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第272期校报
“在德国每一个教授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一辈子就钻研一个问题。到了国外,没有专长别人就无法与你进行交流。”这一点对蒋成君触动很大。今年读完博士,他对自己今后的学术发展感到迷惘、困惑,有一种没着落的感觉。这次暑期去德国中德ZEHN联合研究院作工作访问,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明晰了自己的学术方向——在“不对称催化”研究上,尽可能向多学科交叉的农副产品生化制造特色方向靠拢。
“从前也听说过德国教授治学严谨,而这次亲眼看到的远比印象中的深刻。比如对项目教学中的学生小组计划,德国教授会提出建议,不断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探讨,直到方案满意为止。这在国内我们是很难做到的。”陈劼本学期赴德进行浙江省重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研究回校后说。
蒋成君、陈劼是生化学院计划将年轻教师悉数派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FH模式的第一批教师。回国不久,在学院举行的“国际合作思维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上,学院要求他们不仅仅谈出国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更要“放开谈”赴德观感和思考。院长毛建卫认为“思维和视野”十分关键。“生化学院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从‘点’到‘面’的思维创新和理念转变,要从原来‘2+3’学生的输送这个‘点’,向教师、学生、学院全方位国际化视野培育这个‘面’上转变,向通过国际化视野培育来全方位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国际化水平提升这个‘面’上转变,真正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他说,“我省生化相关行业大多为高科技、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有的规模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他们比拼的对象是全球化的大公司。我们学生去这些企业,没有国际化视野就难以堪当研制产品、开拓市场的重任。”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国际化视野要有特色学科品牌和国际合作载体,否则客人来了会‘无话’可说,无实质内容可交流和合作。”回顾近些年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走过的路程,副院长刘士旺深有感触道,“现在,有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德ZEHN联合研究院等载体和平台,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国外专家、学者来了,彼此有共同的话题可谈,有合作项目可做。”
今年3月,德国一名教授通过中德ZEHN联合研究院的桥梁,亲自带了两个毕业生到启东的产学合作企业搞毕业设计,德国学生一待就是两个多月。国际知名学者、法国科学院华裔通讯院士张勇民教授连续三年来生化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合作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
院长助理杨瑞芹拉出一份学院近年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清单,其数字生动地说明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开始融入学院办学的过程之中:
获准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获准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1项;参与申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今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篇;国外专家学者10人次来院作科研工作访问;50余人次来校进行国际学术讲座和交流;聘请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海外委员4名,研究所名誉所长2名,校海外兼职教授4名,学院海外客座教授15名。
单向单车道转变为双向双车道,生化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国际合作层次也表明了学科水平,你们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理所当然。”本月带队来我校参加今年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的兄弟高校一教师,感慨地向自己的同门师弟、生化学院一位教师说。
“学习借鉴德国FH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院自身特点,正在制订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三实’创新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方案,与德国合作院校联手培养硕士研究生……”生化学院领导谦逊地说,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报记者 倪国平)
●办学需要的是能够坐言起行的实干者,坐言理念、起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