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2100000036

第36章

述曰。何名无记。记谓善.恶。此有二义可名为记。一善有可爱果。不善有不可爱果。可记别故。二善.恶法体胜无记法。可调和故。或[怡-台+龍]戾故。可记别也 世尊记此当得此果。体性如是可记别故。说名为记。

论。此非善.恶故名无记。

述曰。此结释名 总是第八何性俱门。自下第六段诸心所法例同于心。非是分别识自体门。

论。触等亦如是者至必同性故。

述曰。此四说中第一。第二。第四说同护法等一师多复次。义不违也 义虽有四。文段有三牒前颂第八句也 初师唯以五心所法。例同心王无记性矣。次无记性后有亦如是故。如文可知。

自下即是第二师说。

论。又触等五至亦如是言。

述曰。此师意说。例于识体五种义同。一异熟。二所缘行相俱不可知。三缘三种境。四五法相应。五无覆无记。前虽已有本识八门。随其所应故但有五。于十义中此别开不可知为一门 然但有四。除自相.一切种.及行相.并舍受俱。因果不断。转舍时位。在例后明。此例以前。如其所应亦如是故 问本识五法俱。触等亦如是。触虽不与触自相应。五法是同随应相例。本识行相即是了别。触随所应应例行相。令心.心所同触前境。是触行相故。余例难亦然 答余门通故可咸相例。行相既言了别。何得触等例同 此不成救。与识相应既言触等。触等亦应与自俱故 此理不然。随所应有触.非触俱。相应有五法。五法相应例得同。了别在识不通余。何得触等例行相。了别行相在于识。亦令触等例皆同。与舍相应不在受。亦应受等例成失。此上二说义虽未周。以理而言亦无妨难。

论。有义触等至无简别故。

述曰。此难陀论师等多人为此解。初许触等受熏。后被难已转计。方言缘种名一切种 此第三说例上五门.并不可知。即有其六。谓从异熟乃至无记。除识自相.行相.受俱。颂言触等。即是自相。故不须例 此论体例。若正义无违或合为一。若邪宗谬义假作别师。非必异说今此别师。

第四师破。

论。彼说非理。

述曰。第一非也。

论。所以者何。

述曰。第二彼问有何所以。

论。触等依识不自在故。

述曰。三论主答。既非心王故不自在。前第二卷于可熏中有自在义 世亲摄论四外别立有自在义方能受熏。

论。如贪信等至能持种子。

述曰。染中举贪等取嗔等。善中举信等精进等。既如贪等故。不可说触等同识能持种子。此乃不例一切种门 问所熏有心.及心所。心所不自在故不受熏。能熏之中有心所。心所不自在故非能熏 答心所有增减义具可能熏。心所不自在故非所熏摄 问何故受熏则遮心所。及其能熏心所亦得 答为因据有力。心所亦能熏。受熏须报主心所非所熏 问心所为因能熏言有力。心所为果有力言所熏 答心所能熏无过失。心所亦能熏。心所受熏过失多。心所非所熏 问何故能熏即言无失。为所熏者过失便多 答为因之日有力而是能熏。为果之时无力乃非所熏 问何者名过失 答顿生六果失 问何故心所受熏。后时顿生六果。心所能熏。后果不顿生六。 答心所受熏。即能熏心.心所。一念便熏成六种。后生现时顿生六果。心所能熏。相分.见分。但随己数而熏。非一一法皆有六种。即所熏无顿生六果。唯熏心王一体法故。若六法受熏。便有三十六种见.相分种。各自生己现行本识等。即有顿生六果之过 问如缘本识增上缘中熏成种时。同时心所亦熏成本识种。缘彼心所亦尔。何故心所能熏。所熏无顿生果之妨 答即能熏心王。缘本识及五数熏成种子。此种后时。生本识及五数现行。能熏心所不熏彼本识。及五数种。此相分熏种。但生自相分现行。非亲生彼本识等故。故无此妨 问心所能熏。何不同彼心王能熏。俱生于彼本质之法。心所能熏。即生自相分现行。不生本质耶 答若能熏之心是一。缘本识及五数。所熏有六故即熏六个。能熏之心后种生现行。顿生六果妨。不可论其本质生与不生。所熏六种乍可论其本质.影像。其所熏不然 此亦不然。受熏例应尔。心所生影像。心王生本质。由是义故。如实义者。如缘本识熏种之时。能熏心聚。共熏成一本识之种。此增上缘。本有种子为因缘故。无顿生六果之妨。多种生一芽。因缘便无此事。增上缘等理亦无失 又设能熏各各熏一本识种子。虽为六种。六种共生一果亦无妨难。能持之识体是一故 论所言如贪.信等不能受熏。此对难陀亦熏心所。非对经部。经部说心所亦非所熏故。如摄论云是能依故。不自在故。若对彼宗有立已成之过。由大乘异师。亦有说心所是所熏故。今以为喻 量云。第八五数。应非所熏。是能依故。不自在故。如贪.信等 若尔七识应是所熏。既是自在.及所依故 此亦不然。因明者说但遮能依心所体是所熏。不表七识心王是所熏法。触等五法既非所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 又以不能持诸种子。为第二宗于理无失。文有宗二因.喻唯一。

