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6400000008

第8章 驭人博弈术:心照不宣的处世规则

与虎谋皮的招数

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在朝廷中任职,便去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说:“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可能因此事而丢掉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吃精美的菜肴。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们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狐狸们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他又想办一桌肥美的羊肉宴席,于是找到一群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办宴席。’没等他说完,羊都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这样,那个人用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桌羊肉宴席。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您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会被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

这就是“与虎谋皮”典故的由来。它的意思是指,与老虎商量,要谋取它的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一定不能成功。多用来形容跟恶人商量,要其牺牲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于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利益考虑,人们常常不得不面对与虎谋皮的局面。这是一场极为艰难的博弈。只有充分做好准备,为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好必要的铺垫,才可能在这场与虎谋皮的博弈之中成为最终的赢家。

清圣祖康熙皇帝智擒鳌拜的例子,就是一个成功的与虎谋皮博弈的例子。康熙帝在这场君臣博弈中尽显机智和果断,用冷静的头脑战胜了鳌拜。

鳌拜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在死前任命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尽管当时这四人都宣誓要“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结党,不受贿赂”,但由于年幼的康熙尚不能亲政,四位辅政大臣很快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康熙六年,14岁的康熙开始亲政,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身边的这股势力。在当时的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已经去世,苏克萨哈和鳌拜因为调换旗地之事视同水火,另一个辅政大臣遏必隆则采取明哲保身的方法,事事听任于鳌拜。因此,鳌拜独揽大权,恃功自傲,盛气凌人,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他肆无忌惮地结党营私,擅自圈地,草菅人命,甚至罗列了众多莫须有的罪名,逼迫康熙将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赐死。

康熙深悉鳌拜的野心,早想铲除鳌拜,但当时鳌拜在朝内的心腹众多,如果草率行动,一旦稍有不慎,就可能反受其害,造成天下大乱。因此,康熙采取了谋定而后动的策略,一面有选择地抵制鳌拜的篡权行为,一面暗中做着铲除鳌拜的准备。

当时,朝廷的吏部侍郎冯溥是个刚直的大臣,几次顶撞了鳌拜,鳌拜要求康熙治他的罪。然而康熙不仅赞扬了冯溥的公正,还借机抵制了鳌拜滥施权力的做法。尽管如此,康熙仍然清楚地知道,想要借此来打击鳌拜,让他归还朝权,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康熙在表面上依旧表现出对鳌拜十分尊重,用欲擒故纵的方法稳住鳌拜。他不但把鳌拜封为“太师”,就连鳌拜的党羽班布尔善等也予以晋升,并加以重用。

一次,有人密报鳌拜在家图谋不轨,康熙立刻带领侍卫到鳌拜家查看。鳌拜对皇上的突然来临大为吃惊,侍卫随即在鳌拜的被子里发现了一把钢刀。鳌拜对此十分紧张,不料康熙却一笑了之,让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然而,这次的事件让康熙深感忧虑,于是开始做积极的准备。他将原顾命大臣索尼之子索额图调到了自己身边,加强保卫工作,并暗中挑选了一帮和自己年纪相当的侍卫组成了特殊卫队,起名叫善扑营。鳌拜等人对此丝毫没有防范之心,以为皇帝只是年幼好玩而已。

不久之后,康熙暗中指挥“善扑营”设下了埋伏,然后召见鳌拜进宫,并将其制服。经随后,康熙公布了鳌拜二十大罪状,同时将其党羽一并铲除,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康熙以小小的年纪就能够在这场君臣博弈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康熙认识到了这件事的本质。以康熙当时的能力,想要让鳌拜将手中的朝政大权交还朝庭,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康熙一方面装出对鳌拜信任有加的态度,让鳌拜失去了防范的心理,错误估计了康熙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对敢于对抗鳌拜淫威的正直官员予以肯定并极力拉拢,在树立自身权威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培养了自己的亲信,渐渐达到和鳌拜分庭抗礼的局面,并借助这些力量一举击败了鳌拜。

在与虎谋皮的博弈斗争中,参与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并以此为前提,通过虚假信息传递等方法,让对手放松警惕,才能够伺机获得想要的“虎皮”。

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然而刘邦能够在鸿门宴的危难之后战胜项羽,不能不归结于刘邦高超的博弈技巧。

