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勇于表现自己的胆识与才华同“出风头”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不对的。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是出风头,而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负责。有些真知灼见,你不宣传,别人就不知晓。有些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的创新见解,你不宣传,也就无法得到推广。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人们只知道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殊不知在贝尔以前,早有人发明了这类装置,不过当时人们不理解这种发明的社会意义,不予理睬,而这位发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贝尔发明电话机后,遭遇也并不比这个人更好,但他却顽强地向人们宣传自己的发明成果,像“马戏团”那样到许多城市去表演。在实在行不通的情况下,又办了个“贝尔电话公司”,最后才把电话推广了开来。倘若没有贝尔的“自吹自擂”,电话机怎能进入人们的家门?可见,勇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坏。恰恰相反,这正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在这里,当“谦谦君子”是没有必要的,你就是自己的“伯乐”。
勇于表现实际上是推动人们进取向上的一种心理动力。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默默无闻,谁都想使社会知道自己的存在,想在历史上或多或少留下一点影响。这是推动人们奋发图强的一个动力。历史表明,一个社会只有当它的成员能够普遍地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时候,这个社会才是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充满活力的。马克思早在100多年以前,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过去封建社会反对自我表现,压抑人才,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造成数千年的社会停滞。
从个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看,勇于表现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一个人,纵然有满腹经纶,然而他不表现;纵然他有一肚子锦囊妙计,但是他不献出,那他就谈不上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勇于表现,是把内在的本质外在化,精神的东西物质化,有用的经验公开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勇于表现的过程,就是人们积极从事创造的过程。它把个人的智慧和才能,理想和抱负奉献出来,供他人去认识和了解,供社会选择和使用。
当然,自我表现和自我吹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自我表现者是靠真才实学,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看得见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的。而自我吹嘘者则拿不出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靠谎言和欺骗等虚假的东西来表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吹嘘,只有一时的诱惑力,一旦真相暴露,就将被人们所唾弃。
4.从“沉默寡言”到能言善辩
我们祖先们不大重视甚至不大喜欢“能说会道”的人,对那些谈锋很健的人,常常加个“夸夸其谈”的帽子。一个人如果被公认为“夸夸其谈”,那就不怎么讨人喜欢,而如果被公认为“善于为自己辩护”,那就没有多少人愿与之交往。相反,一个人如果沉默寡言,不苟言谈,那么,这个人往往会受到欢迎。这种传统的评价标准,在今天的青年身上也有着很深的烙印。常常听到有的人说:“我这个人,笨嘴笨舌,讲不好话。”似乎这并不算什么缺点。显然,这是一种相当陈旧的见解。
现代社会需要那种机敏灵活、能言善辩的活动分子。羞怯拘谨、笨嘴笨舌、老实巴交的人,在现代社会不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有些人很有知识,就是因为缺乏“嘴巴上的功夫”,因而受不到人们的欢迎。有些人专业水平很高,工作做得很出色,但表达能力却很差,言谈拘谨慌张,逻辑思维混乱,一讲就语无伦次,虽有好的经验、好的见解,但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也有的人,文字修养不够,工作很好,但写不出一篇有水平的论文,既不利于宣传见解,也不利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这种人在现代社会很难吃得开。现代社会注重口才,与姑娘交往谈恋爱也好,谈生意也好,当服务员也好,会不会讲话差远啦!如果你很会说话,首先就能够博得对方的好感。假如你善于说服别人,那就说明你有水平,办事情就会更加顺利。
不要以为“能说会道”仅仅是嘴巴上的功夫。有人认为:只要有真本事,嘴巴笨一点怕什么?其实,什么是真本事呢?“嘴巴硬”就是一种真本事。古来人们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有一番口才。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中世纪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启蒙者卢梭、孟德斯鸠,美国发动与领导黑人解放运动、进行南北战争的林肯,起草《独立宣言》的杰佛逊,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是杰出的演讲家。另外,一些自然科学家如伽利略、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也是杰出的演讲家。再以我们中国来说,先秦时代的孔、孟、老、庄,还有其他一些诸子百家,统统是杰出的演讲家。秦朝李斯以辩才著称。汉朝学术会议——白虎观会议和盐铁会议,参加会议的人都是一些雄辩者。赤壁大战前,诸葛亮在东吴智激周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靠的也是自己的雄辩才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以煽动性演说而闻名于世。一部《孙中山文集》,收集的大部分是孙中山的演讲词。“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学生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对于唤起民众,共赴国难,掀起抗日救国的浪潮,起过巨大的作用。周恩来同志机敏的辩才,使国际上多少政治家为之倾倒。面对这些事实,难道我们还能说,能言善辩不是一种真正过硬的本领么?
在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交往频繁,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能力之一。作为现代的人,不仅要有新的思想和见解,而且要能在别人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不仅要以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做贡献,而且要能以自己的语言去感染、说服别人。就职业而言,从事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口才:对政治家和外交家来说,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一项基本的素质;法官要使罪犯认罪伏法,律师要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少不了要进行辩驳。商业工作者推销商品、招徕顾客,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都需要口才。在日常交往中,有口才的人能把平平常常的话题讲得很吸引人,口笨嘴拙者即使讲的内容很好,听起来也索然无味。有的建议,有口才的人一说就通过了,无口才的人却无法获得通过。改革是除旧布新,要改革,就必然会遇到论辩和论战。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却由于口才不佳,表达不清,又怎能使自己的观点为他人所接受呢?
