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78500000060

第60章 羽翼已丰

这几年里,李之郎的生活也是波澜不惊。自从进了国子监,他便一心学习。在国子监里苦读四书五经,回到家中勤奋练武,钻研兵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知道自己再没有童言无忌,任性妄为的资本,便开始精心塑造自己静心学习,处事稳重的成熟形象。

他还借口避免伤仲永的悲剧,拒绝了众多的宴请应酬。而在国子监选拔监生历事的时候,他又亲自上书,恳请皇帝特旨,念在自己年龄尚幼,允许自己安心读书,暂缓历事。

所谓历事,就是国子监的监生们,在入监一定年限之后,要到各个衙门去观政,用李之郎前世的话说,就是实毕业实习。

王振见了李之郎的奏书,倒也没有任何刁难,还帮着李之郎说了许多好话,让小皇帝和内阁准了李之郎所请。

到了正统五年,阁老杨荣病重。杨荣一向富有谋略,虽然王振这些年表现良好,但隐隐之中,他依旧不放心。同时考虑到自己和另外二杨皆是年事已高,随时可能离世或者退位,为了将来能够更好地遏制内官势力,他便同杨士奇、杨溥等人商量,预先把一些正直有才干的人引入内阁,以培植外臣势力。

内阁奏议很快交到宫中,张太皇太后见了,心中不由得一阵悲切。她明白这几乎等于是杨荣的临终布置了,于是便应允内阁遴选有资历、名望和才能的官员,进入内阁任事。

经过反复商议和慎重选择,侍讲学士马愉、曹鼐入文渊阁,参预机务。那马愉与李之郎的父亲李应庚乃是同科进士,且马愉乃是该科状元郎,而曹鼐是三年后下一科的新科状元。从他们高中状元至今,不过十年左右便已高居内阁了。

马愉和曹鼐入阁之后,原侍读学士李应庚、刘球升任侍讲学士。

待一切布置妥当,内阁阁老杨荣因病重不治而逝世,高寿七十。噩耗传出,张太皇太后痛哭不已,下旨厚葬,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

杨荣逝世后,内阁首辅杨士奇亦重病缠身。更不幸的是,他的长子杨谡,从小骄纵放肆,欺压百姓,甚至杀害数十条人命。随着杨谡诸多恶迹彰显于世,杨士奇声望大跌,备受朝野指责。

杨士奇无奈,以病老为由,数次辞官致仕,最终被批准。

到了正统六年,张太皇太后偶感风寒,却因年老体衰,竟难以治愈。此后病情加重,以至口齿不清,目不能视。

王振见太皇太后再也威胁不到自己,便露出隐藏已久的爪牙,逐渐开始引朋聚党,揽权干政。他大力提拔自己的侄子王林为锦衣卫佥事,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亲信马顺为锦衣卫指挥,亲信太监曹吉祥为东厂提督。

掌握了锦衣卫和东厂大权,他开始利用两者打压朝臣,招揽外官。

百官之中不乏那些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徒,他们见王振势力日增,也开始改换门庭,投入王振的怀抱。殊为可笑的是工部郎中王佑,他因为没有胡子,引起了王振的注意。有一次,王振问他:“你怎么不长胡子?”王佑回答:“老爷所无,儿安敢有?”王振哈哈一笑,第二天就把这个阿谀奉承,认自己做干爹的王佑提升为工部侍郎。

此事一时引为坊间笑谈。有了王佑这块遮羞布,大家平日对王振的阿谀奉承倒显得不是那么无耻了。于是更多人开始欢快地奔向王振的怀抱。

过来一个月,山西、河南巡抚于谦回京述职,有朋友劝他备好财帛礼物,前往拜谒王振。但于谦却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两袖清风尔。”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通政使李锡听说了于谦的话,为了逢迎王振,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王振大喜,便将自己恨得牙痒痒的于青天,投入刑部判处死刑。消息传出后,一时间万民共愤,联名上书。

王振见激起了民愤,也很是惊慌,他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便想放了于谦。可又顾忌自己的面子,便编了个理由给自己下台,称从前也有个名叫于谦的人和他有恩怨,说是把那个“于谦”和被关起来的于谦搞错了,才把于谦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听说于谦改任大理寺,竟然组织了不少人员,入京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山西、河南巡抚。一时间,宫门前竟聚集了数千人之多,成为大明立国以来京师里的一道独特风景。此后,周王、晋王等藩王也纷纷上书,王振虽然权势大增,但面对这些藩王们,却是根本不敢炸刺,只得再次任命于谦为山西、河南巡抚。

虽然于谦官复原职,但这件事并没有让王振的“声望”下跌,反而让大家进一步看清了王振睚眦必报的性子,更加感到恐惧害怕了。

到了九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宫经过一番重修,其规制比以前更加壮丽。为了庆祝北京宫殿圆满竣工,皇帝在皇宫大摆筵席。按照明朝宫中制度规定,宦官无论如何也没有资格参加宫宴。可这时的王振已深得皇帝宠信,虽然皇帝已经年过十五,渐渐成年,但在宴会上见不到王振,就象少了点什么似的,急忙派人前去看望。王振见了来人,自比周公,大发牢骚说:“周公辅助成王,为什么惟独我不可以到宴会上去坐一坐呢?”

