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古城四门
蓬莱古城共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门称春生门,又称宜春门,门额刻有“迎春”二字,被视为喜门。旧时凡新官上任或去官离职以及迎上接诏等都是进出此门。据说在此门的门房里曾放过许多官员的鞋,都是离任官员出东门时被百姓拦住脱下来的,意思是脱下鞋子让他无法走,也是说明这个官员在此为官政声很好,百姓们舍不得他离开。那么迎接新官上任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不管新官上任还是旧官去职,一些形式上的现象是否带有某种投其所好的迎合成分呢?
南门称朝天门,门上石额刻有“朝天”二字。和朝天门相对应的还有一座天齐庙。据说南门之所以称为朝天门,与古城的地势有关。古城南面是密神山,北临大海,地势南高北低,古城墙随地势起伏,也是南高北低,古城门也是南门最高,人们也便以朝天门称之。
西门称为迎恩门,门额刻有“迎恩”二字。为什么称为迎恩门,已无从考证。从字面理解,却也没有不祥的含义,但是这道门却被人们称为“死门”或“鬼门”。据说旧时处决犯人称为“出红差”,也就是刀下见血的意思。这样的差事走的都是西门。西门的门洞中,两侧各有一个半圆形的小洞窝子,离地面三尺左右,里面可以容纳十多人。据说这是为死刑犯的家眷准备的,每逢死刑犯行刑路过门洞时,其家眷可以在这里细看几眼。这一说听起来倒令人觉得旧时官府还挺人性化的,但是否准确却很难说。不过,这种大门洞里附设一个小洞穴,是西门所独有的,在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明的情况下,人们也只能听凭一些带有猜想性质的传言了。北门称为镇海门,门额刻有“镇海”二字。很明显,这一名称完全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愿望,镇住大海,没有风波之险,人们就安宁了。同时,也说明这里是以大海为邻的,所以名字才与海相关。从地势上来看,这里又是全城最低的地方,每逢雨季,积水除了从下水门排出之外,这里也成了一个排水通道,因此人们也称它为“水门”。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盘踞在蓬莱城的伪军大队长郝铭传为了城防便于守护,把下水门全部堵塞,结果汛期一场大雨造成了古城西北坊的特大水灾,最后大水只能从北门慢慢排出。
古城的四座城门都有三重檐的门楼,俗称“城门楼子三滴水”。这种形制的建筑在县级城池中据说是独有的,所以被附会成隋炀帝的叔父杨林镇守登州时仿照京城的式样建造的。事实上,演义而成的杨林与登州,根本不能当作历史。
四座城门的外侧都建有一个呈半圆形的城垣,称为瓮城,也有城门,和城池的大门一里一外,形成了双重大门。这种设计完全是为了防御的需要。也就是说,要从城门攻入城内,必须破开两道大门。在四座瓮城上,各建有一座庙宇。东瓮城上是三圣庙,又称三义堂,供奉的是人们所崇敬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位义杰。南瓮城上为火神庙,又称火德庙。中国的火神有祝融、炎帝、回禄,火的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人类摆脱动物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人们十分崇拜火的发明者和管理者。旧时每年除夕,人们按习俗总是在“接神”之后,提着灯笼先去火神庙烧香,再回家祭奠祖先。西瓮城上是观音堂,主神是观音菩萨。北瓮城上原来建有玄坛庙,因忌清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改称元坛庙。供奉的是赵公元帅。后来大概人们觉得城北门濒临大海,供奉一个管理大海的神灵更具有意义,因此便把玄坛庙改成了龙王宫。
蓬莱古城四门都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城市改造中被先后拆除。
蓬莱城门楼
提起蓬莱城门楼,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三滴水”,言称是蓬莱城门楼所独有的,并以此为自豪。所谓三滴水,就是三重檐,下雨时通过三重檐滴落到地面上的雨水要经过三个节段,滴落三次。据说旧时只有京城才能建造三滴水的门楼,而蓬莱之所以也享受这种规格,是因为蓬莱这座古登州城曾经是隋炀帝的叔父杨林镇守过的地方。一个称为靠山王的皇叔,当然可以享受这种规格了。
