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3600000014

第14章 乡关何处(1)

人们都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纪记录片的独特风格,他确实用了不少纪录片的手法,本人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片。现在的纪录片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大多数进不了发行和影院,但拍纪录片对贾樟柯有着很大的诱惑。他摄于2001年的短纪录片《公共场所》最有代表性。

01 《公共场所》的意义

据贾樟柯自述:“我的第一个纪录片就是2001年和台湾导演蔡明亮一起在光州电影节‘三人三色’【注:“三人三色”原是韩国全州电影节(Jeonju InternationalFilm Festival)的试验项目,每年资助三位导演拍摄三部30分钟左右的数码作品,内容上完全自由。贾樟柯的《公共场所》和蔡明亮的《与上帝的对话》就曾是这一项目资助拍摄的,其主题叫“空间”。】主题下的《公共场所》,那个时候大家在汉城谈到想拍一种空间的概念,我就想到旅行时看到的中小城市建筑,比如一个长途汽车站,你依然能看出它过去是一个长途汽车站,但它现在的功能变成一个舞厅,中年人或没有工作的人,大概吃完早餐就去跳,跳到吃中饭,午睡起来又接着跳。这种空间功能的转化很吸引我,但我没有深思熟虑过,也没有真的去观察过,只是带着摄影机进入这些空间去感受它。”

据此我们知道,《公共场所》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30分种的短片,没有剧本与对话,只有表面的呈现。贾樟柯一向是强调表面的,他拒斥人为的深度。他说:“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缓慢的时光流程中,感觉平淡生命的喜悦或沉重。”

人们都说,贾樟柯的电影具有纪记录片的独特风格,他确实用了不少纪录片的手法,本人也拍摄了不少纪录片。现在的纪录片在中国几乎没有市场,大多数进不了发行和影院,但拍纪录片对贾樟柯有着很大的诱惑。他摄于2001年的短纪录片《公共场所》最有代表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感觉到,贾樟柯怀抱着一种自觉的努力,以电影的手段,尽可能直接地把自己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现实人生“记录”下来,传达给观众,也留给将来。

贾樟柯这些从事纪录片的方法,以及他着意要记录现实的努力,亦即评论家李陀所说的“关注现实,介入现实”【注:李陀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1期。】。

《公共场所》时长约31分钟,它所记录下的公共场所包括:一个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一个矿区附近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什么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和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

贾樟柯最喜欢的场所,就是车站。包括火车站、汽车站还有路边的公共汽车小站。如《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公共场所》、《世界》等,里面都有或长或短的车站的镜头。《三峡好人》里面没有车站,却有码头,那是另一种形式的车站。特别是《小武》、《任逍遥》、《公共场所》、《三峡好人》等电影,其片头就是长时间的车站或者码头的场景。《站台》的开局是舞台上的一个火车进站的表演唱片断,这个片断也可以视为以“车站”作为电影的开始。

《公共场所》的这些追求,曹清华写了一篇评论,阐述了其意义,“为什么贾樟柯会选择车站。我想这就源自他开掘空间的努力。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城市都有车站,特别是火车站。而这些车站往往就是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时代的缩影。小时候常听大人说,车站那地方,很乱,不能去。可是,拍电影却是好地方——南来北往的人员,不分男女老幼,行色匆匆,在这里聚散;各行各业的生意人也来到这里,他们盯着车站里昼夜不歇的人流,打着各种旗号,盘算自己获利的方式;夹杂着汽笛、喇叭的呜叫声,人们在这里或者呼朋引伴,或者招徕顾客,还制造出和感受着一个嘈杂的声响世界;人们一到那出入口,无论尊卑,都成了旅客,不由得开始思考着离开与到达,经历着迎接与送别,体验着日常人生之外的人间感情。贾樟柯把这车站所特有的驳杂的声音与颜色,表情和装扮,拍进了他的电影中。

“与车站码头相连接,就是抵达或者离开这车站和码头的交通工具——车与船。车与船也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来自四面八方,身份不一,处境各异的互不相识的旅客,在这个狭小的躁动不安而又充满尘土和烟味的地方相遇,一路上他们相互提防,互不干涉而又面面相觑,也确是一个记录社会众生相的好场所。前面讲到的纪录片《公共场所》里面就有一个公共汽车车厢的片断。电影在汽车的颠簸摇晃以及马达轰隆声中拍摄,镜头里出现的是一群农民乘客,他们日常的装扮,自然而真实的表情。其中还有一个小孩,红扑扑的脸蛋,一会抠着牙缝,一会露出没有长整齐的牙齿,略有好奇地看着镜头,做着种种鬼脸。”【注:曹清华:《空间、权力与表达--贾樟柯的意义》,《书城》2009年第7期。】

