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0900000009

第9章 我国古代的海洋渔业经济

过渡时期。舜本人曾渔雷泽,耕历山,陶河滨,是一个能渔能耕能陶的多面手。《史记·五帝本纪》说:

舜继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开始在部落联盟领导机构中设置“虞”、“稷”、“共工”等原始官职。其中“虞”掌山泽(渔猎),“稷”掌谷物种植,“共工”掌百工。这个分工设职,标志着国家雏形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原始渔业之后,是一个跨越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生产方式的传统渔业。它的基本特点是,以风帆为动力,以木船网罟为主要捕捞工具,伴之以人工天然养鱼。人们进一步利用自然,依靠自己的活动扩大生产。

从奴隶制夏王朝到封建制西汉王朝,是传统渔业的大发展时期。

相传夏禹作帆(明罗欣《物原》),姒芒“狩于海,获大鱼”(《古本竹书纪年》)。商王“在圃渔”(甲骨文),周文王修“灵沼,于牣鱼跃”(《诗经》)。春秋时期,齐国渔民在海上“乘危百里”,昼夜捕鱼(《管子》);朱公居陶“耕畜”(养鱼)

经商,“致资累巨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周书》曰:“虞不出则财匮少”。《国语·鲁语》

曰:“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由于生产范围的狭小,生产水平的低下,渔猎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主要财源的地位。西周后期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周厉王“好利”,将山泽收归国家专利,禁止中小贵族和平民百姓渔猎。事关整个社会财源,引起“国人谤王”;

厉王又用暴力镇压。公元前841年,终于在首都镐京发生了“国人暴动”,在声势浩大的“国人”打击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史记·周本纪》)。

周厉王想独霸山泽,结果出逃流亡,连王位也丢掉了。

《国语·楚语》记述: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王孙圉访问晋国,和晋国正卿赵简子议论“国之宝”,王孙圉以“六宝”论折服了晋国正卿。

王孙圉的六宝,一是人才,二是玉,三是龟,四是珠,五是金(铜),六是山林薮泽。这个六宝论中,龟、珠、薮泽都属于渔业生产的范围。

由于渔业的财源地位和珍宝价值,使人们在生产中逐财求利,于传统渔业的大发展时期同步出现了淡水渔业资源的大破坏。从夏王朝直到春秋战国,许多有名的帝王、卿相、令宰、史官、圣人、学者,纷纷出来大抓资源保护的实践和理论。夏禹制禁令,“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逸周书》);周文王年老嘱太子,“不鹜泽”(《逸周书》);

孔丘“钓而不网”——终生只钓鱼不用网捕鱼(《论语》);宓子贱“舍鱼”——把捕到的幼鱼和怀卵亲鱼再放回水里(《孔子家语》);

里革“断罟匡君”——砍断国君的渔网纠正其滥渔错误(《国语》)。

管仲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政”(《管子》);

孟轲曰:“数罟不入洿池”、“王道之始也”(《孟子》);荀况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

吕不韦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

如此等等。其中孟轲是一位最突出的保护资源的先哲,他根据当时渔业、林业双双遭受破坏的情况,精辟地为后人总结了一条真理:“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

先秦时的渔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夏朝。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共历400多年。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古今地理情况不同,古代,这一地区除黄河、伊水、洛水、汾水、济水等河流之外,还有着为数众多的湖泊和池沼。农业和渔猎是夏人的两个主要生产部门。《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芒命九夷,狩于海,获大鱼”,反映了当时大规模使用奴隶的渔猎活动。

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叫做商的夷人方国开始强盛起来,向着黄河中游发展其势力,最后推渔网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的统治。商朝自汤至纣,约历600年,其间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渔业生产也相应地进一步专业化。

商代遗址出土有龟甲、鲸骨、海贝等,这些产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水生生物的遗骸,说明渔业生产的范围也扩大了。商代后期,地处黄土高原的周部落兴起,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周朝自武王起到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历800多年。周代渔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周礼·职方氏》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青州、兖州、幽州等,或者“其利蒲鱼”,或者“其利鱼盐”。位于渤海之滨的齐国,是西周开国元勋姜太公的封国。《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

