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家庭最大特点在于有并列于同一代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妻同时存在于一个家庭之中。对儿童来说,在家庭中有叔、伯、姑、姨,还有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或姨兄弟姐妹。这样,不但父母,而且叔、姑、伯、姨等,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性格形成都会产生影响。儿童还会把父母与叔、伯、姑、姨进行比较,使他自己对父母的满意态度产生变化。如果父母与叔、伯、姑、姨的关系相处得好,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会使儿童形成宽厚、仁爱、乐于助人、真诚无私等良好的性格。而如果上一代的几对夫妻互相对立,互相倾轧,矛盾和纠纷不断,就会使儿童形成狭隘、自私、粗暴、狡猾等不良性格。
此外,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儿童性格的形成。儿童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出大人之间的关系和大人的教育。这种关系如果相处得好,儿童可以互相比较,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大大提高儿童的合群能力。相反,这种关系如果相处得不好,儿童就会学坏样子,互相妒忌,吵嘴打架,甚至还会影响到大人之间的关系。
3.教育环境与人的性格
人的性格不能自发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和培养才行。对正在成长着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对性格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家庭教育与性格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绝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在家庭中约占2/3以上的时间,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家庭教育的性质和家庭心理气氛、父母本人的性格等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打下深刻的烙印。
一般来说,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众多的家庭进行分析,可以分成以下几类家庭。
①理想型家庭。
家庭结构完整,心理气氛和谐,家长有一定的政治、科学、文化素养,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能用正确的方法方式教育子女,家长在子女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家庭成员之间有民主气氛。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善良、豁达、开朗、上进心强、富有同情心。
②专制型家庭。
父亲(或母亲)俨然以家长自居,专制、压服、暴躁、滥施惩罚,母亲(或父亲)在家庭中则处于无权的从属地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虽有威严,但没有威信。这种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是意志薄弱、备受压抑、不会独立思考,就是暴躁、凶狠、肆意胡为、拒绝家长或教师的合理管教,成为难教育的孩子。
③溺爱型家庭。
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一味地迁就,百依百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惟恐孩子不高兴。孩子是全家的中心,长辈围绕孩子转。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是孩子的奴隶,决无任何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成为惟我独尊、任性、为所欲为、厚颜无耻、心肠冷酷的人。
④教育不一致的家庭。
父管母护,父严母慈,或父从母命,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孩子无所适从,家长毫无威信可言。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顽皮,我行我素,不听管教,对外界刺激麻木、冷漠,无动于衷,成为难管教的孩子。
⑤放任的家庭。
家庭关系不正常,家庭结构不完整,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父母本人的品行不端正,家长根本就没有威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对人不信任,对人生对社会冷漠甚至敌视,大胆妄为,毫无顾虑,在外界的引诱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较以上五类家庭,第一种家庭是最为理想的。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养方式应该是启发引导,言传身教。一方面和他讲道理,另一方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对孩子的爱护、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爱父母,尊敬父母、和父母心理交融,对父母的话句句入耳,心悦诚服,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去做。反之,如果对孩子放任自流,粗暴打骂,往往会导致孩子和父母心理上的疏远和对抗,其教育效果是很不好的,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家庭教育还与父母的文化素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程度有关系。因为父母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趣、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职业、地位,而职业地位决定着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从而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精神和物质条件结合在一起,在家庭中造成某种形式的有利于儿童性格发展的条件积累。
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关系是很密切的。这种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上叫做“感情交融”,人们通常说孩子对父母很“亲”,就是指的父母和子女的亲密程度。但是,也有一些例外,一种是分居型,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把孩子放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第二种是忙碌型,就是父母和子女住在一起,但事务忙或经常出差,常常是一个月或几个月不同孩子见面;第三种是冷漠型,父母虽和孩子天天见面,由于沉溺于赌博等不良嗜好中等原因,不关心孩子,和孩子的互动频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能真正起到启发、引导作用,家庭教育不能成为孩子发展优良性格的土壤,儿童就易养成不良性格和作风。
因此,必须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从小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为他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校教育与性格
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而且是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其中包括性格的培养。学生掌握了学习材料,就会习惯于系统地、有目的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顽强性和坚持性等性格特征。集体活动也可以锻炼自制力和纪律性等性格特征。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传统、校风、班风、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集体发展的水平,都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集体的基本形式是班集体。班集体、少先队、共青团组织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班集体、团组织的要求、舆论、评价常常对学生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任何班集体都可以发生积极的作用的。只有具有正确而明确的目的性,对其成员有严格要求,能发挥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并与全校集体有密切联系的班集体,才能对学生优良性格特征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举止和风格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师的高尚人格、强烈责任心、创造性的劳动态度、富于同情心、谦虚朴素,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样,教师的不良性格特征,如粗暴、偏心,缺乏责任感、工作马虎等,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
(3)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在性格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个人对性格的自我教育具有很大的意义。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人的自我修养或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修养,并以最好的修养方法把他们武装起来。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常常希望主动地了解和分析自己的性格,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教育者应该积极鼓励和指导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什么是良好的性格特征,激发他们经常以自我鼓励、自我分析、自我制约、自我指示和自我监督的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外界生活条件制约下,人的心理活动的运动发展过程。外界生活条件和教育对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外界生活条件和教育并不能直接形成人的性格。在相同的客观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必须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发生作用。研究表明,如守纪律、负责任等性格特点的形成,都是接受与领会外部的社会要求,逐步转变为对自己的内部要求的过程。
Π·C·斯拉维娜的研究表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普遍化是性格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了培养和形成作为性格特征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不仅要正确组织受教育者的行为,还必须恰当地激发使这种行为得以实现的动机。一切行为方式,只有在积极的动机的推动下,并不断地付诸于行动时,才能概括化、定型化、模式化,从而成为性格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