当时,各路大军起兵攻秦,楚怀王和将领们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在进入咸阳后,关闭了进入函谷关的大门,引起了项羽的不满。自知实力不及项羽的刘邦迅速采取了针对性策略,并在鸿门宴上安全脱身,为自己后来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刘邦的第一个应对策略是与项伯通婚。这让刘邦在项羽身边有了耳目,分化了项羽集团的内部力量;第二,刘邦将所有的财物封库,并亲自向项羽谢罪,处处显示自己的弱小和卑微,让自恃勇武的项羽失去了戒备之心;第三,刘邦在鸿门宴之后马上杀掉了向项羽告密的左司马曹无伤,除掉了内奸。

可以说,在这场博弈中,刘邦的表现显示出了他的决断力和智慧。他清楚地了解项羽是一只勇猛的老虎,要想扒下他的皮,先要顺着他的意思,得到他的好感。他利用项伯作为博弈信息的传递者,同时用自身的行动来解除项羽的警戒之心,取得了博弈的初步胜利,并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笑到了最后。

由此可知,与虎谋皮,讲究的是策略。博弈的目的在于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博弈中,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满足他人的需求。所以,与虎谋皮的博弈最关键的是,要通过你的信息传递,让对手失去防范的准备和心理,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借树开花的计谋

树上开花,是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了,但并非所有的树都能开花。倘若一株本不开花的树某一天却姹紫嫣红了,里面就必定有蹊跷。比如,也许是一根藤爬到了树上,在树上开了花,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树开的花呢。

如果你是一根默默无闻的藤,想把花开在高处,那么你只有借助大树了。战国时,一个叫李园的野心家就做到了“借树开花”。

楚考烈王没有子女,国相春申君为此很是焦虑,四处搜寻美女献给楚王。虽然进献的女人很多,楚王依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有个叫李园的赵国人,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非常漂亮。李园原本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以换取功名地位,但又听说楚王不能生孩子,恐怕妹妹日后失宠。于是他临时改变了主意,通过各种关系,做了春申君的舍人。有一次,李园请假回家,故意拖延了一段时间才回来。回来后,春申君客气地向他询问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李园答道:“齐王派人向我妹妹求婚,我一直在招待齐国使者,所以回来晚了。”春申君说:“现在出嫁了吗?”李园说:“还没有。”春申君早就听说李园的妹妹李嫣是赵国的绝世美女,听闻尚未出嫁就要求与他妹妹见上一面,李园答应了。

于是,李嫣在哥哥的护送下,由赵国来到了春申君的府邸。春申君见到李嫣后,大喜,当夜就赐给李园黄金宝器,并留其妹于府中侍寝。在春申君府中住了三月后,李嫣怀孕了。知道妹妹怀孕后,李园私下问李嫣,说:“为妾与为夫人孰贵?”李嫣回答:“妾安得比夫人?”李园又问:“然则为夫人与为王后孰贵?”李嫣笑而答道:“王后贵盛!”李园知道了妹妹的真实想法后,就如此这般地教给她说词。

一天,李嫣在侍奉春申君时,说:“夫君,楚王跟您的感情真是好啊!”春申君自豪地说:“是啊,我和楚王的感情就连亲兄弟也比不上。”李嫣又说:“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只有让自己的亲兄弟做国君。新国君一定只重用自己身边的人,到时候还轮得到您吗?而且您现在的地位这么高,得罪人的地方肯定也不少,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后您的处境岂不是危险了吗?”春申君听了,说:“是呀,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李嫣犹豫了一下后,故作为难地说:“办法倒是有一个。我已经怀孕了,如果楚王现在喜欢上我,那我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就可以当上国君。这样您就不用担心以后的前途啦。”春申君认为李嫣说得有理,非常高兴,把她献给了楚王。楚王得到了李嫣,很快被她迷住,经常临幸。不久,李嫣果然生了个儿子。于是这个男孩被立为太子,李嫣被封为王后,李园也得到了重用。

李园参政后,与春申君一同共事,他对春申君表现得非常恭敬,但因“同盗相妒”,内心对其非常嫉恨。后来,楚王久病不愈,李园想起妹妹怀孕之事,只有自己和春申君知道,他觉得以后一旦太子为王,相互间的关系更不好相处,于是决定杀掉春申君灭口。李园于是使人暗中收罗刺客,收置门下。因为他和李嫣的关系,得以经常出入宫中,他与宫殿侍卫约定,一有什么重大情况,必须先告诉他。

