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3000000035

第35章 灯下漫笔(2)

另外,自1913 年登州撤府之后,登州作为行政单位的名称就废止了,而习惯于登州的称谓,从此改成了蓬莱,在人们的心目中,登州便似乎成了蓬莱的前身,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蓬莱古称登州”的说法。这种说法一经形成,便十分顽固地占居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这种惯性,一种不确切的概念反而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大家都这样说,似乎这就是对的,改起来实在很难。其实,历史总归是历史,历史的本来面目就应该是原原本本一成不变的,一旦改动,便非此而彼了。应本着为历史负责的精神,把“蓬莱古称登州”的说法更正过来,否则,以讹传讹,就不但是一种称谓上的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它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蓬莱古属登州”,或者说“蓬莱古为登州附郭”。

“金复海盖”之说的由来

在谈到古登州所管辖的区域范围时,常常听到“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说法。意思是说旧时登州所管辖的地盘,除了胶东半岛的九县一州之外,还有辽东半岛的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四个地方。而查遍所有登州旧志,却根本找不到记载。也就是说,“金复海盖”之说,在方志上是不存在的。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登州考院说起。登州考院是旧时登州府所辖的各州县学子求取功名的地方,建于明朝末年,原址在府治东,后来渐渐荒废,就转移到了密分桥东,也就是今天的鲁粮宾馆附近。在明清时期,凡是考取了府、州、县学的生员被称为秀才。取得秀才功名的考试称为童试,属于科举考试的初级阶段。凡报考童试的学生为各县乡镇的学童,称之为童生,也叫儒童。虽名之为“童”,但并无年龄界限。考秀才分为三次小考,第一次为县试,第二次为府试,第三次为院试。自明代以后,朝廷在地方上专置管理学校的机构,设立督学校官,清代改为提都某省学政,简称学政,也称学院。因此,院试就是由提督学政主持的考试。取得院试第一名的叫院案首。经院试录取后的考生,即获得了生员的身份,俗称秀才,别称茂才。

明朝时期初置行省,后来又把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说,山东省称为山东布政使司。当时辽东设的不是承宣布政使司,而叫都司,在行政上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在辽东都司辖域中的金州、复州、海州、盖州,因为隔海离登州较近,所以求取秀才功名的考生便就近到登州府应试。这样一来,后世民间便流传起了“金复海盖,辽阳在外”的说法。不难看出,当时的“金复海盖”四个州并不归登州管辖,而是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只是这四个州的考生到登州考院来应试求取功名而已。

登州古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登州古港含有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从广义来说,包括古登州所辖区域内的所有港口及其沿海诸岛的港口。从狭义上讲,指的则是登州府治所在地的蓬莱港口。

古登州是唐代初年设置的行政单位,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所以对于它的辖区内的古代港口,人们便称之为登州古港。古登州的建制始于唐代,而登州古港的港航活动却早就开始了,一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根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证明,从五六千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这里的先民们便利用沿海自然形成的避风场所和出海通道,从渔猎到远航与外界交流,把生活空间从陆地扩展到了大海。由于条件的限制,先民们最初的海上航行是沿着海岸进行的,一旦遇到风浪之险或者船只发生了故障,便立刻靠到岸边。后来人们又通过海岛的连接,逐岛航行,从此地到达彼地。登州所处的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散落着数十个岛屿,为两个半岛之间的航路开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们通过逐岛航行从胶东半岛到了辽东半岛。后来,人们沿着辽东半岛的海岸继续航行,先是到达了朝鲜半岛,后经朝鲜半岛南端穿过对马海海峡到达了日本。这就是胶东半岛最早通向海外的航线,被称作“登州海道”。

登州海道开通之后,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之间就开始了贸易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开始时先是各种陶制器皿和农作物的种子,后来是瓷器,人们便把这条海上通道称作了“陶瓷之路”。到了秦汉时期,胶东半岛的丝织业发展很快,开展丝绸外交成了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对发展文明有着重大贡献。同时,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也开始了丝绸交易,从登州古港到朝鲜和日本的海上航线,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了。

“丝绸之路”的称谓本来是一个舶来品,它最早是由外国一位叫普鲁斯的德国地理学家命名的。到了1942年,这一称谓才被写进《中国通史》。“丝绸之路”一词也由此传播开来。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称谓,则出现得更晚。1956年,一位叫让·菲利奥札的法国学者,在他的《印度的对外关系学》一书中,才对“海上丝路”进行了专门的论述。从此,五花八门的“丝绸之路”名称也便频频出现了,诸如“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戈壁沙漠丝绸之路”等等。

