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3900000026

第26章 历史事件

赵匡胤是“被迫”黄袍加身的吗?

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周恭帝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汴京出发。大军开出京城20里,到了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大伙都赞成这个意见。这种意见很快传遍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这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大伙跪地高呼“万岁!”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范质等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拜。

周恭帝被迫让位,赵匡胤即位皇帝,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后周灭亡,经过50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结束。这一事件史称“陈桥兵变”。

李后主在亡国时想放火自焚吗?

宋太祖削除藩镇,将国家的权力集于朝廷,内部稳定后,便着手实现统一全国的计划。当时,五代时期残留的割据势力,北方有北汉;南方有南唐、南平、南汉、吴越、后蜀等。

宋太祖亲自到赵普家中与赵普商量如何统一全国。他们决定了先攻灭南方,后平定北方的计划。在随后的10年里,宋王朝先后出兵灭了南平、后蜀、南汉。这样,南方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两个割据政权了。

南唐最后一个国主李煜,即南唐后主,是著名的词人,他对诗词、音乐、书画都十分精通,说他是大艺术家,当之无愧,可要说处理朝政,他绝对是个昏君。

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派大将曹彬、潘美带领10万大军,分水、陆两路攻打南唐。

宋军到了长江边,马上用竹筏和大船赶造浮桥。军情传到南唐的国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南唐君臣正在歌舞饮宴。大臣们说:“从古至今,没听说搭浮桥可以过江的,不必理会!”后主也笑着说:“我早说过,这不过是小孩子的把戏罢了。”

三天后,宋军步兵在浮桥上如履平地般地跨过长江。南唐的守将有的败逃,有的投降。瞬间,10万宋军已兵临金陵城下。

这时,李后主还蒙在鼓里,正和一批和尚、道士诵经讲道。等他到城头上巡视时,才发现城外到处飘扬着宋军旗帜。李后主急忙调驻守上江的15万大军来救援。援兵刚到皖口就被宋军全部歼灭。李后主想放火自焚,但缺乏死的勇气,只好带领大臣走出宫门,向宋军投降。

李后主从一个奢靡享乐的国君变成了一个亡国的俘虏,被押在东京。他为后人留下的名句确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悲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元昊是被何激怒大举进攻宋朝的?

宋真宗时,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不断侵犯宋朝边境,并提出无理要求。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又封他的儿子李德明为西平王。他们虽然向宋称臣,宋朝却每年赐予他们大批银绢,以示安抚。

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多次打败吐蕃、回鹘等部落,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他不满足于向来称臣,就建议李德明独立建国。李德明不同意。公元1032年,李德明死,元昊继承了西平王的爵位,开始设置官职,整顿军队,准备脱离宋朝的控制,自立门户。1038年,元昊正式宣布即位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史称西夏。

元昊称帝后,派使者要求宋朝承认。宋仁宗认为这是元昊反叛宋朝,下令削去元昊西平王爵位,断绝贸易往来,还在边境关卡上张榜悬赏捉拿元昊。元昊被激怒,决定大举进攻宋朝。

宋朝在西北的驻军虽有三四十万,但按宋朝制度,这些兵士分散在24个州,而且各州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彼此之间不能协同作战。而西夏的骑兵却是统一指挥,机动灵活,所以西夏军常常打败宋军。

公元1040年,西夏军向延州进攻,宋军又被打败。宋仁宗把延州知州范雍革了职,另派大臣韩琦和范仲淹到陕西指挥抗击西夏。范仲淹首先改革边境上的军事制度,把延州一万六千人马统一指挥,分为六路,由六名将领率领,日夜操练,使宋军的战斗力显著提高。

公元1041年2月,元昊亲自率领西夏军向渭州进犯,韩琦集中所有人马布防,还选了一万八千名勇士,由任福率领出击。任福带了几千骑兵迎击西夏兵,两军交战,西夏兵战败,丢下战马、骆驼逃窜。任福派士兵前哨侦察,报说前面只有少量的敌兵,就放胆紧追。一直追到六盘山下,西夏兵踪影全无。兵士在路边捡到几只银泥盒子,任福令兵士打开。盒子里呼啦啦飞出一百多只带哨的鸽子,在宋军的头顶上盘旋。

宋军见此怪异正在纳闷,元昊早已埋伏好的10万精兵见鸽飞起,听见哨响,突然从四面杀出,将宋军包围。宋军奋力突围。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大批的西夏兵不断从两边杀出。宋兵边打边退,伤亡惨重。任福牺牲在西夏刀枪之下。韩琦和范仲淹也先后被免职。

从这次战役以后,宋夏多次交兵,宋军连连损兵折将。1042年,宋仁宗重新起用韩琦、范仲淹指挥边境的防守。两人同心协力,爱抚士卒,严明军纪,加强防务,边防得到巩固。西夏也久战疲惫,与宋议和,这才不敢再进犯宋朝。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那年他仅20岁,血气方刚的神宗看到国家衰弱,想进行改革,以富国强兵。可他周围的大臣,都是仁宗时的旧臣,暮气沉沉。宋神宗认为,要想改革,一定得找年轻的得力助手。

宋神宗想起即位之前,韩维常常说起他的朋友王安石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那时,宋神宗就对王安石有了一个好的印象,于是,现在他又想到了王安石,下令把王安石从江宁调入京城,管理财政。

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他做了20年的地方官,口碑不错,再加上他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名声越来越大。宋仁宗就曾慕名召他进京。王安石一到京城,就向仁宗上了万言奏章,提出改革财政的主张。因那时宋仁宗刚废除了范仲淹的新政,便把王安石的奏章束之高阁。王安石见朝廷没有改革的决心,就以母亲去世为由,辞职还乡。

这次他接到宋神宗召他进京的命令,早已听说神宗正在物色人才,心里非常高兴。

神宗问他:“你以为治理国家,应从何处入手?”王安石胸有成竹地回答:“先从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度开始。”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副宰相。王安石又向宋神宗推荐起用了一批年轻官员,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这样,王安石取得了变法的权力,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改革了。

王安石的变法代表中小地主的利益,虽然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却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来自朝廷内外各种势力的反对。

宋神宗听到这些反对意见,就动摇起来。1074年王安石看出新法难以贯彻,便上书辞职。宋神宗准奏,免去王安石相职,去江宁任知府。

公元1075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不料天公不作美,刚复相几个月,彗星出现。保守派便趁机上奏,说这是不吉利的预兆,都是新法触怒上天所招来的灾祸。宋神宗又害怕了。虽经王安石竭力为新法辩护,劝宋神宗不要听信这种迷信的说法,但宋神宗还是犹豫不决。

后来,王安石由于无法继续贯彻自己的主张,便于公元1076年春天,再一次辞去宰相的职位,回江宁做知府去了。

宋钦宗为什么让李纲负责守卫京城抗金?

