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8400000003

第3章

老子序說

《史記》世家節文曰: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謐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探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迺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下文曰: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脩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而離,離五百歲而復合,合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於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

葛仙翁序

老子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極乎無極。故無極也,與大道而倫化為天地,而立根布炁於十方,抱道德之至淳,浩浩蕩蕩,不可名也。煥乎其有文章,巍巍乎其有成功,淵乎其不可量,堂堂乎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以得生,乾坤運以吐精,高而無民,貴而無位,覆載無窮,是教八方諸天,普弘大道,開闢以前復下為國師,代代不休。人莫能知之匠成萬物,不言我為玄之德也,故眾聖所共尊。道尊德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惟老氏乎。周時復託神李母,剖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老子之號,因玄而出,在天地之先,無衰老之期,故曰老子。世人謂老子當始於周代,老子之號始於無數之劫,甚窈窈冥冥,眇邈久遠矣。世衰大道不行,西遊天下。關令尹喜曰:大道將隱乎,願為我著書。於是作《道德》二篇,五千文,上下經焉。夫五千文,宣道德之源,大無不包,細無不入,天人之自然經也。余先師有言:精進研之,則聲參太極,高上遙唱。諸天歡樂,則携契玄人。靜思期真,則眾妙感會。內觀形影,則神炁長存。體洽道德,則萬神震伏,禍滅九陰,福生十方,安國寧家,孰能知乎?無為之文,洿之不辱,飾之不榮,撓之不濁,澄之不清,自然也。應道而見,傳教無窮,常者也。故知常曰明。大道何為哉?弘之由人。斯文尊妙,可不極精乎。麤述一篇,唯有道者寶之焉。此段未為純粹,以其行之既久,姑存之。

唐明皇御製序

老子者,太上玄元皇帝之內號也。玄玄道宗,降生伊亳。肅肅皇祖,命氏我唐。垂裕之訓,無疆之祉。長發遠祥,系本瓜瓞。其出處之迹,方冊備記。道家以為玉晨應號,馬遷謂之隱君子。而仲尼師之,繙經中其大縵,問禮歎乎龍德,是孔丘無間然矣。在周室久之,將開導西極,關令尹喜請著書。於是演二篇焉,明道德生畜之源,罔不盡此。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比其大旨,可得而言也。及乎窮理盡性,閉緣息想,處實行權,坐忘遺照,損之又損,玄之又玄,此殆不可得而言傳者矣。其教圓,其文約,其旨暢,其言通,故遊其廊廡者,皆自以為升堂睹奧。及其研精覃思,然後知其於秋毫之端,萬分未得其一也。《經》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故知大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語其通生也。《莊子》曰:太初有無。有無者,言有比妙無也。又曰:無有無名。無名者,未立強名也。故《經》曰:無名,天地之始。強名通生曰道。故《經》曰:有名,萬物之母。又《莊子》曰:物得以生謂之德。德,得也。言天地萬變旁通,品物皆資妙本而以生成,得生為德。故《經》曰:道生之,德畜之。則知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也。而《經》分上下者,先明道而德次之也。然體用之名可散也,體用之實不可散也。故《經》曰: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語其出則分而為二,咨其同則混而為一。故曰可散而不可散也。則《上經》曰是謂玄德,又曰孔德之容,又曰德者同於德,又曰常德不離。《下經》曰失道而後德,又曰反者道之動,又曰道生一,又曰大道甚夷。是知體用互陳,遞明精要,不必定名於上下也。經,徑也,又常也,言通徑常行之道也。每惟聖祖垂訓,貽厥孫謀,聽理之餘,伏勤講讀。今復一二詮疏其要妙者,書不盡言,粗舉大綱,以裨助學者爾。

