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7300000062

第62章 附录

§§§灵州司马宰相崔知温

灵州镇将我初步考证名录113人,这肯定还不是确切的人数,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我写了60人的评传。实际上,灵州镇将除了主将、主帅之外,副大总管、朔方节度副使、节度留后、朔方左衙兵马使、朔方右厢兵马使、灵州司马、灵州判官等等灵州副将、副帅远远超出这个数字,无法全部考出,今举一例作《灵州司马宰相崔知温》。

一、许州鄢陵 世代为官

崔知温,字体仁,本是许州鄢陵人(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他的祖父名崔枢,曾任司农卿之官。而父亲崔义真,曾任陕州刺史。崔知温本人,由初任左千牛之官开始走进仕途,以后出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司马在中国古代是州的首脑都督的佐官,他可以在镇将之下,综理一州之事,他还可以参与制定镇将的军事计划。虽然不是灵州镇将,但也应该是灵州都督府一位副帅,故也试给作传,列于附录。

二、灵州司马 民族恩人

崔知温于唐高宗麟德(664~665年)中,转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当时灵州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次侵掠居人,灵州的百姓都废弃农业,操起弓箭等武器以防备他们的侵扰。崔知温到灵州出任镇将以后,就把上奏高宗,要把灵州界内的浑、斛等部落迁徙到河北,当时的灵州将军契苾何力也同意他的意见,为他在高宗面前促成其事。崔知温为此前后上奏达十五次之多,最后,高宗终于同意,灵州百姓才得以像平日一样“就耕获”,恢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最初迁徙他们的时候,斛薛部不愿意走,崔知温硬让他们迁走,后来,斛薛首领入朝拜见大唐皇帝,路过灵州,特别向崔知温表示感谢,说:“前蒙奏徙河北,实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说完向崔知温“拜伏而去”。崔知温在灵州的确是做了一件对于汉、浑、斛薛等民族都有利的大好事,是各民族的恩人,他的功劳,灵州各民族人民应该永记不忘。

三、兰州刺史 唱空城计

崔知温四迁兰州刺史。当时有党项三万余众来寇兰州州城,城内胜兵很少,众将领都大惧,不知所为,崔知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无奈之中,想到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不试一下?他命令将士大开城门等待党项大军,但党项大军到城外以后,害怕崔知温有伏兵,竟然不敢进城。不久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权善才因其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崔知温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昆。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权善才听从了崔知温的计策,又想分分降口五百人给崔知温。知温曰:“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余众由是悉来降附。

四、升任宰相 兼修国史

崔知温所以被列为“良吏”,看来很有道理,他为官认真又清廉,忠于职守,因此升迁很快,不久就当了宰相。“累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七月,迁中书令。永淳三年(应为永淳二年,683年)三月,崔知温逝世,终年五十七岁,唐高宗下诏,赠荆州大都督崔知温长子崔泰之,开元中官至工部尚书。少子崔谔之,神龙初为将作少匠,因为预诛张易之功,封博陵县侯,赐实封二百户。开元初,累迁少府监。崔知温兄崔知悌,高宗时官至户部尚书。

五、传崔莺莺 相国之女

《西厢记》崔莺莺与张生这对青年男女相爱,并通过红娘穿针引线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崔莺莺的故事原型究竟是谁?历史上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元稹写的《崔莺莺传》即《会真记》,是元稹本人与他的表妹的爱情故事;第二种说崔莺莺是宰相崔鹏的女儿;第三种是崔莺莺是中亚栗特人出身的“酒家胡”女子;第四种说崔莺莺就是宰相崔知温的千金小姐,在崔知温去世以后,到江南遇到张君瑞(张生),产生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流传百世。

§§§古灵州城在吴忠的确证——解读吴忠出土唐墓墓志铭

白述礼

15年前,我曾经写了一篇题为《古灵州城址初探》的论文,发表在《宁夏史志研究》上。(见《宁夏史志研究》1989年第一期,第51~55页)在文中我提出了“我认为,古灵州城的城址,似应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的看法,并且从六个方面加以论证。2000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吴忠市志》采用了我的看法,还将拙文收入在该志“附录”之中。15年后,2003年5月22日,《新消息报》发表王红芳、雍斌的文章,以醒目的标题《吴忠出土唐墓墓志铭——古灵州城故址千年话题即将破谜》出现,再次提出古灵州在吴忠的看法。如果说15年前,我提出古灵州城在吴忠,是研究了各家看法和有关历史资料,加以本人实际考察,得出了初步结论,如今,《新消息报》的文章讲的吴忠市利通区出土唐墓墓志铭,则为所有持古灵州城在吴忠的人们,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考古文物的确证。

什么是墓志铭呢?“墓志”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上面记有死者的姓名、籍贯和生平,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更是墓葬断代的确证。有的墓志标明“墓志铭”,吴忠出土的就是。铭是记载、镂刻的意思,即把墓志刻在石头上。墓志与碑有区别,就在于墓志或墓志铭是埋在地下墓中,而碑是立于地上墓前。墓志铭的考古历史价值自然更为重要。

