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100000152

第152章 新闻表现论(15)

我们说“自然美”时,“美”有两种意义:第一种意义的“美”就是上文所说的常态,例如直背美于驼背;第二种意义的“美”其实就是艺术美。我们在欣赏一片山水而觉其美时,就已经把自己的情趣投射到山水里去,就已把自然加以人情化和艺术化了。所以有人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境。”一般人的错误在于只知道第一种意义的自然美,以为艺术美和第二种意义的自然美原来也不过如此。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做得好诗文的人都不能说是模仿字典。说自然本来就美(艺术美)者,也犹如说字典中原来就有《陶渊明集》和《红楼梦》一类作品在内。这显然是荒谬的。

朱光潜告诉我们,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远。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寓有欣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与情感。以姜白石“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之句,在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他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而欣赏者在见到这一意境的时候,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一首诗做成之后,不是就变成个个读者的产业,使他可以坐享其成。它也好比一片自然风景,观赏者要拿自己的想象和情趣来交接它,才能有所得。他所得的深浅和他自己的想象与情趣成比例。读诗就是在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

创造之中寓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投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这种投射也不是易事,它要有相当的天才和人力。

游戏是艺术的雏形。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从孩子玩“骑马”游戏中,朱光潜总结出几个游戏和艺术的类似点:一、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二、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三、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四、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所以游戏和艺术的需要在闲散时愈紧迫。

这也就是一般艺术家都是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缘故。

朱光潜指出,游戏究竟只是雏形的艺术而不就是艺术,它和艺术还有三个重要的异点:一、艺术都带有社会性,而游戏却不带社会性,艺术好比一棵花,社会好比土壤,土壤比较肥沃,花叶自然比较茂盛,艺术的风尚一半是作者造成的,一半也是社会造成的;二、游戏没有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艺术有社会性,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传达于天下后世,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三、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使旁人也能同赏共乐,便不能不研究“传达”所必需的技巧。他第一要研究他所借以传达的媒介,第二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形式出来。比如说作诗文,语言就是媒介。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能融合一气,这种融合就是美。

美从创造之中来

在探索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理活动时,朱光潜《谈美》一书中指出:

首先,他必定使用想象。

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就是想象。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但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就要用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并非从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配合。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即是创造。

艺术不同哲学,它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的情感,比如说“贫富不均”一句话入耳时只是一笔冷冰冰的总账,杜工部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才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因为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

从理智的方面看,创造的想象可以分为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一是联想。我们所有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都是嵌在整个经验里面的,都是和许多其他意象固结在一起的。分想,就是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有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它来。这种分想作用是选择的基础。许多人不能创造艺术就因为没有这副本领。他们一想到某一个意象,其余许多平时虽有关系而与本题却不相干的意象都一齐涌上心头来,叫他们无法脱围。小孩子读死书,往往要从头背诵到尾,才想起一篇文章中某一句话来,也就是吃不能“分想”的苦。

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选择,只是选择有时就已经是创造。雕刻家在一块顽石中雕出一座爱神来,画家在一片荒林中描出一幅风景画来,都是在混乱的情境中把用得着的成分单提出来,把用不着的成分丢开,来造成一个完美的形象。诗有时也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完成,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吹草低见牛羊”等名句都是从混乱的自然中划出美的意象来,全无机杼的痕迹。

不过创造大半是旧意象的新综合,综合大半借“联想作用”。错乱的联想妨碍美感,但是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

联想分为接近和类似两类。“怀古”、“忆旧”的作品大半起于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在艺术上尤其重要。《诗经》中“比”、“兴”两体都是根据类似联想。“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两个动词都是起于类似联想的引申义。因为类似联想的结果,物固然可以变成人,人也可变成物。物变成人通常叫做“拟人”,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人变成物通常叫做“托物”,如《七步诗》。最普通的托物是“寓言”,寓言大半拿动植物的故事来隐射人类的是非善恶。

“拟人”和“托物”都属于象征。所谓象征,就是以甲为乙的符号,大半起于类似联想。象征最大的用处就是以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概念。艺术家最怕抽象和空泛,象征就是免除抽象和空泛的不二法门。

