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5400000044

第44章

总兵府油烛柴炭银一两,解府转发闽侯二县支应。

布政司并各衙首领修衙家火年例执事公座帏褥等项银二十两三钱四分八厘,本司年例造报各项文册纸札工食银一十二两二钱三分八厘,督粮道到任祭门家火执事银八两,夷人进贡宴待并犒赏夷稍等项银二两五钱一厘八毫,俱解本司支应。

按察司并各道首领年例造报各项文册纸札工食银一十四两五钱七分,解司支应。

清军道公费银五两,解道支用。提学道岁考生员试卷茶饼并赏纸花红纸札县学银九十三两,府学银三十二两,收县支应。

本府造报宪纲、查盘钱粮循环、并朝觐须知等册绫袱及各馆首领纸札工食等项银七十两八钱三分,六房科纸札银一十五两。

本府并各馆首领及府学教官修衙置办家火等项银一十两,年例执事案衣帏褥银一十两,使客下程银一十九两三钱,庆贺吊祭礼仪酒席银三十四两,季考府县学生员试卷茶饼并赏纸共银四十两,本府库用公费银三十九两八分,岁贡府学生员往京盘缠旗匾并陪贡生员盘缠银七两九钱,府佐贰官奉委查盘造册纸札工食银二两六钱三厘五毫,俱解府支应。

本县造报宪纲、钱粮循环、并朝觐须知等册绫袱纸札工食银三十五两,库用公费银八十两,新官到任祭品银一两六钱六分六厘七毫,公宴银二两二钱三分三厘三毫,升任应朝祭江并回任祭门银一两五钱;习仪拜贺救护香烛庭燎茶果银六钱,春秋祭祀启圣公祠、文庙、乡贤、名宦邑厉等坛祠共银一百四十一两三钱,乡饮二次银二十两,鞭春春牛、芒神、春花彩杖、春宴香烛银六两九钱五分,桃符门神花灯银二两,岁贡县学生员往京盘缠旗匾银三十一两五钱,陪贡生员往省盘缠银二两一钱。

管解南北二京军黄二册,杠索、盘缠银一百七十六两,以十年派征,年该黄册银七两六钱,军册银一十两,解府收贮,临年申请支用。修置祭祀乡饮救护公宴合用家火银八两,院司道并往来使客借拨皂隶工食银六十五两,总镇坐营把总驻扎镇东卫防汛纸札银三两二钱,忠烈祠春秋二祭猪羊祭品银四两,义烈祠清明祭祀猪羊银一两五钱,考试生儒花红彩旗银四两,朔望行香纸烛生员讲书赏纸银一两二钱,县正佐并首领儒学教官新任修衙银一十五两,轿床铜锡木器家火银一十五两,年例执事绢雨伞银一十一两四钱,夏冬案衣帏褥等银一十四两六钱,使客下程柴炭油烛庆吊银一百两,祈晴祈雨谢神香烛猪羊银二两,佐贰并首领纸札油烛银二十两四钱,上司巡历及往来司道合用心红下程等项银三十两,雇募听拨门皂工食银八十两,委官查盘合用心红纸札下程及门皂米菜银一十两,布按分司府馆修理并帏褥家火银二十两,预备供应银三十两,俱收县支应。大比年进士花币旗匾银一十二两,新科举人花币旗匾银六十两,旧科举人盘缠酒席银五百三十九两,科举生儒花红卷资银一百八两,誊录生员盘缠银一十一两二钱,武举人盘缠银一十两,共银七百四十两二钱,以三年派征,年该银二百四十六两七钱二分三厘三毫。

按:纲银自条鞭之法行,计丁米之多寡,而酌其等差,定其额数,输之于官,给吏供办,坊里免于包赔,闾阎绝其骚扰,法甚便也。迨行之既多,振刷稽核不闻于长吏,下抱故券以证支,上按成数以给应,不足则请,有余则为胥吏所侵牟。无有能问一岁出入几何而操其盈缩者。甚至先师之祀,乡饮酒之礼,帑有实出,品无实供。骏奔于俎豆,尽属虚文;观听于桥门,总为故事。欲亟反之者,夫非有司之责欤?

