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99300000010

第10章 企业家与企业文化案例分析(3)

(五)“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型”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对企业战略的实现将是最有利的。因此,企业在招聘和企业文化构建中均在朝这一方向努力。企业一般通过员工职业规划、企业文化塑造、技能培训和制度规范等过程来引导,最终形成员工职业目标与企业愿景的一致。这样,可以把企业与员工炼成一个整体,将彼此拧成一股绳,达到“共荣共损”、“一损俱损”,让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市场竞争中,这种企业将是“钢铁长城”、“无坚不摧”的。达到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要与员工的思想达到高度的统一,也就是要打造“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型”的企业文化。

【案例6】郭鹤年与香格里拉全方位的培训文化

1.案例简介

“香格里拉”源自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发表的传奇小说《消逝的地平线》,它的寓意是“恬静、祥和、殷勤的服务”。从1971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开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就主要拓展亚太地区市场,集团市场网络迅速扩张,目前集团经营或管理酒店47家,分布于亚太地区主要城市及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成为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也是被公认为世界最佳的酒店集团之一。在世界酒店业界,香格里拉获得了无数的荣誉,2005年香格里拉荣获第16届 T T G年度“最佳区域连锁酒店集团”;同年获得“亚洲最佳连锁酒店集团”称号;2006年7月,美国《HOTELS》公布的2005年全球酒店管理集团排名,香格里拉集团荣登第38位。

香格里拉从亚洲其他地区转向中国内地,同时不断快速地向世界其他地区拓展。从1984年到2004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中国内地共运营17家,其中自建15家,委托管理2家,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2006—2010年,香格里拉将在全球新开31家酒店,其中中国占14家。预计2010年前,香格里拉在中国内地的酒店数量将增加到59家,占全球总数的一半。除亚洲外,在伦敦、巴黎、渥太华、温哥华、迈阿密、芝加哥、拉斯维加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建造酒店,通过“带资管理”和“自行建造”等形式进行拓展。香格里拉自创建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其创始人前总裁郭鹤年所崇尚和推行的企业文化有关。在香格里拉,不但顾客是客人,员工也是“客人”,它把他们尊称为“内部客人”,因此酒店处处不乏对员工温情的关怀,此外最有特色的要数它的员工“培训文化”,可以讲是香格里拉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下面就对其独特的“培训文化”进行介绍。

(1)教人以渔终生受用

香格里拉非常重视对其下属饭店员工的培训工作,集团决策者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有高质量的服务。郭鹤年的父亲是一位商人,因此诸如“商业道德”、“诚实”、“一言九鼎”是他经常听到的词汇,这些对他今后的经营理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本人也一向对人温良谦恭、真诚质朴、彬彬有礼,同时乐于助人,是一个低调而又绅士的人。在创办香格里拉后,他经常告诫员工,为人要谦让、真诚,因此他提出“由体贴入微的员工提供的亚洲式接待”的香格里拉服务理念。对于员工也是关心备至,他说“卓越的酒店源自卓越的员工,而非绚丽的水晶吊灯或昂贵的地毯”。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坚决秉承这一理念,并将它诠释为对员工发展所作出的坚实承诺。

饭店注重培养全员学习,全员培训的意识,塑造企业良好的“培训文化”,其目标是极力将每一位员工培训成为经理。古语云:“授人之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尽。”香格里拉的培训是一种教人结网捕鱼的教育,培训成为员工职业生涯成长的途径,令他们明白工作不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不断为自己投资。因此,集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培训,其数额超过其他任何一家酒店,对其下属54家酒店所有员工进行持续、完善的培训指导,使员工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相统一,从而留住人才,使其在业内一直保持了相对低的员工流失率。

(2)培养员工一专多能

香格里拉培训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有纵向的,还有横向的,如入职培训、工作技能培训、领导者技巧培训、酒店交叉培训等,目的是培养员工一专多能。酒店利用淡季时间安排员工去学习其他部门的知识,这样,无论哪个部门缺乏人手,就能立即从另一个部门调动员工顶替,从而避免了因临时招聘而导致员工不熟悉业务的问题。另外,酒店还长期聘请外教担任英语培训,日本员工担任日语培训,还聘请国际专修学院的教师为所有基层和主管级的员工讲授英语,考核后发给英语津贴,奖励和鼓励那些学习进步的员工,同时还在全集团开展培训回顾,通过这种企业文化的渗透赢得员工对饭店乃至集团的归属感,稳定员工队伍。

(3)“喜出望外”俱乐部

酒店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求及时开展各种技能培训,以期提高员工服务素质和弥补服务质量上的欠缺,这种培训既有酒店组织进行的,也有部门自己开展的。酒店不定期、定期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如礼貌竞赛、技能比赛,对最佳员工和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增进了员工服务的积极性,也使员工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服务质量管理上,最具创新性的要数酒店令客人“喜出望外”俱乐部。这一组织主要是表扬那些向客人提供了高质量服务而受到客人表扬的员工,他们将得到总经理颁发的贺信和奖励,还会定期组织他们外出旅游,以激励其他员工向他们学习,同时他们也就成为了令客人“喜出望外”俱乐部的成员。