这时,春申君的一个叫朱英的门客劝春申君对李园应早做提防,最好将自己安插到宫内以监视李园的行动。但春申君认为李园不会害自己,所以并未提防。不久,楚王病死,李园第一个得到密报,他立即入宫,吩咐秘不发丧,先让刀斧手作好埋伏,至黄昏时分,才使人给春申君报信。春申君得知楚王驾崩,赶紧入宫奔丧,结果被伏兵袭杀。接着,李园又灭掉春申君的党羽,没收其食邑。然后,太子继位,兄妹俩开始专擅国政。

李园终于通过博弈的手段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可谓精于权术。在整个博弈过程中,李园一个人对付了三个人:妹妹李嫣、主人春申君、君主楚王。楚王有的是权力,缺的是儿子;李嫣有的是姿色,向往的是地位,但这二人的结合会因楚王没有生育能力而各不如意。李园如要达到目的还需要借其他男性来替楚王生子。在楚国诸臣中,春申君深得楚王的信任,并且希望自己的权位能够长久。于是,李园借春申君为楚王生子,这就调动了春申君协助自己成事的积极性。在整个事件中,李园一直躲在李嫣身后,利用李嫣来对付春申君,利用春申君来对付楚王,再利用楚王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李园政治博弈的成功,是建立在君昏臣愚的前提下的。虽然后来事泄,李园被杀,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园的这一“借树开花”策略的高明。

把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之中

潜在对手和现实对手不同,解决起来相对而言省事省力,但不容易及时发现。万一贻误时机,让潜在对手变成现实对手,那会极大地增加博弈成本。

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奸相,他擅长音律,会机变,善钻营,更深谙把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之中。他在担任宰相期间,整日不琢磨事,专琢磨人。他既琢磨那些唐玄宗比较欣赏、器重的朝臣,更琢磨那些有可能得到玄宗重用的人,即他的潜在对手。对潜在对手,李林甫绝对不会坐视他们发展壮大,而是及时下手将其解决在摇篮里。

李林甫解决的第一个潜在对手是玄宗时期的兵部侍郎卢绚。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的一天,唐玄宗驾临勤政楼,坐在高楼上俯看长安城的风景。这时,兵部侍郎卢绚骑着高头大马正好从楼下经过。玄宗看到骑马的卢绚气宇轩昂,雄姿英发,心生欢喜,随口称赞道:“真乃伟丈夫也!”这话很快就传到李林甫的耳中。他担心卢绚可能会被皇上重用,便设计阻挠。第二天,李林甫暗地里召见卢绚的儿子,说:“令尊素有雅望,当今圣上准备让他去交、广(今广东、广西一带)任职。”

卢绚的儿子一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任职,可是一件苦差事,于是请李林甫指点对策。李林甫说:“可以年老为由,乞求皇上另行安排。”

回到家,卢绚的儿子就把这事告诉了父亲,卢绚也没仔细分辨,就听从了李林甫的“指点”,上书奏言自己年老,不堪重用。结果卢绚兵部侍郎的职位没保住,还被贬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刺史。卢绚到任华州不久,李林甫又唆使他人诽谤卢绚,说他经常假称有疾而不理政事。玄宗对他的好印象一下子荡然无存,不久,卢绚就被改授为太子员外詹事(是个闲职,无实权)。就这样,卢绚的政治前途让李林甫给毁了。

李林甫解决的第二个潜在对手是中书侍郎严挺之。严挺之为人清高任性,和李林甫的死对头张九龄关系亲近,而且他向来看不起李林甫,因此,李林甫一直怀恨在心。蔚州刺史王元琰获罪,严挺之为王元琰说情。李林甫看准这个机会,在玄宗面前煽风点火,最后,严挺之被排挤出了京城。后来,唐玄宗又想起了他,就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此人可用。”

李林甫当晚就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召到府中“叙旧”,虚伪地以老朋友自居。李林甫说:“皇上对你哥哥很关心,准备启用你哥哥,但碍于当年你哥哥曾被贬,不好回城……”严损之请求李林甫帮忙出个主意,李林甫就指点严损之为其兄写一奏折,以身体不好为名,请求皇上准许入京就医。