传召的小太监将王振的话报告了皇帝,皇帝不但不怪罪,反倒觉得王振受了委屈,下令打开东华门的中间大门,让王振进入宫中参加宴会。王振刚刚来到门外,宫中百官即向他拜礼,表示欢迎。

自此以后,王振羽翼已丰,行事毫无忌惮,全凭自己心情,气焰日渐嚣张。他也终于“得成正果”,飞升为一代权阉。

同类推荐
  • 大内功时代

    大内功时代

    本世纪最伟大的走私头子,穿越到了武侠世界,不走盐,不走粮,专走属性各异的内力。靠着走私头子的努力,这个世界也成功进了新能源时代——大内功时代。
  • 天罡七星传

    天罡七星传

    “一经两诀合双剑,王屋洪门始传来。铁剑五宝非凡物,重光遗藏此中猜。”洪政开铁剑门一派,留下了《天罡经》、《天罡剑谱》、《七星剑谱》和天罡剑、七星剑,被奉为“铁剑门五宝”。宋夏“永乐城之战”中,铁剑门梁浩然拳打了侮辱其师罗大通的毒龙教弟子武一南,不想被武一南怀恨在心,十八年后在毒龙教覆灭前留下了这么一首诗来,谎称铁剑门五宝之中藏有南唐李后主的宝藏,铁剑门弟子王利锋、王云飞父子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 情碎义绝

    情碎义绝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我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龙潭塔第十层,程无恒脚踏长椅,斜依在塔柱下。吟完那首她最爱的词句,注视着依旧清澈的龙潭水微微泛起涟漪。再大口灌下一坛陈年清水香。山风吹来,他身上的布衣一角被轻轻掀起,犹如多年前她温柔的动作。不知不觉间,脸上已有湿意。无恒拼命告诉自己那只是残留于脸上的酒液——当初她是那么深情叮嘱他要好好活下去,要开心活下去……忘了她……但为何这么多年后,还不能忘怀?要活,易。要开心,难。你想我开心的活,为何当初你选择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依萍啊!你知否,我情已碎!
  • 出剑

    出剑

    他像个孩子,有情有义,肩负使命,却屡屡被人陷害。就算头破血流,也会从地上爬起来,重新站稳。不为别的,就为心中一口气,不揪出幕后的真凶,他誓不罢休!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谁才是最后的真凶,谁才是那操控大盘的神秘人!不到最后,谁也猜不透,谁都有可疑,但是真相只有一个!
  • 上凌宗

    上凌宗

    十年乌夜剑气晓,风雪清凌刀光老人的一生必然充满遗憾与情仇,但在死的那一刹那都成云烟消散去。重生之后,这条命与走的路都不再属于自己。
热门推荐
  • 太古血歌

    太古血歌

    万族林立,以我为尊!洪荒各界,唯我称雄!我欲转乾坤!踏苍穹!封天封地封万物!夺我所有······
  • 白虹明玥

    白虹明玥

    天地不仁以为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否天下苍生都只能沦为刍狗?
  • 又见木槿花

    又见木槿花

    从前有座剑灵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小和尚和小尼姑bbbbbb
  • 海华南洋

    海华南洋

    现代小兵司马安意外重生到民国初年,凭着先知先觉,在二战前完成了资本积累,在二战最后一把晚餐盛宴中谋夺南洋,趁着二战于东南亚建立华人国家。经历了抗战,策划了太平洋海战,以及战后五十年的发展。本书前半部主要以战争为主,后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
  • 弱水南海

    弱水南海

    毒舌女狗仔因为顶撞公司高层,被流放到韩国杂志社,却意外邂逅了了大明星组合,火药味十足,当你来观战!
  • 自由旅行与风与酒

    自由旅行与风与酒

    世界上最好的几样东西,莫过于自由旅行,与风,与酒。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作为书名,是因为我写的这本书是一部散文集,而我要收集的要写的散文,我希望是最好的。是所有人心中的自由旅行与风与酒。我一直以为,在大家看惯了小说的狗血剧情,看厌了一个又一个重复的情节时,这部散文集将会是一道清澈的溪流,流淌进你们的心里,在充斥着各种题材各种尔虞我诈的小说中间,我的散文独树一帜,起点独此一家。起点独此一家,《自由旅行与风与酒》,这就是我的自信。
  • 弟子死复生经

    弟子死复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Captives

    The Captiv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痒

    小说摆脱了分章分卷的固有模式,以男主人公2010年全年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着力描写了男主人公曾经的爱情、梦想、信仰被击得粉碎,青春的梦碎于现实之痒。痒是人所有望的欲根本表现状态,更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时期迷茫的象征。表达了一种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期,人的思想阵痛及成长历程。
  • 血天行

    血天行

    红尘夜雨落,染血万里行。问伊魂归处,坠泪斩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