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4200000006

第6章 中国商业经济(1)

商业活动指的是市场交换活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商业活动也从相对封闭的“纯商业”向开放的商品流通发展,商业经济涉及的流通领域得到了很大拓展。但商业经济所研究的对象并没有改变,依然研究有形商品(或实物)的流通,包括生产资料商品流通、消费品流通和饮食住宿业商品流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以及其他行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商贸流通活动,商业企业与其他行业企业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一般来讲,在商品流通领域提供服务、实现产业增加值的企业都可列为商业企业。本章回顾我国商业(1994年后称为国内贸易)5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内贸易发展现状

1978年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中国商业摆脱了传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体制的转轨,商业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商品流通规模

1978—2005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8.6亿元增长到6.7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4%;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1740亿元增长到15.5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2005年全国登记注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67064个,产业活动单位156254个,从业人数8068191人。全国有69520个消费品市场,其中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分别为43615个和25905个。

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9%,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0%。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这两个比例都较低。1998年低收入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8%、56%和65%【1】。1997年,OECD国家批发零售和餐饮旅馆部门产出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达到了14.6%【2】。从就业看,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4%,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的就业比重为7.8%,这一数字在O ECD国家为20.1%(1998年)【3】。在同等发展水平国家中,2002年,土耳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61%,泰国为49%,吸纳劳动力比重分别为32%、31%,高于我国同期(34%、29%)的发展水平。

二、商品流通企业所有制结构

目前,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县以下商业已基本由个体私营经济主导。到2001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8%,集体经济占15%,个体和私营经济占45%,外商投资及港澳台经济占4%,其他混合所有制公司、联营企业等占18%。而在1978年,我国国有企业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54.6%,加上集体企业共占97.9%。

流通服务业是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企业改制,到2001年底,全国拥有股份制商业企业3700多家,有上市企业100多家。一些国有中小内贸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售卖等方式,已经基本放开搞活。批发和物资等行业的改革相对滞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流通企业尚未进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在批发业中的主导地位仍未改变,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74%。

三、商品流通结构

我国的商品流通结构可以从组织化程度、行业结构和业态结构、城乡结构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组织化程度。2002—2006年,我国百强零售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0%、7.8%、9.3%、10.5%和11.2%,五年内将近翻了一番。2006年我国百强零售企业的零售额达到8742.6亿元,同比增长18.06%。百强中的前10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4073亿元,占100强总销售规模的48%,比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6396亿元,占100强的75%。2006年国美电器集团以869.3亿元销售规模、820家店铺的业绩首次跃居第一,百联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770.9亿元、609.5亿元、378.5亿元、361.4亿元的业绩排名第二至五位。相比较而言,2005年美国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拥有加盟店6600家,员工总数180多万人,年销售额达3124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百强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3倍多,国美的28.7倍。美国三大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合计占美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

行业结构和业态结构。传统批发业与零售餐饮业的销售额比例发生变化。商品批发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73.5%下降为1999年的65%。餐饮业发展速度很快,到2005年,销售总额8886.8亿万元,约占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2%。在商业业态方面,连锁经营发展很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2003年底,我国拥有零售业和餐饮业限额【4】以上连锁企业合计1202家,连锁门店44540个,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4%;前30家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为2704.2亿元,店铺总数为10321个,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2005年,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90476家,营业面积8202.7万平方米。

城乡结构。城乡市场差距有所扩大,在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实现零售额29777亿元,同比增长10.3%;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065亿元,同比增长6.8%,城乡增幅相差3.5个百分点。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1990开始对城乡的消费品零售额进行分类统计,1990—1994年由于物价波动幅度较大,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差距反复较多;1995年,中国开始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软着陆,在随后的5年间,城乡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差距从6.2个百分点降到0.8个百分点;但2000年后,这一差距又开始加大,从2000年的2.3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3.5个百分点。

