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2100000114

第114章

述曰。上已辨行相见道。别修作故。此广布教道理。即菩萨等在见道等不作此观。但为布教说其差别。所以须学。即是依彼假说也。

论。此即依前至止观别立。

述曰。前相见道安立谛。有二种十六心。今法于彼名二十六种。法彼二个十六种。止.观二心别立。

论。谓法类品至总说为一。

述曰。五十八末说。忍.智合者。谓八忍合为四。俱忍类故。八智合为四。俱智品故。或法忍.法智八合为四。缘如为境。以类同故。品者品类义。故得为此解。类忍.类智八合为四。缘智为境亦类同故。此依惠别俱定唯一。广如彼抄说。

论。虽见道中至名相见道。

述曰。释九所以。此非真.相二见道摄。不作此观然约布教相见道摄。

但以十六心三心等。对法.显扬.瑜伽。如次皆有世第一无间等言故今会云。

论。诸相见道至真已断故。

述曰。此下第三总释。于中有三。一会违。二释颂不说。三智摄。今初也。依真之义假说相见道等为无间等。如前引显扬十七。正与此同。此有三因。三心相见道真非安立后生故。余如文可解。然非安立因不遍三心相见道义。

论。前真见道至故颂偏说。

述曰。第二释颂不说二种见道本颂何故但说于真。以证识性观照如故。即圆成实。自证识相。亦是自心观于依他故。今依见分说。论说初胜。后者后得摄故不及前。如五十五说。

论。前真见道至后得智摄。

述曰。有相.无相别故。

自下因解后得智。

论。诸后得智至离二取故。

述曰。若依此说。佛不说法。无十五界。大定.智.悲以为体性。悲愿增上众生识上声.色等相生故。此后得智佛地论第三。虽有三说有相见等。但是此中二师之义第一师说。二分俱无。离二取故。

论。有义此智至有分别故。

述曰。见有.相无。诸圣教说此智有分别故有见分。五十五等说也。

论。圣智皆能亲照境故。

述曰。以理为证无相分也。

论。不执著故说离二取。

述曰。经论中言离二取者。不执著二取故。非全无见分。

论。有义此智至真如性故。

述曰。第三师说。二分俱有。七十三说思惟。明有见分。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成有相分。如彼四句广说。

论。又说此智至而为说故。

述曰。佛地经.摄论等皆说。此智分别诸法观有情等。此成有见分。破第一师。

论。又说此智至说法等事。

述曰。引经为难 现身立等。皆佛地第三引文为证。不劳此引。此破无相分第二师义。

此上引教。下引理。

论。转色蕴依至应无受等。

述曰。以五蕴相例。

论。又若此智至应缘声等。

述曰。既无相分。其他之心他身土等离自己体之法。不带影像。应非所缘缘。直亲照彼不变为相故。不同真如。真如即是智自体故 若尔真如应非所缘缘。无似境相故 答不然。带如之相起故。离自体法既无影像。不可言带彼相起。如何说有所缘缘。彼皆离自体故 既不带相起名所缘缘。缘色等时应缘声等。缘色等智不带声等相故。

论。又缘无法等至无缘用故。

述曰。不变为无相为见所缘故。以无相分直照于无。无非有体。所缘缘义如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亲缘于无。此文理证也。

论。由斯后得二分俱有。

述曰。总结之也。

出差别已。下诸门解释。然五十八九等中。皆有见道现观分别。应如彼知。五十九最胜。大有断惑法用诸义。未获广引。

论。此二见道至相摄云何。

述曰。此为问也。第一与六现观相摄者。对法第十三.显扬第十七.大论五十五.七十一广明。对法说十。显扬说六.或十八。瑜伽说六。摄论第六说十一种三乘现观各别。然有义.事.所缘三种差别。如别抄说。

论。六现观者至思所成惠。

述曰。现谓现前。明了现前观此现境故名现观 最上品者。下.中二品劣故非也 喜受相应者。喜能明利别有分别故。舍即不然。可与下.中品思俱。上品思惠必不俱故。七十一说初一唯与喜受相应故 思所成惠。即因于思所成之惠为体。显扬.及七十一等同。彼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此下现观并作是说。

