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依芳:你说得没错。我们的口号就是走精品化路线,这是我们制作电视剧的核心理念,我们每年出品这么多电视剧,播出率100%,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电视剧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精品电视剧不仅要有好的剧本创作、精良的摄制过程(服化道、音乐、后期等),还有与市场对接的素材制作、编剧与制作团队的合作。作为精品剧,要关注生活品质、保持创新,要传递正能量、与观众有共鸣,才能有市场。当年《中国往事》每集的制作成本是100多万,为什么这么高?单说打光,我们的灯光师和专业设备都是特别好的。我们就是想把它做成一部精品。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是对的。
我心中的精品剧是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的融合。不仅要有高收视率,还要有高性价比。高收视率意味着老百姓喜欢,电视台也乐意买;高性价比意味着高水准、大题材的品牌大片,尤其是现在,更要走国际化路线。
孙昌建:你们提出了定制剧的概念,目前这一块是仅局限于概念呢,还是已经跨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赵依芳:我们拍的戏,最终是要卖给电视台、网络等播出平台的。但中国真正有钱的电视台只有几家,而我们的电视剧每年至少有600集以上,且逐年在增长,那么就要有更多的播出平台。这也是从两方面来看的,一方面我们部部是精品,年年有好戏,这个口号是我们在1998年提出来的,当时我们还是一个小作坊,现在你只要打开中国的电视频道,每天至少都有两集的戏是我们华策的,这是讲覆盖,其实就是市场占有率。要有占有率,就不能只是跟大台、跟有钱的台合作,地方台也有无数的观众呀,所以我们提出的定制剧就是针对这个而言的。
孙昌建:关于“走出去”这一块,华策有没有具体的步骤和成果?
赵依芳: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公司的战略定位,这个跟国家的文化大繁荣和中国梦有关。
第一,我们走国际化的精品剧路线,这是今年华策的重点。从电视剧的创作上更加考虑国际化的需求,比如目前正在系统创作的三大国际精品剧系列:“中国新武侠”系列之《天龙八部》、“中国皇帝”系列之《王者天下》、“中国皇后”系列之《大汉贤后卫子夫》,首次采用双语创作,面向全球营销,将中国最迷人的武侠精神,最神秘的宫廷文化通过影视剧充分呈现,向世界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和中华文化营养。像《大汉贤后卫子夫》讲的不是普通的宫斗戏,而是将卫子夫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以贤德治天下的皇后,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告诉海内外观众,从而使人们对中国的帝后文化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第二,海外市场是中国影视业的未来蓝海,海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需求,关键是怎样符合各个国家不同的媒体定位、包装诉求、语言、审美习惯等,中国一些接地气的故事在国外不一定畅销,他们喜欢主线清晰简洁的故事,不一定看得懂复杂的、有内涵的。海外输出并非简单的翻译,最主要的是让外国人读懂你的产品。作为文化输出载体的影视剧,对国家整体的贡献力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还任重道远。
第三,我们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除了派人去好莱坞学习之外,我们还更多地去参加国际性影视剧节庆活动,就电视剧这一块,我们每年要参加国际上十几个节展活动。能这样去的,除了央视,就只有我们华策了,这就是努力地把我们的剧推介出去。
第四,“走出去”还包括我们主办一些活动,比如每年的“华策论坛”、上海国际电视节上的“白玉兰论坛”等,都是我们主办的。我们在第17届香港国际影视展上,还举办了“品味东方文化,创赢国际市场”的主题论坛,通过这种重点出击的方式,推动“华流”的形成,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宏大理想。
孙昌建:现在“走出去”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在海外市场比较受欢迎?目前在海外能赚到钱吗?