事实上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对于陆地“丝绸之路”来说,是指通过海上与其他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之所以冠之“丝绸”二字,是因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通过这条海上通道,丝绸的交易占有重要比重。从海陆两个“丝绸之路”比较,海上早于陆地,并且比陆地持续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以登州古港为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上的齐国就已经通过海上开始了与朝鲜的往来,后来与日本也开始了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一直持续到近现代。而陆地上的“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才开辟的一条中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文化交流通道,到了隋唐时期,这条“丝路”有了更大的拓展。到了宋元以后,由于受多方面条件限制,这条陆地上的“丝路”通道就不是那么畅通了。从范围和影响来说,陆地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敦煌西行,越戈壁沙漠,北道出地中海,延伸至欧洲。中道到达伊朗,南道至印度。13 世纪,由于成吉思汗的铁蹄踏到了西欧,使得欧亚文明连成一片,从顿河、多瑙河到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商队络绎不绝。而海上的“丝绸之路”,除了以上所述以登州海道为代表的中国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从江、浙、闽、粤一带起航的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通道从中国南方沿海各港口出发,南下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等诸多国家开展了贸易与文化交流。值得一提的是,以登州海道为代表的中国东方海上航线,要比中国南方航线开辟得早。因为南方诸港不具备登州古港的条件,也就是说,他们早期的港航活动只能是“循海岸水行”,而不能像登州海道那样逐岛推进,直接与海外国家取得联系。由于古登州的优越地理条件,与国外的海上航路从春秋战国时就开通了。而南海的起航线,却在西汉时期才开通。据《汉书》记载,中国的海上商船,是在汉武帝时期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天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最后远航到了印度。由此可见,不管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说,将登州古港称之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港”、“起点港”、“启锚地”、“首发地”、“始发港”等,都是当之无愧的。

登州旧事话沙门

长岛县的庙岛,古时称为沙门岛,又称漠岛,一直属于蓬莱辖区,直到民国时期才成为独立的行政单位。因为岛上有个龙女庙,宋朝宣和年间又建起了个妈祖庙,人们便将沙门岛改称为庙岛。因为这个名字叫得较久,传得也较远,人们也便把长山列岛称为庙岛群岛了。

沙门岛面积约1.63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5 公里,周长约7.33 公里,南广北狭,有南北两个凤凰山,最高峰海拔98.3米,与长山岛东西相对,抱成良港,被称为庙岛港,是沟通登州与辽东半岛的海上重要通道。明泰昌版《登州府志》引证宋史记载,宋朝开宝年间,朝廷免除了岛上居民的租税,让他们打造船只,专门为朝廷运送东北女真人进贡的物品。由于这里据于渡辽的要冲,便成为一处海疆重镇。

宋朝时,这里还驻扎着水军,以备东北契丹人的入侵。元朝时,这里的商业码头地位不断提高,岛上设立了监置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明朝初年,因倭寇的袭扰,这里的军事地位开始上升,驻有军队,设立了沙门岛巡检司。洪武二十七年(1395 年),巡检司移到了蓬莱芦洋寨,这里因海疆倭警日益严重,岛上居民被全部撤离,疏散安置到蓬莱北沟区西部一带,被称为沙门岛社。倭患平定之后,这里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在烟台没开商埠之前,这里帆樯林立,凡是南北海上往来朝鲜、辽东、天津的客货船只,都要在这里停靠,上水增薪,多至数百艘。蓬莱天桥海口因为水浅,来往船只须要潮满时方能入港,否则就得开进庙岛港以避风浪。因此,庙岛海港也被称为登州外港。民国时期,虽然商业经济一片萧条,港航活动急剧减少,这里却仍然不失为一处避风良港。这里当时有两个村庄,居民104户。

