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1400000006

第6章 饱受战乱的车师国

西域古国车师,是一个充满浪漫情调的地方。它位于天门山脚下,据守车师古道。那曾经是一个关系到西域交通顺畅与否的国度,是一个因地理位置重要而屡遭战乱的国度,它的兴盛与衰亡背后,惊心动魄的历史细节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关注目光。

生存在汉匈夹缝中

车师国,汉朝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亦名姑师。

大约两三千年前,在新疆吐鲁番、昌吉、奇台等县地,生活着一群最早的原住民,那就是洋海墓地的主人——姑师人。与很多的西域民族不同,姑师人并不是那种逐水草而徙、居无定所的游牧民,而是过着半定居的畜牧生活。

《汉书·西域传序》中载:“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这说明姑师人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了自己基本固定的活动范围——村落,他们死后葬入氏族公共墓地。此时的姑师人还没有形成一个国家,只是作为原始部落存在着。那个时候的车师,他们的声音并不大,但是他们骞出使西域时遇见姑师人,就发现了车师国善于田作的特点。在现在发掘出来的史前姑师人的墓葬中也常见有粮食和水果遗存,这说明车师人从事农业特别是园艺业生产的历史十分古老、成熟。

到了公元前5世纪前后,史前姑师文化逐渐发展为汉代车师文化,首先是在氏族社会内部形成了有特权地位的大家族。随着这种大家族势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超越氏族的公共权力,最终发展成一个政权,这就是车师国。一个属于特定民族的国度萌芽起来,在遥远的历史之中,如今,我们轻轻触摸就能唤醒它惊雷一般的力量。

车师国建立之后,地理位置占据了天山沟通南北的要道,对匈奴控制西域十分重要。汉昭帝时,楼兰彻底臣服汉朝后,车师对匈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在通往西域的要道上,车师处在北道的开端。这一位置决定了它是西汉联络乌孙、打击匈奴的必经之路。

夹在西汉和匈奴两个强国之间,这是车师人最大的不幸。正因为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掌握车师这一重要战略位置对任何国家而言都非常重要,更何况西汉和匈奴的关系势成水火,车师国的处境就更加危险。汉匈之间在车师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

为了生存下去,车师不得不反复扮演着“小人”的可耻形象。仅在西汉200年里,它就曾数次归汉又背汉。这段历史,是车师的耻辱,为了生存而辗转疲劳,出卖着自己的笑脸和小国寡力,那些笑容背后是为生存奔命的辛酸,谁人知道它内心的寂寞呢,它的寂寞又将如何抚慰?剩下的,只有残存的历史记载。这些往事,也算给历史添了一景。

在西汉尚未强盛之时,车师本来是匈奴的附属国,到汉武帝时,汉朝击败了匈奴,车师就归附于汉朝。但是,这种归附只是表面上的,它同匈奴依然暗暗地保持着联系。其实这种墙头草式的生存状态,在西域各国中并不奇怪。因为当时匈奴人虽然被汉朝击败,但在西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匈奴的力量依然能令车师这样的小国畏惧,有时匈奴的使者拿着单于的一封信,就可以到车师各国白吃白喝。由于车师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当汉使出使西域各国时,往往都要经过车师时。作为附属国,车师不得不承担服务的义务,每次都派人挑着清水和食物迎来送往。一开始还没什么,但随着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汉使前后相连,接踵而至,一年之内有十多支汉朝使团经过。

沙漠中农田稀少,国内粮食只是勉强维持,现在又要解决这么多的汉朝使团的粮食,车师国感到实在难以坚持下去了。尤其是汉朝的细君、解忧两位公主先后嫁到乌孙去之后,汉朝的使者更加频繁,对于本来国力并不雄厚的车师国无异于雪上加霜,麻烦也随之增多,压得车师国喘不上气来。看看当年人类持强凌弱的行为,透过时间展现在人们眼前,灼灼逼人,让人惭愧。