四、商业领域利用外资情况

我国商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从1992年开始,截止2003年9月,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30亿美元,外资商业企业234家,分店380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为新型流通业态。与制造业相比,我国商业利用外资处于较低水平。到2002年底,外资商业企业数量占全国批发零售餐饮企业的比重仅为0.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6%左右,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不足3.5%。在地域和业态结构上,外资商业主要以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大型综合超市等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业态为投资方向。

第二节 商业流通体制演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商业流通体制也进行着不断的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商业经济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一、1949—1957年:多家经营、多渠道流通、公有制成分不断增强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的商品流通是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个体商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商业共同组成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商势力强大。1950年底,公私商批发额之比为23.9∶76.1,零售额之比为15.0∶85.0;“三反”“五反”后的1952年,这一比例有所上升;至第一个五个计划结束的1957年,公营商业的批发额占全部商品批发额的99.1%,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占95.3%;在商业企业零售额方面,公营商业占97.3%,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占65.7%;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方面,公营商业占94.0%,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占62.1%。【5】受苏联模式影响,我国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制度,强调了经济工作的计划性和统一领导,商品流通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流通企业逐渐演变成为附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按计划分配商品、物资的供销机构。

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上指令计划、分配上工资等级控制、消费上票证购买、流通上价格管制。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实行国家统一规划,一、二、三级批发企业层层下达指标,层层调拨。在消费品流通领域,票证制度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我国,计划经济与票证经济如影随形。国民经济经过3年的恢复后,从1953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市镇从事各项产业的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多,而社会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资料不断增长的需求,粮、油、棉等基本生活用品供求矛盾显现并日益严峻,为了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国家不得不在消费品市场上实行配给制。国务院在1949—1952年间对棉纱、棉布等少数短缺而又重要的产品实行了统购统销,1953—1956年,基本实现对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随着1957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计划管理基本涵盖了各类工农业产品,由此奠定了各种消费品按计划定量供应的基础。1955年9月,国务院批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使用暂行办法》,该办法对市镇粮食供应的基本原则和供应各项用粮的政策界线作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粮食供应的“四证三票”制度。四证是:①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此证是市镇居民(指非农业人口)购粮时使用的凭证;②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此证是以粮食作为原料或辅助材料的工业、手工业、酿造业、熟食业、糕点业、副食业等业户购粮时使用的凭证;③市镇饲料供应证:此证是饲养牲畜和其他动物的饲养户在购买饲料时使用的凭证;④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此证是市镇居民迁居时转移粮食关系的凭证。三票是:①全国通用粮票:此票是城乡居民外出至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时,购买粮食或粮食制成品的凭证,在全国市镇和农村通用;②地方粮票:此票是城乡居民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区域内购买粮食制成品的凭证;③地方料票:此票是饲养户购买饲料使用的凭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区域内通用。此后,全国粮票、地方粮票以及各种名目的面粉票、面票、料票、粗粮票和工种粮票相继问世,在各地流通,进入千家万户,任何人也不能例外。除粮票外,油票、肉票、蛋票、糕点票、副食票、布票、鞋票、针织品票、煤饼票等各类票证相继发行,并由此拉开了在中国长达40年以粮票为主的凭票供应的时代。

我国学者对这一计划经济体制在承认其缺点问题的同时,也给予了肯定,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致后来的物资匮乏和国民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这种计划供应的商品流通体制的建立有其必然性,它保证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后又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充实,与当时的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然而被过分强化的国营商业,也使整个流通体制暴露出计划管理得太多太死,市场调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

二、1958—1978年:独家经营、单一渠道的传统商品流通体制

1958—1978年间,我国商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时期,实行政企合一,企业下放;小商小贩向国营商业过渡,自由市场关闭。这样便根本改变了商业领域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基本上形成国营商业(在农村是供销社)一家经商、一条渠道的局面,并由此造成机构重叠、环节增多;商品按行政区划组织流通,统一的市场被分割,地区之间相互封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被削弱;专业公司的业务指挥系统中断,商品调拨不灵等弊病。尽管中央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如政企分开、恢复和建立各级专业公司,改进财务管理体制、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小商小贩退出国营和合作社商业、恢复合作商店等,但恢复和改革并没有进行多长时间,十年动乱就开始了。商业体制再一次经历了与1958年一样的体制变动,只是时间更长,问题更多,破坏性更大,后果更严重。粉碎“四人帮”后的前两年,也只进行了一些恢复性的调整但并没有触及商业经济体制问题。1978年,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商业占97.9%,其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合计占90.5%。商品流通实行的是典型的单一渠道、独家经营的体制。

