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5000000046

第46章 弟弟的厄运(10)

前面说过,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居然还兼任过美术课,这得益于当年在母校、“母城”受到的美术熏陶是很明显的。有“书画同源”这种说法,书法和绘画是不分家的,但在初中时主要是培养起了画画的兴趣,对书法还没形成爱好。参加工作后,才由对美术的爱好派生出了对书法的兴趣,以至超过了对美术的兴趣。到“文革”时期,我的书画爱好派上了用场,写了许多“语录板”,办了不少展览。“文革”后,又由书法派生出了对篆刻的爱好,为许多书画界的朋友刻过章……现在想,这一切,都是在潍坊上学时受的熏陶为我打下了这方面的底子。

(2006年2月于北京万科星园)

莼鲈之思

——忆故乡的食物

耳畔传来马思聪的《思乡曲》,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随着那惹情牵绪的悠悠旋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生我养我的地方,眼前浮现出熟悉的那山、那水、那物、那人……

“思乡”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思”的对象往往是很具体的。或者是村边那条小河和河上那座小桥,或者是留下你童年旧梦的那几间老屋和屋上烟囱冒着的炊烟,或者是你门前那棵老槐树和树上那个鸟巢,或者是你老爷爷老奶奶和他们讲的故事……但在我,时时思念的却是故乡的食物,是把我喂养大的农家饭食,那浸染着童趣的荒蔬野获。

去冬,有机会与柴永广、尹淑伦等几位潍坊老乡兼老同学在北京一聚,席间说话的主题始终没离开故乡的吃食。那富有地方特色的家常饭菜,那只有故乡才有的各色小吃,一回忆起来就使人满口生津。面前一桌子京菜不能说不是美味佳肴,但使我们口齿留香的仿佛不是以箸夹食的这些菜肴,而是回忆中的那些故乡食物。

人是吃着饭长大的,打小吃的什么饭、就的什么菜,自然留有印象;而故乡吃食的鲜明特色尤使你难以忘怀。这种对故乡食物特有的情结,是人人有之的,不光现在的人有,古代的人也同样有。

晋朝有个姓张名翰字季鹰的人,在齐王司马冏帐下为官。“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这张翰,想起故乡的美味食品,丢下官印就跑回家去了,可见家乡食物对人的吸引力是多么之大。这故事很有名,《晋书·张翰传》和《世说新语》都有记载,历代文人墨客津津乐道,以至成了一个成语——“莼鲈之思”。

这成语原出于张翰对故乡的莼菜羹、鲈鱼脍的思念,其意思则变成了思乡之情,不一定是思念故乡的食物,凡对故乡的思念,都可说是“莼鲈之思”。而我这里用这成语作了本文的题目,却是仍用其原意。当然,我的故乡没有莼菜和鲈鱼,而有的是下面将向你一一道来的一些家乡食品,一些吸引力并不亚于莼鲈的家乡食物。

家乡饭食

家乡的煎饼

我问久居北京的柴永广老同学兼老乡:你最想吃的故乡食物是什么?他说是煎饼。他每年都要托人从故乡带来不少煎饼,他吃着比什么都香。现在大商场里也能看到用塑料纸包装得很考究的煎饼,他可能觉得这样的煎饼不地道,不如从故乡带来的能使他吃出那种特有的故乡味。

其实,在我小时候煎饼是我们那里的“家常便饭”,是老百姓的当家饭食。当时农民穷,吃不起细粮,多吃粗粮,而煎饼是用粗粮做的,高粱、谷子、苞米、地瓜干,只要是粮食,就能做煎饼。这些粗粮用来做窝窝头,不好吃;做成煎饼,就吃着顺口了。可以说煎饼是“粗粮细做”的一种农家饭食。

做煎饼不叫“做”煎饼,我们那儿叫“摊”煎饼。小的时候我经常帮着大人推煎饼磨,对摊煎饼的全过程至今还记得,每当回忆起来,就会把我带入幼时的情景,平添些亲切温馨的感觉。