太公就国后,“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周书》曰:“虞不出则财匮少”。

虞,就是掌管山泽的原始官职。这话是说,山泽的渔猎生产是国家和社会的主要财源。西周后期,厉王“好利”。这位国王下令把山林川泽收归国家专利,不许劳动人民捕捞采樵,引起中小农奴主及广大劳动人民普遍反对。公元前841年在国都镐京酿成“国人暴动”,打击锋芒直指厉王及其同伙,结果厉王本人只好弃位逃跑了事。战国时期,孟轲在向梁惠王陈对治国兴邦之策时,把“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斤斧以时入山林”,作为“王道之始”——王道政治的最低纲领。

以上说明,夏商周时期,渔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原始社会相比,夏商周时期的捕捞渔业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种进步首先表现在捕捞工具的发展上。

归纳起来,这一时期捕捞工具的发展,可以分为网渔具、钓鱼具和杂渔具三大类。

1.网渔具

渔网(古称网罟)始自原始社会。人们利用植物纤维编织渔网,张捕或拖捕鱼类。夏文化遗址出土有网坠。殷墟甲骨文“渔”字,象商代遗址出土的龟甲征双手拉网捕鱼。到周代,渔网因捕捞水域和捕捞对象的不同,已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大型渔网名罛,是专捕鳣鲔(鲟鳇鱼)等大型鱼类的。

一种中型的渔网名九罭,这种网具的尾部有许多小袋,后世也称百袋网,是用以捕捞赤眼鳟和鳊等鱼类的。另有一种小渔网名汕,用以抄捞小鱼。夏商周三代的渔网,都已腐烂消失,至今未见遗物出土,但《诗经》中对以上各种网具都有明确的记载。从周代使用的纤维材料来看,主要是麻。《诗经·陈风》曰:“东门之池,可以沤麻”,麻的使用已经开始。

2.钓渔具

195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出土一枚铜鱼钩。这枚鱼钩钩身浑圆,钩尖锐利,顶端有一凹槽,用以系线。从制造技术看,已有较高的制作工艺(这是我国出土的最早期金属鱼钩)。到春秋时期,随着铁器的出现,鱼钩又开始改用铁制。周代对钓竿、钓线、钓饵以及浮子等构件,都很重视。钓竿选用长而坚挺的竹竿。钓线早期使用植物纤维,周时改用丝线,丝线轻而拉力强,有很好的使用效果。《诗经·召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列子·汤问》记有“詹何钓鱼”的寓言故事,其中说到詹何钓鱼“以独茧丝为纶”。钓饵也很受重视,一般选择鱼爱食之物,如小动物,米粒等。此外浮子也是钓具上的重要附属物,通常使用秸梗等植物,也使用羽毛。

3.杂渔具

杂渔具是指网、钓以外的各式渔具,带有较强的地区性。夏商周三代使用的杂渔具很多,有鱼叉、弓箭、鱼笱、罩等多种。鱼叉开始用骨木制作,后来逐步改用铜铁制作。弓箭的使用和原始社会相同:

既是武器,又是捕鱼和打猎的工具。

殷墟甲骨文“王弜渔”,即指用弓箭射鱼。周代使用弓箭射鱼的记载很多。如《春秋》诬鲁隐公“矢鱼于棠”,说明当时使用弓箭射鱼相当广泛,已经形成这样的概念:一般捕鱼均称“矢鱼”。鱼苟是一种捕鱼竹笼,口部装有倒须,放置在鱼类洄游通道上,鱼能进不能出。《诗经·齐风》:“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鱼钩

罩也是一种捕鱼笼,以竹或荆条编制而成,它的作业方式与笱不同,捕鱼时由上向下罩捕鱼类。梁是一种捕鱼设施,在河渠上筑一梁(水堰)拦水,梁上开一缺口,承以鱼笱,鱼顺水从梁流下,落入笱中。

周代的潜渔法

周代还曾出现一种叫潜的渔法。它将柴木置于水中,引鱼栖居其下,围而捕取。周代,海洋捕捞技术也有相当进步。《管子·禁藏》曰:“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由于捕捞工具的改进,周代的捕捞能力明显提高,当时捕捞的有淡水鱼类,也有海洋鱼类,不仅能捕中上层鱼类,而且也能捕到少数底层鱼类。体型有中小型的,也有大型的。据《诗经》记载,当时捕食的鱼类有鳣(中华鲟)、鲔(白鲟)、鲤、嘉鱼(白甲鱼)、鳏()、鳟(赤眼鳟)、鲂、(红鳍鲌)、鲦(鳖条)、(鲢)、鲿(黄颡鱼)、鲨、鳢(乌鳢)