在庙岛东北的海面上矗立着一块礁石,酷似一座浮屠,人们把它视为海上航行的天然标识,也当成了船只出入海口的门户,因此被称为宝塔石。再往北还有一处珍珠门,都成了这里的天然景观。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沙门岛,还曾经是一个发配军犯的地方。据方志记载,自北宋初期的建隆三年(962 年)开始,这里便囚禁着各种军犯。当时有一个很不道德的规定,就是岛上供应囚徒的粮食是一个定数,囚徒数量增加粮食数量却不增,因此便出现了吃粮不足的问题。于是以寨主李庆为首的看管囚徒的守卫便将超出定量人数的囚徒一批批扔进大海,两年中就残害了700多人。到了熙宁年间,有一位叫马默的人到登州担任知州,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震怒,当面斥责了李庆的残暴行为,并上书奏请朝廷修改了“配岛法”二十条。新法规定,庙岛的军犯如果超过了300名的既定数量,便将服刑多年的无过者移送到登州陆地。从此,岛上的配军保持在稳定的数额上,受残害的现象也从此得到了改变。五十年后的宣和四年(1122 年),这里已不再是军犯的流放地,已经出现了渔村,并建起了妈祖庙———显应宫。每年的正月十五,人们便在这里举行上元节灯会和拜谒妈祖的庙会,船只往来于庙岛与南长山岛之间,为赶庙会的渔家群众提供服务。人们会聚在显应宫前,舞龙灯,扭秧歌,上香许愿,拜神祈福,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十分热闹。除此而外,每年的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七月十五盂兰盆会、九月初九妈祖羽化升天日,这里也都要举办庆典活动,官祭礼仪,民俗表演,异彩纷呈。另值得一提的是,沙门岛上的显应宫与丹崖山上的天后宫,建于同年,是中国北方最早、规模最大的两座妈祖庙宇,这里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的传播中心。之所以妈祖文化能够十分迅速地从南方传至北方,主要是海航的作用。作为沙门岛,旧时一直属于登州外港,一条海上通道,直接沟通了南北之间的相互往来,海神妈祖的信仰,便伴随着人们的交往而在胶东半岛的北端扎下了根。

解宋古寨话卫所

蓬莱城东25公里处的解宋营,既是一个古村,又曾是一个军事编制单位———解宋寨备御百户所。因为解宋古寨是以城堡的形式而存在的,又是一个军事百户所,所以今天也有人将其称为所城。

解宋古寨座落于东西两座岭丘中间,北临黄海,南面是开阔的小平川。城寨呈四方形,周长800多米。城墙高8 米,厚4.16米,青石砌筑。南侧设有城门,建有门楼。城墙外有护城河。在古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烟墩,也称墩堡和烽火台,东为墟里烟墩,西为解宋烟墩,都归解宋寨统辖。另有一座木基烟墩也属于解宋寨统辖。

解宋古寨现存的遗迹主要有南侧砖石结构的城门和城门上面明清时期修筑的硬山顶门楼。城外留有一段长200 米、宽4米的护城河。东西两侧高岗上的烽火台保存得还比较完好。1986年4 月,山东省考古所、烟台博物馆、蓬莱文管所的考古工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鉴定,这一古寨遗迹是目前山东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为研究我国明代军事方面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卫和所是明清时期设置的军事编制单位,也是海防建制中最主要的军事据点,筑有坚固的城墙,内屯重兵。山东沿海共有9卫27所。登州卫是明洪武九年(1376 年)设置的,卫指挥署设在登州府城内,即今天的人民剧场附近。登州卫先隶属于左军都督府山东都司,后来属登州备倭都指挥使司。其领导机构为登州卫指挥使司,最高长官为卫指挥使,并设副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佐僚18 员共襄卫事。卫以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按明洪武七年(1374 年)定制,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 个千户所,以5600 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但在实行时并不统一,每卫所辖千户所数时有增减,其兵员也多寡不等。

同类推荐
  •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住在河北迎宾旅馆里已经三年了,他是一个很和蔼的少年人,也是一个思想宏富的著作家;他很孤凄,没有父亲母亲和兄弟姊妹;独自一个住在这二层楼上,靠东边三十五号那间小屋子里;桌上堆满了纸和书;地板上也满了算草的废纸;他的床铺上没有很厚的褥和被,可是也堆满了书和纸;这少年终日里埋在书丛纸堆里,书是他唯一的朋友;他觉得除书以外,没有更宝贵的东西了!书能帮助他的思想,能告诉他许多他不知道的知识;所以他无论对于那一种事情,心里都很能了解;并且他也是一个富于感情的少年,很喜欢听人的赞美和颂扬;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时时转动,好象表示他脑筋的活动一样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
  •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每天读点季羡林(全集)

