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3000000035

第35章 灯下漫笔(2)

另外,自1913 年登州撤府之后,登州作为行政单位的名称就废止了,而习惯于登州的称谓,从此改成了蓬莱,在人们的心目中,登州便似乎成了蓬莱的前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蓬莱古称登州”的说法。这种说法一经形成,便十分顽固地占居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这种惯性,一种不确切的概念反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大家都这样说,似乎这就是对的,改起来实在很难。其实,历史总归是历史,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应该是原原本本一成不变的,一旦改动,便非此而彼了。应本着为历史负责的精神,把“蓬莱古称登州”的说法更正过来,否则,以讹传讹,就不但是一种称谓上的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它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蓬莱古属登州”,或者说“蓬莱古为登州附郭”。

“金复海盖”之说的由来

在谈到古登州所管辖的区域范围时,常常听到“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说法。意思是说旧时登州所管辖的地盘,除了胶东半岛的九县一州之外,还有辽东半岛的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个地方。而查遍所有登州旧志,却根本找不到记载。也就是说,“金复海盖”之说,在方志上是不存在的。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登州考院说起。登州考院是旧时登州府所辖的各州县学子求取功名的地方,建于明朝末年,原址在府治东,后来渐渐荒废,就转移到了密分桥东,也就是今天的鲁粮宾馆附近。在明清时期,凡是考取了府、州、县学的生员被称为秀才。取得秀才功名的考试称为童试,属于科举考试的初级阶段。凡报考童试的学生为各县乡镇的学童,称之为童生,也叫儒童。虽名之为“童”,但并无年龄界限。考秀才分为三次小考,第一次为县试,第二次为府试,第三次为院试。自明代以后,朝廷在地方上专置管理学校的机构,设立督学校官,清代改为提都某省学政,简称学政,也称学院。因此,院试就是由提督学政主持的考试。取得院试第一名的叫院案首。经院试录取后的考生,即获得了生员的身份,俗称秀才,别称茂才。

明朝时期初置行省,后来又把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说,山东省称为山东布政使司。当时辽东设的不是承宣布政使司,而叫都司,在行政上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在辽东都司辖域中的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因为隔海离登州较近,所以求取秀才功名的考生便就近到登州府应试。这样一来,后世民间便流传起了“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说法。不难看出,当时的“金复海盖”四个州并不归登州管辖,而是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只是这四个州的考生到登州考院来应试求取功名而已。

登州古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登州古港含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来说,包括古登州所辖区域内的所有港口及其沿海诸岛的港口。从狭义上讲,指的则是登州府治所在地的蓬莱港口。

古登州是唐代初年设置的行政单位,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所以对于它的辖区内的古代港口,人们便称之为登州古港。古登州的建制始于唐代,而登州古港的港航活动却早就开始了,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从五六千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的先民们便利用沿海自然形成的避风场所和出海通道,从渔猎到远航与外界交流,把生活空间从陆地扩展到了大海。由于条件的限制,先民们最初的海上航行是沿着海岸进行的,一旦遇到风浪之险或者船只发生了故障,便立刻靠到岸边。后来人们又通过海岛的连接,逐岛航行,从此地到达彼地。登州所处的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散落着数十个岛屿,为两个半岛之间的航路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通过逐岛航行从胶东半岛到了辽东半岛。后来,人们沿着辽东半岛的海岸继续航行,先是到达了朝鲜半岛,后经朝鲜半岛南端穿过对马海海峡到达了日本。这就是胶东半岛最早通向海外的航线,被称作“登州海道”。

登州海道开通之后,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就开始了贸易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开始时先是各种陶制器皿和农作物的种子,后来是瓷器,人们便把这条海上通道称作了“陶瓷之路”。到了秦汉时期,胶东半岛的丝织业发展很快,开展丝绸外交成了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对发展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也开始了丝绸交易,从登州古港到朝鲜和日本的海上航线,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了。

“丝绸之路”的称谓本来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是由外国一位叫普鲁斯的德国地理学家命名的。到了1942年,这一称谓才被写进《中国通史》。“丝绸之路”一词也由此传播开来。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称谓,则出现得更晚。1956年,一位叫让·菲利奥札的法国学者,在他的《印度的对外关系学》一书中,才对“海上丝路”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从此,五花八门的“丝绸之路”名称也便频频出现了,诸如“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戈壁沙漠丝绸之路”等等。