杜光庭序

《珠韜玉札》云:太上老君降跡行教,遠近有四。其一,歷劫稟形,隨方演化,即千二百號,百八十名,散在諸經,可得徵驗矣。其二,此劫開皇之始,運道之功,孕育乾坤,胞胎日月,為造化之本,為天地之根,播氣分光,生成品彙。自五太之首,逮殷商之前,為帝王師,代代應見,即鬱華、綠圖、廣成、尹壽,因機表號是也。三皇迭往,五帝不歸,雲紀龍師,時遷數革,鳥官火運,川逝風移,步驟不同,澆淳漸變。雖揖讓斯在,而干戈屢興,阪泉有剪戮之師,丹浦有專征之旅,智詐行而大樸隱,仁愛顯而孝慈生。玄默希夷,日以寢薄,陶唐以耄期厭位,虞舜以歷試登庸。憂翰萬方,服勤庶政。老君號尹壽子,居于河陽,以《道德真經》降授於舜,經之旨也。道以無為居先,德以有稱居次。亦由三皇之書言大道也,五帝之書言常道也。其下薄裁非義,節兼愛之仁,損俯仰之禮,挫銛巧之智,斥用兵之暴,抑譎詐之謀,使人復朴還淳,以無為無事為理。舜須力而行之,竄凶舉相,明目達聰,敦睦九族,平章百姓,而恬和清净之道莫能致也。故禹湯之後,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大道既隱,玄化不流,禮樂滋繁,政刑大用矣。其三,老君以殷湯甲之代降神,寓胎武丁之年,誕生於亳,即今真源縣九龍井太清宮,是其地也。或隱或顯,濳化萬方,當周昭王癸丑之年,以此二經授關令尹喜,傳於天下,世得而聞焉。其四,將化流沙,與尹喜期會於西蜀青羊之肆,示現降生,即昭王丁巳之年也。

此《道德經》自函關所授,累代尊行,哲后明君,鴻儒碩學,詮疏箋註六十餘家,則有:

《節解》上下老君與尹喜解。

《內解》上下尹喜以內修之旨解註。

《想爾》二卷三天法師張道陵所註。

河上公《章句》漢文帝時降居陝州河濱,今有廟存。

嚴君平《指歸》十四卷漢武帝時蜀人,名遵。

山陽王弼註字輔嗣,魏時為尚書郎。

南陽何晏字平叔,魏駙馬都尉。

河南郭象字子玄,向秀弟子,魏晋時人。

穎川鍾會字士季,魏明帝時人。

隱士孫登字公和,魏文明帝時人。

晋僕射太山羊枯字叔子,注為四卷。

沙門羅什本西胡人,符堅時自玉門關入中國,注二卷。

沙門佛圖澄後趙時西國胡僧也,註上下二卷。

沙門僧肇晋時人,注四卷。

梁隱居陶弘景武帝時人,真白先生,注四卷。

范陽盧裕後魏國子博士,一名白頭翁,注二卷。

草萊臣劉仁會後魏伊州梁縣人,注二卷。

吴郡徵士顧歡字景怡,南齊博士。注四卷。

松靈仙人隱青溪山,無名氏年代。

晉人河東裴楚恩注二卷。

秦人京兆杜弼注二卷。

宋人河南張憑字長宗,明帝太常博士,注四卷。

梁武帝蕭衍注《道德經》四卷,證以因果為義。

梁簡文帝蕭綱作《道德述義》十卷。

清河張嗣注四卷,不知年代。

梁道士臧玄靜字道宗,作疏四卷。

梁道士孟安排號大孟,作經義二卷。

梁道士孟智周號小孟,注五卷。

梁道士竇略注四卷,與武帝羅什所宗無異。

陳道士諸糅作《玄覽》六卷。

隋道士劉進喜作疏六卷。

隋道士李播注上下二卷。

唐太史令傅奕注一卷并作音義。

唐嵩山道士魏徵作《要義》五卷,為太宗丞相。

法師宋文明作《義泉》五卷。

仙人胡超作《義疏》十卷,西山得道。

道士安丘作《指歸》五卷。

道士尹文操作《簡要義》五卷。

法師韋錄字處玄,注兼義四卷。

道士王玄辯作《河上公釋義》十卷。

諫議大夫肅明觀主尹愔作《新義》十五卷。

道士徐邈注四卷。

直翰林道士何思遠作《指趣》二卷《玄示》八卷。

衡嶽道士薛季昌作《金繩》十卷《事數》一卷。

洪源先生王襲注二卷,《玄珠》二卷《口訣》二卷。

法師趙堅作《講疏》六卷。

太子司議郎楊上善高宗時人,作《道德集註真言》二十卷。

吏部侍郎賈至作《述義》十一卷,及《金鈕》一卷。

道士車弼作疏七卷。

任真子李榮注上下二卷。

成都道士黎元興作《注義》四卷。

太原少尹通義郡道士任太玄注二卷。

道士沖虛先生殿中監申甫作疏五卷。

岷山道士張君相作《集解》四卷。

道士成玄英作《講疏》六卷。

漢州刺史王真作《論兵述義》上下二卷。

道士符少明作《道譜縈》二卷。

玄宗皇帝所註道德上下二卷《講疏》六卷。

太原少尹王光庭作《契源註》二卷。

道士張慧超作《志玄疏》四卷。

龔法師作《集解》四卷。

即今所廣疏矣。

所釋之理,諸家不同,或深了重玄,不滯空有;或溺推因果,偏執三生;或引合儒宗;或趣歸虛寂。莫不並探驪室,竟掇珠璣,俱陟鍾山,争窺圭瓚,連城在握,照我盈懷。敷弘則光粲縑緗,演暢則彩交編簡。語內修,則八瓊玉雪雰靄於丹田,九轉琅膏晶熒於絳闕,盡六氣迴環之妙,臻五靈夾輔之功,忘之於心,息之於踵,得無所得,而了達化元矣。語品證也,則擺落細塵,超登上秩,遊八外而放曠,指三境而躋昇,蹈太一之任矣。而總內外之要,兼人天之能者,未有其倫。我玄宗至道昭肅孝皇帝,降神龍變,接統象先,戡內難以乘乾,啟中興而御極。無為在宥四十五年,汾水襄城靡勞轍迹,具茨大隗,自得朋遊,廓八溟為仁壽之庭,普萬寓華胥之國,至道至德,超哉明哉。欽若尊經,本朝家教,象擊不足以擬議,風雅不足以指陳,橫亘古今,獨立宇宙。雖諸家染翰未窮眾妙之門,多士研精莫造重玄之境,凝旒多暇,屬想有歸,躬注八十一章,製疏六卷。內則循身之本,囊括無遺。外則理國之方,洪纖畢舉。宸藻遐布,奪五雲之華,天光煥臨,增兩曜之色。固可季仲《十翼》,輝映《二南》,若親稟於玄元,信躬傳於太上,冠九流而首出,垂萬古而不刊,則《大風》、《朱雁》之謌,誠難接武;《典論》、《金樓》之作,詎可同年。但以疏註之中,引經合義,周書魯史,互有發明,四始漆園,或申屬類,後學披卷,多瞢本源,輒探摭眾書,研尋篇軸,隨有所見,咸得備書,纂成《廣聖義》三十卷。大明在上,而爝火不休;巨澤溥天,而灌浸未息。誠不知量,粗備闕文。

天復元年龍集辛酉九月十六日甲子序。

蘇穎濱序

予年四十有二,謫居筠州。筠雖小州,而多古禪剎,四方遊僧聚焉。有道全者住黃蘗山,南公之孫也。行高而心通,喜從予遊。嘗與予談道,予告之曰:子所談者,予於儒書已得之矣。全曰:此佛法也,儒者何自得之?予曰:不然。予忝聞道,儒者之所無,何苦強以誣之?顧誠有之,而世莫知耳。儒佛之不相通,如胡漢之不相諳也。子亦何由知之。全曰:試為我言其略。予曰:孔子之孫子思,子思之書曰《中庸》,《中庸》之言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何以言之?予曰:六祖有言,不思善,不思惡,是汝本來面目。自六祖以來,人以此言悟入者大半矣。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則喜怒哀樂之未發也。蓋中者,佛性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行之總目也。致中極和,而天地萬物生於其間,此非佛法何以當之?全驚喜曰:吾初不知也,今而後始知儒佛一法也。予笑曰:不然。天下固無二道,而所以治人則異。君臣父子之間,非禮法則亂,知禮法而不知道,則世之俗儒不足貴也。居山林木食澗飲,而心存至道,雖為人天師可也,而以之治世則亂。古之聖人中心行道,而不毀世法,然後可耳。全作禮曰:此至論也。是時予方解《老子》,每出一章,輒以示全,全輒歎曰:皆佛說也。予居筠五年而北歸,全不久亦化去,逮今二十餘年矣。凡《老子解》亦時有所刊定,未有不與佛法合者。時人無可與語,思復見全而示之。故書之《老子》之末。大觀二年十二月十日子由題。

予昔南遷海康,與子瞻兄邂逅於藤州,相從十餘日,語及平生舊學。子瞻謂予:予所作《詩》《春秋傳》《古史》三書,皆古人所未至,惟解《老子》差若不及。予至海康,閑居無事,凡所為書,多所更定,乃再錄《老子》書,以寄子瞻。自是蒙恩北歸,子瞻至毗陵,得疾不起,逮今十餘年,竟不知此書於子瞻為可否也。政和元年冬,得姪邁等所編《先公手澤》,其一曰: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讀之盡卷,掩卷而歎。使戰國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漢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晋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不意老年見此奇特,然后知此書當子瞻意。然予自居頑川十年之間,於此四書復多所刪改。以為聖人之言,非一讀所能了,故每有所得,不敢以前說為定。今日以益老,自以為足矣。欲復質之子瞻,而不可得言,乃於此涕泗而已。

