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0100000001

第1章 周武王拜神封侯

古风一首: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

避除兽患有巢贤。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少昊五帝民物阜,

禹王治水洪波蠲。承平享国至四百,桀王无道乾坤颠,

日纵妹喜荒酒色,成汤造亳洗腥膻,放桀南巢拯暴虐,

云霓如愿后苏全。三十一世传殷纣,商家脉络如断弦,

紊乱朝纲绝伦纪,杀妻诛子信谗言,秽污宫闱宠妲己,

虿盆炮烙忠贞冤,鹿台聚敛万姓苦,愁声怨气应障天,

直谏剖心尽焚炙,孕妇刳剔朝涉歼,崇信奸回弃朝政,

屏逐师保性何偏,郊社不修宗庙废,奇技淫巧尽心研,

昵比罪人乃罔畏,沉酗肆虐如鹯鸢。西伯朝商囚羑里,

微子抱器走风烟。皇天震怒降灾毒,若涉大海无渊边。

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终日垂丝钓人主,

飞熊入梦猎岐田,共载归周辅朝政,三分有二日相沿。

文考未集大勋没,武王善述日乾乾。孟津大会八百国,

取彼凶残伐罪愆。甲子昧爽会牧野,前徒倒戈反回旋。

若崩厥角齐稽首,血流漂杵脂如泉。戎衣甫着天下定,

更于成汤增光妍。牧马华山示偃武,开我周家八百年。

太白旗悬独夫死,战亡将士幽魂潜。天挺人贤号尚父,

封神坛上列花笺,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此诗是封神演义开篇之作,写得是盘古开天地,中华民族之先人传至三皇五帝至夏商周。道得是以周代商之经历,讲得是纣王无道,文王兴起,武王伐纣的故事。自古征战多艰难,然打天下艰难,怎知这守国却也不易,开国难还是守国难,历朝历代皆有争论,多代之后,盛唐有一开国明君李世民对此有一段话,可作定论:“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创业难,已经过去了,守成难,却需要大家一起谨慎面对。姜子牙佐武兴周,开周家八百年天下,谁知为守这八百年天下,浪淘尽多少风流人物。且不说周朝后期之东周春秋战国,只说周朝前期西周建国之初,周武王分封诸侯之后,如何建立大一统的分封制国家,姜子牙年老不能辅政,周武王劳心过度,身体有恙。国政委之于文王第四子,武王胞弟姬旦,旦封鲁国,有国不去,留京辅政,世称周公,武王驾崩,辅助幼主,摄政为王,周公为治理国家,“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礼天下之贤士,挟天子以令诸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魏武帝曹操曾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旦灭武庚,平三监,亡五十余国,颁《周礼》,演《周易》,定制封建,功成国稳,归政成王。后世有一易中天氏,修中华史言:“周代为中华封建史之奠基者,”此言不谬也。典制封建,周公之功不可没,此书道的是周公守国之不易。也有古风一首以述之,以证本书之封圣乃封神之续篇也。

随古风一首:

盘古斧劈混沌开,女娲补天人世现,有巢避除畜兽患。

燧人取火免食鲜;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

轩辕礼乐婚姻联,少昊五帝民物阜;禹王治水洪波蠲。

成汤放桀南巢去,武王太白旗高悬,周家江山八百载。

创业不易守亦难,子牙封神尊位次,武王分封诸侯立,

国政托付周公旦。相父年老归封国,平定东夷有新篇,

为国求妻子求母,征伐莱国婚姻联,得有珍宝国祚传,

举贤尚功大国威,六韬着就成武圣。箕子受封辽东去。

廷议惊煞文武官,举朝推为高丽主,洪畴作成献宗周,

中朝从此为唇齿。伯禽鲁国礼仪倡,文房四宝书文章。

举贤尚亲国祚久,礼仪之邦为师范。微箕比干殷三贤。

各有归宿泣上天,微子抱器走风烟,不忘列宗行祭祀。

封侯宋地敬祖先。召公刑狱论公正。铸就刑鼎执法严,

二相辅朝国安定,燕国始祖刑之先。周公吐脯人心归,

颁政周礼天下规,婚姻法始正人伦。嫡子血缘皇室传。

武王驾崩三监乱,子牙辞世武庚反,杨戬寻母战天庭,

李靖拜帅再出山。成圣七子非等闲,战得诸侯心胆寒。

循规蹈矩朝宗周,国平疆稳政归王,周公归隐演易经。

包罗万象乾坤转,深奥玄机人世研,卓着代传为巨篇,

开明之治人才出,庆贺昇平王封圣,周朝文明代代扬。

话说武王伐纣归来,众大臣上表,尊奉武王为天子,自此,以周代商,国祚迁移。武王在灵台祭告上天,告慰宗庙后,即天子位。武王加冕,国之大典,仪规之隆重,前书已表,在此不言。

