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51300000022

第22章 [京兆]旧图经

约五代至宋初佚名作,未见著录。

(太平兴国寺),本唐紫微宫,天初为寺。(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

长安志卷十一万年县:“太平兴国寺,在府东街。”

刘裕入关又毁之,後魏重造,唐贞观十年废。(长安志卷十三咸阳县中渭桥)

长安志卷十三咸阳县:“中渭桥,在县东南二十里,本名横桥,架渭水上。水经注曰:渭水灌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渭水南有长乐宫,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二桥,广六丈,南北一百八十步,洞六十八,柱七百五,梁二百二十二。桥南北有徼。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五百人。张释之传:上行出中渭桥。张晏曰:在渭桥中路。汉末董卓入关,遂燔之。魏武帝更造。旧图经云云。三辅旧事曰:汉承秦制,造横桥,置都水令以掌之,号石柱桥。水经注曰: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祭之,镦乃可移动也。桥之北首垒石,水中旧有忖留神像,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忖留曰:我貌,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班於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忖留乃出首。班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其像於水中,惟背以上出水。其後魏武帝重造忖留之像,因乘马见之,又命下之水中。”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咸阳县:“中渭桥,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本名横桥,架渭水上。”雍录卷六中渭桥:“秦宫殿多在咸阳,咸阳,渭北也,其至阿房、长乐宫则在渭南,南北正隔渭水,故长乐宫北有桥跨渭,而长安、咸阳始通,是以亦名便桥也。三辅黄图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盖指此之中桥而为若言也。桥之广至及六丈,其柱之多至於七百五十,约其地望,即唐太极宫之西而太仓之北也。此桥旧止单名渭桥。水经叙渭曰:水上有梁谓之桥者是也,後世加中以冠桥上者,为长安之西别有便门桥,万年县之东更有东渭桥,故不得不以中别也。然张释之传曰:文帝出中渭桥,则似武帝之前已尝冠名於此桥矣,而不然也。张晏曰:在渭桥中路。其说是也。言文帝行半渭桥而马之人始出也。此时未有东西两桥,不应命此为中也。水经又名此桥为便门,亦取其通渭南北,往来皆便也,非汉城西门之桥也。”关中胜图志卷八:“中渭桥,在长安县西北二十五里。括地志:本名横桥,架渭水上,桥对横门,故名。史记文帝纪:代王至渭桥。注:苏林曰:在长安故城东三里。”

刘裕,即宋武帝,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出征,“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次潼关。三月庚辰,大军入河。索虏步骑十万,营据河津。公命诸军济河击破之。公至洛阳。七月,至陕城。龙骧将军王镇恶伐木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风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蓝田。王镇恶长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长安。长安丰全,帑藏盈积,公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之属,献于京师;其珍宝珠玉,以班赐将帅。执送姚泓,斩于建康市。谒汉高帝陵,大会文武於未央殿。”(宋书本纪)

汉周勃冢在此,其子亚夫有功,遂赐此陂,故地以氏称。(长安志卷十三咸阳县周氏陂)

西征赋:“北有清渭浊泾,兰池周曲。”注:长安图曰:周氏曲,在咸阳县东南三十里,今名周氏陂,陂南一里,汉有兰池宫。”“水经注渭水:‘(成国)故渠又东径汉丞相周勃冢南,冢北有亚夫冢。故渠东南谓周氏曲。’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咸阳县:“周氏陂,周一十三里。”关中胜图志卷八:“周勃墓,在咸阳县东四十里。”

按:一九七至一九七六年在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杨家湾村发掘了两座西汉文、景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南侧为夫墓,北侧为妻墓。两墓形制相似,墓道均呈曲尺形,墓坑和墓道边壁设有多级台阶,内有木构建筑痕迹。墓室周围和棺椁上下均有积炭。墓室内出土有玉衣片,个别玉片四孔内尚残留有银丝。有人认为此墓墓主可能为周勃或周亚夫。在夫墓南侧七十米有十一座兵马俑丛葬坑,出土有步兵俑和骑兵俑共二五馀件。(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五二、三五三页)

康陵在兴平原口。(长安志卷十三咸阳县)

康陵,为汉平帝之陵。汉平帝本名箕子,後改为。九岁即位,在位五年。颜师古注:“汉注云帝春秋益壮,以母卫太后故怨不悦。莽自知益疏,篡杀之谋由是生,因到腊日上椒酒,置药酒中。故翟义移书云‘莽鸩弑孝平皇帝’。”康陵,臣瓒曰:“在长安北六十里。”水经注渭水:成国故渠“又东径成帝延陵南,陵之东北五里,即平帝康陵坂也。”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咸阳县:“康陵,平帝陵也,在县西北九里。”长安志卷十一咸阳县:“平帝康陵,在县西二十五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咸阳县:“康陵,汉平帝陵也,在县西北九里。”关中胜图志卷八:“平帝康陵,在咸阳县西二十五里。”

