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6500000003

第3章 跨国经营与对外投资理论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西方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理论抽象和实证分析,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其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海默的导师、麻省理工学院的C· P·金德尔伯格教授对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鉴于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对该理论均作出巨大贡献,有时又将该理论称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

1.前提假设条件

该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①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②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③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④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

2.主要观点

在东道国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企业可利用其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以获得超额利润。其垄断优势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①市场垄断优势。例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信誉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驰名商标等。

②生产垄断优势。例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③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④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⑤信息与网络优势。能够快速、全面掌握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

3.贡献及缺陷

垄断优势论从理论上开创了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对象的新研究领域,使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这一理论既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而进行的横向投资,也解释了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垄断地位而将部分工序,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国外生产的纵向投资,因而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垄断优势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和原因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说明。该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摆脱了新古典贸易和金融理论的思想束缚,为后来者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2.1.2 内部化理论

1976年,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Buckley)和卡森(Mark C.Casson)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垄断优势理论,正式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后来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lan M.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跨国公司的内幕》和1982年的《跨国公司新理论》中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1.基本观点

内部化理论从外部市场不完全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关系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该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认为市场不完全不仅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存在,在中间产品市场上也同样存在。这里的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这些与知识有关的中间产品由于市场不完全,存在定价困难,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当交易成本过高时,企业就倾向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内部市场,将原本通过外部市场进行的交易转化为内部所属企业间的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

根据内部化理论,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内部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与协调分工,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其经营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知识产品”的研发与获得越来越昂贵,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交易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迅速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而且,在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市场环境下,内部交易使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资金、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调拨,从而保证效益最优化。

内部化理论还分析了影响中间产品内部化的4个主要因素:

①行业因素,主要包括中间产品的特性、外部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及行业特点等;

②区位因素,是指有关区域内社会文化差异、综合投资环境及自然地理特征等;

③国别因素,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体制、法律架构与财政经济状况等;

④企业因素,是指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组织结构、管理水平、生产和销售技术及企业文化等。

内部化理论把市场不完全性作为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向国外出售技术和知识优势显得不划算。这时,想在跨国市场上出售技术和知识的企业就会创办跨国企业,用跨国企业来代替市场,也就是用内部化的方法来代替市场,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比较收益。

2.贡献与局限

1)内部化理论贡献

①它与垄断优势理论的研究思路不同,提供了另外一个理论框架并能解释较大范围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②内部化理论分析具有动态性,更接近实际。

③内部化理论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不仅较好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跨国公司的迅速增加与扩展,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行为,而且成为全球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依据。它被称为跨国公司的综合理论之核心理论。

2)内部化理论局限性

①内部化理论与垄断优势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因而对于交易内部化为什么一定会跨国界而不在国内实行,仍缺乏有力的解释。

②在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拓展解释方面,也只能解释纵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行为,而对横向一体化的跨国扩展行为则解释不了。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Raymond Vernon)在其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试图以此揭示跨国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律。

1.主要观点

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时差,正是这一时差,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投资的变化。为了便于区分,费农把这些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费农还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企业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本国市场。由于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和人力资本,并且由于生产技术不稳定、产量低,所以成本较高,生产主要集中在创新国。因为新产品有独特的功能和独特的消费群体,因而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加上竞争者少、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创新企业通过对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垄断地位即可在国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一般发达国家偶尔的少量需求,创新企业通过出口即可满足,因此这一阶段无须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

在成熟产品阶段,随着新产品生产和市场竞争的发展,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开始大批量生产;产品的价值已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一般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认识,国外需求强劲;需求价格弹性增大,企业开始关注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和方法已成熟并扩散到国外,研发的重要性下降,产品由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与此同时,随着创新国向一般发达国家的出口量不断增加,进口国当地企业开始仿制生产,而进口国为了保护新成长的幼稚产业开始实施进口壁垒限制创新国产品输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创新国的对外出口能力。因此,创新国企业开始到一般发达国家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直接在当地从事生产与销售,以降低生产成本,冲破市场壁垒,占领当地市场。

在标准化产品阶段,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产品和生产达到了完全标准化,研发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降低,资本与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创新国已完全失去垄断优势。这时发展中国家已经具备明显的成本因素优势。于是,创新国和一般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再将产品返销母国市场,并远销至别国市场。

可见,随着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演进,比较优势呈现出动态转移的特点,直接引发对外投资活动。

2.评价

第一,该理论反映了跨国企业从最发达国家到一般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过程。它从产品角度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参考。

