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梁
太祖開平元年。勅僧尼改屬祠部。泉州沙門智宣。往西竺求經。回詣闕。進辟支佛骨。貝葉梵經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開平三年。大明節。勅百官。詣寺行香祝壽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末帝貞明元年。東塔院沙門歸序。進經論會要。詔編入大藏。賜演教大師 按五代史梁末帝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龍德元年。春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 按五代史梁末帝本紀云云 按佛祖統紀。元年勅天下。毋得私度僧尼。願出家者入京城。比試經業。
後唐
莊宗同光元年。勅設千僧齋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同光元年誕節。勅僧錄。慧江。道士程紫霄。入內殿談論。設千僧齋。
同光二年。敕僧慧然。入內殿。咨問禪法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同光二年勅三聖慧然禪師。入內殿。咨問禪法。上曰。朕下大梁。収得一顆無價寶珠。未有人酬價。然曰。請陛下寶看。上以手舒幞頭角。然曰。帝王之寶。誰敢酬價。帝說。然亡。敕諡廣濟大師通寂之塔。
同光三年。騎將史銀鎗乞出家。賜號無學大師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同光三年。騎將史銀鎗有戰功。隨駕入洛。忽悟禪道。乞出家名契澄。賜號無學大師。以其居為立德院。
後晉
高祖天福四年。勅國忌行香飯僧為定式。又勅以僧可洪大藏經音義。入大藏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 按西溪藂語。行香起於後魏。及江左齊梁間。每然香薰手。或以香末散行。謂之行香。唐初因之。文宗朝省 奏設齋行香。事無經據。乃罷。宣宗復釋教。行其儀。朱梁開國大明節。百官行香祝壽。石晉天福中 正固奏國忌行香。宰臣跪爐。百官立班。仍飯僧人。即為定式。國朝至今因之 按佛祖統紀。天褔四年。勅國忌宰臣百僚。詣寺行食飯僧。永以為式。漢中沙門。可洪進大藏經音義四百八十卷。勅入大藏。
出帝開運元年。勅為高祖寫大藏經。奉安明聖寺。以資鴻福 按五代史晉出帝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後周
太祖廣順二年十一月。以在京潛龍宅。為佛宮。賜額天勝禪寺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云云。
廣順三年十一月。中印土僧法進。賜紫衣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云云 世宗顯德元年。賜團拍谷佛寺僧紫衣。以潛龍宮為皇建禪院。以沙門義楚所進釋氏書。付史館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世宗顯德元年四月。幸團拍谷佛寺。賜主僧紫衣。九月以潛龍宮為皇建禪院。遣沙門清興居之。是月齊州沙門義楚。進釋氏六帖三十卷。義楚少負名操。亦通儒學。將佛書麗事。以類相從。擬白氏儒書所集。帝覽而嘉之。賜以紫衣。其書付史館。
顯德二年。大毀佛寺及佛像。禁私度僧尼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顯德二年夏五月甲戌。大毀佛寺。禁民親無侍養而為僧尼。及私自度者 又按周本紀。世宗即位之明年。廢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時中國乏錢。乃詔悉毀天下銅佛像以鑄錢。甞曰。吾聞佛說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猶欲割截。況此銅像。豈有所惜哉。由是羣臣。皆不敢言 按佛祖統紀。是歲帝既并省寺院。勅男年十五以上。誦經百紙。或讀五百紙。女年十三以上。誦經七十紙。或讀三百紙。陳狀出家。本郡考試以聞。祠部給牒。方得剃度。
遼
太祖以唐天復二年。始建開教寺 按遼史太祖本紀。唐天復二年九月。城龍化州於潢河之南。始建開教寺。
太祖六年。建天雄寺 按遼史太祖本紀。六年以兵討兩冶。以所獲僧崇文等五十人。歸西樓建天雄寺以居之。以示天助雄武。
神冊三年。五月乙亥。詔建佛寺。
天贊四年。十一月丁酉。幸安國寺飯僧 按以上俱遼史太祖本紀云云。
太宗天顯十年幸弘福寺。為皇后飯僧 按遼史太祖本紀。天顯十年冬十一月丙午。幸弘福寺。為皇后飯僧。見觀音畫像。乃大聖皇帝應天皇后及人皇王所施。顧左右曰。昔與父母兄弟。聚觀於此。歲時未幾。今我獨來。悲歎不已。乃自製文。題於壁以極追感之意。讀者悲之。