《新消息报》王、雍的文章中讲到的吴忠出土的吕氏夫人墓志铭,是一块砂石,全文有316字缺2字,实际应该为318字。由于埋在地下墓中已经一千多年,年久磨损,现在仅有三分之二的字能初步辨认出来。在这里,我试对墓志铭作粗浅解读。

一、吴忠出土唐墓志铭开始第一行是:“……摄回县尉试家令寺丞吴陟撰。”墓志铭首先标明作者是吴陟,他的官职是“县尉”,也是“试家令寺丞”。“县尉”是与“知县”同为县级的官职,掌一县的军事,唐代多为进士出身初任之官。“家令寺丞”是皇室东宫太子宫内的官职,“试”为试用。开头第一个字“摄”是代理,推测应为灵州治所回乐县的代理县尉。

二、吴陟在墓志铭第三行写到,墓主人吕氏夫人“先君讳润”。先君指先父,讳是对死去的父亲名字的尊称。墓主人是唐朝将军吕润的女儿。吕润是唐朝灵州“朔方节度使”的“左衙兵马使”。吴陟称赞墓主人的父亲吕润将军,说他“声华双美,词翰两全”,声是声誉,华是才华,词指诗词文章,翰指文字、文笔。同时,称赞他指挥作战“百战百胜”,就是说由于他协助节度使作战,使西北少数民族臣服于大唐天子。总之,吕润将军是文武双全,大唐皇帝对吕润特别信任。

三、墓志铭第二行是墓志的标题:“大唐故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吕氏夫人不是灵州人,她的籍贯是唐朝东平郡人,东平郡在今天的山东东平县,也就是说她是山东人,看来,她是随父亲出征来到灵州的。吴陟在墓志铭中,给予墓主人吕氏夫人很高的评价,说她是“内称贤行,外备礼仪”,贤是贤惠,礼仪是礼节、仪式。看来,吕氏夫人是一位十分难得的贤德而能干的女性。

四、墓志铭提供给人们最重要的有历史价值的记载,就是吴陟明确告诉我们,古灵州城在吴忠的铁证。他写到,吕氏夫人于大唐“太和四年七月六日终于灵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其年十月十四日殡于回乐县东原,礼也。”“太和”又作“大和”,是唐文宗李昂(827~835年)的年号,太和四年是公元830年,距今已经有1170多年了。“终于灵州私第”,说明唐朝的吕氏夫人,死于灵州自己的家中。回乐县是灵州的治所,“殡于回乐县东原,礼也”,即葬于唐朝灵州的东原。这样,十分明确年代上肯定是唐朝,地点肯定在灵州,而墓志铭本身在吴忠出土,由此断定,古灵州城在吴忠。至于在吴忠的具体位置,原来我根据明朝志书说古灵州在石佛寺以南,因石佛寺在吴忠东塔乡,当时说灵州在吴忠东塔乡。今天,墓志铭在吴忠古城乡出土,古灵州城在吴忠的具体位置,大致应在吴忠西北郊,最后,我认为还是由专家来确定。但是,古灵州城在吴忠,这一点,现在应该是可以肯定下来了。

(本文应该是吕氏夫人墓志发现以后,宁夏区内外发表的第1篇解读墓志的文章,在史学界和广大读者中颇有一定的影响。原载《新消息报》2004年4月7日,《吴忠日报》2004年4月29日转载。此次作者略有修改。)

§§§“一石惊天”背后的历史故事

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

白述礼

引子:宁夏吴忠市区古城乡金星小区绿地园一唐墓中出土了石刻唐灵州吕氏夫人墓志铭。它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唯一能证明古灵州城不在灵武而肯定在吴忠的稀世文物。自治区主席马启智感叹:“一石惊天!一座深埋地下的历史古城因了它而洗涤尘埃,慢慢浮现。”

这块惊动宁夏区内外考古界,并引起区内外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极大关注的墓志铭的确很不一般。墓志铭的作者、墓室的主人及亲友,在当时的古灵州都有相当的地位,记述的史实可信。

今年4月7日,笔者根据摘抄的部分文字,在本报发表了《古灵州城在吴忠的确证——解读吴忠出土唐墓志铭》一文,对吕氏夫人墓志铭作了解读。随后,笔者在作家、历史学家杨森翔,考古专家钟侃,宁夏史专家吴宗礼,青年考古专家朱存世等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对照砂岩石刻墓志铭原物,逐字逐句地反复仔细研读了墓志铭原文,终于揭开了墓志铭的全貌。

墓志铭全文被破解

吕氏夫人墓志铭砂岩石刻原物整体呈淡红色,横长即宽约32厘米(中间部分有33厘米),竖长即高为28厘米,厚约8厘米(部分为7厘米),正面左上角被磨去。墓志铭的文字是繁体字,大部分为四字句,是刻在砂石上的阴文。字体是唐朝的行隶书体,看上去是用刀直接刻在砂岩石上的,没有事先画方格,很随意,字有大有小,自由奔放。墓志铭刻成之后,似乎也没有很认真地检查,因而,出现有个别错别字、漏字情况。墓志铭的原文全文确切数字为316个,磨损2个,实际应为318个。原文如下(为读者便于阅读,把原文为竖写自右向左排,改为横写自上而下、自左至右排列,并加了标点):

