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0700000005

第5章

三教治道篇第二(下)

公子问曰。窃览道门斋法。略有二等。一者极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至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有三录七品。三录者。一曰金录。上消天灾保镇帝王。正理分度大平天下。二曰玉录。救度兆民改恶从善。悔过谢罪求恩请福。三曰黄录。拔度九玄七祖。超出五苦八难。救幽夜求叹之魂。济地狱长悲之罪。七品者。一者洞神斋。求仙保国之法。二者自然斋。学真修身之道。三者上清斋。入圣升虚之妙。四者指教斋。救疾攘灾之急。五者涂炭斋。悔过请命之要。六者明真斋。拔幽夜之识。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一日一夜。三日三夜。七日七夜。具如仪典。其外又六斋十直甲子庚申本命等斋。通用自然斋法。坐忘一道。独超生死之源。济度十斋。同离哀忧之本。始末研寻其功甚大。其间威仪轨式堂宇坛场。法象玄虚备诸楷则。衣冠容止济济锵锵。朝揖敬拜俨然斋肃。旋行唱赞真气自然。烧香花华神仪郁在。身心俱致感应必臻。宾主同谐自符景福。明真仪云。安一长灯。上安九火置中央。以照九幽长夜之府。正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夜中安一长灯令高九尺。于一灯上燃九灯火。上照九玄。其佛家娑罗药师度星方广等斋。威仪轨则本无法象。世人并见何所表明。

通人谓曰。余结发从师早经庠塾。备观百氏躬习三玄。爰自开辟迄于汉魏。不闻王者奉道为国家建三录之斋。攘天灾行七品之法。若言其法早行世者。昔洪水滔天四民昏垫。炎威铄石六合洞然。当尔之时。岂所不以道斋往救。眼看狼狈若是者乎。若救而得者。其文昌释羑武发疾瘳。复应是斋力所致乎。如其救不得者。岂复不是道斋虚妄乎。余尝历观道经备详其要。见玄中经云。道士受戒及符录。皆置五岳位设酒脯再拜。又案三张之法。春秋二分祭窖祠社。冬夏两至同俗祠祀先亡。及受治录兵符社契。皆言将军吏兵之事。又见上元金录简文威仪自然经云。上元总真。中元总仙。下元总神。常清朝向本命回心。礼三十三天者。摇头以两手指天。凤翔各九回。手摩额案两肩后拭两目案鼻两边上下两孔。各七过受录。用上金五两素丝五两食米五升薪五束。或用金人金镮金龙金鱼银人银镮银筒银榼等。莫不广陈金玉多费缯彩。但肆贪求之术。未闻出要之方。何者窃寻道士陆修静妄加穿凿制此斋仪。意欲王者遵奉其法。属梁武启运。道化不行。何以知之。案梁武先世事道。潜龙之日亲奉老子。至天监三年既得自在。四月八日出敕舍道。修静不胜愤恨。于是遂与门徒及边境亡命。叛入高齐。又倾金玉赠诸贵游。托以襟期冀兴道法。文宣帝令昙显法师挫其锋锐。修静神气顿尽结舌不言。其徒尔日并皆舍邪归正。求哀出家。未发心者敕令染剃。具如别传所载。时有偏执儒生。厥姓刘氏。自称汉末黄巾之裔。近承修静左道之余闻通人出修静叛梁所由叙入齐被戮之状。乃勃然作色攘臂而起励声言曰。夫子大人言何容易可不闻乎。造次于是则颠沛于是。寻三录七品并出灵宝自然洞神等教。独超生死之源。同离忧苦之本。传之在昔行者登仙。是以入道之士。冠冕服章佩符带印。操持简录接奉仙庭。扇古道而佐明时。修无为而崇上德。进则动飙轮而登金阙。转飞盖而游玉京。退则开小善而救三涂。运大慈而济六道。此其状也。