严损之不知是计,反倒对李林甫感激涕零,自然一切都照李林甫说的做。李林甫拿着严损之写的奏折,面奏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患风疾,急需辞官就医。”玄宗听到这,叹息良久,先前的打算只好作罢。

李适之也是李林甫排挤的对象。当时,李适之任刑部尚书,为人处事有口皆碑,加上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孙的这一层关系,因此,被不少朝臣追捧。天宝元年,宰相牛仙客死,李适之代为左相,因此,被李林甫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一次私底下闲聊,李林甫故意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上未知之。”李适之是个性格直率的人,想也没想,就信以为真。某日,就将此事进奏给玄宗。玄宗闻之大悦,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打算派人去开采。开采前玄宗就此事征询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神色慌张地说:“臣知之久矣,然华山乃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可穿凿,故臣不敢上言。”玄宗听到这,觉得李林甫虑事周全,对自己一片“忠心”;而李适之考虑问题比较轻率。虽然玄宗并没有过多责怪,也因此渐渐疏远了李适之。

表面上看,李林甫甜言蜜语,好像很关心人,实际上却是口蜜腹剑,常怀险恶用心。他不但自己在玄宗面前诽谤同僚,还常常挑拨他人之间的关系,以此制造矛盾,达到各个击破,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当时的二裴(裴宽、裴敦复),素有矛盾,而二人又是李林甫认为的潜在对手。当时,裴宽任户部尚书,玄宗平时对他比较器重,李林甫担心他日一旦此人入相,将会威胁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刑部尚书裴敦复因“平贼有功”,得到了玄宗的表彰,李林甫很是嫉妒。李林甫一直想法子整治这二人,后来总算找到了机会。

李林甫怂恿裴敦复买通杨玉环的姐姐,在皇上面前说裴宽的坏话,致使裴宽被贬为雎阳太守。接着,李林甫又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借口裴敦复有战功,奏请玄宗让他出任岭南王府的经略使。裴敦复心里老大不乐意,因此,没有及时赴任。李林甫就到玄宗面前参了裴敦复一本,结果裴敦复因“逗留京师”,被贬为淄川太守。就这样,李林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把二裴赶出了京城。

李林甫的博弈策略,就是及时遏止潜在对手的成长可能,在其不成熟的时候将其扼杀在摇篮里;绝对不坐视其发展壮大,否则,就很难解决了,甚至有被强大起来的对手给解决掉的危险。李林甫之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博弈中取胜,关键在于他能够及时发现未来的竞争对手,并在其羽翼未丰的时候就将其解决掉。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谋攻》载:“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说的是,用兵之道,最高明的手法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略地,乃是最下策。如果能不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至高境界的重要手段。

据《墨子·公输》记载,春秋时,诸侯林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达几百个。其中比较大的诸侯国楚国的国君楚惠王励精图治,随时准备北上争霸中原。在争霸中原前,楚惠王决定先吞并周边的小诸侯国。宋国是北上的必经之地,所以首当其冲。

当时楚惠王任用了一位叫公输班的能工巧匠,在他的带领下,楚国制造了云梯、撞车、飞石、联珠剪等新式攻城武器,这些武器经过多次的战术演练证明,在当时的攻城战中确实具有很强的威力。宋国知道楚国铁了心要来进攻,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恐慌。墨子得到这一消息后,就赶紧带着三百弟子赶到宋国。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兼相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墨子到了宋国后,一面积极教宋国的军民进行防御的办法,一面又把弟子们布置在关键的城防要塞。做好了周密的部署后,墨子自己一人火速徒步赶往楚国,力图劝说楚王,希望他放弃攻打宋国的计划。见到楚王后,墨子告诉楚王,宋国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抵御楚国的入侵,希望楚王取消原定计划。但是楚王不为所动,他认为,楚国现在兵力强盛,而且公输班发明的攻城武器也非常先进,一旦攻打宋国,肯定能攻下来,因此就拒绝了墨子的要求。墨子见劝说不了楚王,于是就告诉楚王说:“您能攻城,我就能守城,您是攻不下来的。”楚王听闻过墨子的能力,有点将信将疑。于是就命人把公输班叫来,要两人比画对阵,看看谁有能耐。

