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出席各种各样的聚会。比如红白喜事宴席、开业庆典、周年纪念会、同业联谊会、联欢晚会、舞会、聚餐、或者西式酒会等等。很多人在参加聚会时,事先都有类似这样的想法:“什么,有饭局啊,这可不错,……可以改馋了,这回一定多吃点…… ”
不过这是一般人的常规想法,善于应酬社交的人却不会这么想。对于某些人来说,参加聚会不仅是休闲,也是正经事,是发展人际关系、拓展业务的良机。他们一听说今天晚上单位有饭局,或者应邀参加红白喜事,心里头就已经开始算计了。
算计什么啊?首先是算计谁会来参加聚会?更明确点说,是在聚会上将会遇到谁?
善于社交的人会问自己说:“今天王局长也会去,我正好在喝酒时多敬他几杯,跟他唠唠我提副处的事儿;我们处里的这些人今天有可能灌我,我可得悠着点喝,万一喝醉了瞎说失态,可就坏事了。”如果是一个单身男青年,这个人可能还会算计如何趁机接近单位的未婚女同事,并怎么表现自己的问题。
如果不知道谁会参加聚会,这些特别有心计的人就会事先询问可能的知情者,比如聚会的组织策划者,做到心里有数有准备,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与感兴趣的人攀谈一番。
善于社交的人算计的第二件事是参加聚会的时间问题。
如果你是抱着结交朋友、办正经事的心态参加聚会,你就应该提前抵达现场。所以善于社交的人会事先估算到达聚会地点所需时间,据此确定动身的时间,而且要尽量提前出发。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万一路上碰见什么意外也不会抽身乏术耽误正事。而早到一点是为了在人们陆续到来前办成自己的事。早到一会儿也不是什么尴尬的事情,不会有人夸你贪吃,除了和你一样早到的人,谁都不会注意到这个的。
如果近来日程安排得很满,善于社交的人就把自己离开的时间预先告诉大家,以免临时因故无法走开。另外还要适当保持聚会后时间安排的机动灵活。这样,如果万一在聚会上发展了什么重要的新关系,就可以和人家多谈一会儿。要是对方恰好是心仪的异性,没准还可能一起出去在公园转转,或者送对方回家。
善于社交的人还会算计的第三件事是应该带点什么。
既然把聚会看成交际场,携带可能用到的交际工具就是必要的,比如名片之类。万一你遇见一个大人物,对方毕恭毕敬地给你送上一张名片,你却随便找了一张餐巾纸在上面歪七裂八地给对方留下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那有多不体面。
不过我们中国人很多人并没有印名片的习惯,要是那样的话,至少随身携带一个小记事本和一支笔。以记录容易遗忘的事情,或至少准备可以从记事本上撕下一页纸来写清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留给新相识。当然,现在大多数人都用上了手机,有些人甚至随身携带电子记事本等移动办公设备,要是这样武装到牙齿的话,交换联络方式的时候当然要更方便些。
善于社交的人还会留意的第四件事就是搞清楚聚会的目的。
他们这些人的重要人生哲学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会问自己说:“举办这个聚会的表面目的是什么呢?”是上司为了庆祝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是对口关系单位按惯例年底请客吃饭?是为了欢送部分归国的外籍员工并为新来者接风洗尘?“嗯,这些都是表面目的,”他们对自己说。“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真正的目的可能是上司想借庆祝女儿升学的机会要大家送礼敛财;可能是对口关系单位最近几年效益不好想趁机请自己单位的头头照顾来年的业务;可能是为了调和外籍员工和本土派的矛盾冲突。
善于社交的人有能力看出聚会举办的真实目的,但不会在聚会时讨论。然而这种明察秋毫却可以使他们抢占先机、顺势而为,实现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双赢。既然领导想敛财,不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送点给领导,同时早点出现,最好谋个记账的任务,帮领导张罗张罗;对口关系单位想拉关系,就尽可能地帮对方的头头和自己单位说话算数的人多联系联系;既然老外总裁对于外籍员工和本土派闹别扭的情况有所关注,就尽可能地多跟老外套套近乎,同时在自己人和老外员工中间多和和稀泥。
善于社交的人算计的第五件事是聚会参加者可能感兴趣的一般话题。
去参加聚会有可能遇见五花八门的人。要是搞不清楚是什么人参加聚会,搞不清楚参加者的想法,那还不如躺在家里看电视呢。如果与会的人主要是医生,事先打开互联网查阅点与医疗界有关的信息就很有必要。如果与会的人主要是30岁上下的青年人,有可能对买房、结婚一类的话题感兴趣,就赶紧翻出最近的报纸,查一些和房地产、筹办婚礼等事情有关的话题看看。总之,善于社交的人不能容忍自己的无知,不能容忍有在聚会场合张口结舌、无话可说的情况出现。