其实,别处州府城池的门楼也有“三滴水”形式的,蓬莱城的门楼,只不过是把历史给演义化了。试想,登州始建于唐代,隋朝时连登州的名字都没有,怎么会有登州城,又怎么会有杨林镇守登州呢?说穿了,是人们把传奇故事附会到了这里。在《说唐》第二回中就有这样一段记述:“那杨林、窦建德回朝,尚在路中。忽报登州海寇作乱,上岸抢劫居民。杨林闻报,对窦建德道:‘汝先回复旨,老夫亲往登州,剿压海寇。’遂领兵往登州而来。那海寇闻杨林兵到,不敢交战,各自散去,杨林只扑了个空。但见那里人烟稀少,城池倒坏,杨林十分叹息,就上表奏闻,自愿镇守登州,叫军士召集民工,整治府库,修筑城垣,不一年,把登州修得十分齐整,不在话下。”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登州城的始建者毫无疑问就是那个靠山王杨林了。既然皇叔在此,按京城的规制建造州城的门楼就不成问题了。看起来,当人们还没有把历史迷团解开之时,已完全把传奇故事穿凿出来的民间传说当成了历史,很有点滑稽。
排除民间传说的误讹,最早的登州城只能建于唐代,与皇叔靠山王毫无关系。最早的登州城规模很小,按日本高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称,当时的登州城池,东至西、南至北,都只有一华里。也就是说,最早的登州城,只是今天的东起画河桥西,西至西关路以东,南起南关路以北,北至画河南岸的一块区域。至于最早的登州城的门楼是个什么样子,已无从察考了。
今天,人们所谈起的蓬莱古城,包括各种版本的《登州府志》和《蓬莱县志》所载的古城池,已不是初建时的概念了。明洪武九年(1736年),登州升州为府,城池东拓,才形成了后来的规模。扩大后的城池呈不规则的正方形,东起今天的东关路,西至西关路;南起南关路,北至北关路。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城门外侧都有一座瓮城。东门在今天的中国银行门前十字路口处,称春生门,门楼一侧有一座三义堂,主神为刘、关、张三位三国人物。南门称朝天门,一侧有火德庙,主神是火神祝融、炎帝、回禄、阏伯等。西门称迎恩门,一侧有观音堂,主神是观音菩萨。北门称镇海门,一侧有玄坛庙,主神是赵公元帅。
明代的蓬莱城门楼也是三重檐的“三滴水”,是否为古登州城门楼的沿袭却不得而知。据说今天的水城振扬门,就是妨照当年府城的门楼建造的。但是从保存的旧照片上看,振扬门与旧时府城的城门楼略有一些不同。至于旧时的府城门,还有一种说法,四个门的式样并不一致,南门为“楼”式,西门为“台”式,北门为“殿”式,东门为“阁”式。这种说法究竟准不准确也很难说,因为这四种形式的建筑有时是很难严格区分的。也许只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这四个城门的注意,才故弄玄虚地列出四种特点,让观者去对照思考,加深印象。
蓬莱城的四座门楼在民国时期就先后被毁掉了,今天,人们只能通过目睹复建起来的振扬门,来生发一点对旧时府城门楼的联想了。
古韵犹存话牌坊
牌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朵奇葩,造型独特,源远流长。它又是封建社会最高荣誉的象征,古名“绰楔”,自唐代开始就广为流行。在交通要冲和十字路口上树立一些纪念性牌坊,以引起人们的注目,倡导“忠义”“节孝”之风。蓬莱古城中的牌坊,曾达55 座之多,几乎每条街上都有牌坊,当地人戏称五步一坊。雕刻工艺之精,历史价值之大,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部“石头的史书”,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蓬莱城中的牌坊,大多建于明清两代,多是功德坊和节孝坊。其中,陈氏(其学)家族的牌坊占的数量最多,达到7 座,分别为恩荣坊、父子进士坊、京兆坊、总督宣大坊、绳武坊、父子经魁坊、忠烈流芳坊。其次是浦氏(浦鋐)家族,有恩荣坊和豸史坊各两座,另有恩光坊和敕命坊各一座。三是王氏(王言)家族,有翰林坊、玉堂清要坊、恩荣坊、沧海腾蛟坊、三世承恩坊。四是吴氏(吴昶)家族,有世第坊、台谏世臣坊、恩荣坊、恩光坊、世科坊。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区的改造,到民国时期,古牌坊已毁掉了24座。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时,剩下的30余座牌坊也被视为封建社会留下来的“四旧”,几乎被全部清除掉。幸亏坐落在画河西侧的戚氏牌坊,因占了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光,才被例外地保留下来。至今尚矗立在戚继光故里街巷两端的两座牌坊,绝路逢生,弥足珍贵,已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戚氏牌坊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朝廷旌表戚氏家族所建,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两坊间距140米,系四柱三间五楼云檐多脊花岗岩石雕牌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 米。正间上下三坊,镂雕“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狮子绣球”、“鱼龙变化”、“麒麟凤凰”等图案;侧间各有两坊,分别雕饰花木鸟兽图案。
