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0900000002

第2章 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改革开放使甘南州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飞跃,全州城乡面貌、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各级组织的工作理念有了显著的变化和进步。但是,由于受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的制约,甘南的改革开放是低起点上艰辛的过程,纵向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而与其他地区飞速发展的形势相比,差距有明显拉大的趋势,甘南州在全省、全国经济格局中仍处于落后弱势地位。回顾总结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的历程、发展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做好新形势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作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改革开放起点的特殊性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区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不相同的,有明显的层次性。甘南藏族自治州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政治背景复杂,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的展开有低层次、低起点的特点。

(一)历史政治沿革的特殊性。新中国成立前,甘南藏族自治州长期处于封建土司制和寺院“政教合一”的统治下,社会形态是半封建半农奴制的社会。据1949年9月统计,甘南州境内共有大小封建部落和旗制110多个,涵盖当时全部人口,藏族占三分之二多。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剥削,缺乏人身自由,没有机会接触先进文化和民主政治。建州后,党带领甘南州人民推翻封建剥削制度,逐步走上各族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建州初期,党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坚持“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在州、县、乡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非党进步人士和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土改时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分阶级成分”的政策,维持了寺院和牧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直到1956年底才在牧区试行牧业互助组。在1958年的民主改革中,彻底摧毁了封建压迫剥削制度,没收寺院和土官头人占有的土地、牲畜、草山等生产资料,直接成立了“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使甘南牧业经济跨越初、高级社,“一步登天”地实现向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过渡。打碎旧的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各族人民以满腔热情发展生产,全州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混淆民族和阶级问题,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的正常发展,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

(二)地理区位的制约。甘南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南部是迭岷山地,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平坦的高原草地。全州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地理气候复杂,全州除东部山区没有严寒期外,其他地方长冬无夏。甘南州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虽然造就了较丰富的草原、森林、水、矿藏等资源,但区域内生产生活条件严酷,以小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没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另外,甘南虽然地处祖国腹地,但区位偏僻,远离中心城市和铁路干线。新中国成立后20多年间才修建了一些简易公路,1978年公路总里程只有3000公里,但全是沙砾土路,路况差,交通十分不便,对外交流少,封闭落后状况并未改变,对外开放任务十分艰巨。

(三)特殊的文化背景。古代甘南州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羌蕃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过渡地带,藏民族与汉、回等民族杂居,有各种文化交融共存、潜移同化的传统。但长期的部落分割统治,再加上人口占多数的藏族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窒息了甘南州文化的发展,区域内维持着一种稳定封闭落后的社会文化结构系统。建州后,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建设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基础差、工作难度大及落后传统观念的影响,到改革开放初全州科教文卫事业整体落后的局面并未彻底改变,青壮年文盲率仍高达60%,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2.4张,科技人才缺乏,干部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陈旧,接受新事物慢。

(四)薄弱的经济基础。甘南州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建州初基本是单一的农牧业经济结构,工业是空白。建州后全州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大力发展农牧业传统产业的同时,初步建立了全州的工业体系和商贸流通网络,全州经济快速发展。但“文化大革命”中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和社队管理的“大锅饭”,损害、迟滞了农牧业生产和全州经济的发展,到1978年,全州国民生产总值1.7亿元,人均仅353元;财政收入仅有109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5元,社员每个劳动日价值只有0.39元,全州贫困面达85%。

甘南州推行改革开放,既需要解决“左”的思想指导下和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共性的矛盾和问题,也需要解决甘南州自身特有的经济总量小、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文化素质低、贫困面大及民族宗教等问题,甘南州的改革开放要比其他地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二、甘南改革开放渐进历程的回顾