当年,我们那儿有两种石磨,一种叫“旱磨”,两扇磨接触面有“磨膛”,中间空,周围是“磨齿”,磨面用;一种叫“水磨”,无膛,接触面都是齿,专用来磨煎饼糊。旱磨不是家家有,而水磨,差不多每家“天井”里都有。在天井的一角,用砖石架起箅梁棍样的“磨床子”,有半米高,上面架着石磨。这天要摊煎饼了,把头天就泡上的杂粮用盆子盛了坐在磨顶上,磨床子下面放上接糊专用的“煎饼盆”(因是红陶盆,也叫“红盆”),两人抱着“磨棍”把磨推转起来,其中一人边推边用勺子把带水的粮食舀到“磨眼”里,“煎饼糊”就从磨缝里源源不断地流到红盆里。若嫌糊太粗,就在磨眼里插一两根“磨筹”(高粱秸的一节)。磨煎饼糊我们叫“推煎饼”,是一种很艰苦的营生,我小时候常抱磨棍帮大人干这活。天不明就起来,推着磨棍绕着磨一圈一圈地转,既累人又枯燥无味,得从清早推到东南晌才能推完。

推下一部分煎饼糊,母亲就从红盆里把糊舀到“二盆”里,就支鏊子开始摊煎饼了。我们那里,差不多家家都有两种鏊子,一种叫“饼鏊子”,较小较薄,鏊面不光滑,不擦油,燔面饼用;一种叫“煎饼鏊子”,大,厚,沉,一个人提不大动,鏊面光滑,用时擦油。鏊子的特点是三条腿。小时候大人常叫我们做一些带有智力游戏性质的算术题,有“板凳鏊子”问题,如“板凳鏊子三十三,一百根腿朝着天。鏊子板凳各多少,你要算对是神仙”等等。

三条鏊子腿支撑着鏊子面,鏊子底下续进柴火,等把鏊子烧热就开始摊煎饼了。只见母亲盘腿坐在鏊子边,先把鏊子面抹一遍。抹鏊子的东西我们那里叫“油耷拉”,是多层布纳成的厚厚的布块,浸透了油,是用来清洁鏊面兼给鏊面上油的东西。 有人说这东西是放在摊煎饼人的脚上的,这是开玩笑了,其实是放在一个有油的碗里的。鏊面上抹油后,就用勺子舀一勺煎饼糊到鏊面中央,然后用“煎饼筢子”把糊由里向外一圈圈均匀地摊到鏊面上,所以叫“摊煎饼”。摊煎饼是个技巧活,我们那里早先说媳妇得先问问会不会摊煎饼。这活难就难在把煎饼糊薄薄地均匀地摊在鏊子面上。我曾试过,不是都刮起来,就是留得太厚,不成。把糊摊在鏊面上后,就用一张烙好了的煎饼盖在鏊子上,停一会儿,趁这工夫续续火,用勺子搅匀煎饼糊,做好摊下一张的准备。眼看煎饼熟了,先揭下上面的一张,在“盖垫”上码好,再把已经翘了边的那张小心地揭下来,接着用油耷拉抹一下鏊子,再摊下一张。就这样,一张一张地摊下去,盆里的煎饼糊越来越少,“盖垫”上码放整齐的煎饼越来越高,往往到下午才能摊完。一次摊的煎饼摞得有大半米高,像我们家人口不多,能吃10多天。要是不烙干煎饼,就那样摞着,用湿布盖着,十天半月的,也干不了,也坏不了,吃时叠起来一馏就行了。

房子多的人家有专作摊煎饼用的屋子,叫“煎饼棚子”,一般人家就在正间里锅灶前摊。鏊子腿太矮,鏊子下面的空太小,又没有走烟的设备,摊起煎饼来不断冒黑烟。我们家乡的正间都是胡黑胡黑的,墙黑、地黑、屋笆黑,这都是摊煎饼呛的。经过差不多一天的时间,煎饼摊完了,剩下一大堆灰,地面烧得热热的。母亲就把几个生地瓜给我埋在灰里,到了时候,就成烧地瓜了。我们那地方说地瓜“煮的熬的,赶不上烧的”,这摊煎饼的副产品烧地瓜,能与当今城市大街上的烤地瓜媲美,是对帮着推煎饼磨的我们小孩子的最好的奖赏。(地瓜又叫“白薯”、“红薯”、“番薯”等,我家乡叫“地瓜”,本文用我家乡的叫法。)

至今一说起山东人的饭食,就会想到“煎饼卷大葱”,这确是山东人爱吃的一口儿。不过,我工作的胶东是没有煎饼的,一到胶莱河西就吃煎饼了,从我家乡潍坊向南向西,尤其是沂蒙山区,那是最爱吃煎饼的地方。

