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蓬莱城东南30公里处,是磁山余脉形成的一道道岭岗。这些岭岗大多是由花岗岩和花岗岩风化的马牙沙结构而成。就在这其中的一道岭岗上,坚硬的岩石上印着一只足有二尺多长的大脚印,被说成是仙人留下的。相传这仙人的脚印是与汉武帝当年的求仙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典籍中,这仙人的脚印被称为大人迹。司马迁的《史记》中便有关于汉武帝多次“至东莱”、“临渤海”、“望祠蓬莱”、“留宿数日”、“徒见大人迹而去”的记载。
据说当年汉武帝几次来到蓬莱,先是在大海边寻找仙山和仙人,以求得到长生不老药。因为这件事一开始就是方士们设下的骗局,汉武帝的愿望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方士们也深知他们的把戏被汉武帝看穿后是要掉脑袋的,于是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来忽悠汉武帝。他们在这人迹罕至的岭岗岩石上凿出一只大大的脚印,说成是仙人踩出来的,让汉武帝到这一带来寻找仙人的踪迹。汉武帝到了这里,显然见不到仙人,只见到了这“仙人”的脚印而已。
应该看到,方士们设下的海上求仙和这种山中求仙的骗局,都是犯了欺君之罪的,其结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那么,由此可以猜想,方士们为了骗取汉武帝的相信,该是动了多少心思呀!海边的求仙闹剧演罢之后,又把场地搬到了山间,想想当时的情景,一边是天子车骑的帝王气派,一边是方士们悸心腾跳的惨淡经营,两相对照,十分滑稽可笑。不过,方士们的骗术能够屡屡得逞,他们的手段难道果真那么高明?一代精明过人的汉武大帝难道就那么容易忽悠?不说别的,就说这仙人的脚印,肯定是人工开凿出来的,它不但须要做旧,不留人工凿刻的痕迹,而且要做得逼真,完全是一种巨人足踏的样子。另外,那个凿刻仙人脚印的工匠,是一位最危险的人物,一旦他把秘密泄露出去,那些方士们的小命就保不住了。如此看来,恐怕在这仙人脚印工成之日,便是这位工匠的丧命之时了。
即使这样,恐怕也难以使汉武帝相信的。他们还要搬出几位当地能说会道的人,到汉武帝面前去编造自己亲眼见到仙人的故事,以求让汉武帝信以为真。然而,假的毕竟是假的,尽管方士们的机关算尽,却始终没能使汉武帝的求仙愿望实现,方士们的欺罔之诛也就是难免的了,《史记》等典籍中就有汉武帝诛戮方士的记载。
汉武帝的求仙活动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的,他自己懊丧不说,还给后人们留下了一些笑柄。就连一代文宗苏东坡来登州为官时,也不能不以自己的豁达而对要求长生不老的汉武大帝刘彻来了一个小小的调侃,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茂陵秋风客,欢尔麾一杯,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仙人脚的故事已经越来越遥远了,就连那只刻在岩石上的大脚印也被人们开山取石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唯一可以印证这段汉家旧事的,是两个村庄的名字,一个叫仙人脚李家,另一个叫仙人脚罗家。
《锁麟囊》与蓬莱人
京剧《锁麟囊》讲述的是这样一段故事:
古时候,登州一位叫薛湘灵的富商女儿在出嫁的路上遇雨,便躲进路边的春秋亭,恰好遇到一位叫赵守贞的女子也坐在一顶娶亲的花轿里,并且满脸泪水。当薛湘灵问过之后,才知道赵守贞的出身十分贫寒,从小丧母,剩下一个父亲年老体衰,自己出嫁,既无嫁妆,又撇下了年迈的父亲无人照料。薛湘灵面对眼前的赵守贞,想起自己自幼生活在富贵之家,锦衣珍食,不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苦命人,因此顿生怜悯之心,便毫不犹豫地将母亲送给自己装满珍宝的锁麟囊送给了赵守贞,并嘱咐下人不得对外声张。
六年后,登州遇洪灾,薛湘灵家庭败落,和丈夫、儿子也走散了,便独自辗转来到莱州。这时她正饥肠辘辘,却身无分文,恰遇当地一个姓卢的富户向灾民舍粥,便在奶妈引领下做了这家富户的保姆,侍侯这家的小儿子天麟。一天,天麟不小心把手里玩的球儿扔进了后花园的一座小楼里,薛湘灵便爬上楼去找球,无意中发现桌子上供着一只锁麟囊,仔细一看,正是当初自己在春秋亭送给赵守贞之物。触景生情,想起自己曾经的富贵之家,从施舍别人而瞬间沦落到亲人失散,贫苦不堪,不禁悲从中来,失声恸哭。此情此景被天麟看在眼里并告诉了母亲赵守贞。原来赵守贞嫁到卢家之后,就是靠着锁麟囊里的珠宝而富贵起来。但她不忘恩人,便在后花园里建起一座楼,把锁麟囊供奉在里面,以表达自己对恩人的感激和挂念之情。赵守贞跟随天麟来到楼上,问明缘由后方知眼前的落魄女人就是当年帮助过自己的恩人,于是立即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给薛湘灵换上,并把薛湘灵待为上宾,后来又帮她找到了失散的亲人。
