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0800000006

第6章 消息

“老太婆,厨房里去吧!”她的小儿子阿福爬完了吊梯在那门洞里钻了进来。跟在他后面爬进来的,又是那个穿灰短衫,胁里夹着一件卷着的长袍的人。

老太婆正坐在靠街的壁洞边,那儿有横竖两尺大的木板可以拉开,一片天光在那里射进来,她在那里替她的孙子补一条裤。

儿子望也没有望她,便脱下蓝布褂,坐在床上了,一边让着那人坐。

老太婆懂得又是那回事了。自从有了这回事以来,儿子就变得高了一点似的,更不把娘看得起。于是在她的心上,悄悄的罩上了一层被漠视的悲哀。她卷起那堆破布,望了望那人,便弯着腰走出去了。可是她并没有到厨房去,却在吊梯边又爬进另外一个门洞,一间小到只能睡一个人的阁楼。这里是即使在白天,也是魆黑的。隔前楼只一层稀稀的薄板,前面的说话,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接着又来了几个阿福的同厂的,都在老太婆的眼前边,在那个摇摇欲坠的吊梯上爬上了前楼。

老太婆听着他们已经开始,便屏住气用力的听着,不肯放过一个字。

因为是黄昏的时候,巷前巷后都添了许多人,好些人光着赤膊在门外抹身。好些人坐在矮板凳上,拿一把破蒲扇赶蚊子。大家戏谑着。而且又有人在哼着一些不同的小调,声音唱得大了,常常妨碍老太婆的听觉。可是她还是一点也不心躁的耐心的只注意在前楼上。

天色黑了下来,家家都在弄夜饭,柴的烟,劣等的油烟,在每家飞腾,氤氲在几条弄里,又慢慢向上升,飘去了。可是那小的阁楼,却没有通气的地方,旧的烟塞在这里,新的烟还要窜了来。老太婆便忍不住的不断的呛了起来。

“咳咳咳咳咳咳……啊一一呛……”

呛得太厉害了。便听见前面房子里有什么人说:

“你娘病了吗?咳得这样狠厂于是阿福便又大声说:

“老太婆!叫你下去!这样热,躲在那里做什么?”

她晓得他们在嫌着她了,却偏不肯下去。用一块布抵着嘴,让眼泪鼻涕流满脸上。因为她还要听他们说一些什么。

媳妇同孙子已经在后门口吃饭了,叫她,她不应。

蚊子成群结阵的来袭击,她轻轻挥着,在那枯老了的没有血的一双手上,也咬了许多口,好些地方,都小块小块的坟起了。

过了好一阵时间,那几个人才走了。阿福也走到厨房里找冷饭。老太婆便也从那黑洞里爬了出来。

“老太婆,你病了吗?”坐在后门口,抱着小狗子的媳妇,和正在装饭的阿福都同时问了。

“哪里?我满好的呀!”写明在她满脸的皱纹里的,说明在她的声音里的,是从心上漾出来的一些满足的高兴。不过她儿子和媳妇却没有觉得。

儿子和媳妇都上厂去,小狗子也在弄里同隔壁的一些小孩玩去了。她一人又坐在那原地方替楼上住的得发补短褂。得发衣服都破得不像样了,他老婆总分不出时间替他补一补。她白天在厂里,清晨夜晚忙烧饭忙洗衣服还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替他补衣服呢?她一边补着,一边却有点觉得不安起来,有一些话,总想找个人谈谈,而且总想做一点什么才好。可是找什么人呢?连儿子都看不起她的!究竟要说点什么,做个什么,她自己也搅不清。一个人很苦闷的又坐了半天,不过心里面是总没有把这事放下的。到后来连自己也不觉得的怎么就走到后弄的王婆婆家了。王婆婆在一个木盆里洗衣服。她站了半天,同她说了几句闲话之后,便忍不住的并没有想的问了:

“你还记得前一晌到恒丰里去吃饭的事吗?”

“那里会忘记,大伙儿烧,大伙儿吃,只要是穷人都有分,我说要长远那样就好了。”王婆婆为这个记忆有点兴奋起来,把洗的衣服不管,站了起来,两只水淋淋的手,便在两边衣服上擦着。

王婆婆隔壁的李老娘,这时正走了来,听到了这话,也兴致勃勃的插嘴了:

“嘿,起头还不信,阿三跑来报信的时候,都说他扯谎,世界上哪里会有那样好的事?到后一去看,才晓得是真的。不是那边那些人叫吃,还不敢吃呢,可惜就不长,那起短命的巡捕和东洋包探来赶跑了啦。唉,真可惜,大灶大锅全打坏了。”

“吃饭也犯法吗,这批死对头,真容不得我们,不知道关他们什么事?”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人拿出钱来的吗?”老太婆故意认真的问着。

“怎么不晓得?都说是一个姓刘的拿出来的,后来被赶跑了啦!”

“姓刘的,他哪里有钱?有钱的人肯做这种好事吗?那不晓得就多给我们几个工钱还好些。这个钱是……”老太婆说到这里,便慎重的把声音放低了慢慢的说了出来。

“哦!……”王婆婆同李老娘都惊诧起来了:“那这是个什么人呢?”