通人谓曰。夫言尚浮华。语非实录。犹牝鸡靡司晨之用。陶犬无守夜之功。何者检诸古史逖听先儒。不闻灵宝之名。未记天尊之说。讨其根起。皆是张陵伪经之所传也。其末学道士管见儒流不测所之奉以为实。亦未详道士之号从何而来。若能闻已勤行。当为子说。通人之言未止。儒生懅而应曰。余闻珠育于水铜生于石。取者委之传者迷之。若不委而传。窃为夫子不取也。三闾有言曰。道可受而不可传。其斯谓矣。今对夫子略叙大宗。案道教众经。并云。初应一气号曰大罗。在三清之表。置玄都玉京玉城金阙。天尊治在其中。宝玄经云。自然应化有十种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三号大道。四号至真。五号太上。六号老君。七号高皇。八号天尊。九号玉帝。十号陛下。统领一切立君臣之道。正一经云。上化三清以置仙真。圣王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一百二十。曹局千二百。仙官各治宫府。天曹普领星辰日月。分文垂象。令下界天子则而像之。故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先代圣君皆法此为治。又从一气化生三气。以应三君(言三君者。从三气生道者气也)灵宝九天生神章云有天宝君。是大洞神。灵宝君。是洞玄神。神宝君。是洞真神。天宝丈人则天宝君之祖。气丈人是混洞太元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十九亿万气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太有玉清宫。灵宝丈人即灵宝君之祖。气丈人是赤混太元无上玉灵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万气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宫。神宝丈人即神宝君之祖。气丈人是冥寂玄通无上玉灵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万气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又言。此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仍分为玄元始三气而治三宝。即三气之尊神(自然忏谢仪云。臣等归命东方无极太上灵宝天尊。臣今仰谢东方九无清天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帝君大帝君上皇老君二十九真人七十二圣高玄真君九老仙都君九气丈人始清天真东华玉宝高辰大司上相青童君元老九玄主仙真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青帝九气玉门神仙四司真人诸天至极上圣太神。下谢东卿无极世界五岳四渎神仙正真九叩头九搏颊也)洞神经云。有三三皇。故曰九皇。是初三皇虚无空同之变化。次三皇是玄元始之应变。后三皇是三元之变。以为三台化形接物。此九皇者并是大道妙用应化相生。及五帝行化。其次三王代代习真莫不法道。又云。三界二十八天之上。次四民天。从四民天到太清境。从太清境到上清境。从上清境到玉清境。从玉清境方至无上大罗。乃登极果。应化宫台难以言说。谓为道中之道。又是天尊之位处七映之宫。居九华之殿。坐金床而悦性。凭玉机以恬神。玉女軿罗仙童侍卫。分判善恶决断死生。凡是鬼神莫不崇仰。为天中之主。盖圣者之尊。惟鬼惟神可信可尚。是以古之贤哲率共依行。或隐迹于市朝。或藏形于林薮。或门人随从。或弟子咨询玉台之侣三千。庚桑之众非一。无不二观调心重玄涤想谈空极妙。扇大道以匡时修善立斋。运玄功而佐国。是以代代天子咸所遵崇。世世英贤悉皆钦尚。夏后钟山之感。汉文河上之征。妙应蝉联无时暂替。义非虚说出自由来。故称道教难可名也。

通人折曰。子能诵文不知求理。互乡之类诚难与言。夫凝冰惨栗。不能雕款冬之花。朱飙铄石。不能靡萧丘之木。举熠(淫入反)耀于日月之间非智也。拥甂瓯于鸿钟之侧非虑也。子所引文。今当立验。何者。礼云。太上贵德。郑注谓古之王者。老子云。太上下知。集注云。太古之世知上有君而不臣事。即三皇时也。天尊之号出自佛经。陛下之名肇于秦始。其公卿大夫及元士曹局。并用周官秦汉之制。而改头换尾以伪为真。所叙三皇。并引帝系谱等。其三界品次诸天重数。并依傍佛经假立名字。而增减出没似异而同。若上古已来实有斯法。庖牺着易未见叙之。往代皇王不闻奉事。周秦已后渐出讹言。庄子天运篇云。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有道。乃南从清沛见老聃曰。使道可献人莫不献其君矣。幸子思之。无多言也。而云三界之外别有京阙都城者。有识之徒咸所嗟怪。笑道论中备详其伪矣。庄子云。王台废疾之人。庚桑抱患之士。不行章醮未出符书。身着时俗之衣。口授先王之典。弗为道士靡戴黄巾。辄引将来欲何所表。纵夏禹开钟山之藏。不道天尊。汉文诣河上之游。绝无踪迹。案潘岳关中记嵇康皇甫谧高士传班固汉史文帝传及访父老等无河上公结草为庵现神变处事。并虚谬焉可凭乎。又言。道称教者。凡立教之法先须有主。道家既无的主。云何得称道教。以三事故道家不得别称教也。一者就周孔对谈。周孔二人直是传教人。不得自称教主。何以故。教是三皇五帝之教。教主即是三皇五帝。二者案前汉艺文志。讨论今古坟典。总判凡有九流。一儒流。二道流。道无别教。总在九流之内。据此而言。无别立教。何以故。无教主故。若言以老子为教主者。老子非是帝王。若为得称教主。若言别有天尊为道教主者。案五经正典。三皇已来周公孔子等。不云别有天尊住在天上垂教布化为道家主。并是三张以下伪经。妄说天尊上为道主。既其无主。何得称教。三者姚道安作二教论。唯立儒教佛教。不立道教。何以故。儒者用三皇五帝为教主。尚书云。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书。谓之五典。用坟典之教以化天下。毛诗云。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坟典是教。帝皇为主。儒得称教。佛是法王所说。十二部经布化天下。有教有主也。然佛是出世人。经是出世教。故得称教主三皇五帝是世主。三坟五典是世教。先以世教化。后以出世教化。事尽于此。摄法既周。为缘亦了。何须别有道教。又毛诗云。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天子有风能化天下。故得称教。道非天子不得有风。既其无风。云何布化无风可化。不得别称教也。据此而言。但有二教。纵称有道制入儒流。又老子是俗人。未断烦恼。有所言说。但序三皇之教化。河上公云。大道之世无为养神无事安民。谓无所施为无所造作。日出而起。日入而止。名为大道。无别天尊住于天上。此谓道是道理。淳和之气亦无形相也。又葛仙公云。吾师姓波阅宗。字维那诃。西域人也。亦不云天尊是我师也。

