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4900000004

第4章

摄法第八。论二谛摄法。为当尽不尽耶。常有三解。第一庄严云。二谛摄法不尽。所以然者。若是惑因感虚果。此即是世谛。虚果故可空。即是真谛。而常住佛果体非虚假。故非世谛。不复可空。故非真谛。引仁王般若云。超出二谛外。第二开善解。二谛摄尽。故云。法无不总义无不该者。真俗之理。舒之即无法不是。卷之即二谛尔已。故大品云。设有一法出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如梦。大涅槃空如来空。第三冶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所以然者。佛果是真实之法。无复虚假举体妙绝。故真谛。举譬如水本澄渟以风潮因缘故生波浪。若风息浪静还复本水之清。内合本唯真谛之理显。烦恼之风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还一真之理故。大经云。世谛生死时名生不生死者尽也。不生死即是佛果。生灭言世谛。今并不同。第一解佛果出二谛外者。大品云。不见有法出法性者。是名与般若相应。今还有一法出二谛外。即非相应也。不同第二解者。若言佛果为二谛摄。即佛果定在二谛之内。定是有无。成论云。佛虽在世不摄有无。况灭后耶。中论云。如来在世不言有与无。如来灭后不言有与无。云何有无所摄也。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问今时所明二谛摄法尽不尽耶。解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又欲令摄尽即尽。欲令摄不尽即不尽。无所妨碍。何者一家有单复六种二谛。前后明三种二谛。有时有三谛。有谛无谛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有时摄三谛为二谛。有无并世谛。非有非无为第一义谛。乃至二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就此义得无有出二谛。问学佛二谛云何得失。请为陈之。答有十句。一者定性二谛为失。因缘假名二谛为得。问今只举成论明三假义不堕失门。彼明。三假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即三假而常四忘。即四忘而常三假。即三假而常四绝故。有不自有。即四绝而常三假故。空不自空故非性义。今问。三假为世谛四绝为真谛者。世谛之有为待真空。彼答云。世谛待真谛者。即世谛为能待。真谛为所待。二谛便是相待假。何得云三假为世谛四绝为真耶。若三假世谛之有不待真空者。既不相待。便成自性故不可答也。真谛之名为是世谛摄为真谛摄。若是世谛摄者。即世谛还待世谛。长还待长。若真谛之名为真谛摄者。真谛无名。何得摄名。问相待假者。成实师云。成已而待。中假师云。待已而成。此云何答。不然。论文自破云。未成云何待。成已云何待。今义待时即是成。成时即是待。故无前后之失。二者有无门。山中兴皇和上述摄岭大朗师言。二谛是教。又言。五眼不见理外众生及一切法。此是二谛外。二谛不摄。理内二谛。宛然而有。不解大师意。执理内理外有异。三者有本无本门明得失。他无本今义有本。不二正道。是有无之本。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不趣。悉皆寂灭性。故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非无。故言远离一切趣。问何故以二谛为教门。答以有无为教略有五义。一对理明二谛是教。以理无二故非有非无。今说有说无故有无为教。二者望圣人体。有无未曾有无。今说有无。此为教缘。故有无为教。三者为拔见。旧义执有无是理。由来既久。即二见根深难可倾拔。摄岭大师。对缘斥病。欲拔二见之根令舍有无两执故。说有无能通不二理。有无非是毕竟。不应住有无中。有无为教。四者以有无是诸见根。一切经论盛呵二见。斥于有无。如凡夫著有二乘着无。又爱多者著有。见多者着无。又四见多者著有。邪见多者执无。又佛法中。五百论师。执有闻毕竟空。如刀伤心。方广执无不信因果。又为九十六种外道所执不出有无。诸佛出世复云有无是二理者。便增诸见心。何由可拔。故今明有无是教门。能通不二之理。不应住有无中。以欲息诸见故。经论明有无是教门。五者禀教之徒。闻有无是教。能通正道。超凡成圣。故有无是教。问以何文证二谛是教。答文处甚多。举一经一论。论云。佛依二谛说法。故二谛为教。大品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着空者说有。经论佛菩萨皆明二谛是教。问若以五义二文证二谛为教者。今亦以五难二文明二谛非教。一者若二谛是教者。佛说时即有。不说即应无二谛。若尔本以二谛生于二智。佛不说二即无二智。既无二谛。佛何所照有二智。二者若世谛是教。六度等行皆是世谛。佛不说世谛即无世谛。便无六度等行。若尔但有诠教法宝。便无涅槃法宝。三者二谛为境发生二智。二谛名境界法宝。若二谛是教。但有诠教法宝。亦无境界法宝。若言教生智故转名境者。佛不说教即无教可转。便无有境。四者若二谛是教。色等万法皆是世谛。世谛既是教者。色等万法亦应是教。若尔佛不说世谛。即无色等万法。五者世谛是教者。世谛唯有教火应无实火用。