事实上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对于陆地“丝绸之路”来说,是指通过海上与其他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之所以冠之“丝绸”二字,是因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通过这条海上通道,丝绸的交易占有重要比重。从海陆两个“丝绸之路”比较,海上早于陆地,并且比陆地持续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以登州古港为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就已经通过海上开始了与朝鲜的往来,后来与日本也开始了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才开辟的一条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文化交流通道,到了隋唐时期,这条“丝路”有了更大的拓展。到了宋元以后,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这条陆地上的“丝路”通道就不是那么畅通了。从范围和影响来说,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西行,越戈壁沙漠,北道出地中海,延伸至欧洲。中道到达伊朗,南道至印度。13 世纪,由于成吉思汗的铁蹄踏到了西欧,使得欧亚文明连成一片,从顿河、多瑙河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络绎不绝。而海上的“丝绸之路”,除了以上所述以登州海道为代表的中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从江、浙、闽、粤一带起航的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通道从中国南方沿海各港口出发,南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等诸多国家开展了贸易与文化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以登州海道为代表的中国东方海上航线,要比中国南方航线开辟得早。因为南方诸港不具备登州古港的条件,也就是说,他们早期的港航活动只能是“循海岸水行”,而不能像登州海道那样逐岛推进,直接与海外国家取得联系。由于古登州的优越地理条件,与国外的海上航路从春秋战国时就开通了。而南海的起航线,却在西汉时期才开通。据《汉书》记载,中国的海上商船,是在汉武帝时期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最后远航到了印度。由此可见,不管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说,将登州古港称之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港”、“起点港”、“启锚地”、“首发地”、“始发港”等,都是当之无愧的。

登州旧事话沙门

长岛县的庙岛,古时称为沙门岛,又称漠岛,一直属于蓬莱辖区,直到民国时期才成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因为岛上有个龙女庙,宋朝宣和年间又建起了个妈祖庙,人们便将沙门岛改称为庙岛。因为这个名字叫得较久,传得也较远,人们也便把长山列岛称为庙岛群岛了。

沙门岛面积约1.63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5 公里,周长约7.33 公里,南广北狭,有南北两个凤凰山,最高峰海拔98.3米,与长山岛东西相对,抱成良港,被称为庙岛港,是沟通登州与辽东半岛的海上重要通道。明泰昌版《登州府志》引证宋史记载,宋朝开宝年间,朝廷免除了岛上居民的租税,让他们打造船只,专门为朝廷运送东北女真人进贡的物品。由于这里据于渡辽的要冲,便成为一处海疆重镇。

宋朝时,这里还驻扎着水军,以备东北契丹人的入侵。元朝时,这里的商业码头地位不断提高,岛上设立了监置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明朝初年,因倭寇的袭扰,这里的军事地位开始上升,驻有军队,设立了沙门岛巡检司。洪武二十七年(1395 年),巡检司移到了蓬莱芦洋寨,这里因海疆倭警日益严重,岛上居民被全部撤离,疏散安置到蓬莱北沟区西部一带,被称为沙门岛社。倭患平定之后,这里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在烟台没开商埠之前,这里帆樯林立,凡是南北海上往来朝鲜、辽东、天津的客货船只,都要在这里停靠,上水增薪,多至数百艘。蓬莱天桥海口因为水浅,来往船只须要潮满时方能入港,否则就得开进庙岛港以避风浪。因此,庙岛海港也被称为登州外港。民国时期,虽然商业经济一片萧条,港航活动急剧减少,这里却仍然不失为一处避风良港。这里当时有两个村庄,居民104户。