儒生问曰。道以自然为宗。虚无为本。其证非一。如太上玄妙经云。道曰自然者。道之真也。无为者。道之极也。虚无者。德之尊也。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无意若未生根。精聚化为其身。又升玄内教经云。太极真人问大道。以何为身。生在何许。名之为道。通言。夫道玄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

又灵宝自然经诀云。太上玄一真人曰。太上无极大道无上至真玄居虚无无形自然极虚无之上。上无复天下无复地。故曰无上至真大道。道虽虚无而能生一。为万物之本也。通人问曰。道能生一。谁复生道。若道无从生。亦道不生一。若道不从他生。一亦不从道生。若道自生。一亦自生。一既不能自生。道亦不能自生。若道自生道。亦道自法道。何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道不自法而法自然。亦可道不自生从自然生。若道不从自然生。亦一不从道生。又一不及道从道生。亦可道不及自然从自然生。一从道生道得称大。道从自然生亦可自然称大。道不得称大。若不称大应云小道。若道望自然即道法自然。自然即为道本。既道本于自然。即自然是常道不得是常。今道既称常自然亦常。亦可道法自然自然亦应法道。若自然为本道不得为本。自然为常道不得为常。若两个俱是常。亦两个俱相法。如其一法一不法。亦一常一不常。若言俱常即俱自然。既有自然不自然。亦有常有无常。若自然为本道为迹。本迹俱称常。亦可道为本天为迹。天道俱无常。今以道本对天迹。道常天无常。亦可自然对道迹。道无常而自然常。若道即自然亦天即是道。若天体非道体即一常一无常。今亦可道体即自然体。同体亦同常。今道法自然。云何得同体。既道法然不法还是然常道无常。若有常异无常。可得无常非有常无无常异常。何得令常异无常。由无常有常。有常故无常。常法尚无有何得有无常。若离常有无常。因余常有常亦离常无有常。是故知无常常法既无有云何有无常道。若称常便为诸见之首。如其称大复被域中所拘。鸟鼠二端何以自出。假令有道因药成仙耳。故袁宏后汉纪郊祀志云。道家者流出于老子。以清虚淡泊为主姤善疾恶为教。祸福报应在一生之内。畜妻子用符书。其修行不已。得至神仙也。

同类推荐
  • 复阴

    复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同治嫖院

    同治嫖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使辽语录

    使辽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ady From The Sea

    The Lady From The S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徐文长先生佚稿

    徐文长先生佚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剑鼎太虚

    剑鼎太虚

    江流儿,九品宗门安天阁的弃徒;公孙慕白,身怀皇室五行灵脉的孝文嫡子;君布白衣,不归崖上一战剑斩三千大能的天行者。且看主人公如何分饰三角;即当那崛起于“废物”的剑尊江流儿;又当那号令万千的“夜天子”公孙慕白;又当那令邪修闻风丧胆的“天行者”君布白衣。
  • 一剑胜雪

    一剑胜雪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真正的剑客,侠客行...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Hello,神盾局

    Hello,神盾局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 夜班惊魂

    夜班惊魂

    有一次,我路上遇到一个算卦的老头,看到我说,让我少干点伤天害理的事情,不然会遭报应,然而我的工作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可是自从那一次……
  • 异世修炼天才

    异世修炼天才

    龙门镇一位天生魂脉的天才前往珑云大陆修炼,什么都不会的他拜仙老为师修炼超级武技,打败第一位敌人时得到小精灵的赐福与百草宝鉴,就当他进入珑云学院修炼时由于对方的强大使自己从天才变成废材,而仙老却为了救他丧了命。当这样一位废材该怎样在珑云大陆重新崛起,请观看异世修炼天才,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小说内容将会给你好看!!!新书求好朋友跟读者收藏与推荐票,您的每一个点击,将是我无限创作的动力!!!
  • 风云仙变

    风云仙变

    三千年前,我分别放生了鲤鱼,帮助了灵狐,救了女孩。三千年后,鲤鱼化成真龙,灵狐成为妖皇,女孩成为九天女帝,而我却成了废弃少爷。故事从一个三花巨鼎天资少年身上开始......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傲气临天下

    傲气临天下

    凤凰涅槃一朝回到解放前,斗气尽失。浅浅,哥哥不走了,再也不走了。不能修炼斗气?筋脉堵塞?人人鄙视?那又如何?天生傲骨,主宰天下!丹药?小爷把它当糖豆吃!契约兽?小爷的饕餮分分钟吞了你!用毒?没有人告诉你小爷才是用毒的鼻祖吗悲剧的骚年!
  •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叫白灵从棺材里出生,母亲被人称作是小三,还有半个月我就要出生了,可是母亲却被一群混混乱棍打死。胎死腹中,母亲失血过度,不治之亡。然而,就在母亲即将下葬之际,棺材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那个人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