墨子也不客气,先是解下自己身上的皮带,围在桌上当做城墙,然后再拿一些木块当做守城的器械,等待公输班前来攻城。公输班见墨子一切准备就绪,就和墨子演示起来。公输班进攻,墨子防守。公输班用云梯,墨子就用火箭;公输班用撞车,墨子就用滚木礌石;公输班挖地道,墨子用烟熏。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公输班一连用了九种攻城的方法,但都遭到了墨子有效的抵抗,不能取胜。最后,公输班的攻城方法用完了,而墨子的守城方法显然还没有完全使用出来。

楚王在一旁看得真真切切,知道公输班输给了墨子。头上已经冒汗的公输班眼珠一转,冷笑着对墨子说:“我现在知道战胜你的方法了,但我不说。”墨子针锋相对地道:“我也知道你战胜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说。”

二人打的哑谜使一旁的楚王大惑不解,就偷偷地去看了下墨子,随后问墨子究竟什么方法能打败他。墨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楚王,说:“公输班的意思是要君王您杀了我,这样就没有人知道抵御他攻城的方法了。其实不然,我来楚国前,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我的大弟子禽滑厘正率领着我的三百弟子在帮助宋国守城,而且我这些守城方法早就传授给了他们,这些方法他们每个人都能够运用自如,所以,抵抗公输班的进攻不在话下。因此即便是杀了我也是没有用的。”听到这,楚王愕然,但也为墨子的坦诚所震撼,当下就流露出犹豫之色。这时,墨子又进一步对楚王说:“楚国是当今的大诸侯国,方圆五千里,可谓地大物博,大王如果用心治理,一定会富甲天下的。而宋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土地方圆不足五百里,物产更是远不及楚国的丰富。大王您去攻打宋国,就好比扔掉自己华贵的马车而去偷别人的破车,丢掉自己的锦绣长袍而去捡别人的破短袄,岂不被天下人耻笑!”楚王听了墨子的这席话,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墨子知道楚王已经动心,就告辞而去。楚王知道即使占领了宋国也需付出高昂的代价,于是就打消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这可以说是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范例。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多是通过外交途径,运用恰当的谋略,使对方感到通过战争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用第三种力量加以制衡,使其不敢贸然动武。

不要轻易亮出底牌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往往会在以后的博弈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更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应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全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五代时,冯道奉后晋君主之命出使契丹,给契丹皇帝送礼。在多数人看来,此行凶多吉少,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冯道意外受到了契丹皇帝的礼遇,契丹皇帝还有意留用他。冯道内心其实不愿留在契丹,但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他一面上奏契丹皇帝,说:“辽与晋有父子关系,事子若事父,这样看来,我现在实际上等于出仕两朝,留在这和回晋没有两样。”这话意在博取契丹皇帝的好感;另一方面,冯道命令部下把契丹皇帝给的赏赐全部卖掉,卖得的钱都用来购置柴炭,还经常对人说:“北方严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多备点柴炭。”表示他不敢逆旨回国,作出一副要在北方长住的打算。契丹皇帝觉得冯道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且有苦衷难言,因而心生怜悯,就决定放冯道回国复命。

冯道知道契丹皇帝打算放自己回晋后,却故作姿态,滞留不走,他还三次上书说愿意留下。最后,经契丹皇帝多次催促,冯道才慢慢地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后晋。出发后,冯道沿路停留,以示依依之情,一行人费时一个多月才越过国界。对此,随行人员都迷惑不解地问他:“别人能够活着回故土,恨不得长上翅膀,你为什么却要慢慢走?”冯道说:“这是我以退为进之计。我何尝不希望早点回国呢?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万一契丹皇帝反悔,到时怎么办?而且不论我们如何赶路,契丹人只要策马扬鞭,一日的功夫就肯定能追上我们。因此,我佯装对辽地有不舍之情,避免对方猜透我的心思。”回国后,冯道以结得两国之好,又以不念异国之封而毅然归来的行动得到后晋皇帝的重用和信任。

冯道一生做了六个皇帝的宰相,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因此被很多人对其气节产生怀疑,但设身处地想一想,处在政权更迭的五代时期的一个“知识分子”,不学会八面玲珑,又怎么能保护自己。据史书记载,冯道本人一生十分勤俭,他把节省下来的钱财都施惠百姓,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所以,冯道不轻易亮出自己底牌的行为还是值得赞扬的。