象征的定义可以说是“寓理于象。”梅圣俞《续金针诗格》里有一段话很可以阐释这个定义:“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

诗有可以解说出来的地方,也有不可以解说出来的地方。不可以言传的全赖读者意会。在微妙的境界我们尤其不可拘泥绳墨。

其次,诗人于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

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只能解释某意象的发生如何可能,不能解释作者在许多可能的意象之中何以独抉择该意象。联想不是偶然的,有几条路可走时而联想直走某一条路,这就由于情感的阴驱潜率。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做不尽的。诗是生命的表现。生命像柏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时时在创造中。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诗人和艺术家都有“设身处地”和“体物入微”的本领。他们在描写一个人时,就要钻进那个人的心孔,在霎时间就要变成那个人,亲自享受他的生命,领略他的情感。所以我们读他们的作品时,觉得它深中情理。在这种灵犀中我们可以见出宇宙生命的连贯,诗人和艺术家的心就是一个小宇宙。

文艺作品都必须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这综合上面见出。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凌乱的;在综合之后,意象是和谐整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来看,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精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分都是相依为命的。人的美往往在眼睛上现出,但是也要身体健壮,眼中精神才饱满,不能把眼睛单拆开来,说这是造化的“警句”。功夫虽从点睛见出,却从画龙做起。凡是欣赏或创造文艺作品,都要先注意到总印象,不可离开总印象而细论枝节。比如,古诗《采莲曲》、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单句来看并不见精彩,但整体来看却是冠绝古今。

总之,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诗可以群”。

再者,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格律的起源都是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范律。诗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所以它的节奏也随情感的节奏往复中见规律。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这种规律起初都只是一种总结账,一种统计。例如,“诗大半用韵”、“章句长短大半有规律”之类。这本来是一种自然律,后来作诗的人看见前人做法如此,也就如法炮制。这样一来,自然律就变成规范律了。诗的声韵如此,其他艺术的格律也是如此,都是把前规看成定例。

朱光潜认为,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有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一种作风在初盛时,自身大半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后来风闻响应者得其形似而失其精神,有如东施效颦,在彼为美者在此反适增其丑。流弊渐深,反动遂起,于是文艺上有所谓“革命运动”。文艺革命的首领本来要把文艺从格律中解放出来,但是他们的闻风响应者又把他们的主张定为新格律。这种新格律后来又因经形式化而引起反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部文艺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在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代谢的轨迹也是如此。各派有各派的格律,各派的格律都有因成习而“敝”的时候。

格律既可“敝”,又何取乎格律呢?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提倡要格律的危险。但是提倡不要格律也是一桩很危险的事,因为很多第一流艺术家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

“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的地步也绝不足与言创造。”关于格律与创造的关系,朱光潜是这样剖析的: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也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所谓“心感于物”,就是以得诸遗传的本能的倾向对付随人而异、随时而异的环境。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有,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要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音节的需要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体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朱光潜《谈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朱光潜认为,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这绝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体于变化。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朱光潜指出,创造与格律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创造与模仿的问题。因袭格律本来就已经是一种模仿,不过艺术上的模仿并不限于格律,最重要的是技巧。艺术家从模仿入手,这只是创造的始基。有时候,学习和模仿他人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尤其是向先进的、新的创作方式学习,更是必要的。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既要有诗人的妙悟,又要有匠人的手腕。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热门推荐
  • 我的美丽小月历

