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0700000060

第60章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七

“佛子!菩萨摩诃萨示现处胎,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为欲成就小心劣解诸众生故,不欲令彼起如是念:‘今此菩萨自然化生,智慧善根不从修得。’是故菩萨示现处胎。是为第一事。菩萨摩诃萨为成熟父母及诸眷属、宿世同行众生善根,示现处胎。何以故?彼皆应以见于处胎成熟所有诸善根故。是为第二事。菩萨摩诃萨入母胎时,正念正知,无有迷惑;住母胎已,心恒正念,亦无错乱。是为第三事。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常演说法,十方世界诸大菩萨、释、梵、四王皆来集会,悉令获得无量神力、无边智慧,菩萨处胎成就如是辩才、胜用。是为第四事。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集大众会,以本愿力教化一切诸菩萨众。是为第五事。菩萨摩诃萨于人中成佛,应具人间最胜受生,以此示现处于母胎。是为第六事。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见菩萨,如明镜中见其面像;尔时,大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诣菩萨,恭敬供养。是为第七事。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他方世界一切最后生菩萨在母胎者,皆来共会,说大集法门,名:广大智慧藏。是为第八事。菩萨摩诃萨在母胎时,入离垢藏三昧,以三昧力,于母胎中现大宫殿,种种严饰悉皆妙好,兜率天宫不可为比,而令母身安隐无患。是为第九事。菩萨摩诃萨住母胎时,以大威力兴供养具,名:开大福德离垢藏,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彼诸如来咸为演说无边菩萨住处法界藏。是为第十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示现处胎十种事。若诸菩萨了达此法,则能示现甚微细趣。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甚微细趣。何等为十?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在母胎中,示现住兜率天;在母胎中,示现初生;在母胎中,示现童子地;在母胎中,示现处王宫;在母胎中,示现出家;在母胎中,示现苦行,往诣道场,成等正觉;在母胎中,示现转法轮;在母胎中,示现般涅槃;在母胎中,示现大微细,谓:一切菩萨行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无量差别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在母胎中十种微细趣。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微细趣。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生。何等为十?所谓:远离愚痴正念正知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住最后有更不受后身生;不生不起生;知三界如幻生;于十方世界普现身生;证一切智智身生;放一切佛光明普觉悟一切众生身生;入大智观察三昧身生;佛子!菩萨生时,震动一切佛刹,解脱一切众生,除灭一切恶道,映蔽一切诸魔,无量菩萨皆来集会。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生,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微笑心自誓。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念言:‘一切世间没在欲泥,除我一人无能免济。’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复念言:‘一切世间烦恼所盲,唯我今者具足智慧。’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又念言:‘我今因此假名身故,当得如来充满三世无上法身。’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尔时,以无障碍眼,遍观十方所有梵天,乃至一切大自在天,作是念言:‘此等众生,皆自谓为有大智力。’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尔时观诸众生,久种善根,今皆退没;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观见世间种子,所种虽少,获果甚多;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观见一切众生,蒙佛所教,必得利益;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观见过去世中同行菩萨,染著余事,不得佛法广大功德;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观见过去世中同共集会诸天人等,至今犹在凡夫之地,不能舍离,亦不疲厌;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尔时,为一切如来光明所触,倍加欣慰,熙怡微笑心自誓。是为十。佛子!菩萨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行七步。何等为十?所谓:现菩萨力故,示行七步;现施七财故,示行七步;满地神愿故,示行七步;现超三界相故,示行七步;现菩萨最胜行超过象王、牛王、师子王行故,示行七步;现金刚地相故,示行七步;现欲与众生勇猛力故,示行七步;现修行七觉宝故,示行七步;现所得法不由他教故,示行七步;现于世间最胜无比故,示行七步。是为十。佛子!