总之,贾樟柯选择车站、公共汽车车厢,贾樟柯旨在表现低层社会的众生相。国内有些人因此批评他怎么老是拍社会低层的人,难道中国就只有这样的人,改革开放这么久了,中国人都富裕起来了,你为什么不去拍这些人呢?对此,贾樟柯回答说,这就无言以对了。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理解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强调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而我看到的是贫困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13亿人口有8亿农民。不说农村,你去城镇看一看,即便是在北京,一些胡同里,你走进去也会发现贫困的存在。

贾樟柯甚至认为,纪录片能够接受“地气”,反映真实的下层生活。“我九五年拍过一个纪录片(《那一天,在北京》),九六年的时候拍过,但是没有剪。在拍了两个电影以后再来拍纪录片,我发现我找到了一个方法。因为当你拿起机器去拍的时候,这个工作本身强迫你去见识那些没有机会见识的空间、人和事。我想一个导演慢慢地会有不自信,不是不自信拍不好,而是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你会怀疑:人家是这样想的吗?他的价值观,他想问题、处理事情的方法真的是这样的吗?我如果一直在那个环境里,我完全能设身处地地写小武,写文工团,但是隔得久了,我会不能确定,因为与他们的生活已经是隔膜的。”贾樟柯表示:“纪录片能够帮助一个导演摆脱这样的状态。当我觉得我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被改变,求知欲越来越淡薄,生活的资源越来越狭小,纪录片的拍摄让我的生命经验又重新活跃起来,就像血管堵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些血液又开始流动。因为我又能够设身处地为自己的角色去寻找依据,我又回到了生活的场景里,并从那里接到了地气。”【注:张亚璇、贾樟柯:《去一个传说中的城市》,载林旭东、张亚璇、顾峥编:《贾樟柯电影〈任逍遥〉》,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6页。】我们知道,低层社会在以往的电影、电视等影像作品里面并非没有出现。只是贾樟柯表现方法的不同,他所揭示的空间就两样了。这方法的特别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拍摄对象的本色——非专业演员、方言、不加修饰的声音、颜色、物件与背景;其二,拍摄者的不动声色,长镜头、凝视、简单故事;其三,吸引观看者进入电影,靠的不是高出日常生活之上的英雄、美女,而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之下的声音、手势、神态与表情,以及它们所共同支撑的生活的本相。贾樟柯因此向我们洞开了以往不被表达、不被描绘、甚至遭到掩盖的下层社会的生活状况。

我觉得,电影史上有两句话很像是在形容贾樟柯电影的风格,一句话是巴赞说的“新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一句话是安东尼奥尼说的“我只关心人”。【注:引自胡晋:《电影·史》,《全球通》2009年第1期。】这两位导演对贾樟柯影响都很大,通过学习巴赞的电影理论,让贾樟柯摆脱了原来对电影的理解,而安东尼奥尼则帮助贾樟柯对空间的理解。

在贾樟柯眼里,“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对空间的新理解,纪录片是实验性最强的电影品种,现在纪录片专题性越来越强,但是实际上纪录片有一个魅力,就是它的实验性越来越强,你可以自由地来处理这个形式。我拍纪录片,可以把对于电影语言新的认识、新的把握、新的实践放到里面,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纪录片不管它的效果怎么样,拍摄过程可以维持一个导演的敏感度,因为你发现新的视觉元素、发现新的人群,进入到新的你不了解的人群里面和空间里面,纪录片对你有一种帮助。如果你不去做,你很少有时间安排自己去旅行,没有人会主动干这个事情。现在我就是拍一部纪录片,拍一部长片。其实,最后那些纪录片能不能上映、反响怎么样、影响怎么样我并不在意,而是从职业的角度,维持一个导演对光线的新认识、对新的空间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它特别有好处,同时你可以寻找更新的语言方法”。

而更新的语言方法指的是用数码手段,比如贾樟柯拍《公共场所》的时候,第一次用数码,他想看看数码有些什么好的特点。“后来《公共场所》的很多方法都用到了《任逍遥》里面,以前拍摄很难做到那种大幅度的调动,从楼下一直到楼上再下了楼,整个大幅度的运动,以前摄影是不可能出现的,拍纪录片就可以掌握这个东西,最后会把它放到故事片里面。拍摄《三峡好人》时也有运用,怎样把戏剧放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发生,那个空间里的人该干嘛干嘛,但是我的戏在那里展开。”贾樟柯如此夫子自道。