赵依芳:因为民族、文化和地域的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也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所以相对来说现实题材的海外发行有难度,能走的还是古装和武侠。海外市场这一块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总体上看,目前还处在砸钱阶段,但我们已经铺到了91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走出去的合作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合作译制等。
现在公司计划在3~5年时间投资2~3亿元建设覆盖30个国家以上的国际华语电视剧联合播出平台。我们已经在香港成立了全资公司,与TVB、NowTV等香港的国际化传媒机构探讨针对建立全球性华语戏剧的联播体和平台问题。2013年华策TVB华语影视剧频道将首先落户美国有线电视和香港IPTV频道。我们还要为中国影视产业的未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浙江华策影视育才教育基金会”每年将资助一批人才前往国际一流学院进行深造。
孙昌建:以前有日剧韩流,现在在白领和知识阶层中流行美剧英剧,那有没有可能掀起一个“华流”,这个华既是华策之华,更是中华之华。目前在这一块上,国家有什么优惠政策?
赵依芳:“华流”也正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吧!目前国家有税收政策上的优惠。
孙昌建:现在某些电视台经常播一些境外电视剧,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二三十年前,不知收视率如何?习近平到非洲访问时,坦桑尼亚正在播一部译成斯瓦希里语的中国电视剧《老爸的心愿》,就是入驻实验区的企业做的。这方面华策是怎么考虑的?
赵依芳:中国国际影视产业实验区是去年获批成立的中国唯一以文化出口为导向的国际化产业平台影视基地。这是国际化创意创作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是一个产业化的基地,在这里可以拍戏、融资、做产业链、整合营销等。
它虽然不比横店影视城大,但却很精致,集六大功能于一身,包括创意创作、文化外贸、交易传播、政策配套服务、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我们已经争取到了国内最优惠的税收政策。目前招商工作顺利展开,已经有200多家国内外影视企业入驻。
孙昌建:你们还收购了一家演员经纪公司的股份,是为开源节流的考虑呢,还是有其他的想法?演员片酬的提升是不是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时候了?
赵依芳:华策将上市后的第一年定为基础年,第二年是提升年,今年第三年被称为跨越年。所谓跨越,指的是核心主营业务内涵式发展,产业链延伸出平台化价值。上市公司只靠电视剧不能打开发展空间。艺人经纪对产业链的完善很重要。虽然公司在控制演员成本上一直有优势,但近年影视剧制作成本不断上涨,尤其是演员劳务报酬,需要建立更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防范成本不断上涨的风险。
我们与海宁华凡的合作为双方开启了合作共赢的成长机会。吴翊凤是一位有着丰富艺人经纪经验的经纪人,她与大陆影视剧合作多年,我们能在她的团队身上学到艺人培养、经营管理等经验。通过影视剧发现、培养更多有潜力的艺人是我们的义务,也是促使我们走到一起的理念。
孙昌建:最后问一个私人的问题,您的先生是华策的董事长,但他好像一直隐在幕后,你们两个在家里和在公司的合作情况是怎样的?
赵依芳:简单地说,就是他想事我做事,想事是很重要的。这个行业所进行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工作,确实要有人多想想,但同时也要有人去拼命干活,我就是那个拼命的人。在意见有冲突的时候,大的听他的小的听我的,他也知道我基本的一些判断,会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孙昌建:那么在家里也这样?
赵依芳:家里也听董事长的,因为我在家的时间太少了,他张罗得多,我这个人声音那么大,天生如此。我们同行经常笑话我,说你声音可不可以放小一点,我说不行,我就这样的。
……
因为赵依芳后面还安排了几个会议,有许多人在等待着她的时间,所以还有不少更个人化的问题没有机会展开。不过好在赵依芳还是蛮有亲和力的,在杭州的一些影视文化活动中,也时见她的身影,虽然她极为低调,不愿多讲个人,强调更多的是团队。无论如何,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影视和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都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创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更好更新的意思;这个“有”,就是故事,就是情感,就是思想,甚至是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在文化创意界,领导人的气质几乎是决定一切的,这不是说团队不重要,但即使你有100个军长,你没有一个挂帅的司令,还有可能会群龙无首。赵依芳显然就是华策的总司令,是这个上市公司的灵魂人物,而杭州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公司,不正是我们的骄傲吗?
中国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出品企业,就深隐于美丽的西溪,这不也是杭州西溪的骄傲吗?
(注:此文部分内容参考了华策影视的内刊《视尚》,在此要一并向总助王颖和编辑张莹、王靖蒙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