在这一时期,计划经济导致的制度性短缺,使各种商品普遍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1959年开始的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1966年开始的“十年动乱”,使作为保证人们基本生活标准的票证发放不得不步步扩大门类,品种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发行的票证品种、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涉及吃、穿、用各个方面,居民或凭证,或凭票,或票证结合,获取生活消费品。票证分按月发放的生活票证和节日发放的票证两种。生活票证分“吃、穿、用”三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用的有手帕票、肥皂票、洗衣粉票、火柴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以北京为例,1962年上半年粮食局、商业局发行有粮票、油票、布票、肉票、鞋票、蛋票、糕点票、副食票、针织品票等,以及购货本、煤油证、购煤卡等凭票供应的商品多达102种。节日票证是节日前临时配供的生活票证,如国庆节、中秋节、元旦、春节将至时,额外发放一些肉票、食油票、禽蛋票、水果票、烟酒票等。比如,1961年“西安市春节供应票”就包括“豆腐一斤、豆芽一斤、肉食八两、粉条半斤、酱油一两、食盐二两”。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

计划经济的短缺时代,配给制度保证了生活资料有计划地平均分配。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外经济环境造成的短缺不同,这一时期的短缺是由计划经济导致的制度性短缺。凭票证,定量、定点的消费配给制度,统购统销实行的严格的价格管制,使消费需求无法通过价格显现,而只能体现在排队和论资排辈上,消费需求也因此无法激励生产。结果,由短缺经济诱致的票证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反过来加剧了短缺。应该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并不存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流通,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自然经济论、“无流通论”和产品经济论,使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流通,只存在国有经济之间的物资调拨、集体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消费者同国营商业之间的有关消费品的交换,并把流通过程限制在了商业部门的活动和商品流通方面。

三、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体制建设时期

1978年底,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以后,我国社会商业体制随着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认识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发展。相对于1978年前的旧体制,1978年后的商业经济体制可分为三个小阶段:【6】

1.1978—1984年:改革起步阶段

1978年开始的商业流通体制改革,主要针对原有流通体制的种种弊端,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随着1984年对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新定位,集体商业经济和个体、私营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提出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即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格局。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以下改革:

购销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前,国家根据农副产品对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分为一、二、三类【7】,分别实行统购、派购和议购。1981年8月开始,允许一、二类农副产品在完成收购任务以后进行议购议销,议购议销价格也更趋灵活。日用工业品三类商品中,从1979年开始,除属于几个地方生产、供应全国的品种继续由商业包销外,一部分品种实行商业订购,多数品种实行商业选购;订购和选购剩余的部分,由工业部门自销。到1984年,已经形成了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选购、代批代销、工商联营联销这六种并存的购销形式,基本形成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市场格局。

商业结构改革。一是恢复、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放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允许城市郊区社员进城出售自己的产品。二是鼓励扶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商业的发展。三是调整国营商业所有制,将一些适合集体、个体经营的国营小型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企业,转为集体或个体所有。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5554个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企业转为集体所有制。