次日早朝,武王登殿,真是有道天子,朝仪自是不同。所谓香雾横空,瑞烟缥缈,旭日围黄,庆云舒彩。只听得玉佩叮当,众官袍袖舞清风,蛇龙弄影,四周御帐迎晓日,静鞭三响整朝班。怎见得早朝美景,后唐人有诗,单道早朝好处: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话说武王升殿,众臣朝拜,三呼万岁毕,武王令平身。武王道:“朕与各位贤卿在灵台祭天,灵台乃父文王敬告上天,为民祈福所建,今见灵台,思虑一事,建灵台之时,池中挖出朽骨一具,父见之,令祭告埋葬,慧及先人,朝野感动。想那朽骨,不知是那个朝代,生前如何,但既已死亡,就应善待,入土为安,不应使其暴荒于外。由此,朕思:自图王业以来,有多少忠臣义士,士卒百姓,战死疆场,抛尸荒野,或丢弃沟壑,被虎狼吞了去,或淹于江河湖海,被鱼虾所食,就有白骨,又如何能够掩埋。想与纣王会战牧野之时,大战激烈,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河津为之塞。就是那行逆之人,忠于王事,死又何辜?即今思来,令人憾慨,不胜惶恐。”

班部中转出姬旦,乃文王第四子,辅助武王伐纣,立有大功,武王多依赖之。武王道:“御弟有何见解,可解朕之惑?”姬旦道:“我王所虑甚是,然没于王事者无承封赏,当体恤其亲属子嗣,立碑纪念,四时祭祀,使其虽死犹荣,以不妄烈士为国捐躯。”

武王道:“立碑祭祀,朕自当行之。只是朕思:古之部落以家族血缘关系相维持,一旦成仇,冤冤相报,何日得了。夏商以来,天下以血缘相传。纣无道,杀妻灭子,太子殷郊殷洪,虽知顺逆,然皆于血缘,不遵师命,违天行事,临阵背叛,反戈相击,此事勿忘也。今朕得天下,朝堂之上端坐着各位卿家高贤,却不知背后又有多少仇家在惦记着报仇雪恨。若不问顺逆,皆立碑祭祀,则对忠于王事者为不公也,也无以警示后人,盖不为取也,此惑何解,以使后人和谐,化干戈为玉帛。”

班部中走出丞相姜尚姜子牙,武王立身迎接太公,太公参拜,武王令内侍扶起就座道:“尚父有何见教?”太公道:“关于王之惑,臣思之久也,老臣昆仑山拜师之时,师尊就有此议论,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女娲造人,人分贵贱,常有争斗,三皇五帝,多有杀伐,朝代家天下后,虽为有德者居之,但天下也是靠打出来的,战争残酷,胜败互有,生死轮换,虽各为其主,然死于非命者如何肯于甘心?如若冤冤相报,于国不利,陛下之忧是也。此惑如何得解,也是师尊关心之命题,故师祖鸿钧道人令其徒师伯老子、师尊元始完此题解,师叔通天道人予以参赞,师尊曰:‘人死不得复生,躯体魂魄结成人身,人亡躯体成朽骨,魂魄何去?若将魂魄集于一处,寄死于生,升于天堂,天堂人不能去,魂魄人无所知,寓意念予想象,不事争斗,不生异念,岂不和谐。自古以来,神仙无数,神不归一,无所适从。现殷商天下气数已尽,纣王无道,周家兴起,将有杀伐,也是时运如此,当有无数求仙了道之人,忠臣义士以及不知顺逆之人参于进去,何不趁此时机,将亡者封为神灵,共处天堂,天灵感应,后人释怨,岂不为好。’此议师伯赞同,师叔不认,派其弟子多予阻挠,逆天行事,故其弟子多死亡。鉴于师叔不从,师祖令师伯、师尊造封神榜,造神三百六十五位,满一周天数,以示天庭圆满,天神归一。我在山修道四十载,和师尊共镶封神榜,明确此理。师尊道我仙道不成成人道,命我下山辅助陛下,兴周伐纣,今大业已成,我将按师尊旨意,将亡者填写封神榜,自此以后,人间生死祸福皆由天父天子赐予,天父为天堂玉皇,天子为人间帝王,应天顺人,天子代天以牧万民。此意,不知陛下恩准否?”

武王闻听大喜,即予准行,班部中转出召公爽来道:“我王不可,自陛下赐我负责刑狱以来,赏罚皆由天子,人间敬畏的也是天子,如若设立神明,则天下众生顶礼膜拜者将不独天子也。今我大周独有天下,何必再设神灵以管理人间,况谁人见着神仙来?”

只见周公旦笑道:“贤弟何其不明也,设立神明,正是为人。人之魂魄形成思维,人之躯体构就行为,人之行为,他人所知也,人之思维,他人无所知也,用无影之神明管理不知之思维,劝人以善,戒人以忠,有何不可。就是贤弟管理的刑狱,要知既有天堂,定有地狱,生死轮回,旦夕祸福,自有天定,人畏天、畏地、畏神,安于自然,杂念不生,争斗不起,家稳国安,尚父之言是也。”

武王见周公旦如此之说,乐道:“尚父神人之说正是为国,只是不知为何建一周天,封神榜封何许人为神,尚父是否可讲解一二。”

姜子牙道:“所封之神乃是上界神道,自有星宿照应,漫天星光无数,照应人间生灵无限。伏羲帝观占星相,刻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故应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相应,天人感应,值此人间变局,以周代商,神仙应运而生。师尊佥押封神榜正适时也,师尊不涉俗事,令我代师封神,将没于王事者按其德行予以封之,不知陛下能否恩准?”

