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35400000038

第38章

二禅品第一百六十六

灭诸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问曰。若第二禅说灭觉观。当知初禅必有觉观。如二禅中有喜故。三禅说灭喜。答曰。如初禅中无苦根亦说苦根。第二禅灭此亦如是。问曰。初禅中虽无苦根而有诸识。诸识是苦根所依。故说初禅苦根不灭。答曰。初禅中虽有诸识非苦根所依。问曰。五识性是苦根所依。以性同故说初禅有苦。答曰。若尔忧根从意识性生。故应一切处有。问曰。今何故说二禅中苦根灭。答曰。初禅近不定心。不定心者能生欲界系诸识。于中生苦根。是故不说初禅苦灭。问曰。若尔初禅亦近忧根。是忧根亦应说若第二第三禅灭。答曰。依欲忧根从依欲喜生。得净喜则不净喜灭。是故初禅中无忧根。依不定生苦根。初禅近散心故不名为灭。又如三禅无苦。亦说断苦乐故入第四禅。是事亦尔。又行者于初禅中定未具足。常为觉观所乱。故说二禅灭诸觉观。内净者二禅摄心深。故散乱常不得入内无乱心故名内净。是二禅体一心。无觉无观者。一心名。心行一道亦名为禅。即是内净。得此深定故觉观不生。不如初禅心数在觉观。故说无觉无观。定生喜乐者。初禅以离故得喜。此中定成就故得喜。故曰定生。问曰。初禅中喜二禅中喜有何差别。答曰。初禅以灭忧故喜。二禅灭苦故喜。又初禅中喜违不净喜故得。二禅中喜违净喜故得。虽俱以爱因缘故喜。而初禅喜弱。问曰。如是义为有漏为无漏。答曰。皆是有漏。有我心则有喜。若无漏心则无我。无我故无喜。问曰。无漏无喜是事不然。佛七觉中说喜觉分。觉分但是无漏。故知有无漏喜。又经中说。心喜者得身猗。身猗则受乐。若无无漏喜亦应无无漏猗乐。又佛见众僧深行善法。则生欢喜。故知有无漏喜。答曰。汝以七觉证无漏喜。是事不然。觉分二种。有漏无漏。如经中说。行者听法时能断五盖。修七觉分。又觉名无学智。若为觉行不净等法。皆名觉分。汝说亦不应有无漏猗者。先生喜已后得无漏。谓如实知见。又非一切猗皆因喜生。如三禅已上无喜亦有猗。又我等不说离智别有受法。此无漏智初来在心说名为乐。是故有无漏乐。但不因喜生。又经中说。除身心粗重名猗。得无漏时身心调适。是故有无漏猗。又佛常行舍心。是故言佛有喜。此事应明。又若人无我我所则无喜。若罗汉有喜。亦应有忧。而实无忧故知无喜。问曰。如初二禅有喜无忧。罗汉亦尔。有喜无忧有何咎耶。答曰。诸禅定中有忧如根义中说。忧喜乃至有顶。苦乐随身乃至四禅。又趣三禅中说离喜行舍。故知无无漏喜若有云何言离。又无漏心不应有喜。喜皆依假名想分别。有问曰。若尔则初二禅中无无漏受。经中说。初禅二禅但有喜未有心乐。今喜亦无复何所有。答曰。此喜离喜等不说无漏禅。更有经说无漏禅。所谓行者。何相何缘。入初禅不念是相是缘。但观初禅中所有色受想行识。如病如痈乃至无我。问曰。如病如痈如箭痛恼。此四是世间行非无漏。是故汝以此经为证。不能成无漏也。答曰。此四行皆是苦之异名。故名无漏。问曰。学人亦无无漏喜耶。答曰。若在道心尔时无喜。在俗则有。无学常无。问曰。经中说。以喜乐心能得四谛。云何言无无漏喜。答曰。无我心即名为乐。行者得无我心。破坏颠倒知真实故。心则快乐无别有喜。又此经明不以喜能得实智。故如是说。

