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39900000028

第28章 价值多元论与自由主义(9)

在文献中还讨论了其他的更宽厚的多元论形态。柏林本人指出了一种宽厚的多元论的可能性,这种多元论主张,多元的和不可通约的价值能合理地调节或平衡进一种完善的全面的形式或乌托邦。但他典型地把它当做一种虚假的多元论而排除掉,认为它不比乌托邦的一元论更有道理。这样的宽厚的多元论主张,如果不可通约的价值发生冲突,它们各自的指示(或者选择的等级)仍然能被比较和调节,以致产生一种完整一致的考虑周到的既有选择的等级,真实地反映价值的性质。它断定了价值源泉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威胁破坏人类理性做出充分确定的伦理评价的力量。但接着它发慈悲了,一元论典型的可通约性被排除了,这就是一种基本价值(比如正义)同其他价值(比如怜悯)不能通过把它们还原于一种共同的尺度如幸福来进行比较,以致一种最好的考虑周到的选择是一种根据这种共同的价值尺度等级最高的选择[8]。还被排除的是一种词典的尺度,把多元的基本价值及其各自的指示安排进一种因定的等级制度中,据之能不变地分类冲突。但可比较性并没有一起被排除。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时,一种价值的要求仍然能被合理地判断为具有比另一种冲突的价值的要求更多的分量。恰恰是根本不存在这样做的规则系统。毋宁说,例如在某些状况中,正义的要求可以合理地被判断为比怜悯的价值更重要;而在其他状况中,怜悯的要求可以合理地被评定更高,即使正义和怜悯是不可通约的价值。因此,一种最好的考虑周到的选择仍然能在任何状况中找到。

拉莫尔维护宽厚的多元论,他坚持认为,“价值责任也许是……可比较的,无须是可通约的,它们在既定状况中提出的指示是可定等级的,用不着求助于一种为定等级提供理由的共同标准”(Larmore1996a:157,着重号是原有的)。他认为,可妥当地把海德理解为一个宽厚的多元论者。但他承认,他本人对“不可通约的价值如何仍可比较的”问题“没有任何十分令人满意的答案”。然而,他放下了这个问题,要求我们“跟随海德”而不是柏林(Larmore1996a:162)。

显然,甚至柏林也不时地表现得像一个宽厚的多元论者,这种多元论者承认,不可通约的价值的要求仍然可以合理地比较和平衡。例如,在一篇与伯纳德·威廉斯合著的文章中,他论证,甚至在不可通约的价值的冲突中,也能够给合理地给一种价值的指示比另一种价值的指示更多的分量。然而,并不存在一种像幸福那样的价值的通货,也不存在一种词典的优先权规则,使理性的人在作出他们的判断时能够有所信赖(Berlin and Williams 1994:307)。毋宁说,一个有理性的人只是作出相对分量的直觉判断,能随情景不同而变化。类似地,拉莫尔说,“有时我们能找到对这样的[不可通约的价值的]冲突的一种解决办法,不是靠诉诸一种价值的公分母,而只是靠承认一种考虑具有比另一种考虑更多的分量”(Larmore1996a:157)。

如果多元论者能以这种方式进行下去,那么关于真实的完整一致的全面的选择秩序的希望就不是奢望,这些秩序一般地能由现代决策理论的功利功能来体现(因而无须回到可通约性)[9]。的确,合理的确定性成了不过是暂时的利益,因为如果竞争的价值的指示在任何情景中都能被合理地评定,就没有任何理由去坚持它。最好的选择原则上是可思议的。然而,宽厚的多元论与柏林方式的浪漫精神相反。像格雷、拉莫尔、克劳德(1994)等人一样,我相信,柏林更典型的是主张,不可通约的价值的冲突不能合理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柏林和威廉斯(1994)的文章必须被看做是异常的。

