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向中国首富、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提问“为什么要去抢功能饮料市场”时,他回答道:“红牛貌似很强,但事实上只是区域性品牌,并未统一全国市场,其市场覆盖深度远远不够,而王老吉(加多宝)则强大得多。”
宗庆后大概是全中国最了解饮料行业的人。他对饮料业各个竞争对手的分析与判断,都非常透彻与准确。如果连宗庆后都认为加多宝的渠道与终端控制力非常强大,王老吉的品牌是全国的强势品牌,那么这个结论恐怕不会错。
2012年,关于世界末日的流言不绝于耳,《2012》这部电影的3D版又卷土重来。而对于加多宝来说,如果在这一年不成功,那么公司的世界末日或许就真的来临了。
这个夏天,中国好声音
短短几周,《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飙升到每15秒36万。据说,浙江卫视当时的烦恼是,送上门的钱没法收。浙江卫视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广告时间都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而想投放广告的企业实在太多,就算找台长也没办法再安排哪怕一秒钟的广告时间。
《中国好声音》节目首播收视率即高达1.5,第二期飙升至2.8,即使是重播的1.13,也超越2012年所有音乐类节目的首播收视。第五期的收视率更猛增至4.1,这样的数据已经高得离谱,而到了最后几期节目时,不管哪一天哪一个时段,《中国好声音》都是全国收视率冠军。
而加多宝以6000万元拿下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独家冠名权,在第二季招标会上,又以2亿元的天价再度蝉联冠名。
市场现状解密
在《中国好声音》爆红全国之前,上一轮由音乐选秀节目引发的全民收视热潮,要追溯到七年前——2005年第二届由蒙牛赞助的《超级女声》。此后数年,国内的选秀节目越来越多,为抢夺收视率,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段层出不穷。
从超女之后,中国的选秀已经从甲方市场变成乙方市场,从平台市场变成选手市场。据相关媒体报道,如今的选秀节目,报名往往很冷清,有的选秀节目曾遭遇全国海选分赛区第一天报名为零的状况。
外部环境解密
对于娱乐类节目来说,国家的行政命令和相关法律法规,往往掌握着其生杀大权。2011年10月,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硬性规定“全国卫视选秀节目一年加起来总量不超过10档,类型不得重复”,从而使得音乐选秀热度骤降。
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人们欲望和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社会文化也在不同的层面上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营销活动。作者个人认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观众,是那些相对而言更有文化底蕴、更懂得欣赏音乐、更渴望梦想的知识青年。这一特定的目标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中国好声音》独特的节目机制、创新模式,也将引发国内选秀节目的文化革新。
主要竞争对手解密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声动亚洲》与《花儿朵朵》。
从参赛选手质量比较来看,《声动亚洲》略胜一筹。由于《声动亚洲》的评选思路是“否定式”筛选,从整体看,在初赛阶段对选手更严格更挑剔。当然,32强选手中也混入了少量因同情分而侥幸晋级的选手。《中国好声音》晋级的选手中有非常好的音乐苗子,但从人数上比较,则稍微少了一些。
从评委来比较,《声动亚洲》和《中国好声音》都邀请到了当今顶尖一流的高水平音乐人,都具有较高的音乐造诣和知名度。《声动亚洲》的专业评委和观众之间的交流似乎少了一些,和观众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距离感。而《中国好声音》的专业评委之间的“抢人”大战,幽默调侃和轻松自然的调节场面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作为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的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更强。
从赛制设计看,与《声动亚洲》所采用的“否定”式筛选相反,《中国好声音》选择的是“肯定”式的筛选风格。《声动亚洲》的专业评委对选手出场那几分钟的表演评判非常苛刻严格,选手发挥如果稍有不稳,评委便立刻按下红灯予以否定。而《中国好声音》的选拔方式比较温情,专业评委对于在“盲听阶段”的歌声比较满意就立刻会按下“肯定”的按钮。从初赛阶段看,《中国好声音》属于赏识肯定类的评判选拔,很有创意。
再来比较《花儿朵朵》,从参赛选手质量比较,《中国好声音》更胜一筹。
花儿朵朵是现场版的选秀,节目制作方的腾挪空间小。而《中国好声音》是剪辑版的精选,让整个节目更彰显出高质量的形象,实在是很聪明的“花招”。
节目自身解密
《中国好声音》节目源于荷兰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由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担任评委以及导师。几位明星导师之间、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倾情互动,非常真实感人。那英的率真、庾澄庆的调侃、杨坤的32场演唱会叫卖、刘欢的真情流露,让台上充满了温情和真诚的力量。很多人认为,说服这四位导师,《中国好声音》已经成功了一半。超级导师评委是这个音乐类真人秀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台前有顶级明星导师坐镇,与此遥相呼应的是节目幕后堪称梦幻的音乐制作团队。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响总监金少刚领衔,国内首屈一指的贝斯手、键盘师倾力加盟,他们全程把关《中国好声音》现场音效,从而使这档专业音乐评论节目更加实至名归。