机兵银

机兵,募丁壮充之。邑编户供其资粮厞屦。嘉靖初,烽烟无警,在城三县,米一石,男子一丁,输银三分。如闽清、永福,一钱以上,赋已称重。季年,倭寇军兴,诸邑各有增募,附郭至溢一钱,外县又倍之。迩海上颇靖,当事辄为减省,各县坐派,又异曩时焉。据编二千七十六石,该银二万八百八十两,充饷银一万六百五十六两,给役银一万二百二十四两,闰年加编银八百五十二两。

闽 县每丁派银五分二毫三丝二微七纤三渺,每石派银一钱一分七厘二毫三忽九微七纤,该银二千七百七十九两二钱;闰年每丁加二厘一毫六丝七忽六微四纤七渺二埃九沙一漠,每石加五厘五丝七忽八微四纤三渺六埃七沙九漠,该银一百二十两。额派机兵二百八十二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裁革应役三十七名,每名止编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一百三十二两二钱;全抽充饷四十五名,该银四百八十六两;应役二百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七百二十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一千四百四十两,闰年每名加六钱。)

侯官县每丁派银四分二厘八毫八丝三忽七微八纤三渺,每石派银一钱二厘三毫九丝五忽二微七纤七渺七尘五埃一沙二漠,每石加五厘三毫六丝三微一纤四渺七尘五埃二沙八漠,该银一百四十四两。额编机兵三百六十二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裁革应役一百名,每名止编充饷银二两六钱,该银三百六十两;全抽充饷二十二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应役二百四十名,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八百六十四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一千七百二十八两,闰年每名加六钱。)

长乐县每丁派银六分五厘六丝四征六纤一渺,每石派银一钱五分一厘八毫七忽七微四纤二渺,该银二千七百两;闰年每丁加二厘八毫四丝八忽一微八纤三渺一尘,每石加六厘六毫四丝五忽七微五纤五尘九埃,该银一百一十八两二钱。额编机兵二百五十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全抽充饷五十三名,该银三百八十一两;应役一百九十七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九百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一千四百一十八两四钱,闰年每名加六钱。)

连江县每丁派钱七分七厘一毫五丝,每石派银一钱八分三丝三忽,该银二千二百五十三两六钱;闰年每丁加二厘四毫六丝五忽一微,每石五厘七毫五丝二忽,该银七十二两。额编机兵二百四十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裁革应役四十七名,每名止编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一百六十九两二钱;全抽充饷七十三名,该银七百八十八两四钱;应役一百二十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四百三十二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线,该银八百六十四两,闰年每月加六钱。)

罗源县每丁派银一钱一分六厘九毫一丝一忽六徽,每石派银二钱五分八厘二毫七丝九忽四微,该银一千四百二十五两六钱;闰年每丁加五厘二毫一丝七忽七微八纤,每石加一分二厘一毫七丝四忽八微,该银六十七两二钱。额派机兵一百三十二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全抽充饷二十名,该银二百一十六两;应役一百一十二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四百三两二钱,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八百六两四钱,闰年每名加六钱。)

古田县每丁派银九分四毫一丝五忽五微,每石派银二钱二分九毫六丝九忽四微,该银三千三百四十八两;闰年每丁加三厘二毫四丝六征九纤五渺九尘,每石加七厘五毫六丝一忽六微二纤二渺,该银一百三十两。额派机兵三百三十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裁革应役三十名,每名止编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一百八两;全抽充饷一百名,该银一千八百两;应役二百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七百二十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一千四百四十两,闰年每名加六钱。)

