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3200000011

第11章 王绩

答刺史杜之松书

月日,博士陈龛至,奉处分借《家礼》,并帙封送至,请领也。又承欲相招讲礼,闻命惊笑,不能已已。岂明公前眷或徒与下走相知不熟也?

下走意疏体放,性有由然。兼弃俗遗名,为日已久。渊明对酒,非复礼义能拘。叔夜携琴,惟以烟霞自适。登山临水,邈矣忘归。谈虚语玄,忽焉终夜。僻居南渚,时来北山。兄弟以俗外相期,乡闾以狂生见待。歌去来之作,不觉情亲;咏招隐之诗,惟忧句尽。帷天席地,友月交风。新年则柏叶为樽,仲秋则菊花盈把。罗含宅内,自有幽兰数丛;孙绰庭前,空对长松一树。高吟朗啸,挈榼携壶。直与同志者为群,不知老之将至。

欲令复整理簪屦,修束精神,揖让邦君之门,低昂刺史之坐,远谈糟粕,近弃醇醪,必不能矣。亦将恐刍狗贻梦,栎社见嘲。去矣君侯!无落吾事。

【译文】

某月某日,博士陈龛来此,遵奉您的吩咐向我借《家礼》,现将书与此信一并给您送到,请收下。又承蒙您想请我去讲解礼法,听到这个旨令,我既吃惊又好笑,简直无法自制。难道明公先前关顾我,或许只是与我相识而并不透彻地了解我?

我心意疏淡,形迹放浪,性情又喜好自由自在,加上弃离世俗功名,这样的情况为时已久。我像陶渊明那样自斟自酌,不再是礼义所能约束;如嵇叔夜那样提琴引弦,全只借云烟霞气而自乐。我登上高山,来到水边,情志邈远,留连忘返;与友入谈论深奥莫测的道理,忽然之间一夜已过。我僻居于南边小洲之上,又常常来到北边的山阿之地。兄长把我当作俗外之人来对待,乡里把我作为狂简之人来看待。吟唱起《归去来兮辞》这样的作品,不由感到与我的情意是那么切近。咏诵着《招隐》那样的诗歌,唯恐句子把我的意思全表达了。我以天空为帷幕,以大地为坐席;我与月儿作伴,与风儿相随。新年里,我向长辈敬上柏酒一杯;仲秋时节,我去采来菊花满把。我的宅院里,与罗含的一样,自有几丛幽香的兰草;庭阶前,跟孙绰的一样,兀自耸立着一株高高的松树。我在这生高声吟唱,响亮地啸咏,我带着酒杯提着酒壶来这儿饮酒自乐。我只与志趣相同的人聚在一起,不觉得衰老很快就会来临。

要叫我重又穿戴好衣着,整顿起精神,去拜谒于邦君门下,拜坐在刺史堂上,谈论那早已无用的道理,而抛弃了眼下这美好的乐趣,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我也怕轻贱的刍狗给我一个恶梦,怕无用的栎树也来嘲笑我。请放了我吧,君侯!不要让我丢弃了我所喜欢做的事情。

【题解】

这封信一上来即就对方的两个请求,分别作了答复:对于借《家礼》,率然应允,郑重其事;对于招己讲礼,则先“惊笑”,继而反诘,表现出大不以为然的态度。两下对照,孰可孰不可已甚分明,但又不予明说,却从“相知不熟”引出一段自述。这段自述,是全文内容最为丰富而精彩的部分,也是作者尽情抒写其生活追求的一段文字,特以陶、嵇、罗、孙自许,以“俗外”、“狂生”相期,挥洒自如,于山水诗酒、兰菊松柏中倾泻出一片挚爱之情、怡然自乐之意。从而再回到“讲礼”的本旨上来,“整理”、“修束”、“揖让”、“低昂”一列四句,与上文对照分明,而更以“糟柏”与“醇醪”对举明义,孰取孰舍一目了然,遂结以“不能”二字,顺理而成章。末又追补一笔,用“刍狗”、“栎社”二典回挽笔势,含蓄幽默,在退缓中显出自信与坚决;于是,“去矣”、“无落”二语,畅快之气一吐而尽。此信节奏徐疾有变,全文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显示出王绩其人其文真率明朗的品格。

王绩小传

王绩(585—644),唐代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河津市)人。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600),只有15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今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大业元年(605),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六合县丞。但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这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