我国东北地区有个女真族,正当宋朝国力日渐衰弱的时候,他们却在逐渐强大。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国号大金。从此,强大的金兵屡次南侵,宋朝国力不支,疲于防守。

公元1125年冬,金太宗派宗望率军南侵,进逼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传位于太子赵桓,即宋钦宗。宋徽宗自己当了太上皇,并连夜带着亲兵逃出了京城。宋钦宗也六神无主,束手无策。宰相白时中和李邦彦乘机劝他弃城逃往襄阳。兵部侍郎李纲立刻求见宋钦宗。他在殿上责问宋钦宗,说:“太上皇把固守京城的千斤重担托付给陛下,现在金兵还没到,陛下就把京城抛弃了,将来怎么向太上皇交代,怎么向全国的百姓交代?”

宋钦宗被问得无言以对。白时中却质问说:“金兵来势凶猛,锐不可当,京城如何守得住?”李纲反问白时中:“天下城池,还有比京城更坚固的吗?若京城守不住,天下哪里还有守得住的城呢?况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都在这里,丢开不顾,还去守卫什么?如果我们鼓励将士,安慰民心,就一定能守住京城!”

李纲的一片忠心打动了宋钦宗,他马上让李纲负责守卫京城。李纲随即调兵遣将,布置城防,随时准备迎击金兵。

1126年,宗望率领10万铁骑,来到汴京城下,疯狂攻城。金兵沿汴河顺流放出几十只火船,企图烧掉汴京城楼。殊不知李纲早有准备,在汴河里布置了一排排的木桩,又从蔡京府中搬来了大量假山石,垒塞门道,阻止金兵火船。同时,布置在城下的二千多名敢死队员,手执长竿挠钩,牢牢地钩住那些火船,使它们进退不得,就地自焚。

宗望又把他的王牌铁骑搬了出来。这些骑兵身穿铁甲,头戴兜鍪,全身只露两个眼睛,刀剑不入,十分凶悍。骑兵坐着大船顺流而来。李纲等那些船只驶近水门,便一声令下,百十斤重的巨石如暴雨般从城上投掷下来。任凭你的兜鍪怎样坚韧,也只有脑浆迸裂。船只也被砸碎。身穿铁甲士的兵跌入汴河,都被活活淹死。

宋军将士斗志高昂,个个奋勇杀敌。李纲杀得性起,脱去官服,亲自擂鼓激励将士,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金兵统帅宗望孤军深入,原打算速战速决,没想到汴京久攻不下,反而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他只好派人与宋议和。

【知识链接】 花石纲

北宋末年,统治阶级极为奢侈腐朽。宋徽宗竭天下之财以自奉,在京师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及亭台楼阁达二十余年。崇宁四年(1105年),他命令在苏州设立苏杭应奉局,专门在东南搜罗奇花异石,然后用船队不断运往开封,当时,这种运送花石的船队叫“花石纲”。

北宋统治了中原多少年?

宋朝逼和东路的金将宗望后,宋钦宗和一批大臣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了。不料西路宗翰率领的金兵却仍然加紧攻打太原。1126年五月,宋钦宗派大将种师中带兵前去援救,结果,驰援途中在榆次就被金兵打败,种师中牺牲。投降派正嫌李纲在朝廷碍事,就提议宋钦宗把李纲派到河北指挥作战。李纲明知道这是在排挤自己,但是,为了抗金大义,他义不容辞地上了前线。

李纲一到河阳,就招兵买马,准备抗金。但是朝廷却命令他解散招来的新兵,立刻前往太原。李纲到了太原,名义上是统帅,可是那里的将领都直接受朝廷指挥,根本不听从李纲的统一指挥,所以一开始就打了一次败仗。李纲认为自己没有实际指挥权,这仗没法打,就向朝廷提出辞职。宋钦宗撤了李纲的职,把他贬谪到南方。

金朝最怕的李纲被罢了官,金太宗就又命令宗翰、宗望肆无忌惮地向东京进犯。九月,太原城陷落。两路金兵同时南下,直指东京。各路宋军将领听到东京吃紧,主动带兵救援。宋钦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因为准备要割地求和,竟下命令让各路援军退回原地。

十一月,宗翰、宗望两路金兵不断逼近东京,宋钦宗接受投降派大臣们的建议,派他弟弟康王赵构向宗望求和。赵构在去金营的途中,路经磁州(今河北磁县)时,州官宗泽劝阻赵构说:“金朝要殿下去议和,是在耍弄骗人的伎俩。他们兵临城下,这哪是求和的态度?”磁州的百姓也拦住赵构的马,不让他去金营求和。赵构也很害怕被金朝扣留,就去了相州(今河南安阳)。

两路金军已经赶到东京城下,继而猛烈攻城。城里只有三万禁军,而且,很快就逃跑了一大半。因为朝廷曾下命令,不准来京救援,所以,各路将领也不来援救东京。闰十一月,城破,宋钦宗眼看大难临头,末日已到,痛哭了一场,无奈亲自带着几个大臣去金营送降书。宗翰勒令钦宗把河东、河北土地全部割让给金朝,并且向金朝献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绢帛一千万匹。宋钦宗一一如数答应,金将才把他放回。

宋钦宗派了24名官吏帮助金兵到皇亲国戚、各级官吏、和尚道士等人家里逐户查抄了20余日,除搜得大量金银财宝之外,还把珍贵的古玩文物、全国州府地图档案等也抢劫一空。

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掠走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皇族、官吏二三千人,满载着掠夺去的财物撤回北方。统治中原167年的北宋到此灭亡。这一事变史称“靖康之辱”。

金军将士为什么称宗泽为“宗爷爷”?