(4)服务意识培训

服务性企业不仅要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其良好的服务意识,为此香格里拉不但通过教材、录像来学习与观摩,还通过真实事例讲述、角色表演、讨论等方法来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例如,餐厅来了一位客人,正环顾四周时,服务员上前询问,原来这位客人要赶时间去机场,想点一份最快的便餐,这时他的电话响了,通电话用去20分钟,挂掉电话后他起身说没时间用餐了。这时,服务员提着便当告诉他:“先生,我看您接电话时间长,恐怕没时间用餐,就替您打包一份汉堡,祝您一路顺风!”当客人听到这番话时怎会不感激和由衷佩服这位员工的服务意识呢?现在,香格里拉的员工通过各类培训,增强了服务意识,主动发现、观察并铭记客人的需求。

(5)倡导个性服务意识

酒店衡量培训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客人对员工服务的信息反馈,要想得到客人满意的评价,不仅需要让员工按照工作程序的规定服务客人,还要让员工从培训中得到启发以主动超前的思维意识服务客人。饭店服务标准化是基础,个性化是特色。没有标准化服务就没有酒店的服务档次,没有个性化服务就不能做到满足每一位客人的特殊需求。个性化服务主要是应变能力和人才素质,这是实现“宾客至上”的重要途径。了解客人的需求,观察客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服务做到客人需求的前面。目前,酒店通过建立“客人需求和喜好信息系统”为两次入住的客人提供殷勤周到的服务,针对客人的不同需求完善饭店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这是通过培训来展现酒店个性化的服务,使饭店真正成为客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

(6)培育员工自我价值

香格里拉除了重视饭店本身事业发展以外,还将员工个人发展列入了全国各地资源管理中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员工能够达到其个人事业发展的目标,成为酒店发展事业,贯彻经营思想的八条指导原则中重要的一条。素质培训的严格性和长期性是赢得员工忠实感受的另一方面,员工在接受基本的技能培训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经历,酒店人力资源部会让员工个人进行自我评估,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提出今后对自己发展方向及培训的意识和想法。根据这些评估,员工会接受一系列的系统培训,一方面增强服务技能知识,提高服务素质;另一方面对个人素质也将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7)交叉培训开阔视野

香格里拉员工不仅可以接受酒店内部培训,还可进行集团酒店间的交叉培训,最大地发掘员工的内在潜力。同时,还对有实力的员工安排管理培训和调动,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个人事业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饭店不仅留住了人才又培养了人才,而且员工也能真正把心思放在为酒店发展作贡献上,酒店努力创造了一个既有利于员工事业发展,又有助于实现他们个人生活目标的环境。

2.案例点评与视点透视

有人说:“名牌的一半是文化。”对于酒店来说,亦是如此。但文化是需要经过精心培育的,而这种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教育、一种培训。员工培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开展,但把“培训”本身当成一种文化来做的企业,却并不多见。香格里拉,就是其中之一。香格里拉的培训,是特别的,它有三个明确的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打造“香格里拉殷勤好客”的服务,这是一项具有香格里拉特色的服务,旨在为宾客提供尊贵的住店体验,进而建立品牌忠诚度。第二个目的是,强化员工的“归属感”,提升其对企业的“忠诚度”,香格里拉一直把员工看成是最宝贵的资源。第三个目的是,“教人以渔”,让其“终生受用”,这也是把员工看成“主人”的一个体现。从这一点来看,香格里拉是无私的,同时也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

(六)“建立企业员工共同愿景型”企业文化

一个人要有一种精神,一个企业也要有精气神,这是企业不断前进和进步的动力,愿景企业以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确定目标,不断进取。

【案例7】史利英与培罗成:坚持经典的力量,“奉献事业、造福人民、回报社会”

1.案例简介

培罗成集团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投资创业中心,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净资产8.7亿元,员工4500余人,专业人员400多人,年产男西服250万套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6亿元。培罗成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以服装原创产业为主导,是中华职业装十大著名品牌之一,同时印刷服务产业并举,多项项目投资运作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全国双百强服装企业和全国十佳诚信企业,资信多年AAA。

培罗成集团始终倡导“经典西服,现代商务”的鲜明品牌个性,是目前国内服装企业以经典西服工艺、金牌精纯制作服务于现代商务西装领域的先驱者和引领者,为商务精英提供了符合时代精神和行业风范的服装概念。

培罗成集团已成为中国最大职业装生产基地,在国内建有20多家销售分公司和150家专业服务销售门店,实行专业量体定制和全程序市场零售模式形成一套完备的高级成衣定制服务体系。培罗成集团是目前国内经典西装“量身定制”客户最多,经营时间最长,服务体系最全的服装企业。

(1)培罗成,在坚持什么经典

培罗成,一个宁波帮中独特的商家,“坚持经典”是其最鲜明的品牌形象。在继承传统和发展现代之间,培罗成有生动的体验。

在中央电视台节目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像极国父的俊郎男士穿西装、出门,坐上商务车,仿佛参加一个重要典礼。这时画外音起:“培罗成,坚持经典。”这位男士就是多次饰演孙中山的台湾演员赵文暄,而这个画面则是培罗成集团的广告。“这个很经典,我印象特别深刻。我当时还说这男的超帅,结果我老公还吃醋说,有什么呀,那西装我明天定做一套去,穿出来一样帅。”记者的一位女校友在MSN上如此回忆。

“请问培罗成、罗蒙与培罗蒙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培罗蒙要假冒宁波的培罗成和罗蒙,说自己是红帮裁缝的继承者?”某位网友2006年8月在江苏某论坛上发出上述疑问。事实上,培罗蒙是当初红帮裁缝四大门之一,培罗成与罗蒙的名称皆源于培罗蒙。

培罗成为国家机关和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制服。在宁波银行的接待大厅里,一位身着西装的银行工作人员小声对记者说:“银行工作人员的形象没得说,身上的制服都是名牌货,而且一看就知是定制的,真是经典的制服诱惑啊!”