王绩因对现实不满,终于走上隐居之路,但有人以酒邀者,无不乐往。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王绩性情旷达,嗜酒如命。除好酒外,王绩还好弹琴,曾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又精于占卜算卦。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贞观十八年(644),王绩病卒于家中。与陶潜的《自祭文》一样,生前已备有自撰志铭,并嘱家人薄葬。

王绩与酒

唐武德八年(625),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其弟王静问:“待诏快乐否?”他回答说:“待诏俸殊为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尔。”待诏江国公是王绩的老朋友,听了这话后说,三升好酒未足以留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因此时人称王绩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王绩因病罢归。罢归的真正原因,恐怕还是因酒,贞观中,他因为家贫,酒也难继,只好又赴选。当时太乐府史焦革家善酿酒,冠绝一时,王绩便苦苦相求,要在焦革手下任职,终于做了个并不适合他干的太乐丞。但没几个月,焦革逝世,此后焦妻袁氏仍时时送酒给王绩。谁知过了一年多,袁氏也死了,王绩叹道:“这是老天不让我饱饮美酒!”于是辞去太乐丞,归乡去了,从此开始了他的隐士生涯。

另有一说是王绩是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而被解职的。

王绩作品精选

醉乡记

昔众尝至一乡陬,颓然靡然,昏昏冥冥,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目为之眩,心为之荒惑,体力之败乱。问之人:“是何乡也?”曰:“酣适之方,甘旨之尝,以徜以徉,是为醉乡。”

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省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所天下之入,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耳。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必不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

呜呼!自刘、阮以来,醉乡追天下;醉乡有人,天下无人矣。昏昏然,冥冥然,颓堕委靡,入而不知出焉。其不入而迷者,岂无其人音欤?而荒惑败乱者,率指以为笑,则真醉乡之徒也已。

【译文】

从前我曾游至一地方,一到那里就浑身发软,歪歪倒倒,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天地因此变换了位置,日月因此失去了光明,眼睛因此发花,心因此荒乱迷惑,身体因此衰败不堪。我向别人打听说:“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畅快舒适的地方,可以尝到美味的地方,可以徘徊闲散的地方,这里便是醉乡。”

啊!这里便是醉乡了吗?古人果然没有欺骗我。我曾听说刘伶、阮籍这一类的人迷恋醉乡的事。在那个时代,国土沦丧,中原纷乱,天下的人,放纵自己痛饮之后便颠颠倒倒,一个接一个不断的进入醉乡了。据我所见,那里不曾有可使人快乐的地方,有的人认为那里可使人消除忧愁。如果是可以消除的,就不是真的忧愁;如果是真有了忧愁的人,或许也不必去消除它。何况醉乡实在不能使人消除忧愁,那么,进入醉乡的人,都是没有忧愁的人。

啊!自从刘伶、阮籍以来,醉乡遍及天下;醉乡有了人,天下就没人了。这样的境况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颓废消沉,萎靡不振,进去了就不知道出来了。虽然不曾进去而被迷惑了想进去的人,难道没有那样的人吗?而昏聩无能,丧德败乱的人,常被人指着他们取笑的人,就真不愧是醉乡中的酒徒了啊!

【题解】

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明指于酒国醉生梦死,颓废消沉,放浪形骸,麻木不仁之辈,但在结文中,话锋一转,直指众人皆醉我独醒,不醉自乱,倒行逆施之不入而迷者,醒眼看醉人,切莫笑人而反笑己,五十步笑百步。全文用字简朴,笔锋犀利,生动灵活,通俗易懂。

五斗先生传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故昏昏默默,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不知所如。

【译文】

有位五斗先生,用爱好喝酒的方式游戏人间,凡有人用酒请他,无论身份高低贵贱,他都前往,而且必定喝醉,喝醉了,就不择地方倒地便睡,酒醒后又起来继续喝酒。他经常一喝就是五斗,因此以“五斗”作为自己的称号。先生无思无虑,很少说话,不知道人世间有仁义冷暖。他忽而离开,忽而回来,行为动静自然,符合天地法则,所以万事万物不能缠绕住他的心。(他)曾经说:“天下事物大概能够看得清楚。人生如何能够保养?嵇康便撰写了《养生论》;道路为什么会穷尽呢?阮籍于是悲恸哭泣。所以,故作糊涂,是圣人的行事态度。”于是,他一直实践自己的心意,最后不知去向。

【题解】

本篇为王绩仿照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而创作的自传体性质的小文,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而写就。文中彰显了五斗先生的思想性格和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