攝回(樂)縣尉试家令寺丞吳陟撰

大唐故東平郡呂氏夫人墓誌銘并序

夫人先君諱潤,以聲華雙美,詞翰两全。为將,懷軍旅之谋;在公,有處理之策。百戰百勝,有戍有克,元戎籍能,補充朔方節度左衙兵馬使。賢夫張自謹,身繼轅門,備諳戎旅,功勤奉上,勞效益彰,幹用可稱,莫不談德。節使補充衙前虞候,胙蒙改職,兼委重務。夫人懷令淑之德,著婉順之姿,內稱賢行,外備禮儀,六親所仰,九族咸依,冀保遐年,顯於榮壽。寧期不幸,以太和四年七月六日終於靈州私第,享年五十有七。親族臻赴,惋惜同詞。其年十月十四日殯於回樂縣東原,禮也。內外痛悼,骨肉咸哀。長男叔向,次子叔弁,並女侄等,皆號天泣血,痛徹五情。恐陵谷有變,刻石存記,用述不朽。其銘曰:陰陽时虧,神理無察,禍降私門,賢德拔札,仁和沈泥。嗣子泣血,贤夫斷腸,舉家摧绝,天河(何)不佑,神何不靈,哀哉舊裏(里),□□墳瑩,悲夫郊野,玉山將傾,書之五代,禎石顯名。

作者正是回乐县县尉

关于作者墓志铭为“摄回(此处可能漏掉或省略‘乐’字)县尉试家令寺丞吴陟撰”这句话。“摄”字是代理、兼理的意思。“摄回县尉”,就是代理或者兼理回乐县县尉。“家令寺丞”是唐朝皇家东宫太子宫内的官职。《旧唐书》记载,“家令掌太子饮膳、仓储、库藏”。“‘家令寺’设‘家令寺令一人’,为‘从四品’官职;设‘家令寺丞’二人,为‘从七品上’官职。”而县尉一般也是七品官,正好相符合。“试”是试用、任用、出仕,说明作者吴陟同时担任家令寺丞的官职。从墓志铭内容可发现,作者对作为大唐将军的吕氏夫人的父亲吕润很了解,由此推想,作者本人也应该是军队的将官,或者有可能就是吕氏夫人父亲军中的部属将官。而以将官的身份代理或者兼任回乐县县尉,故用“摄”字。因此,吕氏夫人的家人请他来撰写墓志铭。

墓主人原籍在山东

墓志铭的题目是《大唐故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

“故东平郡”在今天山东省的东平,说明墓主人的原籍在山东东平。为什么东平郡前面还要加上一个“故”字?据资料显示,我国汉朝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早在西汉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在今天的山东东平就设有“东平国”。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东平郡改成鄆州,初治鄆城,后迁许昌,在今山东东平县境。所以,唐朝太和四年(830年),说东平郡只能是“故东平郡”。

“吕氏夫人”娘家姓吕

故东平郡后面是吕氏夫人,为什么这样称呼?过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出嫁的妇女一般不称呼其名,文字中也不出现名字,只用其姓,称“某氏”。而出嫁的妇女虽然出嫁了,还是姓娘家的姓,也就是她父亲的姓。这里称她为吕氏夫人说明她娘家父亲姓吕,由此断定她父亲是吕润。

父亲吕润为唐朝大将

据墓志铭记述,吕氏夫人的父亲胸怀大略,以善于解决问题出名。吕润将军指挥作战,百战百胜,能守善攻,充任朔方节度左衙兵马使这一军事要职,是唐朝地方统领军队的高级将领。据史书记载,唐朝著名大将郭子仪在出任朔方节度使之前,就曾经担任过“朔方左厢兵马使”。由此可见,吕润应该是唐朝一位重要的将军。

丈夫张自谨是军事法官

墓志铭接下来介绍她丈夫。他因为是朔方节度左衙兵马使的女婿,当时也在朔方节度使署衙中效力,他熟习军旅之事,工作勤勉,做事值得称赞,人们没有不称道他的品行的。朔方节度使追加任命他,作为朔方节度使衙门专门在军中执法的衙前虞候官职。

吕氏夫人德高望重

作者吴陟对吕氏夫人本人作了介绍,并给予很高的评价。首先说吕氏夫人具有美好、善良的优秀品德。作为朔方节度左衙兵马使的女儿、衙前虞候的夫人,自然是知书达理的人。在家庭内部对家人,表现出十分贤惠的品德;而对外,无论处人处事,又都能懂得礼节,凡事能按规定的礼仪来办理。所有的亲属,都依靠吕氏夫人的帮助和关照,大家都希望吕氏夫人能够长命百岁。