武王道:“将亡者封神,朕之所愿也,只是今在朝各位卿家,皆德义之士,立有大功,安得不能一一封神。”姜子牙笑道:“陛下之好意臣知之,却不知封神乃是虚妄,意念而己,活人万万不可。天地人为三才,人鬼神为三界,界之所限,不可逾越。师伯、师尊佥押封神榜时告诫:‘生死不测,死后封神。’如将活人封神,是求其死也,当忌。神鬼自是一体,只有成鬼方可为神,勿为敬神而将人当鬼待之。故老臣不能将活人封神,也为生死轮回之说,望陛下谅之。”武王点首道:“相父之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相父将何人封神。”姜子牙道:“请听老臣慢慢道来。”太公细说封神之事,武王与众大臣静耳细听。

姜子牙道:“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到如今,英灵无数,各有祭祀。查有轩辕皇帝大帅柏鉴,征伐蚩尤,战有勋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躯报国,忠荩可嘉!千年沉沦,冤尤可悯。为慰自古以来没于王事无有封诰者,及无数有名无名先烈者之忠魂。封其为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以领以往,以示传继。可否。”武王称善。

黄天化乃道德真君弟子,兴周伐纣先锋官,青春无邪,建有大功,捐躯马革,情实痛焉!援功定赏,当存其厚,陛下以道德治天下,可以其为道德化身,手握双锤,尽打天下不平之事,封其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可否。”武王称善。

国家之稳形重五岳,黄飞虎乃国之重臣,犹于国之柱石。与蒋雄等五人协力同心,忠义志坚,欲效股肱之愿;岂意阳运告终,赍志而殁。封其为东岳泰山、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封崇黑虎南岳衡山、闻聘中岳嵩山、崔英北岳恒山、蒋雄西岳华山。以昭示国泰民安、国运昌盛。可否。”武王称善。

闻仲闻太师,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英风锐气,竭忠补衮,然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虽劫运之使然,其贞烈之可悯。封其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之职,率领雷部诸神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可否。”武王称善。

申公豹乃我同门师弟,不遵师命,助逆拒直,身丧北海,情难释其往愆。姑念清修之苦,封其为东海之神,朝观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管理潮汐,不得休闲,为天下倒行逆施者之戒。可否。”武王称善。

魔家四将秘授奇珍,有逆天命;逞弟兄之一体,致戮无辜。虽忠荩之可嘉,奈劫运之难躲。同时而尽,久入沉沦。封其为四大天王之职: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面职调,魔礼海掌管混元珍珠伞职雨,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可否。”武王称善。

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迥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生未能入大罗之境,死当受金诰之封。因其义气深重,封其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正神,行招财进宝、迎祥纳福财神之责。可否。”武王称善。

陛下所提商太子殷郊,痛母后致触君父,几罹不测之殃;后证道名山,背师言有逆天意,酿成犁锄之祸。虽申公豹之唆使,亦尔自作之愆,正果未成以致凶身,封其为执年岁君太岁之神,坐守周年,管当年之休咎。可否。”武王称善。

郑伦弃纣归周,督粮尽瘁,深勤跋涉。未膺一命之荣,反罹阳九之厄。陈奇阻吊伐之师,虽违天命;荩忠节于国,实有可嘉。总归劫运,无用深嗟。鉴人类之嗔怒,皆起自于哼、哈,凡进山门求释(佛)者,当先去其二气。兹特以其腹内之奇,加之位职。封郑伦、陈奇为哼哈二将之神以护法。可否。”武王称善。

子牙又封火部神,瘟部神,痘部神,斗部神,群星、吉曜、恶煞,二十八宿、天罡星,地煞星、灵霄殿四元帅,送子娘娘诸神,各有神祗照应人间之事,子牙一一予以封号,武王无不恩准。

子牙封完,计点官算来,整整封了三百六十四位,周天还缺一位,查起来,原来在斗部群星中那扫帚星无人封号。子牙虑来,有名之人皆以得封,何人充得此缺?一时寻兑不着。

只见武王哈哈大笑道:“尚父如何只封别人,忘了自己的结发之妻。”原来姜子牙下山之时已七十有二,婚娶六十五岁黄花女马氏玉凤,夫妻不和,常时吵架,子牙因造鹿台,辞职回家,马氏不喜,怒其不能敛财,逼写休书,夫妻分离,另嫁他夫。因见子牙功成名就,羞愧难当,自尽而亡。曾武王因相父年老,需人照顾,数次赐女子以嫁,子牙不允,子牙道德之士,武王不好勉强。为知其往婚姻之事,或为旧情不忘,多方寻找,知马氏亡故,故而提起。

子牙思起道:“多日忙绿,忘却了,那马氏虽于我分离,泼水难守,但毕竟夫妻一场,既往难咎,如何能不封宿。只是扫帚星,名称不雅,难为其曾为相国夫人,罢了,既然这一宿名号在等着她,也是该缘。那马氏操务家计,多事勤劳,以扫帚之号封之却也为恰当。只是马氏生性贪婪,为得钱财,不惜怂恿丈夫贪污,家有贤妻,丈夫平安,家有恶妻,丈夫遭殃,当权者应切切为戒,否则,事发之时,身败名亡。此次封神,有喜神、福神,有凶神、煞神,也有倒霉神,人间诸事皆有神祗照应,倒霉神咎由自取,按在扫帚星身上确也恰当,后世当记,如娶妻为不贤者,往往是扫帚星临身,应予警觉。封马氏为扫帚星,以警天下夫妻,可否。”武王称善。