四第三师言。受熏何失 五论主牒破。

论。又若触等至有六种体。

述曰。即一有情能熏所熏。随是何法有六个种。以六法体为所熏故。一.一所熏有一种故。

六外人复言。六种何失。

论。若尔果起从何种生。

述曰。此即第七论主复征。若尔果生从何种起。

八外人复云。皆从彼起 九论主复云。

论。理不应言至生一芽故。

述曰。成业论中广破此义。量云。别能持中六种种子。应不共生一果。因缘性故。如六能熏。能熏虽有六现。不是因缘共生一果种 若尔杂集第八卷如何通。彼许多因生一果故。如五无间业受一期报故 成业论中自解此妨。可许多缘生一果体。不许多因能生一果。因缘辨体无此事故。前立量中。已有因缘因果言故。

十外人转言。熏种虽多。生果之时但从一种 此下十一论主复非。

论。若说果生至便为无用。

述曰。初二句牒。下二句难。此就见分能熏为论 问既尔护法等如何释此文。新旧之种若随用一。旧新种中一无用故。又能熏有六熏成六种共生一果。为难亦尔。此乃自违。不劳他语 答曰。新旧因缘。能熏有六熏成六种势力齐等。俱逢缘合可许此类共生一果。如一麦中有多极微。可许同生一芽等果。非许一一微各各生果故 若尔成业难多种生一芽何为会释 彼破经部色.心二法各各有种共生一果。如二麦等共生一芽。非此所许。今五数中各有种子共生一果。故是所非。若一识中同类种子共生无妨 故此文言。若一种生余无用等。不尔此言深为自害。若能持是一。多同类种许共生一果。若能持是别。虽同类种。不许同生果。

十二外人云。次第生果 十三论主复难。

论。亦不可说至势力等故。

述曰。同熏之种。一生果时余亦应生。熏习同时势力等故。如生果种故不可说心种先生。余触等种次第生果。此中比量易而可知。

十四外人复云。六果顿起。

十五论主复难。

论。又不可说六果顿生。

述曰。此即总非。

有何过失。

论。勿一有情至俱时生故。

述曰。若六果生便有此失 彼若救言如摩醯首罗面有三目。复有龙王有八万眼。有六种体。于理何违 难此不尔。不可说心中之种生此眼。心所中种能生彼眼。即应一念有六本识。又无多眼者。彼如何通。故唯心王持种于理为善 又如人二眼。识但是一。多眼龙王何必识多 又若许尔即一有情有六本识。便为六身非为一体。