历史上,有很多人就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命丧黄泉。南北朝时期的宋文帝就是一个典型。当时的太子刘劭急于篡权,经常和几个巫师在一起求神问卜,还把文帝的玉像埋在含章殿(南朝·宋宫殿名)前,诅咒宋文帝快死,自己好快点继位。刚开始,宋文帝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完全蒙在鼓里。

刘劭有个奴仆名叫陈天兴,与东阳公主(刘劭的姐姐)的侍婢王鹦鹉私通。不久,东阳公主病死,按规矩侍婢应该出嫁。王鹦鹉害怕与陈天兴私通的事情泄露,就写信让刘劭杀掉陈天兴。陈天兴被杀后,与他一起埋宋文帝玉像并施行诅咒的太监门庆国吓坏了,误以为自己肯定也要像陈天兴一样被灭口,于是就向宋文帝告发了太子谋逆之事。宋文帝得知后,又惊又气,就下令搜查王鹦鹉的家,果然,查得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接下来在这件事中,太子的死党小王爷刘浚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刘浚的养母就是文帝宠爱的潘淑妃。而刘劭的生母元皇后正是因潘淑妃受宠而被活活气死的。刘浚怕刘劭日后登基会拿自己开刀,就曲意逢迎,最后,两个人成了死党。刘浚还把一些重要的证据藏在自己家里。

文帝知道太子刘劭之事后,就召刘浚来训话。刘浚闭嘴不答,只是一个劲地谢罪。文帝见刘浚不开口,只好先让他退下。

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回宫后,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我原以为你会自行悔改,你怎么还敢藏匿证据呢。我真不忍心看见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啊!”刘浚十分气愤,“天下大事不久就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我肯定不会连累你的!”说完就拂袖而去。

当夜,宋文帝召见尚书仆射徐湛之,征询他的意见。最后,君臣达成一致意见:废除太子,赐死刘浚。

这个看似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最后却功亏一篑。宋文帝一时酒醉,就乘兴把此事告诉了潘淑妃。这个潘淑妃爱子心切,竟背着文帝,秘密派人通知刘浚,叫他赶紧逃跑。刘浚闻讯后赶紧派人驰报刘劭。刘劭连夜发难,假称受诏入宫有急事,带领亲信直冲文帝的寝殿。文帝被弑于室内,时年四十七。接着,刘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

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聪明仁厚,躬勤政事,在其统治期间,国力达至鼎盛,史称“元嘉之治”。可惜他在关键时刻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废立这样的大事随便告诉身边的妇人——潘淑妃,最后落得身首异处,遭古今帝王少有之惨祸,确实令后人叹惋。

俗话讲:“小不忍,则乱大谋。”人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情,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善于博弈者一定要善于控制自己,不轻易亮自己底牌。

做一个耐心的垂钓者

设局需要谋略,而控局则是艺术。什么是控局?控局就是牢牢地控制整个局面,控制节奏,把握最佳的出手时机。时机不到不急于收网,一旦时机成熟就当机立断,果断出手。在与对手的博弈中,要尽可能表现得外松内紧,切不可打草惊蛇。因此,控局需要灵活性,更需要成熟稳健的心理素质,简单点说,控局时双方比的就是耐心。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的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曾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其谋权手法之老练,近代史上少有人能比,特别是他逼迫清廷放权的时候,该进时进,该退时退,欲擒故纵,把载沣等满族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中。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死后,年幼的宣统帝溥仪即位,摄政王载沣监国。以载沣为首的满清贵族痛恨袁世凯,对他的野心也心知肚明,于是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勒令其回河南彰德养病。

赋闲在家的袁世凯不甘就此落寞,他频繁地与亲友故旧通信往来,妄图日后东山再起。通过遍布全国的耳目,外界的信息很快都传到袁世凯的耳中,袁世凯及时捕捉其中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消息。他知道自己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当前时机尚不成熟。

1911年10月14日,清廷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清廷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实属出于无奈。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史称“辛亥革命”,革命党人夺取了当地的政权,而且声势越来越大。前往镇压的陆军大臣荫昌所率的两镇陆军,大部分都是袁世凯的北洋旧部,不听荫昌调遗。形势严峻,清廷政府不得不考虑请袁世凯出山。