第二,它的不足在于,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缺乏量化的标准。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977年,英国瑞丁大学约翰·邓宁(John Dunning)教授在其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年,他在《国际生产和跨国企业》一书中对折衷理论又作了进一步阐述。邓宁认为,过去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都只是从某个角度进行片面的解释,未能综合、全面地分析,因此需要用一种折衷理论将有关理论综合起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所以,他的这一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1.主要观点

该理论认为,企业跨国经营是该企业具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所有权优势,又称垄断优势,是指企业所独有的优势。所有权优势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性所有权优势,指在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上的优势,前者指对生产设备、厂房、资金、能源及原材料等的垄断优势,后者指在专利、专有技术、商标与商誉、技术开发创新能力、管理及营销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二是交易性所有权优势,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合理调配各种资源、规避各种风险,从而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所获得的优势。

邓宁认为,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具备上述所有权优势,但具有这些优势并不一定会导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就是说,所有权优势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当企业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而不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时,产品出口或者特许经营也是企业实现其优势的可行途径。

②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利益的影响而将企业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的能力。内部交易比非股权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尤其对于那些价值难以确定的技术和知识产品,而且内部化将交易活动的所有环节都纳入企业统一管理,使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源配置趋于稳定,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但邓宁同样认为,内部化优势和所有权优势一样,也只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也不一定选择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因为它也可以在国内扩大生产规模后再行出口。

③区位优势,是指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利程度,也就是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因素上具有的优势条件,具体包括:当地的外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劳动力及其成本等。如果某一国外市场相对于企业母国市场在市场环境方面特别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那么这一市场就会对企业的跨国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

邓宁认为,在企业具有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两个必要条件的前提下,又在某一东道国具有区位优势时,该企业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对外直接投资就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折衷理论”进一步认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组合不仅能说明跨国企业是否具有直接投资的优势,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国际营销的途径和建立优势的方式。邓宁教授提出的选择方案,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的分析。

2.理论贡献

①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②该理论为跨国企业全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决策思路,指导企业用整体的观点去考虑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把握全局,降低决策失误。

3.局限性

①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大量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活动。

②该理论也还是局限在从微观上对企业跨国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微观分析也没有摆脱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换句话说,该理论是对这三种理论的简单综合,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③对三种优势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停留在静态的分类方式上,没有随时间变动的动态分析。

④邓宁所论述的决定依据侧重在成本分析基础上,但它假定不同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这不符合实际。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收入流量最大,出口次之,而许可证贸易最低。事实上,企业在决策最盈利的进入方式上是考虑收入差别的。

2.1.5 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K.Kojima)在其1987年发表的著作《对外贸易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依据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实践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与规律作了新的解释。他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1.主要内容

小岛清认为,各国的经济条件不同,因此依据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而归纳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他认为,具有垄断优势的美国公司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而把生产基地转移到国外,减少了母公司的出口,对本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违背了比较优势,因此属于“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

而日本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于那些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工业部门,属于“贸易创造型”投资,这些传统行业很容易在海外找到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投资地点,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在国内投资,而且东道国由于外来投资项目的收益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东道国购买投资国的产品,也就是创造出了新的贸易。

小岛清进一步分析了美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

①在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日本对外投资是按照比较成本原则,以资源开发、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则是逆比较成本的,以美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汽车、电子计算机、化学产品、医药产品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由于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过早地移植到国外,容易导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倾向。

②在对外投资的主体方面。日本根据国际分工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定了日本对外投资的承担者以中小企业为主;美国对外投资是贸易替代型的,那些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正是美国最具比较优势产业,由于产品创新和直接投资周期仅限于寡占的工业部门,导致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垄断性大跨国公司所控制。

③在投资国与东道国在投资产业上的技术差距方面。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从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凭借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在道国投资产业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④在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形式方面。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采取合资经营的股权参与方式和包括产品分享等在内的非股权参与方式;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股权参与方式中,大多采用建立全资子公司的形式。

归纳起来,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其一,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其二,企业和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当地比较优势产业的建立,两国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引致的贸易中互补,并能更大程度地获益。

2.理论贡献

①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企业或跨国公司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克服了以前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视宏观的缺陷,能较好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动机,具有开创性和独到之处。

②用比较优势原理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从而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克服了垄断优势理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局限性,较好地解释了“二战”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3.局限性

①理论分析以投资国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这实际上假定了所有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动机是一致的,都是投资国的动机。这样的假定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之下的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为。

②小岛清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分工导向均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进行,作为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

③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二战”后初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而今天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早已发生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大企业大幅度增加,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迅速增加,以进口替代型的投资为主。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投资行业的投资行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不具有一般意义。