按:康陵在今咸阳市渭城区周陵乡大寨村。陵园平面方形,边长四二米。陵封土居陵园中央,呈覆斗形,底部东西长二一六米、南北宽二九米,顶部边长六十米,高二六点六米。封土垂直距顶部五点五米处内收成二层台,台面东、西两边各宽六米,长九十三米;南、北两边各宽一一点五米,长九十米。陵园东南五七米处有孝平王皇后陵。(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五五页)

又,太平御览卷五五九冢墓:“汉诸陵,皆高十二丈,方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百四十步。徙民置诸县者凡七陵。长陵、茂陵各万户,其馀五陵各五千户。县属太常,不领郡也。守卫陵扫除凡五千户,陵令一人,食官令一人,寝庙令一人,园长一人,园门令史三十二人,候四人。元帝时三辅七十万户,始不复徙民陪陵。渭陵、延陵、义陵皆不立县也。”

兴平,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本周犬丘之地。帝王世纪曰: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镐徙都犬丘,今槐里也。史记:秦之先,大骆生非子,居犬丘。秦名曰废丘。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高帝三年改曰槐里县,莽曰槐治,今县北故城是,属右扶风。武帝析置茂陵县,王莽曰宣城。昭帝又析置平陵县,属右扶风,王莽曰广利,今县东二十里咸阳县界平陵古城是。魏黄初元年改平陵为始平县,因原以名之。晋太始二年置始平郡,领槐里、始平、武功、、蒯城五县。坚徙始平於茂陵故城。後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省始平郡,县入扶风郡焉。孝庄帝永安元年又徙县於今县东北一十五里,恭帝元年又徙今县东北二十五里。後周宣帝大象二年徙今县东南十里文学城。隋开皇三年隶京兆郡,大业九年徙於今治。唐天授二年隶稷州,大足元年还隶雍州。景龙四年金城公主降吐蕃赞普,中宗送至县,因改为金城,徙於马嵬故城。至德初置兴平军,二载改为兴平县。”关中胜图志卷一:“贞元中,尝以神策军屯此,曰兴平镇。五代、宋属京兆府,金因之。元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本朝因之。”

汉帝时,边韶得灵宝符于此泉,後祈晴有灵,因名之。(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灵宝泉)

长安志:“灵宝泉,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又:“马牧泽,在县东南二十里,南北广四里,东西二十一里。”依此,似灵宝泉在马牧泽中。关中胜图志卷三:“县志:明时其地属於秦藩。”

边韶,後汉书本传:“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以文章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桓帝时,为临颍侯相,徵拜太中大夫,著作东观。再迁北地太守,入拜尚书令。後为陈相,卒官。著诗、颂、碑、铭、书、策凡十五篇。”

醴泉,在扶风乡,唐贞观十二年自然涌出,其味如醴,饮之疾愈。(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

长安志兴平县:“醴泉,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关中胜图志卷三:“醴泉,在兴平县东南二十里。金史地理志:兴平县有醴泉。”元丰九域志卷三陕西路兴平:“三乡,有渭水、醴泉。”

扶风乡,长安志兴平县注:“唐二十乡,有扶风乡、汤祠乡,馀不传。”按:又有成国乡。一九九三年兴平西吴出土有大唐故壮武将军守左威卫大将军兼五原太守郭府君(英奇)墓志铭:郭英奇天宝十三载七月廿七日厝於金城县成国乡之原。(文博一九九八年第三期)宋代兴平县有六乡。长安志载:“被化乡,在郭下,管村四十。耿祠乡,在县西三里,管村四十。零保乡,在县东三里,管村四十。文渭乡,在县南五里,管村三十六。保安乡,在县东北五里,管村三十六。崇节乡,在县北三里,管村二十八。”

徙茂陵城盖坚时也,魏恭帝末年徙於金城。(长安志卷十四兴平县茂陵故城)

茂陵,汉书地理志:右扶风茂陵:本注:“武帝置。莽曰宣城。”三辅黄图卷六:“武帝茂陵,在长安城西北八十里。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本槐里县之茂乡,故曰茂陵,周回三里。三辅旧事云:武帝於槐里茂乡,徙户一万六千,置茂陵,高一十四丈一百步。茂陵园有白鹤观。”水经注渭水:“故渠又东径茂陵县故城南。武帝建元二年置。地理志曰:宣帝县焉,王莽之宣成也。故渠又东径龙泉北,今人谓之温泉,非也。渠北故坂北即龙渊庙。”元和郡县图志:“汉茂陵,在县东北十七里,武帝陵也。在槐里之茂乡,因以为名。守陵溉树扫除,凡五千人。”长安志:“茂陵故城,在县东北一十九里,周三里。”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七兴平县:“晋入始平县,後魏曾于此置始平郡领始平县,真君七年废郡,庄帝永安元年又移于今县东北一十五里始平故城,此城遂废。”关中胜图志卷八:“武帝茂陵,在兴平县东北十七里。”