二、培养开朗的性格
性格形成不单纯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它还有着广泛的社会因素。这就决定了,不能离开群体的活动而追求个体的完善。恰恰相反,个体的完善只有在群体的活动之中才能实现。因此,性格培养必须在开放的系统中进行,必须到广阔的社会活动中去塑造自己。
而要在开放的系统中进行性格培养,我们首先必须具有开放性的性格。所谓开放性性格,就是密切注视外部世界,积极进行社会交际,随时准备吸收社会上一切有益的新的观念、新的思潮和新的信息。在开放性的社会中,开放性性格是使我们适应时代变化、跟上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1.善于活动,长于交际
开放性性格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善于活动,长于交际。也就是说,能够迅速和周围的人们建立起融洽关系,很快地沟通人际间的感情,善于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鼓动别人和自己合作。对周围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能很快地了解,并能作出相应的反应。
广泛的社会交际,是保持自己和社会联系的最重要的渠道,对于了解别人,了解社会起着一种“窗口”的作用。通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自由地互通消息、交换情报,可以更快和更深刻地洞悉社会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大量的社会信息,诸如文艺活动、社会新闻、市场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新趋势、新变化,等等,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社会交际活动中得来的。看书看报也是取得信息的渠道,但是这种渠道只能提供信息海洋中有限的一部分,而且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过程,流速较慢。而社会交际则是跳过了印刷过程的信息道,流速自然要快得多,容量也要大得多。
社会交际活动,使人对外部世界反应丰富多彩,可以使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学到新的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交际活动使人加入形形色色的社会活动,从而可以弥补专业狭隘化的局限性,并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通过处理各种事情和与各种人打交道,能够锻炼和提高人们观察、应变、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幽默、机智、敏捷、乐观、合群等性格特征,都和善于交际有着很大的关系。事实上,像列宁、萧伯纳、鲁迅等等机智幽默、豁达开朗的人,全都是进行广泛交际的社会活动家。在现代社会,一个单位的负责人如不具备交际能力,就不能有效地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甚至择偶谈对象,姑娘们也大都喜欢在性格开放豪爽的小伙子中觅取意中人。这些都说明,开放性性格已成为现代人性格的重要要求。
社会交际也是人们相互沟通感情的桥梁。通过彼此交往,增进了解和相互信任,既可以更好地和人融洽相处,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感情、钝化或淡化某些无谓的矛盾,有着积极的意义。人生在世,总免不了有一定的烦恼和忧愁。即使是无忧之人,如果把他一个人关在黑屋子里,时间久了他也会产生恐惧感。相反,如果一个人有广泛的交际,有很多的朋友,“知音时相勉”,有了苦闷,朋友就会给他带来安慰和力量。社会交际还有着满足心理需要的功能,像青年期的反孤独需要、安全感和归宿感的需要、自尊心和表现欲,等等,都只有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敞开心灵,坦诚相见
善于交际,是开放性性格的外在表现;而心灵敞开,则是开放性性格的内在表现。
一个人交际的范围和广度,反映着他性格开放的量的方面。而心灵敞开的程度,则反映着他性格开放的质的方面。虽然积极与人交际,但并未敞开自己心灵的人,虽然有开放性性格的表象,但是却没有开放性性格的实质。
敞开思想,坦诚相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高节奏所需要的。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完成一项工作最讲究的是效率。我们的性格如果过分内向,就会妨碍和他人的正常交往,并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利。比如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思想,如果一方说话时保留的成分很多,那么,另一方就不能对他有较好的了解,因而对今后的相互协作就会带来困难。性格豁达,做事就爽快,个人生活的节奏也就跟上了时代生活的节奏。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人们不但在相互了解上,就是在谈情说爱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就是说,双方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少一些,而两者之间的了解则要很深,感情也要很深,如果没有开放性性格怎么能行呢。现在,社会上大龄青年找对象难的问题很突出,其中恐怕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性格过于内向的缘故。既然你那么内向,那么喜欢掩盖自己的内心,那么在这个高节奏的社会里,又有谁愿意花太多的时间来了解你呢。
人们在性格上要追求和时代相适应的“开放美”,敞开心灵,坦诚相见,不要使自己城府太深,人为地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削弱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系的纽带。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在现代社会,精于世故,使人莫测高深的人,没有人愿意与之交往。思想沟通、信息交流都是双向对流的,你能给别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别人才愿意给你提供有用的信息;你能有新的思想启发他人,他人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城府过深的人,“见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既然你对别人净是虚语搪塞,别人从同你的交往中毫无收益,又有什么必要同你交往呢。城府太深,实在是自我孤立的愚昧之举。自我封闭造成的孤寂、单调、沉闷,和由此而产生的狭隘、浅薄、偏见,会扼杀青春的生命。当人生被顽固的封闭思想盘踞着灵魂时,自己的周围空间便越来越小,犹如置身于一个狭小的、荒无人烟的孤岛。在这个孤岛上,即使有超人的聪明才智,也无法在狭窄的空间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丰富自己的灵感和想像,一切天赋和灵感都会由此而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