煎饼不光好吃,还有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许多优点。把煎饼放在鏊子上,边烙边叠,也烙干了,也叠成小块了。这样的干煎饼块,放多长时间也不会霉坏,而且体积小,分量轻,很适合装包带在身边随时食用。古书上有“糇”、“糒”两个字,都是“干粮”的意思,古代军队行军打仗就随身携带这东西。《汉书·李广传》记载大将军卫青叫人给受困的飞将军李广送去了干粮,就用了这个“糒”字。不知古时候有没有这种烙干了的煎饼块,若有,那就是最好的“糇”“糒”了。“糇”“糒”不光是古代军队行军打仗的“便携式”食品,也是现代极为重要的“军需物资”。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些推小车支前的农民的吃食,那小车里推着的军队给养,大都是干煎饼。我以前读过一篇写淮海战役的文章,那里边就有干煎饼做军糒的记叙。不光行军打仗,农民出夫挖河修水库,烙煎饼也是首先的干粮。应该说,不起眼的煎饼,对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该说是“功勋食品”。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在人不怎么吃粗粮了,煎饼也就不多见了。这些年回故乡,已看不见那曾家家有的水磨、鏊子,年轻一点的妇女,没有会摊煎饼的了。在农村已不见煎饼的今天,煎饼却转到城市里去了。这种食品的“功勋”已无人知道,煎饼作坊或工厂生产出那包装考究的煎饼,已不是送到战场或工地作“糇”“糒”,而是送到城市供城里人尝稀罕了。

家乡的饼

外地人把我老家吃的那种薄薄的烙制而成的面食叫“单饼”,而我们那地方叫“饼”,“单饼”只是饼的一种。饼除了有“单饼”外,还有“油饼”、“醭饼”。做这种食物,我们叫“擀饼”,用一道工序的名称代表了全过程。

和煎饼在农村几近消失相反,这些年庄户人吃饼却是越来越多了。我小时候家乡人也吃饼,那时细粮少,除非是逢年过节或农忙出大力干活的时候,一般是不擀饼吃的。农民当“社员”的那些年月,每年分的小麦往往不足百斤,也很少擀饼吃。这些年情况全变了,细粮已成了农民的当家粮食,饼成了主要饭食。我们那地方很少吃发面,不是节日或有特殊事,是不蒸馒头的,主要是吃饼。

吃饼多,我分析有这些原因:第一,饼是“死面”(未经发酵)的,艮硬、筋道,好吃;第二,正因为是“死面”,吃了特别“垫饥”;第三,做起来省事。要吃,现和面现擀现烙,一会儿就能吃上,可说是“快餐食品”,不像馒头,又得发面,又得蒸,半天吃不到口里。

摊煎饼一个人就行了,擀饼得两个人才成。一个在面板上把和好的面擀成薄饼状,卷在擀面杖(我们叫“擀面轴”)上,展开在鏊子上,就不管了,去忙活擀下一张了。另一个人一面负责烧火,一面用一条像木头宝剑样的“翻饼杖子”翻动折叠鏊子上的饼,直到把它烙熟,然后挑下来,把鏊面用炊帚扫净,再烙下一张。这人的技术要领是看火候,火轻了,不熟,火过了,把饼烙干,影响口感。其实这人只是个副手,为主的是那擀饼的人。那人先把湿面用手做成一个小饼,撒上干面,然后用两手推着擀面杖在上面滚动,那饼在杖下自己转动着,越转越大,很是奇妙。就这样用一块面团擀出来的,叫“单饼”。用两块或三块面团做成小饼,在小饼间刷上油,摞起来,擀成一张大饼,这叫“油饼”。还有一种饼,叫“醭饼”。做面食为防发黏的湿面团粘在板、杖上,要撒上一些干面粉,这样的干面粉我们叫“醭”(发音是这个字的音,不知该怎么写,字典上查不着,就先用这个字来代替)。擀醭饼是把一个小饼擀成半大饼,放上拌了少许细盐的醭面,再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摁扁,然后擀成饼。这种醭饼吃起来另有一种口感,好吃极了。