菩萨为调伏众生故,如是示现。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现处童子地。何等为十?所谓:为现通达一切世间文字、算计、图书、印玺种种业故,处童子地;为现通达一切世间象马、车乘、弧矢、剑戟种种业故,处童子地;为现通达一切世间文笔、谈论、博弈、嬉戏种种事故,处童子地;为现远离身、语、意业诸过失故,处童子地;为现入定住涅槃门,周遍十方无量世界故,处童子地;为现其力超过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人、非人等故,处童子地;为现菩萨色相威光超过一切释、梵、护世故,处童子地;为令耽著欲乐众生欢喜乐法故,处童子地;为尊重正法,勤供养佛,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故,处童子地;为现得佛加被蒙法光明故,处童子地。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现童子地已,以十事故现处王宫。何等为十?所谓:为令宿世同行众生善根成熟故,现处王宫;为显示菩萨善根力故,现处王宫;为诸人、天耽著乐具,示现菩萨大威德乐具故,现处王宫;顺五浊世众生心故,现处王宫;为现菩萨大威德力能于深宫入三昧故,现处王宫;为令宿世同愿众生满其意故,现处王宫;欲令父母、亲戚、眷属满所愿故,现处王宫;欲以妓乐出妙法音供养一切诸如来故,现处王宫;欲于宫内住微妙三昧,始从成佛乃至涅槃皆示现故,现处王宫;为随顺守护诸佛法故,现处王宫。是为十。最后身菩萨如是示现处王宫已,然后出家。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何等为十?所谓:为厌居家故,示现出家;为著家众生令舍离故,示现出家;为随顺信乐圣人道故,示现出家;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故,示现出家;为显永离二边见故,示现出家;为令众生离欲乐、我乐故,示现出家;为先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为现自在不属他故,示现出家;为显当得如来十力、无畏法故,示现出家;最后菩萨法应尔故,示现出家。是为十。菩萨以此调伏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故,示行苦行。何等为十?所谓:为成就劣解众生故,示行苦行;为拔邪见众生故,示行苦行;为不信业报众生令见业报故,示行苦行;为随顺杂染世界法应尔故,示行苦行;示能忍劬劳勤修道故,示行苦行;为令众生乐求法故,示行苦行;为著欲乐、我乐众生故,示行苦行;为显菩萨起行殊胜,乃至最后生犹不舍勤精进故,示行苦行;为令众生乐寂静法,增长善根故,示行苦行;为诸天、世人诸根未熟,待时成熟故,示行苦行。是为十。菩萨以此方便调伏一切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往诣道场有十种事。何等为十?所谓:诣道场时,照耀一切世界;诣道场时,震动一切世界;诣道场时,于一切世界普现其身;诣道场时,觉悟一切菩萨及一切宿世同行众生;诣道场时,示现道场一切庄严;诣道场时,随诸众生心之所欲,而为现身种种威仪,及菩提树一切庄严;诣道场时,现见十方一切如来;诣道场时,举足、下足常入三昧,念念成佛无有超隔;诣道场时,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一切诸王各不相知,而兴种种上妙供养;诣道场时,以无碍智,普观一切诸佛如来于一切世界修菩萨行而成正觉。是为十。菩萨以此教化众生。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有十种事。何等为十?所谓:坐道场时,种种震动一切世界;坐道场时,平等照耀一切世界;坐道场时,除灭一切诸恶趣苦;坐道场时,令一切世界金刚所成;坐道场时,普观一切诸佛如来师子之座;坐道场时,心如虚空,无所分别;坐道场时,随其所应,现身威仪;坐道场时,随顺安住金刚三昧;坐道场时,受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清净妙处;坐道场时,自善根力悉能加被一切众生。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有十种奇特未曾有事。何等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皆现其前,咸举右手而称赞言:‘善哉善哉!无上导师!’是为第一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一切如来皆悉护念,与其威力,是为第二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宿世同行诸菩萨众悉来围绕,以种种庄严具恭敬供养,是为第三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一切世界草木、丛林诸无情物,皆曲身低影,归向道场,是为第四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入三昧,名:观察法界,此三昧力能令菩萨一切诸行悉得圆满,是为第五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得陀罗尼,名:最上离垢妙光海藏,能受一切诸佛如来大云法雨,是为第六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以威德力兴上妙供具,遍一切世界供养诸佛,是为第七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住最胜智,悉现了知一切众生诸根意行,是为第八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入三昧,名:善觉,此三昧力能令其身充满三世尽虚空界一切世界,是为第九未曾有事。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得离垢光明无碍大智,令其身业普入三世,是为第十未曾有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十种奇特未曾有事。