此外,实际上,宽厚的多元论看起来是无趣的。它没有说明理性力量在缺乏一种像幸福那样的公分母的情况下,使得不可通约的价值能真正被比较。这一缺陷可以各种方式来纠正。宽厚的多元论者可以表明,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概念涉及到这种能力,澄清相关的判断行为如何能同人为的意志行为区别开[10]。同时,悲剧的多元论者看起来比它的宽厚的兄弟更有趣。

悲剧的多元论和合理的确定性

一种理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承认悲剧的多元论的有效性,并坚持理性的不完善性,这种理性主义可以被形容为多元论的和反乌托邦的。这样的理性主义同柏林攻击为赝品的乌托邦种类的主流理性主义已有相当的区别。然而,它并不一定是一种自由学说。多元论在逻辑上同自由主义没有联系,正如柏林本人所证实的:“自由主义和多元论在逻辑上不是联系着的”,而且“存在着并非多元论的自由学说”(Jahanbegloo1992:44)。为了产生一种公认自由的学说,理性的方法将需要证实更多,包括历经广泛范围的社会背景的自由权利的“巨大价值”。在适当的进程中我将回到这些事情上。但下一步是要澄清理性主义有限拥护悲剧的多元论的含义。

悲剧的多元论把不可通约的价值界定为不可合理地比较的,缠绕它们的冲突不能靠理性来解决。然而,正如阿马迪亚·森指出的,“不可通约的”一词在文献上是模糊的(Sen 1987:61-63),它被用来排除两种分离的东西之一或二者,即价值一元论(也就是说,既定的有价值的选择的“可描述的同质性”,例如幸福的如此之多的量)和——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定选择的一种真正完全的考虑周到的伦理秩序的可能性。柏林的多元论使用这个词只排除一元论;悲剧的多元论用它排除一元论和充分确定的全面评价二者[11]。在后种情形中,冲突的和不可通约的价值作为“同样最终的”和产生“同样绝对的”指示,不能合理地比较和调节,以产生一种最好的选择,这种选择处于一种完全一致的包括这些价值的全面选择等级的首位。任何真实的全面选择的等级,一般必须在它的范围的某种部分(可能是很大部分)是确定的[12]。

按照森的观点,选择等级上的两种确定性可以区别开来,即不完整性和过于完整性。当且仅当放弃一种完全的全面的等级的要求,不完整性就产生了。例如,假定正义和怜悯是不可通约的价值,正义指导我们评定选择A高于选择B(因为A比B更正义),而怜悯指导我们评定B高于A。在这种选择的情景中不包含任何别的价值。如果正义和怜悯都要被考虑到,那么它们之间的冲突就不能合理地解决。根据“不完整性”解释,根本不会因为正义的指示和怜悯的指示之间的一致是必要的,并且足以确定一种全面的A和B的评定等级,而存在考虑周到的A和B的评定等级。当然,如果这些价值并不冲突,而是要求一种同一的A和B的评定等级,那么没有争议,“统治”的推理会产生同样全面的A和B的评定等级。

当且仅当放弃一致的全面的评定等级的要求,过于完整性就产生了。正如森评论的,“面对竞争性原则不可减少的冲突,[全面的评定等级]可以承认一种抉择优于其他抉择的相反情况”(Sen 1987:66)。评定等级可以包括,例如正义的指示等级A高于B,也可以包括怜悯的指示等级B高于A。两种指示之间的一致对于一种全面的评定等级不是必要的,尽管它对一种一致的评定等级仍然是必要的。虽然承认不一致性看起来“稀奇古怪”,但决策制定者可以合理地接受“一个交叉领域的两种[或更多]潜在冲突的全面判断原则的强迫性质”(Sen 1987:66)[13]。

有人将反对说,正义和怜悯是可比较的价值,即同样分量的价值。在这种情形中,一种蕴涵这些价值的合理的考虑周到的选择等级,原则上是完整的和一致的。例如,当(顺序主义的)列A高于B的正义的指示被赋予与列B高于A的怜悯的指示同样的分量时(以致效果上在A处正义与怜悯的结合就像在B处一样),全面的A和B的评定等级也就是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但悲剧的多元论者否认正义和怜悯是以这种方式可比较的。