饼,是个大家族,大的小的、厚的薄的、有馅无馅的、硬的软的,陕西的锅盔,新疆的馕,天上不会掉的馅饼,墙上的不能充饥的画饼,各种各样,不一而足。但我觉得,什么饼也比不上我家乡的饼。家乡饼的特点,一是薄,二是柔软,三是成大张。有了这些特点,就可用来卷东西吃。这一卷,就卷出了一种潍坊名吃。驰名全国的“朝天锅”,其实就是饼卷肉的一种吃法。除了饼卷肉,饼卷鸡蛋也是潍坊小有名气的一种小吃。一年,我在潍坊火车站附近看到一家饭店门口贴着“潍坊名吃——饼卷鸡蛋”的招牌,我立即想起了家乡的清明节来。小时候,家里养着几只鸡,下的蛋平常是不舍得吃的,到了清明节,按照家乡的民俗,才能一人分到几个煮鸡蛋。过这个节照例是要擀饼的,于是全家人就可吃到“饼卷鸡蛋”了。没想到我们这种庄户吃法,竟然发展成了故乡的一种名吃!

潍坊名吃——朝天锅

故乡林林总总的小吃中,真正够得上名吃资格、在省内外有一定名声的,恐怕也就是朝天锅了。前些年我在北京从报纸上看到,潍坊朝天锅堂而皇之地进了京城,要和陕西的“羊肉泡馍”、甘肃的“牛肉拉面”、云南的“过桥米线”分庭抗礼了。

同类推荐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世界大串联

    世界大串联

    一个国家封闭或是开放国策的最终承受者,总是芸芸众生的老百姓。与历史常常有拥抱的大人物的喜好相比,其实小人物们的爱恨欢歌,相聚离散,更能传递出所谓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本书分四个部分,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出国潮及这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体验的是《世界大串联》和《移民美国》;描写上世纪八十年代躁动的中年男女们的婚姻、家庭风景的有《秋天的变奏》和《你的秘密并不秘密》。作者视线从以往关注历史、政治、文化,转为当代经济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文字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和犀利,真实触摸时代脉搏,有振聋发聩之警示。
  •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文书源远流长。它是一国政府外交代表、外交机关和民间法人、自然人与外国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各种外事活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说,自从国家形成之后,只要有了国际间官方和民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往来,就产生了外事文书。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热门推荐
  • 韩娱之我和权志龙

    韩娱之我和权志龙

    那年,她来韩国旅游,阴差阳错的被星探发掘,事后她却没有依靠经纪公司,在自己的努力下火遍大江南北;谁知后来因为自己父亲劝她回美国,她不得不需要一家经纪公司来做幕后,很幸运YG看中了她,而志龙被她自身的光芒深深吸引,在这段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本文是写关于爆炸(以权志龙为主)的同人小说,讲述了当红女星朴敏聪与韩流时尚leader权志龙的爱情故事。第一次写,不喜勿喷,拒绝恶骂,左上角箭头不送(绝对不会弃文的!)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交友日记:学会如何交朋友

    交友日记:学会如何交朋友

    选择朋友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急于求成,防止因择友、交友不慎带来的烦恼和损失,择友不当则会导致后患无穷。科学的择友原则是:朋友之间要志同道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性格互补、优点互补、共同进步。在明确“交友观”的基础上,广泛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朋友时,要保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的有机结合。广泛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观察分析他人,既要坚持应有的择友原则,选择最亲密的朋友、值得交往的朋友,也要考虑与不同的人建立层次不同的伙伴关系,决不滥竽充数,不加选择地接纳。。
  • 魅少宠妻:老婆大人抱回家

    魅少宠妻:老婆大人抱回家

    新书已发,可以直接搜索书名《傲娇男神,请滚开》或搜素作者旷世浮沉谢谢支持,么么哒第n次见面,某男不悦:“怎么又是你?”小白兔高傲的扬起下巴:“没错,就是我!”某男无视她的蛮横,直接撂倒,“跟我回家生包子去!”“你行不行啊?”小白兔鄙夷某男冷笑,你试试!“臭流氓,老娘要跑路了!”某男抵住她,“是我还不够用力?魔都都在我的五指山,你想去哪?”
  • 辰世

    辰世

    真实和真理。人类,便是为了不断证实这两种矛盾的意义而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之中,只有真实和真理才是永恒。掌握了真实,可以操控自然,开天辟地。掌握了真理,可以改变哲理,颠覆万象。辰便是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这是一个关于辰……还有信仰的故事。在光明之前必将经历漫长的黑暗,而在黑暗之中的第一抹光明,被称为晨曦。
  •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欧阳小小和她的五(1)班死党(第一季):全民理财