“终于灵州”“殡于回乐县”确证古灵州方位

据墓志铭讲述,吕氏夫人不幸在太和四年,也就是公元830年七月六日死于古灵州城里自己的宅内,她活了57岁。那一年的十月十四日,吕氏夫人的灵柩被埋葬在灵州治所回乐县城东原,并且按规定的风俗习惯举行了葬礼。

为什么吴陟先用“终于灵州”,后又用“殡于回乐县呢”?现在看来,一方面,简单地说,本是一个城,前说灵州,后说回乐县,是为了文字上不重复;另一方面,再深思,是吴陟要特别强调告诉人们,吕氏夫人埋葬的具体城市、地点,因为,虽然灵州和回乐县是一个城,但是,灵州同时又毕竟是一个州,作为“州”,灵州要管好几个县。根据《旧唐书·地理志》,唐初灵州管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五个县。所以,吴陟在这里要进一步强调,吕氏夫人埋葬的确切城市,不在灵州别的县,就在灵州的治所回乐县,具体地点在回乐县的东原,以便后人祭拜能找到墓地,所以用回乐县,并且加上东原。这样,埋葬的城市和地点就非常具体无误了,同时也为确定古灵州城在吴忠市提供了重要佐证。

墓志铭最后部分表述的意思是:丈夫子女悲痛欲绝;亲戚朋友沉痛哀悼;墓志存石永作纪念。

墓志铭出土重大意义

一、古灵州城肯定在今宁夏吴忠市

我认为,古灵州城在今宁夏吴忠市,可以从三方面论证:

第一,文献有记载。从明朱旃的《宁夏志》,到《嘉靖宁夏新志》以及《嘉庆灵州志迹》都有关于古灵州明初被黄河水淹往北、往东迁移的记载。说明古灵州在灵武西南,即今天的吴忠。但是当时没有建吴忠市或吴忠县,只能说灵武西南。其中,《嘉靖宁夏新志》的“寺观”条中有:“石佛寺”在“古灵州城北”(《宁夏志》为“古灵州城上”),说明古灵州城在石佛寺南,而石佛寺在吴忠市北郊,古灵州应该在吴忠。这条记载是我15年前提出古灵州城址在吴忠的重要根据之一。

第二,口碑有相传。当地人讲,吴忠市西北靠黄河自古就有个古城,这里解放后称古城乡、古城公社。古城,古灵州城也;黄河边称“古城湾”,正好就是指唐朝诗人吕温诗中说的“河绕古灵州”。当地人说古城乡原来还有一个城墩子,这和《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的古灵州城被黄河水淹没之后“唯遗西南一角”,也不谋而合。吴忠老人说吴忠过去的南城楼上有“古回乐”三个大字,还有“回乐戏院”。回乐县是灵州的治所,和灵州是一个城。《舆地广记》指出,“回乐废县,在灵州故城之内,唐肃宗西狩,即位于此”。(见《嘉靖宁夏新志》卷三)。

第三,墓志作证明。我们上面解读的唐灵州吕氏夫人墓志铭,明确无误地记载着,这位唐朝灵州的墓主人吕氏夫人的墓葬连同她的墓志铭这件宝物一起,在吴忠市区古城乡金星小区绿地园出土,古灵州城应该在墓地附近,这就是古灵州在宁夏吴忠市的铁的证据。吴陟所撰大唐吕氏夫人墓志铭的这一段记载,在宁夏,甚至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具有重大历史考古价值的可靠文物,是可以改写有关宁夏历史书的重要考古证据。

二、古灵州城确址有待进一步确定

第一,“三迁”史书记载不全。关于古灵州城明初有三次迁移记载问题,明清史书上都有记载,但是,这些记载都不相同,记载也不全。《灵武市志》第919页指出,史书有一次迁移“缺载”,因此不能简单地去加史书上两次的里数,简单地去加里数,必然会推翻墓志铭已经作出的古灵州城在吴忠的铁证。所以,关于古灵州城在吴忠的确切地址,有待进一步确定。

第二,说确址在“古湾镇”和“古城湾”欠妥。“古湾镇”说是错误的,因为,吴忠市没有“古湾镇”。

“古城湾”说也欠妥,因为:原因有三,古城湾还没有考古发现,说古灵州城址在古城湾没有证据。其二,古城和古城湾是民间传下来的两个名称。其三,古城湾,顾名思义是黄河绕古灵州城所形成的河湾,吕温诗“河绕古灵州”说明了这一点。河湾肯定在古灵州附近,但没有证据说明就是古灵州城的遗址。我同意考古专家朱存世的说法,尘封于地下的灵州将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吴忠、灵武共享古灵州历史文化资源

古灵州城在吴忠,吴忠应该拥有古灵州历史。灵武市也是灵州,那是明朝初年以后,古灵州城被黄河发洪水淹没,三易城址。宣德三年,即公元1428年建的灵州城,也拥有古灵州的历史。灵武和吴忠本是一家,不能因为后来行政区划调整就把两市的“血缘关系”割裂开来,两个城市应该共同拥有古灵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发掘和利用。

(本文原载宁夏《新消息报》2004年6月23日)