“佛子!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时,观十种义故,示现降魔。何等为十?所谓:为浊世众生乐于斗战,欲显菩萨威德力故,示现降魔;为诸天、世人有怀疑者,断彼疑故,示现降魔;为教化调伏诸魔军故,示现降魔;为欲令诸天、世人乐军阵者,咸来聚观,心调伏故,示现降魔;为显示菩萨所有威力世无能敌故,示现降魔;为欲发起一切众生勇猛力故,示现降魔;为哀愍末世诸众生故,示现降魔;为欲显示乃至道场犹有魔军而来触恼,此后乃得超魔境界故,示现降魔;为显烦恼业用羸劣,大慈善根势力强盛故,示现降魔;为欲随顺浊恶世界所行法故,示现降魔。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如来力。何等为十?所谓:超过一切众魔烦恼业故,成如来力;具足一切菩萨行,游戏一切菩萨三昧门故,成如来力;具足一切菩萨广大禅定故,成如来力;圆满一切白净助道法故,成如来力;得一切法智慧光明,善思惟分别故,成如来力;其身周遍一切世界故,成如来力;所出言音悉与一切众生心等故,成如来力;能以神力加持一切故,成如来力;与三世诸佛身、语、意业等无有异,于一念中了三世法故,成如来力;得善觉智三昧,具如来十力,所谓:是处非处智力乃至漏尽智力故,成如来力。是为十。若诸菩萨具此十力,则名:如来、应、正等觉。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转大法轮有十种事。何等为十?一者,具足清净四无畏智;二者,出生四辩随顺音声;三者,善能开阐四真谛相;四者,随顺诸佛无碍解脱;五者,能令众生心皆净信;六者,所有言说皆不唐捐,能拔众生诸苦毒箭;七者,大悲愿力之所加持;八者,随出音声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九者,于阿僧祇劫说法不断;十者,随所说法皆能生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法。佛子!诸佛如来转于法轮,有如是等无量种事。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转法轮时,以十事故,于众生心中种白净法,无空过者。何等为十?所谓:过去愿力故;大悲所持故;不舍众生故;智慧自在,随其所乐为说法故;必应其时,未曾失故;随其所宜,无妄说故;知三世智,善了知故;其身最胜,无与等故;言辞自在,无能测故;智慧自在,随所发言悉开悟故。是为十。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作佛事已,观十种义故,示般涅槃。何等为十?所谓:示一切行实无常故;示一切有为非安隐故;示大涅槃是安隐处,无怖畏故;以诸人、天乐著色身,为现色身是无常法,令其愿住净法身故;示无常力不可转故;示一切有为不随心住,不自在故;示一切三有皆如幻化,不坚牢故;示涅槃性究竟坚牢,不可坏故;示一切法无生无起而有聚集、散坏相故;佛子!诸佛世尊作佛事已,所愿满已,转法轮已,应化度者皆化度已,有诸菩萨应受尊号成记别已,法应如是入于不变大般涅槃。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观十义故,示般涅槃。