“不是一个人,是好些,说是有一百万个人大家并拢来的一笔大款子,特为我们汇来的。因为东洋人打上海,我们不替东洋人做工,饿饭,所以才说是烧饭大家吃啦!帮穷人的。”

“难怪!这样才讲得过,穷人帮穷人,我说呢,那姓刘的又不是傻子。你这个老太婆,从什么地方听来的?”

老太婆的常常在被漠视的难过,已经完全跑走了。只觉得非常高兴,而且非常大胆的说了起来,她好像自己已经懂得了好些东西。

“从前也睡在鼓里的。可是我听见了啦,说是他们打了胜仗,在商量送东西……”

“这个是应该的,他们既然帮我们,我们也就得帮他们……”李老娘自以为是的这样说。

“就不晓得几时来上海?”王婆婆望着老太婆,希望她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来总得来的,迟早就得看我们,我们告诉他们要他们来得快,送一些东西,还打什么电给他们,那他们就来得快些,因为他们怕我们望得很。还要告诉他们,我们苦得很,那也一定得先来这里。……”老太婆很有把握的说了。这些话并不是听来的,而是她意识着的,她相信自己并没有扯谎,那一定是真的。

“我看,我们也想个什么法子送一点什么东西,东西不怕粗,是一点意思,不会笑我们的。你们说呢?”

李老娘的这个主意真不错,把老太婆的心说开了。王婆婆也赞成。大家就商量买什么东西。只是都只能拿出几个铜板,买什么都不够,于是又愁倒了。后来还是李老娘主意多,她说再邀几个老太婆就容易了啦。

这几个老太婆一想好了主见,便高兴得孩子们似的,咧着缺了牙的瘪嘴,分头找另外的一些老太婆去了。

现在有了新鲜事做啦。三个老太婆去买布,两个老太婆去买线;线贵啦,要三个铜板一条。家里媳妇还有几根的,不够再跟别人讨几根,不用买了吧。于是又包着几个铜板回来了。买布的几个老太婆,老站在布店里打圈子,决不定买那种,眼睛望着好些的,手在口袋里数铜板,真难啦,买得太不像样丢人的。

“我看,就这个也算了,马虎点吧,这个也要三百六十钱一尺呢。”

铺子里的店员问她买了做什么用的,她们肚子里好笑,说不出口。

“算了,就买这个吧。两尺够不够?”

“够的,要他多放点吧。”

“哼,好贵,三百六十个钱一尺的红布!”

红布放在怀里,像宝贝似的捧着回来了。

什么都安排好了,十几个老太婆围在一块,可是又有人说要钉花,她看过别人的,也是钉了花的。是的,既然东西是送人的,就总得合式,于是又拼了钱,派人再去买黑布。

东西做成了。针线并不高明,花样也钉歪了。可是个个老太婆心里都欢喜,像舍不得这礼物的老望着。这是一件大礼物。把东西卷好了,她们大家又说到一些希望来了。说得忘了神,就像真的上海的世界变了一样:一天只做七个钟头工,加了工资,礼拜天还有戏看呢,坐包厢,不花钱……

之后,东西就交把老太婆了,她答应一定交到,可是大家都想:“唉,不晓得要我们老婆子的东西不要……”

儿子同着那人又来到了。老太婆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心就跳了起来,在补着衣服拿了针的手,也微微制止不住的抖着了。她故意不看他们,仍旧坐着不动。

“老太婆!你到厨房去坐!”阿福又这样说了。

她想答应她儿子一句话,可是说不出来,于是便去卷那堆破布。

手指触到了那包东西,心又猛的跳了起来。她抬头去望那人,那人正望着她,非常和气的。她好像又有了一些勇气似的,拿起了那卷破布,也拿起了那包东西。她走到梯口时,又踌躇了起来。

“老太婆!你要什么呢?”阿福看见她那尴尬样子,便问了她。

于是她又走回来,回到那人身边,很决然的从怀里把那包东西拿出来递过去,她说道:

“这个是送他们的,请你转交去……”

“哪个?……”那人接过去了东西。

“他们!你们常常讲的,我们晓得的,……”

“哦!……”那人有点觉得了。

“十四个老太婆并拢来的,一点意思……”

纸包在那人手里打开来。他欢喜得笑了。阿福也惊奇的叫着:

“老太婆!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是的……”她欢喜和着骄傲,她有点抖起来了。她忍不住的又咧开了嘴。

“呀!你们真好,我一定替你们交去,还告诉他们这里的老太婆都自动的送东西,爱护他们,希望他们胜利……”

“要他们早些来!”老太婆替他补充着。

“老太婆!你怎么晓得的呢?”阿福问她。

“我听得的呀!”这时她得意的笑了。

“哈哈哈……”都真的高兴的笑着。

可是老太婆又忸怩了起来,她望着他们两人,好半天才鼓起勇气慢慢的问道:

“你们,那个会,也要老婆子吗?……”

“什么会?”那人故意逗着她说。他觉得这老太婆很有趣的。

“晓得的。你以为我不懂吗?我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这老太婆倒坏呢!”那人心里笑着。于是又赶忙点了头,告诉她也要老婆子们。