匈奴人一直观察着车师与汉朝之间,等待着适当的时机,窥视着车师与汉朝之间随时可能出现的裂缝,当他们看到车师国对汉使的不满时,就派出使者前去挑唆,说要替车师撑腰。此时的车师国王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反汉的心思已早蠢蠢欲动。这时候得到匈奴的支持,对汉使不再敬若上宾,有时甚至不供应汉使饮食,而且多次派兵阻拦汉使前进的道路,杀害敢于反抗的汉使,抢劫汉朝使者的财物。

与此同时,匈奴人也趁火打劫,不断对汉朝进行骚扰。此时的车师,已经成为匈奴人的眼线,汉朝使者的行踪在匈奴人的掌握之中,常被匈奴人的骑兵劫杀。汉朝使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不仅仅是屠杀一两个使者,分明是在不给大汉面子,这让远在长安的汉武帝非常愤怒,心中有了灭掉车师的念头。

有一次,汉使王恢又遭到了匈奴的攻击和抢劫,狼狈地返回朝廷。王恢对汉武帝说:“西域各国虽然设有军事防卫用的城镇,但各国家兵力弱小,很容易被击破。”其他的汉使们也争相议论西域各国对汉使的危害。这场事件无异于是一颗火种,将匈奴与汉朝之间本来紧张高压的空气点燃爆炸。

汉武帝终于下定决心,要以武力解决西域道路上的障碍。

汉朝用兵的主要对象当然是匈奴,但车师作为匈奴的眼线,也在汉军的黑名单上。

为了平定西域,汉武帝分别在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和公元前90年(征和三年)两次在进攻匈奴的同时进攻车师。

于是,一场事关车师生死存亡的战争拉开了帷幕,即将上演的鲜血淋淋让人触目惊心。

战火连绵话车师

汉朝与匈奴的对抗,一直持续了数百年。这是一段充满悲剧感的历史,当时情况下,无人知道这场战争的台阶到底有多长。在这个过程中,周围的小国如车师等,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战争是生活的大敌,面对战争的风暴,当时的车师国不过是叶弱小扁舟,如何能够抵御这场注定的侵蚀?

经过反复的成功与失败,失败后的成功,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终于即将有一个分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用强硬的军事策略,将匈奴人驱逐到很远的地方,使西域诸国总算赢得了片刻的安宁。还没有享受多久安宁的舒适,风雨再起,不甘心失败的匈奴人继续西域道路上兴风作浪。他们仗着自己的骑兵行动迅速,而且比汉朝更靠近西域的优势,有恃无恐地在西域胡作非为,鼓励那些小国共同对付汉朝的使团,杀掠商人队伍,战争是逼仄的,今天我们已经听不到被时间所阻隔的当日战争的血腥,一切都似乎悄然归为,死心塌地地在历史中默然静坐,显得那么遥远。可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战争带来的家破人亡定然让悲痛震撼过上苍。

它就在匈奴的淫威下沦落为帮凶的西域诸国之一。

公元108年(元封三年十二月),为了保证通往西域道路的畅通无阻和远扬军威,汉武帝以赵破奴和王恢为将,率领骑兵和各郡征调的军队一共几万人进击,率兵出征匈奴。是何其庞大的部队,勇敢地进发,怀揣着壮阔宏图、儿女情长就此上路讨伐异己。

匈奴人听说汉朝大军到来的消息,呼吸加重了,心跳加快了,从前几次大败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大汉军队的实力他们是领教过的,此时仍心有余悸。

于是,双方还没能开战,兴许是一个宁静之夜,匈奴悄无声息地早早就把兵撤走,徒留下一个空寂的战场等着汉军扑空。

赵破奴率领数万大军长途跋涉,想不到却扑了个空,一个匈奴兵也没遇到。汉军的愤怒比吃了败仗还要重,千里迢迢为的就是征战疆场,如今一把好牌没有对手,一如拳头打入空气。如果就此罢兵回朝,心中实在不甘心。他当然知道,只要自己这边一撤兵,匈奴人肯定又会卷土重来。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把戏,匈奴人玩得最熟练不过,而汉军长途跋涉如何经得起这样的消耗?

