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0900000038

第38章

疏義曰:鏌干無心於傷物,故復讎者不折。飄瓦無心於傷物,故忮心者不怨。常有司者殺,則人之遇之,猶鏌干飄瓦而已,是以天下平均,故無餘怨。且仁者愛人,故惡人之害之。義者循理,故惡人之亂之。若乃以聰合驩,是愛人者,害人之本也。禁攻寢兵,是偃兵者,造兵之本也。以此和大怨,其為善果安在哉?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徽宗註曰:聖人循大變而無所湮,受而喜之,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契有左右,以別取予,執左契者,予之而已。

疏義曰:聖人虛己以遊世,萬態雖雜而吾心常徹,萬變雖殊而吾心常寂,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直以循斯須而已,虛靜之中,何所湮汩?莊子所謂循大變而無所湮是也。故能泛應酬醉,受而喜之,未嘗棄人絕物,忽然自立於無事之地也。為無為,事無事,處物不傷物,而物亦不能傷,是以執左契而不責於人,人亦無責焉。古者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然契有左右,左契所以予,右契所以取,執左契則不從事於物,予之而已。雖予之而不責於人,則物之來也,不約而自孚矣。

故有德司契,

徽宗註曰:以德分人謂之聖。

疏義曰:德之在人,同焉皆得,不可擅而有之者也。聖人調而應之,德廣所及,以心之所同然,還以分之而已,則人之契合者,固不期然而然矣。莊子載管子之言曰:以德分人謂之聖。此之謂也。苟卿亦曰:君子潔其辮而同焉者合,善其言而類焉者應。意與此同。

無德司徹。

徽宗註曰:樂通物,非聖人也。無德者,不自得其得,而得人之得。方且物物求通,而有和怨之心焉。玆徹也,柢所以為蔽。莊子曰:喪己於物者,謂之蔽蒙之民。

疏義曰:几物之量,未始有窮,物物求通,繁不勝應,則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矣。聖人去智與故而循天理,順物自然而無容私,感而後應,皆緣於不得已,豈樂通於物哉?彼昧者不能以深為根,以約為紀,逐物忘返,不自得其得,而得人之得,弊弊然以通物為事,而有和怨之心,將以為徹,祇所以為蔽。莊子所謂樂通物,非聖人也,不其然乎?蓋樂通物,則因物有遷,或至於失己,其為蔽蒙孰甚,故莊子曰:喪己於物者,謂之蔽蒙之民。蓋蔽以言其不通,蒙以言其不明,累於物而有礙,孰能損實為通,致虛為明哉?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徽宗註曰:善則與之,何親之有?

疏義曰:天道任理,奚親奚疏?天道無私,奚取奚予?雖無松於取予,其因物以為心,唯善人是與而已。蓋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善人之所從,民則從之,宜其常與善人也。《書》曰:作善降之百祥。又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蓋以積善成德,故天有以與之也。是篇言執左契而終之以天道,以見聖人與天同道焉。惟其道與天同,此《洞酌》之詩所以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

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

徽宗註曰:廣土眾民,則事不勝應,智不勝察,德自此衰,刑自此起,後世之亂自此始矣。老氏當周之末,猒周之亂,原道之意,寓之於書,方且易文勝之弊俗,而躋之淳厚之域,故以小國寡民為言。蓋至德之世,自容成氏至于神農,十有二君,號稱至治者,以此而已。

疏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則土宇彌廣,生齒益眾,皆不離於丕冒之域,而此必取於小制國、寡聚民者,何耶?蓋以廣土眾民,巧偽日滋,事則繁而不勝應,智以詐而不勝察,遷德淫性,觸刑冒禁,後世所以不治者,皆自此始矣。老氏憫當時習俗凋弊,乃推原道德,發明奧義。寓之於書,以破聾績,直欲易周末文勝之弊俗,還太古淳厚之風,歛其散而一之,落其華而實之,故以小國寡民為言。自容成氏、大庭氏至于伏羲氏、神農氏,十有二君,號稱至治者,亦使民無知無欲而已。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若此之時,亦至治已。老氏立言垂訓,亦欲斯民復乎古初者也,故及於此。

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也,

徽宗註曰:一而不黨,無眾至之累。

疏義曰: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惟其同德,則無所事比,而自養者已足,所謂一而不黨者也。蓋一者性之所同,而不黨者無所事比。同而無所比,則相忘於澹漠之域,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雖有什伯之器無所用焉,又烏有眾至之累耶?是以神人惡眾至,眾至則不比。舜三徙成都,至鄧之墟而十有萬家,樂推不猒,眾至而歸之,舜不容於辭焉。蓋所以感而應之者,特塵垢粃糠,帝王之餘事爾。若乃有天下而不與,坐致無為之治,非至神而何?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徽宗註曰:其生可樂,其死可葬,故民不輕死而之四方。孔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遠徙之謂歟?