13种。稍后的《尔雅·释鱼》,记载的鱼名更多,达22种,说明捕捞的范围在继续扩大。

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海洋渔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舞台,统一中国,至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经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等朝代,其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渔业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

西汉初期,汉文帝“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和发展了渔业生产。武帝时期,朝廷大规模兴修水利,扩大了渔区,以国都所在的关中地区为例,除原有的郑国渠之外,又开凿了漕渠、灵轵渠、成国渠、六辅渠、白渠。

这些水渠不仅灌溉农田,而且发展了渔业生产。拿白渠来说,它在渭水之北,西起谷口,东入栎阳,引泾水,注入渭水,与郑国渠平行,长二百里。渠成当时有歌谣赞曰:“郑国(渠)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跳入釜”,这个歌谣说明了水渠所经之处,产鱼之丰。当时不仅鱼的产量增加,而且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商品鱼。

对此司马迁的记述是:“鲐鮆千斤,鲰(杂小鱼)千石,鲍(咸鱼)千钧”(《史记·货殖列传》)。两晋、南北朝至隋,是我国社会大分裂时期,战祸连绵不断,黄河流域的渔业生产大部分陷于停滞状态。

但在南方的长江流域,丰富的鱼类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郭璞《江赋》

描述长江渔业时写道:“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溯洄沿流,或渔或商”。

这个描述反映了长江渔业生产、交换的盛况。

东汉开始,随着地主阶级的兼并土地,出现了“庄园经济”,官僚豪强兼并良田之外,还“封锢山泽”(霸占山泽)。发展到东晋,情况更加严重。《晋书·刁逵传》载:

逵为广州刺史,家居京口(今江苏镇江),这个豪门之家拥有万顷良田之外,还“固吝山泽”,霸占江湖,时人称为“京口之蠹”。公元403年刘裕(宋武帝)掌握东晋政权之后,处决了刁逵全家,下令禁止“封山锢泽”。后来,肖道成建立南齐王朝时,也下令诸王不得封略江湖。

宋齐两朝的政策,于劳动人民有利,继续推动了渔业的发展。

唐宋是我国传统渔业发展的高峰,主要渔业区在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地区。诗人白居易曾说:“湓(今江西九江市)鱼贱如泥”,可见产量之丰。到宋代,渔业生产的重心又从内陆水域转向近海,大量海洋渔业资源被开发利用。可以说,自秦汉至唐宋的一千五百年间,渔业在铁器时代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在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个“渔文化”高潮。

五花八门的古代渔具1.渔业机械的问世夏商周时期,已经按照不同的捕捞对象,使用不同的网具。到东汉时,不仅网罟规模巨大而且开始使用机械。有一种网罟,把四角系在4根大木上,用轮轴起放,张捕鱼类。《初学记》引《风俗通》说:“罟者,树四木而张网于水,车挽之上下”,即是指此。由于用机械提取网具,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捕捞效率。

这也是渔业机械的最早应用。到唐代,这种渔网广泛使用。晚唐诗人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网》

长江渔业

中有曰:晚挂溪上网,映空如雾縠。

闲来发其机,旋旋沈平绿。“这里的”机,就是轮轴一类的起放装置。

到宋代,更发展为船罾。从故宫博物馆藏画《宋人捕鱼图》中,明显反映出这种船罾规模巨大,也用轮轴起放。唐代还出现一种规模巨大的大拉网。它的作业方式是将网具沿岸边用船放成弧形,然后在陆岸拖曳网具至岸边,达到捕捞目的。

杜甫的《观打渔歌》即是描述使用大拉网捕鱼的:绵州(今四川绵州)

江水之东津,鲂鱼泼泼色胜银。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一网能捕鲂鱼几百尾,网具确是很大的。

2.浅海张网刺网出现宋代时浙江出现大莆网,这是一种张网。它用两只单锚把锥形网具固定在浅海中,网口对急流,利用流水,冲鱼进入,是浙江沿海捕捞大黄鱼等的重要渔具。宋代还出现一种重要网具——刺网。刺网呈长带形,敷设在鱼类通道上,刺挂或缠络鱼类,以达到捕捞目的。周密《齐东野语》记载了用双船定置刺网捕马鲛鱼的方法:“海有鱼日马嘉(即马鲛),银肤燕尾。”“夏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此时用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