论。此能观察至故非现观。

述曰。暖等色界系。此观共相能引暖等。思能生修故。此观一切行无常等。一切法真如等。故是最胜名观共相。不言观自相。自相者下.中摄故。未广缘故。虽如亦是诸法自相。未证之时但共相故。于见道前此用最猛。猛者利也.胜也。偏说为现观。暖等不能广分别法。但观所取无等。虽亦观一切法无我等。多分有分齐观。又三乘通说。在二乘位唯观四谛别别行相不及于思。谓种种思推.种种观察名广分别。暖等无此能。不如于思不立现观。其见道等虽亦不能广分别法。缘真理故立为现观。此又不同彼。未证理故。七十一说四善根非现观是等流故。

论。二信现观至立现观名。

述曰。信亦上品。通漏.无漏。现观者是惠现观诸法。以信助现观令不退故亦名现观。有处但说无漏者。以胜故立为不坏信故。

论。三戒现观至亦名现观。

述曰。即道共戒。前第一卷已出体讫。余文可知。

论。四现观智谛现观至无分别智。

述曰。谓在何位但缘非安立。即通二智皆是此摄。故言一切种。七十一等说。此缘非安立谛境惠为性。五十五说三心见道等是此现观故。即一切见.修道二智也。不取无学等二智。与究竟现观不殊故。

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至世出世智。

述曰。此通有漏.无漏一切见.修道缘安立智。七十一等说缘安立谛境惠是此自性等故。

论。六究竟现观至究竟位智。

述曰。即尽智等究竟位中所有诸智 即通十智。然皆无漏。七十一说尽无生智等为自性故。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六十九说无觉十智皆是无漏。可勘彼文。此等门义可取如上所说诸论广明。和会增减不同等。

论。此真见道至故不相摄。

述曰。以今见道摄六者。真摄第四少分。第四之中亦有相见道缘非安立谛。亦通修道等故。其相见道收第四少分。亦摄真故第五少分亦通修故。余文可知。

论。菩萨得此至生如来家。

述曰。自下第四入地功德。世亲第六云。由此能令诸佛种姓无断绝故。无性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转先所依生余依故。绍继佛种令不断绝。乃至般若证真法界。名于中生。名真佛子。由此般若树自相续故。

论。住极喜地。

述曰。于十地中住极喜地也。下当释此。四十七说分十王位。多作转轮圣王。王此洲化果也。

论。善达法界得诸平等。

述曰。无性云。于此法界深作证故 得诸平等者。佛地经说得十平等。摄论第六云。得一切有情.一切菩萨.一切如来三种平等心性故。广如彼释。

论。常生诸佛大集会中。

述曰。即常生在他受用土中。如梵网经.十地经说。至下十地中广说。

论。于多百门已得自在。

述曰。四十七说。一刹那顷证百三摩地。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见百如来。动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等。化为百类普令他见。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见前后际百劫中事。智见能入百法明门。化作百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即于十百自在。名多百门。

论。自知不久至利乐一切。

述曰。既证真如。便自知证。自利行也。六十九等说预流果尚能自知。况此菩萨。利乐一切利他行也。广说此相如十地经第三说。彼有十二百。彼加三种。一加知百佛神力。此中即见百佛摄。二加能入百佛世界。即此中动百世界中摄。三加照百佛世界。亦动百世界中摄。彼又少此成熟百类所化有情。论有十百彼翻者失。彼论文中亦合入照百佛界等一处为释。读者勘之。如四十九。说此位菩萨有十种发心。如十地。第一地中说十种大愿。如十地第三卷。说十种净修住法。既见诸佛。听闻正法。皆如十地第三卷广说。瑜伽四十七八九等皆并广解。一一细勘文义差别又作阿赖耶识依他性观。如五十一三乘差别。

同类推荐
  • Grimm'  s Fairy Tales

    Grimm' s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门补要

    医门补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梁武帝演义

    梁武帝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罗摩伽经

    佛说罗摩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摩诃止观义例随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术耀轮回