三禅品第一百六十七

离喜行舍忆念安慧受身乐。是乐圣人亦说。亦舍忆念行乐入第三禅。问曰。何故离喜。答曰。行者见喜能漂故离。又此喜从想分别生。喜动转相。从初已来苦常随逐。以此故离。又行者得寂灭三禅故舍二禅。又从喜生乐浅。离喜生乐深。如人于妻子等不能常喜。以喜从想分别生故。乐不从想分别生故。能常有。行者亦尔。喜初来则以为乐。后则厌离。问曰。若人为热所恼则以冷为乐。行者为何苦所恼。故以三禅为乐。答曰。二禅中喜是发动相如刺棘。行者为此喜所恼。故于无喜定中而生乐心。问曰。随有热苦则以冷为乐。若得离热冷则非乐。行者若以离喜。何故于三禅中犹生乐心。答曰。生乐二种。或由苦在。如有热苦则以冷为乐。或由离苦如离怨憎。如佛离拘舍弥比丘言我安乐。是事亦尔。得离动相故于二禅生乐。如离五欲故以初禅为乐。行舍者。以离喜故心得寂灭。行者先深著喜心多散乱。今得离故其心寂灭。故说行舍。忆念安慧者。于喜过中此二常备。不令喜来破坏。又忆念者。忆念喜安慧见喜中过。受身乐者。离喜行舍舍即是乐。以无动求故。是乐不从想分别生。故名身受乐。圣人亦说。亦舍者说名随世人。故说名为乐。如说非想非非想处心。不贪著故舍。忆念行乐者。是人知舍。谓见喜过而生厌离。故得妙舍。又忆念亦妙。谓能念喜过。此中亦应说安慧。与念同行故不说。乐者是第一乐。是故圣人亦说亦舍。问曰。三禅中有受乐。何故说舍乐。答曰。我此论中不说离受别有舍乐。受乐即是舍乐。问曰。若尔第四禅中应说受乐。以有舍故。答曰。我说四禅亦有受乐。但为灭第三禅乐故如是说。问曰。若俱是受乐。何故初禅二禅名喜。三禅名乐。答曰。以想分别故名喜。无想分别故名乐行者于第三禅心转摄故。无想分别故名为乐。又得三禅寂灭转深。故名为乐。如说动求心圣人名苦。动名分别言此是乐。

四禅品第一百六十八

除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问曰。若先断苦何故于此中说。若必欲说应言先断。如先灭忧喜。答曰。四禅名不动欲成此不动相故。说无四受。所以者何。动名发动。行者为苦乐所侵则心动。心动则生贪恚。故断苦乐。令心不动。问曰。若第四禅受利益最大。何故不名为乐。答曰。是受寂灭故说不苦不乐。随心念知此是乐则名为乐。得第四禅离三禅乐。故不以为乐。舍念清净者。此中舍清净。以无求故。三禅有求谓此是乐。又此禅中念亦清净。所以者何。三禅中以著乐故忆念散乱。至第四禅中贪乐断故。忆念清净。问曰。何故四禅不说安慧答曰。若说忆念清净。当知已说安慧。以此二法不相离故。又此是禅定道非智慧道。安慧是慧故不说。第三禅后分中亦不说安慧。但说行舍忆念乐。不说行舍念慧乐。又此忆念能成禅定。若人定未成时要以取想忆念能成。所以独说。又得上功德舍下功德。不须思惟故不说慧。问曰。不苦不乐受是无明分。四禅中多与慧相违。故不说慧。答曰。若尔不苦不乐受不应为无漏。乐受是贪分故亦无无漏。问曰。三禅中为违自地过故说安慧。为违他地过故说忆念。四禅自地无如是过。故不说安慧。答曰。四禅亦有贪等过故应说安慧。是中贪过细微难觉。故必应当说。余地中亦应说而不说。故知应如我答。问曰。何故四禅出入息灭。答曰。息依身心。何以知之。随心细时喘息亦细。四禅心不动。故出入息灭。又如人疲极。若担重上山则喘息粗。息时则细。四禅亦尔。以无动相心止息。故出入息灭。有人言。行者得四禅四大故。身诸毛孔闭。是故息灭。此事不然。所以者何。饮食汁流充遍身中。若诸毛孔闭则不应行。而实不可。故知四禅心力能令息灭。问曰。四禅中无乐受。是中云何有爱使。经中说乐受中爱使。答曰。是中有细乐受。但断粗乐。故说不苦不乐。如风动灯。若置密室则名不动。是中必有微风。然但无粗风故名不动。四禅亦尔。必有细乐。断粗苦乐故。名不苦不乐。