闽清县每丁派银六分八厘九毫三丝四忽三微,每石派银一钱六分八毫四丝六忽七微,该银一千八十两;闰年每丁加三厘三毫三丝一忽八微二纤二渺八尘五埃,每石加七厘七毫七丝四忽二微五纤五渺六尘五埃,该银五十二两二钱。额编机兵一百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全抽充饷一十三名,该银一百四十两四钱;应役八十七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三百一十三两二钱,每名实给七两二钱,该银六百三十六两四钱,闰年每名加六钱。)

永福县每丁派银八分二厘五毫四丝三忽九纤,每石派银一钱九分二厘六毫五忽二微一纤,该银八百六十四两;闰年每丁加三厘六毫、六丝八忽六微七纤五尘六埃七沙,每石加八厘五毫六丝二微三纤一渺三尘二埃四沙,该银二十八两四钱。额派机兵八十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全抽充饷一十六名,该银一百七十二两八钱;应役六十四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二百三十两四钱,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四百六十两八钱,闰年每名加六钱。)

福清县每丁派银七分四厘三毫一忽七微,每石派银一钱七分三厘三毫六丝九忽九微六纤七渺,该银三千二百四十两;闰年每丁加二厘七毫五丝一忽九微三渺四尘五埃,每石加六厘四毫二丝一忽一微八渺五埃,该银一百三十两。额编机兵三百名,每名银十两八钱。(内全抽充饷一百名,该银一千八十两;应役二百名,每名抽充饷银三两六钱,该银七百七十两,每名实给银七两二钱,该银一千四百四十两,闰年每名加六钱。)

按:机兵虚有其名,仅充勾摄役使耳。且又藉其名为标兵,抽其银为军饷。时当无事则已,万一有警,不足用亦不堪用,恐廑当事之忧耳!

论曰:古布缕之征,今夏税是也;古粟米之征,今秋粮是也;古力役之征,今徭、纲诸力差是也。自唐立两税法,后世遂因以为常,乃今并取之一时,即两税之法亦邈不可复矣。余尝逖观上世,当其治也,则缓征薄赋,国无不足,而民常有余;迨及其衰,则重敛横征,民无有余,而国常不足。至于不足者在国,而有余者又不在民,斯其乱也,可翘足以待耳。昔周之季,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其诗曰:“杼轴其空”,布屦竭也。“维南有箕,不可簸扬”,粟米殚也。“既往既来,使我心疚”,力役疲也。诵诗者三复于兹,而知乱政亟行,所以败矣。取民之制,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也。故曰:君子用其一,而缓其。

同类推荐
  • 凤城琐录

    凤城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Beasts and Superbeasts

    Beasts and Superbea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闺人赠远二首

    闺人赠远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熊龙峰小说四种

    熊龙峰小说四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武破封天

    武破封天

    一个少年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异世,但是他发现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的废柴,不过不要紧,因为这里有他熟悉的各种人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大唐双龙》《风云》《诛仙》如此一来天下吾何处又去不得?《九阳真经》,嗯,烧火挺好的。《连城诀》可以拿来垫桌子。《九阴真经》?,厕所正好没纸了。《降龙十八掌》,这个我最爱,正好用来劈柴。哎,这不是《葵花宝典》吗?正好的,我那皇帝徒弟的太监们正好需要。主角举杯寂寞的看着月亮,高喝道:看天下风雨,品人间烟火。长路漫漫,谁与我共游。道一声世道艰险,前路遥遥我向何方?以武入道,以情明心。看我如何踏破凌霄,武破封天。
  • 独角兽之殇

    独角兽之殇

    天地间初现神兽,却只因那一小小的嫉妒之心。“你我在天上时,就无法相守,到头来,各寻归宿。”凡间两国相争,元气大伤,却有神祗相助,胜负分明。这国平顺安泰,那国遭了劫难。途遇几多人儿,又与几多妖孽对垒,终于平凡,还是终将消逝?“早知如此,我便不改这兽身,但求与你永生同在,也好。”
  •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自己在想什么