帘即刺网,福建渔民至今仍称刺网为帘。

3.钓具钓技飞跃发展西汉《淮南子》中有曰:“钓者静之。”说明对钓鱼已掌握一定要诀。到东汉,出现一种以模拟鱼诱集鱼群,然后钓捕的方法。王充《论衡·乱龙篇》记载:“钓者以木为鱼,丹漆其身,近水流而击之,起水动作,鱼以为真,并来聚会。”这成为后世拟饵钓的雏形,晋代,长江中还出现一种车钓,将长线缠络于钓车上,鱼上钓后,用钓车收取钓线。

唐代还出现了一种筒钓,这也是单线钓,方法是截竹为筒,下系钓线和钓钩,钩上装有钓饵,置于天然水域,隔一定时间去收取。韩偓《赠渔者》诗中有曰:“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反映出筒钓钓鱼时,不需人在旁守护的情形。

鲂鱼

竿钓是最古老的钓法,至宋代时,钓具已趋完整,邵雍在《渔樵问对》

中把竿钓归纳为由竿(钓竿)、纶(钓线)、浮(浮子)、沉(沉子)、钩(钓钩)、饵(钓饵)六样东西组成。这与近代竿钓已基本相同。

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南海海域出现了拖钓。朱彧以其亲眼观察在《萍洲可谈》中写道:“舟人捕鱼,用大钩如臂,缚一鸡鹅为饵,俟大鱼吞之。随行半日方困,稍近之;又半日方可取,忽遇风则弃之,取得之鱼不可食,剖腹求所吞小鱼,小鱼一腹不下数十枚,枚数十斤。”

朱彧还描述海上景况说:“海中大鱼,每随舟上下,舟投物无不啖。”

南宋时,又出现了空钩延绳钓。

空钩延绳钓亦称滚钩,其结构形式近似现代的延绳钓。它在一根干线上结附许多支线,支线上结附锋利鱼钩,敷设在江河、浅海底层鱼类洄游通道上,当捕捞对象通过钓具时,钓钩即绕于鱼体上而被捕获。

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中,详细记述了这种渔具渔法:“江上渔民取巨鱼,以两舟夹江,以一人持纶钩,其一纶系其两端,度江所宣,用余皆轴之中,至十钩,有大如枰。钩皆相连,每钩相去一二尺,钩尽处,各置黑铅一斤,形如锤,以候水势深浅……数舟联比而下,每中鱼则候其缓急,急则纵,缓则收,随之上下,待其力困,然后引而取之”。

这种渔具主要用以钓捕江中大鱼鲟鳇等。

沪定置渔具的兴起沪,起源于东晋时代的上海,其时黄浦江尚未形成,浦东还是一片大海,苏州河直接注入东海。

苏州河两旁的渔民,在海滩上置竹,以绳相编,向两岸张两翼,钓竿鲟鳇这种编竹名沪。沪,潮来时即没,潮落时鱼随潮被编竹所阻不得去,渔人上滩拾取。上海别名沪,即因首先出现这种渔具而来。在唐代,长江下游的沿海地区,沪是主要的捕鱼工具之一,皮日休《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中描述沪时说:“波中植甚固,磔磔如虾须。涛头倏而过,数顷跳。不是细罗密,自为朝夕驱,空怜指鱼命,遣出海边租”。唐以后,沪向内陆水域和南方沿海地区发展,其结构与名称有一些变化。

沪在江南水乡,称为簖,方法是在江河中置以竹,横断河面,中留空,承以鱼笱,鱼随潮进入鱼笱而被捕获。捕鱼的称鱼簖,捕蟹的称蟹簖。宋诗人陆游有句:

“别浦洄时鱼沪密。”可见宋时沪是很普遍的。

驯养禽兽捕鱼技术驯养禽兽捕鱼,主要是鸬鹚和水獭。鸬鹚是一种水鸟,又名鱼鹰、属鹈形目、鸬鹚科。体长约80厘米,重1.5~2千克,全体黑色,带有紫绿色光泽。生活在江河、湖泊、溪流附近,善游泳和潜水捕鱼。古代对这种水鸟早有认识,如汉代杨孚《异物志》说:“能没于深水,取鱼而食之,不生卵而孕雏于池泽间,既胎而又吐生,多者生八九,少生五六,相连而出,若丝绪焉,水鸟而巢高树之上”。从这段记载,可知汉时对鸬鹚的生活习性已有较深刻的认识,但何时驯养它来捕鱼,史无明载。公元766~768年唐代诗人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居住时,首次写了鸬鹚捕鱼的诗句。