家族企业如何交班是民营经济的经典命题,有关民企二代的讨论近期一直在升温。而培罗成的创始人史利英女士,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安排儿子陆信国、陆宏国兄弟俩学成归国进入培罗成,几年后顺利接班,哥哥任董事长,弟弟任总经理。培罗成兄弟俩的民企二代生涯,被研究家族企业的学者奉为经典。

培罗成,你在坚持什么经典呢?调查后发现至少三个典型的答案:中国西服的经典、红帮裁缝传统文化的经典、民营经济家族企业的经典。这些经典,如同一个个标普的案例启示着新宁波帮,启示着需要由传统到现代的每个组织。

处在急剧的社会变化时期,每个组织和个体,都深感经典缺失的痛苦,要坚持却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欲抛弃总难寻稳固的根基。这可以称为是经典的两难命题。对于企业文化和品牌而言,此方面的痛苦犹甚。

坚持经典是一种姿态,在浮躁弥漫之时更显得弥足珍贵。培罗成的品牌战略就是坚持经典,并依靠这种战略取得了成功:在世人眼前树立了红帮嫡传的形象。正如媒体评价的一样,成就了培罗成“古老商帮文艺复兴第一人”。

“培罗成,坚持经典”的鲜明品牌形象,虽源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红帮,似有血统的因素。然而,在集中了中国服装品牌的宁波,培罗成并不是最早做服装的,也不是最大最强的服装生产销售商,凭借“红帮”及其代表的“传世手工裁缝艺术”闻名于世,确有其经典的做法。

(2)经典的白手创业路

1984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镇江陆村有一群农家妇女,拿起宁波人传统的“三把刀”之一的剪刀,带着各自的嫁妆———缝纫机,在四间小小的砖房里,承揽一些劳保服装的活计,补贴家用。她们的带头人是史利英,即后来培罗成的创始人。

“饥一顿饱一顿,凑凑合合过日子”的窘迫,让小作坊里的史利英决心生产市场上旺销的西服。这个时候,在鄞州区那块方圆十公里的地方集中了400多家企业,专门生产西服。而杉杉、雅戈尔也在其列,并已展露峥嵘。史利英的小作坊,凭什么在市场上生存呢?

幸运的是,被人称作“裁缝状元”的红帮代表人物陆成法,是江陆村人。史利英从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时喜出望外,并且大胆设想:聘请陆成法指导生产。这位执著的农家妇女辗转万千找到了令村民骄傲的大师,并真诚地说:自己是江陆村的媳妇,带着村里的妇女办西服厂,想请大师给予技术上的帮助。史利英上演了一出三顾茅庐现实戏剧,三次跑到上海陆成法的家里,并承诺甘愿做陆家的保姆。陆成法被眼前瘦小但意志坚定的江陆村媳妇感动了,他同意接受聘请。有大师的指导和牵线,小作坊迅速成长为规范的西服生产企业,“红帮”的裁缝手艺也在史利英她们中间得到传承。

宁波当地媒体现在评价说,“史利英用江陆村媳妇的坚韧打造出一个品牌”。史利英也知恩图报,给企业命名时坚持采用“培罗成”,加入了陆成法名字的一个“成”字,而“培罗”则宣示企业出身“培罗门”。

(3)经典的白手创市场

1993年,史利英的大儿子陆信国从日本回国,怀揣名古屋爱知大学企管学士证书。此时,海归的企管专家在国内炽手可热前途一片光明。陆信国原本想在别的企业寻求机会或者单干,似乎并不屑接管培罗成的小摊子。但母亲意志坚决:“创业难守业更难,有本事你就让培罗成做名牌,把牌子打向世界!”

被激将的陆信国决定进入培罗成。1993年,陆信国只身赴培罗成的杭州分公司,那个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堆满了西服的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开始二次创业。为把产品推进百货商场,这位董事长的大公子天天泡在杭州的商场服装部,即使别人不理他,他也坐在一边看商场进货的定位、价格、质量等,然后把这些情况向总部汇报。这种宁波帮惯有的“四千”精神,在民企二代的海归陆信国身上同样并不逊色。

陆信国努力攻关和产品创新在一次次拒绝中累积,杭州百货大楼终于答应给培罗成一个衣架试销售。那个只能挂二十来套服装的衣架,被陆信国视作是培罗成走精品服装路线的开始。而今“培罗成”的产品在杭州百货大楼年销售额早过百万元,足迹遍布全国各大商场和专卖店,形成了稳固的销售网络。

(4)一针一线真情服务

“国内服装界第一个提出职业装概念的专业人士,同时也是第一个带领企业进入和培育职业装市场的企业家。”这是浙江省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时给陆信国的评语。