次第十六彼复转救。

论。谁言触等至持诸种子。

述曰。外人转计。此即不例同于本识持种受熏名一切种。

故第十七论主复问。

论。不尔如何至名一切种。

述曰。问触所由。

次第十八外人复云。

论。谓触等五至名一切种。

述曰。此解似种。 本识变种能生果故名为真种。触等与识同一所缘。故彼亦能变为种子。不能生果名为似种。

十九问彼何故须然 二十彼答。

论。触等与识所缘等故。

述曰。此显三因触等似种。若不缘种。心.心所法所缘。便有不同之失。

论。无色触等有所缘故。

述曰。生无色界既不缘色。不缘种者。此何所缘。

论。亲所缘缘定应有故。

述曰。若但缘本识相分之种。自不须变。即无亲所缘缘。自无相分故。便非唯识。心外取故。若托彼变但是疏缘。不于触等之上现影像故。

论。此似种相至生现识等。

述曰。无实用故。不能生现识根境等 等者等取诸根.境等。

此如何等。

论。如触等上至非识所依。

述曰。心所所变似眼根等。不能为依亲生五识。亲生五识者。心王所变故。色等亦尔。亦非实碍。此六眼根等。同时同处不相障碍。

论。亦如似火无能烧用。

述曰。此显同喻。镜中之火名为似火。无烧用故。

此上并是第三师救 次二十一论主难云。

论。彼救非理至而相例故。

述曰。谓若是触等缘似种相名一切种。即是第四缘境之门。在第三门一切种后执受处中方应相例。如何于前一切种中乃例缘境。

论。由此前说至有重言失。

述曰。此显正义。由此理故。前句所说一切种言。定目本识有彼受熏能持种义。不目缘种.似种等义。故不可以触等五数缘种为例 若不是说受熏持种名一切种尔者。本颂乃有重言之失。上解一切种已言缘种。下解执受中复言缘种故 若彼救言缘种子者名一切种。执受处中说有根身。无重过者。理亦不然。世亲摄论第一引阿毗达磨经言。执受有二。一五色根。及根依处。二相名分别习气 种子可执。复是所缘。与身别明此有何位。故所说非也。

二十二第三师问。若不如我所说义者。亦如是言应有简别。以不许例持诸种故 次二十三论主复答。

论。又彼所说至定不成证。

述曰。此总非也。

论。勿触等五亦能了别。

述曰。此下正难 了别。唯是识行相故。

论。触等亦与触等相应。

述曰。上勿字流至此。勿触等五与触等相应。以说本识触等相应故。不尔如何触等相例。

论。由此故知至非谓一切。

述曰。由此理故。故知颂中亦如是言。随所应说。若前若后。性相求故应可例有。随理无违即便相例。非谓一切皆令例之。此例几门。即有六门。前第二师例同五门。今加断舍随所应故。余不例者准义可知。以随文便中间相例。故亦可许例于舍位。欲显初后皆有例法。及非例法。故中间说触等相例。若最后句方说例者。恐谓一切皆合例故 上来虽有多文。非是正明本识。例彼触等义门分别 下第七段。即是第九解本识因果法.喻门。是本颂中第九句恒转如暴流也 于中有二。初问。后答。将欲解文寄问征起。

论。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述曰。此为问也。前解自相唯阿赖耶。今分别中依自相说。

论。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述曰。此第二正答所问 于中有三。初解本颂。次破外执。后劝归信 初中有三。初解法。次解喻。后总结 解法中有二。先举所明因果之法。后广解释。此即初也 举颂二字正答前问。经部师等持种色.心。无色无心有时断灭 僧佉自性。虽为法种仍体是常 为简彼宗言非常断。

恒义如何。

论。恒谓此识至常无间断。

述曰。下广解也。先解恒义 一类者。常无记义 相续者。未曾断义。

何义要须中无间断。

论。是界趣生施设本故。

述曰。此意即是依此识故。施设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识是界.趣.生之本也。下自当知 言施设者。安立异名。识若断灭非界.趣.生。故此恒言正遮于断。即重显上一类义也。若善.染等。体非一类。趣生应杂许杂起故。由此识是一类无记。不可杂起。

论。性坚持种令不失故。

述曰。此言显上相续之义。此义可知 言性坚者。四义受熏即初坚义。乃至金刚此不断故。故能受熏。若不坚者。如六。七识应不受熏 复言持种令不失者。简经部等色.心受熏而能持种。于无色界入无心时此种便失 此识不尔。种不失故。故不可断。此解恒义。

论。转谓此识至前后变异。

述曰。此遮常.一此简自性.及我。为常。为一。以诸有情起分别心计为我故 言有生灭等。简彼一.常故。

论。因灭果生非常一故。

述曰。因果性故。简一。非我也 有生灭故。简常。非自性也。

常.一之法无因果故。

何不是常。常有何过。

论。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述曰。显可熏义。不能受熏是为过也。不为转识熏成种过。常阿赖耶应不受熏。以是常故。如虚空等。若不受熏。即无生死.涅槃差别。