按:茂陵在今兴平市南位乡茂陵村。是西汉帝陵中最大的一座。陵区分为陵园、陵邑和陪葬墓区三大部分。陵园为夯筑城垣,平面呈方形,东西长四三米,南北宽四一四米,每面正中各辟一阙门。封土居陵园中央,呈覆斗形,底部东西长二二九米,南北二三一米;顶部东西长三九点五米,南北长三五点五米;高四六点五米。陵园西北有李夫人墓,南及东南有白鹤馆等附属建筑基址,西及西南有丛葬俑坑。陵邑在东南二米的窦马村附近。陵东南约一米有大量汉代建筑遗址,当陵寝所在。陪葬墓区在陵园东侧。(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四四五五、四五六页)

西京杂记卷三:“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於北邙山下筑园,高十馀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牛、青,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海鹤,孕雏产,延漫林池,奇树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廓,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後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苑中。”卷二:“昭帝时,茂陵家人献宝剑,上铭曰:直千金,寿万岁。”卷四:“茂陵文固阳,本琊人,善驯野雉为媒,用以射雉。每以三月之月,为茅障以自翳,用矢以射之,日连百数。茂陵轻薄者化之,皆以杂宝厕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矢,轻骑妖服,追随於道路,以为欢娱也。阳死,其子亦善其事,董司马好之,以为上客。“茂陵少年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鹞逐雉兔,皆为之佳名。狗则有修毫、睫、白望、青曹之名,鹰则有青翅、黄眸、青、金钜之属,鹞则有从风、鹞孤、飞鹞。”

按:茂陵有显武里、成欢里、果成里、东进里、阳耀里。(陈晓捷关中秦汉亭里辑存)

(莫谷水)自奉天县界一十里流至县东北,合武亭水。(长安志卷十四武功县)

水经注渭水:“又南,莫水注之。水出好县梁山大岭东,南经梁山宫西,故地理志曰:好有梁山宫,秦始皇起。水东有好县故城,王莽之好邑也。世祖建武二年,封建威大将军耿为侯国。又南径美阳县之中亭川,注雍水,谓之中亭水。”十道志:“三原莫谷水南径武功县北。”长安志卷十九奉天县:“莫谷水,在县南五里,自永寿县麻亭岭流径县三十里西南入武功县界。”又好县:“莫谷水,在县西二十里,来自永寿县界,经县流入武功县界。”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一永寿县:“莫谷水,源出高泉山,本名安阳泉,南流历莫谷,改名莫谷水,後魏于水西置县,因名莫西县也。”关中胜图志卷二十六:“莫谷水,在永寿县西北二里,南流十八里入乾州界。”“县志:泉温可浴,又名沐浴河。”“莫谷水,在乾州西,自永寿县流入,合锦川水,又南入武功县界。”“州志:莫谷水,西南流迳州西北四十里,地名龙唐口,又迳州西南三十里入武功界合渭,亦谓之夹道水。”

按:莫谷水即今漠西河。

奉天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奉天县:“光宅元年,割醴泉、始平、好、武功、新平郡之永寿五县置。”旧唐书地理志:“奉天,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隶稷州。大足元年,还雍州。长安志卷十九:“奉天县,汉池阳县地,属左冯翊。晋属扶风郡。後魏为咸阳郡宁夷县地。隋改宁夷曰醴泉,隶京兆郡。唐光宅元年析醴泉、始平、好、武功、豳州之永寿五县之地置奉天县,属京兆郡,以县西北有唐高宗乾陵所在,因名曰奉天。兴元元年德宗出幸,升为次赤。乾宁二年以县置乾州。及覃王出镇,又以畿内之好、武功、醴泉隶之,寻并旧。天中,李茂贞墨制以奉天县为乾州,属凤翔府,领奉天、好二县,其武功、醴泉二县还京兆府,入凤翔。天成三年领奉天一县,其好还京兆府。皇朝乾兴三年复析好与州之永寿二县隶之。熙宁三年废州,以奉天隶永兴军。”本注:“唐十九乡。元和元年析神泉乡隶富平奉丰陵,有梁山、岑阳二乡,馀不传。”宋时有四乡,管四里。“孝节乡,在县东南,管文川里。仙仁乡,在县南,管披桂里。乾陵乡,在县西,管金井里。节义乡,在县北,管恭和里。”“子城周五里四十步。城上阔一丈,下阔二丈二尺,崇二丈二尺。壕深一丈八尺,阔三丈。汉乾中重修古罗城,东北至子城西门外,自北三面有城墙,周一十一里,崇二丈二尺,上阔五尺,下阔一丈二尺,壕深一丈八尺,阔三丈。唐书曰:建中元年五月筑奉天城,四年十月德宗避难于奉天。初,术士桑道茂请城奉天为王者之居,外象龟形,内分六街。德宗素神道茂言,遂命京兆尹严郢发众数千与六军士杂往城之。时属盛夏而土功大起,人莫知其故。至朱之乱播迁都,彼乃验。”

