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是亚洲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巴渝先祖在此繁衍二百多万年,历史文明亘古。三峡工程“截断巫山云雨”,实现了“高峡出平湖”的美好愿景,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将铭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三峡情结,他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出三峡工程之世界奇迹。历史将铭记,无数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坚持奋战第一线,辛勤劳作三峡库区建设事业。历史将铭记,质朴的百万库区人民饱含故土难离的眷念,“舍小家、为国家”,按期顺利完成移民迁建,谱写了伟大的“移民精神”。因此,三峡工程这一丰碑是伟大中国人民的劳动所铸就,“移民精神”已成为开创三峡库区发展新纪元的不竭动力。
三峡库区是华夏瑰宝,世界文明璀璨之花,蜚声中外。曾记否,司马迁《史记》、吕氏书《春秋》、屈原著《离骚》、东坡《赤壁赋》,史载千古风流。看如今,三峡人、三峡风、三峡情、三峡神韵、三峡工程、“移民精神”等库区经济社会人文资源值得讴歌。三峡大部地处重庆,是重庆的根和脉,我们因三峡而骄傲,当以研究和书写三峡为己任,研究开创三峡库区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局面,将伟大的三峡人民及其移民精神载入共和国史册。
当前,我们已步入“后移民时代”,面临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重庆人民意气风发,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稳步实施“三位一体”的重庆战略,为“加快”“率先”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目标正不懈努力。为此,全市理论工作者应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情愫,紧扣时代脉络,挖掘库区理论宝藏,严谨治学,持之以恒,大胆创新,力争在科学发展观与“五个重庆”建设,特别是库区。
经济学等研究领域铸就特色,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这是时代赋予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种责任。
毛主席说:“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精神财富。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三峡库区研究丛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源自实践,且有创见,不乏启迪,可谓重要的案头工具,颇感欣慰。三峡研究未穷期。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欲穷千里目,力戒骄和躁,致力更多精品力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动力。在此共勉是为序。
重庆社会科学院田丰伦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