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0700000036

第36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地

诸菩萨闻此,  最胜微妙地,

其心尽清净,  一切皆欢喜。

皆从于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华,  同时共称赞:

“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畏者!

善说于此地,  菩萨所行法。”

解脱月菩萨,  知众心清净,

乐闻第二地,  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  “大慧愿演说,

佛子皆乐闻,  所住第二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怀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性不恶囗,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如是方便,菩萨当学。’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恶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我应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嗔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闇,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阴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质直柔软及堪能,  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  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淫,  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无谄伪,

离险舍慢极调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狱畜生受众苦,  饿鬼烧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  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净戒教他护,

复见群生受众苦,  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怀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  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暗所缠覆,  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  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  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  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  舍于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发勤精进无厌足。

菩萨住此集功德,  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  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于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  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勤一念中,  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  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  无量自在度群生。

一切世间利益者,  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为诸佛子已开演。”

第三地

佛子得闻此地行,  菩萨境界难思议,

靡不恭敬心欢喜,  散华空中为供养,

赞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别,

为欲利益诸群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时,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菩萨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趣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著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囗言而可清净。’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于虚空中跏趺而去,同于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脱心、非解脱心,有上心、无上心,杂染心、非杂染心,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称两不减,转更明净。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嗔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无譣诐心皆转清净。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清净安住明盛心,  厌离无贪无害心,

坚固勇猛广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菩萨住此发光地,  观诸行法苦无常,

不净败坏速归灭,  无坚无住无来往。

观诸有为如重病,  忧悲苦恼惑所缠,

三毒猛火恒炽然,  无始时来不休息。

厌离三有不贪著,  专求佛智无异念,

难测难思无等伦,  无量无边无逼恼。

见佛智已愍众生,  孤独无依无救护,

三毒炽然常困乏,  住诸有狱恒受苦,

烦恼缠覆盲无目,  志乐下劣丧法宝,

随顺生死怖涅槃,  我应救彼勤精进。

将求智慧益众生,  思何方便令解脱?

不离如来无碍智,  彼复无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从闻得,  如是思惟自勤励,

日夜听习无间然,  唯以正法为尊重。

国城财贝诸珍宝,  妻子眷属及王位,

菩萨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头目耳鼻舌牙齿,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为难,  但以闻法为最难。

设有人来语菩萨: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当与汝佛法宝!’  闻已投之无怯惧。

假使火满三千界,  身从梵世而投入,

为求法故不为难,  况复人间诸小苦!

从初发意至得佛,  其间所有阿鼻苦,

为闻法故皆能受,  何况人中诸苦事!

闻已如理正思惟,  获得四禅无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随其力而受生。

菩萨住此见多佛,  供养听闻心决定,

断诸邪惑转清净,  如炼真金体无减。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导无量诸天众,

令舍贪心住善道,  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  百千三昧皆具足,

见百千佛相严身,  若以愿力复过是。

一切众生普利益,  彼诸菩萨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义已解释。”

同类推荐
  • 医方集宜

    医方集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法镜经

    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小正

    夏小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磷屑

    青磷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剑与歌

    剑与歌

    人们都在追求着至高无上的力量,无不认为,力量就是权力,有了权力就可以登上这个世界的巅峰,可是……得到之后呢?每个人都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上,面对着自己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对得起呢?倘若死神终将带走我的灵魂,那我便留下永恒的记忆,洒满人间,照亮我苍白的一生……这或许就是那些以生命为代价的英雄最终的归宿,那是他们的宿命,但他们并不后悔自己选择的路,与其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不如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一段华丽的壮歌,让自己的沉寂的生命焕发无限的活力,即使短暂,也可永世流传……让后世可以举杯咏情,引以为傲。一柄长剑,一个背影,独奏一曲,气贯长虹。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契约之大魔法师

    契约之大魔法师

    一代武林至尊,一次神遇,一封契约,成就一代法神
  • 离开,就别再回来

    离开,就别再回来

    我和安子逸曾有美好的初恋,但是我却为了一百万弃他而去!他是真心爱我,如今恨我入骨。安子逸笑的邪性对我说:“等我折腾够你,你才能爬走,这次只有我能说结束!”后来,为了明哲保身,我贴上了傅擎戈。他能用钱来满足我所有的物质需求,又能护我周全。只是,我们两不相爱,更不相欠!某夜,我抱着傅公子失声痛哭:“傅兽,我的一百万没了,被一个叫安子逸的骗走了,骗走了……”傅擎戈冷哼:“小贱人,你就这点出息!努力点,多陪爷几次,一百万不就回来了!”我是世人眼中唾弃的坏女人,我不在乎,在乎尊严当不了饭吃!他们说我没脸没皮,无下限,可我只想努力活下去!没钱,你也什么都不是!对吗?
  • 耳门

    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阿瑞斯之传

    阿瑞斯之传

    一个帅气的少年,整天嘻嘻哈哈,智商超高,可是却为自己的身世而烦恼。偶然间穿越使他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炼金使他这个理科天才痴迷。“我不信神,我信自己!哈哈,跟老子斗,你还嫩点!”
  • 重返仙路

    重返仙路

    上一世他醉心杂学,荒废大好时光;恍恍间变生肘腋,落得辜负师恩,耽搁徒儿,方知此生皆无意义。寂灭之时却忽返垂髫,惊愕之余欣喜若狂,发誓这一世必当勇猛精进,踏上巅峰!诡异的灵根变异瑰秘的传承之器无尽的丹药法宝神奇的功法秘籍尽在,《重返仙路》!——————————————————————投票吧大家,点推比吓人啊!
  • 圣手邪医

    圣手邪医

    拥有神奇的魔蛊医术,习得失传已久的绝世宝典。他圣手灵药医治百病,诡秘蛊毒杀人无形。他狂妄嚣张贴身护美,他武力通天吞噬世间万恶!坏坏的绝代邪医,闯入了群芳争艳,美女无数的繁华都市,财艳双收!且看刘文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称霸一方?各种美女相继粉墨登场……
  • 重生之流光岁月

    重生之流光岁月

    一场意外让沈君豪获得重生的机会,但这仅仅十几年的记忆是否能够让他获得一个全新的人生?岁月的流逝有时只是一瞬间。
  • 月兰独下

    月兰独下

    武月兰:此时此刻,我的心只属于月兰国,即使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也要保卫月兰,扩大疆土,一统山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我武月兰偏不信邪,我只相信月兰独下,唯有无情。即使神器毁,天地灭,也无法动摇我武月兰的匡复霸业的决心。面对七界审判,面对生不如死的极刑,面对曾经爱过她的人,她从容不迫,因为她知道她所犯下的罪恶,死一万次也不足惜……(本书书友群:459713207,欢迎加入!)她真的是无情无义吗?她还是另有苦衷?她也会哭,也会笑,也会爱,只是选错了方式而已……本书书友群:459713207,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