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3800000016

第16章 平台保台的杰出将领:施琅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原系郑成功部将,后投诚清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坚决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台湾,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在年逾花甲之时,统率清军,渡海东征,一战而定战局,完成了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并力主驻军台湾,保卫海疆,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他是一位颇有卓识远见的杰出军事将领。

1.文武兼习,师从名将

施琅出身平民家庭,幼年学文未成,弃而学武,据他说”习战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青年时应募从军,因力能举鼎,被用为低级武弁。后又通过其叔父施天福的推荐至郑芝龙部任职。因镇压地方反明武装有功,升为游击将军,任参将。明王朝被李自成农民军推翻之后,随着郑芝龙官爵的升迁,施琅的官职也不断提高。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他升副总兵,隆武政权建立时,他又升都督签事,任左冲锋。清军进入福建,郑芝龙降清,被挟持入京。施琅率所部转移至广东潮惠地区,被清军李成栋部包围于镜平(广东镜平北),苦守月余,突围返闽。沿途又收集流散民军八百余人,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与其弟施显投郑成功。因施琅曾任郑芝龙部高级将领,又有实际统兵作战的经验,所以郑成功任命施琅为左先锋。郑军以镇为战略单位,先锋虽然也统领一镇,但职位高于一般镇将,在郑成功起兵初期,左、右先锋是郑成功部下的最高将领。当时施琅于成功诸将中”年最少,风宇魁梧,号知兵,自楼橹、旗帜、伍阵相离之法,皆琅启之“。

施琅在与清军及地方武装集团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如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十月攻云霄时,曾率部阵斩清守将张国柱,为攻克该城建立了第一功;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略取广东潮州地区时,独立攻占溪头寨,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对和平寨的进攻;在与潮州郝尚久部作战时,大败敌军,并指挥亲随,强攻敌重兵把守的浮桥,将其焚毁,切断潮、漳间的惟一通路,稳定了战局等。因而郑成功与施琅”相得甚、军储、卒伍及机密大事,悉与谋“。当时海上抗清武装力量,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郑成功兵力不过万人,仅以鼓浪屿小岛为根据地,虽然南征北战,频频出击,但只能以游击方式袭扰各处,尚无力与清军主力进行大的战役。郑芝龙旧部中兵力最大、装备最好的为占据厦门的郑彩、郑联两部。郑成功在潮州受挫退至潮阳时,深感兵力不足。当时正值郑彩率军南下广东,郑成功欲取厦门为根据地,兼并郑联所部,以扩大实力。但又考虑”彼船只倍多,部将老练“,惟恐”取之不得,反结为仇“,定不下决心。施琅认为单纯靠武力攻取,难有把握,”当设计图之“。他建议说:”联乃酒色狂徒,无谋之辈。藩主可领四只巨舰,扬帆回师,寄泊鼓浪屿。彼见船少,必无猜疑。其余者陆续假为商船,或寄泊岛美、浯屿,或寄大担、白石头,或从鼓浪屿转入崎尾,或直入寄碇厦门港水仙宫前。藩王登岸拜谒,悉从谦恭,然后相机而动。此吕蒙赚荆州之计也“。郑成功用施琅计,于八月间杀郑联收其众;郑彩亦主动退隐,将兵权全部交给郑成功。郑成功的军事实力,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施琅因功而骄,”恃才而倨“,其弟施显已升为援剿左镇镇将,”兄弟具握兵权,每有跋扈之状,动多倚兵凌人“。遂与郑成开始产生矛盾,后又发展为战略方针上的分歧。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郑成功率军去广东勤王,施琅反对主力南下,”不欲勤王“,向郑成功说:”勤王臣子职分,但郎(琅)昨夜一梦,似大不利,乞藩王思之“,郑成功当即令施琅的副将苏茂代理左先锋职务,命施琅随郑鸿逵军返厦门休假。

郑成功主力南进后,清福建泉中路总兵马得功,乘厦门空虚之际,渡海袭击厦门,守将郑芝鹏怯战逃走,厦门被清军占领。施琅随郑鸿逵军反击,率亲随百余人突击马得功指挥部,大败清军,几乎将其俘获。马得功在郑鸿逵庇护下逃回大陆。郑成功返厦门后,仅因功赏施琅银二百两,并未恢复其兵权,仍”令其闲住“。施琅心怀不满,要求为僧,郑成功令其”再募兵,许授前锋镇“,施琅拒不接受,二人之间的矛盾渐趋尖锐。当年四月间,施琅亲兵曾德犯法,郑成功意欲袒护,施琅却将其杀死。郑成功遂下令逮捕施琅及其弟显、父大宣和其家属。施琅被捕后逃走,郑成功竟下令杀死其父、弟及家属。施琅与郑成功在政治上彻底决裂,投诚了清朝。