于是,为了彻底根绝后患,赵破奴就在西域活动了一年多,一方面寻找匈奴主力,一方面也想借机会解决车师这个小国。将领王恢曾经被车师国劫掠过,心中对这个小国恨之入骨。如今汉武帝令他随赵破奴出征,他怎能不借机报复?他见赵破奴担心这一次会劳而无功,就给他献了一计:先破楼兰,后灭车师。

车师历史的轨迹正在悄悄改变。刀出鞘了,一如离弦的箭,已经无法收回。担惊受怕的车师如何才能在这场灾难中安然无恙?

第二天,汉军拔营起寨,做出了要东归的假象。正在担心汉军会进攻自己的车师国国王这才放下心,放松了对汉军的戒备。没想到,在汉军假装东归的同时,赵破奴已经和装束整齐的700名精壮轻骑兵却悄悄地又向西急驰,在王恢的引领下,赵破奴和这七百壮士驱马疾驰,走了一条捷径,清晨时分先赶到了也劫杀过汉朝使者的楼兰国王城,冲进城内,活捉了楼兰王。与此同时,汉军营地也偃旗息鼓,连夜赶来接应,两军迅速控制了楼兰国的局势。拿下楼兰之后,汉军下一个目标就是不远处的车师国。

车师国王见汉军不费吹灰之力破了楼兰国,吓得魂飞魄散,马上派人去匈奴求救兵。但匈奴人还是不敢与汉军交战,没有答应车师国的请求。

楼兰的汉军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已经军容整齐,粮草充足。而且上次楼兰国一战,大部人马一直在养精蓄锐,具有较强的攻击力。此时对付车师国,再采取奇兵突袭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了,因为车师国一定有了准备。但车师国一贯与汉使作对,必须给他一点教训,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于是,王恢和赵破奴决定采用大军合围攻击的办法对付车师国,以求速战速决,免得陷入被匈奴人和车师人内外夹击的境地,况且长途远征,粮草问题也不容易解决,只有速战速决,才能避免无谓的损失。

很快,汉朝的几万大军便将车师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次次发动攻击。车师城的守兵虽然顽强抵抗,但他们的力量实在太小,败局似乎已成定势。

车师国没支持多久,汉军的士兵就攻破了城防,车师王一看大势不好,不甘与楼兰国王一样为汉军囚虏,马上召集心腹卫士杀一条血路,向北落荒而逃。从此,这部分被击破的车师人迁至今吐鲁番盆地,投靠了匈奴,分布于博格多山南北。

然而,汉军破了车师国之后,并没有派军驻守,他们是为了给车师一个教训,仅仅抢掠一番就班师回朝了。汉军退走后,遭遇磨难的车师又遇匈奴虎狼,见汉军一走,匈奴便发兵占领了车师。汉宣帝时,汉军又大举进攻匈奴,驻扎在车师的匈奴军队闻风撤走。公元前72年,车师再次被汉朝占领。此举惹怒了匈奴,要车师王派太子军宿到匈奴作人质。军宿逃到了焉耆,在匈奴的控制下,车师王立乌贵为太子。后来,乌贵继位为王,采取亲匈奴的立场,汉朝再次失去对车师的控制。如此反复的拉锯战,两个大国之间力量的抗衡,最终深受其害的正是势力单薄的车师,这一切抑郁在车师的内心,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公元前68年(地节二年),汉军再次发起对车师的进攻,车师王乌贵降汉,不久又逃往乌孙。于是,西汉派兵驻守车师王城交河城,在那里屯田。不久,驻军与屯田士卒被匈奴逼退,西汉将车师国民迁至离都护住地很近的尉犁,并立前太子军宿为王,而匈奴也立乌贵之弟兜莫为王,将车师的遗民东迁。从此,车师国分裂为车师前、后国。车师国后来又分裂为车师都尉国和车师后城长国。长期的战乱,造成了车师文化艺术各方面都没有发展,这个地方,对于生活在安静之地的人们,无疑于是一片被噩梦所缠绕的不毛之地,当万家灯火时候,谁人会想到车师身受的痛苦呢?