从节目制作体制上看,《中国好声音》创立了一个中国电视制作合作模式的先河,是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制作方和电视台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据公开媒体报道,灿星制作和浙江电视台之间有一道线的约定,低于这道线,灿星赔偿,高于这道线,双方分红。对于灿星而言,这有些类似于“对赌协议”。
导师是没有出场费的,也不按场次付酬劳,也不打包一次性付酬劳。导师和制作方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开发合作,导师们参与后期的开发分成。
如此一来,导师们的投入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广告价格自然不断攀升。另外,参赛选手们的前景更有保障,因为导师们的利益和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导师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培养他们,才能名利双收。后期的产业链开发不仅仅能为选手带来经济利益,更能实现选手的音乐梦想。
有了这样的收入分配方式,就很容易理解导师在场上的全身心投入,为争抢优秀学员不惜使出浑身解数,这也成为节目中的一大亮点。
加多宝的世界末日之战
《中国好声音》固然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但加多宝在世界末日之年并不只是打了“好声音”这一个大战役,同时还做了大量的策划和准备,多头并进。
末日之战的前奏
2012年的加多宝集团内部可谓是多事之秋。从1个亿到100个亿,加多宝集团仅仅用了十余年时间,这一令人惊羡的增长速度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过它就像其他快速成长起来的品牌企业一样,自身内部的弊端也日渐浮出水面并逐渐变得尖锐起来:官僚主义开始膨胀、部分员工人浮于事、中高层之间拉帮结派、一些老员工离职或移民海外……
企业外部的压力也是重重逼近。霸王凉茶从前两年就开始拼命挖加多宝的人员,同时加强了对凉茶市场的进攻;和其正则继续凭借瓶装的价格优势攻城略地;顺牌、邓老凉茶、旺旺的老翁凉茶也在各自区域虎视眈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伺机而动。
2011年10月,透过对种种迹象的观察,加多宝高层大概知道了“王老吉”这一商标注定要被收回的结局,他们也许有过抱怨、无奈、彷徨,也许同样看不清加多宝集团在离开“王老吉”这千亿商标后还能走多久。但是,他们无疑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全身心投入到下一年的阵地战大反攻的准备中。
磨刀不误砍柴工
电影《2012》在上映之前,制作方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全球巡回发布会,最打动人心的那句宣传语是:“灾难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么?”
同样这个问题也直指加多宝集团:世界末日之战,你准备好了么?
2011年12月底,王老吉商标案正式进入仲裁程序。加多宝集团员开始为明年即将上演的“世界末日之战”做起了细致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阵地战的第一条原则是“没准备、没把握、没实力,不打阵地战”。反过来,如果你的企业具备了上述这些条件,那么便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放眼全国,饮料界也只有加多宝、可口可乐、康师傅、娃哈哈等屈指可数的超级巨头有如此战斗力。
首先,加多宝牢牢控制住原材料及罐装厂的生产,在源头上保证自身产能的稳定,并开始大规模地生产双面罐的包装产品,以期能够在2012年第一时间投入市场。
其次,在渠道方面,加多宝通过实行更多的返利政策,维护好现有的经销商资源,以期在新品面市后能够迅速打开市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加多宝高层清楚地意识到:人才是公司第一核心的要素,团队的稳定是加多宝集团发展的根基。为增强员工的战斗力与向心力,高层果断决定内部人员集体加薪30%,那便意味着加多宝员工的工资一年总开支从10个亿增长到13个亿。
此外,加多宝集团也稳步召回前期派去绿盒装即广药集团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那部分员工,并在人员召回后让他们快速地融入到加多宝的员工队伍中,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对原有经销商资源的掌控力度。
2012年春节过后,加多宝加快了“去王老吉化”的步伐。
2月,加多宝2012新版包装凉茶纷纷在全国各地悄无声息地上架了;
3月23日,公开信息显示,加多宝在湖北省仙桃市投建“王老吉”凉茶饮料大型生产基地,这将是加多宝旗下首家瓶装大型生产基地;
3月26日,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四川加多宝项目也宣布开工;
3月29日,加多宝发布官方声明,红罐王老吉启动全新包装,强化“加多宝”品牌,广告语也从以前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连平面海报也很难再找到“王老吉”商标的踪影,并在全国各市场力推双面罐装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