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恰为一周天(1)。那无数亡灵,也各有归属。正如漫天繁星一般,正义亡灵者星光灿烂,不知顺逆者星光晦暗,碌碌无为者星光时显时现。自此以后,天上人间,总为一念。

子牙议毕,武王大喜,即令太公封神。子牙道:“封神大事,不是儿戏,焉能草草。臣已令人在岐山建封神台,到时,在封神台上张挂封神榜,宣读太上,元始勒令。请武王台下观看,待臣宣布完勒命,再请武王上台,祷告上天,接赐诸神受命,以示天子代天管辖诸神民众尔等。”武王应诺。

是日,武王、子牙和众臣来到岐山,武王和众臣等在台下,子牙捧符敕上了封神台,将符敕在正中供放,传令武吉、南宫适:“立八卦纸幡,镇压方向与干支旗号。”又令二人领三千人马,按五方排列。子牙分付停当,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子牙拜毕诰敕,然后开读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

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呜呼!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自修持,贪痴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或托凡躯而尽忠报国;或因嗔怒而自惹灾尤。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业冤相逐,转报无休。吾甚悯焉!怜尔等身从锋刃,日沉沦于苦海,心虽忠荩,每飘泊而无依。特命姜命尚依劫运之轻重,循资品之高下,封尔等为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纠察人间善恶,检举三界功行。祸福自尔等施行,生死从今超脱,有功之日,循序而迁。尔等其恪守弘规,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贻伊戚,永膺宝箓,常握丝纶。故兹尔敕,尔其钦哉!”

子牙宣读敕书毕,将符箓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装甲胄,左手执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将‘封神榜’张挂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自有武吉出面将‘封神榜’张挂于台。子牙按封神榜上星宿名号,将所封之人一一宣读名讳,令散宜生按宣读序列摆上所封各位神主牌位,每击云板一次,自有一位神仙归位。

子牙宣读之时,万众无声,微风习习,旌旗轻飘,各色云彩不时显现。当读到闻仲闻太师时,只见一团乌云侠风而来,于台中旋转不散,子牙知是闻仲英灵所致,自是心中不服。乃作揖道:“太师在上,今子牙奉太上元始敕命,拜尔为雷部正神,尔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登大罗而无缘,然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只因商纣无道,致使功败垂成,贞烈实为可悯。因尔生前竭忠保国,刚正凛冽,特封尔为雷部正神,督率雷部二十四位神祗,兴云布雨,诛逆除奸,以报平生之愿,自此以后,凡人间贪官污吏、不忠不孝者,皆可由尔雷电击之。”说罢,子牙连拜三拜,晃动杏黄旗,敲动云板。只见台中乌云旋缓片刻飘去,雷神归位。但见远处天空,祥光缥缈,紫雾盘旋,电光闪灼,风云簇拥,自是不同。有诗赞之,诗曰:

布雨兴云助太平,滋培万物育群生。从今雷部承天敕,诛恶安良达圣明。

子牙封神完毕,武王上台。祷告上天,召示万民,令各地建立神庙,香火供奉。子牙代诸神拜谢。

武王诏令颁出,军民人等各自拜神,自此神仙归一,家家恭奉香火,人人崇拜神仙。子牙一一安排完毕,回到朝中。

延缓数日,武王升殿,只见当驾官传旨:“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朝散。”言还未毕,班部中姜子牙又出班上殿。武王道:“尚父有何奏章见朕?”子牙奏道:“老臣奉师命将忠臣良将与不道之仙、奸佞之辈,俱依劫运,遵玉敕一一封定神位,皆各分执掌,受享禋祀,护国佑民,掌风调雨顺之权,职福善祸淫之柄。自今以往,永保澄清,无复劳陛下宸虑。”武王道谢:“此全仗相父安排,自此,天人感应,人神一体,佑国运长久也。”子牙道:“死者已安逸也,生者不知陛下做何安排。”武王道:“父王在日,常言‘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今暴纣已亡,天下亦非独夫所有,当与卿等共天下,朕思此久也,前也曾与尚父多有议论,只因尚父封神未峻,故少俟之耳。”