§§§开启尘封的历史——马启智与历史专家追寻古灵州足迹

连小芳王建宏

昨日上午,吴忠市古城湾旅游区陈列室。几位历史专家因自治区主席马启智的到来生出几分觅得知音的欣喜。

站在去年5月出土于吴忠市的唐代吕氏夫人墓志铭前,马启智仔细研读完300多字的碑文(墓志铭)后,开始听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白述礼解读墓志铭。十分内行地追问了几处“疑点”后,马启智指着这块已经被岁月打磨了1000多年的墓志铭说:“一石惊天。一座深埋地下的历史古城因了它而洗涤尘埃,慢慢浮现。”

历史文脉在追录中贯通,城市久远的记忆被有心者唤醒。自治区博物馆原馆长、文博研究员钟侃向马启智描述了古灵州的辉煌历史:这里是唐太宗李世民与西部少数民族首领友好结盟之地,是唐肃宗李亨登基之地,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领兵平叛安史之乱的起兵之所。吴忠是中国西部开发最早的地区,这里得黄河水之养育,千百年来水草丰美,林茂粮丰,是历代皇家的天然粮仓……

“通过追寻古灵州足迹提高吴忠市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个思路很正确。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吴忠市最显赫的名片。”马启智对吴忠市开展文化寻根的良苦用心表示赞赏。他说,古灵州遗址这一谜团的揭开,不仅对吴忠市而且对宁夏乃至中国都是一个重大发现,对开发文化建设、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意义重大。他希望吴忠市抓住机遇,做深做透“古灵州”这篇大文章,把吴忠市建设成历史文化深厚、黄河特色突出、回乡风情鲜明的塞上明珠。

(原载《宁夏日报》2004年5月16日第一版,连小芳、王建宏为该报记者)

§§§一世之友终生之师——《大唐灵州刺史列传》编后

马中雪

我最佩服两种人,一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一种是认真做学问的人。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白述礼先生,便是这两种人中的一个。白老先生不久前刚过73岁生日,他虽已年逾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做事雷厉风行,条理清晰,这一点,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的。

白述礼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接触吴忠市志编写工作,就开始涉猎于灵州史的研究。他早在17年前的1989年所论断的“古灵州城的城址,似应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的观点,随着2003年《大唐吕氏夫人墓志铭》的出土以及一系列有关唐灵州的考古发现,已经被一一证实,并得到区内外许多历史考古专家学者们的认同。在原先宁夏地方史研究还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实数难能可贵。

2003年年初,吴忠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发现大规模的唐代墓葬群,从而掀起了国内新一轮灵州史研究的高潮。已从宁夏大学历史系教授任上卸职多年的白老先生也不甘寂寞,重新投身于浩如烟海的史籍当中,不厌其烦地查阅,耐心细致地考证,又提出了关于唐代灵州的一些更新、更具有说服力的看法。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唐朝的一段传奇与辉煌——灵州,一千多年来,它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英雄史诗和未解之谜,而白述礼先生在研究灵州史多年之后,为我们奉献了一份极为厚重的礼物——《大唐灵州刺史列传》。唐朝十大军事重镇当中地位最高的灵州,先后有110多位刺史坐镇于此,他们的《名录》以及其中几十位刺史的生平事迹和文治武功——《列传》,都在白老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令许多文史爱好者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2005年3月10日至2006年1月10日,《吴忠日报》刊载了白述礼先生撰写的《唐朝灵州刺史名录》,并分33期连载了白先生的《大唐灵州刺史列传》,向读者详尽地介绍了33位灵州刺史在吴忠这片土地上的丰功伟绩,共计十多万字。其他刺史的生平事略,读者只能通过有望即将出版的《大唐灵州刺史全传》这本书去了解了。

在我编辑30多期《大唐灵州刺史列传》过程中,多次与白老先生交流,他的平易近人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遇到文中有描述不清或是所引资料、年代不确切的地方,我必打去电话与老先生核实,而白老师总是亲自翻阅、查找资料,作进一步查证。每次通话结束前,他还必说一番给我添麻烦、感谢一类的话,令我这个晚学后进心里颇感温暖。即便是后期老先生到儿子所在的城市青岛去度假,也还要隔三差五地打来电话询问发稿的进度以及有没有什么疑问等等。最令我惊讶的是在我生日那天,老先生还特意发来电子贺卡祝贺,为此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有时遇到疑问,我们俩还会在电话里争论一番,而他却全然没有那种大家的架子,这一点,相信对现今的许多人都有教益。《大唐灵州刺史列传》与《吴忠日报》的渊源到此就要画上句号了,而我与白述礼先生的友谊还要继续。这近一年的时间,我从老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将来,他身上必定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终生去学习。

愿好人一生平安!