前面说的是善于社交的人在参加聚会前应该算计清楚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事情做到这个地步,还没有完,参加聚会回来,还得算计一件事,那就是如何继续保持发展在聚会上认识的新相识的关系。人们互相认识后,一般都有一个继续保持发展关系的良好愿望,不过要是不采取行动的话,一时的热度就会逐渐冷却下来,下次想求人家办事,就还可能遇见一张凉屁股。
善于社交的人,参加完聚会绝不会回了家就蒙头大睡。回到家里或工作单位,他们会尽可能快地整理出聚会时结识的新相识的档案,有名片的整理名片,有姓名、单位、职务记录整理记录,什么都没有的就尽可能地根据记忆回想对方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逐一分析与这些人保持发展关系,可能挖掘出的潜在价值,以及如何与对方保持发展关系的问题,比如是隔一段给对方打个电话唠唠嗑还是不时请对方去饭馆撮一顿,是逢年过节发个电子邮件问候一声还是寄个贺卡联络一下感情等等。
当然,上面提到的六个方面,只是从大体规划的层面来探讨参加聚会时,应该考虑到的一般问题。具体地如何在现场与人聪明机灵的交流、秀出你最好的自我来,还要请你关注下面各个小节所探讨的内容。
80 如何避免聚会上最常见的失误
很多人在参加聚会时会犯大吃大喝的错误。就比如说前面经常提到的年轻人小苏吧,每次参加聚会都会吃得很酣畅淋漓。菜一上来就自顾自地风卷残云一番,虽然说话吧,也主要集中在和身边的一两个人做少许交流,就算有心和酒席上的重要人物或感兴趣的人交流交流,也非常消极,总等着人们发现他的魅力,主动跟他说话,因为他正忙着吃东西,抽不开身。
有时候小苏吃得比较节制,结果见酒没命。几个人聚在一起,不管老少,吆五喝六,轮番敬酒,脸红脖子粗地说些不着边际地疯话狂言,常常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一次情况比较严重,竟然发展到抡拳头打人、摔杯子砸碗的程度。
小苏在聚会场合的做法当然是错误的。聚会场所不是开饭的食堂,很多聚会虽然会准备各种事物,主要的目的却不是给人们吃喝的,而是用作人们交流的工具触媒。参加聚会,首先必须明确的就是参加的目的是为了联络感情、结识朋友。小苏也很想搞好人际关系、赢得领导的青睐、拓展更多的发展机会,可是按照他的那种做法怎么可能成功呢。先说他第一个错误:在聚会场合大吃大喝。
大吃大喝除了有失体面、损害个人形象,还会使人们怀疑你的社会成功度,对食物的贪婪代表你经常处于饥饿状态,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人们还会根据一些下意识的判断,确定是否应该接近你。要是你养过小猫小狗,你就会有这样的经验:动物吃东西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打扰它们。类似地,人们看到一个人跟动物一样大吃大喝时,会本能地感觉不舒服,同时与这个人保持距离。人们会下意识地跟自己说,“看来他挺饿的,别耽误人家吃饭,饿坏了我可赔不起。”
酒能助兴,也能乱性。在聚会上喝大酒更是社交大忌,喝酒后人都容易冲动,一个出言不慎,很可能会给人造成无法挽救的坏印象。联络感情固然要适当饮酒,但是真正聪明的人的做法是:尽可能地保持节制冷静,劝别人吃、劝别人喝,努力让别人吃好喝好。
懂社交的人在参加聚会前,总是先多少吃一点东西。他们知道自己要想拓展人际关系,就得多看多说,就得给别人服务、讨别人欢心,要想做好这一切,经常就没工夫忙活吃喝了。
小技巧:避免大吃大喝
善于社交的人参加聚会是为了有机会与人推心置腹地交谈,他们知道三心二意会干扰自己与别人的交流,因此他们参加聚会时从不会大吃大喝。
81 出席聚会时应如何进入现场
喜剧演员小沈阳2009年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小品时,有一段模仿香港明星刘德华开演唱会出场的场面。你注意到他是怎样动作的了吗?随着走出后台,他一边向观众挥手致意,一边用目光环视台下,然后才大声问候说:“你们好吗?我是阳仔!”看他的表演我们会觉得很滑稽,可实际上他模仿得还是很惟妙惟肖的,刘德华在演唱会上的确曾经以类似的姿态出场过。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小布什来清华北大演讲的时候,也曾采取类似的出场动作:走上主席台,先不说话,用目光绕场一周。
这些艺人、政要的出场有一个相同之处:每个人在开始表演或演讲之前,都会稍停一下环视观众。
电视综艺节目导演很喜欢安排这样的场景:摄影机摇来晃去、照相机卡卡地闪个不停、音乐火暴,所有人的目光都准备好了迎接前来参加节目的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明星们会像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猫崽儿一样胆战心惊地走进光影中吗?还是会采取大多数常人的做法,迫不及待地奔到所发现的第一个熟人面前,以表明自己并非孤立无援吗?不,他们才不会这么做呢,他们要在入口处停下来摆个姿势,先缓缓地环顾一下全场,然后才走到人们面前来。你在这个时候绝对会觉得他们真有派头!