武王方才言罢,只见李靖、杨戬等出班奏曰:“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师法旨下山,克襄劫运,戡定祸乱。今已太平,臣等理宜归山,以得师命。凡红尘富贵、功名、爵禄,亦非臣等所甘心者也。今日特陛辞皇上。望陛下敕臣等归山,真莫大之洪恩也。”武王曰:“朕蒙卿等旋乾转坤之力,浴日补天之才,戡祸乱于永清,辟宇宙而再朗,其有功于社稷生民,真无涯际;虽家禋户祀,尚不足以报其劳,岂骤舍朕而归山也?朕何忍焉!”李靖等曰:“陛下仁恩厚德,臣等沐之久矣。但臣等恬淡性成,山野素志,况师命难以抗违,天心岂敢故逆。乞陛下怜而赦之,臣等不胜幸甚!”武王见李靖等坚执要去,不肯少留,不胜伤感,乃曰:“昔日从朕,始事征伐之时,其忠臣义士,云屯雨集;不意中道有死于王事、殁于征战者,不知凡几,今仅存者甚是残落,朕已不胜今昔之感。今卿等方际太平,当与朕共享康宁之福;卿等又坚请归山,朕欲强留,恐违素志,今勉从卿请,心甚戚然。俟明日,朕率百官亲至南郊饯别。少尽数年从事之情。”李靖等谢恩平身,众官无不凄恻。子牙听得七人告辞归山,也不胜惨戚。俱各朝散。一宿晚景不题。次日,光禄寺典膳官预先至南郊,整治下九龙饰席,一色齐备。只见众文武百官与李靖等先至南郊候驾;惟姜子牙在朝内伺候武王御驾同行。话说武士升殿,传旨:“排銮舆出城。”子牙随后。一路上香烟载道,瑞彩缤纷,士民欢悦,俱来看天子与众人饯别。真是哄动一城居民,齐集郊外。只见武王来至南郊,众文武百官上前接驾毕,李靖等复上前叩谢曰:“臣等有何德能,敢劳陛下御驾亲临赐宴,使臣等不胜感激!”武王用手挽住,慰之曰:“今日卿等归山,乃方外神仙,朕与卿已无君臣之属,卿等幸毋过谦。今日当痛饮尽醉,使朕不知卿之去方可耳。不然,朕心何以为情哉!”李靖等顿首称谢不已。须臾,当驾官报:“酒已齐备。”武王命左右奏乐,各官俱依次就位。武王上坐。只见箫韶迭奏,君臣欢饮,把盏轮杯,真是畅快。说甚么炮凤烹龙,味穷水陆。君臣饮罢多时,只见李靖等出席谢宴告辞,武王亦起身执手,再三劝慰,又饮数杯。李靖等苦苦告别,武王知不可留,不觉泪下。李靖等慰之曰:“陛下当善保天和,则臣等不胜庆幸。俟他日再图相晤也。”武王不得已,方肯放行。李靖等拜别武王及文武百官;子牙不忍分离,又送了一程,各洒泪而别。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七人自此归山修行,后来周公平叛内乱时,由周公拜请出山,再立勋功,此七人俱是肉身成圣。后人有诗赞之,诗曰:

别驾归山避世嚣,闲将丹灶自焚烧。修成羽翼超三界,炼就阴阳越九霄。

两耳怕闻金紫贵,一身离却是非朝。逍遥不问人间事,任尔沧桑化海潮。

话说子牙别了李靖等七人,率领从者进西岐城,回相府。至次日早朝,武王升殿,武王道:“昨七臣归山,朕心甚是不忍;今议分封,与众卿共治天下,不知相父及众卿有何见解?”

姜子牙道:“自文王以来,西岐壮兴,陛下伐纣,天下底定,但诸侯与随行征战功臣、名山洞府门人,亲冒矢石,俱有血战之功。今宜分茅列土,封之以爵禄,使子孙世食其土,以昭崇德报功之义。”

周公旦道:“现今天下,为周家天下,虽为功臣烈士血战之功,但也依仗祖宗福荫,自太王以来,德彪四海,文王治国,福泽四夷,天下三分有其二,致使陛下伐纣,诸侯响应。再按传承而言,父文王之位乃二位伯祖父传让(2),陛下之位,也为兄邑考所让,此恩德亦益彰也,且陛下宗族亲王子弟亦有辅佐血战之功,当封树籓屏,以壮王室。”

武王听罢二人之言称善,众大臣也纷纷赞许。武王道:“尚父言封功臣甚是有理、姬旦言封亲缘也为恰当,当依议而行,只是朕思:‘今虽为周家天下,但也是历代传承而来,周代商、商代夏,夏桀商纣只为失德,方为有德者居之,德者相惜,我周以德治天下,故夏禹商汤之德不能忘也。当封其后祭其祖使禹汤之德不失。’追思起来,昔上古三皇、五帝,史谓大贵之人,其后亦宜分封土地,以报其立极之功。诸卿以为如何。”

众大臣纷纷附议,只见班部中转出姬鲜,那姬鲜乃文王第三子也,随武王伐纣,立有大功,听到武王分封之语,出班奏道:“陛下之言甚善,姬旦、尚父之语也为当行,我等弟兄追随陛下,出生入死,各位臣子攻城野战,皆立大功,自当封赏。只是三皇五帝,远隔千年,其子孙多代也不见面,于我朝微功未立,如何能够得封?弟以此为不可,望陛下思之。”

武王哈哈笑道:“御弟何出此言,如何忘了父王在世之言,父王在世,常言三皇五帝之德,行以以德治国之制,若言我等能有今日,皆源自三皇五帝之德也,如此厚德,如何能忘?况自夏禹朝以来,建立国家,国为帝王子孙继承,家为士庶子孙继承,家国一体,传于子孙,已成定论,传承之事,缘于血脉,不在功劳大小也。能断绝传承的,主要在于缺德也,夏桀、商纣之事,如何能忘?今天下分封,千古无有,何以立国,唯德是有,朕封三皇五帝之后裔,是不忘先皇贵人之德也,意使华夏民族德之传承不绝,故而封之,望御弟能体查朕之用意。”