同类推荐
  • 李敖自传(节选)

    李敖自传(节选)

    中国大陆首次出版,李敖最后一部自传。他独坐书斋、独步文坛、独立抗争;他狂放不羁、锋芒毕露、风流多情;他博闻强识、皓首穷经、纵横捭阖;他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用一支笔震撼海峡两岸, 用一张嘴影响无数华人。他是李敖,他阅尽人情世事,豪显文采风流。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李自成第九卷:兵败山海关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空轩诗话

    空轩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女神养成记

    末世女神养成记

    天地万物存乎一心一念起则天地生;一念灭则万物熄。心之所至,无所不能。平凡女主穿越末世,明明无欲无求只想安静度日却被人反复谋害生存不易,人命如草,来自现代的她一无所有步步维艰为了活着,更为了活着守住爱情,她只能把自己贱卖他人换取力量却不曾想,一条神之路从此就在她面前缓缓展开穿越,末世,丧尸,超能力……书友群:236982130
  • 永远梦想

    永远梦想

    这是段真实的经历或许很多朋友都遇到过但我希望能通过我的小说告诉所有人一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对爱情的执著可能文笔不好大家谅解下
  • 穿越:看青梅竹马定情一生

    穿越:看青梅竹马定情一生

    于枫,千韩和安安在20岁时穿越了。穿越后他是于家少爷于枫,她是千家千金千韩。他们是青梅竹马。但在一次出游中他们遇见了安安,于枫对安安一见钟情。爱情属于青梅竹马还是一见钟情?
  • 一念卿心

    一念卿心

    丽江古镇那一场阴差阳错的邂逅,将两个没有交集的人悄悄的栓在了一起。一个是青葱少艾,为避情伤的天真少女;一个是青年才俊,为摆脱家庭压力的富家公子。一场关于灰姑娘和王子的荼蘼情事就在这一刻开花,抽蒂......一段闪婚就此开始......看似无爱,却在朝朝暮暮间彼此有了牵挂。其实爱情,早已在两人心中发芽。然而世事难料,几年后的西雅图街头,两人再次相遇,她手中牵着的那个眉眼相似的孩子却让他的心再起波澜......
  • 天火炼神

    天火炼神

    心有神火,光而不耀;诛神伏魔,十方无敌。热血青年,一起来战。
  • 初情似情

    初情似情

    我们都在怀念年轻时的爱恋尊贵骄傲、最为得意时的少女一无所有、最不得意时的少男大人却在说那并不是爱情连我们自己似乎都无法改变可是万水千山蓦然发现铭心刻骨留下的依然是当年也许是一厢情愿纵然隔着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洋一定还能遇见于是等待成了潜意识里的习惯有些东西,当时不知道,等很久很久以后才蓦然明了,曾经是最美丽的。只是再想重温,早已不复重来。用此文祭奠你我都曾有过的青葱岁月。——李李翔
  • 武暴奇迹

    武暴奇迹

    武者暴动之后的世界,等待着一个英雄的出现,王者降临的那一天,世界注定会变得不一样……
  • 腹黑哥哥:强宠火爆妻

    腹黑哥哥:强宠火爆妻

    他是她名义上的哥哥,她是他名义上的妹妹!她厌恶他至极,他宠她入骨!片段一:“滚出去,谁叫你进我房间的!”“乖,喝牛奶,有助睡眠!”宫千诺把枕头扔向莫辰言,他也不躲,她扔完后,他依旧笑容满面的说:“扔累了吧,先喝牛奶,喝完再砸!”“......”二:有人欺负她,他立马站了出来,而欺负她的人看着莫辰言瑟瑟发抖,他可是这个A市最大公司‘千言’的总裁啊!听闻他冷漠至极,要是惹了他就别想在这里有立足之地了!而在他身后的她一把推开了他,还念道:“滚开,老娘不需要你保护!”那人立即被吓出了汗,她知不知道她推的人是谁?谁知,莫辰言委屈的说:“我只是想帮忙而已!”那人立即石化“......”
  • 玉骨

    玉骨

    玉骨为上古神器,分为四块,据记载是由上古神魔大战中各仙魔的英魂而聚成,传说具有强大的力量故事发生在圣灵界,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三块玉骨已现人世,各自归主,这时不知从哪飘来一阵风,声称得四块玉骨者便为圣灵界的主宰,搅得一向平和的圣灵界大乱,各修灵者纷纷为了拥有玉骨而开始了一场漫长的乱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