的遗物均包括青釉瓷和黑釉瓷两种制品,一号窑以烧碗、盏类小件器物为主,青瓷多而黑瓷少;二号窑则以罍、瓿、罐、壶等大件器物多见,青瓷少而黑瓷多。表明两窑具有某种分工性质。
第四节 上虞汉代黑釉陶瓷生产初探
上虞是越窑青瓷的发祥地和主要产地,而且还是黑瓷的创烧地。尤其在东汉时期,上虞的黑瓷生产曾出现过相当繁荣的景象,作者根据考古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试对上虞汉代黑釉陶瓷窑址的分布、制作工艺、烧造年代以及对其他窑系的影响等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冀作引玉之砖。
一、地理环境和窑址分布
汉代,上虞烧制黑釉陶瓷的窑场,主要分布在上虞南部曹娥江中下游两岸的山坡上,那里依山傍水,燃料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捷,优质瓷土蕴藏丰富,是古代烧瓷极为优越的地方。调查表明,上虞烧造黑釉陶瓷主要集中在上浦镇的大乌贼山、帐子山和章镇镇的船山、杨梅山等处。其他如上浦镇凌湖村的虎皮山、汤浦镇蒋村的大树下、梁湖镇华山村的陶岙等地,也是烧制黑釉陶瓷的窑场。
大乌贼山窑址,在上浦镇渔家渡村大乌贼山西麓。窑址三面环山,前为一片平地,现作农田,四周山上树木繁茂,杂草丛生。窑北侧有小溪,溪水自上而下流向小舜江,并向东北汇入曹娥江,制瓷用水和运输十分方便。从窑址表面看,窑床东西长9米,南北宽3米,器物碎片散布范围约400平方米,废品堆积厚度在1米以上。可见器物种类,以钟、罐、罍、碗为大宗,其他还有盘口壶、耳杯、斗、托盘、虎子、五管瓶和泡菜罐等。该窑场所产器物,火候普遍较高,烧结程度较好,器物制作规整,胎质细腻坚硬,器物通体施釉,釉色有酱黄、酱褐、紫褐数种。其色差通常是釉层厚的呈色较黑,釉层薄的呈黄褐、青褐色。装饰工艺以拍印和堆塑为主,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和各种飞禽走兽、爬虫之类的动物形状。采集到的窑具有喇叭形座、圆饼垫座等数种,对研究成熟黑瓷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帐子山窑址,在上浦镇夏家埠村帐子山南麓,窑址背靠大山,前临天井畈,面对鞍山,东去不远是长治山,那里瓷土蕴藏极为丰富。西边1公里是曹娥江,交通运输十分方便。该地是一处既烧青瓷也烧黑瓷的窑场,黑瓷的比例比青瓷稍大,但黑瓷的胎质不及青瓷坚硬致密,胎呈红褐色。在废品堆积层旁边的断层中,还暴露了两座窑床,其宽不及2米。该窑烧制产品以印纹瓷罍、双耳罐、碗为主,其他还有壶、碟和双唇坛等。壶、罐采用拉坯成型,胎壁厚薄均匀,器形规正。罍和器形较大的罐普遍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内壁布满一个个凹凸不平的垫窝。器物上的纹饰有杉叶纹,水波纹,弦纹以及菱形和直线组合的几何纹。釉层厚薄不匀,厚釉处呈乌黑发亮,薄釉处呈黄褐色,有的甚至酱黄色,施釉常不及底,无釉露胎处呈酱紫色。在废品堆积处,可见窑具有盂形座、喇叭形座和支钉。
杨梅山窑址,位于上虞南部边缘、曹娥江中游西岸的章镇花坎村杨梅山东麓。窑址东临杭温公路,再往东不远是曹娥江。西邻嵊州市山区边缘,属半山区丘陵地带。窑址三面环山,面前为一大片耕地,窑址所在地现属花坎村管辖,上面已开垦为竹园和茶园。该窑产品以罐为主,其他还有罍等日用器。器物胎呈灰色,多气孔,质地较粗糙,器表施酱黄、酱褐或绿褐色釉。纹饰有方格纹、直条纹、弦纹等,窑具用大饼垫座、筒形座和盆形座。碎片在窑址下侧的小路旁俯拾皆是,散布范围约100平方米。