甘南州改革开放根据政策演进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前十年改革开放起步展开期,中十年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渡期,后十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期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起步展开期(1978——198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甘南州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1979年5月召开的中共甘南州第五次党代会以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主题,要求全州要拨乱反正,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会后,全州广泛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逐步解除“左”倾思想对人们思想的长期禁锢,在干部群众中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恢复健全各级党政组织,平反“文化大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为改革开放的展开做好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从1979年开始,甘南州首先在农牧村开始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村经济体制改革。年初,甘南州农区、半农半牧区在上年扩大并重新划分自留地、自留畜、饲料地的基础上,舟曲、临潭、卓尼等县有66%的生产队划分了作业组。1980年5月,甘肃省委书记宋平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关于在贫困山区可以实行“责任田”的讲话》,引起了强烈反响,甘南州有许多生产队自动采取划青苗到户管理。到年底,全州所有农区、半农半牧区都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1981年各农区社队建立了经济承包合同制,明确了承包户、集体、国家的权利义务,完善了农业承包责任制。甘南州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比农区稍晚些。1980年全州牧业社队实行了“两定一奖”生产责任制。1981年5月,兰州军区第一政委、甘肃省委书记肖华到甘南调研,对卓尼县实行的牧业大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调研报告以省委文件印发,对甘南州各级干部震动很大。随后甘南州委明确提出牧业要实行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牧业大包干责任制在全州牧区很快建立了起来。1982年5月,甘南州委下发了《关于稳定、完善牧区生产责任制的几点意见》,指出牧业建立“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的生产责任制适合甘南州牧区分散作业特点,适应甘南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并要求干部群众坚信“牧业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草场等基本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是长期不变的”,坚定了搞牧区承包责任制的信心,明确了改革方向。为了改变过去不顾自然气候条件,千篇一律搞“以粮为纲”的错误做法,在积极推行农牧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放宽经济政策,大力调整农牧村经济结构,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退耕还牧,种草种树,促进了农牧村经济良性发展。改革开放初甘南州的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甘南州经济开发会议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工作会议,深入研究甘南州情,帮助甘南州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牧、林业发展和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建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有力地支持和带动了甘南州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农牧村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从1984年起,甘南州开始城镇经济体制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入手,实行简政放权,落实和完善厂长经理责任制,推行企业承包经营。随着指令性计划的缩小和各种市场的发展,甘南州经济运行机制向“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方向发展。改革增强了甘南城乡经济活力,1978—1988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农业产值增加70%,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4倍。

(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渡期(1989—1998年)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十年,是甘南州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十年。通过三年治理整顿消除了重复建设、经济过热等问题,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开始,甘南州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1)粮价和分配放开,闯过了价格改革重要一关。改革初期,国家推行价格双轨制在于使计划定价逐步过渡到市场定价,1992年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国家将571种生产资料商品下放企业自行定价,国家直接管理价格品种由2000多种缩小为81种。1993年1月、4月国家全面放开粮食、食油价格,持续了40年之久的粮油统购统销和定购政策宣告结束。(2)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甘南州落实企业自主权,不断完善承包责任制,完成了三轮企业承包。1992年开始,围绕贯彻《全民所有制ェ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把企业推向市场为目的,推行了“五自主、四开放”改革,进行了国有民营试点。1998年借鉴外地经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公有制各种有效实现形式,以股份合作制为首选,国企改革达到100%。(3)统一所得税,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竞争创造了前提;分税制出台,财政实施了转移支付和“三保一挂”管理体制;住房改革以推行和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为突破口,公房出售力度加大,新建住房向商品化过渡;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稳步推进。(4)农牧村深化改革,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初步建立。1992年8月,甘南州委、州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甘南开放开发若干政策》,制定了开放开发、招商引资14项政策,成功引进州佛阁藏药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外宣、外贸及地区间经济协作取得新发展。坚持“先放开后规范”、“放水养鱼”等原则,全州非公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期(1999—2008年)