而且,清廷内部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的几个较有实力的当权派也力挺袁世凯出山,如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等。摄政王载沣起初非常不情愿,因为他对袁世凯的为人太了解了,重用袁世凯无疑于引狼入室。但环顾清室文武百官,竟没有一个能担当得起镇压革命党的使命,为了解燃眉之急,载沣不得不做出妥协,同意了奕劻等人的请求。

就在大家认为袁世凯会马上临危受命,镇压革命党的时候,出乎意料的是袁世凯竟发回一个推托的奏折,称自己“旧患足疾,迄今尚未大愈”。这一托辞,颇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思:既达到了讽刺对方的目的,又让对方不好发作。而且袁世凯十分狡黠,他没有把话说死,而是说足疾稍好后即行赴任。

奕劻等人不知袁世凯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几个亲近的人一合计,决定派徐世昌前往河南彰德探个究竟。徐世昌见到袁世凯后,两人进行了一番秘密的交谈,袁世凯最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清廷政府必须答应他六个条件,他方会出山。这六个条件是:明年召开国会,推行宪制;组织责任内阁;宽容参与此事件诸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于军队编制的全权;须给予十分充足的军费。而且,此六条缺一不可,否则绝不出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袁世凯所提的这六条几乎囊括了所有内政外交的大权。这么大的胃口,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以载沣为首的清廷权贵们的反对。他们一面大骂袁世凯乘人之危,漫天要价;一面又为革命党的发展而担心。清廷的态度在袁世凯意料之中,所以他一点也不在意,知道清廷迟早会答应自己的条件的。

后来,革命形势的发展出乎意料得快,全国各地都纷纷响应,纷纷爆发起义,而清政府的军事镇压却毫无进展。当然,这与袁世凯的背后操控有关,他授意亲信冯国璋等人要“固守”,“慢慢走,等等看”。这样使得荫昌的指挥效果大打折扣,要想取胜谈何容易。

面对眼前岌岌可危的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也不断向清廷施压,希望清廷赶紧拿出积极有效的应对革命党人的对策。载沣等清廷权贵一筹莫展,只得向袁世凯屈服,同意了袁世凯的奏请,同时任命冯国璋总统前线第一军,段祺瑞总统第二军,均隶属于袁世凯。对于载沣等清廷权贵来说,把兵权全都交与袁世凯,这无疑是极大的让步。

可是袁世凯并不买账,他看到只是兵权到手,其他条件尚未得到满足,于是又电奏推辞。

1911年10月底,清王朝四面楚歌,风雨飘摇。不得已,为了挽救即将坍塌的清王朝,载沣一连颁发了四道上谕:其一是实行宪政;其二是迅速起草宪法;其三是革除亲贵秉政,一旦组织内阁,不再以亲贵充任国务大臣;其四大赦国事犯。这实际上是对袁世凯所提出的六条要求的全部答复。

袁世凯看到“愿者已上钩”,才离开彰德,走马上任。清廷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内阁。袁世凯接到诏旨后不禁大笑。但他依然不着急,又故意电奏辞谢。至此,已经是第三次推辞了。载沣知其虚伪,没有允许,而且载沣当时确实已“江郎才尽”,已把袁世凯当作救命稻草了,所以再三促其进京。1911年11月8日,资政院开会,正式选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这时,袁世凯才大摇大摆,神气昂扬地进京组阁。至此,清朝的内政外交大权,已完全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这为他后来篡夺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提供了条件。

可以说,在同清廷政府的这次博弈中,袁世凯成功地表演了一番欲擒故纵的把戏,通过三吊载沣的“胃口”,最后终于把想得到的东西悉数拿到手中。如果他一开始就答应出山,显然得到的好处不会

有后来多。袁世凯的精明就在这里。

同类推荐
  •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梦想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
  • 淡定

    淡定

    每个人在命运面前都是那般渺小,面对沧海桑田的巨变,谁都无能为,既不能掌控,更不能预知祸福,既然如此不如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积极面对眼前所发生的这一切,只有这样才会少点烦恼,多点幸福。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人生角色,都避免不了遭受各种各样的不幸。父母的离去,婚姻的破裂,事业上的失败,疾病的困扰……命运就是这样,在给予我们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会夹杂着凄风苦雨。人生充满变数,不要去过分地苛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在最失意的时候,要学会冷静,等时间来消除消极的情绪。在最得意的时候,要学会内敛和谦虚,修身养性才能有所作为。
  •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