會同五年。幸菩薩堂。飯僧 按遼史太宗本紀。會同五年六月丁丑。聞皇太后不豫。上幸菩薩堂。飯僧五萬人。
穆宗應曆二年。冬十二月辛卯。以生日。飯僧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景宗保寧六年。冬十二月戊子。以沙門昭敏。為三京諸道僧尼都總管。加兼侍中。
保寧八年。八月癸卯。漢遣使言。天清節。設無遮會。飯僧祝釐 按以上俱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聖宗統和二年。九月辛未。以景宗忌日。詔諸道京鎮遣官行香飯僧。
統和四年。秋七月辛巳。以殺敵多。詔上京開龍寺。建佛寺一月。飯僧萬人。
統和七年。夏四月己未。幸延壽寺。飯僧。
統和九年。春正月丙子。詔禁私度僧尼。
統和十年。九月癸卯。幸五臺山金河寺。飯僧。
統和十二年。夏四月戊戌。以景宗石像成。幸延壽寺飯僧。
統和十五年。冬十月丁酉。禁諸山寺。毋濫度僧尼。
開泰元年。八月丙申。那沙乞賜佛像。詔賜護國仁王佛像一。
開泰四年。冬十一月庚申。詔汰東京僧。
開泰九年。十二月丁亥。禁僧然身煉指。
太平四年秋七月甲戌。諸路奏。飯僧尼三十六萬 按以上俱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興宗重熈八年。十一月戊戌。召僧論佛法。
重熈十一年。十二月己酉。以宣獻皇后忌日。上與皇太后。素服飯僧於延壽憫忠三學三寺。
重熈二十三年。冬十月癸丑。以開泰寺鑄銀佛像。曲赦在京囚 按以上遼史興宗本紀云云。
道宗清寧十年。秋七月辛巳。禁僧尼私詣行在。妄述禍福。取財物。
咸雍二年。冬十二月戊子。僧守志加守司徒。
咸雍三年。冬十一月壬辰。夏國遣使進回鶻僧。金佛。梵覺經。
咸雍四年。春二月癸丑。頒行御製華嚴經贊。
咸雍五年。閏十一月己未。僧智福加守司徒。
咸雍六年。十二月戊午。加圓釋法鈞二僧並守司空。
咸雍七年。八月辛巳。置佛骨於招仙浮圖。罷獵。禁屠殺 按以上俱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咸雍八年。飯僧。南京中京。春泰寧江三州人。請受具足戒。許之。御書華嚴經頌。示羣臣。又賜高麗佛經 按遼史道宗本紀。咸雍八年春正月癸未。烏古敵烈部。詳穩耶律巢等奏。克北邊捷以戰多殺人。飯僧南京中京。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寧江三州三十餘人。願為僧尼。受具足戒。許之。秋七月丁未。以御書華嚴經五頌。出示羣臣。冬十二月庚寅。賜高麗佛經一藏。
太康元年。三月乙巳。命皇太子寫佛書。
太康四年。秋七月甲戌。諸路奏。飯僧尼三十六萬。
太康五年。秋九月己卯。詔諸路。毋禁僧徒開壇。冬十一月丁丑。召沙門守道。開壇於內殿。
太康九年。冬十一月甲寅。詔僧善知。讎校高麗所進佛經。頒行之。
太康十年。春正月丙午。復建南京奉福寺浮圖。
大安元年。冬十一月己未。詔僧尼無故不得赴闕。
大安九年。夏四月乙卯。興中府甘露降。遣使祠佛飯僧。
壽隆元年。冬十一月甲辰。夏國進貝多葉佛經。
壽隆三年。冬十一月戊午。以安車召毉巫閭山僧志達。
壽隆六年。十一月丙子。召毉巫閭山僧志達。設壇於內殿 按以上俱遼史道宗本紀云云 又按道宗本紀後贊。道宗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
宋一
太祖建隆元年。詔以聖誕節。晉度行童。復諸路寺院及佛像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國朝會要。建隆元年。詔以二月十六日聖誕。為長春節。賜百官宴於相國寺。是日以慶誕。恩詔普度行童八千人 按佛祖統紀。元年六月。詔諸路寺院。經顯德二年當廢未毀者聽存。其已毀寺所有佛像許移置存留。於是人間所藏銅像。稍稍得出。
建隆二年。置建隆寺。為死於兵者。薦冥福。又設千僧齋。詔誕聖節。命僧祝壽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二年春正月戊申。以揚州行宮為建隆寺。秋八月辛亥。幸崇夏寺。觀修三門 按佛祖統紀。二年詔前征李重進。凡死於兵者。以揚州行宮。置建隆寺。為薦冥福。如唐太宗貞觀四年故事。四月上幸相國寺祈雨。出內帑。設千僧齋。已而大雨 按續文獻通考。二年。詔誕聖節。京師及天下。命僧升座祝壽為準。
建隆三年。詔館西域僧於相國寺。又詔試行童通經者給牒。高昌國遣僧獻佛牙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建隆三年。西域于闐國沙門善名七人來。詔館於相國寺。十一月高昌國。遣僧法淵。獻辟支佛牙 按續文獻通考。三年詔。每歲試行童通蓮經七軸者。給祠部牒披剃。
乾德三年。滄州僧道圓。以佛舍利貝葉梵經來獻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天竺國傳。乾德三年。滄州僧道圓。自西域還。得佛舍利一。水晶器。貝葉梵經四十夾來獻。道圓晉天福中詣西域。在塗十二年。住五印度凡六年。五印度即天竺也。還經于闐。與其使偕至。太祖召問所歷風俗山川道里。一一能記 按佛祖統紀。道圓獻佛舍利貝葉梵經。上召見便殿賜紫方袍器幣。