关中胜图志卷二十六:“政和七年於奉天县置醴州,八年割州属环庆路。金天德三年复州曰乾州,属京兆府路。元至元初并奉天县入州,五年又并好县入州,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本朝雍正三年直隶陕西布政使司,领县二,曰武功,永寿。”

按:奉天即今乾县。

奉天县有梁山,长安志:“梁山,即禹贡所谓壶口治梁及岐,又古公父逾梁山至于岐下及秦立梁山宫皆此山也。”“汉好故城,在县东北七里岑阳乡,周二里五十步,崇三丈。”“唐好故城,在县西北六里。”“唐桑道茂庙,在县西南三百一十步,汉乾元年重修。”“唐高宗乾陵与武后合葬,在县西北五里梁山乡丈八、青仁、子三村界,周八十里,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陪葬太子诸王五(本注:章怀太子贤、懿德太子重润、泽王上金、许王素节、王守礼),公主一(本注:义阳)。”“僖宗靖陵,在县北一十五里岑阳乡鸡子堆,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五里。(本注:与乾陵相接,隔豹谷。)”“商妲己墓,在县西五里莫谷西半崖坡内。”

太平寰宇记:“陆贾墓,在州东北二十里岑阳、井东两乡河西原。”按:陆贾墓在今永寿县店头镇西边塬村。(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八八页)

武亭水,水经注渭水:“雍水又南,径美阳县之中亭川,合武水。水发杜阳县大岭侧,东西三百步,南北二百步,世谓之赤泥,沿波历涧,俗名大横水也。疑即杜水矣。其水东南流,东径杜阳县故城,世谓之故县川。”长安志卷十四武功县:“武亭水,北自好县来,至县南立节渡合渭水。”卷十九好县:“武亭水,在县城东门外九十步,自麟县界来,经县西四十里流入武功县界。”关中胜图志卷十七:“杜水,在(麟)县南城下,东南流入乾州界。汉书地理志:杜阳县有杜水,南入渭。颜师古注:诗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齐诗作自杜,言公刘居杜与沮漆之地。水经注:水发杜阳县大岭侧,世谓之赤泥,沼波历涧,俗名大横水,疑即杜水矣。其水东南流迳杜阳故城,世谓之故县川,二坑水注之。水有二源,一水出西北,与渎水合而东,历五将山,又合乡谷水,水出乡溪。东南流入杜水,渭之乡谷川。杜水又南,合莫水。隋书地理志:普润有杜水。太平寰宇记,杜水源出普润县东南溪涧间。通志:杜水出县西五十里招贤镇杜山之阴,行石涧中东南流至旧九成宫西,纳凤台北西海口一带之水而流始大。盖西海口纳良舍、西坊两流也。又东纳清水河一带之水而其流愈大。杜水又接排云殿山细流而东迳县南北受通济桥、五龙泉、和尚泉等水,又东则南受马家沟口水。又东折,迳火星庙北,过峡东转,合於澄水,县治居杜、澄二水之中。折而过慈禅寺,受石臼山史家河一派,再折至柴石山後,受吴双以北之水而可以胜舟矣。又数折,北受县东之尉迟涧水,又受小花石沟水而其势益大。出县境迳乾州,又至武功入渭。”卷二十六:“武亭水,在乾州西四十里,自麟界来。又南流入武功界。通志:一名武水,一名杜水,一名好水,即中亭川之上流。水经注之大横水也。”“武亭水,在武功县东门外,自乾州界流入,合雍水。”“明史地理志:武亭水自县东北流合焉。县志:漆水今为武水,俗呼好河,自、岐之间来,入县界行二十馀里至县东门受漠谷水,合流八里许,会水入渭。”

(王顺山),昔道人王顺隐此山得道。(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

长安志:“王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

“崇法寺,即唐悟真寺也,在县东南二十里王顺山。”按:悟真寺在今蓝田县普化乡蝉坡村南一五米处。(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二九页)

(法池寺),寺旧有池,故以名。(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

长安志:“胜因寺,即唐法池寺也,在县城内。”“张说有蓝田法池寺二法堂。建中中改通灵寺,後又改今名。”