“佛子!此法门名:菩萨广大清净行。无量诸佛所共宣说,能令智者了无量义皆生欢喜,令一切菩萨大愿、大行皆得相续。佛子!若有众生得闻此法,闻已信解,解已修行,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如说修行故。佛子!若诸菩萨不如说行,当知是人于佛菩提则为永离,是故菩萨应如说行。佛子!此一切菩萨功德行处决定义华,普入一切法,普生一切智,超诸世间,离二乘道,不与一切诸众生共,悉能照了一切法门,增长众生出世善根,离世间法门品,应尊重,应听受,应诵持,应思惟,应愿乐,应修行;若能如是,当知是人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此品时,佛神力故,及此法门法如是故,十方无量无边阿僧祇世界皆大震动,大光普照。尔时,十方诸佛皆现普贤菩萨前,赞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说此诸菩萨摩诃萨功德行处决定义华普入一切佛法出世间法门品。佛子!汝已善学此法,善说此法。汝以威力护持此法,我等诸佛悉皆随喜;如我等诸佛随喜于汝,一切诸佛悉亦如是。佛子!我等诸佛悉共同心护持此经,令现在、未来诸菩萨众未曾闻者皆当得闻。”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观察十方一切大众洎于法界而说颂言:

“于无量劫修苦行,  从无量佛正法生,

令无量众住菩提,  彼无等行听我说。

供无量佛而舍著,  广度群生不作想,

求佛功德心无依,  彼胜妙行我今说。

离三界魔烦恼业,  具圣功德最胜行,

灭诸痴惑心寂然,  我今说彼所行道。

永离世间诸诳幻,  种种变化示众生,

心生住灭现众事,  说彼所能令众喜。

见诸众生生老死,  烦恼忧横所缠迫,

欲令解脱教发心,  彼功德行应听受。

施戒忍进禅智慧,  方便慈悲喜舍等,

百千万劫常修行,  彼人功德仁应听。

千万亿劫求菩提,  所有身命皆无吝,

愿益群生不为己,  彼慈愍行我今说。

无量亿劫演其德,  如海一滴未为少,

功德无比不可谕,  以佛威神今略说。

其心无高下,  求道无厌倦,

普使诸众生,  住善增净法。

智慧普饶益,  如树如河泉,

亦如于大地,  一切所依处。

菩萨如莲华,  慈根安隐茎,

智慧为众蕊,  戒品为香洁。

佛放法光明,  令彼得开敷,

不著有为水,  见者皆欣乐。

菩萨妙法树,  生于直心地,

信种慈悲根,  智慧以为身,

方便为枝干,  五度为繁密,

定叶神通华,  一切智为果。

最上力为茑,  垂阴覆三界。

菩萨师子王,  白净法为身。

四谛为其足,  正念以为颈,

慈眼智慧首,  顶系解脱缯,

胜义空谷中,  吼法怖众魔。

菩萨为商主,  普见诸群生,

在生死旷野,  烦恼险恶处,

魔贼之所摄,  痴盲失正道,

示其正直路,  令入无畏城。

菩萨见众生,  三毒烦恼病,

种种诸苦恼,  长夜所煎迫;

为发大悲心,  广说对治门,

八万四千种,  灭除众苦患。

菩萨为法王,  正道化众生,

令远恶修善,  专求佛功德;

一切诸佛所,  灌顶授尊记,

广施众圣财,  菩提分珍宝。

菩萨转法轮,  如佛之所转,

戒毂三昧辋,  智庄慧为剑,

既破烦恼贼,  亦殄众魔怨,

一切诸外道,  见之无不散。

菩萨智慧海,  深广无涯际,

正法味盈洽,  觉分宝充满,

大心无边岸,  一切智为潮,

众生莫能测,  说之不可尽。

菩萨须弥山,  超出于世间,

神通三昧峰,  大心安不动;

若有亲近者,  同其智慧色,

迥绝众境界,  一切无不睹。

菩萨如金刚,  志求一切智,

信心及苦行,  坚固不可动;

其心无所畏,  饶益诸群生,

众魔与烦恼,  一切悉摧灭。

菩萨大慈悲,  譬如重密云,

三明发电光,  神足震雷音,

普以四辩才,  雨八功德水,

润洽于一切,  令除烦恼热。

菩萨正法城,  般若以为墙,

惭愧为深堑,  智慧为却敌,

广开解脱门,  正念恒防守,

四谛坦王道,  六通集兵仗,

复建大法幢,  周回遍其下;

三有诸魔众,  一切无能入。

菩萨迦楼罗,  如意为坚足,

方便勇猛翅,  慈悲明净眼,

住一切智树,  观三有大海,

搏撮天人龙,  安置涅槃岸。

菩萨正法日,  出现于世间,

戒品圆满轮,  神足速疾行,

照以智慧光,  长诸根力药,

灭除烦恼闇,  消竭爱欲海。

菩萨智光月,  法界以为轮,

游于毕竟空,  世间无不见;

三界识心内,  随时有增减;

二乘星宿中,  一切无俦匹。

菩萨大法王,  功德庄严身,

相好皆具足,  人天悉瞻仰,

方便清净目,  智慧金刚杵,

于法得自在,  以道化群生。

菩萨大梵王,  自在超三有,

业惑悉皆断,  慈舍靡不具,

处处示现身,  开悟以法音,

于彼三界中,  拔诸邪见根。

菩萨自在天,  超过生死地,

境界常清净,  智慧无退转,

绝彼下乘道,  受诸灌顶法,

功德智慧具,  名称靡不闻。

菩萨智慧心,  清净如虚空,

无性无依处,  一切不可得,

有大自在力,  能成世间事,

自具清净行,  令众生亦然。

菩萨方便地,  饶益诸众生;

菩萨慈悲水,  浣涤诸烦恼;

菩萨智慧火,  烧诸惑习薪;

菩萨无住风,  游行三有空。

菩萨如珍宝,  能济贫穷厄;

菩萨如金刚,  能摧颠倒见;

菩萨如璎珞,  庄严三有身;

菩萨如摩尼,  增长一切行。

菩萨德如华,  常发菩提分;