杜诗说:“异俗吁可怪,斯人并难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乌鬼”即是鸬鹚。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以后又在陕西长安做官,没见到过鸬鹚,故有此说。这也说明鸬鹚捕鱼在唐时并不普遍,鸬鹚在长江三峡出现,也非偶然,三峡水急滩多,捕鱼用网和钓钩均有不便,用鸬鹚捕鱼,则方便得多。宋以后,鸬鹚普遍使用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后来,因鸬鹚捕鱼破坏水产资源,逐步被禁止或淘汰。

水獭又名水狗,水猫,是半水栖兽。属食肉目鼬科。体细长,圆筒状,体长60~80厘米,体重达7千克,全身毛密致,有油亮光泽,栖息于江河、湖泊和溪流的岸边,挖洞而居,善潜水捕鱼。古人对水獭的食鱼习性早有了解,如《淮南子》

说:“畜池鱼者必去猵獭”。到唐代,开始用于捕鱼。据张《朝野佥载》:

“通川(今四川达县)界内有獭,各有主养之,并在河侧岸内,獭若入穴,插雉尾于獭穴前,獭即不敢出,去却尾,即出。取得鱼,必须上岸,人便夺之,取得多,然后放令自吃,吃饱即鸣仗以驱之。”这种捕鱼方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和水獭捕鱼有关,唐代还出现过一种“自动化”捕鱼法。也见于张的《朝野佥载》:“郴州刺史王琚,刻木为獭,沉于水中取鱼,引首而出,盖獭口中安饵,为转关,以石缒之则沉,鱼取其饵,关即发,口合则衔鱼,石发则浮出矣”。不过这种渔法,未见流传。

养鱼扩展和

鱼苗装捞专业化秦汉以后,我国以养鲤为主的淡水养鱼,不论在规模和技术方面都在继续发展。水利工程较多的关中、汉中、四川、南阳和襄樊等地区,是重要的养鱼区。养鱼的水域有池塘和湖沼;三国时期四川郫县开始进行稻田养鱼。由于《陶朱公养鱼经》

的影响,已从前代对象无定的畜养方式,进入了以鲤鱼为主要对象的放养阶段。

中晚唐时期,淡水养鱼又发生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标志是:养殖品种从传统单一的鲤鱼增加了青、草、鲢、鳙;适应养殖业的发展,鱼苗捕捞装载业应运而生。养殖业与鱼苗捕捞装载业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在我国渔业发展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唐王朝的初、中时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生产和人口都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清平盛世。这个时期,不仅农业五谷丰稔,手工业、矿冶业、染织业、造船业、制瓷业等等也都有较大的发展;而且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增多,涌现出了一批人口众多的城市,如西京(今长安)、东京(今洛阳)、广州、扬州、泉州、楚州(今江苏淮安)、洪州(今江西南昌)、荆州(今湖北江陵)、明州(今浙江宁波)、益州(今成都)、汴州(今开封)

等等。当时的情况是:“城中有市,水獭市中有行,行中有肆”。以西京为例,唐时商业的“行”发展到220个,而“鱼行”又是众多“行”中的一个大行。

市场需求扩大,对“有利则身行,求利无不营”的商贾和商品生产者来说,无疑是致富的良机。然而鱼行鱼货绝大多数都是鲤鱼的商情,又束缚了他们求利之术,限制了他们的求利之道,强烈的利欲促使他们另辟蹊径。于是开发和扩展养殖品种,已成为产供销的一致要求。此外,从追求经济效益角度来看,属于底层鱼类的鲤鱼,食量大,生长也较慢。特别是亲鲤难求的客观现实,早在南朝时期就已存在。

在诸多矛盾之中,只有突破传统,别无选择。这与丝织业方面传统原料家蚕丝供不应求、代之以野蚕丝大量应市的情况,极为相似。

青草鲢鳙养殖在晚唐起始之后,北宋时迅速发展,尤其是长江流域,养殖大盛。

中晚唐时期养殖对象的扩大,论者多认为传统养鲤业的衰落为其直接原因。而养鲤业的衰落则又是李唐王朝禁捕、禁食、禁卖的结果。

“必河之鲤,用表皇族”。“鲤”、“李”同音而避讳,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然考诸武德、贞观、永徽、开元四种唐律,定留500条,均无明载。鲤鱼失去“独养”局面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和市场需要扩大的结果。