(金山侯庙),黄帝时,风后灭尤之众於此。(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

长安志:“金山侯庙,在县南十里辋谷口金山之前。”“盖风后之祠。”

唐李筌於此遇骊山老母说阴符经,传教既毕,令筌取水。筌乃携就泉汲水已,失老母,因名咽泉。(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

新唐书艺文志道家类有李筌骊山母传阴符玄义一卷。本注:“筌,号少室山达观子,於嵩山虎口石壁得黄帝阴符本,题云:“魏道士寇谦之传诸名山。”筌至骊山,老母传其说。

又有集注阴符经一卷。本注:“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洽、李鉴、李锐、杨晟。”

关中胜图志卷七:“老母殿,在骊山第二峰。授经碑记:唐李筌居少室山,好仙术,至嵩山虎口,得黄帝阴符经,不晓其义。入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神状甚,路旁见火烧树,因自语曰:火生於木,祸发必。筌惊问曰:此阴符经语,母何得而言之?母云:受此经已三元六周甲子矣,少年从何得之?坐石与说其义。日已晡,袖中出一,令筌谷中取水,及还,母不见,但留麦饭数升。筌食之,血气不衰,入山访道,不知所终。”

辞源: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经文三百八十四字,一卷。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唐李筌自谓受之骊山老母,疑即筌所伪作。宋朱熹曾作考一卷。宋夏元鼎撰有阴符经讲义,以丹法释其旨。又历代史志皆以周书阴符著兵家,而黄帝阴符入道家,判然两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筌所传阴符玄义一卷,列於道家。”

唐初有僧止于此,天大雪,其地雪融不积。僧曰:必温泉也。掘之,果有汤泉涌出,遂置舍两区。凡有病者浴多痊。嗣後有白鱼之瑞,神女频降,遂立玉女堂於汤侧。明皇时赐名大兴汤院。(长安志卷十六蓝田县)

南部新书辛:“海内温汤甚众,有新丰骊山汤、蓝田石门汤、岐州凤泉汤、同州北山汤。”

长安志:“石门汤,在县西南四十里石门谷口。”关中胜图志卷三:“石门汤泉,在蓝田县西南四十里,俗名汤谷。县志:有泉五,曰玉女、融雪、连珠、漱玉、濯缨,可疗风湿。”

按:石门汤在今蓝田县汤峪镇塘子街。遗址面积约四五平方米,唐时五泉现仅存漱玉、濯缨二泉。存有清道光重修蓝田县汤峪温泉碑、及清陈作霖浩病时辰碑等。(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二五页)

(翊唐观)观内有寇尊师举家白日上。(长安志卷十七栎阳县)

长安志:“翊唐观,在粟邑镇西南,去县三十里。”

寇尊师,即寇谦之,北魏道士,栎阳人。魏书释老志载,寇谦之,字辅真。“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後入华山、嵩山学道,精专不懈,始光初年,“奉其书而献之,世祖乃令谦之止於张曜之所,供其食物。”崔浩曾师事之,受其法术。遂起天师道场於京城东南。真君九年卒,葬以道士之礼。

(白堂山),山之前秦白起立寨之所,因以为名。(长安志卷十八蒲城县)

长安志:“白堂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

白起,史记本传:“白起者,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後又为左更、国尉、大良造、武安君,攻韩、魏、赵、楚,屡有功。秦赵长平之战,坑降卒四十万,“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赵人大震,後因与昭王政见不合,被免为士伍,迁之阴密,武安君出咸阳十里至杜邮,秦王使使者赐之剑,遂自刭,时在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水经注渭水:“渭水北有杜邮亭,去咸阳十七里,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三秦记:“毕陌西有白起墓。”长安志卷十三咸阳县:“杜邮亭,在县西南三十八里,白起自刎之处。”按:白起墓即今咸阳市渭城区渭城乡三姓庄村夯筑圆形封土,底径约十六米,残高五米。(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三五一页)一说此墓为汉墓。长安志:白起寨在县东北三十里。

(不山),诸山累累,峰峦相接,唯此山孤迥,因以为名,俗谓之孤山。(长安志卷十八蒲城县)

长安志:“不山,在县东北白堂山南。”

昔尧时洪水为,诸山尽没,唯此山若浮,因以为名。(长安志卷十八蒲城县尧山)

长安志卷十八:“尧山,亦名浮山,在县北二十里。”关中胜图志:“尧山,在蒲城县北二十里。山海经:竹山之西百二十里曰浮山。水经注:尧山一名浮山。”“唐书地理志:光陵在奉先县尧山。县志:尧山,有灵应夫人祠,池东有泉,西有龙池,泉水清冷不竭,时或愆旱,酌其水祭则雨。山有仙蜕崖。金皇统九年六月大旱,邑令马扬祷於祠,雨大霈,因增修之。以祠址狭隘,命工凿崖丈馀,於坚石得骸一躯,与石骨相附。乃徙置旧崖之上,为龛以奉之。山南里许有重山,东有红土坡,下为溪头,溪东有峄山。”