若火唯是教。口中说火即应烧口。次二文证二谛非教。若言真谛是教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而教即有佛方有。无佛即无。何即得常住。经云十二因缘有佛无佛常自有之。故知。世谛非教。答谛有二种。一于谛二教谛。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是有名俗谛。约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名俗谛故。万法不失。于圣是空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悟不有无故。有无是教。而旧义明二谛是理者。此是于谛耳。于谛望教谛。非但失不二理。亦失能表之教。问于凡是有既失者。于圣是空亦是失不。答一往对凡夫明圣为得。若望教谛皆是失也。以色未曾有无而作有无解故为失。问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亦是失耶。答一往于谛非但不得表不二理。亦不得能表之教。但是谓情所见耳。若识两种二谛。即五难自祛。问虽有此通。犹未可见今说色有无是教谛者。不说有无即无教谛。答以说为教者。佛不说即无教谛也。问若尔者唯恒有二于谛耳。即无因缘有无。答一切法常是二于谛有无。亦恒是因缘有无。若于二缘即是二于谛有无。诸佛菩萨了此色即因缘有无。然于与教未曾二于二教。若因缘有无未曾有无。如此有无能不有不无。故名为教。问他亦云因缘有无。与今何异。答今言因缘有无。此是方便说耳。圣为教化众生故。说是有无。叙此有无为教也。他明道理既是有无。故今不同。但取此一意为正答也。问有无望佛菩萨即是因缘有无。即是因缘境。云何言是教。答是因缘有无可两望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即是教也。问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门。他亦云。照有无有无是境。说有无有无亦是教。与今何异。答他但得二于定性有无。此有无不得开不有不无故不教也。又因缘有无是境耳。定性有无非境也。何者有不自有。由无故有。无不自无。由有故无。是有由无故有。有是无有。悟此因缘有无。能生二慧。既是定性有无。即生断常二见故不得名境也。次说不说门明得失。他但明世谛说真谛不说。世谛是三假。假故可说。真谛是四绝。绝不可说。众师同此一解。今问。世谛唯可说真谛不可说。岂非定性耶也。答今义世谛虽可说。说即真不可说。真不可说即俗可说故。非是定性。问俗即真故不可说。此为是俗不可说为是真不可说。还是真不可说者。若尔即俗无不可说义。岂非定性耶。答今总观经论。具有四句。一世谛说真不说。二真说世不说。三俱说。四俱不说。此四句有多门。今具叙之。一者世谛说生灭。真谛不说生灭。故云世谛说真谛不说也。二真谛说不生灭俗不说不生灭。故真谛说世谛不说也。三世谛说生灭真谛说无生灭。故二谛俱说。四世谛不说无生灭真谛不说生灭。故二谛俱不说也。问此四句出何处。答释论初卷云。人等世谛故有。第一义故无。如法性等。第一义故有。世谛故无。即是斯义。二者明生灭。此是世谛说。不生灭是世谛不说。不生不灭是真谛说。非不生非不灭是真谛不说。是即二谛俱说俱不说也。三者说生灭说不生灭。皆是世谛故说。真谛不说生灭。亦不说不生不灭。故云。世谛说真谛不说也。四真谛说世谛不说者。世谛虽说生灭不生灭。实无所说。真谛虽无所说。而无所不说。问世谛虽说而无所说。无所说即入真谛。真谛无所说。而无所不说。还是世谛。何处有世谛不说真谛说耶。答有所得定性义如此耳。世谛自是说。若无所说即属真谛。真谛自无所说。若有说还属世谛。如此真俗皆是障碍法门。今明。诸佛菩萨无所得空有。因缘无碍故。空是有空。有是空有。空是有空。虽空而有。有是空有。虽有是空。说是不说说。不说是说不说。说是不说说故。虽说而不说。不说是说不说故。虽不说而常说。故得世谛不说而真说也。问中论云。俗谛有言说。第一义谛无言说。诸人言。真谛无名言。一切名言皆是世谛。若言教为真谛者。言教生灭故真谛应生灭。若真无生灭。汝今何以言真谛并是教耶。答不以言教为真谛。乃言。说真说俗故言真俗耳。四者显不显明得失。有所得有无。定住有无。不能显道。无所得有无。方能显道故言显不显门。五者理教得失门。他但有理无教。今有理教。六者浅深门明得失。他但明空有为二谛故浅。今明四重二谛故言深。七者理内外门明得失。一理外义。二理内义。若心行理外故云理外。心行理内故云理内。八者无定性门明得失。如一色未曾自性。亦非是假。于性缘成性。于假缘成假。理内外得无得亦然。如一色未曾真俗。贪人见色为净。不净观人。色为不净也。九者约相待门明得失。问此对治何人耶。答凡有三义。一为学摄论人不执三性存三无性理。三性者依他分别真实。分别性者。即是六尘为识。所分别故言分别性。依他性者。本识为种子所依故名依他。真实性者。二无我真如。三无性者。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他无生性者。知本识无生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无性故真实无生性。三论云无性法亦无。他家不遣三无性。今论遣三无性故。言皆得相待也。十者泯得失门。若见上来诸义为失。以无内外泯性假为得。故皆为失。若能无得无失。不知何以目之。强称为得。故以十门分别他今二义也