车师,地理位置优越,它更加磨难重重。到了东汉时期,车师国的处境并没有改善,反而更加糟糕。谁人知道历史还将对它密谋什么灾难呢?

公元74年,窦固率兵进击车师,消灭了匈奴在车师的势力,车师国重新依附了东汉王朝。不料,第二年匈奴又以两万骑兵大举进攻车师,无奈的车师人再次背汉,反而与匈奴组成联军攻击汉军,致使汉军几乎全军覆没。第三年,东汉再派七千余人进击车师,在交河城的战斗中大败匈奴,车师又再次依附了汉朝。

如此反复的上演,分裂着车师的民心和精神。人们往往对车师人的朝秦暮楚嗤之以鼻,却没有看到战场上车师人的呻吟。反倒是七百年后的唐朝诗人看到了交河人脸上纵横的泪水。极目处,残垣无语,林木森森。

车师国都城——交河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可以毁灭一切,也正是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可以更好地保存一切人类遗迹。2000年前的“车师国”都城——交河,在经历了多年的战火洗礼之后,却在沙漠的保护下,得以保存,让后人能够触摸到一丝当时的风采。交河像一片绿色的叶子落在了黄色的沙漠上——周围是沙漠,唯它是绿洲。

交河并不是河,而是古车师国的都城,当地人称“雅尔和图”,意为“崖儿城”。《汉书》中说:“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故城位于河心州上,两道环绕的河水是天然的护城河,正所谓“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正因为两条河水绕城在城南交汇,交河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因河得名的国度,靠水吃水,可见这里与水的亲近。

交河特定的地理位置,沙漠中罕见的绿洲,使其成为得天独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唐代诗人李颀,就曾写过一首有关交河故城的诗: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在这首边塞诗整体意境凄婉哀叹,眼前似乎还原了一位陶醉于历史的诗人,面对唐代交河城,眼前浮现出西汉时的战火狼烟,听到交河边上战士们的厮杀喊叫,一个个活色生香的灵魂在此地千古不绝地徘徊,留有深邃的迷恋。仿佛又见细君公主冒着风沙走在与乌孙和亲的路上,琵琶声中尽是悲怆哀怨……此情此景的遐想,诞生了这首响彻沙漠的诗,把交河城的风云一一铺现。

早在战国时期,交河故城就是车师族的“国都”。这里不但是车师前国国王的治地,还是车师前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在历史上,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这里,由此可见交河的重要性。

人们走进交河故城,无人不会为眼前的景致所叹息,这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所有的房子都是挖地成院,夯土为墙,整个城市是从生土中掏掘而成的。难怪有人说,交河是一座同雅典废墟一样伟大的遗址。这种叹息是自然的,里面隐藏着人类对于历史无言的敬佩。这个城市的绝妙之处在于以自然为屏,沿着护城河都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城之四角是角楼、哨所等防御设施。交河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也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可是再是强悍的地域也注定会被战争的阴影把脚步拖累,层层损减。

如今,这座早已废弃的城市遗迹里,街巷依旧清晰,分区明显,中间是一条宽阔的通衢大街,两侧的房屋处于半地下状态,只剩下断墙,整个故城像一座巨大的迷宫。在官署区的衙署旁边,不知为什么有一片很大的婴儿墓地,这是个无人能解的谜。寺院区里至今还有塔林;在民宅区里还可以看到黑色的烟火痕迹,在漫长的岁月中静静站立,等待时间的自然流变。它们从不曾动摇。

人总是想要探寻回归的路线,才会一次次在历史中细心地清理纷乱的线条,找到回去的道路。距今两千多年前,勤劳的车师人开建了这座交河故城。地上的青草还未等到一年一度的成长,这座车师前国的都城就屡历烽烟,经受过无数战火的洗礼。比如,两晋、南北朝时期,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均曾控制过该地区,很多割据政权为争夺这块地区的控制权,经常打得不可开交。其中,发生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年间的一场交河争夺战最为惨烈,这场战争历时数年,并最终导致车师在公元450年灭国。车师的逢场作戏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一切已经是过眼云烟,只是人的心弦上面,似乎有什么正在浮动……