北宋灭亡,当时在相州的康王赵构逃到南京。于公元1127年五月在南京即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即宋高宗。历史上将这个偏安的宋王朝称为南宋。

宋高宗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起用李纲为宰相。而实际上,他所信任的却是黄潜善和汪伯彦。李纲提出了许多抗金的主张,并极力向宋高宗推荐宗泽。宗泽是一位坚决抗金的将领。在金兵第二次攻打东京时,宗泽率领将士一连13次打败金兵。有一次,金军以10倍于宋军的兵力包围了他们。宗泽对将士们说:“今天进也是死,退也是死,我们一定要杀出一条生路。”将士们受到他的激励,以一当百,英勇冲杀,打退了金军。

宋高宗听了李纲的推荐,就派宗泽去开封府做知府。金兵虽然已经从开封撤出,但是经过两次大战,城墙已经全部损坏。金兵又时常在开封城北出没,使开封城里人心惶惶,秩序混乱。

宗泽一到开封,就杀了几个抢劫犯,使开封的秩序逐渐安定。他积极与各地民众组织起来的义军联络。由于宗泽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河北各地的义军都自愿接受他的指挥。经过宗泽的治理,开封城的外围防御巩固,城里人心安定,存粮充足,物价稳定,重新恢复到两次大战前的局面。

公元1128年,金兵又分几路大举进攻。金太宗派大将兀术进攻开封。宗泽早已派兵驻守洛阳和郑州,又派出几千精兵绕到敌人后方,把敌人退路截断。这样前后夹击,把兀术打得狼狈逃窜。

金军将士对宗泽又怕又敬,都称他为宗爷爷。宗泽依靠河北义军,积蓄兵马,认为完全有力量收复中原,曾接连向高宗上了二十几道奏章,请他回到开封。高宗和投降派的大臣们哪里会放弃临安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去过血雨腥风胆战心惊的日子。这时,宗泽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他见朝廷毫无收复中原的想法,心情非常忧郁,于1128年七月,背发毒疮而死。在他病重时,一些部下将领去问候他,宗泽睁开眼睛激动地说:“我因为不能报国仇,心里忧愤,才得了此病。只要你们努力杀敌,我就死而无憾了。”将领们听了都感动得流泪。宗泽临死还用尽最后力气,呼喊:“过河,过河,过河!”然后才闭上眼睛。整个开封的军民听到宗泽去世的噩耗,都悲伤得流泪。

宗泽去世不久,中原地区就全部陷落了。

金军为什么害怕“岳家军”?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他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他曾拜周同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尤其箭法百发百中。他学习兵法善于在实战中灵活应用,他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金兵南下时,他是东京的一个下级军官。有一次,他带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练兵,突然遭遇大批金兵。兵士们非常恐慌,岳飞冷静地说:“敌人虽多,但他们并不知晓我们的情况。我们可以乘其不备,击败他们。”说着,就一马当先冲向敌人,斩了金军一名将领。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舞,也冲杀上去,把金军杀得大败。自此,岳飞的名声远扬。后来,他在宗泽部下当了将领。1128年宗泽死后,岳飞仍在建康附近坚持抗金。

公元1130年,他趁兀术北撤之机,与韩世忠配合作战,大败兀术。

岳飞率领将士多次打败金军,屡立战功。到他32岁时,已升为节度使。

岳家军军纪严明,擅取百姓一物,必按军法处置。岳家军的爱民口号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岳飞很注重谋略在作战中的应用。作战前,他总是先召集将领们研究战略战术,所以,打起仗来,每战必胜。金军非常害怕岳家军,他们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公元1140年十月,金朝又撕毁和约,令兀术统帅全国的精锐部队,分四路进攻南宋。

岳飞一面派部将王贵、牛皋、杨再兴等分路抵抗,一面跟河北义军首领梁兴联络,要他率领义军在河东、河北包抄敌人后路。

几天后,在郾城坐镇指挥的岳飞。相继收到几路人马的捷报,先后收复了颍昌(今河南许昌东)、陈州(今河南淮阳)和郑州。

岳家军节节胜利,一直打到距离东京只有45里的朱仙镇。河北的义军受到很大鼓舞,渡过黄河与岳家军会合。老百姓都夹道欢迎岳家军,并送来粮食慰劳将士。岳飞看到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鼓励部下说:“大家共同努力杀敌,等我们直到黄龙府时,与各路弟兄痛饮!”

【知识链接】 兀术

(?~1148年)原名完颜宗弼,阿骨打第四子,金军骁将,他曾参加灭辽及攻打北宋的战争。1129年冬,他率军渡过长江,追袭宋高宗,先后攻占湖州、越州、杭州等地,一路烧杀抢掠。他多次与宋军作战,败多胜少,后来入朝为相,勾结秦桧,使岳飞被冤杀,造成“绍兴和议”,不战而得大片土地。

【知识链接】 郾城大捷

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1140年,岳飞率军北伐,在郾城与金军主将兀术展开决战,金军以全副武装的步兵居中,以号称“拐子马”的1.5万骑兵分居两翼,列阵进攻。岳飞同儿子岳云等迎战,令将士手持刀斧专砍马足,使“拐子马”失去战斗力。宋将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活捉兀术未成,杀敌数百。两军战至傍晚,金军败退。

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信写了什么?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自幼立志为国建功。公元1256年,他刚20岁,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表明他的救国主张,很受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1275年,元军逼近临安,南宋面临灭亡。他当时在江西担任赣州知府,接到了朝廷告急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领兵赶赴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三路进兵攻取临安。其中一路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失守。文天祥想回平江,平江也已陷落。

4岁皇帝赵显的祖母谢太皇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遭到拒绝。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1276年正月,陈宜中怕被元军扣留不敢去,偷偷逃走;张世杰反对投降,带兵离开临安出海。谢太后无奈,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令他到伯颜大营去谈判投降事宜。

文天祥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到了元营,但他却根本不提求和之事,反而义正词严地责问伯颜说:“你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还是蓄意消灭我朝?”