菩萨愿如鬘,  恒系众生首。

菩萨净戒香,  坚持无缺犯;

菩萨智涂香,  普熏于三界。

菩萨力如帐,  能遮烦恼尘;

菩萨智如幢,  能摧我慢敌。

妙行为缯彩,  庄严于智慧,

惭愧作衣服,  普覆诸群生。

菩萨无碍乘,  巾之出三界;

菩萨大力象,  其心善调伏;

菩萨神足马,  腾步超诸有;

菩萨说法龙,  普雨众生心;

菩萨优昙华,  世间难值遇;

菩萨大勇将,  众魔悉降伏;

菩萨转法轮,  如佛之所转;

菩萨灯破闇,  众生见正道;

菩萨功德河,  恒顺正道流;

菩萨精进桥,  广度诸群品。

大智与弘誓,  共作坚牢船,

引接诸众生,  安置菩提岸。

菩萨游戏园,  真实乐众生;

菩萨解脱华,  庄严智宫殿;

菩萨如妙药,  灭除烦恼病;

菩萨如雪山,  出生智慧药。

菩萨等于佛,  觉悟诸群生,

佛心岂有他,  正觉觉世间。

如佛之所来,  菩萨如是来;

亦如一切智,  以智入普门。

菩萨善开导,  一切诸群生;

菩萨自然觉,  一切智境界。

菩萨无量力,  世间莫能坏;

菩萨无畏智,  知众生及法。

一切诸世间,  色相各差别,

音声及名字,  悉能分别知。

虽离于名色,  而现种种相;

一切诸众生,  莫能测其道。

如是等功德,  菩萨悉成就,

了性皆无性,  有无无所著。

如是一切智,  无尽无所依,

我今当演说,  令众生欢喜。

虽知诸法相,  如幻悉空寂,

而以悲愿心,  及佛威神力,

现神通变化,  种种无量事;

如是诸功德,  汝等应听受。

一身能示现,  无量差别身,

无心无境界,  普应一切众。

一音中具演,  一切诸言音;

众生语言法,  随类皆能作。

永离烦恼身,  而现自在身,

知法不可说,  而作种种说。

其心常寂灭,  清净如虚空,

而普庄严刹,  示现一切众。

于身无所著,  而能示现身;

一切世间中,  随应而受生。

虽生一切处,  亦不住受生,

知身如虚空,  种种随心现。

菩萨身无边,  普现一切处,

常恭敬供养,  最胜两足尊。

香华众妓乐,  幢幡及宝盖,

恒以深净心,  供养于诸佛。

不离一佛会,  普在诸佛所,

于彼大众中,  问难听受法。

闻法入三昧,  一一无量门,

起定亦复然,  示现无穷尽。

智慧巧方便,  了世皆如幻,

而能现世间,  无边诸幻法。

示现种种色,  亦现心及语,

入诸想网中,  而恒无所著。

或现初发心,  利益于世间;

或现久修行,  广大无边际,

施戒忍精进,  禅定及智慧,

四梵四摄等,  一切最胜法。

或现行成满,  得忍无分别;

或现一生系,  诸佛与灌顶。

或现声闻相,  或复现缘觉,

处处般涅槃,  不舍菩提行。

或现为帝释,  或现为梵王,

或天女围绕,  或时独宴默。

或现为比丘,  寂静调其心;

或现自在王,  统理世间法。

或现巧术女,  或现修苦行,

或现受五欲,  或现入诸禅。

或现初始生,  或少或老死。

若有思议者,  心疑发狂乱。

或现在天宫,  或现始降神,

或入或住胎,  成佛转法轮。

或生或涅槃,  或现入学堂,

或在采女中,  或离俗修禅。

或坐菩提树,  自然成正觉;

或现转法轮,  或现始求道。

或现为佛身,  宴坐无量刹;

或修不退道,  积集菩提具。

深入无数劫,  皆悉到彼岸;

无量劫一念,  一念无量劫。

一切劫非劫,  为世示现劫,

无来无积集,  成就诸劫事。

于一微尘中,  普见一切佛;

十方一切处,  无处而不有。

国土众生法,  次第悉皆见;

经无量劫数,  究竟不可尽。

菩萨知众生,  广大无有边;

彼一众生身,  无量因缘起。

如知一无量,  一切悉亦然;

随其所通达,  教诸未学者。

悉知众生根,  上中下不同;