2.投清重用,屡立奇功

施琅投清后,改原名郎为琅。一度曾去广奉尚可喜部与南明军作战,不久又返泉州闲住。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入闽时,因施琅”习海上情形,命为前部“进攻厦门。这次进攻虽被郑成功击败,但施琅却为闽浙总督李率泰所赏识,被任为同安副将,并利用他在郑军中的旧日影响,招降郑军近万人,不久升为同安总兵。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郑成功由南京败归后,清安南将军达素再次组织进攻厦门,施琅率水军主力随达素由同安港进攻。由于他了解厦门岛周围的水文地理情况,多用小型战船,选浅水处为登陆点,并先与郑军右虎卫镇将陈鹏联系,令其在岛上策应。因而战斗开始时进展较为顺利,郑军大舰无法阻止,曾有一部兵力登陆厦门。但在郑成功水陆军的顽强抗击下,最终仍然失败。通过两次海上作战,清统治集团对施琅熟悉敌情及善于海战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施琅升为福建水师提督,成为福建水军的最高军事长官。

郑成功逝世之后,其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权位之争。黄昭等在台湾拥戴郑成功之弟郑世袭为护理,谋继成功王位;洪旭等在厦门拥郑成功长子郑经继位,率五千人赴台。在争位战斗中,黄昭等战败被杀,郑经继袭王位后仍回厦门。但经过这次内讧,郑军内部”人心解体,镇营多叛“。施琅认为进攻厦门的时机已经成熟,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五月上疏说:郑军”情形,今非昔比,郑成功已死,而郑锦(经)乃一顽童,难于成事……伪官兵等各怀二心,未必顺从……自臣抵海澄之后,已整饬各地兵备,隘卡星罗棋布,并昼夜派船袭扰贼巢,致使奸贼力竭穷蹙,每闻风声,慌乱不堪,惊魂不定。……若不趁此良机而取之,致失机缘,必将贻误谋略非浅。“清统治集团决策人物同意施琅的建议,令福建清军”作速准备,以期相机进剿“。当年九月间,荷兰远征舰队司令波特率战舰十三艘,士兵二千六百余人侵入泉州港。清靖南王耿继茂等,竟同意荷兰殖民军插手作战,十月间分三路进攻厦门。施琅率水军出海澄,激战终日,郑军船只多被击毁,郑经放弃金、厦、退守铜山(福建东山岛),施琅进驻厦门。由于大批将领率军投清,郑军精锐,损失殆尽。郑经被迫于次年三月,再弃铜山及沿海诸岛,率残部撤至台湾。

清军占领沿海岛屿后,施琅以功升右都督,挂靖海将军印,统领原郑军投诚各将领,向台湾进攻。当年十一月,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三月和五月,施琅三次进军,皆因途遇飓风而退回厦门。清统治集团怀疑施琅等与郑经集团有勾结,惟恐双方联合起来危害其在东南沿海的统治,另一方面又考虑不用施琅及原郑军将领,清军本身缺乏有海战经验的将兵,于是以”风涛莫测,难必制胜“的理由,决定暂时放弃对台湾的军事进攻,裁撤福建水军,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调施琅入京改援内大臣。施琅官阶虽高,但实为闲职,他身居北京,对东南沿海情况及郑氏政权动向仍极为关注,并用心研究”风潮信候,生崖断港“等海洋的天文、地理学知识,以便将来一旦被起用时,能迅速掌握情况、指挥作战。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末,爆发了”三藩之乱“,郑经为扩大实力,乘机率军进占厦门,并占领了东南沿海岛屿及沿海一些州县。随着三藩的灭亡,郑经在沿海的军队,也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初先后被歼,郑经仅率残部千余人逃回台湾。此时郑经彻底放弃了郑成功统一全国的政治目的和在台的许多政策,”荒于佚乐,嬖幸盈前,不恤政事“,认为”我远处海岛,可无忧“。他在台湾的集团,已发展为封建割据政权。