    本系列原创儿童小说以细腻的笔法,细致地刻画了以欧阳小小为主角的五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在特殊的年龄,花蕾般的时代,他们的心底里的深藏着的小秘密和他们的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愉快的成长故事。《五(一)班.COM》系列原创儿童小说生动的描写今天的小学校园和小学生的学习、社会生活。展现了当代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 都市最强科技

    都市最强科技

    高中生秦凡幸运获得天外最强科技,命运从此改变。千奇百怪的变幻能力,无所不达的极宙之眼。毁灭一切的聚能战炮,坚不可摧的星空堡垒,还有可唤过去的英魂祭坛。当这些都出现在秦凡的身上,又怎会平凡?华夏国安局的紧急求救,M国联邦局的无力叹息。救世?或灭世?
  • 娘子哪里逃,霸道蛇王的独宠

    娘子哪里逃,霸道蛇王的独宠

    她与他有着前世姻缘,因为一些缘故被迫分离,今生,他们还会白头到老吗?
  • 大圣通天

    大圣通天

    红尘滚滚,大路朝天,阴阳殊途,各走一边。各有规矩,切莫行险,如有越界,后果自念。如果您遇上了让您解决不了的难题,或者不属于这个正常世界的难题,请联系驱魔者联盟。低调是我的口号,但是吊炸天才是我的真颜!我是驱魔人,我为自己带盐。。。。。。。。。偶尔也带点孜然。。。。。。。。
  • 末世之女帝也修仙

    末世之女帝也修仙

    为夺她家产公司,那些人做戏十八年,直至散命之时方知此生皆是笑话。被榨干晶核,被废掉异能,被抽血成为实验品,心中冰冷。得知自已瘸了一条脚的真相,得知母亲是被气死,木御为她闯进了SS窝,再也无法忍隹心中愤怒,用尽最后一丝力量捏碎玉镯!自已的镯子,便是碎了,也不便宜虚伪之人。重生末世第三天,得以进入镯子空间,成为空间主人,并拜入’极灵宗’继承少宗主之位。一切重新洗牌。夏千夕:人若害我,我必诛人,天若欺我,我必逆天!此生,唯不负自已。上一世,谢微儿利用她的空间坐上名利双收的顶峰,被人称为‘净化女神’。这一世谢微儿怎么能没有空间?夏千夕表情激动地递上带锁的首饰盒:“微儿,经过千辛万苦,我终于将你的首饰盒带过来了,你放心,里面都是你的宝贝,我可没偷偷看过哦。”我只是正大光明的换了东西进去而已。上一世,李烬铭说她是猪,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恶心万分。这一世,怎么能让他再见到猪?夏千夕看了看饿的奄奄一息还要装深情的男人,叹了一声道:“还不将这盘红烧猪肉换下去,你不知道他最恶心猪吗?还有这价值一百个晶核的温泉蔬菜与一百个晶核的特贡米饭都端下去,李先生流着贵族血液,人品上佳,现在没钱就不会赊帐要饭菜吃的,你们不要污辱他高贵品格。”末世蔬菜珍贵,空间蔬菜太多,开家店,明天开始卖蔬菜。末世水源珍贵,空间泉水太多,开家店,明天开始卖水源。末世肉食珍贵,空间跑猪太多,开家店,明天开始卖猪肉。末世空间珍贵,空间玉石太多,开家店,明天开始卖玉石空间。末世强者珍贵,身边强者太多,开家店,明天——“小夕,说什么?”一双双眼睛或魅惑或邪肆的看着她~~“咳咳,明天开家店,专门给欧巴们搓麻将——”估计一桌还不够,呵呵呵——大小姐最初只想复个仇,修个仙,功成之时,带上忠犬跳离这个末世,可谁能解释一下,这路是怎么走歪的?注:本文女主不圣母,腹黑主见有计谋。男主不圣父,强大宠溺有思想。想看花样虐爱白莲圣母的亲们慎入。
  • 一壶小酒渡余苼

    一壶小酒渡余苼

    大龄剩女相亲记,蔺小酒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二十七岁的时候还没有把自己嫁出去。明明当初计划的是本命年出嫁啊!长相身材学历收入都还不错,没有情伤没有暗恋没有放不下的曾经没有神经的父母没有乖僻的性格没有公主的傲娇,可是就是遇不到动心的人。却也逃不过被八卦被逼婚被相亲的经历,不过这都算是小事。自从遇到余苼,于是,蔺小酒摊上大事了!一对欢喜冤家的美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