以其与尧山有重叠之象,故号重山。(长安志卷十一八蒲城县重山)

长安志:“重山在尧山前。”

唐明皇幸,见原上云雾中有黄龙之状,於下得石,状似蟠龙,以其地为龙乐乡。今其石尚存。(长安志卷十八蒲城县蟠龙神原)

长安志:“蟠龙神原,在县西三十里。”

龙乐乡,长安志本注:唐二十二乡。元和元年析神泉乡隶富平县奉丰陵。十五年以栎阳县万年乡来属,奉景陵。又有宣化、丰阳、宁康三乡,馀不传。”宋代蒲城县有十乡管十里:“吕宁乡管宜安里,善化乡管孝仁里,崇德乡管怀化里,龙乐乡管丰山里,翔鸾乡管怀仁里,普济乡管伍龙里,怀仁乡管圣母里,蒲城乡管温泉里,原阳乡管积善里,贤相乡管贵里,”

(山阳堰),为置陵寝修此堰。(长安志卷十八蒲城县)

长安志:“山阳堰,在县北一十里。”

(读书台),後汉马融读书所。(长安志卷十八县)

长安志:“读书台,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县:“读书台,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後汉马融读书之所。”

按:马融读书台位于今县马召乡金盆村北一米。遗址位於黑河北岸崖壁间,为人工开凿石洞,洞口长方形,面宽约二米,下部被泥沙埋没,可测高度二点四米,其内情况不详。元和郡县图志载为马融读书台,又据光绪县志马融读书石室在黑水北岸。(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五五页)

後汉书马融列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徵聘,名重关西,融从其学,博通经籍。”“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於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飚起,边防扰乱,米踊贵,自关以西,道馑相望。融既困”,“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融因时事,于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忤邓氏,滞於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在讲部。出为河间王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阳嘉二年,诏举敦朴,城门校尉岑起举融,徵诣公车,对策,拜议郎,大将军梁商表为从事中郎,转武都太守。”“三迁,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先是融有事忤大将军梁冀旨,冀讽有司奏融在郡贪浊,免官,徙朔方。自刺不殊,得赦还,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後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著三传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

董龙,人,家贫,村社众人社祭逐出之,龙遂以泥造饭祭之。後穿地得黄金,因大富,遂名董龙树。(长安志卷十八县)

长安志:“董龙社树,在县西南三十里。”

……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有县。本注:“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灵轵渠,武帝穿也。”长安志:“县,汉旧县也。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水曲曰,因以名之。後汉省。晋置县,隶扶风郡。後魏太平真君七年武功县入焉。後周天和二年徙县今县西北三十五里,析雍州之终南郡於此置桓州,领周南郡。建德三年徙县於今治,置周南郡。隋废郡,以县隶京兆郡。唐武德二年废桓州,县隶稷州,又於汉故城置终南县。八年省。贞观元年稷州,隶雍州。天授二年,又隶稷州。大足元年隶雍州。天宝元年改为宜寿县,至德一载为。天元年隶凤翔府。”“一十七乡,管三百二十五社。(本注:唐十七乡。)望仙乡,在县东四十里,管社一十四。书台乡,在县东三十里,管社一十七。仙檀乡,在县东二十五里,管社一十四。五柞乡,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管社一十四。长城乡,在县东南七十里,管社一十八。仙果乡,在县南五十里,管社一十五。神就乡,在县西南三十里,管社二十四。睦教乡,在县东北三十里,管社一十七。永泉乡,在县东北二十里,管社一十八。凤泉乡,在县东南一十五里,管社一十八。阳化乡,在县北四里,管社二十七。丰邑乡,在县西北三十里,管社一十八。仙乡,在县南二十里,管社二十六。乡,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管社二十一。迁善乡,在县西南一十三里,管社一十四。长阳乡,在县西二十里,管社一十八。司竹乡,在县东南二十里,管社二十七。县城周五里馀一百二十五步,崇二丈二尺,壕深一丈三尺。司竹监,在县东南三十里。穆天子传曰:天子西征,至玄池,奏广乐三日,是曰乐池,乃植之竹。史记曰:渭川千亩竹。汉书:秦地有、杜竹林。晋地道记:司竹都尉治县。其园周百里,以供国用。唐置监丞掌之。隋义宁元年,唐高祖起兵,其第三女平阳公主举兵於司竹园,号‘娘子军’。”“骆谷关,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唐武德七年开骆谷道以通梁州,在今关北九里,贞观四年徙於此。古骆谷道汉魏旧道也,南通蜀汉。魏略曰: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伐蜀,诸军入骆谷三百馀里,不得前,牛马驴以转运,死略尽。魏志曰:少帝甘露三年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即此谷道也。其後废塞。唐武德七年开,东北自县界,西南经县,又西南入骆谷,出骆谷入洋州势县界。”“灵轵渠,在县界,汉武帝穿。”“望仙泽,在县东南三十七里,周一十里。雍州记曰:望仙泽,在县东南。周地图记曰: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条,鳞甲动有云气,声如鸣。水经注曰:槐里东漏水又北,历苇圃西,亦谓之仙泽。”“终南故城,郡国记曰:即汉城也。”“秦长杨宫,在县东南三十三里。水经注曰:漏水出南山赤谷,东北流经长杨宫东。”“汉五柞宫,在县东南三十八里。”“隋宜寿宫,在县东南三十三里。”“仙寺,在县东三十五里,唐咸通七年置。”“隋文帝庙,在县东南五十里。唐天宝三载置。”“老子庙,在县界。华阳子录记:秦始皇好神仙,於尹喜先生楼南立老子庙。晋惠帝元康五年更修,莳木万株,南北连亘七里,给户三百供洒扫。隋文帝开皇元年修尹先生庙在老子庙北。先生内传曰:先生姓尹名喜,周康王时为大夫,领散关长,遇老君说道德五千言付先生。先生白日上於此。”“老子墓,在县界。水经注曰:就水北经大陵西,俗谓之老子墓。按老子为周柱下史,适西戎,於此有冢,事无可证。然庄子曰:老死秦,失之三号而出,有冢可也。”