20世纪90年代末,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甘南州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以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倾斜、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甘南州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步伐。深入认识甘南州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提出了“1422253”发展战略,指导甘南依托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开发实现了重大突破,水电、旅游、矿产等已成为甘南州新的支柱产业,甘南州的经济建设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1999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全州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资源开发的重点放到水电、旅游、藏药等可再生资源上。2003年甘南州全面完成了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按照转产权、转机制、变身份的思路,以企业产权转让、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行业为形式,全州153户国有企业,通过采取股份制改制、产权转让、破产重组等形式,建立起了多元投资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妥善安置了6300名职ェ。大力改革投融资体制,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建立多元投资主体和发展格局,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为甘南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形式,外商和民间资本可以投资各种领域。以农牧业产业化为目标,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坚持以草为本,农牧结合,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了畜牧业从粗放向集约经营发展。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体制改革随之深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网络。

三、改革开放对甘南州的深刻影响和取得成就的相对性

“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对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影响,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巨大的,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但也由于起点低、基础差,影响发展的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一)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甘南州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结构发生了三个巨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僵化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通过深化改革,全州各类市场得到较快发展,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显著增强,生产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二是从单一的农牧经济向农、工、服务业现代复合经济发展。农牧业打破自给自足状况,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工业初步建成了有地方特色的以电力、矿产、制药、建材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了各种经济形式并存、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群体。三是实现了从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荣转变。随着甘南州、县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的完成,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占全州经济总量比重逐步提高。改革给甘南州经济注入无穷活力,全州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37亿元,是1978年的20.8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00元,是1978年的14.7倍;财政收入3.47亿元,是1978年的31.7倍。同时也要看到,甘南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全州生产总值仅占甘肃省的1.3%,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排在第23位,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7.7%,差距非常明显,经济总体仍然落后。

(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封闭落后、基础设施差、现代因素少、农牧村为主体曾是甘南州社会的特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使甘南州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牧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变化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年加大对甘南州城乡基础建设的投资,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通讯、水利、市政、社会事业项目,全州城乡面貌有了根本变化,城镇规模和容量不断扩大,城镇综合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城乡二元结构有所突破,全州城镇人口已达13.5万人,城镇化率为26.4%,比1978年提高14.4个百分点。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输出农牧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技术流在城乡间、州内外的有效流动,城乡活力迸放,文明因素涌入,社会层级增多,社会运转进入良性轨道。在看到甘南社会良性转化的同时,甘南州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薄弱、现代文明因素少的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化、ェ业化、现代化的道路还漫长。

(三)解决贫困问题有了较大突破。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贫困面大,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生活贫苦是困绕甘南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南州加大投入改善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科学养畜,进行农牧业综合开发,发展多种经济不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走整体推进、开发式扶贫路子,把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基本生产、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和生存环境建设作为扶贫重点,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贫困面大幅下降,绝大多数人口稳定解决了温饱,条件好的乡村开始向小康迈进。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数万牧民结束了原始游牧生活。甘南州每年频繁发生的旱、洪、雹、雪、地震等灾害,给农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全州每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抗灾救灾、救济扶困及时救助受灾群众,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建立城乡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重视和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等有关民生的社会问题,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州各族人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甘南州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但是还要看到甘南州还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整体落后,群众增收困难,扶贫攻坚难度很大;农牧村基础条件差,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四)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三十年,甘南州认真贯彻党

在民族地区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把握民族地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甘南州党委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全州人口文化结构有了显著改善,文盲率由1978年的60%下降到8.3%,全州通过了“普初”、“两基”工作;全州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民族地区文化阵地,在干部群众中倡导开放、竞争、发展的现代意识,学习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改变生产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但仍然有甘南教育普及程度落后于全省、全国,全州平均受教育年龄仅有4年,青壮年文盲率高,高中毛入学率仅为32.8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6.76%;科技应用推广水平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卫生、文化事业落后;宗教在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等问题。

