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围的人遇到困难时,要在财务和情感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在时,要用沟通表达关爱,通常一条问候的短信可以沟通彼此的感情,一句关心的话语可以使感情更为融洽;在节日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份小小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友情与珍惜。
同时,在帮助他人时,要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关切。对别人的帮助要真诚,不要给人以“有目的”的感觉。我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这样才能使别人愉快地接受,我们才会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最后,还要学会为别人设想。帮助别人必须以不危及别人的自尊为前提,不然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再提供帮助,我们才能恰到好处地帮助别人,而不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总之,喜欢帮助他人的人一定是善良的人,养成爱帮助人的习惯时,我们就会和善良的性格结缘。
走出困惑:让青春期暴力无处可遁
现在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朋友的暴力倾向很严重,他们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同学间爱打闹,偶尔用拳脚击打同学本来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
某中学初三学生夏伟,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因学习刻苦,受过学校表彰。可是,这个1.78米的优秀学生,也有自己的难处,就是同桌刘洋总是和他过不去,经常干扰他的学习。期中考试过后,夏伟在周记中向老师提出换座位的要求。一周后,夏伟换离座位,不再和刘洋同桌。可仅过了一天,血案就发生了。第二天下午放学后,刘洋和两个同学一起在校门口殴打夏伟。刘洋还拿出尖刀,对着夏伟的左胸部猛刺一刀,致使夏伟心脏被刺穿而身亡。检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刘洋提起公诉,庭审后,受害者的父亲说,疑犯没有对犯罪事实提出异议。但令他愤怒的是,他从刘洋脸上看不到一丝忏悔。
看完这个案例,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青少年是怎么了?为什么都喜欢用一些不可思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刘洋的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性格扭曲的暴力现象。相关调查显示,具有这类行为的孩子,男多于女,独生子女多于非独生子女,并且以年龄小的孩子居多。
研究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如果不及早教育,其行为可能愈演愈烈,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会对其以后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那么,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让自己远离这种不正当的行为呢?第一,正确地选择朋友。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告诉我们要交志同道合、真诚、正直、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交这样的朋友能使我们在学习和做人方面得到提高。
第二,正确地选择书籍。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困惑和挫折,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我们可以选择阅读一些思想阳光、上进的书籍,如世界名著、各种励志书籍等,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保持平静,打开我们的视野。
第三,远离一切不良的影视和书籍。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影视和书籍的内容都不利于我们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我们应该远离这些不良因素。多看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第四,当我们自己遇到威胁或者暴力时,首先要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在面对于自己有危害行为的人时,要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因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第五,如果自己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家长、老师、警察申诉报案。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总之,我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和睦相处,不伤害他人利益,不以大欺小,不以众欺寡,不没事闹事,要与人为善,养成举止文明、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和好习惯。
点滴做起:时刻保持一颗孝心
朋友,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白头发呢?当你在为自己庆贺生日时,你是否想到过让你降生的母亲呢?你是否想要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也许你从来就没有想起过,是吗?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尊敬老人、孝敬长辈,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少年的种种“不孝之举”令人吃惊。
一名初一年级的男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自己的床铺都要由母亲来整理。某日,母亲生病卧床,要他独自去楼下的快餐店解决吃饭问题,一听母亲这样说,该男生竟对着病床上的母亲大发脾气。
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明知下岗的父亲仅仅依靠修理自行车获得微薄的收入,花钱仍然大手大脚,他经常向父亲索取零花钱,除了出入游戏机房,他每天放学后还在校门口买上五串羊肉串,吃得满嘴流油。而当疲惫的父亲要他打一盆洗脸水、取一条毛巾时,他要么以“正在做作业”为由懒得动手,要么嘟嘟囔囔,对父亲没有好脸色。
一名高一年级的女生曾在日记中透露,自从年迈的奶奶住进她家之后,她从未主动拿出自己的零食给奶奶吃;而疼爱她的奶奶几次为她买了零食,反被她讥之为“太次”、“老土”,并把零食扔进了垃圾桶……上述这些“不孝之举”屡见不鲜,但还有更让人震惊、让人难以接受的“不孝之举”不时见诸报端,如辱骂父母、虐待老人……父母坐在一起,聊起各自孩子的日常表现,最感失望的往往不是成绩不理想,而是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孝顺,这成为不少父母的最大忧虑。
一位15岁男孩的母亲说:“我简直难以想象,孩子长大了,对父母的态度竟会变得如此恶劣!好像读了初中之后,他再也没有客客气气地跟我们说过话。我们那时候,哪敢这样对待父母啊!”
另一位16岁女孩的母亲说:“我已不指望年老的时候把她当作我生活的依靠了,我只担心她的未来。因为不懂尊重父母的人,必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是的,正如这个母亲说的:一个不懂尊重父母的人,必定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一个连养育自己的长辈都不爱、不敬的人,怎么可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对长辈没有尊敬之情,又怎么去关爱、孝敬长辈呢?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形成善良的性格。
因此,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明白,尊敬老人、孝敬长辈,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亲人一种感恩的表现,我们应该从现在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孝敬长辈、尊重长辈。
第一,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要表达出自己对长辈的孝心。生活中的事情都是琐碎、繁杂的,但正是这些小事,才更容易培养我们的孝顺习惯。因此,我们不应该错过生活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比如,每天要向长辈问好,礼让长辈,吃饭的时候帮长辈盛饭等。只有长期这样做,日积月累,我们孝顺的习惯才会养成。
第二,我们要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由于身心还处在发育期,所以有时做事容易受情绪支配,比如易冲动、自制力差等,这些都是不良情绪的表现,一旦发现自己有这些行为时,应该尽力克制,不能对父母长辈大发脾气。
第三,我们要主动和父母多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父母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第四,善于体谅父母。如果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当父母批评自己时,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要主动道歉,才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如果错不在自己,自己很委屈时,可以先不去争辩,等到父母心情平和下来时,再换个时间和地点,与父母重新进行沟通,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不要随意发脾气、顶嘴,应该尽力避免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或离开一会儿。
第五,勇敢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干些农活等,趁这样的机会还可以跟父母聊聊天,交流一下思想沟通一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