伯颜说:“我皇(指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无灭宋之意。”

文天祥说:“既然如此,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回。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民一定会跟你们打到底,那样对你们也不会有好处。”

伯颜用威胁的口气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决饶不了你们。”

文天祥气愤地说:“我是堂堂大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拼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畏惧。”文天祥的气势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周围的元将个个都惊呆了。伯颜让随行使者先回临安跟谢太后商量,把文天祥扣押。

吴坚、贾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情况向谢太后奏明。谢太后就改任贾余庆为右丞相,再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把文天祥请进营帐,告诉他宋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痛骂了贾余庆一顿,但是投降之事已无力回天。

公元1276年二月,伯颜带兵进入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把赵显当做俘虏押往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一同押走。路过镇江时,他和几个随从人员趁元军不备,逃出元营。他们历尽千难万险,四月从海口乘船到了温州。在那里,他听说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就决定去福州。

在临安陷落、小皇帝赵显被俘后,南宋皇族和大臣陆秀夫护送赵显的两个哥哥——9岁的赵昰和6岁的赵昺逃到福州。陆秀夫派人找到张世杰、陈宜中,共同拥立赵昰即位,继续抗原。

文天祥得到消息,感到有了兴国的希望,马上赶到福州,在新的朝廷里担任枢密使。

十一月,元军南下攻打福州,宋军节节败退。陈宜中眼看兴国没有希望,就独自乘船逃到海外去了。张世杰和陆秀夫等人保护赵昰逃到海船上,往广东转移。年幼的赵昰在途中受惊吓而死。张世杰和陆秀夫又在海上拥立赵昺即位,把水军转移到匡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坚守。

元世祖担心,如果不迅速扑灭南方的小朝廷,会有更多的宋人响应。就派张弘范为元帅,李恒为副帅,带领二万精兵,分水陆两路南下。张弘范先派兵攻打驻守潮州的文天祥。文天祥因兵少势孤,兵败被俘。

张弘范知道张世杰平日很敬佩文天祥,就要文天祥写信给张世杰劝降。文天祥接过笔,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红巾军浴血奋战了多少年?

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百姓没有活路,纷纷起来造反。

河北农民韩山童聚集受苦受难的百姓烧香拜佛,成立白莲教。他对信徒说,佛祖见天下大乱,将要派弥勒佛下凡拯救百姓。

公元1351年,元朝征发了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名等地民工15万人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挖河道,疏通河水。

韩山童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民众起事。他派几百个会徒去做挑河民工,在工地上传播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挖河挖到黄陵冈,民工们突然挖出一个石人。大家好奇地聚拢来围观,只见石人脸上正是一只眼,都惊呆了。这件新奇事很快在十几万民工中传开,大家想,民谣应验了,既然石人现世,造反之日也即来临。

韩山童见百姓被他利用智谋鼓动起来了。就于1351年五月,聚集会徒,杀了白马、黑牛,祭告天地。韩山童号称“明王”,并约定日期在颍州颍上(今安徽阜阳、颍上)起义。起义军用红巾裹头作为标记。然而,正在歃血盟誓之时,走漏了消息。官府抓走了韩山童,押到县衙杀了。

韩山童的会友刘福通逃出包围,把约定起义的农民召集起来,攻占了颍州等地。在黄陵冈开河的民工得到消息,也杀死了河官,纷纷投奔刘福通。起义兵士头上裹着红巾,百姓就把他们称作“红军”,史称“红巾军”。不到10天的工夫,红巾军已经发展到10多万人。红巾军先后攻下了一些城池。江淮一带的农民早就受到白莲教的影响,也纷纷响应刘福通起义。

公元1355年二月,刘福通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即位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宋,称韩林儿为小明王。

韩林儿、刘福通分兵三路,出师北伐。其中毛贵率领的东路军一直打到元大都城下;刘福通亲自率领大军攻占了汴梁,然后把小明王韩林儿接来,定汴梁为都城。

元朝不甘心失败,纠集地主武装加紧镇压红巾军。刘福通的三路北伐军先后失利,汴梁失守。刘福通保着小明王逃到安丰(今安徽寿县)后,遭到被元朝用高官厚禄招降了的另一支起义军张士诚部的袭击。公元1363年,刘福通战死。浴血奋战12年的红巾军,终于失败。

朱元璋做皇帝之前曾是个和尚吗?

朱元璋是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他小时候常到皇觉寺去玩耍。寺中长老见他聪明伶俐,讨人喜欢,便抽空教他认字。朱元璋天赋过人,过目不忘,天长日久,也粗通些文字。在他17岁那年,淮北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其父母、长兄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相继死去,朱元璋到皇觉寺,剃发当了行童。

朱元璋出家刚50天,皇觉寺也维持不下去了。主持只好把寺里和尚都打发出去云游化斋,自谋生路。朱元璋在云游中目睹了混乱不堪的世事,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人生经验也大大丰富。他决定广泛交游,等待出人头地的时机。1352年,当他回到皇觉寺时,接到在郭子兴部队当军官的穷伙伴汤和的来信,邀他前去投军,于是他连夜奔往濠州城。

当时,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在濠州日益壮大。濠州虽处于元军的包围之中,但义军将士们英勇奋战,使元军无法取胜。

朱元璋来到濠州,守城兵士怀疑他是元军的奸细,先将他捆在拴马桩上,派人去通报元帅郭子兴,说捉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和尚。郭元帅闻报赶到城门,仔细观察绳索紧缚的那个和尚,相貌奇伟,气度非凡,不禁暗暗称绝。

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后,作战非常勇敢,总是冲锋在前。郭子兴见他又粗识文字,就格外器重他,总让朱元璋伴随左右。很快就提拔他为重要将领,并将21岁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

公元1355年三月,郭子兴死,朱元璋取得了这支起义军的领导权。他率领着这支部队,采纳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即积极扩充兵力,加固城防,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的建议,转战南北,最终夺得了天下,做了皇帝。

【知识链接】 “十三陵”

明朝共有16位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建文帝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另外还有一位皇帝死后埋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其余13位皇帝死后都埋葬在北京西北45公里的天寿山南边,我们现在把这13座明代皇帝的陵墓叫做“十三陵”。

十三陵的每座陵墓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其中结构安排非常相似。以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最为典型,修建最早,规模也最大,永陵和定陵的建造非常精巧。现在我们可以参观定陵的地宫。

你知道郑和的名字是明成祖给起的吗?