    季羡林,一位世纪老人,走过了风雨飘摇、朝代更迭、持续战争的动乱年代;经历了政治斗争、天灾人祸、狂热运动的动荡时期;风雨的历练,成就无悔的人生,晚年的季羡林被尊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师级人物之一,学界的泰斗。
  •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精选42篇豆瓣中关于美食的文章,42餐色香味俱佳美味,42种酸甜苦辣百味杂陈。你生气时,它能充实心腹为你解忧;你分手时,它能默默入心抚慰心灵;你想家时,它能治愈所有的孤独与无助。独自一人的夜晚,哪怕只有一碗升腾着热气的汤面,也足以温暖今后的人生。这里没有色彩明亮的图片,但足以让你口水直流,没有按部就班的烹饪方法,但足以让你口腹满足。一篇篇烹饪方法、品鉴心得,以及对美食背后隐藏的地区文化的分析与认识,让你更深刻理解“吃”的意义。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辣酱、蜜饯、小咸菜,是外婆的疼爱,是儿时的快乐,是悠悠的思念。美食带来的是一种情怀,一段回忆,一片乡愁,一种人生。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呆萌甜心的邪魅王子

    呆萌甜心的邪魅王子

    进入新的学校,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本来应该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就当她遇见他的那天起,她想象的美好生活就这么被他给毁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一杯咖啡,惹祸上身吗?随之而来的居然又是他的挑畔,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接着又是想象不到的捉弄,看来她在这个学校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 太上洞神三皇仪

    太上洞神三皇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灵图

    万灵图

    豪墨染苍穹,血溅万界中。执笔一挥,万兽齐现,兽吼鸟鸣人厮杀,染血战场风云变。一支灵笔,一卷画册,亿万世界任我翱游!孤寂少年,异界转生,改情换性,在哪一方世界闯出赫赫威名。
  • 豪门小后妈:霸宠甜心妻

    豪门小后妈:霸宠甜心妻

    豪门相亲宴,她嫌弃他三十岁还带着一个孩子,果断地临阵脱逃。再见面,她却以容太太的身份带着他的女儿冲到夜总会兴师问罪。很好,既然她如此高调地以容太太的身份自称,他很乐意成全她!
  • 老婆,欢迎偷窥

    老婆,欢迎偷窥

    “啊,救命啊!”某男一声惊呼。某女一脚踹开浴室的门,手枪就对准了里面的唯一生物某男。“有,有蟑螂,啊,你偷窥我。”瞄过某男发达的胸肌某女冷哼一声,原来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当野蛮女遇到腹黑男,唇枪舌剑,明争暗斗,谁赢了谁?谁又扑倒了谁?
  • 帝碎苍穹

    帝碎苍穹

    少年卓浩冻死在了大街上,没想到穿越到了天皇大陆,并意外获得了一个绝世神器,但却惹来杀身之祸。一个巨大的秘密正在向卓浩慢慢显现。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卓浩又将何去何从?
  • 遗灵传

    遗灵传

    盘古开天辟地后,上古诸神在女娲大帝的带领下创造了六界。后女娲大帝补天而亡,上古诸神也都陨落世间。百万年后,本来和平相处的六界开始各种明争暗斗,而实力最弱的人界成为主战场。一个普通的修仙少女,一次惊心动魄的故事,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段被粉饰了的历史。神……从未出现过。在人间,最最安宁的角落,一家名为陌上的占卜馆又再度开张了……
  • 武侯志

    武侯志

    父亲上任途中遭遇截杀,是盗匪所为、还是另有其人?究竟谁才是幕后黑手?主角又是如何一步步将幕后黑手揪出?他又是靠什么战胜幕后黑手?复仇成功的他又将何去何从?是享一世荣华富贵?还是退隐山林?或是雄霸一方称孤道寡?
  • 最后我们都是时间的俘虏

    最后我们都是时间的俘虏

    小说以很多年后第一人称林辰的回忆娓娓讲述了她和他们的那段韶华倾负,倏成一指流沙的青春。笔尖触碰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不同时期的校园生活,以及青春里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情怀。她遇见他,他又遇见她,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于是,在这场颠沛流离的青春里,他们肆无忌惮的去爱,不论是亲情、友情,亦或是爱情。在那个韶华倾负,倏成一指流沙的青春里,我们也许都曾方茴过,曾陈寻过,曾乔燃过,曾嘉茉过,曾赵烨过。。。。。。《匆匆那年》拉长版,一部有关成长的校园青春长篇小说。
  • 封妖卷

    封妖卷

    “融雪无声浸古道,轻掩浅石没溪桥。奇景依旧人心老,马鸣猿啼风萧萧。”这是一个小少年成长为绝世高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