2006年1月15日

《大唐灵州镇将》曾经于2005年3月22日至2006年1月10日在《吴忠日报》以《大唐灵州刺史列传》为题目连载发表了33位灵州镇将。本文是33期发表完了以后,2006年1月17日报上刊登的马中雪编辑专门写的一篇《编后》。

【马中雪,男,1972年生,大学学历。自199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在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含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美国等汉语诗刊发表诗歌(含旧体诗)、散文、随笔、评论、报告文学等500余篇(首)。系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会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员,宁夏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吴忠日报社副刊主编。】

§§§第一章 主要参考文献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②[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③[北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

④[北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出版。

⑤[北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点校本。

⑥[清]董浩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⑦[清朝]康熙敕修:《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⑧[北宋]宋敏求:《唐大昭令集》,商务印书馆。

⑨[宋]范祖禹:《唐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⑩[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11][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点校本。

[12][唐]张:《朝野佥载》,中华书局点校本。

[13][明]朱旃撰,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明]管律撰,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清]张金成撰,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清]郭楷撰修:《灵州志迹》,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7]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

[1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六卷。

[19]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郁贤皓著:《唐刺史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21]任士瑛:《唐肃宗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年。

[22]刘玉峰:《唐德宗评传》,齐鲁书社,1999年。

[23]陈育宁主编:《宁夏通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钟侃:《宁夏古代历史纪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鲁人勇、吴忠礼、徐庄:《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26]陈明猷著:《贺兰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钟侃、陈明猷、吴忠礼:《宁夏史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8]孙生玉主编:《宁夏通志·军事卷》,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孙生玉主编:《宁夏军事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卢德明主编:《宁夏水利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1]马英杰主编:《吴忠市志》,中华书局,2000年。

[32]本书编委会编:《吴忠与灵州》,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3]苏闻主编:《灵武市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34]王天顺著:《河套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胡迅雷:《宁夏历史人物研究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36]李东东主编:《宁夏历史名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张万寿、吴海鹰主编:《走进宁夏》,香港新时代出版社,2004年。

[38]孙生玉著:《宁夏战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孙生玉主编:《宁夏山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汪亿鸣著:《宁夏人地关系演化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清]佚名撰修,[民国]陈步瀛,范宗兴笺证:《盐池旧志笺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第一章 后记

《大唐灵州镇将》终于要出版了,作为一个1958年到宁夏(吴忠、银川)工作、生活,经历了整整48个春秋,年近74岁的教育工作者和历史学者,我的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因为要出版一本书。此时,我想起了20世纪50年代,我在北京二中和北大读书,当时听人家说大作家丁玲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曾经说过:“我有这样一本书,(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足以自慰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1948年6月出版的中国最早反映农村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被翻译成20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在国内外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大作家当时说话的意思是强调一个作者写作出书,要慎重,要注重质量,不要单纯追求数量。然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家的话却被歪曲,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批判“一本书主义”热潮,说什么有些人想靠一本书就当一辈子作家,甚至说什么是腐蚀青年的言论。拨乱反正以后,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在前言中表示她很高兴。今天看来丁玲的主张很有现实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我在宁夏的48年,像我国千万教育工作者一样,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在中学和大学任教时发表过一些论文、文章、译文,也参编过几部书,却一直没有出过书。其实,我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的是世界史专业,我在宁夏大学教的也是世界史,评的也是世界史专业的教授,但由于我在1958年到吴忠市当中学历史教师,1959年有幸曾参加《吴忠市志》编写,那时就开始涉足灵州史研究,以后一直没有忘怀,曾不断写过多篇关于灵州史的文章,并且多年来就梦想写一部宁夏古代首府灵州的历史书。退休以后,经过几年对有关灵州历史文献、资料的学习、研究,用了长达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部灵州史的书。我每天几乎都是六点起床,六点半开始写作,每天两个小时,在近两年时间里,天天坚持不断。即便是去年到青岛儿子白玉家小住四个月,因了白玉的支持,借助信息技术,也能坚持写作。现在,书要出版了,我自知并非是作家,但我热爱第二故乡宁夏,这本小书总算是圆了我想为宁夏写一本历史书的梦,但我也深感要像大作家丁玲所主张的做到精益求精,非常不易。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力求坚持原则,忠于历史,尽力严谨,认真负责。《大唐灵州镇将》这本小书的出版,如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受益,我也就可以自慰了。