中华服装网上一篇《独辟蹊径职业装》对培罗成总经理陆宏国的专访,给我们展现了培罗成是如何走上职业装道路的。专访中,在2001年“子承母业”出任培罗成总经理的陆宏国,称自己也是正宗的红帮传人,和大哥陆信国一起在日本留学时发现的职业装市场。

当时国际上职业装产业刚刚走向成熟期,国内则没有起步。陆氏兄弟在日本接触到职业装行业时感觉在国内大有可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如何与杉杉这些巨头共存共荣,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求发展,是陆氏兄弟俩当时考虑的首要问题。考虑来考虑去,走职业装道路成了培罗成必然的选择。

“并不是能生产西服的企业都能具备生产出高品质职业装的能力,在大工业文明的面前,红帮人的很多做法,让一般人感觉似乎是过时的,但在个性化服务上更能体现出他们的优点,保留红帮传统,才是培罗成进入一个全新的职业装市场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陆宏国这样在专访中表述。

最标志性的事件是1996年中远集团的大单。陆信国获悉中国远洋集团公司需要定制8万套乘员制服,于是就到北京找到中国远洋集团公司毛遂自荐。当时共有3家服装公司入围,经过考察与招标,培罗成最终获得8万套西服、2500万元的订单。

培罗成进入职业装领域后,采用了需求咨询、度身设计、样衣展示、量身定制等种种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给行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面貌,用做名牌西服的做法来生产职业装,让培罗成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成为这一市场的先驱。据培罗成的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他们将这种成功归结于:向客户提供了一针一线的真情服务。

(5)经典组织责任的非典型性履行

培罗成对组织责任的承担方式很经典,同时也有其非典型性,很具特色,和培罗成的红帮传人形象相互彰显,体现了宁波帮的优秀特质。

培罗成曾经荣获过“2006年度宁波市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2004、2005年度福布斯慈善榜”等很多荣誉。而培罗成“奉献事业、造福人民、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代表了宁波帮的主流,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是大家更乐见的。

1995年、1997年和1999年,培罗成集团先后三次出资,建造100多套住宅,解决了员工的住宅问题;每年寒暑假培罗成集团办公室都会提前发布公告,提示员工可以将子女带到公司,由公司出钱请人照看。

1998年,集团捐资50万元,在贵州晴隆县兴建培罗成希望小学,同时捐款160多万元慰问长江特大洪水的灾民;向宁波市团委的“大学生助学计划”提供50万元基金;仅陆信国个人资助的贫困学生几乎可以坐满一个教室;2004年,向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资助50万元;2005年,为帮助当地青年创业发展,以发起人的身份无偿提供资金和场所,与宁波市鄞州区团委开办宁波市鄞州区青年创业协会和青年创业中心,并出任副会长。

2003年和2006年,两次携形象代言人赵文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200万元,用于青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和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在获悉著名文学家冯骥才先生在为民间文化的抢救挖掘奋力奔波时,一次性捐资150万元发起成立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出资赞助并参与红帮文化研究。

2007年5月27日,培罗成鄞青希望小学在九江市彭泽县建成,还有培罗成在该县投资近亿元的九江英皇制衣有限公司建成。

培罗成的社会责任承担方式与路径是:厚待员工、创造和谐企业、传播红帮的服装文化、偏重于抢救民间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的公益事业等。保护传统与保护未来并重,成为培罗成履行社会责任的非典型的独特方式。

2.案例点评与视点透视

即使现在看来,小作坊能聘请到大师级人物仍是一个传奇。这是新宁波帮早期成长的一个经典动作:梦想宏伟立志创牌,不惜一切的争行业智囊。那段时间里,在北京、上海各大科研单位的教授们身边最卖力“讨好”的,既不是国企领导,也不是学子们,而是“只有十来个人、三两间厂房”的宁波帮为代表的商人们。这种经典动作,至今仍在不断上演。相信对眼下创业的有志者仍具经典启示。

培罗成发展初期又遇难题:同业巨头近在眼前,类我者云集,遭遇的竞争方式都是饱和式攻击。对抗还是顺从?这是每时每刻的生存问题。20世纪90年代,在宁波鄞县那块十平方公里的地方,云集了包括雅戈尔、杉杉、培罗成、罗蒙、太平鸟等十几家闻名全国的西服厂商以及近2000家纺织服装企业,竞争空前激烈。以至杉杉这个巨头为寻找更大空间搬至上海。如何与巨头们共生共荣?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每个产业集群里的企业都面临着这个经典难题。

“在服装业生产一件高档西服不难,难的是打造这件好西服的品牌,品牌的打造也许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陆信国兄弟接过母亲的班,虽历两代,但时间不过十年左右,培罗成的经典品牌却迅速建立,这也是宁波服装的一个代表性现象。像杉杉、雅戈尔、培罗成一样,众多宁波的服装企业尽管出身卑微历史不长,但宁波帮强烈的品牌意识使其创造奇迹———品牌也能快速打造。