辨教第九。常途诸师。顿渐无方三种判教。于渐教中有五时二谛。初四谛教时。事理二谛。般若教时。空有二谛。净名经褒贬二谛。法华经三一二谛。涅槃教常无常二谛也。今义菩萨声闻藏判于佛教。今明。小乘明事理二谛。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问若尔者涅槃经明。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以空为世谛。以妙有不空为第一义谛耶。答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若汝所问。何故经云迦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亦空并空。岂非空为第一义有为世谛耶。问四重二谛有文证耶。答文证甚多。经云。或说世谛为第一义谛。或说第一义为世谛。或说空有为世谛。非有非无为第一义谛。问华严经为是释迦所说耶。答释迦有两名。卢舍那释迦。卢舍那名普遍净。乃是功德之名。释迦性名。又见者不同有二佛。故舍那在净土说法。释迦在秽土说法。故约见者。修者为报佛短者化佛。乃如此方释迦为本。十方分身释迦为迹。故言。舍那为本释迦是迹耳

明同异第十。有两师。一者空假名。二者不空假名。不空假名者。但无性实有。假世谛不可全无。如鼠喽栗。第二空假名。谓此世谛举体不可得。若作假有观。举体世谛。作无观之举体是真谛。如水中案爪手举爪令体出。是世谛。手案爪令体没是真谛。今明义。就此两义为三阶。一往俱非前二解。不同食栗者。假有法恒不空。假壁内空无性。岂非即有是空耶。所以亦不同第二解者。若没举体空。即无复世谛。若出时举体俗有。无复真谛。亦不得并有时便空空时便有。第二阶会时。亦并得会。虽复有而空。即空而有。但言空时。亦不失有。言有时。亦不伤空。还同第一不空世谛义。而未始有一有而不空。无有一空而不有。空时举体空。有时一切有。亦得还同第二空世谛义。第三阶一取一舍。硕乖食栗。取用案爪。从来二谛。不成案爪义。从来有二理各别。岂得称为案爪二谛。今始得用此义。以唯是一爪本非出没。譬如唯是一道非有非无。而爪用中有时而出。有时而没。譬二谛用。或时说俗。或时说真。所以始是案爪义。此譬亦小分之说。爪没时不出。出时不没。今无有有时不空空时不有。此处不齐。不得举出没为譬。今出无别出。还是没者出。没无别没。还是出者没。故空无别空。说有者为空。有无别有。说空为有故也。次周颙明三宗二谛。一不空假二空假三假空。空假者。开善等用。假空者。四重二谛中初重二谛。虽空而宛然假。虽假而宛然空。空有无碍。问若假空者。假生不生时。为当不于实生不假生耶。答不生有三种。若假生不生。此无性实生义。二者自有假生不生不于假生为世谛中道。用真谛之假为世谛中。三者明假生即不生。安不生置真谛。若不生不灭合论有三种不生不灭。一者不性生灭明于俗谛。二者不假生灭明真谛。三者俗谛为有故明不生。真谛无故明不灭。二谛合论故言不生不灭

