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概念图示的多元性[1]
﹝爱尔兰﹞玛丽亚·巴格拉米安
20世纪末的哲学以专注于多元论、相对主义和观点多样性的观念为标志。多元论,或者以不同的非集中的方式来描述、理解和评价自然的规范的领域的观点,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谱系。对多元论观念来说,历史背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康德关于我们的经验内容与我们为组织并使这些经验有意义而使用的概念图式之间的区别,或者图式内容二元论(SC)的学说。康德把图式内容二元论看做是莱布尼兹的感觉理智化和洛克的概念感性化的一个纠正措施(Kant1929:A21/B327),确立何以可能的全面论述客观的普遍的知识的关键一步。然而,一旦承认在经验材料与组织并使其概念化的概念原则之间所作的区别,那就很容易承认,能够存在的不只是一种组织的系统或图式。康德的宠伟图式被倒置成以头立地,概念相对主义成了图式内容二元论的被共同接受的副产品。这些事件的转折并没有阻止哲学家在解释精神与世界关系时采取许多种区别说法的一种——例如,C.I.刘易斯相信图式内容二元论是一个几乎不证自明的哲学真理,奎因则全心全意地接受它。
然而,最近几年,图式内容二元论已经失宠了。首先主要是通过库恩、费耶阿本德的著作和沃夫的语言理论,概念多元论已被等同于认知相对主义的更有害的类型,甚至图式内容二元论被看做是作为笛卡尔的和经验主义的哲学遗产的各种无用二元论的一例。
对这种概念图式观念的攻击,由戴维森充当先锋,理查德·罗蒂殿后。戴维森对图式内容二元论观念提出了两种主要的攻击路线。
首先,是指责不一致性。在戴维森看来,概念图式的观念之所以不一致,是因为只有当一种可选择的概念图式不能被翻译成我们的语言时,我们才能接受存在着这样的图式的可能性。然而,向熟悉的语言的可译性是语言性的一个标准。所以:
如果翻译成功,我们就已经表明根本不需要去谈论两种概念图式;而如果翻译失败,就没有根据去谈论两种图式。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就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形:我们能够理智地对分歧的图式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不要说存在着一种图式,仿佛我们理解,因为存在的更多,它会是的样子。(Davidson 1980:248)
如果我们不能谈论可选择的概念图式,我们也就不能使图式内容二元论有意义。
其次,他提出对教条主义的指责,断言概念图式的观念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教条,第三种经验主义教条。”
“再次,也许最后,因为如果我们放弃了它,显然就没有留下来什么东西叫做经验主义”(Davidson 1984:189)。
戴维森没有说明为什么概念图式的观念应被看做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教条,而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的错误。大多数评论者集中注意的是来自不一致性的论证,忽视了戴维森对图式内容二元论攻击的第二个方面。在本文中,我考察一下在戴维森的框架中,图式和内容的二元论能被解释成一种经验主义教条的意义问题。接下来,我利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来构造一种免受戴维森批评的图式内容二元论版本。本文分为三个部分:(1)概括能够陈述图式/内容二元论的某些方式。(2)利用所得到的结果来探索图式内容二元论和经验主义之间的联系,并论证两种版本的图式内容二元论是与经验主义的方面相联系的。(3)论证存在着第三版本的图式内容二元论,在任何有兴趣的意义上它都不能被看做是“经验主义的教条”,但可以作为图式内容二元论的“洁版”,这是约翰·麦克道尔最近规劝我们采纳的。我相信,这种图式内容二元论的“洁版”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来考虑一定程度的概念多元论,而不使我们疏远世界或使我们受到混杂类型的认知相对主义威胁。