公元1402年,明建文帝被迫在宫中放火自焚。燕王进宫既没抓到活人,也未找到尸体。明成祖即位后,这件事使他心里很不踏实。他派出心腹大臣以求神问仙为名,去各地秘访建文帝的下落,没有找到。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于是,他就决定派一支船队出使海外。他选中跟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去办这件事。

郑和,本姓马,小名叫三保,生于云南的一个回族家庭。他进宫当了太监后,明成祖给他起了郑和这个名字。

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领船队出使“西洋”。船队包括62艘大船,有士兵、水手、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第一次出海,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扬帆南下,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佛、锡兰等国家。

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主,再送上带去的礼物。许多国家见郑和船队壮观,态度友好,都热情地接待他们。

明成祖的统治地位稳定后,觉得建文帝的幽灵已无威胁,没必要再去寻找,但出使海外这件事本身却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它既可提高中国的威望,又能促进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一举两得。于是,从第一次后,明成祖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1433年的近30年里,郑和出海7次,先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

公元1424年,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明成祖得病死了。公元1433年,当他完成第七次航海回国后,大臣们认为郑和的出使活动耗资巨大,决定停止这项航海事业。

瓦剌军是在什么时候再也没有进犯明朝的能力了?

公元1449年,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文武大臣束手无策,群龙无首。朝臣们争论不休,毫无办法。这时,翰林侍讲官徐理主张向南撤退。兵部侍郎于谦却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之根本,若朝廷撤出,就大势已去。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的主张不但得到许多大臣的赞同,而且,皇太后和朱祁钰看到在这国家危难时刻,能有像于谦这样的忠臣站出来力挽狂澜,也非常高兴。皇太后立刻任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于谦见朝臣中有的主战,有的主和,加上英宗不能回朝主政,朝政陷于混乱。于是,于谦等人为了拯救国家,向皇太后奏请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太后考虑后,表示赞成。九月,朱祁钰即位,号代宗皇帝,改年号为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

1450年九月,瓦剌军进逼宣府城下。于谦针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征募新兵,调运粮草,赶制兵器,加强城防。不足一月,他就征集了20万人马,并做好一切战备。

十月,也先挟持着被俘的皇帝朱祁镇攻破紫荆关,大军逼近北京城。于谦主张先挫败也先的锐气,以鼓舞守城军民的士气。他调集22万军队,做好迎战准备,并作了周密布置: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杨善率部守城,其余将士分别驻扎在9个城门外,列阵待敌。

明军副总兵高礼在彰义门外首战告捷,歼敌数百,夺回民众千人。狡猾的也先看硬攻不行,便以送还朱祁镇为名,以诱杀于谦等人。这一阴谋又被于谦识破。

也先见用计不成,又采取强攻。于谦派骑兵佯攻,将敌军引入伏击圈内,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命丧炮口。

围攻京都的瓦剌军屡遭挫败,进攻居庸关的又遭守将罗通的顽强抵抗。也先怕恋战太久被明军切断归路,忙挟持朱祁镇向良乡(北京房山县东)撤退。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塞外。

北京之战,使瓦剌军受到重挫,并引起了瓦剌内部的不和。他们再也没有能力进犯明朝了。

【知识链接】 迁都北京

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他派大臣宋礼等到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等地采木备料;第二年征调23万工匠、上百万民夫及大量兵士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基本竣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迁都北京。

你知道“萨尔浒之战”只用了5天的时间吗?

公元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以“七大恨”誓师告天。第一大恨就是明朝无故杀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他决定起兵征伐明朝。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攻打抚顺。他写信诱劝抚顺明军守将李永芳投降。李永芳投降后,努尔哈赤委任他为总兵官。后金军在这一战役中俘获人口、牲畜30万。明朝的辽东巡抚派来的援军也在中途被后金军击溃。

明神宗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聚集了10万人马讨伐后金。公元1619年,杨镐命四个总兵官分率四路大军,进攻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得知山海关总兵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明军主力,他们从抚顺发兵。努尔哈赤决定集中兵力,先击败杜松。

杜松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从抚顺出发时,冒着大雪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他留下一半人马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着另一半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侦察到杜松分散了兵力,便集中八旗兵力,打下萨尔浒明军大营,截断杜松后路。然后,努尔哈赤火速进军援救界藩。正在进攻界藩的明军,在后金军的夹击下,军心动摇。全军覆没,杜松中箭身亡。

努尔哈赤解决了杜松一路后,就马不停蹄地去攻击北路马林。马林从开原(今辽宁开原)出发,离萨尔浒还有40里,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兵便从界藩杀来。第二路明军马林也被击溃了。

坐镇沈阳的杨镐,得知两路人马覆灭,连忙派快马传令,让另两路立即停止进军。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就不打算积极进军,一接到命令,急忙撤退。剩下的南路军刘铤在杨镐命令撤退时,早已深入后金阵地,与各路明军失去联系。努尔哈赤派出一支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帜的后金兵,装扮成杜松派来的援军。刘铤误中其计,进入了后金军的包围圈。后金军里应外合,四面夹击,明军大乱。刘铤战死军中。

这场战争只用了5天时间,10万明军损失过半,文武将官死了三百余人。这次著名的战役史称“萨尔浒之战”。

你知道崇祯帝是以“谋判罪”将袁崇焕处死的吗?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兵分三路攻打明军,包围了锦州城。袁崇焕料定皇太极的主要目标还是宁远,就决定亲自镇守宁远,而派四千骑兵援救锦州。果然不出袁崇焕所料,援兵尚未出发,皇太极已来攻打宁远。袁崇焕亲自到城头上督战,用大炮猛轰后金军,城外的明军援军也配合战斗,内外夹击,把后金军打退。皇太极将兵力集中到锦州,锦州明军也防守得无懈可击,皇太极无奈退兵。这就是“宁锦大捷”。