趙實庵序

混成之體,冥於寂寥。日用之功,宗於氣母。造形而上無,無者,俱隱而無。下法而親有,有者,均而俱有。善守則固無死地,得一則洞化神機。本自無親,肖形者同夫不宰,誰云有作。造化者稟之自然,以其行於萬物,而為道不即不離。有天下者號曰神器,而不可執,以其得於自己,而為德或仁或義。輔天下者貴夫清淨,而不可撓。道非難也,簡易求之,得於希夷之妙,神變不測。道非易也,言默究之流於動靜之域,真理全昧,故有無二致,可以同觀。家國殊途,宜乎一貫。且二篇之義,正標道德之宗,九九分章,爰象六陽之體。練純陰於火鼎,乾道以之混,天下以無為,聖主取則。傳不云乎:得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了乎斯道,莫匪以心。鑿破真胎,失之用巧。夫既如是,果何守耶?恬淡寂寞,不求而自至。果何得耶?征行作為,不迎而自隨。元古之君,施行乎天下,而不知有道,道乃無為。衰周之時,善誘乎天下,而道有不知義不能徙。此吾師所以付授于尹君,而莊列隨以廣明乎當世。雖然仁義可以治世,世之不治者,惜乎仁義之不常;道德可以嗚時,時之浮偽者,患乎道德之不講。高明之道,是故存於聖人。中庸之言,何嘗廢於斯旨?《上經》曰可道可名,非吾之常道常名。宜乎隱奧而難識。若上仁上義,分無為有為之理,亦豈放蕩而不收。蓋三皇善用,終日兮不離,五帝能承,奉天而有別,下世澆薄,失之在人。《易》曰: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惟能行簡易之道,乃合吾清諍之宗。夫如是,則治天下者安有治亂之名哉?善乎蓋公之言曰:治道貴清諍,斯《道德》二篇之旨所以作矣。

宋紹興壬申上元日玉蟾堂書。

黃茂材序

老子之道,將以乘雲氣,上撓無極,俯視乎八荒之外,人間事物不足以嬰累其心。今其書頗說治國愛民,用兵行師,下而至於車輿器用之微,蓋多寓言焉。老莊一也。知莊子之為寓言,而不知其出於老子。故讀《老子》者,每失其旨。《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又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又曰:而貴求食於母。夫《老子》何取於雌與牝與母哉?皆寓言也。八十一章之中,如此類者不一,乃欲合於孔孟六經之文,宜乎其相悖也。余覃思此經有年矣,專探《老子》之意,為之註解,意有未盡,則引《列》《莊》及《易》與夫道家之書,庶幾鑿開混沌,剖析鴻濛,以一不後學云爾。

謝圖南序

道德有經,其來尚矣。青牛紫炁之未交,玉·金鑰之未啟也。蓋已有五千言,發先天之祕,闡敷落之微,玄而又玄,神而又神,非有道之士不足以知之。《老子》八十一章,言亦五千,後脉絡,相與流通,果皆自然之文。推而廣之,則修身以治國,治國以平天下,而治道成矣。引而伸之,則修身以鍊神,鍊神以飛昇,而仙道成矣。張平叔詩云:《陰符》寶字踰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自古神仙無限數,盡從此處悟真筌。平叔豈欺我哉?雖然筌者得魚之具,經者入道之徑,魚得則筌可以忘'道悟則經不過寄焉而已。誦古聖人之言,而不達言外之意,猶為無益也。《黃庭內經》曰: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功以為真。又曰:積功成鍊非自然,是由精誠亦由專。學道君子心精專久而不替,未有不成功。特患尊之不至,而慢易乘之,信之不篤,而怠忽繼之。此所以閱千萬人而得者未一二也。昔黃帝得陰符之旨於廣成皇人,至于泣謝。關令尹子聞道德之妙於李老君,為之泣拜。何泣也,驚喜之深而感激之至也。然則是書豈易見、是理豈易知?吾儕今日當百拜而誦之,終身而守之,如獲至寶,如愛元氣,其毋忽諸,其毋替諸。