    你的名字能透露什么特别信息?闹市中打手机是该堵耳朵还是捂嘴巴?暧昧真的能增加吸引力?相亲最应该穿红色是有科学道理的?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记忆能否被移植?自由是否让你更快乐?
  • 浮生辞

    浮生辞

    文艺版简介:九重天之上,他伴她五百年,她得以喜乐无忧。小淮山之上,他陪她一世,她得以笑颜重现。她倾心相付之时,他却另娶旁人。她与他将何去何从?逗比版简介:身为废柴好不容易遇到个完全满足自己未来夫君形象的人,怎么能不撩一下呢!结果,WTF,他是那个骗了我五百年的上神,她能要求退货嘛!简洁版简介:一个帝君和上神的爱恨纠葛。
  • 锦年素爱

    锦年素爱

    都市版“傲慢与偏见”,小女子大战暗黑男!安若素和蓝锦欢的开始很“悲催”,如果没有如果的话,他们应该是两个世界的人:如果不是在抵达当晚发现前男友马钦背叛自己,安若素就不会跑去大雨里发疯;如果她没有在雨里发疯,就不会被蓝锦蓝锦卿撞到,并好心拉到酒店屋檐下避雨;如果没有被蓝锦卿撞到并去酒店躲雨,她就不会认识锦卿的哥哥蓝锦欢;如果没有认识蓝锦欢,她就不会讨厌这个冷若冰山的傲慢男人;如果没有讨厌蓝锦欢,她就不会设下圈套利用他给马钦戴上“绿帽子”,骄傲地分手;如果没有……如果没有这一切,该多好?!她依然是穷开心的安若素,而他在他的世界里当王子去!可是,他们相遇了。从那个大雨之夜开始,两个人的命运不时交叉在一起,有误会,有愤怒,有厌恶,也有,悄悄的喜欢!他们一路勾心斗角,你追我赶,狼烟四起,火花四溅!安若素瞧不起他一段感情不超过三个月的狗屁规则,蓝锦欢则看不惯她为了爱情哭哭啼啼的小女人模样——且慢,为什么,他日日欢歌的时候,总是会在眼前闪过她的明眸皓齿,脸若桃花的娇羞模样?!从出生那天起,他就认定,只有一份华丽锦绣的爱,才配得上自己。可是,为什么他现在反而放不下一个面容素淡的普通女孩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
  • 都市之外星来客

    都市之外星来客

    地球千百万年,来了一批很独特的很似人类的客人,他们踏足的地方很多,比如:埃及金字塔,巨石阵等等。临走时,留下了唯一一个礼物,那就是我们,他们希望地球可以有更好的将来,为防止意外,他们限制了我们的大脑开发。而今,他们终于回来了……
  • 超神系统在都市

    超神系统在都市

    一个叫叶少云的少年,不知不觉的在一个地摊买了一个吊坠,可谁知那吊坠竟然是无所不能的超神系统,这个系统改变了他的生活······
  • 蜀将在西方

    蜀将在西方

    张楚自称蜀将张翼之后,十世祖,张良后,蜀灭,逃于南疆,勤于阵法,奈何窥破奇门遁甲奥义,引天雷浩劫,醒来时,已身处西方......修炼盛行的西方,战乱不休,强者为尊,张楚胸有大志,却无奈势单力薄,饱受冷嘲热讽,渐生帝王之志......
  • 秦桑低绿枝

    秦桑低绿枝

    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于丹。本书所讲的是一个贫瘠的中年男人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失去了人生方向、甚至迷失了他的人生价值。所剩的仅是的一个对故人的承诺,而就在他兑现那个承诺的过程中,却意外的收获了财富、声誉、地位以及爱情。面对着突如其来的人生变革,他茫然不知所措、完全失去了掌控。却不知自己正一点点的被自己所释放的欲望所吞噬。
  • 六芒星传说

    六芒星传说

    隐秘身世,荡气回肠,魔法四射,斗气纵横的大陆,家族的不幸与自己的努力,为求爱人的复活而追寻传说中的传说,六芒星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