“谁说商务不休闲”,套用现在太子龙的一句广告,当时的培罗成独辟蹊径,来了个“谁说西服无职装”,硬是在空前饱和的西服市场上开辟出职业装这个广阔天地,“从红海走到了蓝海”。培罗成总结自己具备红帮裁缝技巧的优势,提出一针一线的真情服务,用做高档西服的设备,为企业的员工手工定制职业装,挖掘到职业装这个细分市场的金矿,成为打造中国商务形象者。在成熟的产业集群中,发现并建立独特的优势,在细分市场中成为领导者,这是培罗成提供的经典答案。

家族企业换代的经典难题:子孙不肖与不和之忧。据专家统计,时值家族企业换代高峰,如何交接班成为企业界的热点问题。比如方太近期举办的民企二代培训广受追捧。除少数洒脱和幸运的民营企业家寻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接班而不考虑外,大多数都在困惑如何避免子孙不肖或不和。史利英在1989年先后送两个儿子赴日本留学,1992年和1993年在陆信国、陆宏国兄弟俩回国时用激将法将其留在自己企业里,但并不赋予大权,直接送到一线当普通员工,如陆信国就被用为销售员,独自开拓杭州市场。

9年后的2001年,史利英才退居二线,陆信国任集团董事长、陆宏国任总经理。学识经验的累积与母亲的言传身教,让兄弟俩具备接班能力;共同的留学经历和创业经历,使兄弟俩合作默契。2007年,培罗成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位于中西部的九江制造基地顺利落成,旗下的“卓洋”系印刷、电子、投资和国际贸易公司迅速成长。培罗成家族的产业做得比以前更大,足够兄弟俩打理的。这些前瞻性的安排,足以成为换代的经典案例。

民企社会角色的经典难题:生产利润还是生产幸福?这实际上是另一个当下的社会热点,即企业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史利英母子将企业打造成一个小社会:为职工建造了100多套住宅;办起了职工幼儿园;企业逢五逢十的周年庆给几百号老员工丰厚奖励;职工事无巨细只要求助史利英均像个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一样给予解决。史利英说:“员工有困难,就是企业立功的时候”,并且经常劝谕:“办企业的人,要牢记是员工创造了这个企业。”这种现象在宁波帮的企业里并非个别,培罗成是特别典型的一个。

培罗成并不甘于企业内的和谐,热心于社会事务也是其给世人的经典印象。为社会做了很多公益事情,大量捐资保护传统文化和资助贫困学子上学,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案例8】俞敏洪与新东方:敢拼才能赢

1.案例简介

北京新东方学校,1993年10月建校,在短短的十年内,从最初的三四名员工、二三十名学生,迅速发展成为今天全国最大最有名望的出国考试培训、国内考试培训、口语、基础英语培训、大学英语培训及电脑培训的基地。学校提供的培训内容包括 TOEFL、GRE、GMAT、TSE、LSAT、IELTS、美国口语、英语900句、听说速成、《新概念》、美国口语、英语语法、四级、六级、考研英语、听力提高、语音速成、高级口译、写作提高、英语高教自考培训、中学英语、少儿英语和小语种培训以及职业和大专教育等多种项目。同时,学校还为学员提供出国资料的查询、留学咨询、美国签证咨询、国外大学联络及Internet等相关的服务。每年,新东方培训学生总数超过10万人次,听过新东方各类讲座的学员达数10万人次。慕名而来的求学者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不少已经出国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国专门来新东方报名上课。新东方已经成为出国信心和质量的保证。新东方的成功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奇迹,它成为成千上万学子们向着更高目标奋发前进的摇篮,引领他们走上人生的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培养了一批批跨文化交流的卓越人才。

俞敏洪认为,无论是作为普通个体还是企业家,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实现自身的愿景,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愿景,有了这个愿景之后,还要具体制订一个计划,通过脚踏实地的奋斗去实现这个计划。要不断地给自己创造成就感,一个人一开始就想做比尔·盖茨,学哲学的一上来就想超过黑格尔,这种人可能最终会一事无成。人应该有这种宏大的理想,但更要知道去实现这个理想的每一步应该怎么去做。在你定好了目标之后,要实现它有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也有可能只需几年的时间,因为只要努力,常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就。光有奋斗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光有理想、精神,但不知怎样一步步去做,也是不行的。所以说要先分析自己的现状,分析自己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到底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你给自己定了目标,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一步一步地实现这个目标。树立具体目标和脚踏实地地去做是同等重要的。新东方的精神是“爱拼才会赢”。

(1)用“3H”的企业精神强化“奋斗才能成功”的理念

新东方认为,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称为“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就是他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新东方是一个知识分子群居的企业,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角度来说,怎么样允许并且尊重个人空间的存在,不遗余力地帮助别人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实际上是尊重人才、尊重个性、尊重生活方式、尊重独特思想,也是尊重才华的一个具体表现。扼杀个性和创造力的结果是,同时也扼杀了企业的活力。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扼杀个性和创造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力,因为创造力就是一切,有了创造力,即使没有市场也可以开拓市场。不仅如此,有了创造力,你还可以挤进别人已有的市场,甚至在别人跟你竞争的时候,你尽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击败对方。反之,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创造力,则它只能笃守市场直到最后逐渐丧失市场。