(仙宫),隋文皇帝避暑处。(长安志卷十八县)

隋书地理志:京兆郡县:“有宜寿、仙、文山、凤皇等宫。”关中胜图志卷七:“仙寺,在县南三十里仙潭。明王九思终南山记:仙寺榜曰‘普缘’,盖此地故有仙宫,因以名寺。寺西面皆山,黑水流经其门,盖奥区也。殿前石塔,塔下空,中塑一病佛,侧垂且死,诸罗汉按摩哭泣,祷备极情态。寺门西濒水,二石塔上刻吴道子画诸佛像,有东坡题名。”

按:仙宫遗址在今县马召乡金盆村南。始建于开皇十八年。仁寿元年易宫为寺,立舍利塔。明正统六年重建,更名普缘禅寺。清康熙二年重修,名仙寺,道光年间及民国二十四年又曾重修、葺缮。现存大雄宝殿五间,配殿三间,砖、石塔七座,另有明代铁钟一口,清代碑石十六通。(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一五七页)一九九八年,因修建黑河水库,将其易地重建,并发掘了仙寺舍利塔地宫,出土有石函,内有鎏金铜棺,棺中有盛装舍利子的琉璃瓶。另在地宫中发现有碑。碑阳刻舍利塔下铭。其发愿文为:“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酉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乙丑,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谨於雍州县仙游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元皇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内外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碑阴刻仙寺舍利塔铭,其发愿文为:“窃闻天宫敞而七宝明,舍利现而千光彻,八国争立,育王创迹而先置万塔;齐秀优填,忆而写容大雄之盛德,即众圣之医王者欤?无得而称,无言而述。此塔即大隋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置也,至大唐开元四年重出舍利,本寺大德沙门敬玄,遒门若节,远近谢其精诚;神机尔朗,合寺钦其高行。乃眷彼前修,情深仰正,谨衣钵之资,用崇斯塔,奉为开元神武皇帝、太子、诸王、文武百官、爰及含识,同沾胜福,共结妙因。至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二月十五日甲子朔,庄严事毕,重入灵塔。其塔乃以丹青,饰以朱漆,致使固齐天地,岿然独存。其铭曰:蜂台构毕,雁塔休工,天花随喜,地塔崇封。开元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下。”(中国文物报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廿二日第一版)

同类推荐
  •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的历史:历史上的恶搞

    恶搞虽然是“恶”的,但基本是一种玩笑性质,没有太多恶意的行为。它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让人哭笑不得,继而又能引人深思。很多人认为恶搞是后现代意识的产物,其实“恶搞”古已有之。本书以“恶搞”这一流行词语为容器,盛满五千年厚重历史,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里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带来的乐趣。历史长河里不乏具有幽默感的“恶搞”之人,帝王、大臣、文人、宦官、嫔妃,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来抒写恶搞历史。赵高指鹿为马,稽康的天体运动,刘邦的竹皮冠冕,唐太宗养宠物的惨痛经历,李白的臭靴子……历史上的恶搞不仅仅是娱乐行为,这其中有对人生的失望,有文人的洒脱,有身在江湖的无奈。
  •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家的管家婆