“那就好办,只要你把上头的意思告诉我,她们都肯照着做的。二三十个人一邀就拢来了。”

“好的,好的……”

另外几个人这时候也从梯口爬进来了,都问着怎么一回事。

老太婆脸红红的,不过在那又黄又黑的老脸上却看不出,她夹起破布走下楼来。

“呀,真好!老太婆们也组织起来了呀!”几个年轻的人同时快乐的说着。

老太婆心里也满怀着愉快,在梯口边掉过头来看,她们那东西,铺在板凳上的,红的上面又钉了黑花的,放着无限的光辉。

同类推荐
  • 云荒纪年:隔云端

    云荒纪年:隔云端

    苍平王朝的社会形态,基本上参照了清朝晚期:虽然有了新政曙光,内部的体制和观念却仍然是数千年间的遗留,妄自尊大、固步自封,蔑视冰族的发展。因此就算最后天赐下帝王之血加以挽救,还是难逃梦华王朝被冰族亡国灭种的命运。同时,为了增强合理性,我设定了冰族在海外岛屿上的殖民生活,只有经过累世不懈的积累,冰族才有可能在数百年后一举灭亡空桑人。
  • 搜神记

    搜神记

    《搜神记》的语言雅致清峻,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其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中独占鳌头,对后世影响极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等许多传奇、小说、戏曲,都和干宝的这本《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
  • 桃树园

    桃树园

    小说通过对二赖头、朱友四两家两代人情感纠葛的叙述,反映出社会进步的同时凸现不可回避的社会矛盾。朱友四一夜之间种下的恶因,为两家产生了挥之不去的阴霾,并最终导致了三十年后家破人亡的恶果。一切都从二赖头在那一夜人性变态开始……朱友四和二赖头之间,二赖头父子与朱友四两个女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着情节的铺展,为读者呈现了一幕幕令人唏嘘的结局。作者以舒畅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当代乡村的爱情伦理故事。
  • 薛丁山征西

    薛丁山征西

    本书为章回小说。书中叙述了唐将薛丁山征西保唐途中发生的故事。
  • 同谋

    同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幻珠情缘

    幻珠情缘

    我叫乐晴飞,连高中都没办法混完的成绩也让我没有信心上什么大学了。一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个淡黄色如乒乓球大小的珠子,夜晚我把它放在床头,看到了淡淡的微光,可是一觉醒来,我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还有莫名其妙的身份,可恶的是我连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我一个灵魂在两个世界穿行,多重身份的我该怎样面对这阴暗的世界,我该怎么选择自己的命运?我会不会像小说中所说的主人公那样能扬名立万?前途是未知数,但我依旧没有跑过时间线
  • 史上第一衙门

    史上第一衙门

    一不小心穿了,又不小心成了县衙县令。再不小心召唤了好多高手。好了,皇帝老儿叫我帮他干件事。纳尼?对抗仙门!皇帝特批此为天下第一衙门,监管天下!好吧,就帮皇帝老儿管管哪些不知好歹的修仙之人吧。这个世界武功威力大幅度增长,武侠与仙侠的碰撞。莫诩:吹雪啊,给我守好门,我和双儿做些爱做的事!双儿:讨厌啦,又让人家。。。。捶腿!东方不败:大人,你需要我来吗?我的技术很好哦!中间那条腿也可以的啦~~~楚留香:大人,上次见你盯了那公主很久,我帮你把她偷回来了。众女:嗯哼?扫地僧:阿弥陀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人何必执着美色!书群34381896,欢迎帅哥美女来骚扰!
  • 剑藏

    剑藏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不是他人搅道心,自心无道怨他人。都市繁华,人心迷茫,这是一个抱剑而生的武人追求长生的故事。剑藏?剑中的宝藏?
  • 丹青卷

    丹青卷

    请杀手当保镖,这种事情也只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吴少爷做的出来了吧!等等,这是什么鬼,鹿晗崩溃着,自己给他当保镖也就算了,这货还天天粘着他,最坑人的是,卧槽!小爷我的贞操啊!吴世勋,你他妈要是再敢把我一夜七次我绝对不放过你!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崇拜英雄,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他没有放弃努力,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
  • 六界之难舍轮回

    六界之难舍轮回

    锁欲锁欲。天地皆想锁去我的欲望,可我又有何欲。又何苦禁了我的欲望,断了我的念想。今生夙愿,不过与你执手看透人心百态,体会世间世事苍凉。可你,终究是我的劫。
  • 道孤绝莲

    道孤绝莲

    天地浩荡,一个三生三死的人,是乾坤覆灭,还是道心沉沦,我以一世孤寂换百年光明,祭残剑,断轮回,只为那一丝微笑染红尘。以身为薪,重燃大道,开启万世终章,正乾坤,明道心,万古一梦,终成空。向天再借一世身,再次谱写一曲悲歌。
  • 乱世宇宙

    乱世宇宙

    在这个被无数空间碎片分割的宇宙,存在着一群传奇的人们他们是一个族群却永远在斗争……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