在庙岛东北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块礁石,酷似一座浮屠,人们把它视为海上航行的天然标识,也当成了船只出入海口的门户,因此被称为宝塔石。再往北还有一处珍珠门,都成了这里的天然景观。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沙门岛,还曾经是一个发配军犯的地方。据方志记载,自北宋初期的建隆三年(962 年)开始,这里便囚禁着各种军犯。当时有一个很不道德的规定,就是岛上供应囚徒的粮食是一个定数,囚徒数量增加粮食数量却不增,因此便出现了吃粮不足的问题。于是以寨主李庆为首的看管囚徒的守卫便将超出定量人数的囚徒一批批扔进大海,两年中就残害了700多人。到了熙宁年间,有一位叫马默的人到登州担任知州,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震怒,当面斥责了李庆的残暴行为,并上书奏请朝廷修改了“配岛法”二十条。新法规定,庙岛的军犯如果超过了300名的既定数量,便将服刑多年的无过者移送到登州陆地。从此,岛上的配军保持在稳定的数额上,受残害的现象也从此得到了改变。五十年后的宣和四年(1122 年),这里已不再是军犯的流放地,已经出现了渔村,并建起了妈祖庙———显应宫。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便在这里举行上元节灯会和拜谒妈祖的庙会,船只往来于庙岛与南长山岛之间,为赶庙会的渔家群众提供服务。人们会聚在显应宫前,舞龙灯,扭秧歌,上香许愿,拜神祈福,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除此而外,每年的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日,这里也都要举办庆典活动,官祭礼仪,民俗表演,异彩纷呈。另值得一提的是,沙门岛上的显应宫与丹崖山上的天后宫,建于同年,是中国北方最早、规模最大的两座妈祖庙宇,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传播中心。之所以妈祖文化能够十分迅速地从南方传至北方,主要是海航的作用。作为沙门岛,旧时一直属于登州外港,一条海上通道,直接沟通了南北之间的相互往来,海神妈祖的信仰,便伴随着人们的交往而在胶东半岛的北端扎下了根。

解宋古寨话卫所

蓬莱城东25公里处的解宋营,既是一个古村,又曾是一个军事编制单位———解宋寨备御百户所。因为解宋古寨是以城堡的形式而存在的,又是一个军事百户所,所以今天也有人将其称为所城。

解宋古寨座落于东西两座岭丘中间,北临黄海,南面是开阔的小平川。城寨呈四方形,周长800多米。城墙高8 米,厚4.16米,青石砌筑。南侧设有城门,建有门楼。城墙外有护城河。在古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烟墩,也称墩堡和烽火台,东为墟里烟墩,西为解宋烟墩,都归解宋寨统辖。另有一座木基烟墩也属于解宋寨统辖。

解宋古寨现存的遗迹主要有南侧砖石结构的城门和城门上面明清时期修筑的硬山顶门楼。城外留有一段长200 米、宽4米的护城河。东西两侧高岗上的烽火台保存得还比较完好。1986年4 月,山东省考古所、烟台博物馆、蓬莱文管所的考古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鉴定,这一古寨遗迹是目前山东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为研究我国明代军事方面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卫和所是明清时期设置的军事编制单位,也是海防建制中最主要的军事据点,筑有坚固的城墙,内屯重兵。山东沿海共有9卫27所。登州卫是明洪武九年(1376 年)设置的,卫指挥署设在登州府城内,即今天的人民剧场附近。登州卫先隶属于左军都督府山东都司,后来属登州备倭都指挥使司。其领导机构为登州卫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卫指挥使,并设副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佐僚18 员共襄卫事。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按明洪武七年(1374 年)定制,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 个千户所,以5600 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但在实行时并不统一,每卫所辖千户所数时有增减,其兵员也多寡不等。

同类推荐
  • 耳边奔跑的花田

    耳边奔跑的花田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耳边奔跑的花田》是林卓宇的个人选集,文字从从容容,而且还有一点老辣的意味。他的这份老成持重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上。恋旧,或者说怀旧的情结,在他的文字中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都会在他的心灵上发出或轻或重的声音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迁徙,小小的搬家,也会让他发出一阵如梦似幻的感叹。
  •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你的地老是我一个人的天荒

    纯爱里的花朵肆意开放,馨香了整个懵懂季节。人生在迷藏里的暖爱,就是向上的力量吧。多少在外人看来的若无其事,心底里早已暗涌澎湃。清亮的人组合的清亮故事,像现实里折射的光,丰满了文字的世界,小心翼翼守护着的人,在远方的问候里,会有迟到的答案。谁的青春里没有雷阵雨呢?青春期里一度的不完美,在成长的岔路口,总是有不满意横亘脚前,凌乱的自卑与忧伤是青春的主旋律吧,只是遇到了这个人,就想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句话的温暖,开头和结尾都是自己的坚持,就这样一句话一个标点,把所有的经过再细数一遍。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中学生必读名家精品之许地山散文