乾德四年。賜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錢各三萬。至西域求佛書。召僧崇蘊。入內講金剛經。又敕莊嚴佛像。以李藹毀釋教。勅流沙門島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四年春三月癸未。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各賜錢三萬游西域 按天竺國傳。四年僧行勤等一百五十七人。詣闕上言。願至西域。求佛書。許之。以其所歷甘沙伊肅等州。焉耆。龜茲。于闐。割祿等國。又歷布路沙加濕彌羅等國。並詔諭其國。令人引導之 按佛祖統紀。四年上初詔西川轉運使沈義倫。於益州以金銀字。寫金剛經進上。至是召天清寺沙門崇蘊。入內講演。勅內侍張重進。往峨眉山普賢寺。莊嚴佛像。因嘉州屢奏。白水寺普賢相見也。河南府進士李藹造滅邪集。以毀釋教。竊藏經以為衾。事聞。上以為非毀聖道。誑惑百姓。勅刺流沙門島。
乾德五年。禁毀佛像。勅沙門文勝。編修大藏經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五年。七月丁酉。禁毀銅佛像 按佛祖統紀。五年詔曰。禁錮以來。天下多輦佛像赴京。顧惟像教世許尊瞻。忽從鎔毀。甚乖歸敬。應諸郡銅像依舊存留。但不許鑄造新像。右街應制沙門文勝。奉勅編修大藏經隨函索隱凡六百六十卷。
開寶二年長春節。詔天下沙門。殿試經律論義十條。全中者。賜紫衣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云云。
開寶三年。幸開寶寺觀新鐘。詔成都造佛經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三年九月己酉。幸開寶寺觀新鐘 按續文獻通考。開寶三年。詔成都造金銀佛經各一藏。
開寶四年。詔館梵僧於相國寺。勅雕大藏經板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佛祖統紀。開寶四年。沙門建盛。自西竺還詣闕進貝葉梵經。同梵僧曼殊室利偕來。室利者中天竺王子也。詔館於相國寺。持律甚精。都人施財盈屋。並無用。勅高品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板。
開寶五年。禁鐵鑄浮屠及佛像。詔僧入大內。誦藏經。又詔於尼寺。置壇受戒。又詔禁道場夜集士女。賜天竺沙門。紫服金幣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五年春正月壬辰朔。禁鐵鑄浮屠及佛像 按佛祖統紀。五年詔京城名德元超等。入大內誦金字大藏經。車駕臨幸。並賜紫方袍。又詔曰。僧尼無間。實紊教法。自今於尼寺。置壇受戒。尼大德主之。又詔曰。釋門之本。貴在清虗。梵剎之中。豈宜汙雜。適當崇闡。尤在精嚴。如聞道場齋會夜集士女。深為褻瀆。無益修持。宜令功德司祠部。告諭諸路並加禁止。西天竺沙門可智法見真理三人來朝。賜紫方袍。西天竺沙門蘇葛陀來貢舍利文殊華。賜紫服金幣。西天竺沙門彌羅等十四人來朝。並賜紫服。
開寶六年。幸相國寺。限諸州僧及百人。歲許度一人。詔天竺僧赴闕。賜紫方袍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六年。三月丙子。幸相國寺觀新修塔。十二月限度僧法。諸州僧帳及百人。歲許度一人 按佛祖統紀。六年知鄜州。王龜從表稱。中天竺三藏法天至。譯聖無量壽經七佛讚。河中府梵學沙門法進執筆綴文。龜從潤色。詔法天赴闕。召見慰問。賜紫方袍 按歸田錄。太祖皇帝。初幸相國寺。至佛像前燒香。問當拜與不拜。儈錄贊寧奏曰。不拜。問其何故。對曰。現在佛不拜過去佛。贊寧者頗知書。有口辯。其語雖類俳優。然適會上意。故微笑而頷之。遂以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議者以為得禮。
開寶八年。臨幸佛寺。禮無畏三藏塔。手書金剛經。讀誦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八年冬十一月。臨視新龍興寺 按佛祖統紀。八年三月。上幸洛陽。至龍門山廣化寺。開無畏三藏塔瞻敬真體。四月上將郊天。而雨不止。遣使禱無畏塔。及期而霽。上自洛陽回京師。手書金剛經。常自讀誦。宰相趙普。因奏事見之。上曰。不欲甲冑之士知之。但言常讀兵書。可也。
開寶九年。幸諸寺院觀藏經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九年八月己亥。幸新龍興寺。乙巳幸等覺院。遂幸東築院。賜工人錢。又幸開寶寺。觀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