3.精心图谋,平台主帅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正月,郑经病死,郑氏统治集团再次发生权位之争,缢死监国郑经长子克,拥十二岁的次子克塽继位。清帝玄烨重新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命他”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施琅一向主张要消灭郑氏割据政权,这次玄烨能够力排众议,定下平台决心,也与施琅有关。当时清统治集团中因循保守的思想非常浓厚,”重臣宿将……言海可平者百无一焉。“玄烨征询平台战略,大臣们”咸谓海波不测,难以制胜,逡巡谢不任“。玄烨召见施琅,听取他的意见。施琅力主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台湾,并根据海上作战经验及掌握的情况和知识,提出了自己的作战方针及预案,”度已度彼,指掌条奏甚悉“,使玄烨进一步坚定了平台的决心。后来他在亲写的施琅碑文中,就明确地说:”蠢兹海氛,阻远负固,欲声厥罪,以救边氓。咨诹在廷,谓难剪灭,惟尔独抒忠悃,力赞成谋。聚米堪图,指掌可述,朕心益断,命尔徂征。“施琅于十月到职,”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进行准备。次年(公元1682年)三月,上疏玄烨,报告自己的作战方案及进攻时间;福建总督姚启圣也上疏报告了自己的作战方案,要求率军出征。五月间,清军集结铜山。由于权力不集中,在作战会议上,在发起进攻的时间上产生了分歧:施琅提出趁南季节风已起,立即发起进攻;而姚启圣和福建巡抚吴兴祚则坚持应趁十月间北季节风时发起进攻。双方”力争十余天“不能统一,各军又分返驻地。姚、吴二人上疏玄烨,说施琅主张立即进军,”原非有机可乘,果有可破可剿者“,恳请推迟到十月进军。施琅也于七月间上疏玄烨,详细汇报了从旧部中所得郑军情报,从兵力对比、土气人心等各方面分析,确有”可破可剿之机“,并要求”独任臣以讨贼,令督抚二臣催粮饷接应,俾臣整搠官兵,时常在海操演,勿限时日,风利可行,臣即督发进取……事若不效,治臣之罪“。玄烨看过施琅奏疏后,认为郑经既死,”余党彼此猜疑,各不相下,众皆离心,趁此扑灭甚易,进剿机宜不可停止“,又征求了议政王大臣等的意见,考虑”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便行事“,于是同意施琅的请求,命他独率水军,专任攻取,而令总督巡抚”同心协力,趱运粮食,毋敢有误“。

根据施琅掌握的情况,郑军总兵力约两万人,半数屯垦,缺乏训练。精锐部队,尽为刘国轩统领防守澎湖。当时清军有精兵两万余人,绝大部分又是投诚的原郑军官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也熟悉郑军惯用战法,新造战舰,较郑舰坚固轻便,所以施琅认为,在兵力对比上,不论质量、数量,清军都占优势。

施琅考虑到台湾本岛防御严密,港口多在炮火控制之下,易守难攻;澎湖为台湾门户,岛多而分散,海岸坡度较小,地形低平,易攻难守。如能将刘国轩部歼灭于澎湖地区,则台湾有可能不战而下。因而他决定,首先集中兵力消灭刘国轩部郑军,占领澎湖,然后再以大舰由正面牵制台湾郑军,而以小船迂回至打狗港(高雄)和蚊港(台南县西)登陆,由陆上攻击郑军侧背,以期全歼郑军于承天(台南)地区。

施琅认为,十月以后北季节风,风力剧烈,起风后短期不停,如万一不能一战而胜,则易被大风吹散。海上行动,全靠风信,船只一旦吹散,很难迅速集中,将处于不利地位。五月开始的南季节风,风轻浪平,特别是夏至前后二十多天,风力微弱,夜间尤静,可在海面集中停泊,寻找敌人弱点进攻。因而,他决定在六月间发动进攻。

过去由大陆去澎湖,均由厦门出发。施琅为利用南风,以便在海战时占据上风上流,处于有利地位,决定违反惯例,改由铜山出发,准备进至八罩后,再转北进攻澎湖。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舰队由铜山开航。临出发前,召集将领,用沙盘显示地形,进行部署,指示诸将:”如此入港,如此泊船,如此进战“等,规定”不用命者无赦“。十五日到达八罩水道停泊,十六日进攻受挫,又经数日整顿,二十二日再度发起攻击,激战竟日,郑军全军覆没。刘国轩仅率少数残部逃回台湾,清军完全占领了澎湖三十六岛。

4.力谏”弃台“,维护统一

刘国轩所率精锐被歼后,台湾郑氏集团惶恐不安。当时有人向施琅说:”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施琅回答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壁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施琅没有趁势进军消灭郑氏集团,而采取了强有力的心理战法。对投诚、投降人员,以礼相待,发给钱粮,伤员予以治疗,愿归家者派小船送回台湾。这一政治措施,使已经失去斗志的郑军更不肯战。郑克塽、刘国轩等统治集团决策人物们,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统一已成必然趋势,就派人与施琅联系,决定投诚,台湾终于在施琅手中重新与大陆统一。