船山窑址,在章镇花坎村东北400米的船山北坡,面对毛竹岭,越过岭就是上浦镇的渔家渡村。西边是狗结岭,往东100米为捣臼岙,窑前为一片耕地,窑址上面长着杂草和树木。器物种类以双耳罐、瓿为主,其他还有罍、壶、钟等。器物胎呈灰色,多气孔,器表施酱黄、酱褐色釉,纹饰有几何纹、麻布纹、叶脉纹、弦纹和鸟纹。在废品堆积处有束腰喇叭形座、大饼垫座等窑具可见,碎片散布范围约50平方米。
上述四处窑址的遗物情况,有几个共同点:
其一,各窑的烧造产品,均以罐、罍为主,其他还有壶、钟、瓿、碗、双唇坛等日用器,而大乌贼山窑的产品更为丰富,在烧造日用器外,还烧造一些五管瓶、斗之类,作随葬用的冥器。
其二,烧造时间较早的黑釉陶瓷制品,普遍出现胎质较粗,多气泡,制作不规整,工艺不精细的现象,明显地暴露出它的原始性。产品所施的釉都是单一的黑釉,没有发现青釉与黑釉制品同窑混烧的情况;而烧造时间略晚的黑釉制品,无论在制作工艺上,还是在器物质量上,比前者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其三,窑址中的器物种类及其器形风格,为东汉中晚期墓葬所常见。可以推测,当时宁绍地区所需求的黑釉陶瓷主要就在这里生产。
二、器物种类
以上四处窑址的器物种类,以罐为大宗,罍次之,其他还有钟、壶、盆、簋、碗、瓿、耳杯、斗、大盘、五管瓶、双唇坛等等。
罐 分三型。
Ⅰ型:敞口,束颈,斜肩,弧腹,平底,肩腹部附对称的直条耳,外壁划弦纹和拍印斜方格纹,通体施酱褐色釉。
Ⅱ型:直口,短颈,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内斜收,平底内凹,肩部附两直耳,耳面印杉叶纹。
Ⅲ型:直口,扁圆腹,平底,器身矮胖。
罍 分两型。
Ⅰ型:直口,平唇,溜肩,鼓腹,平底,外壁拍印细密的斜方格纹、施酱黄色釉。
Ⅱ型:敛口,平唇,溜肩,硕腹,拉坯成型,外壁拍印麻布纹、窗帘纹,口部至肩腹部施乌黑或酱褐色釉,内壁往往有一层薄薄的红褐色涂料。
钟 盘口,方唇,喇叭形颈,斜宽肩,扁圆腹,底部置外撇的圈足,肩部置对称的半环形耳,耳面划叶脉纹,肩部饰水波纹和弦纹,通体施乌黑色釉。
三足罐 敛口,斜肩,扁圆腹,平底,肩部置对称的环耳,底部置三兽头足,腹部划弦纹和水波纹,通体施酱色釉。
簋 圆唇,口沿微外翻,深腹,腹壁微弧,圜底,撇足,腹部划五道弦纹,内底饰水波纹,通体施酱黄色釉,釉面很光滑。
盆 平口沿,折腹,假圈足,口沿面划水波纹,外壁折腹处划两道弦纹,胎呈灰白色,质细腻坚硬,内壁施酱紫色釉,釉层不甚光洁,外壁施半釉,无釉处呈淡紫色。
碗 圆唇,直口,浅腹,腹壁微弧,假圈足,足较小,施酱褐色釉,外壁近底处无釉,呈紫灰色。
壶 盘口,筒形颈,球腹。平底,肩部附对称的双耳,腹部密布弦纹,施黑褐色釉。
燋斗 宽沿上翘,敞口,弧腹圜底、腹部装柄,底部安三足,胎呈暗红或紫褐色,质坚硬,通体施酱黄色釉,釉层丰厚光滑。
耳杯 器口呈椭圆形,浅腹,口沿两侧置耳,平底,胎青灰色,内壁施酱黄色釉至底,外壁施釉仅在上部、下部露胎呈紫红色。
大盘 圆唇,敞口,大平底,中有孔,胎质粗糙,呈黄褐色,内底划二道弦纹和水波纹,器表施酱黄色釉。
瓿 小敛口,鼓腹,平底,肩部附对称的铺首,肩至上腹部划三组弦纹,施酱黄色釉。
五管瓶 器形呈两次束腰的葫芦状,直口,方唇,长颈,平底,中管大而高,直通本体底,外围直立小于中管的四小管,与器腹不相贯通。肩部和上腹堆塑爬虫和熊首之类的动物形状。器物胎质细腻坚硬,施酱黄色釉。
三、几点认识
1.窑址的年代
窑址中尚无发现纪年文字材料,其烧造年代只能通过器物类型的分析来推定。以上四处窑址的出土器物,其器物种类、造型风格、花纹装饰等特征,与汉代越瓷的器形风格相同(1),也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器形特征相一致(2),因此推定四处窑址的烧造年代在汉代无疑。但是,各窑的烧造时间存在先后差异。