姬爽出班道:“陛下之议,追及德源,泽降后世,不愧为大德天子,只是商汤后人之封,臣有异议,现纣已亡,周代商,周与商已成敌国,如何能封仇人后代,若予其列土分茅,则后患无穷,想那纣王太子殷郊殷洪,纣王杀其母,追其命,赖其师傅相救,方得活命,如此之恩,待陛下伐纣之时,还不遵师命,背周扶纣,此教训如何能忘?。陛下留有纣王之子武庚之命不诛,已为天大之恩,焉能使其列土分茅。”

武王道:“御弟管理刑狱,恩怨分明,甚慰朕心。然‘罪人不孥’,原为上天好生之德。殷太子郊、洪二人,逆天背师,罪自当诛。武庚幼子也,纣之过,大贤者比干、微子、箕子,都不能匡之,如何能使幼子代父受过,后若有非份不轨之为,也是其不轨行为当诛,安得因血缘而遑及子孙也。且不轨之事,无论纣子,就是朕之王亲同胞,一旦行为不当,于民为仇,自当诛之,不在血缘也,‘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姬爽道:“陛下所言臣赞之,臣只怕纣子不思我王恩德,一旦羽翼充实,造反为乱,殃及无辜,反为不美。”

武王道:“御弟之忧是也,灭纣之时,留有管、蔡、霍三弟监国,当续之,或矫其为正或防万一。父王在日,视‘罪及族人’深恶之。昔纣王授父王斧钺,得专征伐,崇侯虎助纣为恶,恶贯满盈,父王为民除害,诛候虎而宥其妻女,谓之:‘罪人不孥’。父王常以舜帝诛鲧用禹之例教导之,临终时告诫:‘不得以臣伐君。’只因纣王无道,天怒人怨,黎民受害,朕代天征伐,观政于商,纣王自焚,受众卿推戴,方即天子位。封纣之后代,也为遵父之意,了父之愿也,封之以茅土,以存商祀,正所以报商之先王,以鉴人不忘商汤之德也。况自相父封神后,神明诫人之思维,刑狱判人之行为,已分类分明也,人间思维由圣贤导之,刑狱不得代神明判思维之罪惩,诸侯之中允存众家之论以证神仙之道。本朝海内一统,诸侯和而不同,既然天堂神仙已不论仇誓,焉能让人间还记冤仇,天下和谐,共享太平,朕之愿也,故分封之时,功、亲、贵、敌当有所体现。”

众臣跪伏赞道:“武王胸怀宽广,洪福齐天,天下万民皆受泽被也。”武王委相父姜子牙、御弟姬旦受理分封事项。二人奉旨而行。

子牙与周公旦逐条议定上请武王裁定。次日,武王登宝座,命御弟周公旦于金殿上唱名策封,先追王祖考、自太王、王季、文王皆为天子,其余功臣与先朝帝王后裔俱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条序已毕,周公方才唱名。

列侯封国号名讳:

鲁──姬姓,侯爵。以亲、功,系周文王第四子周(姬)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大勋劳于天下。后成王命为大宰,食邑扶风雍县东北之周城,号宰周公,留相天子,主自陕以东之诸侯。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地方七百里,分以宝玉、大弓,而俾侯于鲁,以辅周室。

齐──姜姓,侯爵。以功,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赐姓曰姜氏,谓之吕侯。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自太公吕望超自渭水,为周文、武师,号为师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丘,为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即今山东青州府是也。

燕──姬姓,伯爵。以亲、功,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谓之召康。留相天子,主自陕以西之诸侯。乃封其子为北燕伯,其地乃幽州蓟县是也。

魏──姬姓,伯爵。以亲、功,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镇魏国。即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是也。

管──姬姓,侯爵。以亲、功,系武王弟,曰姬叔鲜,以监武庚封于管。即今河南信阳县是也。

蔡──姬姓,侯爵。以亲、功,系武王弟,曰姬叔度,以监武庚对于蔡。即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是也。

曹──姬姓,伯爵。以亲,功,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武王克商,封于曹。即今济阳定陶县是也。

郕──姬姓,伯爵。以亲,系武王弟,曰姬叔武。武王克商,封于郕。即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是也。

霍──姬姓,伯爵。以亲,系武王弟,曰姬叔处。武王克商,封于霍。即今山西平阳府是也。

卫──姬姓,侯爵。以亲、功,系武王同母少弟,封为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封于卫。即今北京冀州是也。

滕──姬姓,侯爵。以亲,系武王弟,曰姬叔绣。武王克商,对于滕。即今山东章邱县是也。

晋──姬姓,侯爵。以亲,系武王少子,曰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即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是也。

吴──姬姓,子爵。以亲,系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武王克商,遂封之为吴。即今之吴郡是也。

虞──姬姓,公爵。以亲,系周太王子仲雍之后。武王克商,求泰伯、仲雍之后,得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在河东阳县是也。

虢──姬姓,公爵。以亲、功,系王季子虢仲,文王弟也。仲与虢叔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而文王友爱二弟,谓之二虢。武王克商,封仲于弘农。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芈姓,子爵。以贵、功,系颛帝之裔,曰鬻熊。为周文、武师,有勤劳于王家,封之于荆蛮;以子男之上居之。即今丹阳南郡枝江县是也。

许──姜姓,男爵。以贵,系尧四岳伯夷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于叔许。即今之许州是也。

秦──嬴姓,伯爵。以贵,系颛帝之裔。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柏翳于秦。即今之陕西西安府是也。