郑氏集团归顺之后,清统治集团中的一些无知大臣,认为台湾地狭人少,财赋无多,又孤悬大海,派兵驻守不仅糜费钱粮,且鞭长莫及,竟极为荒谬地提出”宜迁其人,弃其地“的主张。施琅对台湾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情况深为了解,他坚决反对放弃。上疏玄烨,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详尽精辟地阐述了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以及设防与放弃的利害。该疏的主要内容为:

首先,从军事上说明台湾的战略地位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他说:”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荷兰侵占和郑氏割据的六十年中,东南沿海边患不绝。如弃而不守,终将为荷兰重新侵占,”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如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彼而能一朝居哉?是守台湾则所以固澎湖,台湾、澎湖,一守兼之,沿边水师,汛防严密,各相犄角,声气关通,应援易及,可以宁息“。

其次,从政治上说明台湾决不能放弃,否则将加剧台湾人民与清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他说:”夫地方既入版图,土番、人民均属赤子,善后之计,尤宜周详。此地若弃为荒陬,复置度外,则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生;一行徙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长策。况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使渡载不尽,苟且塞责,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实繁有徒,和同土番,从而啸聚,假以内地之逃军闪民,急则走险,纠党为崇,造舟制器。“再次,从经济上说明台湾大有发展前途。他说:”台湾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具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实肥饶之区“。

最后,他得出结论说:”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玄烨看到施琅奏疏后,认为”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完全按施琅建议,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台湾、风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并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三千。

施琅因功实授靖海将军,仍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三月,病死于官署,终年七十六岁。玄烨加赠为太子少傅,谥襄壮。他出征台湾及其善后处理的奏疏,在他生前就已汇集刊印为《太平奏议》,他死后,又经其后人整理编辑为《靖海纪事》。该书如实地记录了施琅征台的战略战术思想、澎湖登陆战斗经过,以及平定台湾郑氏政权后,是否设防、对投诚人员安置等问题的态度和意见;从中还反映出康熙帝玄烨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和政策,对清初军事史的研究,有较高史料价值。

施琅一生在军事上的最大成就,是胜利地完成了玄烨赋予他的任务: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平定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十六世纪,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一些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相继向东南亚扩张的时代。它们不断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侵扰,并相互争夺我国领土台湾,以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前进基地。郑成功击败荷军,收复台湾,曾给予这些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但并未完全解除它们的侵略威胁。台湾孤悬海外,势单力弱,假如不与祖国大陆结合则很难单独抵御外国殖民势力的侵略。施琅一战定局,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形成一个整体,既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又捍卫了祖国的东南海疆。从郑氏割据政权消灭,到鸦片战争的一百多年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再受到外国殖民势力的大规模入侵,就军事方面而言,主要原因是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施琅一生对军事的重要贡献,是他第一个从战略角度提出台湾在我国国防上的地位与作用。这比明代将重点完全置于沿海大陆及少数近海岛屿的海防思想,又前进了一步。这是针对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的炮舰扩张政策而提出的,不仅对当时的国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发生了日本侵略军在琅峤登陆事件时,腐朽的清王朝虽然对日本的侵略台湾,采取了妥协投降的方针,但许多有识之士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们,就曾研究了施琅的《靖海纪事》,认识到台湾对我国国防的重要意义,在谈判中坚持了整个台湾都是中国领土的正确立场,要求日军撤走。

总之,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是”团结则安,分裂则危“。如果说郑成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重新统一事业的开启者,那么施琅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继承者和完成者,对他在我国军事史上的成就与贡献,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同类推荐
  • 5分钟放下压力

    5分钟放下压力

    你是否因为同事赚钱比自己多而愤愤不平?你是否一出门就心里没底:门锁了吗?锁了吧?没锁吧?你是否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你是否明明很困倦,却思维奔逸无法入睡?焦虑、多疑、烦躁、易怒、失眠……每一天,每一刻,我们都有可能在灰色情绪的包围中沉没,如何掌控情绪,如何放下压力?道理谁都懂,问题是怎么办,就让我们向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雷明老师取经放下压力、重拾激情、走向成功!
  •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不仅是企业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和启迪。杨云鹏编著的《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对充满魅力的“稻盛精神”做了很好的囊括,采撷稻盛先生50余年间培养员工的核心思想,内容涵盖了工作真正的意义、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塑造高尚的人格等方面。“自燃型人”、“精神胜利法”、“敬天爱人”,这些原汁原味的“稻盛精神”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被诸多实践所证明了的杰出“工作哲学”,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指路明灯,同时对企业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上)