车师国虽然灭亡了,但交河城依然繁荣昌盛。但唐代在此进行过大规模修建,车师人的遗迹已被覆盖。在这之后,在交河地区车师人所生活过的痕迹已经查无踪迹。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古老的交河城也渐渐消失在历史在尘埃中。今人提起交河,提起了一种千古不变的历史怀旧感,无人能免。

如今,交河城再次被人们挖掘出来,形象地传递了车师国昔日的气息,人们还能或多或少触摸到它昔日的辉煌。交河故城是一个奇妙的、向下发展的城市。整座城市都是从高耸的生土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最深的有现在的三层楼高。这种建筑方式被称为“减地留墙”,中国国内仅此一家,国际上也罕见其例。在交河城的中心地带,坐落着一座面积足足5000平方米的大寺院,在它的东面和南面是居民区和官署区,西面和北面为小寺院和墓葬区。城中多数建筑是在原生土中掏土成墙、成室,街巷也都是这样挖出来的。城内有大大小小的寺院50多个,可见当时佛教极为盛行。已查出的古井有300多口,井深一般为40米。作为防御性的小城,所有建筑沿街都不开设门窗,只有绕进小巷,才能进入房屋。

交河故城气势恢宏,凌峻险绝。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正因为此,自19世纪以来,它就开始热闹起来,它的神秘传奇,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纷至沓来此地探险寻宝和考古揭秘,但是它的内心是否是寂然的,却是无人能够明了。据史学家考证,13世纪后期,交河城屡受战乱祸害,破坏严重,到明朝永乐年间时,交河故城已完全废弃。交河故城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最高气温达49℃;也是中国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年降水量不足四十毫米,蒸发量却高达三千毫米。这里绝不是人类宜居之处,可正是这干燥、恶劣的环境,让一座1300年前的古城保存了下来。

交河故城的独特个性在每一个细节中彰显。它有三奇。一奇是它仅有两个城门:南门和东门。南门为主门,已有建筑已荡然不存,只剩一个巨大的豁口;东门,被河道长期下切阻断在悬崖上而名存实亡。二奇是交河故城三面临崖,天险自成,没有古城常有的城墙。三奇是城内屋宇殿阁,均是平地下挖而成,几乎不用木料。

南门是一条南北走向、长300多米的主干中轴大道。大道随自然地势从南至北仰升,把全城分割为三个区域:民居、寺院和贵族区。大道西侧的建筑墙矮室小,为密集的民居(间有小型寺庙);东面建筑高大,是贵族区和军队驻地;主干大道端头处是一庞大的佛教寺院,这就是著名的交河大寺院。

现在有很多人带着仰慕之心去朝拜交河。保存完好的交河大寺院,其主体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寺院佛殿中央方形塔柱上有28个佛龛,龛内佛塑虽多被盗,但仍残存一些佛像泥塑。大寺两厢是众多僧房,左前方是一座10米高的佛寺鼓楼。登上鼓楼高台,全城面貌尽收眼底。看到交河,谁都会感觉脚步一个踉跄,这个战乱中的城市穿越历史,似乎实在等待着什么,兴许它是劝人们,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正如交河、

古城东南角,还有一处巨大的下沉式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工艺精细,通道门栅甚多,且与城内东西南北干道巧妙相通。交河故城的建筑特点不仅是下挖院落掏洞为室,城内所有的街巷通道也没有窗户,民居庭院均由土墙包围,若干户形成一个坊曲,穿街走巷,再拐入坊曲,才能找到民居住户的院门。它不是徒然的形式或者对繁复的美的追求,它的背后张罗的是如何在战乱中更好保全自己。

这种建筑布局的新颖足以说明,交河故城在唐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旧城痕迹则早已面目全非了。车师新城从城市布局来看,它一方面受到了中原传统城市建筑规制的影响,又独具地方特征。以街巷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城门及其他建筑,突出的是其军事防御功能,整座古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可以了解这一时期车师的民族、社会矛盾何其尖锐,人民生活一直动荡不安。