尊重个体、私人空间,尊重个性的张扬,这是新东方在走向现代化企业的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应该非常重视每个人的个人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空间,他的身心一定是不健康的。不仅如此,他还会把自身的这种不健康的因素传给他的周围,比如在和同事接触时,会造成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的结果是让别人也感到不快活,这种东西恶性传播的结果,势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氛围。其实,尊重个人空间是前提。教育的追求有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可以用大写的 H来表示,即新东方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核心。

第一个H(happy)是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新东方对于每个人来说,不管你得到多少报酬,你的职位有多么权威,如果你所从事的事业对你来说不是快乐的,那么这件事情对你就没有多大意义。无论是做教育还是求职本身莫不如此。新东方要努力做的,就是要竭力为大家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全体员工每一天都工作得非常开心,这应该成为我们企业文化首要追求的目标。

第二个H(healthy)是每一个人都要力求自己精神和肉体的健康。一个人如果精神不健康的话,则势必要影响到他工作的表现和人际关系;如果他的身体不健康,那么即使有再好的梦想也缺乏实现的第一平台。所以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大家的身心健康,能不能去关心员工各方面的需求,应该成为领导人的最高意识。因为对于置身在新东方平台上奉献的人来说,如果他们的健康没有得到保证,企业就会失去继续发展的基础。健康保险只是以防万一,所以应把关心大家的健康融入企业平时的工作中,只有这样,新东方才会真正吸引人。这是第二个新东方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一贯倡导的理念。

第三个H(helpf ul)是一个人应该力求成为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它要想吸引人,就必须展示其强大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不仅是对外展示的一种形象,还是企业行为的内在精髓。如果内部协调不好,或者内部协调好了,但是部门和部门之间经常扯皮,既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也不能形成资源的相互利用。

在“3H”的企业精神的指引下,新东方把“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以质量取胜”作为企业的宗旨。新东方学校想尽一切办法,狠抓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学校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教学水平和每个学员的个人成功之上。新东方拥有一支声誉卓著的教师队伍。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都从北美学成归来,投身于新东方事业。每位新东方教师都经过学校严格的考核,通过学生无情的课堂检验,对自己讲授的专业有着精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教师们独特而新颖的教学风格,构成了新东方特有的课堂风景线。新东方教师编著的大量著作已经成为各领域的权威性著作。无与伦比的教学质量,学员入学前后判若两人的学习效果,是无数新东方学员慕名而来、满载而归的根本原因。

为一代青年提供切实有效的英语培训,在出国求学奋斗的道路上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为21世纪的中国培养世界级的科技、文化和管理人才,成为新东方神圣的职责与使命,也成为新东方永恒的光荣与梦想。

(2)愿景、具体计划和脚踏实地的奋斗

新东方俞敏洪以学生考托福出国留学为例讲述愿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生首先要设立一个目标。要有一个自己的计划,最起码要知道自己未来三年内要干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知道,就意味着你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目标。因为假如你不知道自己三年后要干什么,你就不会知道今年要干什么,不知道这个月要干什么,也就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在你为自己设立目标的同时,要计划一下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行性。比如说,你的目标是申请去哈佛大学读书,你现在就要想一想,去哈佛大学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你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你自己不具备这个条件,你今后应该怎么去做。这样才能每天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努力方向。

俞敏洪认为,无论是作为普通个体还是企业家,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要实现自身的愿景,必须具备三种精神:

第一是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在你成功以前,你永远是孤单的,没有人能帮得上你,God help those w 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只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所以,人永远是孤单地在奋斗,不管有多少人在你的身边,你要真正达到成功,主要是靠你自己。

第二是忍受失败的能力。因为生活当中失败太多了,很多托福学生第一次考了550分,第二次考了570分、第三次考了580分,要考好几次才能通过。但是,你要能够经受得住失败,并且从失败中奋进。新东方徐小平老师原来是学音乐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他考托福就考了三次,第一次考了500多分,第二次还是考了500多分,终于第三次考了600多分。所以如果你一次失败之后不能承受这次失败带给你的压力,那你也就等于真正失败了。因为人生活中失败为多,胜利为少。你行动九次,大概六七次可能是失败的。每次行动都成功的人并不多,诸葛亮打仗的时候更多的是失败而不是胜利,但他却一如既往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因为他有精神支柱,他想建设蜀国,不辜负刘备的希望。好多同学失败以后常常找外在的理由,如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学习不好是因为教师太糟了,或者是因为没有时间等,这些所谓的外在理由,都是为自己寻找逃脱责任的借口。让我告诉你,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你失败了,没有任何外在的理由。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

第三是忍受屈辱的能力。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受到侮辱。韩信之所以能够成就最后的大业,就是因为他有忍受屈辱的能力。当时他不得不钻裤裆,因为如果不钻,他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他被那个人杀掉,从此就没有韩信了;第二个就是他把那个人杀掉,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从此也没有了韩信,因为他杀人了,杀人者偿命,这是中国的原则。所以从此历史上不会有韩信这个人。他之所以能作为忍辱负重而成大业的形象千古流传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因为他钻了裤裆。当然我们不是鼓吹大家去钻裤裆,你钻“裤裆”的同时你的眼睛是看着未来的,你心中有着远大的目标,有了这种目标以后,忍受暂时的苦难和屈辱是无关紧要的。