日用工业品批发体制改革。1984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商业部《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批发体制进入深入改革阶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改革日用工业品一、二、三级批发层次,将商业部设在上海、天津、广州的日用工业品一、二、三级批发站下放到所在市;省属二级站也同时下放,同市批发公司合并为市属企业。同一城市同一行业,不得按行政层次设置国营商业批发公司。批发公司都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相互之间是平等的经济业务关系,打破一、二、三级批发层次和环节。二是将现行的商业内部分层次倒扣作价办法改为以批发牌价作基础,按批量作价或协商作价。1984年,国务院规定,要在所有城市逐步建立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到年末,已建立起城市贸易中心2248个,其中工业品贸易中心1254个,农副产品贸易中心753个,综合贸易中心241个。浙江永嘉桥头钮扣市场、义乌小商品城就是其中两个。1979年8月,永嘉县桥头镇桥一村叶克春、叶克林兄弟做起贩卖钮扣生意,随后自发形成以桥西街为中心的桥头钮扣批发市场,该市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城起始于1981年义乌稠城、廿三里镇的农民在镇的街道上摆地摊形成的“马路市场”。1982年9月,义乌县政府提出“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宣布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到1984年,市场摊位已从300多个增加到1800多个。

国营商业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1979—1981年的试行经营责任制。国营商业企业改革是从对小型饮食、修理等行业扩权让利开始的,国家财政对这些行业实行二八比例分成(即20%上缴财政,80%留给企业)。到1981年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5万多个企业进行经营责任制试点,约占国营商业企业总数的1/3。(2)1982—1983年底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其目的是解决企业吃国家和职工吃企业的两个“大锅饭”问题。至1983年3月,全国商业系统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达到10.3万个,占全部门点的56.3%。1983年下半年以后,国家开始实行第二步“利改税”,企业由上缴利润改为上缴所得税(大中型企业还要缴纳调节税),企业不再对国家实行利润承包。(3)1984年试行小型商业企业【8】“改、转、租、卖”。这些小型企业,一部分实行国家、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一部分直接转为集体所有制;一部分特别是以劳务为主的饮食、修理、修配等小店铺,则允许租赁给经营者个人经营。到1984年末,全国有58060个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企业放开经营,其中改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46589个,转为集体所有制的5554个,租赁给个人经营的5917个。

2.1984—1991年: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这一理论和方针指引下,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在管理体制、企业内部体制、批发体制等方面继续向前推进。

商业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积极落实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到1985年底,商业部应下放的17个工业品一级站全部下放到所在市;省、自治区所属日用工业品二级批发站下放513个,占全国日用工业品二级批发站596个的86%。此后,除少数省、自治区外,陆续全部下放。同时,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得到进一步落实,并在1991年推广重庆市商业企业“四放开”(即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放开)经验。在农副产品购销政策方面,1985年取消了粮食和食油的统购制度,改为合同定购制度;生猪的派购也取消,实行自由上市、自由交易。经过多重改革,商业部系统中由国家进行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978年的274种,逐渐减少到1991年的12种。

批发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继续改革批发机构为自主经营、地位平等的企业,继续建立了批发贸易中心和批发市场,代替原有的三级批发模式。到1991年,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1509个,工业品专业市场3686个;全国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完成2622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4%。浙江义乌市政府也及时提出了“五项政策”,即对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政治上鼓励、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政策上优惠、法律上保护,到1991年底,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已达10.2亿元,位列全国十大市场之首。1992年建成了第四代市场,摊位增长到17000个,成交额达到20.5亿元,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中国小商品城。

商业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大中型商业企业大范围地进行经营承包,到1987年末,全国实行各类承包经营的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达到13324个,占总数的61.2%;商业系统允许放开的国有小型商业企业已达87880个,占总数的81.9%,其中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占55.6%,转为集体所有的占4.2%,实行租赁经营的占39.8%,卖出企业占0.45%。到1991年底,全国承包到期的商业企业有95%签订了新一轮承包合同,小型企业有90%转入新一轮承包租赁。

3.1992年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体制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商业流通体制也进行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有:

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相结合、以批发市场为主导、零售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形成了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和商业网点。这一时期,较突出地得到发展的批发市场是浙江绍兴的轻纺市场,该市场的前身是始建于1988年的我国第一家室内轻纺产品专业市场。1992年6月,经国家批准,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轻纺交易中心,亚洲最大的化纤布匹集散中心,拥有一万多家商行,数千名国外常驻客商,日均吞吐布匹300多万米,日均成交额8000余万元,2006年总成交额达301.14亿元。