此上解转。总释颂中恒转二字。四义受熏即皆具足。一无记。二坚。三可熏非常一是。四相应可为识熏是 下释如暴流三字。有三义喻。

论。恒言遮断至因果法尔。

述曰。下解譬喻 于中有二。先举法生灭喻。后广解之。此即初也。一切因果皆非断.常故言法尔。

论。如暴流水至令不出离。

述曰。暴谓卒暴。即泛暴水。前能引后名曰非常。后水续前称为非断。生人天喻飘。居恶趣如溺。本识能持业烦恼等漂溺有情。以水为喻。

论。又如暴流至而恒相续。

述曰。又识持种三界生故。一浪因至一浪生。多浪因至多浪起。故名暴流。以水为喻。如下文说。

论。又如暴流至恒相随转。

述曰。此第三喻。漂水下鱼.水上之草。喻内习气.外触受等内外法也。

论。如是法喻至非断常义。

述曰。此合法.喻释其大意。

论。谓此识性至恒转如流。

述曰。果生故非断者。后法续故 因灭故非常者。不恒住故。此解法义令同于喻。余文可解。

上来大乘自述己义成立因果 自下第二破斥诸部。

论。过去未来至缘起正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傲世血凰:跨世之恋

    “我允许你走了么?”转椅后坐着的是人生中最不愿提及的梦魇,然而命运却似玩笑般的再次让他们重逢。“怎么?我行走的自由都要经过你墨大总裁的允许?”嘴角的轻蔑上勾,眼神中的无限寒冷,无不衬托出女孩对坐在转椅上的人的疏离。180°旋转……慵懒的眼神紧紧盯着倔强站在身前的女孩,“你以为,这次你还逃得掉么!”……“混蛋,放我下来,别让我更恨你!”被扛在肩上的冷漓双手抓挠着“呵…别停止恨我。”房门重重一关良久“混蛋……给我下来……宣示主导权的是我。”
  • 神圣血脉

    神圣血脉

    这是一个魔兽的故事。这是一个牧师的故事。这是一个信仰坚定的牧师传说。神圣血脉。
  • 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一曲命运之歌,唱不完她的前半生和后半生,飞来横祸更或天降奇缘,演不尽爱恨情仇,美丽善良的郝安琪与大学学长刘辰熙在校园里相识相知相爱。
  • 胭脂河诡怪传说

    胭脂河诡怪传说

    冒充尸体跟人冥婚骗钱,结果却连自己的身体也弄丢了。“你丢失的身体,我帮你找回来!”为了好看的死鱼眼一句许诺,借尸还魂的她硬着头皮冒充起了太清宫三小姐。笑里藏刀,绵里藏针,胭脂河畔的皇家道观太清宫,平静之下,一片刀光剑影。“这个地方,只有你自己,站在你自己那边。”见惯了世事无常,原来,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天赋异禀不算甚么,要做人上之人,先要教柔软的心生出了坚硬的茧子来......“你不是以前的花穗了,”他蹙起眉头:“我不认识这个你。”“哦?”她微微一笑:“人,总是会变的,谁能预测,明天的自己又是一个甚么模样?”
  • 绝杀异能者

    绝杀异能者

    被家族兄长杀死,上帝特批他转世到地球!附赠霸道美女导游,却沦为美女保镖!!!为了完成上帝的任务,他在叶灵的带领下加入了绝杀异能者联盟。本书将带你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奇幻异能世界!——《绝杀异能者》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修道无尽

    修道无尽

    徐明是一个孤儿,从小和师父生活在一起,学了一些武艺,一次机遇,他走出大山,遇到艾诗雅等人,踏上了无尽的修行路……
  • 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贺国庆,1961年10月1日生于广西柳州市,白族,祖籍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曾就学于湖南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先后获教育学学士(1982年)、硕士(1987年)和博士(1991年)学位。现为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等。曾获教育部全同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1996年入选河北省跨世纪人才,1997年荣获河北青年五四奖章,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 蓝宝石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蓝宝石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一百多年来被译成57种文字,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绝对不能错过的侦探小说。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超越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本书遴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几篇奉献给大家。愿故事中匪夷所思的事件,扑朔迷离的案情,心思缜密的推理,惊奇刺激的冒险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 逆神路:妖孽齐聚

    逆神路:妖孽齐聚

    如果说神可以开天辟地,那么我们就要逆神,这是一条改变人生的路。被人当做游戏人物又怎样,轻轻一下我小弟灭了你,我哥是万龙之帝,有个强大的富婆小弟,冥帝、火神、雷神神马的都是我小弟。朋友是仙尊,手下都是神兽,老公(暂不透露)只想仰天问:“还有谁?”你个二夫人也想当正妻,庶女姐妹想置我于死地,姐姐我拍死你,什么?拍不死,你就接着拍直到拍死为止。炼神器,学神术,御万兽,仙丹神丹都到姐兜里来。登上那远古洪荒后才知道这世界最大的敌人原来是他(她)?那个拿着棒棒糖在舔的女孩是魔王?那将近一米九的帅哥也是他(她)。到底是男是女,姐为了天下苍生也要灭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