一部《锁麟囊》之所以久唱不衰,主要是该剧歌颂的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剧中所表现的两个主要人物薛湘灵和赵守贞,一个仗义疏财,富有爱心;一个知恩不忘,诚心相报。弘扬的是人间的真善美,所以很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剧情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古时登州蓬莱的,其人文精神的价值就更是值得关注了。
该剧的作者翁偶虹祖籍蓬莱,他以家乡蓬莱民间的趣闻轶事为素材,提炼结构成一部生动传神的戏剧,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精神食粮。同时,它还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蓬莱人的友善与真诚的美德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也就是说,从薛湘灵和赵守贞这两位剧中人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蓬莱先人们的崇高形象。这也直接使我们从中受到一些触动和启示:先人的道德情操是这样的美好,今天的我们在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情上应该怎样做呢?特别是当下所倡导的文明与和谐之风以及所弘扬的“理性、包容、诚信、向上”的传统精神,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应该付诸于怎样的实际行动呢?孟子说过:“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与人为善”,说得实在到位,而要做到,却不一定那么容易,不妨看一下传统名剧《锁麟囊》,学一学薛湘灵和赵守贞。
山围子的来历
蓬莱的羽山、丘山、女王山等,顶端都有一道石头砌成的围墙,随山体的外形绕成一圈。在鹰回山北面有一座山头,因为有石围墙环绕,干脆就被当地村民称为围子山。
这些山上的石围子,全都是用该山上的碎石块堆摞而成。石材没经过任何加工,大小及形状也没经过任何筛选,十分随意。并且,所有墙体,全是由各种不规整的石块结构连接在一起,没有石灰和泥浆等填塞弥缝。石墙的高度和厚度也各不相同,而围墙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却是由山体顶端的面积大小而定。从这些有石围子的山体来看,一般都比周围其他山体要高大一些,山坡也比较陡峭。
这些山顶上的石围子究竟是什么年代砌成的呢?它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存在着种种猜测。猜测的结果,多半与战争有关。因为在山头上造石围子,显然是一种防御设施。既然与战争有关,却又肯定不是现代战争的遗存,因为民国以来的战争,是许多老年人所能记起的,与这些有围墙的山是没有关系的。那么,这些山上的石围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它的历史也并不遥远,是清朝晚期的事,说它是和战乱联系在一起也是可以的。清朝末年,淮北一带发起一股农民起义叫作捻军起义。和其他各个朝代的农民起义军一样,由一些饱受旱涝之苦而难以生存的农民组成的捻军队伍,虽然打的是“救我残黎、除奸诛暴”的旗号,但是,其觉悟程度和组织纪律性却是难以保证的。因此,当他们兵败至胶东这块海峤边地之时,便大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对此,清光绪版的《续修蓬莱县志》和民国版的第四次重修《蓬莱县志》都有记载。蓬莱当地百姓称捻军起义为长毛造反,或称他们为红胡子。单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的一次作乱,就造成了蓬莱县乡53社的民团官兵阵亡1380多名,遇难妇女1560 多人,其他乡民死伤不计其数。蓬莱地区一些山顶上的石围子,就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捻军的祸乱,使百姓们闻之心惊。因此,一听到长毛来了的消息,便纷纷躲逃。一些离山岗较近的村庄,人们便携妻带子,连同一些带得动的财产物品,全部移至山顶。为了抵御捻军的侵袭,人们便在山上就地取材,搬来碎石砌成人头多高的围墙。一旦捻军追上山来,这些简易的石围子既可以充当掩体,又可以随手将一些石块当成武器推下山坡,用滚下山的石块阻挡捻军的进攻。