魏忠贤不但不表彰打了胜仗的袁崇焕,反而贪天功为己有,并且,还指责袁崇焕未亲自援救锦州为失职。袁崇焕知道魏忠贤成心跟他过不去,只好上表辞职。公元1627年,明熹宗死,其弟朱由检即位,即明思宗,也称崇祯帝。崇祯帝一即位,就宣布了魏忠贤的罪状,充军发配凤阳。魏忠贤在充军途中自杀。

公元1628年崇祯帝重新起用袁崇焕,任他为兵部尚书,总督蓟(今河北)辽(今辽东)。袁崇焕重回宁远,选拔将才,整顿队伍,重振军威。东江总兵毛文龙因作战不力,虚报军功,被袁崇焕用御赐尚方剑处死。

皇太极几次在宁远、锦州碰了钉子,于公元1629年十月,率领几十万大军,改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突袭北京。袁崇焕得到情报,率部急行军,两天两夜赶到北京,立刻投入激烈的战斗。

后金军被击退后,崇祯帝召见慰劳袁崇焕,这引起了魏忠贤余党的嫉恨。于是,他们到处散布流言飞语,说这次后金兵绕道进京,是袁崇焕引进来的。崇祯帝疑心极重,听了谣言,有些怀疑。这时,从金营逃回的一个被俘太监,向崇祯帝报告,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订了密约,出卖北京。

崇祯帝召袁崇焕进宫责问:“你为何擅杀大将毛文龙?金兵到了北京,你的援兵为何迟迟不到?”

袁崇焕正想答辩,崇祯帝已喝令锦衣卫将他拿下,押进大牢。崇祯帝拒绝大臣的劝告,1630年,崇祯帝以“谋判罪”将袁崇焕处死。

【读史心得】

袁崇焕之死,使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又失去一个栋梁。而皇太极得知劲敌袁崇焕已被他的反间计除掉,却非常高兴。

清王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中国的统治?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二月,李自成亲率一百万大军渡过黄河,兵分两路进攻北京。三月十七日,两路都打到北京,在城下会师,开始猛攻北京城。第二天晚上,崇祯帝登上煤山(在皇宫的后面,今北京景山)自缢身亡。结束了明王朝277年的统治。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惩治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勒令那些权贵、官僚交出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军饷。大将刘宗敏抄了大官僚吴襄的家产。有人对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现在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在山海关掌握着几十万大军。若能招降吴三桂,就可解除大顺政权的一个威胁。

驻扎在宁远一带的吴三桂收到父亲吴襄的劝降信,就带兵回北京。当他走到滦州时,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的人说,他父亲已被抓,家产被抄,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起义军抓走。听到这些使他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全军掉转马头,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拒绝投降,亲率20多万大军,进攻山海关。吴三桂惊慌失措,写信向关外的清朝求救。清朝辅政的亲王多尔衮觉得进关的时机已到,马上答复吴三桂,表示愿意出兵相助,同时,带领十几万清兵,火速向山海关挺进。

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开到山海关边,与吴三桂的军队展开激战。李自成骑马登上西山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就被起义军包围。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杀出,向起义军发动突然袭击。多尔衮和吴三桂对起义军里外夹击,起义军遭到惨败,阵势大乱。李自成见清军已经入关,战局已无法挽回,只好下令撤兵。

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依仗清兵势力,在后面紧紧追赶。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退到北京时,起义军兵力已经大大削弱。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皇宫大殿里举行了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次日清早就率领起义军,匆匆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公元1644年10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从此,清王朝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

公元1645年,清军兵分两路攻打西安。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几个月后,农民军在湖北通山县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被杀。

郑成功收复的台湾是什么时被荷兰人霸占的?

公元1645年,明唐王聿键(隆武帝)在福州即位,建立政权。第二年,他手下掌握兵权的郑芝龙贪图富贵,抛弃了隆武帝,投降了清朝,隆武帝被俘遇害。

郑芝龙有个儿子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是个22岁的青年将领。他坚决不同意郑芝龙降清,经劝阻不成,郑成功一怒之下,就单独到南澳岛,招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郑成功是个将才,他很快在厦门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他与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乘海船率领17万水军,开进长江,向南京进攻,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最后,郑成功中了清军假投降的诡计,打了败仗,退回厦门。

这时,清军已经占领福建的大部分,他们对郑成功采用封锁的办法,以便困死郑成功。郑成功回到厦门招兵筹饷,都遇到了很大困难,于是,决定向台湾进军。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朝末年,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现在,郑成功决心赶走侵略军,收复台湾。他下令修造船只,积蓄粮草,准备渡海。

这时正巧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说,台湾人民受侵略军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荷兰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侵略军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

公元1661年3月,郑成功亲率二万五千名将士,乘坐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太湖休整几天,便直取台湾。

荷兰侵略军得知郑成功来攻打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队伍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里,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何廷斌为郑成功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驶进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侵略军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60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随即一声令下,60多只战船一齐开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了。另外三艘荷兰船见势不妙掉头逃跑了。

郑成功派兵猛攻赤嵌。遭到敌军的拼死顽抗,难以攻下。郑成功采纳当地人的建议,从赤嵌城上游切断水源。结果,荷兰人不战自乱,开城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仍然企图顽抗,等待援兵。在围困8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猛攻。台湾城的荷兰军也投降了。

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揆一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灰溜溜地离开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乾隆对“文字狱”想出一举两得的办法是什么?