图式内容区别
图式内容二元论区别我们思维中的两种要素,即概念的机制或图式与我们思考的东西——内容。然而,这种看起来简单的区别是以种种方式概括出来的。
图式
在戴维森看来,概念图式是做一件或两件事情的语言。概念图式(S1)组织某种东西——也就是使内容系统化和分离开来。它们是我们为了鉴别和分类对象而使用的范畴,以及我们用来使事物组合在一起的分类原则。它们还为我们提供使存在的东西个体化的标准。替代性地,概念图式(S2)也许被理解为适合即面对、预言并说明内容的手段(Davidson 1984:191)。在这种意义上,它们是表现的系统或可选择的描述现实的方式。它们是一套核心信仰,人们所主张的根本原则的基本假定(Po PPer1994:34)[2]。这些概括不是互相排斥的。特别是S2能够并且经常包括S1的要素,因为表现或适应现实与整理、个体化和分类现实不是不相容的。
S1使用的语言工具是语言的参考装置,如预言;而在S2的情形中,语言单位是说话者认为真实的整个句子。各种比喻曾被用来表达概念图式在塑造我们思想内容中所起的作用。据断言,概念图式像是我们为了组织和重新整理一个密室可以使用的原则[3],它们是我们用来切割并塑造柔软的内容面团的厨具,或者甚至更生动地说,它们“在接合处雕刻自然”。雕刻可以是用“短剑”或“钝的工具”来做的[4]。在S2的情形中曾断言概念图式为我们的现实画面提供一个框架,这种框架还给了现实被概念化的方式以组织结构(Po PPer1994:33)。
内容
在戴维森那里,我们能发现四种关于内容的论述[5]:
(C1)一个概念图式的内容也许是某种中性的、共同的东西,存在于所有图式之外:康德的“自在之物”,或者替代性的威廉·詹姆士所谓的“绝对无言的和瞬息的东西,我们精神的纯粹理想的界限”;那种我们“可以瞥见……但决把握不了的东西……”(James1977)
(C2)内容是世界、现实、自然或宇宙,要么是无组织的,要么是易于被重组的。世界是被发现的,不是被制造的。但用席勒的话说,它是“可塑的”,也就是说,它具有某种程度的柔顺性。
(C3)内容也许是感觉材料、表面刺激、感觉激励,“感觉上的”,或者在17和18世纪词汇中已知为“观念”或“印象”的东西。换言之,它是归属于现在的贬义词“既定物”之下的材料。
(C4)内容是我们的经验,广泛设想的:C.I.刘易斯继詹姆士之后叫做“日常生活的厚重经验”的东西,而不是“直接感觉的微薄经验”(Lewis 1929:30)。
这些“内容”的概括不是相等的。把C1与C2要么C3等同起来是有吸引力的。例如,威廉·蔡尔德认为,中性的内容能被看做是未被解释的、理论上中性的现实抑或未范畴化的经验内容(Child 1994)。但这显然是错误的。世界不是不可名状的,我们的感觉材料也不是,因为我们已经命名它们了。正如罗蒂在维护和解释戴维森时所指出的:
在“不同的概念图式不同地雕刻世界”这样的句子里使用的“世界”一词,必须是某种完全未特别指出的和不能详细说明的东西——事实上的自在之物。一旦我们开始思考“世界”,如原子和虚空,或感觉材料和对它们的意识,或对某种器官有影响的某种“刺激”,我们就改变了同一种东西的名称。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处在某种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特殊理论中。(Rorty1982:14)
所以,C1应该被看做是对内容的独立论述,对戴维森来说如同对罗蒂来说一样,可能是一种不一致的论述。
C3和C4不是等同的。C4是“万物世界的厚重经验”(Lewis1929:54),它是树木和房屋的世界,是爱和恨与失望的经验。C3是“直接性的微薄既定物”,是色彩块、不可描述的声音、飞逝的感觉,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看到的“嗡嗡响的、隆隆响的混乱”(Lewis1929:30)。C2和C4之间的区别能被表达为世界和我们经验的世界之间的区别,是没有任何出处的观点对视角的世界观点。威廉·蔡尔德恰当地表明,C2和C3不是等同的,图式/世界二元论并没有使接受图式/感觉材料二元论成为必要的(Child 1994)。