亦知根转移,  应化不应化;

一根一切根,  展转因缘力,

微细各差别,  次第无错乱。

又知其欲解,  一切烦恼习;

亦知去来今,  所有诸心行。

了达一切行,  无来亦无去;

既知其行已,  为说无上法。

杂染清净行,  种种悉了知,

一念得菩提,  成就一切智。

住佛不思议,  究竟智慧心,

一念悉能知,  一切众生行。

菩萨神通智,  功力已自在,

能于一念中,  往诣无边刹。

如是速疾往,  尽于无数劫,

无处而不周,  莫动毫端分。

譬如工幻师,  示现种种色,

于彼幻中求,  无色无非色。

菩萨亦如是,  以方便智幻,

种种皆示现,  充满于世间。

譬如净日月,  皎镜在虚空,

影现于众水,  不为水所杂。

菩萨净法轮,  当知亦如是,

现世间心水,  不为世所杂。

如人睡梦中,  造作种种事,

虽经亿千岁,  一夜未终尽。

菩萨住法性,  示现一切事,

无量劫可极,  一念智无尽。

譬如山谷中,  及以宫殿间,

种种皆响应,  而实无分别。

菩萨住法性,  能以自在智,

广出随类音,  亦复无分别。

如有见阳焰,  想之以为水,

驰逐不得饮,  展转更增渴。

众生烦恼心,  应知亦如是;

菩萨起慈愍,  救之令出离。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热时焰,  诸行如芭蕉。

心识犹如幻,  示现种种事;

如是知诸蕴,  智者无所著。

诸处悉空寂,  如机关动转;

诸界性永离,  妄现于世间。

菩萨住真实,  寂灭第一义,

种种广宣畅,  而心无所依。

无来亦无去,  亦复无有住,

烦恼业苦因,  三种恒流转。

缘起非有无,  非实亦非虚,

如是入中道,  说之无所著。

能于一念中,  普现三世心,

欲色无色界,  一切种种事。

随顺三律仪,  演说三解脱,

建立三乘道,  成就一切智。

了达处非处,  诸业及诸根,

界解与禅定,  一切至处道。

宿命念天眼,  灭除一切惑,

知佛十种力,  而未能成就。

了达诸法空,  而常求妙法,

不与烦恼合,  而亦不尽漏。

广知出离道,  而以度众生,

于此得无畏,  不舍修诸行。

无谬无违道,  亦不失正念,

精进欲三昧,  观慧无损减。

三聚皆清净,  三世悉明达,

大慈愍众生,  一切无障碍。

由入此法门,  得成如是行,

我说其少分,  功德庄严义。

穷于无数劫,  说彼行无尽,

我今说少分,  如大地一尘。

依于佛智住,  起于奇特想,

修行最胜行,  具足大慈悲。

精勤自安隐,  教化诸含识,

安住净戒中,  具诸授记行。

能入佛功德,  众生行及刹,

劫世悉亦知,  无有疲厌想。

差别智总持,  通达真实义,

思惟说无比,  寂静等正觉。

发于普贤心,  及修其行愿,

慈悲因缘力,  趣道意清净。

修行波罗蜜,  究竟随觉智,

证知力自在,  成无上菩提。

成就平等智,  演说最胜法,

能持具妙辩,  逮得法王处。

远离于诸著,  演说心平等,

出生于智慧,  变化得菩提。

住持一切劫,  智者大欣慰,

深入及依止,  无畏无疑惑。

了达不思议,  巧密善分别,

善入诸三昧,  普见智境界。

究竟诸解脱,  游戏诸通明,

缠缚悉永离,  园林恣游处。

白法为宫殿,  诸行可欣乐,

现无量庄严,  于世心无动。

深心善观察,  妙辩能开演,

清净菩提印,  智光照一切。

所住无等比,  其心不下劣,

立志如大山,  种德若深海。

如宝安住法,  被甲誓愿心,

发起于大事,  究竟无能坏。

得授菩提记,  安住广大心,

秘藏无穷尽,  觉悟一切法。

世智皆自在,  妙用无障碍,

众生一切刹,  及以种种法。

身愿与境界,  智慧神通等,

示现于世间,  无量百千亿。

游戏及境界,  自在无能制,

力无畏不共,  一切业庄严。

诸身及身业,  语及净修语,

以得守护故,  成办十种事。

菩萨心发心,  及以心周遍,

诸根无散动,  获得最胜根。

深心增胜心,  远离于谄诳;

