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33600000009

第9章 墨用文玩(3)

第二节墨用清供

一、墨床

墨床是文房用具之一,其作用是把用后的墨块儿平放在墨床的最高处,墨湿的地方会自然风干,然后再把墨块儿放到盒子里保存,而放置墨块儿的底托,我们称之为墨床。

墨床,亦称墨架、墨台,是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墨床是何时出现的?按理说,有了墨就应该有搁墨的物架,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不会晚于宋朝,但史书的记载却很晚。墨床虽然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但宋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所述仅限笔、墨、纸、砚。南宋末年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将文房用品列为10项,无墨床。成书于明初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用具分为13类,也无墨床。到了明末屠隆的《考槃馀事》一书,列出的文房器物已发展到45种之多,且功能明确,已有了笔搁、笔床、笔船、墨匣、糊斗、腕枕,但也无墨床。直到清代墨床才始见于记载,并从乾隆朝开始广泛流行和大量使用。

明清以后墨床的制作材质,从古铜、玉器,发展到陶瓷、象牙、红木、漆器、玛瑙、翡翠、景泰蓝等。墨床一旦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可供赏玩的艺术品,除具有精、巧、雅的鲜明特征外,其文化内涵在融入了文人个性化的追求后便更加丰富。遗憾的是墨床在文房用具的传世品中最为少见,收藏难度较大,不易形成系列。

事实上,墨床出现的年代很早。据玉器专家张广文叙述,目前能见到的早期的玉墨床,多为宋、元时期的作品。到了明代,由于制墨业的繁荣,墨床也随之流行,它的外形常与墨形相吻合,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干脆制成光面。清代是文房雅玩发展的鼎盛时期,墨床的制作材质,也从古铜、玉器,发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玛瑙、翡翠、景泰蓝。它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既实用又可赏玩的艺术品。

从传世的墨床来看,玉质墨床最多,也最为精致。玉质墨床温雅圆润,置于书案之上,极有情趣。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有大量制造玉质文具的记载,其中便有相当数量的玉墨床。

清代的玉墨床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形状扁薄,其下有木座,墨床上大多有平雕花纹;另一类则为立体形状,造型富于变化,有的取书卷式,有的仿家具式,古朴而精雅。另外,还有一种玉墨床,用旧件改制,如明代的素面玉带板与剑鞘上的玉,将它嵌在紫檀上,就成了一件雅致的墨床了。

二、墨盒

墨盒的前身是墨匣。墨匣的主要用途就是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钿镶嵌。墨匣中,以套墨、集锦墨、彩墨所用的匣最为考究。古代墨匣多以紫檀、乌木、豆瓣楠木为材料,并镌有玉带、花枝或螭虎、人物等图言语,一般都很精美。

据说,清代道光年间,阮文达回到京城,“以旗匾银制墨盒,其制正圆,为天盖地式,旁有二柱系环内”,可说是出类拔萃。清末制墨匣最著名的当属京城“万礼斋”。

铜墨盒是盛墨汁的小物件,产生于清道光、同治时期,盛行于光绪、民国年间。铜墨盒比石砚轻巧灵便,并能保持墨色的滑润和黑亮,特别是其盒盖上独特的刻铜艺术被誉为“文房至宝”。其盒盖上,方寸之间往往镌刻出多种精美的诗、书、画、印,因此深受文人墨客和官府及民间礼尚往来者的喜欢。事实上琢砚艺术到了乾嘉之后便一无可观了,而刻铜艺术的异军突起,填补了文房工艺美术后继乏力的空白。

民国年间,有人曾把北京刻铜墨盒和南昌象眼竹细工、湖南刺绣并称为“中国之三大名物”。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墨水笔的日益普及,毛笔逐渐退出了一般百姓的书桌案头,墨盒也随之慢慢退出了市场。

墨盒主要是用来贮存墨汁的,一般在墨盒中会置以丝棉、海绵之类,让墨汁充盈其间;墨盒盖内往往有一石砚板,用于吸收潮气,又可作掭笔。由于贮存的是液体,所以对墨盒制作的密封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墨盒内胆大都为紫铜所制,外壳以白铜为多,也有黄铜、紫铜等。

有一种白铜因熔合了锡、银等成分,感觉特别银亮,俗称银白铜。器盖除了白铜外,还会镶嵌黄铜、紫铜构成别致图案,俗称二镶、三镶,较为少见。铜墨盒大小不一,有直径过二十多厘米的,也有仅两三厘米的,一般都在10厘米左右,有的还有二至三层叠盒。器形以方、圆为主,也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如椭圆形、心形、鼓形、琴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双钱形、书卷形、扇形等。一般来说,器形越是奇巧,制作难度相对来说就越大。铜墨盒随着时代变迁,其反映的题材也充分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举凡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友情世间情都有反映,当时墨盒还被文人学士、官僚要员作为馈赠佳品(有的是专门定制的),从其上下款的称谓、落款年代考察,则不难发现时代风云的流变轨迹。有的系出名人,更弥足珍贵。