关于内容的所有四种说法,戴维森有话要说。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他认为,“能被看做我们图式内容的实体,要么是现实(宇宙、世界、自然),要么是经验”(Davidson 1984:192)。
然而,在最近的著作中,重点放在了“各种文化精神进行各种再制作的未受污染的经验流”(Davidson 1989:161)。根据这一说法,未翻译的既定物、感觉材料、教训、印象、感觉、现象和经验的状语修饰,是概念图式的内容。结果,各种评论者认为,戴维森攻击的真正靶子是概念和经验吸收之间的二元论或“图式和既定物的二元论”(Mc Dowell1994),只是最近戴维森才“更充分地认识到他打算拒绝的二元论的纯粹认识论的特点”(Levine1993:19)。
对相关文本更认真的考察,以不同的眼光看看戴维森的立场。在“主观的神话”中(Davidson 1989),他认为,概念相对主义依赖于错误地类比于对世界有一种个人的视角或立场、直接平行于图式和世界的区别。他向读者提到他早期的文章《论概念图式的观念》(Davidson 1984)和文中提出的关于这一立场不一致的论点。于是,“主观的神话”的其余部分用来讨论图式/感觉材料的区别。下面,我将开妈假定戴维森允许C2和C3二者。C4的作用将在以后讨论。
图式内容二元论和经验主义
戴维森并没有说清楚他把图式/内容二元论叫做经验主义教条的理由。在本节,我将考察一些可能的理由,并考虑图式内容二元论构成经验主义的教条。
简单地说,经验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我们的世界知识是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获得的。这一最低限度的论断的一个哲学后果是著名的关于分析的/综合的论述的区别,或者第一种经验主义教条。经验主义进一步的哲学副产品也是讨论图式内容二元论的重要性。经验主义可以被概括为,要么是一种关于精神内容的理论——在这种意义上,它也表现为一种真理理论,要么也许被看做是一种知识、证明和证据的理论。这两种概括的每一种都具有一种哲学的负担,证明是不受一些当代哲学家欢迎的,包括普特南、罗蒂和麦克道尔,以及戴维森。
经验主义在概括为一种关于精神如何获得其内容的理论时,曾关联到关于精神的再现论点,由此人类精神被看做是反映或描绘现实的载体。用洛克的习语,“我们的观念”——或用更现代的术语:我们的精神状态——体现、代表或描绘现实的方面。真理符合论连同它的事实和事态本体论,以及反映或描绘的比喻,参照临摹论,曾被用来解释我们精神状态的内容如何能再现或适合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证明理论的经验主义,是靠它同经验主义的遭遇来塑造的。对怀疑论的经验主义反映导致主张感觉材料能起到关于我们世界知识的最终证明的作用,因此是经验知识的基础。在这样做时,经验主义产生了一个有名的问题,即解释精神如何能超越观念或感官的幕障进入外部世界。图式内容二元论可以被看做是经验主义教条,如果它是经验上述三种副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的直接后果的话,或者如果它从中获得它的哲学动机和证明的话。我将依次考察每一点。
图式内容二元论与分析的/综合的区别
曾有人提出,图式内容二元论依赖于并萌动于可疑的先验真理的观念,因此经验主义的第三个教条应被看做是第一种教条的变体。例如,罗伯特·克劳特认为,图式内容二元论密切相关于:
分析的真理和综合的真理之间的二分法;靠图式结构来保证真实的句子纯粹根据于意义而真实,而不是根据于经验事实。但这是一种站不住脚的二元论,因此任何包含着它的其他二元论都被玷污。(Kraut1983:401)
理查德·罗蒂也把图式/内容二元论与分析的/综合的二元论联系起来。在罗蒂看来:
在“意义假设”中间选择的观念,是在可选择的概念图式中间选择的观念的最新版本。一旦必然性同分析的一致起来,并根据意义来解释分析,那么对哈曼所谓“意义”的“哲学”意思的观念进行攻击,就成为对任何意义上的“概念框架”观念的攻击,这种观念假定了这种观念和那种经验理论观念之间的种类区别。(Rorty1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