同类推荐
  •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医十病

    医医十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花聚陀罗尼咒经

    佛说花聚陀罗尼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风源珠

    风源珠

    这是一部关于“风”的作品,主角挣扎奋斗,携风源珠,走风的道路,走出风的精彩。
  • 傲世仙姬

    傲世仙姬

    修仙之路凶且险,处处是陷阱。大乘期修士重生为伪男废柴,要重站巅峰,谈何容易?不过不怕,不怕,咱女主肌肉发达,内心强大,看她如何避险除凶,填平陷阱。最终,傲视乾坤!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终极一家之公主殿下来了

    终极一家之公主殿下来了

    作者不才,暂时不写。但主要狐狸精家族的公主来到终极一家。
  • 皇后要翻墙

    皇后要翻墙

    她是用医世家的第六世的第二十五代传人,一次手术就够几年生活费。只不过背啊!一不小心就滚到了古代,还是一个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这也就算了。可为什么还有两个皇帝?好吧好吧。心理承受力强。这也就算了,可为什么这两个皇帝都是她的相公?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后宫竟然只有她一个女子!穿就穿嘛!可为什么还要穿越到一个娘不爱,父不疼,还是一个傀儡!他说过“娘子,若是要翻墙,为夫给你当垫子。”“为何?当真不怕我红杏出墙?”“不!因为你翻墙后,会看到我大哥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只要我们对你做到就足够了”
  • 阴谋征程

    阴谋征程

    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偶然的梦,踏上一个本不该踏上的征程,冷静时才发现,这可能并不是梦,一个大骗局,变成了命运之神的召唤。跨越2000年的谋杀,沉沦400年的大明遗国灵泉下虔诚的人们,拿着《圣经》的人们拿着《佛经》的人们放下自己的信仰,露出自己的獠牙。跨越全球的大寻找无数年轻志士因骗局而来到这里,活下去的,才是英雄!可能并没有鬼神,只是因为人类太过疯狂可能并没有信仰,只是因为人类寻求寄托没有理由,因为,现在,我将告诉你所有······
  • 打造黄金人脉

    打造黄金人脉

    本书列出了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七个定律与法则,如坦诚定律、友好法则、个性法则、主动法则、率真法则、虚心法则、感恩法则等,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金庸群英录

    金庸群英录

    同人游戏《金庸无双》的同人,讲述主角穿越至类似《金庸群侠传》世界历险,不同的是位面混乱,可能遇到古龙武侠、黄易武侠人物。看主角跟田伯光称兄道弟,大骂伪君子岳不群,携红颜快意恩仇,书一曲亦正亦邪的群侠故事。
  • 倾世血凰:傲世天下

    倾世血凰:傲世天下

    她,现代的一个金牌杀手,因组织听闻她要退出的消息,立马动身,想杀人灭口。最后,得了奸人的意,死了。她,异世大陆的一个不受宠的公主。那个王国强者为尊,她却没有灵气?也没有斗气??的确是这样,那里的皇上才不喜欢他的亲生女儿。后来,又因贱人所害,身消玉埙。但是,那是不能改变的吗?不,不是。当一个金牌杀手和一个废材公主共用一个身体的时候,改变了事实。命运的齿轮转动了,就停止不了了。既来之则安之,看她怎么修炼灵气,斗气。怎么在大陆过得风生水起。怎么把遍地美男收入囊中。怎么把天下闻名的神兽、超神兽、上古神兽统统驯服。什么?你说你会炼制王品丹药?不好意思,我11岁就会炼王品丹药了,13岁就会炼制神品丹药了。
  •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卷八)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