无边空处品第一百六十九

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一切异相入无边虚空处。色相名色香味触相。行者以何故过。谓此色中有对有碍。及诸异相。谓钟鼓等。此诸相是种种烦恼种种业种种苦因。以此故过。若过一切色相则有对相灭。有对相灭则无异相。是中略故。不说过此故此灭。复有人言。一切色相者。即是眼识所依止相。有对相者。是耳鼻舌身识所依止相。异相者是意识所依止相。此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言灭有对相。则已摄色。何故别说。又离色相对相。无别有意识所依止色。是故不应别说异相。应如先说。入无边虚空处者。行者以色相逼闹疲惓故观无边虚空。内取眼鼻咽喉等虚空相。外取井穴门向树间等虚空相。又观身死弃之冢间。火烧灭尽。若鸟狩食啖虫从中出。故知此身先有虚空。问曰。是虚空定以何为缘。答曰。初缘虚空成已自缘诸阴。亦缘他诸阴。所以者何。以悲为首作如是念。众生可愍为色相所恼。问曰。此定何众生缘。答曰。缘一切众生。问曰。是行者离色相。云何能缘欲色众生。答曰。是行者能缘色。但于色中心不通畅。不乐不著。如经中说。若圣人深见忆念五欲。于中不乐不通不著。畏没退还如烧筋羽。若念泥洹心则通畅。此人如是亦能缘色。但不贪乐。又如行者虽离色相以虚空边能缘四禅。如无色定能缘无漏色。是中无过非烦恼处。故余亦应尔。问曰。虚空是色入性。云何缘此能过色相。答曰。此定缘无为虚空。故能过色。问曰。此定不缘无为虚空。所以者何。此定方便中说缘眼等中空。故知缘有为虚空。又经中不说无为虚空相。但说有为虚空相。所谓无色处名虚空。是故无无为虚空。答曰。色性不名虚空。所以者何。经中说虚空无色不可见不可对。问曰。更有经说。因明知虚空。除色无有余法因明可知。答曰。无色名虚空。诸色以明可知。是故因明则知色无。非有虚空。又于闇中亦知虚空。盲人以手亦知虚空。又以杖亦知此是虚空。故知虚空非是色性。色不以此等因缘可知。又色是有对虚空无对。又以火等能尽灭色。而不能灭虚空。若虚空灭更名为何法。问曰。若有色生则虚空灭。如起墙壁是中则无复有虚空。答曰。此中色生。是色竟无所灭。所以者何。色无名虚空。无法不可更无。是故色不灭空。又汝言虚空是色。此中无有因缘可令是色。问曰。现见门向等中虚空。现见事中不须因缘。答曰。虚空不可现见。先已破故。所谓闇中亦可知等。问曰。若虚空非色为是何法。答曰。虚空名无法。但无色处名为虚空。问曰。经中说。因六种故众生受身。又说。虚空名不可见无色无对。若无法。不得作如是说。无有说兔角。名不可见无色无对。答曰。若实有法皆有所依。如名依色色亦依名。虚空无依故知无法。汝言空种是亦不然。所以者何。色碍于色是色得异色无。故得增长。以此义故。佛说因六种众生受身。汝言虚空无色无形无对。亦以破诸物。故作如是说。不说有虚空相。汝言无有说兔角。为不可见无色无对。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皆由虚空得有所作去来等事。兔角等中无如是义。问曰。心亦如是。无色无形无对可言无耶。答曰。心有作业谓能取缘。虚空无业。但以无故得有所作。故知无法。是故此定初缘虚空。问曰。此定能缘何地。答曰。缘一切地及缘灭道。问曰。有人言。诸无色定虽能缘灭。但缘比智分灭不缘现智分灭。是事云何。答曰。缘一切灭。以现法智缘现在自地灭。以比智缘余灭。道亦如是。能缘一切法故。问曰。生无色界众生。能起余地心不。答曰。能起余地心及无漏心。问曰。若尔云何不没。答曰。住业果报中。故能不没。如欲色界中神通力故。住异色异心而能不没。彼中亦尔。问曰。无边虚空定与虚空处一切处。有何差别。答曰。欲入虚空定方便道名一切。入定成已名虚空定。是中定因果。是地一切有漏无漏。若定非定若垢若净。皆名无边虚空处。