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外投资领域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方兴未艾。发展中国家往往没有所有权优势,没有垄断优势,它们为什么还要对外投资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Wells)在其在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代表作《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中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不仅大规模生产中的现代化技术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适合小规模生产的技术也同样可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为小市场服务的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特别适合小批量生产,能够满足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需要。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在这种市场上无法获得规模效益。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求量有限,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规模效益,而这种市场空缺正好被发展中国家企业所利用,它们以此开发了适合小批量生产的技术而获得对外投资部分优势。

②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这些海外投资往往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团体的需要,如华人社团在食品加工、餐饮、生活消费品等方面的需求,带动了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而这些民族产品的生产往往利用当地资源,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优势。

③低价产品营销策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往往寻求工资水平比本国更低的劳动力,尽可能减少推销产品的广告费用,以便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常投入大量广告费用,试图创造名牌产品效应,从而提高了经营成本和产品价格。

2.2.2 技术地方化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其1983年出版的《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拉奥深入研究了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在拉奥看来,导致发展中国家能够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优势主要有以下4个因素:

第一,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是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新的环境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

第二,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它们的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或邻国市场的需求,这种创新活动必然形成竞争优势;

第三,发展中国家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和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而且来自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四,从产品特征看,发展中国家企业往往能开发出与名牌产品不同的消费品,特别是当东道国市场较大、消费者的品位和购买能力有很大差别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便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更强调企业技术引进的再生过程,即欠发达国家对外国技术的改进、消化和吸收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技术的消化、引进和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活动给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英国学者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l)和托兰惕诺(Paz Estrella Tolentino)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共同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用以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有以下一些特征。

①在产业分布上,首先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然后是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

②从海外经营的地理扩展看,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距离”的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遵循以下的发展顺序:首先是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充分利用种族联系;随着海外投资经验的积累,种族因素的重要性下降,逐步从周边国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生产和开发活动,同时,为获得更先进复杂的制造业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所有这些变化都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称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该理论解释了19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的结构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流动的轨迹,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投资来加强技术创新与积累,进而提升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受到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案例分析

中国大企业首次海外投资状况

“中国大企业”是指在中国行业/市场位居前列的本土企业。

“首次海外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内经营的基础上,第一次跨出国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生产类、研发类投资活动。这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海尔集团1996年8月,由海尔控股(其中海尔投资绝大部分是以技术和设备形式投资)的海尔·莎保罗有限公司在印尼正式注册开张。这是海尔在海外的第一家分厂。在此时或之前,海尔集团产品范围涉及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在国际化合作方面,海尔集团在初期的全套生产设备和技术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1991年,海尔与日本三菱重工成立合资企业。其后,海尔还与日本松下电器合作,生产洗衣机等产品。在产品出口方面,早在1992年,海尔电冰箱等产品就以当地品牌的方式进入印尼市场。1995年7月,海尔在香港成立贸易公司。

海信集团1996年10月,海信拥有60%股权的海信(南非)有限公司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开始运营,投资79.5万美元,是海信第一个境外带料加工生产型企业。在国际化经营方面,1984年引进日本松下电器的彩电技术和设备,1993年合资组建青岛AT&T通讯设备公司。在产品出口方面,早在1993年,海信的电视机产品就以整机方式出口到南非等地。

中石油集团1997年,中石油以产品分成方式,在苏丹组建大尼罗石油作业公司。1997年9月,中石油购买了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60.3%普通股股份。这两个项目是中石油海外投资的第一步。海外石油开发作业自1993年开始,到1997年,涉及的国家主要有泰国、加拿大、秘鲁、苏丹、委内瑞拉等。

万向集团2000年4月,万向集团以42万美元的现金收购美国舍勒公司,获得该公司的设备、品牌、技术专利及全球市场网络。这是万向集团海外生产性投资的第一步。1984年,万向集团的万向节产品就开始出口美国;1986年,万向被政府定为全国万向节行业中唯一的出口基地,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1987年,万向产品进入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的市场。在海外销售机构设立方面,1994年,万向在美国注册成立万向美国公司;1996年年初,成立万向欧洲公司、万向南美公司:1997年7月,万向收购英国AS公司60%的股份,当年,万向海外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美元以上。

上海电气2002年,上海电气联合香港晨星集团以对半股比收购了日本老牌印刷机制造企业秋山公司,这是上海电气的第一次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电气先后与包括美国的西屋、开利,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三菱、日立,法国的施耐德、阿尔斯通等在内的百余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合作,建立了125家合资企业。