    中学时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在这个阶段,尽早懂得人生道理,是中学生日后取得成功的前提,中学生必知的励志故事,给青少年最深刻的人生启示,它将改变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使青少年终生受益,在花季中成长,在雨季里成熟,懵懂青春总会亮出一些桀骜不驯的姿态。
  • 把难事办简单

    把难事办简单

    本书交给人们把难事办简单的六个途径:把人情世故看简单、把做人办事的道理想简单、把不好说的话说简单、把僵死的规则用简单、把成事的谋略简单化、让棘手的事情变简单。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好喜欢你

    快穿之我好喜欢你

    校园小清新?影后的逆袭?血族,梦回千年?鬼城,替嫁新娘?耽美,禁忌之恋?教主大人萌萌哒?悬疑~杀人案?师傅大人很傲娇?终站,末世?如果还有想到什么类型留言给我来一打
  • 黑暗之意

    黑暗之意

    在一片没有魔法斗气的大陆上,人们以五行八卦为基础,使空气中的元素凝聚成一种能量。在大陆风起云涌时,一个背负仇恨的天才横空出世,他用自己的能力来扭转这个世界的种种邪恶。他虽属黑暗,但却有着一颗正直的心。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历程。
  • 强婚:莫少的新妻

    强婚:莫少的新妻

    沈南乔成功嫁给了莫北丞,婚后,两人相敬如冰。他憎恶她,讨厌她,夜不归宿,却又在她受人欺辱时将她护在身后,“沈南乔,你是不是有病?我给你莫家三少夫人的头衔,是让你顶着被这群不三不四的人欺负的?”直到真相揭开……莫北丞猩红着眼睛,将她抵在阳台的护栏上,“沈南乔,这就是你当初设计嫁给我的理由?”这个女人,不爱他,不爱钱,不爱他的身份给她带来的光环和便意。他一直疑惑,为什么要非他不嫁莫北丞想,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在这种时候,还想听她的解释,听她道歉,听她软软的叫自己‘三哥’。然而,沈南乔只一脸平静的道:“sorry,我们离婚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强者之路

    强者之路

    两个不同的人生,却承载着异样的命运,是宿命,亦或是机缘巧合,没有人说的清楚,总之黎伊剑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独自修炼,背负着无法兄容的伤痛,一步步从弱小走到了强大,最后终于报仇雪恨,却也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简单吗?
  • 宿舍的灵异鬼

    宿舍的灵异鬼

    传说有一间宿舍里一位学姐自杀,住进那件宿舍的人都死了,每更新完一章还会赠上鬼故事哟!
  • 公主崛起复仇之路

    公主崛起复仇之路

    因为小时候的懦弱,善良,使她们遭人陷害,失去至亲,逐出家门。她们发誓,一定要让那家贱人付出万倍,亿倍的代价。十年后,公主完美蜕变,华丽归来。当复仇进行时,完美公主遇到了霸道王子,是灰姑娘与王子,无比幸福;还是海的女儿,终成泡沫……
  • 天才麻将少女之五月

    天才麻将少女之五月

    少女在另一个世界【悠闲】生活的故事啦~少女和少女一起推到【麻将】的故事啦~少女和少女互相争抢【点棒】的故事啦~好吧为什么和之前的简介一样就不要在意了这只是《天才麻将少女》的一本同人罢了此书或许是日更,或许是周更,当然月更,季度更,半年更,年更,年代更,世纪更……或许都是有可能的。(后面几个不可能啦)假如看到咱更新的话,很希望大大们能在那天给咱票票如果能有人可以给咱留个言的话,咱会变得很有动力的说!
  • 神师录

    神师录

    “你看,又一个纪元要开始了。”无尽虚空之中,一个青年指着前方道。话语中,轰的一声,一道道光芒迅速的扩散开,开始照亮这片寂静的虚空,这一片虚空之中,刹那间有了些许生机。青年忽的笑了起来:“宇宙初开,先天神灵自中而生,这一次神师之责,就由你来担当如何?”“老师,你……”中年男子意外的抬起头来。“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是真的倦了,这也给你吧。”青年男子淡然笑道,时空扭曲,一个黑暗的空间打开了,那里中的空间无边无际,但里面却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样物品,一个案桌,一个香炉,一本书,青年伸手一抓,就见这空间迅速的缩小……
  • 修眼神功

    修眼神功

    一个凡人踏上修真之路,一步步走到世界的巅峰,登上尊界之主的宝座。因他之故,地球人类也雄霸宇宙,成为外人不得不仰视膜拜的存在。
  • 花下舞剑

    花下舞剑

    从平凡到顶峰,跨越一步步艰难,经历多少岁月挫折。不求文笔繁华,但求剧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