莒──嬴姓,子爵。以贵,系少昊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兹与期于莒地。即今莒县是也。

邾──曹姓,子爵。以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武王克商,封其裔曹挟于邾。即今之山东邹县是也。

薛──任姓,侯爵。以贵,黄帝之后。因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后裔奚仲于薛。即今之山东沂州是也。

宋──子姓,公爵。以敌,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因纣王不道,微子抱祭器归周。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即今之睢阳县是也。

杞──姒姓,伯爵。以贵,系夏禹王之后。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得东楼公,封于杞,以奉禹祀。即今之开封府雍丘县是也。

陈──妫姓,侯爵。以亲、贵、功,系帝舜之后。其裔孙阏父作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实赖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皞之墟,即今之陈县是也。

蓟──姬姓,侯爵。以贵,系帝尧之裔。武王克商,求其后,封之于蓟,以奉唐帝之祀。即今之北京顺天府是。

商——子姓,公爵。以敌,系商纣王之嫡子曰武庚,封于商丘,以存商祀,受管、蔡、霍监国。后与三监谋反,国灭土归宋微子。

高丽──子姓。以敌,乃殷贤臣,曰箕子,亦商王之裔。因不肯臣事于周,武王请见,乃陈“洪范九畴”一篇而去之辽东。武王即其地封之。至今乃其子孙,即朝鲜国是也。

其亲王、功臣、帝王后裔,共封有七十二国。今录其最着者。其余如越封于会稽,向封于谯国,凡封于汲郡,伯封于东平,郜封于济阴,邓对于赖川,戎封于陈留,芮封于冯翊,极封为附庸,谷封于南阳,牟封于泰山,葛封于梁国,郳对为附庸,谭封于平陵,遂封于济北,滑封于河南,鄣封于东平,邢封于襄国,江封于汝南,冀封于皮县,徐封于下邳,舒封于庐江,弦封于弋阳,郐封于琅玡,厉封于义阳,项封于汝阴,英封于楚,申封于南阳,共封于汲郡,夷封于城阳等国,不悉详记。如南宫适、散宜生、闳夭等,各分列茅土有差(3)。即于其日大排筵宴,庆贺功臣、亲王、文武等官。众人俱各痛饮,尽醉而散。后人有诗为证:

周室开基立帝图,分茅列土报功殊。制田世禄惟三等,品爵官人树五途。

铁券金书藏石室,高牙大纛拥铜符。从今藩镇如星布,倡化宣猷万姓苏。

此章为封圣演义开篇之作,也是封神演义之后篇,内容相似,侧重不同,前后衔接,承前启后。太公封神之说,自古有之,真也假也,众说不一,但古代祭祀乃为先人的重要礼节,自周武王将祭祀升为国祭,可引为民间封神传说之来源。武王祭祀,安逝灵慰生者,求人间和谐也。其圣贤导人之思维,刑狱判人之行为,刑狱不得代神明定思维之罪,此论致整个周朝,先有西周箕子《洪畴》、子牙《六韬》、伯禽《礼仪》,周公《周礼、周易、》之篇。后有东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理论,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华文化灿烂夺目,始于周武王开明之治也,有开明之土壤,方有文明之花卉。周立国之后五百年,有孔夫子者(公元前1046年-前551年),闻达于诸侯而不见用,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周游列国传授学说。其学说为当时有为之君不纳,无为之君不得纳,权臣更视为威胁。如无人神分离之说,按专制而行,文字之狱,何患无辞,焉保孔丘无恙,若孔老夫子死于非命,不知历史还有孔孟之道否?国父孙中山曾言:周为开明之治,周之后为专制之治。想来孔夫子念念不忘周文王、武王,可能一是为理念二是为感恩也。后三百年,秦始皇(公元前551年-前259年)“焚书坑儒”,再后一百年,汉武帝(公元前259年-前141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得以光大,此时虽无被坑之忧,然无损于专制也,《史记》作者司马迁(4),面对暴戾之汉武,面颜直谏,被受宫刑,其非畏死,乃欲完三代之志,志青史以申大义于天下也,以“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语以明志。然书着成,至人终而不敢面世,藏之为后代公布,世方有此巨着。司马迁非惧事之人,生死置之度外,受奇耻大侮而不悔,发愤着述,书成而藏,何因也?看来有比死刑、宫刑还令司马迁恐惧之为,此何也?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令司马迁氏畏惧者,专制制度也,《史记》虽可归类为儒家经典,属独尊之列,然不敢面世,可见专制之猛也。自司马氏被阉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文人还有阳刚之气否?没有,一张皮而己。

在政制方面,周武王分封列国,秦始皇行郡县,此后,以郡县为主,分封、郡县交替有之,如,汉刘邦宰白马而誓“非刘氏不得封王,”后之“七王之乱”,明“燕王之变”,清“三藩之叛”等等,直至民国的“广西王、山西王,东北王”,实际上是封建分封制的残留,所谓“共和”,民国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周之历史,为中华史之大创造、大变革、大转折时期,从周分治时代进入到秦统一时代,基于周初之分封也。中华史之政制,当推尧禅让,禹世袭,武王分封,始皇郡县,毛泽东社会主义。可将五人列为中华政制之伟人。此章论及周朝分封,可见意义之大。以此为开篇,诚宜也。