善于社交的常人也知道使用这个技巧,他们才不肯偷偷摸摸、畏畏缩缩地出现在社交场所呢,他们要有出场表演。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技巧,如果运用得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很棒的出场。具体的做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进入聚会地点前,你要短暂地停下脚步,并好奇地缓慢环顾现场。
要是你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话,这种做法是很有效果的。不过主要的目的却不仅如此,站在门口先环顾一下现场,可以帮你看清楚现场的情况。灯光、吧台、房间的格局、现场有无播放音乐都应该留心观察,更为重要的是注意那些熟悉或不熟悉面孔。看看谁和谁在说话、谁和谁在发呆。看完了不能闲着,一边要对现场的人心中有数,算计清楚了进门应该首先跟谁打招呼、说什么话,第二个、第三个……应该跟谁打招呼说什么话。只有这样,你才能有备无患、游刃有余地搞好聚会上的应酬。
小技巧:模仿舞台出场
到达聚会地点时,要戏剧性地在门口暂停一会儿,慢慢地看清楚现场的情况后再进门,尽可能做到对所有重要的人物心中有数,然后按部就班地挨个套近乎。
82 如何确定在聚会上应跟那些人说话
善于社交的人在拓展人际关系时不会守株待兔,要是没人给自己介绍,他们就自己寻找值得交际的对象。就在入门环顾现场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为自己选择物色准备交际的目标,一边机警地用眼睛扫描人群, 一边问自己说:“我最想跟谁唠嗑呢?谁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最重要的人呢?跟这些人聊天的话,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可是聚会现场往往少则几个人多达几十人、上百人,聚会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应该如何对不同的人进行取舍呢?在熟人中间进行取舍是比较容易的,可以根据既有的交往经验、关系的亲疏和重要程度确定取舍。可是如何确定应该跟哪些陌生人交往却委实需要费点周章。
这本小书开头时,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漫画家,好的画家观察力都比较超群。他一般用看对方眼睛这种办法判断陌生人是否有交往价值。他说眼睛是心灵的小窗户,每次眨眼啊、眼角的每一条纹路啊,都是有故事在里头的,从眼睛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对方的为人和生活状态。美国前总统林肯也说,人到了30岁以后,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容负责任。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精神气质、心理结构是完全可以从脸上、尤其是眼睛中反映出来的。
当然这种做法似乎有实用主义的嫌疑,但如果你把参加社交聚会当成拓展人际关系、促进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这种追求功利和效率的做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实际上,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观察陌生人的眼睛。——在聚会上瞪着眼睛跟陌生人大眼对小眼?这未免有点太愚蠢了吧?有些人会说。大多数人不习惯和不认识的人进行眼神接触,在和不认识的人进行眼神接触时感到紧张尴尬。
当然人们所以表现消极,主要的倒不是缺乏勇气,还有一个因素是缺乏动力,对于与不大了解情况的陌生人主动结交的价值缺乏认识。
并不是每一次参加聚会,我们都能结识到对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人,或者可以和对方发展成密友、恋爱的对象。可要是有一天,你忽然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目光被定格在某一个人的身上,觉得这个人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的生活,而你平时却没有进行过充分的社交锻炼,越想跟人家套近乎越手足无措,就有可能在跟对方交流时把事情搞砸。结识陌生人是一个需要技巧和勇气的事情,光靠徒劳的等待也是无法拓展人际关系网的。部队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平时多流汗,战事少流血”,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社交。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即使是那些最功利主义的人,也不会纯粹功利性地只结交那么几个直接对自己有好处的人。
当你确定了哪些人值得你结交以后,就赶紧找路子跟人家沟通吧。什么,你想知道应该怎么样跟人家沟通?这里可不是啰唆那些的地方,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解过了。
小技巧:根据眼睛和脸相取人
可以相处一辈子的好朋友、人生伴侣或者对你的事业至关重要的人,并不会出现在每一个聚会场所,但是在类似的场合遇见他们是早晚的事情。结交朋友不能过于功利,尽量多和人打交道,就当是为了早晚会到来的那些大日子做准备吧。
不要只一味等候别人来接近你,你可以靠观察对方的眼睛和脸相来确定哪些人是更值得你交往的人。看好了哪个人就上去跟人家闲聊,交朋友还用计算黄道吉日吗?精彩不容错过,机会稍纵即逝。
话说回来,就跟大学生找工作要“双向选择”一样,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咱们选择别人的事儿,咱们每个人又同时是被选择者。想来,如果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互相选择的话,那么谈起话来一定是会非常融洽的。接下来的几节,就是研究那些怎么使别人主动地向你靠拢的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