公有制商业企业改革深化,非公有制商业进一步发展。国有商业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1年底,全国拥有股份制商业企业37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100多家。中小商业企业继续实行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售卖等方式,进一步放开搞活。2001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总数25543,国有及控股企业14810个,外资港澳台企业410个,民营企业10323个,非公有制企业已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商业企业总数的42%。

第三节 传统服务业发展现状

服务业在我国大致分为三类: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涉及很多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94)标准》结合国内贸易相关统计口径,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经由1980年的21.9%升至2005年的39.9%,吸纳的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由1980年的13.1%升至2005年的31.4%。但这一增长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的形态。1979—1990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1.9%上升到31.8%,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1991—2005年,仅从33.9%上升到39.9%,只上升了6个百分点。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

一、批发业

在现代流通领域中,我国批发业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各类型企业(包括生产商业和零售商)纷纷进入批发流通渠道,并形成了以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和各种季节性订货会与展销会为主要形式的批发流通格局。2001年,全国批发市场成交额达到16358亿元,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3273个。传统的批发企业受到生产商和零售商两面挤压,市场份额大大下降。批发零售业商品批发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73.5%下降为1999年的65%。【9】但是,90年代末期,随着市场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经营理念的出现,批发业的渠道广泛、经营灵活、有专业化队伍等优势又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成为市场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行业。由于运营机制的不同,很多大型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逐渐被剥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的批发零售企业。近几年来,批发零售业商品批发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已停止下滑,基本保持在65%左右。

从近几年不同登记注册类型批发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企业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国有企业在批发业中的主导地位仍未改变。在限额以上批发企业中,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合计、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财务指标占全部批发企业的比重虽比1999年有所下降,但仍占据重要位置,分别为75.3%、74%、82.9%。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内资企业中的私营企业的各项主要财务指标虽然在批发企业中上升最快,但其所占比重仍然很小。

不同经营范围的批发业的发展状况也有较大不同。发展较快行业的有能源批发业、图书报刊批发业、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汽车和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这些行业2002年的销售额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290%、200%、160%和81.2%。与之相比,日用杂品批发业、木材批发业、建筑材料批发业、农业生产资料批发业则呈现持续萎缩之势,2002年销售额分别比1995年下降73.5%、54.8%、53.8%和51.3%。说明已有部分批发业逐渐消亡或逐渐被其他流通渠道所代替,而他们所经营商品也逐渐减少或逐步流入到其他流通渠道。【10】

二、零售业

伴随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形成了新的零售业规模、结构、业态和竞争格局。

与批发业国有资本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相比,国有企业在零售业虽然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其比重下降得很快。在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中,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合计、销售收入占全部零售企业的比重均比1999年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利润总额下降的幅度则更大。私营企业是零售企业中发展最快的,2002年限额以上私营零售企业的资产合计和销售收入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6.5倍和5.9倍,并且实现了扭亏为盈。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1992年以后,外商进入零售业的限制逐渐放宽,至2003年6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外资进入零售业已经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到2003年底,我国共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64家,分店2200多个。2003年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3.5%,外资介入的态度非常积极,中外资本在传统零售市场上的竞争不断加剧。

从企业经营形态上看,目前国内的零售业态大致可分为8种:百货店、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其中,专业店、大型综合性超市和仓储式商场,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零售新业态,目前正实现从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从综合百货向主题百货、从单体经营向连锁经营的转变,呈现出多业态并存的局面。2001年,连锁经营的商店占商店总数的10%,商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8.8%;超级市场和专业店共有22.1万个,占商店总数的35.1%,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2%。