    术耀轮回

    处于地球末法时代的黑榜前三赏金猎人李傲,在一次任务中不幸身陨,穿越至以术能为尊的术能大陆。在这里武道式微,有的是发展至极致的术能。大陆孩童十岁觉醒术能,术能千变万化,有火焰、速度、邪恶.....。当李傲站在大陆巅峰时,他才发现原来术能大陆只是试练之路上的一个起点。看身负术仙两脉绝顶传承的李傲如何玩转异世,术耀轮回。
  • 繁花奚落

    繁花奚落

    出身名门的妙龄少女,林繁花,自小放荡不羁,在与父亲进宫朝贺时无意之间遇见啦傲娇小皇子周奚氄,与其一见钟情,父亲又为她求下啦这门皇亲,自此林繁花成为王妃,帮助丈夫夺得皇位,成为皇后,却没想到从此繁花与丈夫再也回不去啦。。。。
  • 超级高手在都市

    超级高手在都市

    李文儒偶得修行法门,在都市之中,任何事情都很厉害,从此叱诧风云……
  • 女娲图

    女娲图

    三幅美人图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又该何去何从?纨绔子弟,天才皇子,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武道的尽头究竟是什么?羞辱,挑战统统无视,不是王城不敢应战,而是,他们早已经失去了挑战的资格!!当他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时,王城对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女人说:“有些选择,一旦做出永远无法更改!”
  • 暴戾王爷的销魂妃

    暴戾王爷的销魂妃

    南怡王爷大婚,王妃是在京城臭名远扬的上大夫陆正浩的小女儿陆无双,据说她早就破了身,是人尽可夫之人。南怡王爷之所以要娶她,是因为太后逼的,不知怎么的太后就是喜欢她,一定要她做她家的儿媳妇。南怡王爷虽暴戾,但却是个出了名的孝顺人,所以便戴着绿帽子娶了她。新婚之夜,暗然销魂的新房内,南怡王爷被下了药,一阵冲动……一座皇陵,几代人为之争夺的头破血流,人没了,恨还在。如何泄恨,各人有各人的手法,如何化解,且看女主的手腕!
  • 噬天剑道

    噬天剑道

    千年后,天有异象。而属于星主的,终将会降临。极曜噬灵星,天外中最神秘的一颗星辰,深邃之间,宛如黑洞。身为天星宿主的少年莫封,体内同时有着强大的魔血传承。两者相辅相成,少年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既与天道不合,那便剑碎天道!
  • 我鄙视你

    我鄙视你

    赵小帅与姜勤勤毕业后进入同一警察局工作。由于接连发生两桩银行抢劫案,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与赵小帅搭档的资深警察邓子爱好周易算命,常常带领他进入风月场所。女友苏小妹被害,邓子决定自行报仇,邀请赵小帅帮忙。赵小帅与苏小妹的妹妹苏浅浅在网络上联系上了,神秘女子沈小柔每个周五会来到他的宿舍过夜,风尘女“方块A”受命要刺伤他。姜勤勤对他似若有情……男主人公的感情陷入了迷乱。更为惊人的消息是邓子暗地里是当地黑社会的一个大头目,为了还上百万赌债,银行抢劫案是他所为……爱情和友情、阴谋和义气、正直和狡诈,赵小帅遭遇了人生最复杂的考验。
  • 乘风传

    乘风传

    谁说凡人注定受神的主宰,他目睹了太多人间的困苦,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神灵能移天换海,却不肯给众生减轻一点点的灾祸,若是神灵要用痛苦来统治苍生,那么神灵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若是万千生灵终其一生只能被神灵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就逆天吧!宋乘风因不满神灵布下的腐朽秩序,大战天帝,最后相差一招,败于天帝之手,而后神魂转世到云轩城一位纨绔少爷的身上,从而开始逆天弑神的道路
  • 种界

    种界

    三少爷死了,三少爷活了,然后三少爷不死不活的进入了仙人的世界……
  • 古道国杀

    古道国杀

    讲述自玄至煓的历史,共叙述前玄,炎,铭,后玄,幽,前七国,四国期,奉,金,曼,后七国,兰,煓十三个朝代的历史。展现出了国家的兴亡衰败和将领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