种种决定解,  普入于世间。

舍彼烦恼习,  取兹最胜道,

巧修使圆满,  逮成一切智。

离退入正位,  决定证寂灭,

出生佛法道,  成就功德号。

道及无量道,  乃至庄严道,

次第善安住,  悉皆无所著。

手足及腹藏,  金刚以为心,

被以慈哀甲,  具足众器仗。

智首明达眼,  菩提行为耳,

清净戒为鼻,  灭闇无障碍。

辩才以为舌,  无处不至身;

最胜智为心,  行住修诸业。

道场师子坐,  梵卧空为住,

所行及观察,  普照如来境。

遍观众生行,  奋迅及哮吼,

离贪行净施,  舍慢持净戒,

不嗔常忍辱,  不懈恒精进,

禅定得自在,  智慧无所行,

慈济悲无倦,  喜法舍烦恼;

于诸境界中,  知义亦知法。

福德悉成满,  智慧如利剑,

普照乐多闻,  明了趣向法。

知魔及魔道,  誓愿咸舍离;

见佛与佛业,  发心皆摄取,

离慢修智慧,  不为魔力持;

为佛所摄持,  亦为法所持。

现住兜率天,  又现彼命终;

示现住母胎,  亦现微细趣。

现生及微笑,  亦现行七步;

示修众技术,  亦示处深宫。

出家修苦行,  往诣于道场,

端坐放光明,  觉悟诸群生,

降魔成正觉,  转无上法轮,

所现悉已终,  入于大涅槃。

彼诸菩萨行,  无量劫修习,

广大无有边,  我今说少分。

虽令无量众,  安住佛功德;

众生及法中,  毕竟无所取。

具足如是行,  游戏诸神通:

毛端置众刹,  经于亿千劫;

掌持无量刹,  遍往身无倦,

还来置本处,  众生不知觉。

菩萨以一切,  种种庄严刹,

置于一毛孔,  真实悉令见。

复以一毛孔,  普纳一切海,

大海无增减,  众生不娆害。

无量铁围山,  手执碎为尘,

一尘下一刹,  尽此诸尘数。

以此诸尘刹,  复更末为尘;

如是尘可知,  菩萨智难量。

于一毛孔中,  放无量光明;

日月星宿光,  摩尼珠火光,

及以诸天光,  一切皆映蔽,

灭诸恶道苦,  为说无上法。

一切诸世间,  种种差别音;

菩萨以一音,  一切皆能演。

决定分别说,  一切诸佛法,

普使诸群生,  闻之大欢喜。

过去一切劫,  安置未来今;

未来现在劫,  回置过去世。

示现无量刹,  烧然及成住;

一切诸世间,  悉在一毛孔。

未来及现在,  一切十方佛,

靡不于身中,  分明而显现。

深知变化法,  善应众生心,

示现种种身,  而皆无所著。

或现于六趣,  一切众生身,

梵释护世身,  诸天人众身,

声闻缘觉身,  诸佛如来身;

或现菩萨身,  修行一切智。

善入软中上,  众生诸想网,

示现成菩提,  及以诸佛刹。

了知诸想网,  于想得自在,

示修菩萨行,  一切方便事。

示现如是等,  广大诸神变;

如是诸境界,  举世莫能知。

虽现无所现,  究竟转增上,

随顺众生心,  令行真实道。

身语及与心,  平等如虚空,

净戒为涂香,  众行为衣服,

法缯严净髻,  一切智摩尼,

功德靡不周,  灌顶升王位。

波罗蜜为轮,  诸通以为象,

神足以为马,  智慧为明珠。

妙行为采女,  四摄主藏臣,

方便为主兵,  菩萨转轮王。

三昧为城廓,  空寂为宫殿,

慈甲智慧剑,  念弓明利箭。

高张神力盖,  迥建智慧幢,

忍力不动摇,  直破魔王军。

总持为平地,  众行为河水,

净智为涌泉,  妙慧作树林。

空为澄净池,  觉分菡萏华,

神力自庄严,  三昧常娱乐。

思惟为采女,  甘露为美食,

解脱味为浆,  游戏于三乘。

此诸菩萨行,  微妙转增上,

无量劫修行,  其心不厌足。

供养一切佛,  严净一切刹,

普令一切众,  安住一切智。

一切刹微尘,  悉可知其数;