在冷兵器时代,河水可以说是军事防守的天然屏障,扎在河心洲上的车师国,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防守的位置上,河水为车师带来了很多福祉,但是也是制约车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河水周围被包围,车师将由于困兽没有突破口,其后发生的历史事实果然如此。

车师即使占据了有利地形,交河仍阻隔不住一次次的战火纷飞。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吐鲁番盆地的门户。通达焉耆的“银山道”、西去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北抵吉米萨尔地区的“金岭道”在此交汇,这块地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备的战略意义而一直无法太平。中原王朝与匈奴在城下多次交锋,公元前108年汉朝攻破车师,到公元前60年间,西汉就与匈奴“五争车师”,战争以西汉胜利而结束。

公元450年,匈奴困车师国达八年之久,走投无路中车师王抛却了人民弃城而走,从此,车师国被战火吞噬,交河被并入了高昌,一直到元末明初时,这座城市彻底毁于战火。

同类推荐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金钱的革命

    金钱的革命

    具体对尊重金钱就是尊重你自己、掌握现代理财方法、花钱的学问等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热门推荐
  • 双面绝宠:阎尊殿下嫁给我

    双面绝宠:阎尊殿下嫁给我

    第一次见面,他是传说中的阎王爷,她是贪玩的小公举他救了她还亲了她“你你你,为什么亲我?”东方凌震惊的问“你嘴太贱”“你才嘴贱,你嘴不贱干嘛亲我”“···”ok,你赢了他送她一枚耳钉作为补偿,却没想到那是一个针孔摄像头和可以打开他强大帝国的钥匙。那以后他总是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将她拉在身后。当她的身世记忆被揭开,爱人亲人的离开。她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人,哦,不,是有两个人一直在她身后陪着她爱着她保护着她...
  • 搬砖亦皇者

    搬砖亦皇者

    一个砌砖的小民工,一个没有血缘遗传、背景帮衬的普通人。没有雷电劈,没有吃蛇吞蛤蟆,没有武功秘籍,没有内力输送。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一群不普通的师父带领下,用最普通的方法去取得最不普通的成就。李小虎——砖皇。因为在灵力与能量谐振的世界,他悲催到只能将能量实体化为砖头。但砖头又怎样,能攻能防!更重要的是他有颗悲悯的心——这是与宇宙终极的和谐共振。
  • 黑色玫瑰

    黑色玫瑰

    白手起家谋万财,枭雄手段定天下!这是一个装逼男玩转商界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亲情和爱情,有关青春和热血,有关一个怀着野心的在读大学生的故事。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皇帝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

    本书汇集历代约400余位皇帝的小传,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迄末代皇帝溥仪,以史实为主,以政事为主,兼涉轶闻、生活,后附历代皇帝一览表。
  • 旋风少女:永不放弃

    旋风少女:永不放弃

    百草离开了元武道。去了美国!在美国更加努力地练习元武道。“我回来了。松柏。”“我是百草。我退出了元武道。在离开了松柏的几年。我!居然渐渐忘不掉若白。我决定了。我要追求幸福。”
  • 咖啡不苦

    咖啡不苦

    “我的房门打不开了,能帮我一下吗?”“杜小姐,你走错房间了吧,这间是我订的”“不可能,就是509”“你是605,你把号牌拿反了”当神经大条女遇上温柔英气男想不到的事情总会在他们身上发生是欢喜冤家还是注定的情侣
  • 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

    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民工的奋斗

    民工的奋斗

    这里没有其他书里的热血,没有牛逼的主角,这里只有平淡的社会现实。
  • 星玄

    星玄

    自古老时期,有大能者传下一片经文,能长生不死,能得道成仙,能永垂不巧!在这片玄天大陆之上,始终无人得以见识,据说,早已被仙人得去。而偏偏这么一个落魄部族少年,无意之中救了一位美丽女子,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