总结起来,本书大致有四个特点。

一、贯穿古灵州在吴忠的观点。贯穿拙著全书的基本观点是古灵州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关于古灵州,即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被黄河水灾淹没之前的灵州,也就是唐肃宗灵武即位的灵武,其城址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是历史考古学界多年苦思冥想一心想要揭开之谜。以往历史书上,多写为“灵州(今灵武西南)”,西南什么地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人对破解灵州城址之谜、确证古灵州在吴忠,也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1959年,我在参加《吴忠市志》编写时,就隐隐约约感到灵州应该和吴忠有关。1980年再次参加《吴忠县志》编写,负责第二章《吴忠历史沿革》,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其中,我已经写到“唐太宗八月由长安出发,九月车驾抵灵州,即到了吴忠境内”;“公元756年七月,李亨……来到灵武郡郡治回乐县,即到了今日的吴忠境内”。但文章也还提到“灵武西南、吴忠东北”。到1989年发表《古灵州城址初探》一文则明确提出“古灵州城址,似应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今日之吴忠市和灵武县,究其根源,都是一个古灵州”的观点。2003年5月8日,吕氏夫人墓志发现,证实大唐灵州吕氏夫人终于灵州,殡于灵州(回乐县)东原,而墓葬在吴忠。这块墓志估计不过七八斤,但却不是一般的墓志,其考古分量相当重,因为这是古灵州在吴忠的重要印证和唯一的物证。我于2004年4月7日在宁夏省级报纸《新消息报》上发表解读吕氏夫人墓志、确证古灵州在吴忠的文章——《古灵州城在吴忠的确证——解读吴忠出土唐墓墓志铭》。以后在多篇文章中又进一步加以论述。2004年4月27日,在吴忠市《古灵州学术研讨会》上,宁夏地方史专家吴忠礼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研究吴忠历史,在座的白述礼教授是第一个。古灵州究竟在什么地方?15年前,他在我们的刊物《宁夏史志研究》上发表过文章,提出古灵州在今吴忠的观点,学术界大家一致认可白教授的这个观点。”现在这本书全书贯穿的正是我多年来的古灵州在吴忠,吴忠、灵武是同根同源一家人的观点,马启智主席也说“吴忠、灵武本一母所生”,既是同根源、一母所生,吴忠、灵武都应该是古灵州的继承者,古灵州的历史同时在吴忠、灵武延续和发展。

二、学术性与普及性、可读性的结合。吴宗国教授在序中指出,本书“既是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学术性著作,又是一部面向广大群众的普及性质的历史读物”;陈育宁教授在序中也指出,本书“是一部有着独特视角的著作”,“通俗语言的运用也适合大众读者的需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宁夏,了解灵州”。在写作之初,我也是这样考虑的。书中不但提出了关于灵州史的观点,而且经过长期认真查找资料、反复研究,考证出大唐灵州镇将113人;对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大篇幅记述,并有一定的评论,对著名历史人物李靖、李道宗、张仁愿、张说、王忠嗣、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杜鸿渐以及仆固怀恩、李怀光等人的功过是非,在记述其事迹时,尽量作出恰当的评价;同时,在人物生平里加进不少传奇和故事,如李靖与红拂女,李道宗送女儿文成公主入藏,张仁愿与潭柘寺,张说与岳父为泰山、保龙种,唐肃宗李亨的妻子在灵州给将士们缝补战袍等,加上适当通俗的语言表述,想必可以引人入胜。同时,我借鉴古典小说章回体的写作方法,每位镇将传记的题目,不仅仅写其姓名,而是加上可以表明这位镇将某些特征的题目,在每个题目下面,又按事件分成若干前四后四读起来上口的八字小标题。唐朝诗人咏赞灵州者数十人,诗近百首,多数是给灵州镇将的送别诗,我也结合传记尽量收入。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又列《大唐灵州镇将一览表》,还有多幅图片,这样,雅俗共赏,想必更容易吸引读者。

三、研究考证与借鉴的结合。本书113人灵州镇将《名录》、60人评传,既有许多是本人的研究、考证,也有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如《名录》中有部分是我自己多方查找历史文献的考证,也有约40人是借鉴郁贤皓教授《唐刺史考》一书(十八卷《灵州》)。评传一方面是本人根据古代历史文献的研究而撰述、评论,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国内学术界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

四、填补唐灵州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已有涉及古代宁夏首府灵州史的著作,包括明清的和近期的宁夏地方史志。关于唐灵州镇将,大多都只有不超过十个人物的小传(清嘉庆《灵州志迹》有十二人),而字数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字,个别的一两个有一千多字。迄今为止还没有看见有研究灵州历史人物的专著。而本书考证出大唐近三百年间,由朝廷派到灵州的镇将近乎全部的113人的《名录》,撰写出其中著名将帅60人的评传,字数为平均每人三千多字,在灵州史的研究中,本书应该是第一部灵州镇将的专著。陈育宁教授序中指出,《大唐灵州镇将》“这一题目在古灵州史的研究上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本书所以能顺利写作完成并出版,是得益于领导、同窗、朋友和家人的关怀、支持与帮助。北京大学吴宗国教授通读了书稿,提出了宝贵修改建议并作序;宁夏大学校长陈育宁教授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作序;宁夏教育厅蔡国英厅长,吴忠市委萧云刚书记,吴忠市吴玉才市长,宁大副校长李星博士,教育厅副厅长张义康,吴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魏锦,吴忠市副市长马宇桢,都给予关怀和支持;宁夏社科院原副院长吴忠礼研究员、宁夏博物馆原馆长钟侃研究员、《吴忠日报》原总编杨森翔编审,以及马林、刘永祥、李晓明、孙生玉、牛春生、胡迅雷、陈永中、孔斌、鲁晋、章治宁、薛宗正、何龄修、范宗兴、王宗义、张鸣鹏、黄文斌、何献军、张安宁、叶尔南等,都以不同方式给予帮助;宁夏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哈若蕙编审和李颖霞编辑精心策划、认真编稿;《吴忠日报》副刊主编马中雪,在该报编发本书《名录》和33篇传记并撰写《编后》;白爱平文学博士通读了书稿,订正文字;本书还得益于郁贤皓等众多专家学者已有成果、资料、图片的帮助,在此,我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学识和水平有限,所考证的灵州镇将应该还没有收全,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衷心盼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白述礼