    彝族土司的女佣人,后成为管家婆。分别设计惩办打死她侄女丈夫的两个凶手。为给她侄女和广大彝族妇女报仇雪恨,设法用草药毒死土司。在地下党的影响下,参加宣传、发动众,带领彝族同胞和反动势力作各种斗争。她被国民党区长偷去审,上千彝族同胞大闹五台坡、场面十分壮观。把侄女许配给受伤而被老百姓保护下来的红军战士,并且和红军战士一起配合边纵,围剿国民党保安团。并协助解放军剿灭土匪,挽救新生的区政府。解放后分别当上乡长、县妇女主任、副县长,为了维护众,不畏惧强势,不怕丢乌纱帽。在众受灾缺粮时,身为工作组长的她,与众一起共度难关,并和众一道跟县委书记巧斗,场面十分精彩。
  • 八卦战国

    八卦战国

    一部先秦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至秦扫六合,文明在起源,国家在发展,思想在形成;一部春秋战国史,横跨东周列国,纵贯五霸七雄,三教与九流并存,英雄与骚客共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练师、甄女王、貂婵、星彩、月英……所有的妞都是我的!我本是立志成为三国泡妞王的男人!曹操孙权刘备吕布敢不服?我打!如今我铁军驰骋,四海征战,只为保家卫国,扫平天下,荡清宇内!用斗魂与热血来实现华夏一统!
  • 列强

    列强

    民国,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民国,一个列强纷争的时代;民国,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民国,一个流离失所的时代;穿越虫洞而来的邱镡,如何去改变这个时代?且看《列强》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民国!
热门推荐
  • 流逝仅仅如此

    流逝仅仅如此

    一段回忆,一段美好与心伤。我从不活在过去,我只看未来。只是我不坦荡,总是想起过去记忆中的那个你。淡若清风过,浅若梨花落。流逝,仅仅如此。
  • 门徒至上

    门徒至上

    林浩车祸死后,来到门徒世界,摆在他面前的是七扇深渊门,代表七种位面世界,而他推开即是末世的轮回之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这扇深渊门的门徒使者,我林浩预定了!!”
  • 天道衍

    天道衍

    战剑铮铮千古破,古鼎幽幽万道鸣。越异世,融合虚空神体,手持至尊天宝,屹立在万道巅峰,项凡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无数年前的大战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号称不死不灭的圣人却生生葬在了枯寂的宇宙中,永不休止的飘荡?太极双丹田带给项凡的究竟是怎样的传奇人生?不一样的洪荒,不一样的异世,精彩从此展开。
  • 紫色薰衣梦

    紫色薰衣梦

    那个飘雪的午后一个满眼忧伤的少女他的梦会是温暖,还是幸福………
  • 东华大陆之帝国飘摇

    东华大陆之帝国飘摇

    架空历史小说,主要描写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故事。金戈铁马,气吞山河;泱泱大和,共赴国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热血、忠勇、谋略、爱情一个都不少。新人首发,多多支持。
  • 《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

    《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

    本书是适应当前各地学习、培训工作需要而编写的。该书多数作者直接参与了《条例》的起草工作,对《条例》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有较深的理解、认识。《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的出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宣传、理解、执行《条例》,是有所裨益的。
  • 月之焰

    月之焰

    一个人,一株火焰。神秘家族一夜间灰飞烟灭。紫瞳少年破例下山。霸气回荡,主宰世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势在必得:追你不打烊

    势在必得:追你不打烊

    女:怦然心动一眼爱上你男:不知何时你已住心底“我喜欢你。”第一次面对面的站在一起沐子晴表白了,而对面作为男主角的沈瑾却面无表情,甚至可以从他的瞳孔中看出一丝丝厌恶。“沈瑾我喜欢你。”这是沐子晴第二次表白。沐子晴满心忐忑的等着沈瑾的回答,而沈瑾只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就走了。“做我男朋友吧!”沐子晴鼓起勇气再一次表白。对面的男子依然波澜不惊,沐子晴真的有点泄气了,有些委屈的朝着沈瑾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的答案了。”说完有点悲伤的转身要走,可只在一瞬间却被人抱在怀里。低沉魅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真的知道了么?”
  • 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

    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

    造善良、美好的性格,有助于女孩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女孩积累丰富的知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女孩具有健康、乐观的心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写给女孩的完美性格课美绘本)/61成长书架》》精选《少先队小干部》杂志“性格讲堂”栏目的优秀内容编辑成书,让女孩改掉坏习惯,培养好性格,更自信、更乐观地面对生活。
  • 重生之非凡人生

    重生之非凡人生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是的,我很傲娇。尤其是当我跨越了时光的界限,站在时光的这头,面对曾经敷衍和屈从的人生,我想说我要划出一道灿烂的弧线,重新开创一个非凡的人生。大家好,我是夏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