唐代打破了“唯鲤独养”的局面,但鲤鱼在这一次突破性选择中,并没有被淘汰。鲤鱼的一些优良品种,如黄河的金丝鲤鱼,其声价仍然“足以压倒鳞族”,能吃上它“当为生平口福第一”。因此,青草鲢鳙养殖的兴起,并不是养鲤业的衰落,而恰恰是我国整个养殖业的发展和进步。

同养殖业发展息息相关的是苗种供应。早在北魏时期,贾思勰就已提出:“三尺鲤鱼,非近江湖,仓卒难求”。到了唐代,在商品经济冲击下,从事苗种生产的渔户便应运而生,唐末段公路《北户录》载:

“南海诸郡,郡人至八九月,于池塘间采鱼子着草上者,悬于灶烟上,至二月春雷发时,却收草浸于池塘间,悉成细鱼,其大如发。土人乃黄河金丝鲤鱼编织藤竹笼子,涂以余粮或遍泥蛎灰,收水以贮鱼儿。鬻于市者,号为鱼种。鱼,即鲮、鲤之属,育于池塘间,一年内可供口腹也。”“南海诸郡”,指今福建南部及两广沿海的广大地区。孵化方法仍属天然孵化。不同的是,将有鱼卵的草把置于烟灶上,使之有较高的越冬温度,提高孵化率。“余粮”,即禹粮,亦称禹粮石,系一种褐铁矿石。

蛎灰即牡蛎壳火化之灰。以此泥涂于藤竹笼子,成为我国最早的鱼箩,解决了“细鱼”“鱼种”的中短途运输工具。所售鱼种有鲮、鲤两种以上。《北户录》另载有一种得细鱼法,即载取大鱼多的薮泽陂湖的水滨之土,放在鱼池中。因土中已先有鱼卵,得水而孵,两年之内,即生大鱼。此法在南北朝时,就已作为《齐民耍术》之一法,所孵细鱼以鲤、鲮、鲫居多。另据宋代叶梦德《避暑录话》所引的《大业杂记》

称,吴郡人送太湖白鱼种子置苑内海中水边,十余日即生。“大业”,系隋炀帝年号。若此,则太湖白鱼子的孵化术,在隋代的苏州一带就已出现。

唐代昭宗(889~904年在位)

时,今广东新兴、罗定等西江流域一带的农户,结合垦荒改土,在田舍旁挖地,开春后贮雨水,买鲩鱼子撒于田内,一年后“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刘恂《岭表录异》)。

值得注意的是,此放养法是撒布买来的鱼子。由此可知,唐末从事苗种生产之人,也捞取大江中的鱼卵贩卖,说是鲩鱼子,实际上青、鲢、鳙等鱼子也混杂其中。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长江流域的养殖业发展较快,也刺激了鱼苗业的大发展。

据范镇(1007~1088年)《东斋纪事》记述,11世纪中叶,江湖间筑池塘育苗的岁入之利,多者数千缗,少者亦不减数十百千。宁宋嘉泰(1201~1204年)间编修的《绍兴府志》说,绍兴、诸暨以南大片地区的大户人家,都从江州鱼苗贩子中买苗种凿池养鱼,“其间多鳙鲢鲤鲩青鱼”。说明鱼苗供应和池养品种已渐趋定型,鳙鲢鲩青四种鱼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池塘生态的家养。

鲢鱼

江滨之人,得天独厚。除经济上直接受益之外,还在技术上造就了众多的鱼苗装捞、培育、运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积累了一整套宝贵的经验。周密(1232~1298年)《癸辛杂识》所载鱼苗装盛工具(鱼箩)、运输方法(换水、激水)、除野(能伤其众,稍大而黑鳞者去之),至养畜地时的锻炼(纵鱼苗于广水布兜中养之一月半月)等苗种培育方法,非特在鱼苗盛产区的江西九江一带,连建昌、福州、建瓯、衢州、金华等地池塘养殖业兴盛的地区,也都基本一致。

以上所述表明,我国鱼苗生产装捞,从唐宋时代开始,已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水产品加工

多种多样化

秦代“上农除末”,抑制商业;

汉初社会生产力严重破坏,以及南北朝时期土地兼并,封山锢泽,都给商品经济的发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水产品加工多属一次产品,且系自给型的饮馔加工。加工经验大都是鱼类食用的禁忌,诸如“食黄颡鱼后饮荆芥汤即死”、“鱼子合猪肝食之杀人”之类。(晋李石《续博物志》)北魏时,贾思勰《齐民要术》