森认为,某种程度上考虑周到的道德选择等级中确定性的呈现,要求“不脱离合理的选择”(Sen 1987:67)[14]。一种好争论的理性主义承认其全面的道德评价中这些裂痕——有限的不完整性或不一致性地带——是合理的,关于这一点没有什么是不连贯的。可以合理地采用格雷所谓的从既定选择子集中“彻底”挑拣任何选择,包括任何特殊的地带。为阐明这种不熟悉的理性主义,要考虑柏林的提议(他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基督教的文化和异教徒的文化是不相容的和不可通约的价值之网。让X代表一种纯粹的异教文化佛罗伦萨,Y代表一种纯粹的基督教文化。既然这两种冲突的文化被认为是不可比较的和不可通约的,那么就没有第三种可行的选择Z来混合异教因素和基督教因素,以产生一种合理的佛罗伦萨乌托邦。任何混合都趋于逐步削弱组成因素的生命力,并且不能被看做一种理想的文化。把我们的注意力限定在这两种可行的选择上,从异教的视角看X的等级高于Y,而从基督教的观点看Y的等级高于X,但这些等级评定之间的冲突不能合理地解决,因为异教的价值和基督教的价值在假定上是不可合理地比较的。根据“过于完整性”解释,这两种成对方式的等级评定是强迫性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冲突导致一种同时考虑异教价值和基督教价值的全面道德评价上出现不一致:在符号“>”表示“好于”或“等级高于”之处,全面的评价既显示X>Y(被异教主义),也显示Y>X(被基督教)。然而,根据“不完整性”理解,这两种等级评定都不是强迫性的,除非它们指向同样的方向。它们之间的冲突现在导致全面评价上的不完整性:在眼前的情形中,根本没有合理的全面的X和Y的等级评定。按任何一种解释,理性对什么样的选择总体上是最好的保持沉默,挑选X或Y都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它仍可以显示,在异教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混合起来形成某种非乌托邦的文化的地方,X和Y都是一致地被评定高于其他某种可行的选择W。

考虑一下另一个例子,正义和怜悯发生冲突并且被看做是不可比较的价值。假定存在一个选择A、B和C的领域,正义产生A>C>B,而怜悯产生B>A>C。换言之,随着我们从B到C到A,正义增强;而随着我们从C到A到B,怜悯增强。这三种选择可以描述如下。在A处,一个被恰当定罪的凶手被判处在国家监狱里囚禁50年,有机会20年后假释;在B处,这个罪犯得到了赦免,根据的是减罪的环境,特别是他在死者,即他的吸毒成瘾的父亲手里遭受到虐待的历史;在C处,这个凶手受到了死刑惩罚。“过于完整性”理解产生一种全面的评价,显示出关于某对选择的不一致性,即C>B(根据正义)和B>C(根据怜悯)、A>B(根据正义)和B>A(根据怜悯)。理性对如何解决这些二元的不一致是沉默的。但在保持成对选择方面没有什么不一致:二者价值评定A>C。因此,在A可利用时挑选C是不合理的,尽管选择A或B是不合理的。类似地,“不完整性”解释产生一种部分的全面的评定等级,即A>C。由于正义和怜悯在A和C的方面指向同样的方向,支配的推理告诉我们,不应选择C高于A。然而,在价值冲突的地方,正如它们在其他两对选择上所做的,理性对在全面评价中如何完善相关的成对方式的评定等级是沉默的。此外,尽管在A可利用时C是一种下等的选择,不论是选择A还是B都是不合理的。按照任何一种解释,这种全面的评价显示出不完整性或不一致性的裂痕,是不能合理地去除的,所以不存在最好的或乌托邦的选择。