2006年7月1日

写于贺兰山下宁夏大学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合集)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俞敏洪的人生江湖

    本书与读者分享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处世哲学、人才策略、管理之道、危机应对及发展之道,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集中了俞敏洪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俞敏洪的人生江湖》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走进俞敏洪的人生,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故事,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本书是对创业者、管理者的忠告与提醒,是俞敏洪创业精神、创业真经与商道智慧的精华所在!它汇集了俞敏洪艰辛创业历程的自述,精彩的创业、管理、用人以及其励志人生思想的精华。
热门推荐
  • 异界之金刚图腾

    异界之金刚图腾

    比斯大陆,种族之多如恒河之沙,图腾之繁如天上星辰。各族强者血脉传承,背纹图腾,以借其力。或强势崛起建立帝国,或庇护一族,隐居世外……比蒙图腾,陆地之王,吼星撼地。巨龙图腾,神秘优雅,喷吐火焰。沧龙图腾,水中霸主,纵横海洋…………孤儿张诚(查理斯·张)意外来到图腾世界,身负巨兽”金刚“图腾,精通古武,开辟道路,走上了一条自己的传奇之路。---------------------------------------求收藏,求推荐!
  • 剑纵七界

    剑纵七界

    一块古玉,一颗赤子心,造就了怎样一个传说?一腔热血,几许深情,缔造怎样的一段千古绝恋?修真之路道不尽,红尘俗事望不穿。道在人心欲渐远,长路漫漫任谁闯。跨越七界,横渡苍穹,孤战天下,永不低头!请看一位少年如何徘徊六道七界边缘!纵有诸神佛魔,更存仙鬼妖人于斯,怎敌他一剑之威!穿梭时空,游遍七界,不是为那永恒传说,只为寻找那真正的自我。
  • 我的女友教我泡妞

    我的女友教我泡妞

    无心插柳柳成荫,白浩无意间竟然有了一个神秘的女朋友。而这个女朋友,不知道她身高几寸,头发长短,胖瘦与否,每天只通过电话短信联系。但也为他的日常生活排忧解难,甚至还教他泡妞的绝活。
  • 傻丫头,别离开

    傻丫头,别离开

    他喜欢她的笨,她的傻。她有会无限度的给他惹麻烦,他也会无止境的让她出丑。但是没办法,他们注定一起。。。
  • 富有的鸭太太

    富有的鸭太太

    本书包含两个故事:富有的鸭太太很有钱,吃得太多却不羞于承认,最后她怎么样了呢?两只狗请了一群朋友参加派对,结果宴会上发生了很多意外……
  • 圣人风云

    圣人风云

    天地之间,宇宙之中,由圣人主宰万物,圣人,诸灵之君,同天地寿,宰万法根,成为圣人,不死不生,主宰宇宙。
  •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烽烟丽人行(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本书是通过清末民·国初落魄小格格欧阳春雪灾难重重的童年和青年时情路的坎坷,直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她走上革命道路,讲述她在这段动荡岁月里所经历的情感,家族恩怨,名族大义,本书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时期的再现。欧阳春雪与教她的督军大少爷吴春林之间的感情纠葛;欧阳春雪家破为了给其弟弟治病,被骗买入京城大户王定义家为奴,被王家从国外回来的大少王英凯所爱慕;吴春林和王英凯是在国外的留学的同学,在一次王家举办的家宴上,看见了长大的欧阳春雪,旧情复发;吴春林的介入,引发了两大家族之间的纷争,爱该何去何从?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欧阳春雪随王家人逃难路上与其家人跑散,路遇见几个去延安的大学生就随他们去了延安,她有了不一样人生,欧阳春雪在部队成长了起了,后为了给部队买药欧阳春雪再次返回北平,为了掩护药品被俘。吴春林被党派回北平参加营救欧阳春雪的行动……
  • 罗酆

    罗酆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天下大才辈出,许多传说中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这是大世,亦是乱世!鬼都遗址内为何无鬼,那迷失的长着犄角的怪物、那一只脚的异人,那折翼的神灵……到底是怎样出现的?那昆仑仙山是何人搬运而来,那孕有石卵的孤石上所记载的神术究竟是何人所作……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易邪……一切的挣扎,尽在罗酆!
  • 海贼王之撒旦在世

    海贼王之撒旦在世

    一个高三狗在地震中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并附身在了一个在冬岛刚刚冻死的人身上,正巧那个人身上还携带着两件东西——恶魔果实和魔刀·焱,故事就此展开……
  • 百骨夜宴

    百骨夜宴

    发生在绍兴年间的诡秘怪谈,揭露古代志怪小说背后血腥恐怖的秘密。临安城内巫蛊方术盛行,富可敌国的叶家有一位丑婢名曰芸奴,因地位低下、性格木讷常常受人欺侮,却身负奇术,在欲望横行的高宅大院中小心求生。