    要成为业绩冠军,靠的不是每天把腿脚跑断,把汗水流干,把客户纠缠得不厌其烦,而是懂得“如何说”与“怎样听”!如何说?——跟客户说得天花乱坠,就能拿下订单吗?能否拿下订单,卖出东西,并不在于销售人员能否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在于能否把死人说活,关键在于客户是否信任你!如果你能说得客户信任你,客户就会买你的东西!怎样听?——客户的话是一张藏宝图,顺着它可以找到宝藏!出色的销售人员往往善于聆听客户的抱怨、异议和投诉,善于倾听客户的需要、渴望和理想,善于听出客户没有表达的意思——没说出来的需求。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就是没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主动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本书阐述了做一名自动自发员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名自动自发的员工,书中有具体的工作事例与理论相印证,非常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并可使读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运用。本书指导读者在工作中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 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礼仪是一种资本:日常礼仪的300个细节

    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不论你在什么场合,都得讲“礼”。不懂礼仪,会让你处处“献丑”,甚至一个无意识的小动作也可能毁掉你的大好前程。如果说人生中哪门学问时刻与人相关,那这门学问非礼仪莫属。生活在现代社会,拥有良好的礼仪,无疑会为你增加诸多资本。把本书的礼仪细节在你的生活中应用起来吧,争取成为一个拥有良好礼仪、处处给人好感的现代人。
热门推荐
  •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沃尔特·迪斯尼编剧与制片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临时王妃

    临时王妃

    莫名的穿越,莫名地被挟持,莫名地成为王妃……如此多的莫名,在陌生而强大的时代,无法选择,只有默默接受。控制全局的幕后之人,满盘的棋子,究竟谁输了谁?谁赢了谁?林晓冉,一个异时空的介入者,无意中卷入一场巨大阴谋,原是毫不起眼的棋子,却错乱了整盘原本看似严整完美的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幸福操纵术:女人应看透的72个伪忠告

    一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说到根本,在感情战场上,男人喜欢打游击战,女人喜欢打阵地战,女人恋爱的目的大多是为了结婚,结婚的目的则是为了白头偕老,所以女人一定要学会操纵幸福的手段!本书告诉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情世界,第一种危险是没有指南针导航,女人们就会兜兜转转一生,永远也抵达不了幸福田园;第二种危险是手里握着错误百出的指南针,如此一来,女人越是执着地前行,越是南辕北辙,最后摔得鼻青脸肿。阅读本书,你会心惊肉跳,会幡然醒悟,也会因此领悟到幸福的真谛。本书首次向中国女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伪忠告”猛烈“宣战”,彻底改变女人的命运,让女人在现实中少走弯路、找到幸福!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
  • 顷世倾城

    顷世倾城

    《许你浮华余念》又名《顷世倾城》倾世缘:一朝穿越,一个现代无敌杀手却穿越成为了废柴大小姐,须知想要翻身,得靠自己,却又在某一天遇到第一妖孽美王。宿世情:本是南邢的凤仪公主,却因为东陵宝珠而流落在外,偶遇辰影宫宫主,一段宿世姻缘拉开帷幕。
  • 都市生活记

    都市生活记

    我们的主人公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屌丝,但他的都市生活充满了搞笑,温情。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黑道公主意外穿越,附体的身体居然是前朝皇帝的女儿,前朝唯一的公主。可她容貌有毁,受尽欺凌,但却坚强的将报国仇的重担揽在自己肩上。本应是千尊万贵的公主,却如过街老鼠,满身狼狈的遇见了他。她一身污秽,他白袍当殿。他风华绝代,她低贱如尘埃。他是她的世无双,她却不是他的人如玉。他注定傲立云端,她注定为他倾倒。看魅世皇妃,妃倾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事集

    花事集

    有些人,一旦遇见,便一眼万年;有些心动,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有些情,一旦眷恋,便海枯石烂;有些缘分,一旦交织,便在劫难逃;有些爱恋,一旦付出,便无法挽回。楚辞,慢慢的成长了从那些人,那些事中,渐渐的懂得了爱花恋人,人爱花你可愿意同我一起去听花的故事?带到花开烂漫之时,你我是否还能再见?
  • 陌路征途

    陌路征途

    没有多么高大上,这是一个平凡杀手逆袭男屌丝、迎娶白富美、走上事业巅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