从市场集中度上看,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但发展壮大速度很快。2001年按商品年销售额分,10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全部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的76.1%,从业人员占42.2%,销售额占44.1%。其中50万元以下的经营单位数占66.3%,从业人员占33.2%,销售额占41.3%;居第二位的是100~1000万元的企业,三者比重分别为21.1%、33.7%和19.1%;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单位仅占2.9%,从业人员占24.1%,但销售额却占据了1/3强,达36.8%。2001年零售企业中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73家,超过20亿元的16家,超过50亿元的仅3家。2003年,销售过百亿的商业连锁企业已经由2001年的1家增加到6家,过200亿元的1家。2006年,销售过百亿的商业连锁企业已经增加到11家。

三、住宿业

住宿业在我国分为两部分,旅游涉外饭店业和社会旅馆业,分属旅游部门和商业部门管理。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2000年对全国旅游住宿设施的联合追踪调查显示,至1999年底,全国旅游住宿设施单位共有25.08万户,其中:涉外饭店0.7万户,社会旅馆7.99万户,个体旅馆16.39万户;共有客房总数581.76万间,其中:涉外饭店88.94万间,社会旅馆345.86万间,个体旅馆146.96万间;年接待住宿旅客人数11.39亿人次,其中:涉外饭店接待1.54亿人次,社会旅馆接待8.41亿人次;从业人员477.71万人,其中:涉外饭店121.60万人,社会旅馆311.42万人,个体旅馆44.69万人。【11】

旅游饭店业被认为是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率先接近国际水准的行业之一。1995年我国仅有星级饭店1913家,2002年底,星级饭店数已经增加到8880家,2005年底,星级饭店数继续增加到11828家,是1995年的618%和2002年的133%。2002年和2005年我国星级饭店的所有制构成和等级构成。2002年全部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为914.43亿元,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0.15%。【12】2005年全部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上升到1346.9亿元,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0.96%。【13】

第四节 餐饮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猛,连续13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即使在“非典”产生重大影响的2003年,营业额仍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1.5%。2005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为8886.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23%,经营网点达350多万家,从业人员1700万人。

餐饮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餐饮业投资主体也更趋多元化,企业资本投资逐步走向合资、股份等形式的社会多元化组合,企业结构也进一步向集团化方向迈进。从目前企业经营业态看,除高档风味酒楼、中档特色餐馆、宾馆餐厅外,还有快餐送餐,小吃排挡、休闲餐饮、各式饮品店和餐饮食品等形态,他们具有各自的风格特征,占据各自的市场定位,使餐饮市场更加丰富多彩,行业发展更趋多元化。

连锁经营作为新型经营方式在餐饮业内迅速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我国连锁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国80%以上地区连锁餐饮企业零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法人企业236家,门店数5451个,比上年增长700多个,增长15%。在全国连锁餐饮企业中,仅有4.7%为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占17.4%和41.1%。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已占连锁餐饮企业的19.1%,营业收入达102.2亿元,占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的40.4%。餐饮连锁企业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发展,而且内资连锁餐饮企业发展缓慢,外资连锁餐饮企业所占份额增加,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的连锁餐饮企业的营业收入虽比上年下降0.8和2.8个百分点,但其所占份额已达49.5%,与内资连锁餐饮基本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14】

同类推荐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 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蓝色构想

    蓝色构想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本书以“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生态、海洋社会”四个专题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新模式

    在金融业,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宣讲了很多年,但像包头市商业银行那样,真正能把客户服务做好的中小城商行却并不多。确实,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是对原有金融服务的发展,在某些环节甚至是彻底地颠覆。这确实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我们中小城商行需要变革体制、调整人员、转变观念但是,中小城商行要生存就一定要改革服务模式。没有新的服务模式,中小城商行的广大客户就会流失,中小城商行最终就要死亡
  •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

    沐浴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春风,宁夏金融学会于1981年8月诞生,至今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宁夏金融学会在中国金融学会、自治区社科联的指导下,在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秉承“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宗旨,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团结和依靠广大会员,潜心致力于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积极培养青年研究人才,充分发挥在金融研究与学术交流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锦绣田园:庶女攻略