疏義曰:凡民之情,莫大乎養生喪死無憾也。其生可樂,則仰事俯育有所給;其死可葬,則衣衾棺槨有所備。無欣欣之樂,無瘁瘁之苦,又烏有輕死而不安土者哉?周之盛時,以保息六養萬民,而貧窮得以恤,以本俗六安萬民,而墳墓為之族,五黨足以相賙,四閭足以相葬,出耕同田,入居同廛,利則同營,害則同禦,民不輕徙而之四方者,亦以生可樂,死可葬而已。又況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山無蹊隧,澤無舟梁,則其重死而不之四方也宜矣。然而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政其所惡則散。治古之民所以重死而不遠徙者,以上得其道,有以愛之利之故也。孔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則民不遠徙,非得其道而何?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徽宗註曰:山無蹊隧,澤無舟梁,同乎無知,其德不離。無絕險之迹,故雖有舟輿,無所乘之;無攻戰之息,故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疏義曰:性分之外,無非物也。與物為偶,則外游是務,欲慮滋起,轉徙馳逐,莫之或已。有以致遠,則山必蹊隧而通,有以涉難,則澤必舟梁而辦,雖欲休影息迹,不可得矣。惟至德之世,民復其性,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而不相往來,同乎無知,其德不離,而復歸於嬰兒,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平易恬惔,無絕險之述,故雖有舟輿,無所乘之。是非兩忘,無攻戰之息,故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亦各安其性分而已。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徽宗註曰:紀要而已,不假書契。

疏義曰:法之在天下,必有以記久明遠以貽將來者,故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謂夫言有所不能紀,則證之於書,事有所不能信,則別之以契。至於治極無為,民淳事簡,則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纏索,方且當而不知以為信,雖結繩以紀其要已,足以孚天下之心,又何假書契之詳密,然後使民不相欺哉?所以復結繩而用之者,欲還民於太古而已。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

徽宗註曰:耕而食,織而衣,含哺而嬉,鼓腹而遊,民能已此矣。止分故甘,去華故美,不擾故安,存生故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冰月皇城

    冰月皇城

    她从小就是孤儿,从小和一个人相依为命,当那个人都背叛了她,她尽然穿越了,从新开始她,竞是一名废材,但地位尊贵。她拥有绝色容颜,在这样的身体中她要变强,让世人对她刮目相看。重新开始的生活现在开始。
  • exo怦然心动

    exo怦然心动

    三年前的分开,两人各自疗伤,三年后的相遇也只是句:好久不见。
  • 朝之妖

    朝之妖

    为了他,她放弃做妖,寻她前世情郎,混入官场,与他再续情缘
  • 永恒于心

    永恒于心

    太古时期,百族战乱,百族灭亡,大破灭时期,争斗不断,武道没落,武技稀少,近代时期,留下三座神府,武者欲追求那虚无的永恒,不断寻找三座神府下落,一番争斗,再次掀起,且看是谁能够永恒不朽,打破大道束缚。
  • 永镇仙魔

    永镇仙魔

    上联:诚收八荒六合宝;下联:广纳九天十地丹。横批:非诚勿扰。沈奇的脑袋里有个系统,能够快速修复世间任何破损的法宝和丹药,然后沈奇的业余爱好就变成了收购各种二手法宝和丹药,并且还打着一副水到极致的对联。于是乎,修者们绝望的发现,当自己为了买某件法宝累得像狗一样赚钱的时候,沈奇却在为了使用哪件法宝而纠结;当自己险死还生战胜敌人的时候,沈奇已经祭出一堆法宝直接将敌人轰杀成了渣渣。可是最让修者们绝望的是,自己为了某颗丹药低三下四抱大腿跪舔某位丹师的时候,沈奇却拿着一把丹药花生米一般的吃着,并且还关切的问你一句:“吃了么?”
  • 侯爷追妻手册

    侯爷追妻手册

    传言平南侯一心无挂,四大皆空。多少贵女垂涎男色但却步不前,只因到侯府“守活寡”这条路,实在不好走。庄颜乃从五品礼部郎中之女,被平南侯追着赶着走上这条不归路。却意外发现这是条康庄大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旋风少女花未央

    旋风少女花未央

    呃.......我看过很多小说.....然后.......就把这些小说中的段子合成一本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作品介绍完成了,谢谢大家............
  • 泉心泉意:世上最傻的爱情

    泉心泉意:世上最傻的爱情

    林其元告诉金泉“你猜她的账户名是什么?”电话那头的金泉没说话,他怎么可能猜到“盛夏的火车长椅!我记得你不是把那个长椅保存着的吗?”“真的?”“那当然,不信我把链接打给你看”听到这,金泉终于笑了,幸好,她还记得·····
  • 逼婚之不婚主义的艰难旅程

    逼婚之不婚主义的艰难旅程

    这是一场不婚主义者与社会的较量。主人公凡一梦,一个初极剩女,她剩下的原因,是因为她压根就不想结婚,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不错的男人,本想与他共渡一生,可是,在那男人模棱两可的太度之下,凡一梦最终选择了放弃。谁知等她放弃了,那个男人反而不干了,连逼婚这样的戏码都上演了。
  • 鬼神殿下:我的魔界女友

    鬼神殿下:我的魔界女友

    自从暗恋的学长送了我一块玉之后,我转身又收到了一份神秘礼物。当我兴奋地快速拆开礼盒后,却发现里面竟然放着一颗颅骨。而此时,那颗颅骨居然张开了嘴,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娘子,这是想我了?”我害怕不已,却被拖去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