所以,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如果你忘了这些,只是一门心思地学,学到最后你什么都没了。因为你没有精神状态,没有精神状态的人不可能有成就和创造。每当太阳升起,伴随着清晨的到来,你会在心中产生新的希望。于是你开始确定这一天的目标,并就此开始铸造人生过程中的又一个新的环节。但如果你的心中全无目标,不知该去做什么,或者一切仅由别人支配,那么,你的生活就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你自己的生活!创造今天,从一天一天开始。你所能掌握的一切就是今天,而今天很有可能就是你这一生的转折点。今天,也许你终于等到了你所钟情的人。今天,也许你遇到了影响你一生的重要导师。今天,也许你会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人生的真谛!今天,请你努力一把,你就会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新东方的校训是: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它激励、感染了无数的学生走出人生的低谷,迈向未来的辉煌。

对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来说都一样,技术上的东西很容易学到、很容易模仿,最难模仿的是持之以恒的理念。以学习英语为例,两个月的时间,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技术的模仿虽然重要,但技术如果没有思想进行引导的话,是不能持久的,不可能有不断创新精神的。新东方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就是因为新东方除了教授学生技术上的东西以外,还教给了学生比技术本身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东方的精神。一个人如果想成功,必须要具备技术以外的东西。如为人处世,做事的心态,做人的胸怀、理想、追求和目标。没有胸怀、理想、目标,你是做不成什么事的,因为你不知道你做一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把它做好。如果一个人没有胸怀、理想、目标,就算你的技术再好,也只能是一个工匠,你为这个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很有限的。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不是完全由技术上的东西决定的,而是由理念、心态决定的。比如,美国的技术很发达,但美国发达的技术是怎么来的?他们先进的技术来自于那种崇尚挑战、崇尚创造力的理念。

2.案例点评与视点透视

(1)以案例、故事来强化受众(学生和员工)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是新东方企业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俞敏洪举例说,王某是一个中专毕业生,但是最后到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去读书。他中专毕业后分到了河南内地一个小县城的县政府工作,工作两年以后,他觉得在县政府的工作平庸无奇,而且周围的人都不思上进、平平淡淡。于是他就想要比周围的人生活得更好一点。他辞了工作,背着个破书包来到了北京,在北大旁边租了个小平房,开始自学高教自考课程。在北京学习了三四年后,终于通过考试,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在学习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些北大的教师和同学,这些人就鼓励他考北大政治系的研究生。于是他在拿到高教自考大专文凭后就开始准备北大政治系研究生的考试。经过两年艰苦的努力,他考上了北大政治系的研究生。在北大上了三年研究生后,他只想毕业后能留在北京工作,并没有想到要去国外留学。但是在上学的时候,他看到周围的同学好像都有毕业后留学的打算,另外,偶然的机会使他认识了新东方的一些教师,经新东方教师的分析,觉得他出国留学很有希望,唯要准备的就是要通过TOEFL和GRE的考试。于是他又决定考TOEFL和GRE。因为英语基础不是很好,准备了两年多,最后TOEFL考到了600多分,GRE考了2200多分。有了TOEFL和GRE的分数,就具有出国最基本的条件。于是他就开始联系国外的大学。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想联系美国一般的大学,但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他有了联系好大学的想法。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开始联系哈佛、耶鲁等学校。最后他被哈佛大学录取了,但是哈佛大学没有给他奖学金,他又到处借钱做自我担保,在签证时签证官一看他是去哈佛大学读书,只例行公事地问了他几个简单的问题就给了他签证。因为他没有奖学金,所以带着方便面到了哈佛,去了哈佛后过得很艰苦,第一年拼命地学习,成绩优异,因此第二年哈佛大学就给了他奖学金。1999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在世界银行工作,年薪很可观。2000年,他回到中国,寻找在中国发展的机会,希望在国内干一番事业。他的奋斗过程很艰苦,也很令人佩服。从一个中专生奋斗到哈佛大学,他整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他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去哈佛读书,他只是想取得大专文凭。但是,当第一个目标达到了,肯定会有更高的第二个目标,当第二个目标实现了,肯定会有更高的下一个目标。

(2)竞争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新东方认为,在社会中一定要通过竞争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体育比赛中,谁跑得最快,谁就是冠军。在日常生活中,竞争是无形的,但却是非常残酷的。整个社会的竞争体系结构是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你可以说我不竞争,我每天吃吃饭、睡睡觉不是挺好的吗?当然你可以这么做,但是整个社会并不允许你这样做。因为如果你这么做,你就会被社会抛在后面,落在金字塔的底层。在金字塔的底部只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你会感到整个金字塔的重量都压在了你身上,好像整个社会都在欺负你。二是由于你在底部,感觉见不到阳光。你通向金字塔顶部的唯一道路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顶部就会在险峰见到无限风光。你想出国留学其实并不难,每年中国有两三万人拿到全奖到美国和加拿大去读书,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并不是很困难的。但假如你想去哈佛大学读书就很难。哈佛大学每年只录取一二百名中国学生,你就加入了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行列中,如果经过努力你跻身于这一二百名当中,实际上你就爬到了出国留学这座金字塔的顶端。而且大家也可以看出,在爬金字塔的过程中,你越往上走竞争也就越激烈,你的对手的能力也就越强。你想在能力高强的一群人中取胜,你的能力就要更高,你就要加倍地付出劳动和努力。但如果你想退出竞争,结果就会很惨。退出竞争意味着你将失去更多的能力,最后到绝望的边缘。