乾隆帝跟他祖父、父亲一样,继续大兴文字狱,镇压有反清嫌疑的文人。乾隆时期文字狱之多,与其祖、其父两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的是,乾隆帝明白,光靠文字狱杀死反清文人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还有成千上万的书籍贮藏于民间。对这些书里包含的不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无法根除。

他终于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就是集中全国的藏书,来编辑一部规模空前巨大的丛书。这样,既可进一步笼络大批知识分子,显示皇帝重视文化,又可乘机把民间藏书统统审查一遍。

公元1773年,乾隆帝下令开设四库全书馆。派了一些皇亲国戚和大学士担任总管,那些皇亲国戚大多是挂名监督的。真正担任编纂官的都是当时一些有名的学者,像戴震、姚鼐、纪昀等人。要编纂的那套丛书就是《四库全书》。

乾隆帝下了命令,叫各省官员搜集、收购各种图书。于是,各地图书源源不绝地汇集到北京。两年时间就聚集了二万多种,再加上宫廷藏书,就基本上收集全了。乾隆帝令四库全书馆的编纂官员对图书进行认真检查。凡是有“违碍”字句的,一律毁掉。并把明朝后期提到清皇族祖先时不够尊重的奏章烧毁。据不完全统计,在编《四库全书》的同时,烧毁的图书也有三千多种。

公元1782年,这部规模巨大的《四库全书》终于完成。这套丛书共收图书3503种,79337卷。不论乾隆帝当初的动机如何,这部书的编纂对后人研究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毕竟是一项重大贡献。

【知识链接】 贝勒

清代皇室的封爵称号,清代的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将军六级。努尔哈赤时期有八旗贝勒(意为旗主),后来皇子可称为贝勒。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贝勒”是种爵位,满族王爷的儿子中掌握管理事务的人叫“贝勒”。

【知识链接】 “文字狱”

清朝初期,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激起了许多地方爆发了各族人民起义。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的方法进行揭露和反抗清朝的统治。清朝为巩固封建统治,一方面,大规模地镇压人民起义,另一方面,在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字狱”是指写诗著书中直接或者间接攻击清政府的统治,触犯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时,清朝就对知识分子采取无情的打击和残酷镇压手段。

清政府兴起了100多起文字狱,严厉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其中比较突出的有这样几起:戴名世之狱。戴名世,安徽桐城人,他留心明朝史事,访问明朝遗老,研读野史,于公元1702年刊印《南山集》,其中采用了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一书中有关明末清初史实,记载南明桂王时事,触怒了清朝,戴名世被杀害。戴名世、方孝标家属受牵连数百人,男女老幼均被充军。方孝标已死,也被戮尸。

其次,公元1729年,发生了吕留良、曾静之狱。吕留良因拒绝清朝的征聘,剪发为僧,并著书反抗清朝的统治,宣扬反清思想。曾静读吕留良遗著,受其影响,反对清朝统治。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派学生张熙入陕,劝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被岳钟琪告发下狱,雍正十三年被捕杀害。吕留良因此案,竟被剖棺戮尸。

林则徐禁烟缴得多少斤鸦片?

林则徐(1785~1850年)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27岁那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为封疆大吏。他的最大政绩是震惊中外的禁烟。

清朝在乾隆时达到鼎盛。从乾隆后期和嘉庆时,清朝的国力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与此同时,西方的英、美、法等国正逐渐完成工业革命,它们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首先将目光投向中国。

然而,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英国只得借助于鸦片贸易来扭转巨大的贸易逆差。道光年间,吸食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华民族存亡的祸患。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设禁烟局,推行禁烟,卓有成效。这次,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又大声疾呼彻底消灭烟毒。道光帝也觉察到吸食鸦片的危害,于是,决定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

公元1838年,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到广州海口查办鸦片走私案件。1839年林则徐赶赴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在钦差行辕传见十三行洋商。原来清朝只允许广州一口十三行官商与洋人贸易,而这些官商常暗中走私鸦片,中饱私囊。林则徐一到,便严厉地审问他们。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一向认为中国官吏是雷声大,雨点小,准备采取拖延战术。而林则徐严正表示:“鸦片一日不杜绝,我便一日不回朝廷。”并下令对负隅顽抗的英国商人采取制裁手段。义律无奈,只得令英国鸦片贩子向中国政府交烟。林则徐缴得鸦片共计二百三十七万余斤。

1839年6月3日,销烟这天,林则徐、邓廷桢等人亲临虎门视察,只见销烟池池水沸腾,烟雾弥漫,几百万斤鸦片顷刻间化为灰烬。

为了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实施报复,更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从本土和东印度公司派远征军进攻中国。公元1840年6月,英舰到达珠江口,因林则徐防范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便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直逼天津大沽口。以穆彰阿为首的投降派攻击林则徐,将英军来犯的原因全都推到林则徐身上。不久,林则徐便被革职,充军到新疆伊犁。公元1842年,英国封锁瓜州,攻陷镇江,兵舰直驶南京下关。这时候,昏庸无能的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知识链接】 鸦片

医学上叫“阿片”,用以止泻、镇痛或止咳剂。用做毒品时叫“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吸食鸦片,不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从心灵上摧残一个人。另外,毒品还有其它种类,如吗啡、海洛因、大麻、冰毒等。据估计,全球每年因毒品滥用和毒品犯罪相关致死的人数高达百万。

八国联军是以什么名义调兵进入北京的?

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迅猛发展,对侵占中国的外国列强形成了很大的威胁。一些帝国主义国家转而胁迫清政府,要求对义和团予以镇压。公元1900年4月,义和团刚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美、英、法、德等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到大沽口进行威胁。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在清政府内,以端王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也渐渐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难以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

公元1900年5月初,英、法、日、俄、德、美、意、奥等八国的海军陆战队先后自天津开抵北京。5月28日,上述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进入北京。6月10日,八国拼凑成一支1800余人的侵略联军,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首,在大沽口登陆,由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开始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活动。但是,义和团破坏了侵略军运兵的铁路线,并且在河北廊坊将八国联军包围,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支八国联军的“先锋”只得撤退到天津。而清政府见“洋人”败退,便借助义和团的力量,宣布对侵华各国宣战。

但是,侵略者并没有放弃侵华战略。从公元1900年6月到8月的近3个月时间里,各国列强不断派兵增援,使八国联军人数达到2万之众。7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和一些王公大臣仓皇离京,逃到西安,并在逃亡途中任命奕劻和李鸿章为谈判代表,向侵略者乞和,还下令剿杀义和团。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联合的残酷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大批义和团团民被杀死。公元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慈禧为什么又叫“老佛爷”?