东侧的“母子节孝坊”,是朝廷为褒扬戚景通与其母阎氏忠贞守节、恪尽孝道而立。上额书“旌表赠特进荣禄大夫右都督戚宁妻一品夫人贞节阎氏”,下额书“诰赠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荐举孝廉戚景通”。牌坊上下分三层雕刻:东上层是“丹凤朝阳”,东中层已毁坏,底层是“麒麟凤凰”;西上层是“二龙戏珠”,西中层是“南海大士与八仙”,底层是“狮子滚绣球”。戚继光的祖母阎氏(戚宁之妻),24岁守寡,靠纺织度日,历尽艰辛,扶养戚景通长大成才。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文武双全,闻名乡里,弱冠之年即被举荐为“孝廉”,官至神机营副将、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晚年因怀念老母,辞官还乡侍奉。母子节孝,有口皆碑。西侧的“父子总督坊”是朝廷为表彰戚景通、戚继光父子驱逐倭寇、护国卫疆的丰功伟绩而建。牌坊上额书“诰赠骠骑将军护国都指挥使前总督山东备倭戚景通”,下额书“镇守浙福江广郴桂总兵都督同知前总督备倭戚继光”。牌坊也分上下三层雕刻:东上层是“二龙戏珠”,东中层是“戚继光征战图”,底层是“狮子滚绣球”;西上层是“凤凰牡丹”,中层是“鱼龙变化”,底层是“麒麟凤凰”。
两座牌坊巍峨挺拔,肃穆古朴,精雕细镂,别具匠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国内少见的明代石雕珍品,为寻古探幽者所神往。
风雨钟鼓楼
在古代,凡是重镇都设置钟楼和鼓楼,主要作用是以钟声和鼓声通报信息,所谓“晨钟暮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钟楼和鼓楼渐渐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于是,有的以它的造型之美来供人欣赏,也有的以它的丽谯之华来粉饰太平。蓬莱城当初也有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存在了近600 年,见证了古城的一段风雨沧桑。
蓬莱城的钟楼在今天的市政府大门右侧的中心岗楼处,鼓楼在今天的鼓楼偏北一点。钟楼和鼓楼都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都是三重檐的两层楼式建筑。钟楼是明洪武十一年(1379)登州卫的指挥谢观倡捐修建的,鼓楼却是由古登州旧城东门改建的。钟楼顶层上吊着一口大钟,原来用作报时,后来改为报火警。每当城内发生火灾,守楼者便根据火灾发生的方向用大棒子敲钟示警。火灾在东方,连击三声;火灾在西方,连击四声;火灾在南方,连击五声;火灾在北方,连击六声。城里居民们根据钟声的数量,判断火灾发生的方向,前往扑救。旧时鼓楼上的大鼓,主要是晚上敲击向市民报告时辰的。钟楼的位置在城区的中心,因此,置身楼上,万家庭院屋舍,尽收眼底。楼上四面,各悬匾额一块,匾上的题字也挺有意思。东为“东来紫气”,典出老子过涵谷关,紫气被看作是祥光瑞气。普通百姓的住宅,东山墙上也常题写这四个字。西为“西望瑶池”,用典则与西王母有关。相传瑶池是西王母的住处,也是一个聚福纳吉的地方。南北两块匾额的题词涵义,则是本土元素了。南面所题“文峰耸翠”,指的是城南密神山的景致。密神山又称文峰顶,是蓬莱的邑镇山。北面的题字是“唤醒双城”。双城指的是府城和水城,“唤醒”二字则显然是暗喻钟声的功能和作用。鼓楼因为是古城东门改建的,所以原来的城门洞仍然保留着,是东西街巷的通道。有意思的是,就连原来东门楼上匾额所题的“望仙旧迹”四个字,也仍旧保留在鼓楼上。虽然在清顺治六年(1650)登州知府张尚贤对鼓楼进行过一次重修,却照旧沿用这块“望仙旧迹”的匾额。一般人认为,这里就是当年汉武大帝刘彻访仙求药的地方,包括地方志等一些典籍资料上,也大多这样记载。这方楼匾,仿佛成了一块记事碑,记录了一件颇有影响的历史事件。鼓楼西边也有一块匾,上题“双教四达”四个字,涵义或可与登州府学与瀛洲书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