铜墨盒除了是文人自娱自乐的清玩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也曾以纪念品的面目出现过。这些墨盒往往刻着孙中山的“总理遗嘱”等。冯玉祥将军还专门制过一批墨盒,上刻其手书“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励,继之以痛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也制作了一批“开国纪念”墨盒,它的正中是毛泽东主席像,左右分别为“生产建设全国”、“劳动创造世界”,不但是有感而发,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近代史学家邓之诚先生在《骨董琐记》一书中曾记载此事,并详述:“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时同治初元也。”由此可见,铜墨盒刻铜艺术始于同治,最负盛名的是陈寅生。他能在两寸见方的盒面上刻出《兰亭序》全篇,且运刀如笔,行云流水,因此有人把他刻的铜墨盒与陈曼生的紫砂壶称为“二美”。继陈寅生之后,刻铜艺术名家辈出,如濮又翎、白玉楼、张樾臣等。许多墨盒的底部多留有制作店家的戳记。当时许多著名书画家都乐意为墨盒制作提供画稿(画铜,即直接书画于素面墨盒之上),如陈师曾、陈半丁、姚茫父、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畲,等等,更多的则是直接借用画家的作品,这也使得刻铜与名家绘画艺术结缘。除了名家绘画外,书法作品也是刻铜墨盒主要反映的题材,其中尤以蝇头小楷的微刻最为典型,举凡《兰亭集序》《桃花源记》等古文名篇,洋洋洒洒数百字一挥而就,浓缩在方寸之间,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列有一件老人家生前喜用的铜墨盒,盒面刻的是清代状元王寿彭恭录的蝇头小楷朱柏庐家训,现已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铜墨盒的由来还有个香艳的传说。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当时有位屡试不第的士子,与一才女结为夫妻,两人感情甚笃。那年恰逢士子进京赶考,才女心疼丈夫,怕他携砚不便,临行前给他研了许多墨,然后将墨汁装入她那盛胭脂的粉奁里,又将墨汁浸入棉花,以防奁中墨汁洒漏。这一招果然不错,这位士子有了那装有墨汁的粉奁,答卷极为顺利。于是考生们纷纷效仿。不久,市面上出现了用铁铸造的墨盒,后改用铜做,盒中吸墨的棉花也换成了蚕丝。此说极香艳,却颇受世人认可。而如今这一传统的文房用具俨然走入了收藏者的视线,成为了一门新兴的收藏种类。由于铜墨盒上所刻多系书画篆印,又常与历史事件及人物相关,故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收藏价值。

20世纪70年代,旧铜墨盒还在被人们当作破铜烂铁,送到废品收购站论斤卖,80年代,开始被收藏界注意,有人开始陆续集存清代和民国的铜墨盒。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整个艺术品收藏形势的好转,以及藏家对铜墨盒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的看重,旧铜墨盒已经成为了收藏界的新宠。

在购入铜墨盒时,要掌握一些窍门:盒盖上有名家画稿并经名工匠镌刻的,如制盒名家陈寅生、姚茫父等人的作品价值就高;另外特殊规格也值得一藏,铜墨盒以12厘米以上的超大型圆盒,或小于3厘米的袖珍盒为上品,而那些“大路货”与“垃圾货”,则收藏价值不高。

铜墨盒收藏的增温也带来了铜墨盒的作伪。现在市场上的作伪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老盒新工。即在老的铜墨盒上刻上山水或书法,刻工极为拙劣,一望即知;或在有工艺的老铜墨盒上补刻名家款识,但刀法与原刻不一致。从2005年开始,也有用机器将古代绘画或书法缩小刻于老铜墨盒之上再作旧的,初看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仔细辨认,刀法缺乏神韵,没有虚实轻重的变化。

二是新盒新工。这类作伪方法大多是在新墨盒上以模具压制书法,如某杂志上曾有人得意扬扬地介绍其收藏的一方桃花源记铜墨盒,然其书法乃是从电脑中提取的当代著名书法家任政的书法,成为藏界笑柄。

同类推荐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古玩旧称“古董”,零杂之义也。董其昌《骨董十三说》谓:“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故以食品杂烹之,日‘骨董羹’;杂埋饭中蒸之,日‘骨董饭’。”又谓“‘骨’者,所存过去之精华,如肉腐而骨存也。‘董’者,明晓也。‘骨董’云者,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教我怎能不想你