中鱼类加工内容增多:作鱼苗酱法两种,鱼乃进入商品市场。

随着金鱼成为商品,货卖者在竞争中竞相摸索,形成了一整套金鱼培育技术,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以“小红虫饲”,颜色“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岳坷《桯史》)。

“食橄榄渣,肥皂水即死”,“得白杨皮不生(虱)”等(赞宁《物类相感志》)。

自然,金鱼本身长期生活于盆池环境,失去了原来的生存竞争,从而自身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异:体形变粗短,腹部膨胀,鳍尤其尾鳍向长宽分叶发展,鳞皮色素细胞重新组合调整,分化而成不同色彩。

金鱼名色见于文字记载者,有玳瑁、水晶蓝、日月眼、梅花点、鹤顶红、天地红等。品种颜色“唯人好尚,与时变迁”,“初尚纯红、纯白,继尚金盔、金鞍、锦被及印头红、裹头红、连鳃红、首尾红、鹤顶红”,又尚黑眼、雪眼、硃眼、紫眼、金鱼玛瑙眼、琥珀眼、四红至十二红、十二白。随意命名,而无定准。

我国是饲养金鱼最早的国家。

在短短几百年里实现了金鱼驯化,并造就了绚丽多姿的外形与颜色,品种又是如此繁多,应当说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珍珠开采与佛象珠的来历珍珠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尚书·禹贡》记载,“淮夷珠暨鱼”,说明淮河流域距今四千年前即以珍珠作为贡品。我国人工养殖珍珠的记载,始于北宋。据庞元英《文昌杂录》

记载:“礼部侍郎谢公言,有一养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择光莹圆润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开口,急以珠投入,频换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玩月华,毕经两秋即成真珠矣”。虽其养殖技术叙述不详,但采用假珠植蚌,第二年得真珠,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以此推算,我国人工养殖珍珠,已近1000年的历史。

南宋时已出现“佛象珠”——湖州叶金扬用褶纹冠蚌培养成附壳珍珠。其方法是:将锡和其他金属的、木质的、骨质的浮雕放在蚌的贝壳和外套膜之间,经二三年育成。当时浮雕多用佛象,故称佛象珠。

同类推荐
  • 黑雨

    黑雨

    本书重点记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五次战役以及板门店谈判之前的战争态势。第五次战役打响,我军投入十几个军百余万部队,意在成建制地歼灭敌人;突破林津江,胜利在握时,战局的剧变;阿尔蒙德发疯,把飞机和坦克当作大反扑的赌注;最严酷的时候,我一八〇师、三十一师穿插过猛,陷入重围;为坚守铁原,彭德怀破釜沉舟,不惜将六十三军打光;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结束后,毛泽东对邓华说,对付美伪军要“零敲牛皮糖”;板门店谈判,克拉克成了第一位在失败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 中外英雄传

    中外英雄传

    民国元年,进步人士在攻打清县城后,进行了开仓救民的伟大创举。不久,豪杰后代宋纪柳等人成立了抗日锄奸队,又在中共党员和罗荣桓、陈士榘等人促成下,成立了武工大队。在宋纪柳、王文彬和单毓秀和队员中口(日本反战同盟)等人指挥下,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敌人斗智斗勇,神出鬼没打击敌人。小说最后以消灭郝部、全歼当地国民党军队而胜利结束。小说先后展现了宋纪柳、万毅、罗荣桓、刘少奇、符竹庭、萧华和陈士榘、陈毅、和日本友人等英雄的形象,刻划了阴险的特务、卑鄙的叛徒、凶残的鬼子、放荡的淫妇、可耻的恶棍等可憎的形象。小说中充满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和惊险紧张的情节,集枪战、武打、谍战于一体,富有瑰丽的传奇色彩。
  • 不要相信美国

    不要相信美国

    战争上瘾,谁能挡住美国?!告诉英国、法国、德国,整个欧洲,告诉日本,告诉中国——“宁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美国人的鬼话”。 解构美国针对中国的真实战略意图。全面、深刻、生动解读美国如何打遍全球。
  • 汉人威武