同类推荐
  • Till He Come

    Till He C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了本生死经

    佛说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字鉴

    三字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毗沙门仪轨

    毗沙门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焱火神尊

    焱火神尊

    沦落为废材,只因为凡夫俗子看不出他的天赋……当那命中的伯乐出现,他将让天下震惊!烈火燎原,屠人百万,不过是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这个天下,都会刻下他的名字,方羽!
  • 漫趣人生

    漫趣人生

    出生平民,为爱好而奋斗,不弃不离,一直走完
  • 无能子

    无能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妃:王爷真心请喂狗

    倾世妃:王爷真心请喂狗

    “红颜笑,君则乱……”这是夜桓国人人都知道的歌谣,而实在不能恭维的是,这允红颜却是臭名远扬。一觉醒来,穿越成了允红颜?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女杀手,居然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上。可是某日居然发现被众人嘲笑讽刺的允红颜拥有倾城倾国之貌。“以江山为媒,天下为娉。阿颜,你可愿再嫁我为妻?”他桀骜不驯,冷酷无情,唯独倾心于她。“江山算什么,都抵不过颜儿你的一颦一笑。”他温文尔雅,独宠她一人。“小颜儿,你欠我一条命,以生相许如何?我什么都不在乎,我只在乎你。”他妖孽无比,魅人心魄,心上只放她一人。一朝穿越,锋芒毕露,“王爷怎样,太子如何,门主又干我何事?感情那是什么玩意,多少钱一斤?还是拿真心喂狗吧!”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网络庸兵

    网络庸兵

    一个淫荡的家伙,一款阴谋的游戏,这个淫荡的家伙会在这款游戏中有着怎样的奇遇?到底是游戏改变了他的人生?还是他的淫荡改变了游戏?选择了一个游戏中最无奈的职业,他又是如何做到了PK无敌?虚面对游戏中的重重阴谋,他能否为国家力挽狂澜?
  • 总裁的择爱甜妻

    总裁的择爱甜妻

    宗夏有个她爱的丈夫,结婚三年,两人同床异梦,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终于离婚,宗夏难受酗酒发泄心中的伤心!沈月苍是商场上的战神,被醉酒的宗夏拦住车,耍起酒疯,荒郊野外,他只能无奈地带着这个疯了一般的女人回家!从未带女生回家的沈月苍刚好被母亲发现了宗夏,误会开始,沈月苍为了不被母亲骚扰,告诉母亲他喜欢这个女人,她是他的未婚妻!感激带自己回家,宗夏答应与沈月苍演戏,却在外面遇到了前夫叶辰。叶辰看到离婚了,身边立刻有个优秀的男人陪伴的宗夏,心中不甘,回忆起婚内的点点滴滴,无法忘怀!两男争一女的戏码从家里打到商场,牵扯出隐密的身世后,宗夏最终选择谁?
  • 小娘子种田记

    小娘子种田记

    莫名其妙的穿越,包子父母,穷得叮当响的家里,极品奶奶爷爷,还有超极品的伯母,时不时回来打秋风的姑姑,看女主豪华利用21世纪知识,带领家里人,闹分家,斗极品,防家贼,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不是说穿越女主到最后总会遇见什么王爷之类的最终走向华丽丽的世界吗,为什么她遇见的居然是......
  • 幸福小农民

    幸福小农民

    山村小子张若飞无意间被拉入了一个满是三界仙佛的聊天群,每天都能抢到神仙发的红包,各种灵丹妙药,仙丹法宝,修炼功法,应有尽有。于是,张若飞过上了,没事儿种种田,养养花,泡泡妞,钱财赚个盆满钵满,美女邂逅的应接不暇的幸福生活。专打不服,治病救人,追美泡妞,种田发财全不误,我就是最幸福的小农民——张若飞意气风发的如是说道。
  • 天人合一:偷天换命

    天人合一:偷天换命

    颜清带著中了诅咒的铁铮到处给人算命,从而兵不血刃的杀死那些为非作歹的恶人,让铁铮博得了「活阎王」的绰号,铁铮在凤化城外的森林抓捕墨玉蜂王的时候,遇到了自称是神仙下凡的玄真。玄真提出让灵力强大的铁铮帮忙淫除来自阿修罗魔界的魔头,从来没有修炼任何道法的铁铮趁机索要了一件法宝——洞玄镜,铁铮在寻找玄真所说的古仙人洞府时,误打误撞的找到了真正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