(3)技能的培养

什么是技能?新东方认为,对于一个有知识的人来说,要弄清什么叫技能?陈景润研究数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最后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获得了终身的荣誉,这就是知识技能。技能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能自尊、自爱、自信地活下去。你要想自尊、自爱、自信地活下去,你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你可以用这种能力来换取世界上你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包括财富资源和生活资源。简单地对技能做一个概括,技能就是抓住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研究的东西,一直研究,直到全世界都公认你在这方面的能力,这个时候你就达到了技能的最完美的境界。

(4)培育爱智慧的情节

新东方认为,知识了解得越多、越全面就越好。但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所有国家都把最高学位叫做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英文叫Doctor of Philosophy,意味着智慧。所以,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没有智慧的人生是灰暗的人生,没有洞察力和判断力的人生是没有方向的人生。因此,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我们周围的事物、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作出自己智慧的判断和洞察。如果再把它加到技能之中去,这样就既有技能,又有了判断能力,当你进入社会的时候,社会一定会非常欢迎你,因为你是一个既有智慧又有能力的人。

同类推荐
  •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团结、服从、协作、沟通》写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了,我们不需要特立独行的英雄,而是需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体。成功靠朋友,跋涉的险选中离不开支持与鼓励;成长靠对手,困难与挫折能给予你亨炭的经验;成就靠团队,完美无缺的台作才能让你登上理想高峰!
  • 非常营销

    非常营销

    娃哈哈一年销售近60亿元,广告投放超过5亿元,产品覆盖几乎中国的每一个乡镇。从1994年起,它就是中国最大的饮料食品企业,2000年一年的销售总量是排在它后面的第二到第五大饮料食品企业之和。娃哈哈的营销模式,迄今是中国营销界一个十分诱人的谜。
  •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任正非:管理的真相

    《时代周刊》曾评价说:“年过六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7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经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的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经把华为视作‘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 商用心理学全集

    商用心理学全集

    本书通过七个主题力求全面、生动地向读者介绍“商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巧。包括:商务场合的身体语言破译、商务场合的细节识人方法、读懂消费行为的心理分析、把握顾客心理的情感营销战术、成交高于一切的销售心理把握、企业管理阶层的领导心理法则、职业生涯常青的个人心理自助。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心”想事成、用“心”管理,赢得快乐,赢得未来!
  •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新手入门)

    《电话销售18堂必修课》内容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强,全球经济激烈震荡,各种销售渠道的效率陆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各企业纷纷追求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业绩。同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改变了销售渠道的形态,这就决定了企业只有更好地依靠高科技手段,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电话营销”应运而生,由于它依靠科技优势,而且符合现代人追求快速、方便的消费模式,再加上成本低、效益高的特性,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销售渠道的新宠,在某些行业或企业中甚至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销售方式。
热门推荐
  • 终极暗皇

    终极暗皇

    茫茫浩瀚神秘宇宙边缘究竟在哪里?宇宙边缘外又是怎样的风景?古老星河下覆盖着怎样的真相?在那黑暗不为人知的深处,似乎真有“神”的存在?。。。。。。无数的真相,无数的疑问,只因一次偶然而开启!!!就让我们用科技的力量去探索恒古星河的传说,揭开神秘宇宙的面纱。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拯救

    拯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墓之鬼眼

    墓之鬼眼

    她,一个中性人,从小就在孤儿院,每在每月初一、十五和月圆之夜变成男性,而且天生带有阴阳眼,小时候孤儿院的人总视她为怪物、异类,她长大之后遇到一位算命先生,她开始遇见了各种灵异事件,也从事了特殊职业。
  • 杀唐

    杀唐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意外穿入唐末乱世;除了拯救衰败的镖局,更有睥睨天下,剑指中原的野心;待黄巢死后,我为黄巢!振兴大齐,杀唐逐鹿!灭朱温,收克用,平南诏,吞吐蕃;乱世枭雄,舍我其谁!!!
  • 乖乖相公束手就擒

    乖乖相公束手就擒

    她是南宫家的女儿,自生下来就备受宠爱;她还是第一杀手组织的主人。她天生有一副可爱,清新的面孔,但却与内心极其不符。他喜欢她,她却不知道;无奈,他只好默默保护她。风云突变,他变得冷酷无情,而她却在此时明白了自己的心。看这个集宠爱,智慧,腹黑,可爱的女孩如何追这个冷酷无情的他吧。、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我是修罗吗

    我是修罗吗

    移民穿越系统让他回到自己的面位……“玩家?哼!这里不是让你们做游戏的地方,无论你们是怎么来的……滚!”
  • 异案CIS

    异案CIS

    他来自神秘豪门,她来自武学世家,却因为一次神秘事件,开始了一段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
  • 气象成语

    气象成语

    绝对实用 绝对幽默此系列是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一整套趣味成语学习书。用有趣的动漫图例诠释成语,便于小读者巧记知识:既能轻松理解成语含义,又能通过例句学以致用。此外,还为读者增加了趣味科普知识栏目,扩大小读者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