    汉人威武

    大汉400年煌煌历史在和匈奴的战争中,体现汉人的勇敢坚强,和宏大气魄用事实表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时代长歌
  •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本书总结了新版《美军战斗手册》所包含的16个最重要的生存法则,构成这些法则的概念、策略和观点既适用于教育和家庭,商业和职场,更适用于整个人生的发展和规划。一部让美军在战斗中伤亡比例大大降低的生存手册!美军从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的生存法则,堪称“血的精华”! 看似好走的路,其实布满了地雷。避开雷区,学会自己清除障碍。还原美军历史战斗中的真实画面,通过真实、沉痛的战斗故事,教会我们如何在逆境和灾难中使生命得以升华,从一个个包涵寓意的法则中认识自身,进而重获光明和处世的自信。在疼痛与苦难面前,现实生活时刻提醒着鲜活的生命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热门推荐
  • 萌宠:乖乖不许动

    萌宠:乖乖不许动

    21世纪的美女杀手居然穿越到美男身上?!!这是神经错乱的现象吗??这样整我真的好吗?!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我为自己以后的性福生活感到无比的悲哀。终身不娶?终身不嫁?怎么可能!缘定七生,永远都逃不掉。在漫漫长月中,灵魂终于回归正常。。。。。又要踏上另一段旅途
  • 南宋海上风云

    南宋海上风云

    1206,南宋开禧二年,宋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试图收复汴京开封,结果华丽丽地蜚剧。从此,已经平静几十年的金宋两国,再也无法平静。1206,在一个来自现代小人物的影响下,流球鸡笼,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历史……
  • 末日世界的幸福生活

    末日世界的幸福生活

    末世降临了,差点被吓尿的老王,看了看身后的老婆闺女,双腿直抖却始终不退一步,谁说末世就是黑暗流了?我老王偏要在末世创造出美好的家园!
  • 我不是你的Superstar

    我不是你的Superstar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白月光,照天涯的两端。在心上,却不在身旁。路太长,怎么补偿……
  • 傲笑苍穹

    傲笑苍穹

    古时期,魔界与天界大战,天界最终取得胜利,但是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整个云霄宝殿毁于一片狼藉。女娲娘娘为此牺牲了自己,化身千万颗灵石补住了凌霄宝殿。然而女娲娘娘化作的灵石其中有三颗是轩古石。一颗落在了则是落在了菩提神树之下然而最后则成了众神之中的王者菩提祖师。另外一颗落在了花果山,经过了几千年轩古石在吸足了周围的灵气之后,然而浮出了一个神猴。。另外一颗则落在了,乾坤洞中,乾坤洞里有着三级的三位真火。这颗轩古石整整在乾坤洞里被烧了几万年。终于有一日。这颗轩古石突然爆开,一颗火红的舍利直冲云霄,自此,便诞生了一位绝世强者。
  • tfboys之雨过天晴

    tfboys之雨过天晴

    他和她认识在那一个晚上,她因为失去母亲而在痛苦中无法自拔,他第一次面对这么高冷的女生,感到好奇,在这个女生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会这样,详情请看tfboys之雨过天晴。欢迎加群tfboys之雨过天晴小说群,群号:228155440,欢迎加群!
  • 不死尸皇

    不死尸皇

    丧尸带着僵尸穿越了,最主要的是居然还带有修真功法,什么你要和我打仗,等等,让我咬一口先,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军队,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尊者欲哭无泪:小兔崽子,我和你没完。猪脚笑了,要不你也让我咬一口,大家成自己人后,还打什么仗呢?
  • 在这个悲伤世界里

    在这个悲伤世界里

    被神控制的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变得麻木不堪。不断挣扎着,不断是失去着。只为了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归宿。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暴君溺宠嚣妃:皇上求放过

    暴君溺宠嚣妃:皇上求放过

    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却惨遭车祸,一觉醒来身处古代。不敢相信自己穿越了,居然还是皇上的弃妃,她最爱的人还在现代,怎能苟活下去。于是一心求死,可耐暴君百般刁难,始终不让她死。某男狠狠的说道:“想死!朕就偏偏让你活的好好的。”某女擦了擦嘴角的血说:“我亦是你的弃妃,少我一个不少,何必如此费尽精力对我。”谁知某男坏坏的笑道:“多你一个也不多。”曹公公慌慌张张的跑过来说道:“皇上,大事不好了,萧妃娘娘掉进荷花池里了”“没事淹不死”“皇上不好了,萧妃娘娘把丽妃给打了”“没事随她”“皇上不好了,萧妃娘娘把皇后最爱的衣服给剪了”“没事随她”“皇上大事不好了,萧妃娘娘在晋王府待了一整夜”“什么!我看她是活腻了”
  •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十诵比丘波罗提木叉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