宝钢集团2001年8月,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各出资3800万美元,合资在巴西组建宝华瑞矿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铁矿石业务,年产能力为800万吨优质铁矿石,其中600万吨供应宝钢和中国市场,这是宝钢海外投资的第一步。自20世纪80年代末,宝钢产品开始出口,至2003年,累计出口钢材1600万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宝钢在海外设立经营机构,陆续在日本、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公司,从事钢铁产品、冶金原料、远洋运输、工程装备等业务。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65f6e1232f60ddccda38a0ad.html)

思考题

分别用对外投资理论来解释上述企业对外投资的优势。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HR

    做最好的HR

    想要企业的人员稳定,业绩提升,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HR对人员情况进行把关。本书全面阐述了企业HR的角色定位、岗位要求、管理技能、实操技巧等。通过阅读本书,HR可以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正确途径,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轻松打造高效团队。
  • 广告创意与策划:方法、技巧与案例

    广告创意与策划:方法、技巧与案例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告业的舞台既精彩纷呈,又竞争激烈。那么如何成为一个创意和策划的高手?如何使你的广告标新立异、吸引眼球?最关键的就是熟练掌握广告创意和策划的特质、方法和技巧。
  •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361°沟通:清除组织沟通的5种障碍

    本书从管理层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组织沟通的本质内容,解决了组织建立合理沟通机制的问题;运用大量图表与案例,为组织沟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是一本将技巧与知识巧妙融合的实用型沟通手册。
  • 领导九略

    领导九略

    《领导九略》就成功领导者的智谋和胆略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分析,共归纳出成功领导者制胜必备的九大智谋和胆略。即修身之功,识人之眼,用人之道,管人之招,沟通之法,激励之术,授权之方,决策之智,奖惩之策,这九大智谋和胆略对大多数领导者而言,似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其实内中大有学问,虽为每位领导者所常闻,却未必为每位领导者所践行;虽为每位领导者所常用,却未必为每位领导者所深玩。举凡成功而卓越的领导者都是这九大智谋和胆略的觉悟者、精修者和践行者。
  • 销售团队久赢真经

    销售团队久赢真经

    本书针对企业在对销售人员激励与考核中经常遇见的问题,从人员的管理入手,详细讲解激励与考核的策略,以及怎样用政策来确保运用激励与考核策略之后的销售目标的实现。
热门推荐
  • 最强兵王

    最强兵王

    带着一身伤痕从中东战场归来的兵王,准备悠哉着过点小日子,却意外卷进一场阴谋,注定不能平凡,那就以锐不可挡之势创造传奇……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裂天至圣

    裂天至圣

    世人皆知天地无情而欲逃出,可不知这天地即为争斗而生,也靠争斗维持。不以望空一切而求大道,可悲可叹!
  •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搭建人脉,制胜商圈

    美国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际关系。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15%可以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85%却要归功于人脉关系。”
  • 宠妻无度

    宠妻无度

    男朋友变成了亲姐夫?可笑!没了爱情,随便谁,她嫁了!他刚好也缺个妻子,娶了!据说他宠妻如命,也许!“老婆就是用来疼的!”他总是这么天经地义的说。她数次被姐夫纠缠,由他解围;她险些被领导潜规则,被他解救。她温柔的靠在他的怀中,抚摸着自己的小腹,或许这辈子有这个男人陪着是她一生最大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邪王太妖孽:逆天异能毒妃

    腹黑邪王太妖孽:逆天异能毒妃

    她是21世纪的杀手紫言,杀人如麻。她是萧家废材,胆小如鼠。一朝穿越,当她变成她,萧家见血就晕的废物华丽转身,一手毒医术,让天下人为之惊叹!一身异能,看轻天下苍生。废材?她可是全系绝世天才!炼神丹,炼神器,御神皇兽……,看她如何玩尽天下苍生,玩出盛世传奇!
  • 青春旅程

    青春旅程

    一栋房子,一件衣服,一首唱不完的歌;一辆单车,一个背包,一个耐人寻味故事;一本书,一段路,一段回味的青春;一座城市,一个人,一个抹不去的伤疤,这也许就是成长的烦恼吧(新书,寻找回去的路,欢迎大家来评论!)
  • 江南落花一世景

    江南落花一世景

    落花山庄是个诡异的地方,无论是谁无论什么,只要你付的出足够的代价,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庄主洛九始终在等一个人,如果哪天你看见一个带着玉面具的男子请告诉他落花山庄有人在等他。
  •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在撒旦和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无限的放大自己的欲望,变得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和饕餮,把整个世界折腾的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于是,为了勒紧这匹快速驶向悬崖的马的缰绳,我们必须重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 倾城泪

    倾城泪

    她也应该给拥有完整的童年,不该生来就背负着仇恨,爱恨情仇,作为一个小姑娘,统统尝了个遍,若是有下辈子,再也不要出生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