    教我怎能不想你

    陆霆深是我一辈子的执念,也是我一生的梦魇。我怀孕的时候,他娶了别的女人。阴错阳差,我转嫁他人。我不知道神秘丈夫是什么来历,只知道很多人对他敬而远之。婚后,他无条件帮助我,拯救我。我渐渐沦陷,分不清他的情是真是假。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陆霆深精心策划的一个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离光纪

    离光纪

    这是一回荡气回肠的故事,这是一个平凡少年逆天抗命的传奇,这是一段让人回想联翩的传说,一切,尽在《离光纪》
  • 三国之凤雏涅盘

    三国之凤雏涅盘

    逝水长江,淘尽英雄,怎堪壮志未酬,是非成败,青山依旧,慨叹夕阳几度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水镜一语,却落得三分归晋,五胡乱华;魏武挥鞭,破乌桓处胡虏胆裂,孔明入世,却落得赤壁功篑,华容泣血!可叹曹操雄才一世,怎料罗本演义,背负千载骂名!何为正统,何为叛逆,不过是成王败寇!书友群:62080829欢迎大大们前来指教,红尘恭候
  • 星空大圣

    星空大圣

    无垠的星空中有着九大异兽,血脉强大,一吼可破灭星辰,一爪能撕裂天地。其中八只异兽血脉属性乃为,乾,坤、震、巽,坎,艮、离、兑。坐镇八卦八脉。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八大属性凝聚,以第九头异兽灾厄的属性为引,凝聚星空八卦。星空八卦一出,可镇四方!·······一个把看成人小电影作为习惯的少年,意外获得了母亲留下的八卦图。八卦图中藏着一个自称是灾厄的男人的魂魄,从此,一段热血故事开始了。ps:新书需要支持,各位书友帮忙收藏一下~点击左边的加入书架~
  • 大道登仙

    大道登仙

    神通道法舞破天,只为大道来登仙,漫漫前路上有着无尽的玄奇和奥妙伴随在他的左右!为养父报完仇后,无家可归的闻天意无意中闯入了修仙者的世界,一本自幼开始修习的《养魂经》让资质普通的他在踏入仙途之初也有了与人一争高下的资格。然而面对这亘古以来就存在的长生大道,即便是无意中得到上古练气士遗泽的闻天意也不敢说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一定能够成仙成圣,他能做的只有不断的攀登、攀登、再攀登……【初次写书,难免有不到之处,文笔也有限,不过后面渐入佳境,自感在慢慢进步,而且因为兴趣所在,本人必会尽我所能的写好写完这本书!各位路过的书友,您的每一次点击、收藏、票票、打赏……都是对作者的极大支持!】
  • 女将风华之锦绣

    女将风华之锦绣

    她,将门之后,无奈却是女儿身。家族使命,国家危难,让十几年后的她,再次身披战甲,驰骋沙场!谁说女儿不如男!战场秋点兵,挥写出一部不输男儿的史诗!造就一个女将军的风华绝代!他,身为帝王,实权外控,处处制肘。眼看家国凌乱破碎,却深深隐忍!不是不发,只为了一招制敌,再获祖业大好河山!他,一国宰相,身在曹营心在汉,为国为君,肝胆相随,只为肃清朝局,还百姓于安乐!他,家族过继,却深陷诡计,险些遭害!少年成长,因那个重要的人,突出泥潭,灼灼其华。………意外相遇,必然的相知,辗转的相爱,乱世之中,保家卫国的同时,谱出一曲动人心弦的君臣恋!温润如玉的宰相大人的插足,弟弟的考验,群臣的阻拦,祖制的限制……“不要跟朕说那些狗屁礼法!朕只知道,敌军阵前,是她在坚守!朕的身边,是她的相随!如今山河已定,朕必护她!因为,朕的心……已经遗落在她的身上!”“那么……”有人抬头,促狭笑意,“陛下可否准备好?臣入后宫,必杀的那里寸甲不留,只余臣一人!”绝对宠文!一对一!亲们放心入坑!
  • 美女老师爱上我

    美女老师爱上我

    都市亦是江湖隐世门派依然存在财富、权利、美女,全都滚到老子碗里来!
  • 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乘造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的那些年

    大唐的那些年

    一朝梦回大唐,三生顾盼回首。李亮作为历史车轮下的一颗小石子,却使大唐偏离一个既定的轨道。与时代格格不入,却吸引众蛾扑火。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大唐,一个繁荣昌盛,万世来贺的鼎盛王朝。
  • 萸歌集

    萸歌集

    夜长臾是名震天下的乌戟殿殿主,他爹夜正德在她十六岁之时就把殿主之位转交给她,独自去云游天下。可惜她仙术一流,却单单只喜欢调戏他爹夜正德的爱徒越长鞠。(夜正德抚额,孽障啊,孽障)直至遇到了他,那个让夜长臾狠狠烙在心里的人。易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