淳祐丙午上元蓮山天飴子謝圖南南強再序于瓊臺。

喻清中序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能自言,必待能言之人以宣之,而道之體始呈露矣。苟無能言之人,則道終祕也。夫天豈欲終祕斯道哉?能言之人,曠百世而不一見也。若吾老氏,其曠百世而僅一見者乎。天以斯道,而託諸老氏之身。身者,道之寄也。道寄諸身,而形諸言,所以發天地之祕,而洩造化之機。於是乎有書,書以紀言,言以載道,五千言皆道也。實不離乎一,散見於八十一章,皆道也。亦不外乎此一,以其精者治心,以其粗者治身,以其土苴治天下國家,皆自此一推之耳。自專門之學興,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子雲有推排之譏,班固有慘刻之議,遂使吾經終受屈儕之流、異端之列,殊不思三教之名雖殊,三教之理則一。昔蘇黃門註此書,以寄東坡。坡曰:使戰國有此書,則無商鞅韓非;使漢初有此書,則孔老為一;使晋宋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是可以異端之學少之哉?欽惟天朝,尊崇聖教,扶植人綱,凡道家傳會之文,秉畀炎火,惟《道德》一經巋然獨存,炳炳行世,如日麗天,豈非天耶?鄭衛黜而韶益尊,瓦礫窮而珠益見。天之意蓋有在也。天既不晦斯道於昔,而復大顯斯道於今,意欲是書家有而人得之。人皆有是書而不能口是書,口是書而不能心是書,書云書云,言語云乎哉?因言乃所以會意,得意斯可以忘言。古今誦說者幾人,前後注釋者幾家,皆未能忘言者也。得於彼或失於此,舉其麤或遺其精,終未足以會一家之全,而袪千古之惑。僕竊嘗因其所已言,發其所未言,援證必據之經傳,議論必根諸儒,先目之曰《道德經集義》,非敢求異於前人,蓋天下之義理無窮,愈求而愈有得,要使老氏復生,可無遺憾。若夫僣躐之罪,所不敢辭。凡我同志,細而繹之,必有夢寐青牛翁於千載之上者。

同类推荐
  • 弇州山人文抄

    弇州山人文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屾峰宪禅师语录

    屾峰宪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抚安东夷记

    抚安东夷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

    清实录雍正朝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异记

    广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夜宴与花蕾

    夜宴与花蕾

    故事讲述出生乡村的人在大城市生活追逐梦想的种种现实与无奈。
  • 灵异赏金猎人

    灵异赏金猎人

    风明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过,他还有一个秘密的职业,灵异赏金猎人,处理灵异事件就是他的工作。机缘巧合之下,同两位美女住在了同一个屋檐之下。于是,让他痛并快乐着的生活开始了……争取写一个让大家喜欢的故事,不会去随大流
  • 气质决定女人一生

    气质决定女人一生

    诗歌、辞章、音乐都是无力的。无论多么优秀的诗人和歌者,最后都会发出奈美若何的叹息!美丽的女人人见人爱,但真正令人恒久心仪的,往往却是具有磁石般魅力的女人。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才具有魅力呢?三个字:气质美。
  • 女人的弱点

    女人的弱点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有:识别女人思维弱点避开前进路上的陷阱、清扫女人情绪弱点甩开阻碍成功的最大拦路虎等。
  • 佛说陀罗尼集经

    佛说陀罗尼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宫美人归

    正宫美人归

    赵国覆国之初,大梁国建国建国二十一年,正逢乱世。太子墨夷错即位,百废待兴。前有赵国皇子,踪迹神秘,后有江湖闻人,逍遥无踪。她本是九原王府的郡主,却因为摊上一个不靠谱的哥哥,阴差阳错成了太子妃,太子一朝登基,她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无奈后宫这场大江湖,她暗自扶额,此生就凑活凑活得了;结果阴差阳错结识前赵皇子,又遇上自己夫君家的极品哥哥,老天果真是不肯让她安生啊!皇家秘事,江湖恩怨,且看这一段正宫情缘!
  • 大漠谣:夫君你可知罪

    大漠谣:夫君你可知罪

    她,沙漠狼族后裔,大漠的达让,招号整个狼族,他,大汉的四皇子,只因为被人追杀来到大漠认识了她她为了他,放弃亲人,跟他回到大漠,几度轮回,她最后又回到了沙漠,这一次面对他,去要刀剑相对他,许了她一生,却无法给她幸福,带她走出沙漠,却把她逼回沙漠
  • 我爱伯贤

    我爱伯贤

    作者把娱乐圈美化的不能再好了,叶子本命伯贤。
  • 浮雪

    浮雪

    霹雳金光跨棚冷cp,双一哥,素史向,素还真x史艳文
  • 动物世界4

    动物世界4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