森讨论了第三种阐释,即布里坦经典的驴子故事,驴子饿得要死,因为它不能在两个同样的干草堆之间做出一种完整的一致的评定等级。与其挨饿,一个合理的牲畜肯定会选择一堆吃,即使选择的这堆并不比另一堆更好(或更坏)。正如森指出的,在没有可能发现一种最好的选择时,“只有一头驴才会等待”一个最好的选择,这个选择居于一种完整的一致的等级评定之首(Sen 1997a:765)[15]。

正如这些例子表明的,与悲剧的多元论相联系的种种不确定性,看起来是与合理的道德的和政治的评价相容的。理性只是被认为太软弱了,以致不能解决根本的道德冲突。值得强调的是,对柏林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是永恒的:它绝不会真正得到补救,因为不可通约的价值是真正不可比较的。这种不确定性不是因为缺乏信息或有错误的谨慎而偶然的。它反映着人类道德的真正结构。甚至建立在完善信息基础上的最深入的考察,也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合理地比较不可通约的价值相冲突的指示。这些冲突给合理性强加上无情的不可逃避的限制。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笔下的鲲,是一个属灵的生命。它本来只是一个还没觉醒的生命,天天困在海中,等待它的命运就是去死。但它选择了另一个活法,它飞了起来。它为什么飞得起来?因为它有信仰,它相信海运和风可以把它带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因为它的信心,它获救了。它的意志不是出自自己,而是出自信仰,因此意志就大,能力就强。它的自由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所以是真正的自由,“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自由不是无所事事,它是一种做事的良好状态。上帝给我们自由与能力,是要我们去完成使命,不是让我们只是玩。鲲化为鹏后,它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去玩,而是“而后乃今图南”,向更光明的地方飞去。所谓“自由意志”,就是指一颗完全信仰的心。
热门推荐
  • 议兵

    议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阳幻月

    冥阳幻月

    轩辕剑,本是上古神器之一,却隐藏着几乎可以毁灭世界的秘密。平凡少年依儿因为一次意外比武大会,不幸成为众矢之中,前路坎坷,命运多舛,是福是祸?亦是天命使然?他又是否能逆天改命。
  • 最棒的三天与最惨的三十年

    最棒的三天与最惨的三十年

    一个小人物的一次意外经历,一段可歌可泣的感情故事。
  • 魔王宠妻:废材逆天

    魔王宠妻:废材逆天

    她冰冷、嗜血、杀伐果断,世界强者,她花痴、懦弱、一介废材。当她变成了她,大陆会发生什么变化,看她梦雪晴如何斗渣男、废渣女,练丹药、收魔宠,与魔尊一同携手再次站上世界巅峰。ps:这是我第一次写书,如果不好请见谅!
  • 奇荒录

    奇荒录

    苍天落下九团大火,将大地烧成灰烬,一夕之间,他失去家人,失去国家,失去一切。白姑姑说,他仙脉强盛,但奈何天不佑他,便将他化为脱离天地的不死不灭的血骨骷髅……
  •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冥传奇

    圣冥传奇

    为报杀父之仇,少年斗乱魔,战龙神,血之债必血偿。为博红颜嫣然笑,少年毅踏王者道。乱世群魔谁称雄?圣冥之巅我为峰!
  •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名家教子书:世界经典

    本书共10章,即10位教育大师的教育方法各自成章。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相信每一位父母一定能够从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中得到启发,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 邪皇妖后

    邪皇妖后

    他第一次持起她的手,不是为了和她共白头,而是一根根掰开她的手指将她推下30层高楼。他第一次拔剑,不是为救她于水火,而是将它刺入她的心口。当21世纪的泠月穿越成伊和大陆的君无双,且看她杀太子,夺宝藏,与皇子王爷将军谈谈情说说爱,誓踩着那欺她辱她之人的鲜血,一步步傲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利刃

    乱世利刃

    人类体内的兽性觉醒,一切法律都被击破。拳头大成了真理,在这个乱世,他将何去何从,湮灭于人群还是飞黄腾达?请看乱世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