(五)对甘南州情认识的深化和工作理念的转变。甘南州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深化对甘南州情的认识、完善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的过程。改革开放后,甘南州委、州政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探索和认识甘南州的特殊性,理论结合实际,深化州情认识,确立战略目标,指导甘南州发展。对州情的认识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改变“以粮为纲”的错误做法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州委提出了“以牧为主,牧农林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这一工作思路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期间顺利完成了农牧村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退耕还牧、种草种树等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济,全州农牧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第二阶段:党的十四大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甘南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农牧业基础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工业,加快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比较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民族经济的综合实力。”此后,全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加大了资源开发特别是森林资源开发力度,依托林业生产的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培育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第三阶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后,甘南州委、州政府站在新的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上,深入分析甘南州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和政策动向,科学谋划甘南州发展大局,在州委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1422253”发展战略,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认真实施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开放带动、项目拉动战略;突出抓好旅游和水电资源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提升农畜产品加工,实现加速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藏医药及山野珍品开发,实现稳步发展;继续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市(镇)、非公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五大建设;把甘南建成甘肃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加工、能源工业和特色旅游三大基地。”这个发展战略明确了甘南州发展的总体目标、保障措施、发展方向、建设重点和产业格局,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搞好产业开发的切入点和加快甘南州发展的突破口。近几年较好地贯彻落实了这个发展战略,全州经济社会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优势特色产业水电开发和旅游业有了跨越式发展,成为甘南州新型支柱产业。全州发展思路进一步丰富,工作格局和工作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新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必将推动甘南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经验和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为甘南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夯实了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群众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成功实践的经验必将引领甘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更大成就。

(一)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甘南州发展的活力。甘南州今

天的发展进步,都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带来的。要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着力解决不符合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把甘南州发展摆在全省、全国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在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思想观念、管理经验、体制机制,要致力于更大范围、更多領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

(二)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现甘南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的较快发展是一个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甘南州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农业的有机结合,走产业化发展路子,着力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下功夫。要认真实施甘南州委“1522253”发展战略,以水电、旅游、畜产品加工、矿产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三)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甘南”。对甘南州来说,贫困面还比较大,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较多,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帮助农牧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尽力解决群众亟需解决、最想解决的道路、通水、通电、上学、就医、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加快新农牧村建设步伐,关注城镇弱势群体,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处理好甘南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甘南州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与全国人民共同繁荣进步,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牧村思想阵地,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治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教育,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坚决打击和反对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全力维护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五)加大国家扶持力度,突出甘南州生态和社会功能建设。从甘南州在全国大局的地位看,经济贡献是很弱的,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上。甘南州是西北地区不多的相对保存完好的绿地,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涵养区,对维护大江大河水源和西北生态安全有重要作用。甘南州是甘、青、川“安多”藏族聚居区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中心,甘南州的发展稳定对促进整个藏族聚居区、特别是安多藏族聚居区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社会示范功能作用大。甘南州自我发展能力很弱,甘南州的发展继续需要国家更多的扶持帮助。今后国家要突出对甘南州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扶持,使甘南州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稳步前进的根本保证。要从甘南州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研究甘南州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

甘南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趋势已经确立,虽然在前进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但甘南各族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一心一意谋发展搞建设、建设幸福家园的意志坚不可摧,全州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坚不可摧。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州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甘南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幸福美好。

同类推荐
  • 恢弘横途

    恢弘横途

    他,是王朝之中所向披靡的将军。她,是王朝之中容貌倾城的公主。她爱他,可是他却在利用她,利用她的爱、她的情。最终,公主明白了自己的心,也知道了一直都深爱着她的另一个将军,可是,知道之时,已为时晚矣。当将军们联合皇子们为了夺皇位而争斗之时,公主却只在哀叹,只因自己是皇帝的女儿,因而被他所利用,不能自由。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三国不相信眼泪

    三国不相信眼泪

    看三国,分与合。为野心连年烽火,拆家破国。屠刀起,人头落。
  • 回到秦朝当皇子

    回到秦朝当皇子

    将要被阴险的胡亥干掉,怒吼的扶苏不甘历史的重复大吼一声:小爷的地盘还没抢完,三千佳丽还没到手,万千猛将还没收服。我要逆天改命,与天下英雄一搏,玩死胡亥,痛扁刘邦,搞残西楚霸王。永享万世皇朝!
  • 新中国的由来