    我的美丽小月历

    一本书说透女性生理秘密的健康月历,不让你错过每一天的美丽良机!12大排毒攻略,40个美颜秘技,30个不衰老小窍门,按图索骥,自备自查。应对生理期偏头疼、失眠、痘痘、牙痛、便秘、水肿、经期综合征。妙解护肤、丰胸、避孕、补肾、卵巢保养的每日法则!本书是秦文敏大夫综合以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切身体会,提供给如今时尚女性的养生宝典。它以月历的形式,从每一天的小细节开始,详细介绍了一个月经周期中每一天的注意事项和保养方法,应对生理期偏头疼、失眠、痘痘、皮肤敏感、牙痛、压力、便秘、水肿、妇科疾病、经前困乏、经前期综合征,护肤、丰胸、减肥、祛湿排毒、卵巢保养、补充磁性激素、避孕、补肾、疏通肠道、精力充沛神采奕奕、让你经期“Hold住”法则等。现代都市女性时刻面临各种压力,当这些压力海啸般漫过身体时,留下了不仅有疲惫的心灵,还有备受摧残身体。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让自己的身体深刻保持健康。
  • 执掌无尽世界

    执掌无尽世界

    一朵七彩莲花,居然蕴含了无尽世界,这其中又究竟拥有着怎样的秘密?高考落榜的孙宇辰,又为何能够得到七彩莲花的青眯?且看孙宇辰如何玩转地球,踏步无尽世界,成就无上强者,破解七彩莲花的秘密!
  • 魔王之女:魔界女王

    魔王之女:魔界女王

    她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14岁,性格活泼开朗、十分温柔、和蔼可亲,除非你惹到她了不然她一定不会发火的。但可能就是因为她过于普通所以她的身世才让人吃惊吧!她就是天使与恶魔的共生——樱之梦幻!鼎鼎有名的大魔王樱之桐人就是她的父亲,她的母亲是天间圣女——亚丝娜。她从小就在孤儿院的夫妇陪伴下成长,由于魔界的险恶,她的父母决定将她送往人间,送走时一并给了她自己一半的魔力。就当她和养父母生活的正幸福的时,有一件事情永远改变了她的生活……读者群门牌号:203046738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
  • 盟主夫人不好当

    盟主夫人不好当

    张沫楚的人生中有两个男人,养父教会了她杀人,男友教会了她如何过普通人的生活,其余的一切张沫楚就像是一张白纸一般。然后,曾经是杀手的张沫楚在没有一丝防备之下就被男友推到了马路上,然后,被车撞死了。张沫楚想着男友明明说过杀人是不可以的,但是,为什么男友要杀她呢?在张沫楚思考着的时候,张沫楚就穿越了,她成了魔教少主。洞房花烛,她居然成亲了,成了万仙盟盟主的夫人。这些她都接受了!可为什么万仙盟盟主都成亲了,还有一大推的小姑娘在山庄下面喊着要和万仙盟盟主成亲啊!有情敌就算了,这个盟主大人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子!张沫楚真的很想过一天安生日子啊!这个盟主夫人太不好当了,她可以不要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妖君,来修仙

    妖君,来修仙

    宁夕颜重生了!但经历却狗血淋头,呕心沥血!道路曲折不说,连最基本的谈恋爱都一波三折。1……此男被她改名为梁上君!但他不偷不抢,就那么招摇的在她闺房的房梁上出现!闷骚又轻佻!身为一名专业小妾实在是不敢多有猜想!难道自己要大声吆喝:梁上君!偷妾可吃?2……可以有奥特曼打小怪兽,为毛不允许她一只成仙已久惨遭历劫的仙女拿这只妖神练练手?什么?怕她日后后悔?怎么可能!造成她今天伤痕累累,仙不仙妖不妖的,都是这只妖神的错!自己渡不了仙!还要连累他人!3……梁上君!听话吧,好好修仙,早日成家啊!王母说了,现在天界的结婚政策有所拓展,只需两块灵石,夫妻名字就可以签在三生石上生生世世。另外,还送海景房一套!你就看在肚子里的娃份上,千万不要错过呦!
  • 怒战荒天

    怒战荒天

    秦寻道本是秦家最为出色的年轻一辈,一夜之间,修为全无。然而,这却成了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寻找纯净身体的传承,降临在他身上。一手遮风云,一拳动星辰,一脚镇山河,一怒破荒天!他要做的,就是寻求那无上之道!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是一种智慧,理财更是一种哲学,点点滴滴的积累,看似事小,意义很大。它不仅从小培养了我们理财的良好习惯,而且为以后的健康成功和和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理财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