    锦绣田园:庶女攻略

    一朝穿越,成了慕家庶出五小姐,美则美矣,却是个人尽皆知的疯丫头。父不疼,亲不爱,还想尽法子将她往外塞——嫁给个商户家的公子做媳妇。今世她原本只想好吃好喝过一辈子,奈何家族庞大,各种阴谋横行。嫂子弟妹公公婆婆,一个比一个难缠,她不招谁惹谁,怎的一个个都瞧她不顺眼,时不时就来踩她一脚?她怒了,难道没人告诉你们,她外表乖顺如猫,实则却是个掩藏了利爪的小狐狸?!
  • 夫纲不振:娘子太抢手

    夫纲不振:娘子太抢手

    当被丈夫被叛、死在好友枪下的白语清再睁开眼时,她成了楚国三王府休弃的下堂王妃,身边还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原因是婚前失身,儿子来路不明。成了亲娘早逝,姐姐不疼,哥哥不爱,爹爹遗忘,带给白府无尽耻辱的大小姐白墨衣。看着儿子身上斑斑伤痕,怒道:“谁欺负了你,给老娘打回来!”带着儿子惩姐姐,打了哥哥,将白丞相和白夫人踩下脚下,毁了前夫两个娇花美妾的艳容,搅了无数个男人平静的心,践踏了他们高傲的自尊。男人们发誓一定要把她握到手里,拿捏得死死的,不然,男子颜面何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某人的妄想物语

    某人的妄想物语

    一个奔三老男人(雾)的奇妙故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_→
  • 法神之魔神路

    法神之魔神路

    易天赐猛然发现自己出现在了另外的一个自己无法言语的世界,不过庆幸的是:当自己出现的那瞬间,脑海里出现了一部逆天的法诀,凭着这部逆天法决以及对艾泽拉斯世界历史的探索,天赐能否一步一步的走向整个世界的巅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本书从儿童教育的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论,剖析了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孩子性格发展影响较大的问题, 探讨了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理念,旨在如何形成家长适当的教育观念,如何为儿童创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儿童所需的性格,帮助家长朋友们培养出平和而又理性、聪明而又智慧、善良而又独立、坚韧而又灵活、自信而又合群、明辨是非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的意义何在?活着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本书精选人生16大法则,向您讲述一个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志向法则:人生的风向标;时间法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情绪法则:自我调节很重要;自信法则:成功人生的前提;梦想法则:自由飞翔的心;坚持法则: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自强法则:永不言败的精神;生存法则:胜者为王;处世法则:一门精深复杂的学问;人脉法则: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交往法则:取得成功的必备能力;习惯法则:左右人生的力量;合作法则:单打独斗难成功;财富法则:幸福的资本;成功法则:命运自己掌握;幸福法则:保持一颗平常心。
  • 天下剑仙

    天下剑仙

    他修剑九年,几乎创造了天下剑道所有奇迹!他是剑仙的缔造者!轰动,是他的代名词!
  • 异界肉身成圣

    异界肉身成圣

    这是一个被一群女人养大的孩子,这是一个脑海自成一片小世界的神奇少年,这是一个不能修炼魔法不能修炼斗气的废人……体修是痛苦的,体修是残忍的,体修是没有等级评分的,体修是没有终点的……让我们看看这个神奇的少年怎么用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念,凭借体内独有的小世界,走上成神称圣的体修之路…………
  • 魅力法则

    魅力法则

    穿越之后,萧川开启了“魅力系统”。在这个世界之中,萧川必须根据任务,去成功追求上百名"女神级"人物。这些"女神"或是学校的学生,或是社会姐,打工妹,白领,上市公司老板,以及电影明星等等。。任务:与“沉默女神”李蕊相约吃饭一小时。完成任务后可获得魅力值xx。。可增加女神好感度xx..更神奇的是,每名女神竟都拥有着非凡的身份。萧川在达到一定女神好感度后,还必须开启女神的真身觉醒,才能完成最终极的任务。近百名性格各异的女神,总会有你所爱。本书书友群:460948316。来的,就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