    新中国的由来

    本书叙述新中国成立及以前的历史,旨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历史脉络的梳理,特别是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的情势下,顽强抗争和艰难探索,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新中国的历程的叙述,阐明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适合党政干部、党团员、大中学生及一般读者学习党史、国史的简明读本。
热门推荐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总裁先生抱一下

    总裁先生抱一下

    苦等男友五年回国,尚未步入婚姻殿堂却发现男友和别的女人车震。头顶一片绿光,还被他的另一位所谓的正牌女友扇了耳光。去酒吧喝酒浇愁,却被俩男人当成在等约炮?回到公司被职场宿敌嘲讽:“送上门都没人要!”楚柠一生气,直接冲到了总裁办公室:“总裁大人,给我当男人吧?!”黎秋明看着梗着脖子毫无感情求交往的楚柠顿感有趣,轻飘飘的开口:“可以。”然后……
  • 汉末双雄

    汉末双雄

    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到汉末剿灭了黄巾,成为大汉丞相,权倾天下之际;主角王栩带着一本无字天书也闯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汉末双雄,并立于世;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何会穿越?无字天书是谁之物?太平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一切皆在《汉末枭雄》,欢迎友友们阅读,不要忘了点收藏哦!
  •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第二章:当代社会交往的变革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类型、特征和方式;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
  • 借你的爱

    借你的爱

    爱情就像投在人间的小虫,给人既痛又痒。选择在时空中发生变化,糖果在热度中融化。人性的黑洞在吸着人的喜怒哀乐。“秦娜把灯全灭了,却睡不着。雷真生的亲戚来找她,秦娜当时惊呆了,她恨不得再次逃跑,回避真生亲戚们焦急的目光,但她没有做,只是事后想想而已。她到了此城以来,睡眠就不好了,半夜常会惊醒,她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身旁的呼吸声让她回到现实中来,周世民做梦中翻身就把她抱住,秦娜没想到要推开他,此时雷真生的影子在她脑中飘动,她幻想抱住自己的手是雷真生的,她又怎么样?她陷入杂乱的情绪中。秦娜终于从水下出来,她深吸了几口气,睡眠便打消的无踪无影。寂寞袭来,秦娜极想开了床灯找书籍打发内心因为乱而突然呈现空白无聊。她能感觉心很想哭,在黑暗里,她像真得听到有个人在哭,很悲伤无助地哭。这样的幻觉让她更加寂寞。”希望朋友们喜欢阅读、收藏和推荐。
  • 英雄联盟之最强冠军

    英雄联盟之最强冠军

    身为高分段路人玩家的叶琛因为年龄过大,无缘职业梦想。可上天突然给了他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叶琛本来只是想要一圆职业梦想而已。可他却发现自己好像不是简单的重生而已,于是,叶琛无意中就成了英雄联盟史上的一个神话……
  • 异界大魔神

    异界大魔神

    当代精英兄弟探险穿越,但两人却是一个灵魂,一个肉体,为了兄弟重现人间,寻遍九天十地,斩杀无数,成为整个世界的公敌,和这个世界最残酷的魔——欲魔!
  • 玩美宝鉴

    玩美宝鉴

    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偶获古老的道门仙丹和秘籍,从此纵横都市,斩妖除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是,面对一群如花似玉的女人,他怎么办呢?唯有敞开双臂,迎接更大的挑战!
  • 风云人生之美女如云

    风云人生之美女如云

    一个命运多舛的孤儿,因为巧合走上强者之路,归隐于林,笑看人生。
  • 樱花仙祭

    樱花仙祭

    一朝为拯救世界逆天穿越,朋友还在,事情棘手,最终能否完成目标?事情已结束,但是,能回去的还在吗?穿越回来,变了的,都有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