一切虚空界,  一沙可度量;

一切众生心,  念念可数知;

佛子诸功德,  说之不可尽。

欲具此功德,  及诸上妙法,

欲使诸众生,  离苦常安乐,

欲令身语意,  悉与诸佛等,

应发金刚心,  学此功德行。”

同类推荐
  •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

    佛说萨钵多酥哩踰捺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胎产心法

    胎产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蜜蜂计

    蜜蜂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琉璃净土标

    净琉璃净土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香谱

    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漫漫后宫路

    漫漫后宫路

    现代女强人重生为天启朝知州嫡女纪宝珠。心思缜密,步步为营,她为家人为自己铺成一条康庄大道;按计划入宫,贤良温淑的皇后,美貌惊人的贵妃,文采出众的贤妃,莺莺燕燕环肥燕瘦,在这出女人大戏中,她即是其中一员,又能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控。只要不触犯她的利益,她便冷眼旁观各路蛇神鬼怪;一旦触犯,她千倍百倍奉还!
  • 灭九州

    灭九州

    当个人都在听天由命的时刻,他站了出来。为什么天地如此不公,作为天神就必定可以掌管他人生死么?天地命数须虔诚,常言对错天定夺。此世不公难违抗,逆天而行灭九州。
  • 星海鬼兵

    星海鬼兵

    浩瀚宇宙,茫茫星海,存在多少智慧种族?外星虫族肆虐,广阔的艾尔法星系中,强势的龙人蜥、幽蓝星人和人类联邦三大种族与众多稀有濒危种族结成星系联盟共同对抗残暴的虫群。一次星球保卫战之后的撤退途中,传说中的近战装甲突击兵拉杰斯?周不幸被虫族变异病毒感染,为了继续战斗而活下去,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类的基因,以虫族的形态再次踏上星际征途,挑战生命的终极进化。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水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水

    本书为青少年读者介绍了矿泉水、矿物质水、蒸馏水、电解水、电离子水等。内容主要介绍水的诞生、形成、分类以及它对人类的利弊,还有对环境的污染治理等诸多领域的介绍和探索。
  • 仪凤千羽

    仪凤千羽

    飞蛾扑火,终究是自取灭亡……可是又有什么办法,没有人可以舍弃温暖,没有人想成为一世的冰霜……不后悔我的七条命都死在他手里,不在乎他究竟有多少人在身边……不是不愿意见到他,只是我累了。我不会回七重门,我想看看彼岸花了……
  • 为众生的悲心

    为众生的悲心

    悲心不只是同情心,而是你深切体悟到:那个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有悲心,不语而深刻。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理的书。但作者在变幻无常中,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里,仿佛一一经历过佛陀证悟的瞬间。他一下笔,就是苍生,没有一行不是在写生命。让我们明白,原来感动可以不停留在落泪、煽情,更可以无关人间悲喜。他写生命的苦,写众生的多难,写文明的残忍……时时引你思考那些人生中不可不想之事。随着本书,深深地往自己的内心世界瞧去,我们终于在慈悲里得到最深的安静;也在天地和众生面前,了然自己的苦,放下把自己看得太重的负累。
  • 农门凤凰之火刑劫

    农门凤凰之火刑劫

    他出身农家,带着面具,赴G城求学,欢声笑语里,小心翼翼流着泪;他是最好朋友,也是极致对手,在爱情和梦想间游弋,衡量着得失;她在山里守他18年,青梅竹马;又在同一座城,变成陌路,身边的他,曾败于他;她是幻想世界里的雪公主,却觊觎着现实王国的水晶鞋;她是一枝青竹,不急不躁,顺着时间的流水,落雪之后,一朝白头,一世长青……
  • 吞噬世家

    吞噬世家

    读者QQ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92558511新书已经上传,沿用的还是这书的提纲,不过是僵尸系列,改正了情节太慢的毛病!新书书号1397017,书名《史前遗迹打捞者》大家把票和收藏放在这新书上吧!谢谢支持!字数45万多,已经上架,可以一看,也很值得养羊本书是第一人称写的,后来改了人称,但只改了一半,读者看了会觉得混乱。还是看新坑吧,那书也是亡灵僵尸系列哦!!!!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武侠世界之逍遥

    武侠世界之逍遥

    一个大学生重生在金庸武侠世界的故事,非无敌流,非武功秘籍收集狂,非烂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