注(1)见封神演义第99回:姜子牙归国封神

(2)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二子仲雍、三子姬历。周太王对季历的儿子姬昌很是赏识,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商量以采药为名离开周国,到南方回避,以便父亲把王位传给季历。后来,季历终于顺利继位,再后来又传给了姬昌。姬昌就是以仁治天下的周文王,从周文王开始,延续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

(3)见封神演义第100回:周天子分封列国。

(4)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司马迁入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五十五岁卒,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着公诸于世。

同类推荐
  • 旧书贩门德尔
  • 青烟或白雾

    青烟或白雾

    “做官一时,强似为民一世”。在崇“官文化”的时代里,“做官情结”一直萦绕在一代代农民心中,哪个家族都希冀能出几个光宗耀祖的官儿。而面对自己头上的层层政权机构,呼唤“清官”,盼望“清官”为他们做主,又是中国农民的基本思维定势。可是,“清官”这种明显带有封建时代色彩的昨夜星辰,能照亮中国民主政治的前途。
  • 一直挖不动(上)

    一直挖不动(上)

    她,胡不动,十八岁,相貌一般,身材一般,学历一般,只有一样东西不一般,那就是命数……不一般的……霉……而且是所有万千少女不能接受的霉,专门在红鸾星上出状况,搞飞机,什么什么?眼前这个从山顶洞下来的原始人类,说可以帮她改变命数?搞什么,他以为穿的标新立异一点,长得楚楚动人一点,就可以把她的红鸾星给捭正了么?尼姑她是当过,但这道士和尼姑好象不是一家的吧?他要对她发扬同胞之友爱?替她逆天改命不成?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2)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

    本书是著名作家格非集十年心血完成的一部精致的小说,作者的功力直抵小说细部的每一个末梢,真可谓一丝不苟。它既是格非蜕变和超越的一次个人记录,同时也可视为是当代作家制造经典的有效标志,从阅读角度说人面桃花是一部让人舍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小说。看过这样的小说,相信你大概会明白好的小说与差的小说、好的作家与差的作家区别在哪里。小说讲述晚清末年、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梦想、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天使在说我爱你

    天使在说我爱你

    花七仿真机器人,拥有最先进的定位系统,唯一的缺点是每月都会有一天自动地进入沉睡状态,24小时之后会自我解除,身上还装有自爆系统,当遇到十分危险的时候会自我启动。一次的偶然相遇,令王子深深地爱上了花七,在一次危险中花七启动了自保系统,救了王子殿下。想知道结局吗?那就先一睹为快吧!
  • 缠绵宠婚:冷少,坏

    缠绵宠婚:冷少,坏

    她是最为出名的基地的王,拥有自己的帝国担负着比其他人更为沉重的责任。她的身份神秘、高贵、无人能及,但却被父赶出家门。在外人面前她是女王,可在自家人面前她活的犹如仆人。他是龙家最骄傲的儿子、是天之娇子,从小到大见到他的人都会对他另眼相看可却还有人对他不屑一顾。初次见面他们不欢而散,却不想两人接二连三凑到一起,他不知道何时起她住进了他心里,却一直不去承认,直到她出事躺在病床上昏睡不醒……
  • 武者世界

    武者世界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武者能称霸江湖!而他,就是那个传奇!
  • 慕雨神风

    慕雨神风

    都市美女。有似金者,坚强自信,开朗活泼。有如木者,呆萌可爱,矢志不渝。有类水者,温柔恬静,落落大方。有像火者,热情奔放,敢爱敢恨。有随土者,宽容博爱,窈窕贤淑。五行的美女,性格迥异,秀色可餐,尽在《慕雨神风》有词曰:风云起,天下乱,神棍少年惊世现,不求声名知四海,唯有真情使心乱,怒,冲冠只是为红颜。身五行,携神兽,为救苍生与魔斗,坐看强敌四面起,我自长啸向八州,战,望尽群雄难敌手。祸乱将起,少年应运而生,看他如何笑傲都市,搅动风云!欢迎加群“慕雨神风小说群”QQ118565137作者与你成为好友,一起讨论交流!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每当我睁开双眼

    每当我睁开双眼

    每当我睁开双眼,就会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力量从双瞳中喷涌而出,流淌过我的大脑,心脏。那一刻起,好像我的每一块骨头都在跳动,每一条神经都在收缩,每一滴血液都在燃烧。
  • 校园之旅:沫然离颜

    校园之旅:沫然离颜

    邪魅的少年突然出现在混乱无比的忆惜高校内,低调的少女因为邪魅少年的出现而渐渐的名声大噪。他与她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对她穷追不舍?混乱的高校渐渐变得有秩序起来,原来这个高校内的学生每一个简单的。不是贵族就是道上混的!看他如何征服这个校园以及这个可恶的小女人!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霸道首席:丫头,来吧

    霸道首席:丫头,来吧

    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床上的可人儿给扑倒,”你要干嘛?“她晃了晃脑袋,打着哈欠慵懒回道:”你是不是混娱乐圈的?当然是潜规则。“看着眼前女孩生涩的动作,他忽然觉得好像被她潜也不错。前一刻还信誓旦旦要潜他的丫头,下一刻就要逃之夭夭。丫头,做事不能半途而废!他可不打算这么轻易放过她……
  • 自闲觉禅师语录

    自闲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