    急雨之后,蝉翼湿得不能再飞了。那可怜的小虫在地面慢慢地爬,好容易爬到不老的松根上头。松针穿不牢的雨珠从千丈高处脱下来,正滴在蝉翼上。蝉嘶了一声,又从树底露根摔到地上了。
  •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国学大师,也是五四运动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在音韵学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由编者精心选编了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及学术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方面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文化学术意义。
热门推荐
  • 武呆封神

    武呆封神

    佛湟三生三世剃度为僧,佛曰:半苍轮回往生极乐,金函菩提遁入佛乡。震寰天机无相天阙,转世重生傲世为皇。佛湟弥留之际,众僧诵经难留佛湟金身,一代传奇佛湟三世末劫之后,谙照天机。继而,欲求一世的俗世过往,感受不一样的经历!选择重新遁入轮回。主人公名为“堕天呆”的成为一个边缘之地的堕家村的一员,机缘巧合之下踏临“天阙大陆”,走上一条武道的巅峰之路。武道的痴迷,武道的疯狂,众人尊其“武呆”主角为“掀起新风血雨,以武为尊,傲世为皇,让世人歌颂。
  • 九幽魔狱

    九幽魔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牢狱,狱中关着一个魔,仙与佛称之为心魔。一千年前,魔道覆灭,从世间彻底消失,甚至在千载岁月之后已经成为永远的禁题,不可触碰!仙门中一名平庸的弟子,却遭人陷害被关入死牢,而在这里,他却得到了已经消失千年的魔道功法。凭着这个功法,他可以吸收已死之人留于世间的种种,包括知识、灵力、记忆。而能留下这些东西的,生前必是伟大之人,即使死后也将被无数后人膜拜。为了活下去,齐墨不得不开启魔狱,释放心魔沦为魔道,成为了世间剩下的最后一个魔!(如果大家觉得字数少,可以先收藏,新书需要大家支持,票票也是不可少的,还请大家在看的时候顺手投个票。)
  • 暮与昼

    暮与昼

    她是吸血鬼,而他是血猎。她眷恋黑暗,而他热爱光明。她是艾尔暮,他是吴昼。首次相识,她满心不屑,他爽朗搭话。但是他们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可是啊......吴昼,我多想冲进你热爱的阳光中,找寻你的呼吸。
  • 云清离歌

    云清离歌

    她爱他,他是白手起家的高子离,他爱她,她是沉着冷静的林云,她爱他,他是豪门公子,是黑白两道通吃的世家弟子高歌。他爱她,她是萌萌呆呆有时却又很倔强的林清月,他们4人的四角恋,到底会是谁会痛下心放手?又会是谁紧追不放?林清月,林云,高子离,高歌,四人之间的虐恋,到底会以谁的放手而结束呢?
  • 混沌太极图

    混沌太极图

    此书不更新了,敬请关注《真武狂神》,一样精彩万分!他和混沌太极图,在血色神棺中沉睡了十二万年。十二万年后,一位道人将他从神棺中带出。从此,一个妖孽逆天崛起,揭开十二万年前那段惊天之秘……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

    《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是国内首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透视职场的真实之作。书中作者亲身经历的案例随处可见,可读性非常强;通过职场案例评析出的技巧、法则、经验、智慧,非常有说服力和实战性。
  • 老公,我不怕你

    老公,我不怕你

    他与她是邻居,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他一直是冷俊、腹黑的,她一直是活泼,开朗的。他总是捉弄她,破坏她的好事。直到他与另一个她选择出国留学,他和她才分开,再次相遇,她正在和某男人相亲,他和某美女在她的对面用餐。本来以为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谁知道却从此纠缠不休。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雪儿的幸福磨难

    雪儿的幸福磨难

    你的痴心把我唤了回去,却再一次伤我遍体鳞伤痛不欲生,我恨你,生生世世都恨你……在车祸中丧生的齐雪儿,穿越到碧海王朝,成了二皇子的女人,本想着忘却前世,好好融入进这里的生活,却又遇到了前世的哥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