自捻军侵扰之后,一些山头上的石围子也就失去了作用。随着岁月的变迁,关于它的一些故事也逐渐消失。而今当人们怀着一种好奇的眼光注视着这些残墙碎石时,却难以说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这些石围子虽然见证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但是它却是沉默不语的。当透过岁月风尘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之时,自然会对着这些蚀迹斑斑的陈年旧址发一番感叹的。
从不长倒钩的棘子说起
棘子又叫山枣棵子,是山里最常见的一种带针刺的木本植物。因为生长缓慢,多半为灌木,很难形成一棵山枣树。这种棘子的针刺都是长在枝叶之间的,并且一般是一根直刺的根部,伴有一根弯曲的倒钩刺。然而也有例外的,就是棘子的枝杈上只长有直刺而没有倒钩刺。说起这种另类棘子生成的原因,还伴随着一段小故事。说的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从此路过,不小心被棘子上的倒钩刺挂住了龙袍,一怒之下便责令棘子不准再长倒钩刺。皇帝的话一言九鼎,果然使这些棘子再也不敢长倒钩刺了。
这种不长倒钩的棘子开始时只听说蓬莱觅鹿夼一带的山上有。后来逐渐多起来,蓬莱抹直口村北的防风林带、福山地界上的磁山、长岛县的北隍城岛等都有这种不长倒钩的棘子。不长倒钩的原因,和前面所说的那个小故事完全一样。在一次电视播放的风情节目中,介绍说莱州市的一个村庄的山里也有不长倒钩的棘子,其成因也是因为皇帝的旨意。只是这个皇帝不是唐太宗,而变成宋太祖了。牟平塌顶山上不长倒钩的棘子则是和薛礼征东的故事穿凿在一起。
看起来,这种不长倒钩的棘子是很常见的,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它只是棘类植物中的一个非常平常的品种,其生成的原因只能用物种的多样性来解释。附会出来的故事只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节外生枝。不过从这一故事中却可以看到皇权观念对人们的深刻影响,连草木都要惟皇命是从,何况人乎!一些乡俗故事,听罢一笑置之也就是了,怕的是信以为真。而偏偏有些人正是把此当成真有那么回事,并且把不长倒钩的棘子当成一种依据,来证明唐太宗曾经大驾光临过此处,言之凿凿,不容置疑。正由于这种拿传说当历史说事的误导,造成了一些很难纠正的负面影响。比如,那个秦始皇访仙求药的故事,本来是建国初期的几位老人编造出来的,而后的人们却硬是把这个故事当成了蓬莱的由来,非要说蓬莱因此而得名。其实不管是仙山蓬莱还是人间蓬莱,都与秦始皇的访仙求药无关。也就是说,仙山蓬莱在秦始皇来访之前就有了,而人间蓬莱的出现则是与汉武帝的海上巡幸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蓬莱城里磨盘街形成原因,一位县令判查命案的故事编得漏洞百出,却也会被人们信以为真,一直把磨盘街的形成与这一故事联系在一起。更有一个苏公祠的建祠时间,只因一句“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错误解说词的传播,便以讹传讹,总也得不到纠正。其实登州是明朝才升州为府的,苏东坡在此为官时的宋朝尚未有府,哪来的“五日登州府”?苏公祠的建造时间是明末的崇祯年间,至今不到400年,怎么能说成“千年苏公祠”呢?
以上几个例子足以说明,某些口碑相传的东西,常常是主观性和随意性都太强,虽然听起来有些趣味,却往往不能承担历史史实的责任。生动也罢,传神也罢,却常常失之于严谨,因此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仍然回头说那不长倒钩的棘子,既然找不到一种科学的解释,那就只好借助帝王的金口玉牙了。不长倒钩的原因是找出来了,但是可信吗?所以,许多乡俗趣话,只能姑妄传之姑妄听之而已,如果以此为真或者用其解释历史,那未免幼稚而可悲了。
皇姑庵轶事
蓬莱东部最长的一条河是平畅河,在平畅河的入海口西侧,有一个村庄叫衙前。在衙前村的西南侧,曾经有过一座叫皇姑庵的庙宇,提起它来,有一段值得说道的故事。
单从庙宇的字面上来分析,既然是庵,其主人不是尼姑便是道姑。而这座庵的前面却冠上了个“皇姑”,显然就是一位皇帝的女儿了。那么,这位皇姑究竟是谁呢?这还要从皇姑庵的始建说起。相传这座庙宇建于明末清初,当时在平畅河口一带出了一位高人,既通天文,又懂地理,人们常向他问卜求福。有一天,这位高人突然把附近十个村庄的村官召集到一起,说是一位自称楚庄王三女儿的姑娘托梦给他,因为父王逼婚迫使她离家出走后修炼成仙,云游到这河海交汇的地方感到风水极佳,便想在这里安家继续修炼,如果当地百姓能为她修庙建庵,她便会为大家祛灾降福。就这样,十个村官经过一番商量,便筹资备料大兴土木,不久便把庙宇建成,取名“皇姑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