(1)船山窑烧造时间较早,其时间可定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其理由是:船山窑址中的出土物器形具有西汉时期器形风格,如该窑生产的瓿,其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特点与江苏仪征西汉始元五年墓所出器物相类同(3)。并且,到东汉时这种瓿的器形已演变成罐。再从制作工艺上来看,器物成型采用泥条盘筑法,内壁布满凹凸不平的垫窝,工艺简单粗糙,具有很大的原始性,以及拍印的鸟纹,都具有西汉晚期的器物特征。
(2)大乌贼山窑和杨梅山窑的烧造年代应定在东汉中晚期为宜。其根据是:两窑生产的钟、罐、簋、耳杯、托盘、斗、五管瓶等器物,均与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出土的器物无论在造型风格、花纹装饰、制作工艺方面都相类同(4),也与上虞凤凰山东汉永元十五年墓中出土的器物特征相一致(5),因此推断窑址的年代在东汉中期左右。
(3)帐子山窑的烧造年代应定在东汉中晚期,或晚期,应略晚于大乌贼山、杨梅山窑的烧造时间。因为帐子山窑生产的器身密布细弦纹的盘口壶,与上虞东汉中晚期墓葬中所出器物的装饰风格相同,以及窑具盂形座、喇叭形座的支钉,为上虞东汉中晚期窑址中所常见(6),所以它的年代也应相同。并且,帐子山窑釉和黑釉两种制品的同窑出现,表明它釉料的配制方法已能较好地得到控制,应该说黑釉已由原来的偶然出现,进入到掌握它的性能、有目的地去利用的科学阶段,从发展序列上说,后者应晚于前者。因此,帐子山窑的烧造年代定在东汉中晚期左右略无大错。
2.器物的釉色
以上四处窑址所产器物的釉色,归纳起来主要有酱黄、酱褐、乌黑色三种,从各窑所产器物的釉色来说,帐子山窑器物釉色乌黑发亮,呈色较深。船山窑、杨梅山窑器物,釉色的乌黑程度不及帐子山窑器物。而同一窑所产器物的釉色又有深浅之分,如大乌贼山窑器物的釉色,施釉较厚的颜色酱褐甚至乌黑,釉层薄的釉色呈酱黄色。经测试,帐子山窑东汉黑瓷釉的三氧化二铁(Fe?O?)的含量为4.95%,船山窑和大乌贼山窑的器物标本虽然没有经过理化测试,但可以断定,它的釉内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肯定低于帐子山窑器物。不过,也不能忽视釉层厚薄对釉色深浅所起的作用。
3.产生的影响
东汉时期,上虞黑釉瓷器的烧制成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改变了人们“越窑单一生产青瓷”的观念。它的烧制成功,不仅对越窑本身在原料获取、增大产品销量诸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它的烧造技艺还传承、辐射到东晋时期德清窑等其他窑系。
:
(1)上虞市文物管理所窑址考古调查资料。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物管理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3)王勤金等:《江苏仪征胥浦101西汉墓》,《文物》1987年第1期。
(4)吴玉贤:《浙江上虞蒿坝东汉永初三年墓》,《文物》1983年第6期。
(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虞县文物管理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上虞市文物管理所窑址考古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