同类推荐
  •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国学:我们共同对话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学的内涵、特性、意义、方法,儒家“人性论”的现实启示,现实需要老庄,儒道之外说诸家,史学经典导读,传统戏曲的特性,戏曲脸谱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的影响,传统小说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等等。1、内容上,与常见的国学专著不同。本书一般的资料性、记忆性知识不讲或少讲,增加了一般国学书中没有的古诗读诵吟唱艺术和诗歌、戏曲、小说的特性解读等,更切合中小学教师的兴趣的和教学实际,适合作为教师的国学培训教材。2、写作上,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书采用通俗的文字和师生互动对话的形式,读来比专家学者的国学书更亲切、更鲜活,更易懂,适合广大国学爱好者的阅读。
  • 燕台随笔

    燕台随笔

    这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热门推荐
  • 末日之丧尸来了

    末日之丧尸来了

    生化病毒爆发,世界陷入丧尸危机,看主角如何拯救世界
  • 红颜刻骨:妖孽王爷的绯色恋

    红颜刻骨:妖孽王爷的绯色恋

    她本是现代医术家族林家的长女——林绯儿,有着光宗耀祖的责任,可是本人却很懒,每次学习医术都是敷衍了事,所以医术也只是菜鸟级别,一次家住内部因秘籍的大战,自己的叔叔把家人都杀了,爸爸临死前把秘籍交给了自己,被叔叔的人追杀到了悬崖,林绯儿不肯投降,跳崖自尽了,却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架空时代,变成了当朝左丞相的嫡女,经历了很多之后,遇到了神秘的妖孽王爷,且看腹黑妖孽在一起碰撞的火花吧!谁是谁的情,谁又是谁的劫。一女多男文,不过一对一哦,再痴心的男配也只有炮灰的份......本文不是女强文哦,女主傻傻的,但是不笨哦
  • 重生之盛世毒后

    重生之盛世毒后

    她是巾帼大将军之女,却因爱陷入一场权谋之争。她不惜拼尽一切只为换得心上人的皇权。步步为营,皇权在握,他绝情赐她全族满门,白绫一段。狡兔死,走狗烹,重生一世,看她如何手刃负她之人。
  • 宫心计之阿纤

    宫心计之阿纤

    拥有邪恶而百折不饶的女配命格,但问题是,她就是女主角。张纤自怨自怜:本郡主的命途为何如此多舛……
  • 爱上恶魔总裁

    爱上恶魔总裁

    他们走在自己的轨道上,却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新的种子将会发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未来,每个人都有很多种可能,让我们改变命运的束缚,一起去寻找那一万种可能……
  • 鬼面毒妃:暴君的亡后

    鬼面毒妃:暴君的亡后

    (已完结)推荐新书《女帝无节操:皇叔,你别跑!》女尊1V1宠文!前世,她是智囊太子妃,她利用亲人,抛弃师门,倾尽所有,怎知,换来的却是命丧心爱的人之手。一朝重生,再睁眼时竟是故土依旧,只是她成了被姐姐、大娘毁容,被赐婚傻子王爷的沐府懦弱二小姐,真是天意助她!她势必要将他欠她的,连本带利讨回来!!上一世,她被无情背叛,这一世,她不愿意再去爱人。可是,受世人敬仰、绝世倾城、宛若圣者的大贤者大人,为什么会像个无赖一样死缠着她不放?!“因为我喜欢你”“……我配不上你”对着那让天下第一美人都感到自卑的俊美容颜,她暗暗咽口水,“我配得上你就行”“……”
  • 美在气质

    美在气质

    本书内容包括:生命律动的灵性生为女人的美丽何为出诗入画的举止与众不同的品味富有弹性的性情楚楚动人的形象以柔克刚的交际妩媚迷人的性感。
  • 娇妻如魅,大叔账要慢慢算

    娇妻如魅,大叔账要慢慢算

    他是不可一世的王,万年不化的冰川。为了娶洛倾儿,他用尽手段,费尽心思。只是有一天:“老公,那么多个柔情似水的夜晚……”结婚当天,温婉如沐春风的笑着,转而冷冷的看着对面的帝王继续好奇的问道:“你和倾儿姐做到那一步了?”温世城春风得意笑容凝结在唇角,心尖颤抖着。若是早知道眼前的小女人是他的心头肉,他绝对片叶不沾身,洁身自好,守身如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殒狱

    殒狱

    剑荡九州,葬封三界。这里的故事从殒狱开始,也将在殒狱结束。为神为魔,尽在一念之间。
  • 挺进英伦

    挺进英伦

    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采取“走出去”策略的中国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实验场。在这样一个崇尚原创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中国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