“老佛爷”并非慈禧的专称,清代历届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号”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西汉皇帝一般特称为“县官”;而东汉皇帝特称为“国家”;宋代皇帝特称为“官家”(起源于晋);明代皇帝特称为“万岁爷”(死了的皇帝特称为“老爷”);清代皇帝的特称为“满柱”。“满柱”的来历,据专家解释,起源于女真族首领的称呼,意思是“吉祥”、“仁厚”的“佛爷”,或译作“满住”、“曼珠”。明代有一位女真部落酋长名李满住,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他的后代。努尔哈赤立国后,历代清朝皇帝就以“满住”(满柱)作为特称了,以后有人把它译成汉语就是“老佛爷”。当然慈禧让宫内人也称她为“老佛爷”是有特殊用心的,她企图把自己比作皇帝,以显示其尊严。

中国同盟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1905年8月20日,东京赤阪区霞关阪木金弥子爵的宅邸聚集了一批雄姿英发的革命志士,孙中山、黄兴、廖仲恺、宋教仁……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此成立。

孙中山,那个当年上书李中堂的热血青年,到此完全脱去了身上的茧缚,成为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的叛逆,他颠沛流离的亡命生涯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由黄兴等起草的会章,选举了总部的主要干部。孙中山被一致推选为同盟会总理。

“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的一日,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1800个留日学生,听着这难懂的广东客家话,热血沸腾了。

同类推荐
  • 西汉年代纪事

    西汉年代纪事

    欲望与道德,王道与权术,灵与肉,心与天。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小人物的成功史,从乡村爱情中走出的好干部、好皇帝
  • 化学老师纵横异世

    化学老师纵横异世

    一位高中化学老师失恋后酒吧买醉,不胜酒力,酒精中毒,醒来时身处战火纷飞的异世。武不能定国、文不能安邦的化学老师要在这个强者存、弱者亡的时代大喊一声:KNOWLEDGEISPOWER!!!!
  •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狂拽酷炫叼!老子是马超,兄弟多、人缘好,东汉末年任逍遥!刮掉董卓肉千坨,追得吕布到处跑!三国乱,太平遥,且看马超手西凉刀,换你个起身拍案叫声好!
  • 汉末之召唤英豪

    汉末之召唤英豪

    汉末三国!一个著名金戈铁马的时代;出现了无数风流人物,看腻了魏蜀吴三分天下?来看唐太宗战魏武帝!看腻了三英战吕布?这有西楚霸王项羽、挑滑车高宠、独拒小商河的杨再兴、武悼天王冉闵、大明第一武将常遇春等超级猛将,在这里,杨坚和赵匡胤孰强孰弱?曹操还能一统中原河北?历史人物大集合!(本书不是爽文啊。。。)
  • 梦里奇缘

    梦里奇缘

    失恋学霸王子轩为情所困,因祸入梦,梦中他穿越时空来到唐朝,这里即将铸就一位千古奇侠保家卫国、平定天下的不朽传奇......同样是穿越,不同是精彩;同样是梦境,不同是玄幻;同样是缘分,不同是奇缘;同样是英雄,不同是奇侠。读者群号:127893164
热门推荐
  • 狂门诀

    狂门诀

    风雨千年,世间朝代更迭,战火不断,皆因上古传世赌术。为戒黎民之苦,扬上苍好生之德,狂主隐世。时势变迁,沧海变沧田,江湖混乱早已平息,为延续《狂门》一脉,下山寻有缘之人。往事传奇,荣辱东流去,感叹万千,现世早已灯红酒绿,江湖不在。机缘巧合,一玉树凌风少年,尽得上古神学,后经少年潜心修学,绝学登峰造极,再无人匹敌,旷古绝今。之间伴美酒佳人,生途百媚,惊险传奇……新的狂霸掀起了一场叱咤世界的腥风血雨……
  • 七罪:零

    七罪:零

    “零,你什么也不想说么?”“要我说什么?”“你总是这个样子,你知道么?”“什么样?”“你!够了!随便吧,你想怎样就怎样!”“嗯,这正是我想要的……”“你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肯好好说么?”“只有这样才不会伤害任何人。”“那你呢?!”“我?我只有一个代号——Zero,不是么?”
  • tfboys之初识

    tfboys之初识

    "落落你喜欢我吗?""千玺我~““落落你喜欢我吗?”“凯凯我~”
  • 三界野史之魔兽物语

    三界野史之魔兽物语

    一段未来王朝的历史,喜欢月亮的月亮王终于丢失了自己的江山,之后的平家也成了短命王朝,历史的重任开始垂临曾经的小小种植园主,一个以低级神仙为奴的地主阶级,开启了一段轰动三界的政治旅程……
  • 探罪

    探罪

    每一个罪恶背后,都有一个让人犯下罪恶的理由!或爱、或恨、或妒、或贪!这些便是罪恶的根源,而这些根源也正是一条条揭开罪恶的引线!探罪,探寻罪恶的根源,揭露人心的丑陋。解开一桩桩尘封已久的迷案、鬼案!
  • 倾诚之恋

    倾诚之恋

    人生如果就像初次相见那样,两个陌生人不经意目光相撞,彼此相安无事,毫无伤害檫肩而过,也就少了千帆过尽的煎熬与绝望。重在“只如”,没有过其他交集。人生如果还能像初次见面那样该多好,对彼此还有好奇,还有惊喜,没有如今的厌倦。重在“初见”,寻求刺激。人生如果能重来,重头开始。重在“人生”,是否可复返?
  • 毒妻归来:BOSS束手就寝

    毒妻归来:BOSS束手就寝

    姐姐惨死,她成为父亲手中的复仇工具!她潜伏到“负心渣男”的地盘,与他极致周旋!咦!帝王般的男人会这么好骗?宠她,护她,凡事都依她,复仇的心渐渐动摇……一杯迷情红酒,让她不顾一切,可是,他的目光透过她,似乎在看向别人,喃喃低语传入耳中,“不对,怎么会没有胎记……”
  • EXO之星途

    EXO之星途

    想看就自己进来看啦~~~懒懒是新手,可能写的不是很好,请原谅啦!有很努力的在写,多多支持哦!
  • 站住,面具少侠

    站住,面具少侠

    面具收藏家,即将升高一的纳兰幽寒经历了闺蜜的背叛,死党的死亡从此不敢有朋友。进入新的校园,遇见他,又会又怎样的一段时光呢……
  • 南极底下有什么

    南极底下有什么

    南极之地冰层下到底隐藏了什么,人类的来源之谜,跟随陈河的脚步,去揭开那一层未知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